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3351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3351A
CN104253351A CN201310627972.9A CN201310627972A CN104253351A CN 104253351 A CN104253351 A CN 104253351A CN 201310627972 A CN201310627972 A CN 201310627972A CN 104253351 A CN104253351 A CN 104253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type connector
jack type
plug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279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3351B (zh
Inventor
浅井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53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3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3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33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连接器,可实现连接器的薄形化,能够对应多个配线彼此连接,可轻松地实现对外部及内部噪声的屏蔽效果。其中,用于连接器的插孔型连接器包含:插孔型连接器壳体,呈具有宽度方向、纵深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板状;复数个接触件,在插孔型连接器壳体的纵深方向的各侧面,沿宽度方向平行配置;及导电性屏蔽构件,具有安装部;且在插孔型连接器壳体,形成有可用于插入复数个接触件及安装部的同一形状的复数个沟槽。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屏蔽构造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自以往,已知有一种连接器,为电性连接基板与基板,在2个基板上分别设置插头及插座,使基板彼此接近并同时将插头插入插座,以此电性连接2个基板上的印刷配线彼此(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且已知有在固定于基板的连接器上装设有板状缆线的(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包含具有上表面部、第1侧部及第2侧部,中空形成的壳体,壳体包含:上表面开口部,允许板状缆线通过;第1止动部,干涉欲朝第2侧部侧移动的板状缆线补强板的羽翼部端面;及第2止动部,干涉欲朝上表面部侧移动的补强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17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528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需要薄形化。在专利文献2中有下列课题:无法对应多个配线彼此连接,无法提高将板状缆线装设于基板的连接器时对准其位置的精度,无法实现具有补强板的板状缆线成本的削减,且对来自外部及内部的噪声不具有屏蔽效果。
为解决这些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可用于基板对基板、基板对FPC等,可实现薄形化,可对应多个配线彼此连接,电性连接一个与另一个时提高对准精度,可实现成本的削减,且可轻松地实现对来自外部及内部噪声的屏蔽效果。
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连接器的本发明涉及的插孔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插孔型连接器壳体,呈具有宽度方向、纵深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板状;复数个接触件,在所述插孔型连接器壳体的所述纵深方向的各侧面,沿所述宽度方向平行配置;及导电性屏蔽构件,具有安装部;在所述插孔型连接器壳体上,形成有可用于插入所述复数个接触件及所述安装部的同一形状的复数个沟槽。
根据该插孔型连接器,可实现连接器的薄形化,可对应多个配线彼此连接,提高连接器嵌合时的对准精度,可实现成本的削减,且可轻松地实现对来自外部及内部噪声的屏蔽效果。
在上述插孔型连接器中,所述屏蔽构件也可以呈沿该宽度方向延伸的板状,至少在各端部逐一具有安装部。
且,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由下列构成:
上述任一插孔型连接器;插头壳体,呈具有宽度方向、纵深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板状;接触件,在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纵深方向的各侧面,沿该宽度方向平行配置;细板状的补强板,在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纵深方向中央,沿所述宽度方向配置;及插头,具有设于从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面突出位置的卡止部;其特征在于:包含压制部,其设于从所述插孔型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各侧面突出的位置,各自具有所述插头的所述卡止部可沿所述纵深方向插入的插入开口部及内部空间,且具有将所述卡止部保持于规定位置的保持部,所述插入开口部和所述内部空间沿所述壳体的纵深方向连通。
根据该连接器,可实现薄形化,可对应多个配线彼此连接,一个与另一个电性连接嵌合时提高插头与插孔型连接器的对准精度,可实现成本的削减,且可轻松地实现对来自外部及内部噪声的屏蔽效果。
在该连接器中,所述补强板也可以具有导电性。
