CN104254695B - 卡夹 - Google Patents

卡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4695B
CN104254695B CN201380021681.3A CN201380021681A CN104254695B CN 104254695 B CN104254695 B CN 104254695B CN 201380021681 A CN201380021681 A CN 201380021681A CN 104254695 B CN104254695 B CN 104254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p
main body
hole
protuberance
clip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16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4695A (zh
Inventor
直井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54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4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4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4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20Cli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22Cli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of resilient material, e.g. rubbery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6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 F16B5/0607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 F16B5/0621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relationship
    • F16B5/0642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relationship the plates being arranged one on top of the other and in full close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6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 F16B5/0607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 F16B5/0621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relationship
    • F16B5/0657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relationship at least one of the plates providing a raised structure, e.g. of the doghouse type, for connection with the clamps or clips of the other pl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12Fastening strips or bars to sheets or plates, e.g. rubber strips, decorative strips for motor vehicles, by means of clips
    • F16B5/123Auxiliary fastener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is purpo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夹。卡夹(30)具备:卡夹主体(40);臂部(50),其沿在卡夹主体(40)假想的假想直线(V)设于卡夹主体(40)的两端部(41、42)中的至少一方且向另一方侧延伸;卡合部(53),其设于臂部(50)的前端侧且相对于卡夹主体(40)突出;以及第二倾斜部(58),其在卡夹主体(40)中,相对于卡合部(53)向卡夹主体(40)突出的突出侧设于相反侧且相对于卡夹主体(40)突出。臂部(50)向卡夹主体(40)侧能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卡合部(53)相对于卡夹主体(40)的突出量变小。

Description

卡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互固定多个被固定物彼此的卡夹。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摩托车的发动机罩的设计,提出了具有多种颜色的设计。该情况下,作为发动机罩的制造方法,有成型后涂饰两种颜色的方法。该制造方法中,若发动机罩损伤,则发动机罩的基底露出。另外,作为其它的制造方法,有对发动机罩进行双色成型的方法。该制造方法中,需要高技术,因此,设计的幅度变窄。并且,有成本变高的趋势。
另一方面,提出了将不同的两个部件固定在安装对象物的技术。具体而言,在第一部件形成爪部,在第二部件形成楔部。将第一部件的爪部与安装对象物的嵌合孔卡合,并且,在爪部间,将第二部件的楔部插入爪,以便张开爪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2006-214479号公报
在将如发动机罩那样具有多种颜色的部件按照颜色分成多个部分并相互固定每一个的情况下,若使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则需要对于上述分割出的多个部分形成爪部、楔部,对于分割出的部分要求较大的形状的变化。该情况下,存在发动机罩的美观被损坏的情况。并且,因为对于分割出的部分要求较大的形状的变化,所以发动机罩的设计变窄。
这样,在相互固定分割成多个的部分彼此的情况下,对于各部分要求较大的形状的变化,并且使相互固定的状态下的设计的宽度变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夹,其对多个被固定物不要求复杂的形状便能够相互固定这些多个被固定物彼此,并且能够抑制多个被固定物被相互固定的状态的设计的幅度变窄。
