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1300A - 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1300A
CN104251300A CN201410286930.8A CN201410286930A CN104251300A CN 104251300 A CN104251300 A CN 104251300A CN 201410286930 A CN201410286930 A CN 201410286930A CN 104251300 A CN104251300 A CN 104251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functional unit
join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peed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69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一郎
志和裕司
小幡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YUTA KOGYO K K
Delta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YUTA KOGYO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YUTA KOGYO K K filed Critical DEYUTA KOGYO K K
Publication of CN104251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1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10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comprising le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204Selector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with means for range selection and manual shifting, e.g. range selector with tiptron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27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selector lever, e.g. grip parts, mounting or manufacturing
    • F16H2059/0282Lever handles with lock mechanisms, e.g. for allowing selection of reverse gear or releasing lever from park 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018Transmission control
    • Y10T74/2014Manually operated selector [e.g., remotely controlled device, lever, push button, rotary dial,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包括连接于自动变速器的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和具有操作部件连接部的变速杆。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具有将操作部件连接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收容的收容部。收容部具有:以围住操作部件连接部的整周的方式形成的周壁;和形成在周壁的内周面,能够与操作部件连接部连接及解除连接地进行连接的杆连接部。据此,能够从变速杆向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高效地传递力。

Description

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汽车等车辆中使用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可从自动模式状态切换至手动模式状态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为人所知。该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例如具备装置主体及变速杆,所述装置主体具有连接于自动变速器的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所述变速杆能够与所述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连接及解除连接。而且,在变速杆配置在设置于装置主体的自动模式用导槽中的状态下变速杆与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连接而成为自动模式状态,在变速杆配置在设置于装置主体的手动模式用导槽中的状态下变速杆与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的连接被解除而成为手动模式状态。
关于这种能够从自动模式状态切换至手动模式状态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321368号中,在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中形成作为杆连接部的“コ”字状的凹部,并且,在设置于变速杆的杆轴主体的右方侧,设置有经由延伸设置片与杆轴主体隔开距离设置的四角柱状的操作部件连接部。并且,在变速杆配置在自动模式用导槽中的状态下,操作部件连接部嵌插到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的凹部,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与变速杆连接。另一方面,将变速杆在自动模式用导槽的行车档向选速方向倾倒操作而配置到手动模式用导槽中后,操作部件连接部能够移出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的凹部,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与变速杆的连接解除。
但是,在上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321368号中,变速杆的操作部件连接部所连接的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的杆连接部即凹部开口,因此,如从连接中的变速杆的操作部件连接部施加换档方向(前后方向)的力,则凹部容易变形。如凹部变形,则从变速杆向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的力传递效率变差。