且,在该连接器中,所述插孔型连接器的各接触件也可以包含接触于互补关系的所述插头的各接触件的接点部、弹性变形部和固定部,所述屏蔽构件的所述安装部具有与所述接触件的所述接点部形状相同的接点部、与所述接触件的所述弹性变形部形状相同的弹性变形部及与所述接触件的所述固定部形状相同的固定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实现连接器的薄形化,可对应多个配线彼此连接,一个与另一个电性连接时提高对准精度,可实现成本的削减,且可轻松地实现对来自外部及内部噪声的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与插孔型连接器嵌合而成的连接器的立体图,(a)是从插头组装体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从插孔型连接器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固定于FPC的插头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3是从图2的A-A线沿箭头方向观察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设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的补强板一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具有屏蔽构造的插孔型连接器的立体图,(a)是从安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组装体的一侧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具有屏蔽构造的插孔型连接器的立体图,(b)是从与(a)不同方向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具有屏蔽构造的插孔型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是从安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组装体的一侧观察的图5(a)具有屏蔽构造的插孔型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用来说明嵌合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及插孔型连接器时的顺序的部分放大立体图,示出正进行对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及插孔型连接器的位置时的状态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8是用来说明嵌合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及插孔型连接器时的顺序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即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抵紧于插孔型连接器的状态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9是用来说明嵌合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及插孔型连接器时的顺序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即示出使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在插孔型连接器上滑动而完成嵌合状态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0是用来说明确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及插孔型连接器的嵌合状态顺序的部分放大立体图,(a)是示出不完全嵌合状态的部分放大立体图,(b)是示出正常嵌合状态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附图标记:
1:连接器
10:插头
11、21:壳体(插头壳体、插孔型连接器壳体)
11c、22、23:接触件
12:卡止部
12s:滑动面
13:补强板
14:凹部
20:插孔型连接器
22、23:接触件
22a:沟槽
22b、23b、22c、23c:接点部
22f、23f:固定部
22s、23s:弹性变形部
24、25:压制部
30、31:屏蔽构件
100:FPC
211:接触件装设部
212:引导部
212g:引导面
241、251:本体壁部(分隔壁部)
242、252:压壁部
243h、244h、253h、254h:贯通孔
243a、244a、253a、254a:安装部
243、253、246、256:固定壁
243a、253a、244a、254a、253a、254a:脚部
244、254:停止壁
244b、254b:停止部
245、255:卡合突起部
301、302、311、312:安装部
301c、302c、311c、312c:接点部
301f、302f、311f、312f:固定部
301s、302s、311s、312s:弹性变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
图1是示出嵌合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处于互补关系的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的连接器1的立体图。
插头10的接触件11c焊接于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可挠性的印刷配线板)100的未图示的接触件上而构成插头组装体。
FPC100是例如在贴合具有绝缘性且相当薄而柔软的聚酰亚胺等基膜和铜箔等导电性金属的基材上形成电路的基板。如后述,为了在插头10设置补强板13,而在FPC100是否设置补强板可任意。
如后述,通过在插孔型连接器20的压制部24、25的内部空间,插入设在插头10的补强板13两端部的卡止部12,并将压制部24、25的卡合突起部245卡合在卡止部12的凹部14,来嵌合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由凹部14及卡合突起部245构成保持部。
且,如图1(b)所示,沿与FPC100的长边方向方向相同的插孔型连接器20的纵深方向的两侧缘部安装有屏蔽构件30、31。屏蔽构件30、31是例如通过将导电性金属板冲压成形及折弯加工形成,发挥遮蔽对通信造成影响的来自外部及内部噪声的屏蔽效果。
屏蔽构件30、31在与FPC100的宽度方向方向相同的插孔型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与接触件22、23形状相同的安装部301、302、311、312。这些安装部嵌入于插孔型连接器20的宽度方向两端附近的接触件安装用沟槽22a中。由此,屏蔽构件30、31被固定于插孔型连接器20。
图2及图3是示出解除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的嵌合时的插头组装体。
插头10包含壳体11(相当于插头壳体)、埋设于壳体11的复数个接触件11c和补强板13。
壳体11由合成树脂构成,经模制成形为板状,沿FPC100的长边方向具有纵深方向,沿FPC100的宽度方向具有宽度方向,沿与FPC100的厚度方向相同方向具有厚度方向。