本发明的卡夹具备:卡夹主体;位移部,其沿在上述卡夹主体假想的假想直线设于上述卡夹主体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且向另一方侧延伸;卡合部,其设于上述位移部的前端侧且相对于上述卡夹主体突出;以及突出部,其在上述卡夹主体中,相对于上述卡合部向该卡夹主体突出的突出侧设于相反侧且相对于上述卡夹主体突出。上述位移部向上述卡夹主体侧能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上述卡合部相对于上述卡夹主体的突出量变小。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中,能够提供一种卡夹,其对多个被固定物不要求复杂的形状便能够相互固定这些多个被固定物彼此,并且能够抑制多个被固定物被相互固定的状态的设计的幅度变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夹相互固定第一板部件、第二板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卡夹从该第一、第二板部件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第一、第二板部件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卡夹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与图4不同的角度表示该卡夹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1所示的F6-F6线表示的该卡夹与该第一、第二板部件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该第一、第二板部件被卡夹相互固定的状态下,从下方观察该第一、第二板部件的一体物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卡夹的立体图。
图9是沿与通过该第二贯通孔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第一方向以及与贯通方向平行的剖面线表示该卡夹收纳于该第一板部件的第二贯通孔与该第二板部件之间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卡夹固定第一、第二板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卡夹固定第一、第二板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卡夹的立体图。
图13是沿第一方向表示该卡夹固定第一、第二板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在第一~五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使用了第三板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7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夹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卡夹30相互固定第一板部件10和第二板部件20的状态的立体图。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是相互固定的多个被固定物的一个例子。图2是表示卡夹30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3所示,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彼此为板形状。如图1、2所示,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在相互重叠的状态下由卡夹30相互固定。如图3所示,第一板部件10沿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层叠方向配置于一端,第二板部件20沿层叠方向配置于另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层叠方向A从第二板部件20朝向第一板部件10的方向作为下方向,相反将从第一板部件10朝向第二板部件20的方向作为上方向来规定上下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部件10配置于最下层,第二板部件20配置于最上层。
如图3所示,在第一板部件10形成有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层叠方向A平行地突出。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与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的正面形状为大致四方形。在第二板部件20形成有在重叠于第一板部件10时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通过的第一贯通孔21。
第一贯通孔21的平面形状是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嵌入的大致四方形。在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收纳于第一贯通孔21的状态下,在第一贯通孔21的内面与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之间没有间隙,或者形成有将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插入第一贯通孔21内时所需的较小的间隙。
如图2所示,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具有前端部12从第一贯通孔21露出来的大小。在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形成有第二贯通孔13。第二贯通孔13沿与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贯通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在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嵌合于第一贯通孔21内的状态下,第二贯通孔13从第二板部件20露出来。如图3所示,第二贯通孔13是大致四方形。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是与上下方向换句话说层叠方向A垂直的平面。另外,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的周面15是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
图7是表示在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被卡夹30相互固定的状态下,从下方观察了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一体物的状态的仰视图。如图1、7所示,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在被卡夹30相互固定的状态下,第一板部件10的下表面16与第二板部件20的下表面20a彼此为同一水平面。
如图2、3所示,第二板部件20具有与第一板部件10重叠的层叠部23、以及与第一板部件10排列的排列部24。第一贯通孔21形成于层叠部23。图7中,表示第一板部件10的下表面16与排列部24的下表面24a相互排列,并且是同一水平面的状态。
因此,在第二板部件20中,层叠部23与排列部24配置在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层叠方向上彼此不同的位置。具体而言,层叠部23相对于排列部24位于上侧。连结层叠部23和排列部24的连结部是在层叠部23的上表面23a与排列部24的上表面24b之间沿层叠方向形成阶梯差的台阶部25。上表面23a、24b是与上下方向换句话说层叠方向A垂直的平面。
如图3所示,在层叠部23的周边部23b中,隔着第一贯通孔21的两侧的部分以相对于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的第二贯通孔13的贯通方向B,换句话说第二贯通孔13的内面的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式延伸。贯通方向B是与层叠方向A垂直的方向。在层叠部23的周边部23b中,隔着第一贯通孔21的两侧的部分是台阶部25的边缘部23c和隔着第一贯通孔21与该边缘部相对的边缘部23d。边缘23d、23c相互平行。另外,第一贯通孔21的中心P1是边缘23c、23d间的中心。边缘部23c、23d均是角部。