另外,在上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321368号中,操作部件连接部隔开距离设置在变速杆的杆轴主体的右方侧,因此,如对操作部件连接部施加换档方向的力,则操作部件连接部承受力矩,延伸设置片有可能弯曲。如延伸设置片弯曲,则从变速杆向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的力传递效率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变速杆向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高效地传递力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包括: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连接于自动变速器;以及变速杆,具有能够与所述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连接及解除连接的操作部件连接部,其中,所述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具有将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能够移动地收容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具有:周壁,以围住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的整周的方式形成;以及杆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周壁的内周面,能够与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连接及解除连接。
根据本发明,能够从变速杆向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高效地传递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将图1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的一部分设为剖面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中的变速杆的立体图。
图6是图1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中的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变速杆的操作部件连接部连接于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的杆连接部的状态的、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与变速杆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另外,图中的X方向表示前方,Y方向表示后方。此外,Z方向表示右方,W方向表示左方。
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1用于汽车,如图1至图3所示,具备被固定于车身的装置主体2、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图3中所示)及变速杆4。
装置主体2在上壁20具备以从其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的方式形成的导槽21~23。
本实施方式的导槽具备自动模式用导槽21、手动模式用导槽22及连通路径23,该连通路径23在自动模式用导槽21与手动模式用导槽22之间以连通两者的方式而设置。
自动模式用导槽21是用于变速杆4在自动模式状态下移动的导槽。该自动模式用导槽21沿前后方向(换档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
手动模式用导槽22与自动模式用导槽21平行地设置在自动模式用导槽21的左侧。
另外,在上壁20的上表面,以从上方侧重叠的方式设置有未图示的罩。该罩由板状的部件构成,且具备与上壁20的导槽21~23大致同形状的导槽对应孔。另外,罩在其自动模式用导槽对应孔的侧方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对自动模式用导槽设定的各档位。
详细而言,在该显示部上,在与从前侧朝后侧对自动模式用导槽依次设定的驻车档、倒车档、空档、行车档各自对应的位置,显示有“P”、“R”、“N”、“D”。
如图6~图8所示,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具备收容部61,该收容部61收容后述的变速杆4的操作部件连接部42。
收容部61具备上方开口的周壁61a。周壁61a以上部侧在操作部件连接部42的整周围住操作部件连接部42的方式形成,且在其内周面具备杆连接部64和杆游嵌部(leverloose-fitting portion)65。杆连接部64能够连接于变速杆4的操作部件连接部42并且能够解除与操作部件连接部42之间的连接。杆游嵌部65游嵌有操作部件连接部42。
杆连接部64具备在换档方向上相互相向的第一杆连接部64a及第二杆连接部64b。所述第一杆连接部64a与第二杆连接部64b以在换档方向上隔开距离L1(图8中所示)而相向的方式形成,借助这些连接部,在其间形成嵌插操作部件连接部42的杆嵌插部64c(空间)。
杆游嵌部65与杆嵌插部64c连通。杆游嵌部65形成在杆连接部64的左侧(左右方向即选速方向的一侧)。操作部件连接部42能够在杆连接部64与杆游嵌部65之间移动。
此外,杆游嵌部65的换档方向的距离L2长于杆嵌插部64c的距离L1,以使操作部件连接部42能够在换档方向上移动(即,以实现操作部件连接部42游嵌于杆游嵌部65)。
如图3所示,周壁61a以从上部侧开始向下部侧逐渐缩小的方式形成,在其下端内周具备转动自如地保持变速杆4的半球面状的杆保持部66。
如图4、图6、图7所示,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在下端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具备朝外周方向突出设置的转动轴67。
此外,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具备设置在周壁61a的上部外周的自动变速器连接部68,设置在车辆中的未图示的自动变速器经由未图示的连接部件而连接于该自动变速器连接部68。
以此方式形成的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以转动轴67在换档方向上转动自如地轴支撑于装置主体2的方式设置在装置主体2内。由此,该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相对于装置主体2在换档方向上以转动轴67为轴转动,以操作自动变速器。
