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0364A - 一种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0364A
CN104250364A CN201410417652.5A CN201410417652A CN104250364A CN 104250364 A CN104250364 A CN 104250364A CN 201410417652 A CN201410417652 A CN 201410417652A CN 104250364 A CN104250364 A CN 104250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ido
monomer
polyfluorene derivative
ion
zw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76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0364B (zh
Inventor
刘治田
刘菁
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4176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50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50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0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0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0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And Polymers With Carbon-To-Carbon Bond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吗啉盐酸盐和氢氧化钾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回流,反应粗产物重结晶,得到乙基吗啉取代的二溴芴单体;从两端溴代的环类化合物单体出发,在钯催化剂下,得到带硼酸酯的环类化合物单体;将上述乙基吗啉取代的二溴芴单体与带硼酸酯的环类化合物单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冷却,取油层滴加到非极性溶剂获得沉淀,得到中性共轭聚合物,磺酸化经过后处理得到两性离子胺基聚物衍生物。本发明可用环保的溶剂如水、醇等溶解加工,大大降低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具有较为规整的平面结构,热稳定性好,对环境适应性好,易于加工成膜。

Description

一种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能量转换率不断提升,已经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最好的能量转换率已达到10%以上。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率不断提升,为进一步提高电池效率,就考虑引入对制备高性能的电池器件以及提升电池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的界面修饰层。与常用的优化活性层材料的方式相比,界面修饰的方法减小接触电阻,从而同时提高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J.Am.Chem.Soc.2011,133,8416;Adv.Mater.2011,23,4636.)。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具有众多的优越性,因此发展迅速。芴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致发光材料,由于含有一个刚性的平面内联苯单元形成共轭结构,其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都较高。Bazan等人报道了带有季铵盐的聚芴类电解质,这种阳离子聚芴电解质的季铵盐基团直接连在聚芴单元的侧链上,通过改变侧链上碳原子的数目,进而调节侧链上季铵盐基团和聚芴主链间的距离,从而调控聚合物的光电性能。2003年曹镛等通过一系列的反应,用镍和锌催化,得到了芴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但是用Suzuki聚合鲜有报道。
在共轭聚合物上连上如羧基、季铵盐和磺酸基等电解质基团,使其在导电性能方面具备独特性质。该聚合物均带有正电或负电的离子基团,可以通过“自组装”的方法来加工成膜,其次可用环保的溶剂如水、醇等溶解加工,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电池工业生产中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提高器件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具有较为规整的平面结构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其中,R为环类化合物单体;所述环类化合物为苯基、芴基、联苯基或咔唑基。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具有以下结构式: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具有以下结构式:
其中,R’为C1~C18的烷基。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具有以下结构式:
上述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7-二溴芴,4-(2-氯乙基)吗啉盐酸盐和氢氧化钾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回流,反应粗产物重结晶,得到乙基吗啉取代的二溴芴单体;
2)从两端溴代的环类化合物单体出发,在钯催化剂下,与烷基溴、2-异丙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反应,得到带硼酸酯的环类化合物单体;