图4是表示卡夹30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卡夹30具备卡夹主体40、一对臂部50、以及第一肋60。卡夹主体40是平面形状为大致长方形且在一个方向上长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卡夹主体40延伸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C。
在卡夹主体40的内侧并在沿第一方向C的中心部设有后述的第一肋60,隔着第一肋60在第一方向C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贯通孔61。贯通孔61沿厚度方向贯通卡夹主体40。
臂部50具备臂部主体51、第一倾斜部52、以及卡合部53,且在卡夹主体40中,在沿第一方向C的两端部41、42各设有一个。换言之,若对于卡夹主体40设定与第一方向C平行的假想直线V,则臂部50在卡夹主体40中形成于沿假想直线V的两端部。
一方的臂部50与另一方的臂部50为隔着第一肋60相互对称的形状。因此,在卡夹主体40中以形成于第一方向C的一端部41的臂部50为代表进行说明。此外,即使形成于卡夹主体40的另一端部42的臂部50也附有相同的符号。
图5是从与图4不同的角度观察卡夹30的立体图。图5表示卡夹30的下部。如图4所示,臂部主体51在卡夹主体40中设于沿第一方向C的一端部41。臂部主体51从一端部41通过贯通孔61朝向第一肋60突出。在贯通孔61中,在沿第一方向C的边缘部62与臂部主体51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S1。
臂部主体51的第一肋侧的端部以随着接近第一肋60而从卡夹主体40分离的方式,换言之以随着在卡夹主体40中相对于设有臂部50的端部朝向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而从卡夹主体40分离的方式,相对于卡夹主体40的贯通孔61的贯通方向B倾斜。贯通孔61的贯通方向是与第一方向C垂直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D。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臂部主体51从卡夹主体40分离的方向作为上方向来规定卡夹30的上下方向。
如图4所示,第一倾斜部52形成于臂部主体51的前端部。第一倾斜部52相对于第一肋60分离。换言之,在第一倾斜部52与第一肋60之间形成有间隙S2。第一倾斜部52的上表面为第一倾斜面52a。第一倾斜面52a是与垂直于第一、第二方向C、D的第三方向E平行的平面,并且相对于上下方向换句话说第二方向D随着朝向第一肋60而下降地倾斜。换言之,第一倾斜面52a随着朝向前端侧而向卡夹主体40侧延伸。
卡合部53形成于第一倾斜部52的上部。第一倾斜部52在臂部50中相比卡合部53位于臂部50的前端侧。在卡合部53中面向第一肋侧的面为卡合面53a。卡合面53a是与第一方向C垂直的面。臂部50的上表面50a以随着朝向卡夹主体40的一端部41而下降的方式相对于第二方向D换句话说上下方向倾斜。
就臂部50而言,若将第一倾斜部52向下方压入,则在臂部50中与卡夹主体40的连结部等的第一倾斜部52以外的部分弹性变形,从而第一倾斜部52与卡合部53向下方位移。换句话说,卡合部53与第一倾斜部52相对于卡夹主体40能够弹性位移。若去掉将第一倾斜部52向下方压入的负载,则,第一倾斜部52与卡合部53利用臂部50的弹力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夹30由树脂形成,所以第一倾斜部52容易弹性位移。
图6是沿图1所示的F6-F6线表示的卡夹30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剖视图。图6表示在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的第二贯通孔13中沿着与通过垂直于层叠方向A和贯通方向B的宽度方向F的中心P2的贯通方向B平行的剖面线切断卡夹30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状态。
图6所示的状态中,卡夹30的上下方向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上下方向,换句话说层叠方向A与第二方向D一致。并且,是卡夹30的第一方向与第二贯通孔13的贯通方向B平行,并且,卡夹30的第三方向E与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的宽度方向F平行的状态。
如图5、6所示,在卡夹主体40的下端部55中,在第一方向C的两端部56、57形成有第二倾斜部58。第二倾斜部58相对于卡夹主体40朝向下方突出。第二倾斜部58具有第二倾斜面58a。第二倾斜面58a在第二倾斜部58中是另一方侧,换句话说,相对于该第二倾斜部58是另一方侧的第二倾斜部58侧的面。第二倾斜面58a朝向贯通孔61延伸。更详细而言,第二倾斜面58a是与第三方向E平行的平面,并且以随着接近另一方的第二倾斜部58而朝向上方换句话说卡夹主体40的方式相对于上下方向换句话说层叠方向A倾斜。
这里,对卡夹主体40的大小、臂部50的大小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卡夹30在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嵌合于第一贯通孔21的状态下,以第一方向C与第二贯通孔13的贯通方向B平行的姿势将卡夹30插入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与第二板部件20之间,从而相互固定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
卡夹主体40具有如下大小:在第一方向C上,一方的第二倾斜部58的第二倾斜面58a配置于第二板部件20的边缘部23c上,并且,另一方的第二倾斜部58的第二倾斜面58a配置于台阶部25的边缘部23b上。
臂部50具有如下大小:在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向下方位移的状态下,该第一倾斜部52的第一倾斜面52a抵接在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上,并且在另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向下方位移的状态下,该第一倾斜部52的第一倾斜面52a抵接在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另一方的边缘部14a上。
这样,在图6所示的状态中,第二倾斜面58a抵接在第二板部件20的边缘部23b、23c上,第一倾斜面52a抵接在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上。而且,第一倾斜部52向下方位移,因此由臂部50的弹力向上方推压。由此,第一倾斜面52a在相对于边缘部14a从下方受力的状态抵接。臂部50是将第一倾斜部52相对于边缘部14a受力的加力单元的一个例子。
如图4所示,第一肋60设于卡夹主体40的第一方向C的中心且向第三方向E延伸。在第一肋60的两侧形成有在臂部50的第一倾斜部52向上下方向换句话说第二方向D位移时考虑了不与第一倾斜部52接触的凹部63。如图6所示,在卡夹30相互固定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状态下,第一肋60嵌合于第二贯通孔13内。如图1所示,卡夹主体40的沿第三方向E的宽度L1沿第一方向C在任意的位置均恒定,如图3所示与沿第二贯通孔13的宽度方向F的宽度L2相同,或者,考虑将卡夹30插入第二贯通孔13内从而宽度L1相对于第二贯通孔13的宽度L2略小。即使在第一肋60中,沿第三方向E的宽度也为L1。这样,第一肋60嵌合于第二贯通孔13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指如上述那样L1=L2,或者,L2略大于L1。