如图5所示,变速杆4具备杆轴主体41和能够与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连接及解除连接的操作部件连接部42。杆轴主体41在其上端侧的顶端安装有操作握持部件(未图示)。并且,由驾驶员等握持操作该安装的操作握持部件,从而操作杆轴主体41。
此外,杆轴主体41在图的下端侧的基端具备由合成树脂形成为球状的球状部41a。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杆轴主体41在大致上下中央部具有档位卡止突片41b。档位卡止突片41b是用于将杆轴主体41卡止于装置主体2中的自动模式用导槽21的各档位的部分,因此,具备从杆轴主体41的外周朝左侧方突出设置的突出设置部41e。
而且,档位卡止突片41b受设置在杆轴主体41中的螺旋弹簧41c的朝向上方侧的作用力。并且,借助该螺旋弹簧41c的作用力,档位卡止突片41b以对应于各档位的方式进入设置于装置主体2的未图示的卡止凹槽而卡止。而且,通过克服螺旋弹簧41c的作用力朝下方侧按压操作设置在杆轴主体41上端的按压操作部41d,从而档位卡止突片41b移出卡止凹槽,能够在自动模式用导槽21内移动。
操作部件连接部42具备:第一操作部件连接部42a,与第一杆连接部64a连接及解除连接;以及第二操作部件连接部42b,与第二杆连接部64b连接及解除连接。
第一操作部件连接部42a以从杆轴主体41的外周朝前方侧突出的方式形成。
第二操作部件连接部42b以从杆轴主体41的外周朝后方侧突出的方式,且隔着杆轴主体41而形成在第一操作部件连接部42a的相反侧的后部。
如图8所示,第一操作部件连接部42a与第二操作部件连接部42b的距离L3被设定成与第一杆连接部64a和第二杆连接部64b的上述距离L1为大致相同程度,从而操作部件连接部42能够大致无间隙地进入并嵌插至杆嵌插部64c。
此外,该距离L3短于杆游嵌部65的上述距离L2,以使操作部件连接部42能够在杆游嵌部65内沿换档方向移动。
如图3所示,以此方式构成的变速杆4以球状部41a从上方侧进入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的收容部61内的方式,在换档方向及选速方向上转动自如地保持于杆保持部66。
接下来,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换挡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变速杆4的杆轴主体41如图1所示地位于自动模式用导槽21的驻车档位置的状态下,如图7、图8所示,成为变速杆4的操作部件连接部42嵌插至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的杆嵌插部64c的状态,操作部件连接部42的第一操作部件连接部42a与第一杆连接部64a连接,第二操作部件连接部42b与第二杆连接部64b连接。
然后,如果变速杆4的杆轴主体41被操作而从自动模式用导槽21的驻车档位置移动至后方侧的倒车档位置、或空档位置、亦或行车档位置,则第二杆连接部64b被第二操作部件连接部42b推压向后方侧。由此,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以转动轴67为轴与变速杆4一起向后方侧转动,拉动操作连接部件,将自动变速器分别切换至倒车状态、空档状态、或行车状态。
此时,第二杆连接部64b形成于以围住操作部件连接部42的方式形成的周壁61a的内周面,因此,即使第二杆连接部64b被推压向后方侧,周壁61a也不易变形。并且,第二操作部件连接部42b形成于杆轴主体41的后部侧,因此,推压第二杆连接部64b时不产生力矩。
因此,力从第二操作部件连接部42b高效地传递至第二杆连接部64b。
如果变速杆4的杆轴主体41被操作而从自动模式用导槽21的行车档位置移动至前方侧的空档位置、或倒车档位置、亦或驻车档位置,则第一杆连接部64a被第一操作部件连接部42a推压向前方侧。
由此,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以转动轴67为轴与变速杆4一起向前方侧转动,推压操作连接部件,将自动变速器分别切换至空档状态、倒车状态、或驻车状态。
此时,第一杆连接部64a也形成于以围住操作部件连接部42的方式形成的周壁61a的内周而,因此,即使第一杆连接部64a被推压向前方侧,周壁61a也不易变形。并且,第一操作部件连接部42a形成于杆轴主体41的前部侧,因此,推压第一杆连接部64a时不产生力矩。
因此,力从第一操作部件连接部42a高效地传递至第一杆连接部64a。
另一方面,如果变速杆4的杆轴主体41从自动模式用导槽21的行车档位置进入左侧的连通路径23,进而经该连通路径23进入手动模式用导槽22,则随之操作部件连接部42从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的杆嵌插部64c移动到杆游嵌部65,操作部件连接部42与杆连接部64a、64b的连接被解除。
另外,如果在该状态下向换档方向推压操作变速杆4,则操作部件连接部42在杆游嵌部65内向换档方向移动,相对于装置主体2仅操作部件连接部42移动。
因此,变速杆4和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不联动,即使变速杆4在手动模式用导槽22内向前后方向移动,自动变速器仍将维持为驱动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杆轴主体41进入连通路径23时,由设置在装置主体2中的未图示的于动模式检测机构检测已进入手动模式的情况。而且,当杆轴主体41移动到手动模式用导槽22中前部侧的减档导槽22a时,由设置在装置主体2中的未图示的检测机构检测到该情况,基于该检测,设置在装置主体2中的控制部减档一次。
另一方面,当杆轴主体41移动到手动模式用导槽22中后部侧的加档导槽22b时,由检测机构检测该情况,基于该检测,控制部加档一次。
随后,在变速杆4的杆轴主体41从手动模式用导槽22通过连通路径23返回自动模式用导槽21的行车档时,变速杆4的操作部件连接部42从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的杆游嵌部65再次进入杆嵌插部64c,变速杆4与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6再次变为连接状态。
<实施方式的概括>
最后,对所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的特征结构及基于该特征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概括说明。
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包括: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连接于自动变速器;以及变速杆,具有能够与所述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连接及解除连接的操作部件连接部,其中,所述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具有将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能够移动地收容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具有:周壁,以围住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的整周的方式形成;以及杆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周壁的内周面,能够与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连接及解除连接。