复数个接触件11c在壳体11的纵深方向的各侧面,沿宽度方向,分别以等间隔方式平行配置。各接触件11c包含从壳体朝在图2中可见的一侧露出的接点部,和朝FPC100侧露出且焊接于FPC100的导电性金属接点部。朝在图2中可见的一侧露出的接点部,与插孔型连接器20的接触件22、23相对应的接点部接触。
在壳体11的纵深方向的中央,即,设于两侧面的接触件22、23的接触件列之间,沿宽度方向,埋入有补强板13。补强板13例如由不锈钢板材形成为细板状。
如图4所示,补强板13用于提高强度,形成为具有沿宽度方向朝表面侧突出的凸部,在其背面侧,形成沿该凸部由空间构成的凹部14。
但是,补强板13的形状不限定于具有这种凸部的,只要能够发挥规定强度,例如短边方向的剖面形状也可以为L字型或I型。
且,补强板13具有导电性,通过将其用作为接地板,在作为连接器1组装时,可以实现防止串扰等通信障碍的功能。
如图2所示,补强板13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从壳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突出,在该突出部分,设置有由与壳体11同一材料合成树脂构成的矩形形状的卡止部12。因此,若插头10固定于FPC100,则如图2所示,卡止部12被配置于从FPC100的宽度方向位置突出的位置。
卡止部12在形成壳体11时可一体成型,且形成为能够插入于插孔型连接器20的压制部24、25的内部空间的大小。
且,如图3所示,卡止部12包含较接触件11c与插孔型连接器20的接点部接触的一侧(图3之上侧)接点部所露出的表面更处于上方位置的滑动面12s,和从滑动面12s两边缘部朝FPC100延伸的侧面。如后述,滑动面12s在插孔型连接器20的引导部212的引导面212g上滑动。侧面的一个作为嵌合插头10和插孔型连接器20时用来定位的基准面。
图5(a)及图5(b)是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插孔型连接器20的立体图,图6是插孔型连接器20的分解立体图。参照这些附图详细说明插孔型连接器20的构造。
插孔型连接器20包含壳体21(相当于插孔型连接器壳体)、接触件22、23和压制部24、25。
壳体21是例如由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液晶聚合物)等合成树脂形成的框状体,形成为具有宽度方向、纵深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板状,由接触件装设部211,和嵌合接触件时用来引导插头10卡止部12的引导部212构成。
插孔型连接器20的壳体21的宽度方向、纵深方向及厚度方向,与嵌合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时的插头10壳体11的宽度方向、纵深方向及厚度方向一致。
接触件装设部211在纵深方向的各侧面,具有沿宽度方向平行且以等间隔方式形成的复数个沟槽22a。在各沟槽22a装设1个接触件22、23。接触件22、23的个数及位置,对应于插头10的接触件11c的个数及位置。
但是,在此实施方式中,位于壳体21长边方向两端的沟槽22a,用来固定后述的屏蔽构件30、31,而位于该壳体21长边方向两端的沟槽22a中不安装接触件22、23。因此,考虑在插孔型连接器20中使用的用来固定屏蔽构件30、31的沟槽22a的个数及位置,决定插头10的接触件11c的个数及位置。
各接触件22、23由用来与插头10的接触件11c的接点部接触而弯曲的接点部22c、23c、用来与未图示的基板接点连接的接点部22b、23b、固定于接触件装设部211的沟槽22a内的固定部22f、23f、及固定部与弯曲的接点部之间的弹性变形部22s、23s构成。
且,安装有各屏蔽构件30、31,以包覆配置于插孔型连接器20的各侧面的接触件列。
在屏蔽构件30、31,形成有安装部301、302、311、312。安装部301、302、311、312包含接点部301c、302c、311c、312c、固定部301f、302f、311f、312f及弹性变形部301s、302s、311s、312s。
接点部301c、302c、311c、312c、固定部301f、302f、311f、312f及弹性变形部301s、302s、311s、312s均构成为可插入于同一形状的沟槽22a中,故具有与各接触件22、23的接点部22c、23c、固定部22f、23f及弹性变形部22s、23s相同形状。
通过使安装部301、302、311、312插入于位于壳体21长边方向两端的各沟槽22a中,而固定部301f、302f、311f、312f嵌入于这些沟槽中,从而屏蔽构件30、31被固定于插孔型连接器20。
屏蔽构件30、31的接点部301c、302c、311c、312c,接触于基板的接地连接用接点部。由此,屏蔽构件30、31接地连接而发挥屏蔽效果。
且,在接触件装设部211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即引导部212的附近,形成有用来安装压制部24、25的贯通孔243h、244h、253h、254h。压制部24、25的安装部243a、244a、253a、254a插入于这些贯通孔而被固定。
压制部24、25相对时呈镜像关系,即,就它们之间的平面而言呈对称形状。
压制部24、25例如由铜合金材料、大致呈中空的棱柱形状形成,具体而言,包含沿相对于接触件装设部211的面正交的方向配置的本体壁部241、251,和从本体壁部241、251的在图6中上端侧沿与接触件装设部211的面平行且相互对置的方向延伸的压壁部242、252。
进一步,固定壁243、253从本体壁部241、251的在图6中下端侧沿与接触件装设部211的面平行且相互对置的方向延伸,脚部243a、253a从固定壁243、253的端部朝上方延伸。
且,停止壁244、254从压壁部242、252的对置侧端面与本体壁部241、251平行地朝下方延伸,固定壁246、256从停止壁244、254下端沿与接触件装设部211的面平行且相互对置的方向延伸,脚部244a、254a从固定壁246、256端部朝上方延伸。
压制部24的脚部243a、244a分别插入于接触件装设部211的贯通孔243h、244h中而被固定。且压制部25的脚部253a、254a分别插入于接触件装设部211的贯通孔253h、254h中而被固定。
在压壁部242、252,形成有朝固定壁246、256侧突出的卡合突起部245、255。卡合突起部245、255例如可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压壁部242、252可变形且具有弹性,因此,卡合突起部245、255若在被施加朝外侧往上推的力后消除该力,即可恢复到原位置。
由构成压制部24、25的分隔壁部241、242、243等和引导部212的引导面212g,可划定压制部24、25的内部空间。
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嵌合时,卡合突起部245、255可跨过卡止部12的补强板13部分而嵌入于凹部14,由此,可使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嵌合在正确位置。
由连续的压壁部242、252、本体壁部241、251、固定壁243、253及脚部243a、253a的端面,可形成嵌合时用来对准插头10及插孔型连接器20位置的基准面241b、251b。