另外,第一肋60相对于卡夹主体40向上方突出。
接着,对将卡夹30组装于第二贯通孔13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如图2所示,使第一板部件10的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嵌合于第二板部件20的第一贯通孔21内。
接下来,调整卡夹30的姿势。具体而言,使卡夹30的上下方向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上下方向一致,并且使卡夹30的第一方向C与第二贯通孔13的贯通方向B一致,对准卡夹30与第二贯通孔13的位置。
接下来,将卡夹30沿第一方向C压入第二贯通孔13内。此时,两臂部50中的沿压入方向配置于前方的臂部50的上表面50a抵接在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上。若从抵接的状态进一步压入卡夹30,则臂部50通过被边缘部14a向下方按压,而向下方弹性变形。换言之,臂部50被压入下方。随着将卡夹30压入第二贯通孔13,臂部50进一步被压入下方。
另外,沿压入方向位于后方的臂部50中,第一倾斜部52的倾斜面52a抵接在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上。若卡夹30从该状态被进一步压入第二贯通孔13内,则沿压入方向后方的臂部50中,第二贯通孔13的边缘部14a将第一倾斜面52a向下方压入,所以沿压入方向位于后方的臂部50被压入下方。
然后,如图6所示,若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搁在沿压入方向位于前方的臂部50的卡合部53,则沿压入方向位于前方的臂部50由于臂部50的弹力向上方返回到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抵接在第一倾斜面52a上为止。
此外,如上述那样,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是两臂部50被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按压而向下方位移的状态,所以两第一倾斜面52a因臂部50的弹力从下方朝向上方对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作用力。
卡夹30由于沿压入方向配置于前方的臂部50的第一倾斜面52a向上方对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施力,从而边缘部14a沿第一倾斜面52a被向下方引导,卡夹30受力而向压入方向前进。
另一方面,沿压入方向配置于后方的臂部50的第一倾斜面52a从下方朝向上方对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施力,从而边缘部14a沿第一倾斜面52a被向下方引导,卡夹30受力而向与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
两臂部50的构造相同,所以两第一倾斜面52a中对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的作用力也相同,所以卡夹30相对于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被定位在向上述的插入方向前进地施力的作用力和相对于插入方向向相反方向前进地施力的作用力均衡的位置。换句话说,卡夹30被定位于第一肋60嵌合于第二贯通孔13内的状态。
此外,卡夹30的形状是隔着第一肋60在第一方向C对称的形状,所以能够在卡夹30中从第一方向C的两端部41、42的任一方插入到第二贯通孔13。
若要从图6的状态拔出卡夹30,则沿拔出方向后方的臂部50以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在第一倾斜面52a上相对地朝向卡合部53前进的方式被压入下方。
而且,卡合部53的卡合面53a沿第一方向C与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的周面15抵接。卡合面53a与周面15相互平行。因此,卡合面53a沿拔出方向与周面15抵接来与周面15卡合,从而防止卡夹30在此之上被拔出。这样,若要拔出卡夹30,则卡合部53的卡合面53a与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的周面15卡合的状态是本发明所说的可卡合状态的一个例子。
接着,对将卡夹30从第二贯通孔13拔出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将两臂部50中一方的卡合部53压入到卡合面53a在拔出方向不与第二贯通孔13的周面15接触的位置。接下来,保持着压入的状态拔出卡夹30。由此,解除卡合部53的卡合面53a与周面15在拔出方向卡合,所以能够拔出卡夹30。
这样构成的卡夹30中,能够仅通过在第一板部件10形成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在第二板部件20形成第一贯通孔21,使用该卡夹30相互固定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因此,对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不要求复杂的形状,便能够相互固定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
例如,即使使用卡夹30相互固定构成摩托车的发动机罩的两个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仅通过在构成发动机罩的两个部件的一方形成与固定物用突出部11相同的突出部,在另一方的部件形成与第一贯通孔21相同的贯通孔,使用卡夹相互固定这两个部件。并且,因为仅形成突出部与贯通孔,所以不会损害发动机罩的外观的美观。
这样,因为不用将通过相互固定多个被固定物而成的一体物进行多色成型,所以没有由多色成型所要求的高技术引起的一体物的设计的幅度变窄的情况。
另外,由于卡合部53相对于卡夹主体40可弹性位移地被支承,换句话说,臂部50可弹性变形,从而在将卡夹30从第二贯通孔13拔出时,仅压入卡合部53即可。然后,在卡夹30从第二贯通孔13拔出后,利用臂部50的弹性力,卡合部53的位置返回原来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卡夹30的拔出动作简单。此外,臂部50将卡合部53位移到与被固定物用突出部11的周面15的卡合被解除的位置时的位移范围是弹性变形的范围。因此,不会在臂部50残留塑性变形。
另外,第一倾斜部52对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从下方朝向上方施力,从而卡夹主体40被反作用向下方受力。因此,第二倾斜部58的第二倾斜面58a对第二板部件20的边缘部23b、23c压入地施力,所以保持第二倾斜面58a与边缘部23b、23c总是相互接触的状态。因此,抑制了卡夹30相对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晃荡。
另外,使在卡夹主体40中与第二板部件20抵接的部位为第二倾斜面58a,从而两第二倾斜面58a能够根据边缘部23b、23c的间隔变更与边缘部23b、23c的接触位置来同时与边缘部23b、23c接触。因此,进一步抑制卡夹30相对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晃荡。
通过第一肋60嵌合于第二贯通孔13内,能够抑制在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间产生相对的偏移。对于该点进行具体的说明。