根据该结构,收容部在以围住操作部件连接部的整周的方式设置的周壁的内周面具有能够与操作部件连接部连接及解除连接的杆连接部,因此,即使从变速杆的操作部件连接部施加力,收容部也不易变形。由此,力可从变速杆高效地传递至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
另外,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能够高效地承接操作时的负荷,因此,即使不特意为了提高杆操作方向的刚性而另外设置提高强度用部分(加厚部等),也能够提高强度。
在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中,所述杆连接部具有在换档方向上相互隔开距离相向设置的第一杆连接部及第二杆连接部,所述变速杆还具有杆轴主体,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形成于所述杆轴主体的换档方向的两侧,使得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能够嵌插至形成于所述第一杆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杆连接部之间的杆嵌插部且能够与所述第一杆连接部及所述第二杆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收容部具有形成于所述杆嵌插部的选速方向的一侧的杆游嵌部,所述杆游嵌部与所述杆嵌插部连通,以使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能够移动所述杆嵌插部和所述杆游嵌部之间,并且,所述杆游嵌部以使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能够在换档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操作部件连接部形成于杆轴主体的换档方向的两侧,因此,即使从操作部件连接部向第一杆连接部或第二杆连接部施加换档方向的力,操作部件连接部也不会承受力矩,操作部件连接部变形的可能性降低。由此,换档方向的力可从变速杆向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高效地传递。

Claims (2)

1.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连接于自动变速器;以及
变速杆,具有能够与所述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连接及解除连接的操作部件连接部,其中,
所述自动变速器操作部件具有将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能够移动地收容的收容部,
所述收容部具有:周壁,以围住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的整周的方式形成;以及杆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周壁的内周面,能够与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连接及解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连接部具有在换档方向上相互隔开距离相向设置的第一杆连接部及第二杆连接部,
所述变速杆还具有杆轴主体,
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形成于所述杆轴主体的换档方向的两侧,使得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能够嵌插至形成于所述第一杆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杆连接部之间的杆嵌插部且能够与所述第一杆连接部及所述第二杆连接部分别连接,
所述收容部具有形成于所述杆嵌插部的选速方向的一侧的杆游嵌部,
所述杆游嵌部与所述杆嵌插部连通,以使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能够移动所述杆嵌插部和所述杆游嵌部之间,并且,所述杆游嵌部以使所述操作部件连接部能够在换档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形成。
CN201410286930.8A 2013-06-26 2014-06-24 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Pending CN1042513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3597 2013-06-26
JP2013133597A JP2015006865A (ja) 2013-06-26 2013-06-26 自動変速機のシフ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1300A true CN104251300A (zh) 2014-12-31

Family

ID=50979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6930.8A Pending CN104251300A (zh) 2013-06-26 2014-06-24 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00446A1 (zh)
EP (1) EP2818761A1 (zh)
JP (1) JP2015006865A (zh)
CN (1) CN10425130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05944B4 (de) * 2015-03-30 2021-02-1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nordnung elektrochemischer Zellen mit Dichtungslagen sowie deren Verwendung
JP6698043B2 (ja) * 2017-03-14 2020-05-2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JP2020032928A (ja) * 2018-08-31 2020-03-05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8919A1 (en) * 1999-07-29 2001-02-08 Grand Haven Stamped Products Shifter with park lock and neutral lock