由基准面241b、251b和引导部212,形成供插头10的卡止部12插入的插入开口部。插入开口部与压制部24、25的内部空间及壳体21的纵深方向连通。
且,由停止壁244、254的插入开口部侧的端面形成停止部244b、254b。这些停止部使卡止部12停止于规定位置而作用,以便嵌合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时,插头10的卡止部12不超过适当的嵌合位置。
在图5(a)中,通过将压制部24、25的固定壁243、253,246、256的下侧面以回流焊等方式焊接在未图示的基板上,将接触件20固定于基板。
其次,参照图7至图9,说明沿各壳体的纵深方向滑动嵌合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头10及插孔型连接器20时的顺序。又,在这些图中,虽然仅示出插头10的一侧卡止部12及插孔型连接器20的压制部24侧,但插头10另一侧卡止部12及插孔型连接器20的压制部25,也适用与图中所示结构相同的顺序。
一开始,使插头组装体的插头10的宽度方向与插孔型连接器20的宽度方向大致对齐,并以对置状态使其接近,使其稍微错开而保持平行。若插头10接近插孔型连接器20,则如图7所示,插头10卡止部12的一侧面(图7中右侧侧面)平行地接近而配置于插孔型连接器20的压制部24、25的基准面241b、251b。由此,嵌合时可确实定位插头10的卡止部12和插孔型连接器20的压制部24、25。
在图7的状态下,插头10的平面与插孔型连接器20平面对置,呈插孔型连接器20的接触件22、23的弯曲接点部22c、23c接触于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对置的平坦面的状态。但是,接触件22、23的弯曲接点部22c、23c未适当地接触于插头10的接触件11c。
其次,在图8中,如箭头B所示,若将插头组装体的FPC100朝插孔型连接器20推压,则插孔型连接器20的接触件22、23的弯曲接点部22c、23c通过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对置的平坦面朝沟槽22a抵紧。由此,插孔型连接器20的接触件22、23的弹性变形部22s、23s变形,如图8所示,卡止部12与压制部24、25的插入开口部对置配置。在此状态下,插头10的卡止部12的滑动面12s骑在插孔型连接器20的引导部212的引导面212g上。
其次,使插头组装体抵紧于插孔型连接器20的同时,如在图9中箭头C所示,使卡止部12的滑动面12s在插孔型连接器20的引导部212的引导面212g上滑移,从而将卡止部12从压制部24、25的插入开口部插入到内部空间。此时,卡止部12的内侧面(相对于壳体11的宽度方向垂直的面),由插孔型连接器20的引导部212的内侧面(相对于壳体21的宽度方向垂直的面)引导。
另一方面,当卡止部12从压制部24、25的插入开口部插入到内部空间时,压制部24、25的压壁部242、252的卡合突起部245、255,抵接于卡止部12的补强板13的短边方向侧端部。
进一步,若卡止部12被推入压制部24、25的内部空间,则卡合突起部245、255仰冲至卡止部12的补强板13的短边方向侧端部,进而跨过该侧端部而嵌入于凹部14。
由此,卡合突起部245、255恢复到原位置。这是由于形成有卡合突起部245、255的压壁部242、252可变形且具有弹性。
当解除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的嵌合时,使插头组装体沿顺着FPC100面的方向相对于插孔型连接器20滑移,从而从压制部24、25的内部抽出卡止部12。
此时,卡合突起部245、255从凹部14沿补强板13的曲面朝外侧被往上推,跨过补强板13的端部而从卡止部12脱离,则卡合突起部245、255通过压壁部242、252的弹性而恢复到原位置。于此时点,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的嵌合被解除。
其次,参照图10,说明用于确认插头10及插孔型连接器20的嵌合是否适当的顺序。
在图10(a)中,可以目视确认插孔型连接器20的压制部24的卡合突起部245与插头10卡止部12的凹部14位置偏离。此意味着卡合突起部245未适当嵌入于凹部14,而没有恢复到原位置的状态。因此,在此状态下,嵌合未结束。
在图10(b)中,可以目视确认插孔型连接器20的压制部24的卡合突起部245嵌入于插头10卡止部12的凹部14。此为卡合突起部245适当嵌入于凹部14,可恢复到原位置的状态。此状态为正常嵌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用于插入插孔型连接器20的接触件的沟槽22a的一部分来安装屏蔽构件30、31,屏蔽构件30、31长边方向的长度被收纳在壳体21的宽度方向内,且屏蔽构件30、31短边方向的长度被收纳在壳体21的厚度方向内,故可实现连接器的薄形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配置于插孔型连接器20的各侧面的屏蔽构件30、31,包覆插孔型连接器20的各侧面的接触件。取而代之,也可以使各屏蔽构件包覆每4条或6条接触件群组。此时,为插入并固定屏蔽构件30、31的安装部301、302、311、312,使用邻接于4条或6条接触件群组两侧的沟槽22a,通过这些安装部进行接地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插孔型连接器20的压制部24、25设有卡合突起部245、255,而在插头10的卡止部12形成凹部14,从而将卡合突起部245、255嵌入于凹部14。取而代之,也可以例如在卡止部12形成卡合突起部,而在压制部24、25的压壁部242、252形成使卡合突起部嵌入于该卡止部12的凹部。此时,卡止部12也可以具有使卡合突起部突出或缩入的弹性,或也可以使压壁部242、252的一部分可弹性变形,在该部分形成使卡合突起部嵌入的凹部。
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插孔型连接器20的压制部24、25的卡合突起部245、255嵌入到插头10的卡止部12的凹部14,来确认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的嵌合。取而代之,也可以在压制部24、25不形成卡合突起部245、255,且在卡止部12不形成凹部14,而当卡止部12的作为基准面的侧面抵接于形成在压制部24、25的停止壁244、254的插入开口部侧端面的停止部244b、254b时,即判断为嵌合结束。此时,停止部244b、254b作为保持部而作用。
在此构成的情形下,即使卡合突起部与凹部未卡合,可借助插孔型连接器20的接触件22、23的弹力,使插头10的卡止部12的设有补强板13的面抵紧于压制部24、25的压壁部242、252内侧面,因此通过该位置的摩擦力,插头10与插孔型连接器20的嵌合不容易被解除。
又,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包含各种变更或改变。

Claims (5)

1.一种插孔型连接器,其包含:
插孔型连接器壳体,呈具有宽度方向、纵深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板状;