对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沿宽度方向F的相对的偏移,通过第一肋60与第二贯通孔13的内面接触来抑制偏移变大。第一肋60沿宽度方向F嵌合于第二贯通孔13内,所以进一步抑制了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沿宽度方向F的相对的偏移变大。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沿上下方向的相对的位置偏移通过第一肋60与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接触来抑制了偏移变大。第一肋60对于卡夹主体40向上方突出。因此,能够减小第一肋60与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之间的间隙,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小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间的相对偏移。
并且,通过形成有第一肋60从而提高卡夹30的刚性,并且在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间产生了相对偏移的情况下,由于成为偏移的原因的负载在卡夹30中作用于刚性高的第一肋60,能够将卡夹30的变形抑制得较小,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相对的偏移。
接着,使用图8、9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卡夹进行说明。其中,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成标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部52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而且,代替第一肋60设有第二肋70。其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对上述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卡夹30的立体图。图9是沿与通过第二贯通孔13的宽度方向F的中心P1的第一方向C以及贯通方向B平行的剖面线表示卡夹30收纳于第二贯通孔13与第二板部件20之间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中与图6相同地表示两第一倾斜部52因抵接在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上而向下方位移的状态。
第一倾斜部52具有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与另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相互交叉的长度。因此,如图9所示,即使是第一倾斜部52抵接在边缘部14a上而向下方位移的状态,两第一倾斜部52也相互交叉。
两第一倾斜部52具有相互交叉的长度,所以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与另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彼此配置于在第三方向E位移的位置,考虑没有相互接触等干涉。此外,图9表示卡夹30被切断的状态,所以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被图示,而另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被切断。因此,另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以双点划线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一肋60设有第二肋70。第二肋70在卡夹主体40的下端部设于第一方向C的中央且向下方突出。如图9所示,第二肋70嵌合于第一贯通孔21内。具体而言,第二肋70以在与第一贯通孔21的内面之间沿第三方向E不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形成,或者考虑到第二肋70向第一贯通孔21内的插入而在与第一贯通孔21的内面之间沿第三方向E形成有少许间隙的间隙。
这样,所谓第二肋70嵌合于第一贯通孔2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指如上述那样,第二肋70以在与第一贯通孔21的内面之间沿第三方向E不形成有间隙的方式,或者以考虑到第二肋70向第一贯通孔21内的插入而在与第一贯通孔21的内面之间沿第三方向E形成有少许间隙的间隙的方式收纳于第一贯通孔21内。
如图9所示,在第二肋70中,第一方向C的两端的侧面71以随着朝向卡夹主体40的两端部41、42接近卡夹主体40的方式,相对于第二方向D换句话说上下方向倾斜。侧面71抵接在第一贯通孔21的边缘部21a上。侧面71是与第三方向E平行的平面。两侧面71相对于第二方向D具有彼此相同的倾斜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夹主体40被两第一倾斜部52向下方施力。因此,第二肋70的侧面71总是相对于第一贯通孔21的边缘部21a抵接,所以第二肋70相对于第一贯通孔21不会晃荡。因此,因为卡夹30相对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不会晃荡,所以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由于两第一倾斜部52具有相互交叉的长度,能够使第一倾斜部52的长度变长,所以第一倾斜部52本身的弹力变大。因此,由于除了臂部主体51的弹力也利用第一倾斜部52的弹力,从而向下方对卡夹主体40施力的作用力变大,所以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卡夹30相对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晃荡。
接下来,使用图10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卡夹进行说明。其中,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成标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一个臂部50,并且形成有一个第二倾斜部58。其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对上述不同的点进行具体的说明。
图10表示沿方向B、C切断本实施方式的卡夹30收纳于第二贯通孔13内且相互固定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状态的状态。图10表示与图6相同地切断的状态。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卡夹30中,臂部50仅形成于卡夹主体40的两端中的一方端部,在卡夹主体40的两端中与臂部50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二倾斜部58。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要沿第二贯通孔13的贯通方向B中的一方向B1拔出卡夹30,则由于臂部50的卡合部53卡合在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上,防止了卡夹30被拔出。