FR2797229B1 (fr) * 1999-08-02 2001-10-19 Adwest Bowden France Sa Ensemble de commande d'une boite automatique et embout pour cet ensemble
US20050139031A1 (en) * 2002-11-06 2005-06-30 Zf Lemforder Metallwaren Ag Shifting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hift commands to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2008006958A (ja) * 2006-06-29 2008-01-17 Chiyoda Kogyo Kk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CN101905653A (zh) * 2009-06-08 2010-12-08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装置
CN101925760A (zh) * 2008-06-18 2010-12-22 精英工程化控制系统股份公司 变速器用的换档装置
JP4773286B2 (ja) * 2006-06-29 2011-09-14 千代田工業株式会社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8814B2 (ja) 1998-05-20 2004-12-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変速操作装置
US20040168537A1 (en) * 2003-02-28 2004-09-02 Teleflex Incorporated Shifter assembly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KR100800126B1 (ko) * 2006-08-17 2008-01-31 에스엘 주식회사 전자식 변속 레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8919A1 (en) * 1999-07-29 2001-02-08 Grand Haven Stamped Products Shifter with park lock and neutral lock
FR2797229B1 (fr) * 1999-08-02 2001-10-19 Adwest Bowden France Sa Ensemble de commande d'une boite automatique et embout pour cet ensemble
US20050139031A1 (en) * 2002-11-06 2005-06-30 Zf Lemforder Metallwaren Ag Shifting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hift commands to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2008006958A (ja) * 2006-06-29 2008-01-17 Chiyoda Kogyo Kk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JP4773286B2 (ja) * 2006-06-29 2011-09-14 千代田工業株式会社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CN101925760A (zh) * 2008-06-18 2010-12-22 精英工程化控制系统股份公司 变速器用的换档装置
CN101905653A (zh) * 2009-06-08 2010-12-08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8761A1 (en) 2014-12-31
JP2015006865A (ja) 2015-01-15
US20150000446A1 (en) 2015-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6208B2 (en) Gear shift lever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manual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CN101905653B (zh)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装置
CN105715780B (zh) 用于车辆的一体式电子换挡杆组件
CN104943540A (zh) 车辆用换档装置
US8466382B2 (en) Switch assembly for a steering wheel
US9057436B1 (en) Shift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CN103946593A (zh) 换挡器组件
CN104251300A (zh) 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JP5905247B2 (ja) 統合制御変速レバー装置
CN104776201B (zh) 一种电动车用三挡驱动装置及其换挡控制方法
CN104343960B (zh) 用于对车辆的换挡杆进行致动的装置
CN104251301A (zh) 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EP3385107B1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mal-operation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3228959B (zh) 具有去耦机构的转换器组件
CN103821927B (zh) 一种带锁定的单软轴换挡结构
US9341256B2 (en) Speed change apparatus of vehicle
EP2036759A2 (en) Transmission and vehicle having transversely mounted transmission and engine arranged in axial direction thereof
CN103382999A (zh) 手动变速器的变速杆操纵力转移装置
US10047857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ssembly for preventing erroneous operation
CN202493668U (zh) 一种前后驱动方向盘拖拉机档位操纵装置
CN101846174B (zh) 用于车辆变速器换挡的手动操作装置
CN105840811A (zh) 液压式换档锁定机构
JP4819920B2 (ja) 歩行乗用兼用運搬車
KR101724953B1 (ko) 차량의 변속제어 콘솔
CN106414141B (zh) 农用工作车的后车轴壳及包括此的农用工作车的后车轴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