复数个接触件,在所述插孔型连接器壳体的所述纵深方向的各侧面,沿所述宽度方向平行配置;及
导电性屏蔽构件,具有安装部;
在所述插孔型连接器壳体,形成有同一形状的复数个沟槽,该复数个沟槽可用于插入所述复数个接触件及所述安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孔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构件呈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板状,至少在各端部具有各一个安装部。
3.一种连接器,其具有: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孔型连接器;
插头壳体,呈具有宽度方向、纵深方向与厚度方向的板状;
接触件,在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纵深方向的各侧面,沿所述宽度方向平行配置;
细板状的补强板,在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纵深方向中央,沿所述宽度方向配置;及
插头,具有设在从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面突出位置的卡止部;
其特征在于:
包含压制部,设于从所述插孔型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各侧面突出的位置,各该压制部具有可让所述插头的所述卡止部沿所述纵深方向插入的插入开口部及内部空间,且具有使所述卡止部保持于规定位置的保持部,所述插入开口部和所述内部空间沿所述壳体的纵深方向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板具有导电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孔型连接器的各接触件包含与成互补关系的所述插头的各接触件相接触的接点部、弹性变形部和固定部,
所述屏蔽构件的所述安装部具有与所述接触件的所述接点部形状相同的接点部、与所述接触件的所述弹性变形部形状相同的弹性变形部及与所述接触件的所述固定部形状相同的固定部。
CN201310627972.9A 2013-06-27 2013-11-29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533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4828 2013-06-27
JP2013134828A JP5747953B2 (ja) 2013-06-27 2013-06-27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3351A true CN104253351A (zh) 2014-12-31
CN104253351B CN104253351B (zh) 2016-08-17

Family

ID=52116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797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53351B (zh) 2013-06-27 2013-11-2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12311B2 (zh)
JP (1) JP5747953B2 (zh)
KR (1) KR20150001574A (zh)
CN (1) CN104253351B (zh)
TW (1) TWI51900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4234A (zh) * 2015-05-01 2018-01-0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极连接器
CN110797687A (zh) * 2018-08-03 2020-02-14 Smk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0400B2 (ja) * 2013-03-19 2016-08-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パターン式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JP2016184505A (ja) * 2015-03-26 2016-10-2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US9825383B2 (en) * 2015-04-27 2017-11-21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Shielded circuit board mounted connector having blade type contacts
KR102030023B1 (ko) * 2015-08-05 2019-10-08 교세라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플러그 커넥터
TWI727689B (zh) * 2020-03-04 2021-05-11 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之扣合結構
CN115360551A (zh) * 2021-05-17 2022-11-1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装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2400A1 (en) * 2003-08-08 2005-02-10 Chi Zhang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US20080214051A1 (en) * 2007-03-01 2008-09-0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CN102157858A (zh) * 2009-12-03 2011-08-17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2255152A (zh) * 2010-03-31 2011-11-2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JP2012252864A (ja) * 2011-06-02 2012-12-20 Smk Corp 板状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50431U (en) * 2003-08-08 2004-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251313U (en) * 2003-08-13 2004-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144277B2 (en) * 2004-09-09 2006-12-05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uidance face