若要沿第二贯通孔13的贯通方向B中的另一方向B2拔出卡夹30,则由于第二倾斜部58卡合在第二板部件20的边缘部23c上,防止了卡夹30被拔出。
这样,即使本实施方式,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能够简化卡夹30的形状。
接下来,使用图11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卡夹进行说明。其中,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成标记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形成有一方臂部50。其他的构造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说明上述不同的点。
图11表示沿方向C、B切断本实施方式的卡夹30收纳于第二贯通孔13内且相互固定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状态的状态。图11表示与图9相同地切断的状态。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若要沿第二贯通孔13的贯通方向B中的一方向B2拔出卡夹30,则由于臂部50的卡合部53卡合在第二贯通孔13的上表面14的边缘部14a上,从而防止了卡夹30被拔出。
若要沿第二贯通孔13的贯通方向B中的另一方向B1拔出卡夹30,则由于侧面71卡合在第二板部件20的第一贯通孔21的边缘部21a上,从而防止了卡夹30被拔出。
这样,即使本实施方式,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能够简化卡夹30的形状。
接着,使用图12、13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卡夹进行说明。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成标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部52和第一肋60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卡夹30的立体图。图13表示在卡夹30固定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状态下,沿与通过宽度方向F的中心P2的贯通方向B平行的剖面线切断卡夹30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状态。图13所示的卡夹30的剖视图表示沿第一方向C切断卡夹30的状态。图13表示与第一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图6所示的状态相同的状态。
如图12、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延伸部52c。延伸部52c设于第一倾斜部52的前端,朝向沿卡夹主体40的假想直线V的两端部中的形成有另一方臂部50的端部侧延伸。
对于延伸部52c的形状进行具体的说明。形成于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的延伸部52c与形成于另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的延伸部52c是彼此相同的形状。而且,延伸部52c具有形成于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的延伸部52c与形成于另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的延伸部52c相互交叉的长度。形成于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的延伸部52c与形成于另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的延伸部52c以在第三方向E位移的方式配置,以免彼此接触。
图13中,一方的臂部50的第一倾斜部52的延伸部52c被切断,所以用实线表示另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的延伸部52c,用双点划线表示一方的第一倾斜部52的延伸部52c。
延伸部52c的上表面是第三倾斜面52d。第三倾斜面52d是以随着朝向延伸部52c的前端向卡夹主体40侧前进的方式相对于第二方向D倾斜的平面。第三倾斜面52d与第三方向E平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倾斜面52d不与第一倾斜面52a平行,第三倾斜面52d相对于第二方向D的倾斜角度比第一倾斜面52a相对于第二方向D的倾斜角度大。此外,第三倾斜面52d也可以与第一倾斜面52a平行。
第一肋60是与延伸部52c对置的部分被切口以便不与延伸部52c接触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延伸部52c的上表面亦即第三倾斜面52d在第二方向D上具有与第一倾斜面52a相同的倾斜,延伸部52c具有与第一倾斜部52相同的作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若具体地说明,则由于在第一倾斜部52形成有延伸部52c,从而除了臂部50的弹力也利用延伸部52c的弹力,从而加大将卡夹主体40向下方施力的作用力,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卡夹30相对于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的晃荡。
此外,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多个被固定物的一个例子,使用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作为其他的例子,例如,如图14所示,也可以进一步使用第三板部件80。该情况下,第三板部件80是配置于最上层的被固定物的一个例子。在第三板部件80形成有第一贯通孔21。这样,卡夹30所固定的被固定物的个数即使是两个以外,也能够相互固定。
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以及图14所示的第三板部件80是相互固定的被固定物的一个例子。例如,作为被固定物,也可以是在摩托车的发动机罩中,将该发动机罩按照颜色分开的部分。该情况下,能够使用卡夹相互固定按照颜色分割出的部分,形成具有两种颜色以上的发动机罩。或者,卡夹例如也可以用于相互固定汽车的多个部件。该情况下,这些汽车的多个部件为被固定物的一个例子。或者,卡夹例如也可以用于相互固定住宅所使用的多个部件。该情况下,这些住宅的多个部件为被固定物的一个例子。作为卡夹用于住宅的例子,例如,卡夹也可以用于相互固定构成厨房的多个部件。该情况下,构成厨房的多个部件为本发明所说的被固定物的一个例子。或者,作为卡夹用于住宅的其他的例子,卡夹也可以用于相互固定构成家具的多个部件。该情况下,构成家具的多个部件为本发明所说的被固定物的一个例子。
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边缘部23c在第二板部件20中是与第一板部件10的边界的部分,是在与第一板部件10之间形成阶梯差的部分。因此,边缘部23c是在第二板部件20中沿层叠方向A形成阶梯差的部分的一个例子,并且为角部。
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臂部50是本发明所说的位移部的一个例子。另外,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臂部50是本发明所说的加力单元的一个例子。
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部52的第一倾斜面52a是本发明所说的第一部分的一个例子。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部52的第一倾斜面52a和延伸部52c的第三倾斜面52d构成本发明所说的第一部分的一个例子。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部52的第一倾斜面52a作为一个例子是平面,但作为其他的例子例如也可以是曲面。相同地,第五实施方式中,延伸部52c的第三倾斜面52d是平面,但作为其他的例子例如也可以是曲面。
第一、第三、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肋60是本发明所说的纵壁部的一个例子。第二、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二肋70是本发明所说的突出部的一个例子。第一、第三、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二倾斜部58是本发明所说的突出部的一个例子。第二、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二倾斜面58a是本发明所说的第二部分的一个例子。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板部件10、20是本发明所说的被固定物的一个例子。图14所示的第三板部件80是本发明所说的被固定物的一个例子。
该发明并不是原样地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能够在实施阶段中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对构成要素进行变形来具体化。另外,能够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的组合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全构成要素删除几个构成要素。并且,也可以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构成。
此外,在此处引用2012年4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101830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内容,采用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

Claims (12)

1.一种卡夹,其特征在于,具备:
卡夹主体;
位移部,其沿在所述卡夹主体假想的假想直线设于所述卡夹主体的两端部且均从一方朝另一方侧延伸;
卡合部,其设于所述位移部的前端侧且相对于所述卡夹主体突出;以及
突出部,其在所述卡夹主体中相对于所述卡合部向该卡夹主体突出的突出侧设于相反侧且相对于所述卡夹主体突出,
所述位移部向所述卡夹主体侧能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所述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卡夹主体的突出量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在所述两端部中形成于与所述位移部相反侧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部分,其在所述位移部中相比所述卡合部设于所述前端侧,相对于所述卡夹主体向所述卡合部侧突出,随着朝向所述前端向所述卡夹主体侧延伸,
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位移部侧的端部设有随着向所述位移部侧前进向所述卡夹主体侧延伸的第二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设于所述两端部,
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第二部分设于沿所述假想直线位于与该突出部相反侧的位移部侧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设于所述两端部,
设有第一部分,其在所述位移部中相比所述卡合部设于所述前端侧,相对于所述卡夹主体向所述卡合部侧突出,随着朝向所述前端向所述卡夹主体侧延伸,
在所述突出部中沿所述假想直线位于与该突出部相反侧的位移部侧的端部,设有随着向所述位移部侧前进向所述卡夹主体侧延伸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彼此交叉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夹主体中,在所述两端部之间设有横穿所述假想直线的纵壁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设于所述两端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部分,其在所述位移部中相比所述卡合部设于所述位移部的前端侧,相对于所述卡夹主体向所述卡合部侧突出,随着朝向所述前端向所述卡夹主体侧延伸,
在所述突出部中沿所述假想直线的两端部设有随着朝向所述卡夹主体的所述两端部侧向所述卡夹主体侧延伸的第二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彼此交叉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夹主体,在形成于相互重叠的多个被固定物中的配置于最下层的被固定物的向层叠方向突出的被固定物用突出部通过了形成于剩余的被固定物的第一贯通孔的状态下,以所述假想直线沿形成于所述被固定物用突出部的第二贯通孔的贯通方向的状态能够收纳在所述第二贯通孔与所述多个被固定物中的配置于最上层的被固定物之间,
所述卡合部,在将所述卡夹主体从以所述假想直线沿所述第二贯通孔的贯通方向的姿势收纳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内的能够卡合状态向所述另一方侧拔出时,卡合于所述被固定物用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在将所述卡夹主体从所述能够卡合状态向所述两端部中的形成有所述位移部的端部侧拔出时,卡合于在配置于所述最上层的被固定物形成的角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夹主体,在形成于相互重叠的多个被固定物中的配置于最下层的被固定物的向层叠方向突出的被固定物用突出部通过了形成于剩余的被固定物的第一贯通孔的状态下,以所述假想直线沿形成于所述被固定物用突出部的第二贯通孔的贯通方向的状态能够收纳在所述第二贯通孔与所述多个被固定物中的配置于最上层的被固定物之间,
所述卡合部,在将所述卡夹主体从以所述假想直线沿所述第二贯通孔的贯通方向的姿势收纳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内的能够卡合状态向所述另一方侧拔出时,卡合于所述被固定物用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在所述能够卡合状态时,嵌合于在所述最上层配置的被固定物的所述第一贯通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部分,其在所述位移部中相比所述卡合部设于所述位移部的前端侧,相对于所述卡夹主体向所述卡合部侧突出,并且在所述能够卡合状态时,在所述第二贯通孔的边缘并在所述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卡夹主体的突出方向抵接;以及
加力单元,其将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贯通孔的边缘施力。