CN101645549B (zh) * 2008-08-04 2013-01-1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4691738B2 (ja) * 2008-09-01 2011-06-0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機能を有するコネクタ装置
JP5498883B2 (ja) * 2010-04-27 2014-05-2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594053B2 (ja) * 2010-10-22 2014-09-2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体
JP5813349B2 (ja) * 2011-03-29 2015-11-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接続対象物
JP5815277B2 (ja) * 2011-05-13 2015-11-17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90117B2 (ja) * 2011-07-07 2016-03-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25477B2 (ja) 2011-08-18 2015-12-02 Smk株式会社 接続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2400A1 (en) * 2003-08-08 2005-02-10 Chi Zhang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US20080214051A1 (en) * 2007-03-01 2008-09-0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CN102157858A (zh) * 2009-12-03 2011-08-17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2255152A (zh) * 2010-03-31 2011-11-2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JP2012252864A (ja) * 2011-06-02 2012-12-20 Smk Corp 板状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4234A (zh) * 2015-05-01 2018-01-0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极连接器
CN107534234B (zh) * 2015-05-01 2020-01-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极连接器
CN110797687A (zh) * 2018-08-03 2020-02-14 Smk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10797687B (zh) * 2018-08-03 2021-05-14 Smk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04836A1 (en) 2015-01-01
KR20150001574A (ko) 2015-01-06
JP5747953B2 (ja) 2015-07-15
JP2015011804A (ja) 2015-01-19
CN104253351B (zh) 2016-08-17
TW201501423A (zh) 2015-01-01
US9112311B2 (en) 2015-08-18
TWI519005B (zh)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3351A (zh) 连接器
KR102253273B1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US10777941B2 (en) Connector
US10601182B2 (en) Connector
US9065228B2 (en) Connector
TWI734163B (zh) 連接器及連接器總成
JP5298227B1 (ja) コネクタ
US10862234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terminal
EP3179573B1 (en) Connector
JP2016146255A (ja) ソケット型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JP2015198021A (ja) 基板対基板用コネクタ
JP4803761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6937400B2 (ja) コネクタ
JP2017103095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接続解除方法
JP5747950B2 (ja) コネクタ
JP5642611B2 (ja) コネクタ
JP507499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付回路基板用ケース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ユニット
JP611255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452751B2 (ja) コネクタ
CN102148441A (zh) 连接器用盖以及使用该盖的连接器装置
TWI479745B (zh) 電連接器
JP4625500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光導波路用コネクタ
JP2016046003A (ja) 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JP2005216771A (ja)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用コネクタ
KR20200125087A (ko)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