CN201380021681.3A 2012-04-26 2013-04-18 卡夹 Active CN1042546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1830A JP5927021B2 (ja) 2012-04-26 2012-04-26 クリップ
JP2012-101830 2012-04-26
PCT/JP2013/061540 WO2013161680A1 (ja) 2012-04-26 2013-04-18 クリッ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4695A CN104254695A (zh) 2014-12-31
CN104254695B true CN104254695B (zh) 2017-03-22

Family

ID=49483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1681.3A Active CN104254695B (zh) 2012-04-26 2013-04-18 卡夹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27021B2 (zh)
CN (1) CN104254695B (zh)
WO (1) WO201316168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6192A (zh) * 2018-01-17 2022-09-20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卡合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4392B2 (ja) * 2012-09-28 2016-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部品の連結構造
JP6374347B2 (ja) * 2015-05-15 2018-08-15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
JP6358174B2 (ja) * 2015-06-02 2018-07-18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複合型クリップ
US10464501B2 (en) * 2017-09-21 2019-11-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astener for attaching a trim component to an inner structure of a vehicle
US11772577B2 (en) * 2020-10-06 2023-10-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rviceable shoe-clip fastener for vehicle trim attachm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2602A (zh) * 2007-11-08 2010-09-22 A·雷蒙德公司 用于将附件固定到承载件上的设备以及具有该设备的固定装置
CN101874162A (zh) * 2007-06-11 2010-10-27 韦勒国际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以可拆方式将型材连接到对应型材上的紧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15897Y2 (ja) * 1991-04-08 1996-10-30 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フランジ付部材の連結構造
JP2006214479A (ja) * 2005-02-02 2006-08-17 Toyota Motor Corp 樹脂部材の嵌合構造
CN102656375B (zh) * 2009-11-30 2014-06-25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夹子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4162A (zh) * 2007-06-11 2010-10-27 韦勒国际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以可拆方式将型材连接到对应型材上的紧固器
CN101842602A (zh) * 2007-11-08 2010-09-22 A·雷蒙德公司 用于将附件固定到承载件上的设备以及具有该设备的固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6192A (zh) * 2018-01-17 2022-09-20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卡合构造
CN115076192B (zh) * 2018-01-17 2024-01-26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卡合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27021B2 (ja) 2016-05-25
JP2013228068A (ja) 2013-11-07
CN104254695A (zh) 2014-12-31
WO2013161680A1 (ja) 201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4695B (zh) 卡夹
TW419866B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408541B2 (ja) 表面実装クリップ
JP5571099B2 (ja) 小型電気コネクタ
JP5299708B2 (ja) 基板用端子
CN1440577A (zh) 电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US2012029785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erminals having press-fit engaging parts
JP2013228069A (ja) クリップ
TWM351485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ver thereof
CN103208469B (zh) 散热夹及其制造方法
US7503814B1 (en) Terminal structure of female connector
KR101626937B1 (ko) 보드 투 보드 타입 커넥터 조립체
KR101391210B1 (ko) 협피치 콘택트군을 갖는 커넥터의 제조 방법 및 커넥터
JP5754501B2 (ja) 中継コネクタ用端子製造方法
CN205595487U (zh) 一种信号完整性优化设计的二次成型结构的高速连接器
CN202872030U (zh) 电连接器
CN102025052A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
CN2781586Y (zh) 连接器结构
CN103976520A (zh) 新型装饰拉链
CN103723386B (zh) 面板承载箱
CN215958626U (zh) 一种安装牢固的连接扣
TWM324330U (en) Terminal platform structure for fast mounting/dismounting
CN201845915U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
CN103270655A (zh) 连接器壳体
JP5637631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