3)将上述乙基吗啉取代的二溴芴单体与带硼酸酯的环类化合物单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反应,冷却,取油层滴加到非极性溶剂获得沉淀,抽提得到中性共轭聚合物,将其磺酸化,经过后处理,得到两性离子胺基聚物衍生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首先,本发明合成的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带有正电及负电的离子基团,可以通过“自组装”的方法来加工成膜,可用环保的溶剂如水、醇等溶解加工,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电池工业生产中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具有较为规整的平面结构,热稳定性好,对环境适应性好,易于加工成膜和优化等。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2所得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在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
图2,实施例1、2所得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固态薄膜的紫外吸收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的合成过程如下:
1)2,7-二溴芴,4-(2-氯乙基)吗啉盐酸盐和氢氧化钾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回流,反应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后在石油醚中重结晶,得到乙基吗啉取代的二溴芴单体;
2)从两端溴代的环类化合物单体出发,在钯催化剂下,与烷基溴、2-异丙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反应,得到带硼酸酯的环类化合物单体;
3)将上述乙基吗啉取代的二溴芴单体与带硼酸酯的环类化合物单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反应,冷却,取油层滴加到非极性溶剂获得沉淀,抽提得到中性共轭聚合物,将其磺酸化,经过后处理,得到两性离子胺基聚物衍生物。
合成的两性离子胺基聚物衍生物,具有以下结构式:
环类化合物R为苯基、芴基、咔唑基或联苯基。制得的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具有较为规整的平面结构,热稳定性好,对环境适应性好,易于加工成膜和优化等。
实施例1
1)2,7-二溴-9,9-二(2-乙基吗啉)芴(M1)的合成
将2,7-二溴芴(6.5g,20mmol),4-(2-氯乙基)吗啉盐酸盐(11.2g,60mmol)和氢氧化钾(11.3g,200mmol)溶于200mL四氢呋喃中,在无水无氧的Ar环境下80oC反应48h。反应完后将溶剂四氢呋喃减压蒸馏,产物首先用柱层析提纯(硅胶,乙酸乙酯:甲醇=10:1为洗脱剂),得到乳白色固体在石油醚中重结晶,最后得到白色晶体5g,产率为45%。
2)PFNO-B-FNO-SO3
在50mL的三口瓶中将M1(550mg,1mmol)、1.4-二本硼酸(169mg,1mmol)、四苯基磷化钯(15mg,0.01mmol)、碳酸钾(1.38g,10mmol)加入到10mL甲苯5mL水的混合液中。反应体系在氩气保护下回流48h,冷却至室温。取油层逐滴滴加到石油醚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正己烷、甲醇、乙酸乙酯和三氯甲烷抽提,得到白色粉末280mg,产率60%。
实例2
1)2,7-二溴-9,9-二(2-乙基吗啉)芴(M1)的合成
将2,7-二溴芴(6.5g,20mmol),4-(2-氯乙基)吗啉盐酸盐(11.2g,60mmol)和氢氧化钾(11.3g,200mmol)溶于200mL四氢呋喃中,在无水无氧的Ar环境下80oC反应48h。反应完后将溶剂四氢呋喃减压蒸馏,产物首先用柱层析提纯(硅胶,乙酸乙酯:甲醇=10:1为洗脱剂),得到乳白色固体在石油醚中重结晶,最后得到白色晶体5g,产率为45%。
2)2,7-二溴-9,9-二辛基芴(M2)的合成
将2,7-二溴芴(5g,15.5mmol),四丁基溴化铵(0.1g,0.31mmol),200mL二甲基亚砜放于三口瓶中强烈搅拌下形成悬浮液,滴入50wt%氢氧化钠水溶液5mL,反应1h后,再滴加1-溴辛烷(6.2g,31mmol)。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6h后停止反应,用乙醚(150mL×3)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溶剂减压蒸馏,产物在甲醇/丙酮的混合溶剂中重结晶得到白色针状结晶8g,产率80%。
3)2,7-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二基)-9,9-二辛基芴(M3)的合成
将M2(5.4g,10mmol)溶于60mL四氢呋喃中,在-78oC下逐滴加入1.6mol/L的正丁基锂15mL,在氮气气氛下反应2h,然后再快速加入2-异丙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13mL,低温反应2h,缓慢升至室温反应24h。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并用乙醚萃取。有机层用食盐水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后得到淡黄色固体,用甲醇/四氢呋喃重结晶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然后再用柱层析提纯(硅胶,乙酸乙酯:正己烷=1:15为洗脱剂),得到白色针状结晶4.8g,产率75%。
3)PFNO-F8-FNO-SO3的合成
在50mL的三口瓶中将M1(550mg,1mmol)、M3(634mg、1mmol)、四苯基磷化钯(15mg,0.01mmol)、碳酸钾(1.38g,10mmol)加入到10mL甲苯5mL水的混合液中。反应体系在氩气保护下回流48h,冷却至室温。取油层逐滴滴加到石油醚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正己烷、甲醇、乙酸乙酯和三氯甲烷抽提,得到中性聚合物。
将得到的中性聚合物溶于四氢呋喃,加入过量的1,4-丁磺酸内酯,反应体系在80oC回流5天。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的四氢呋喃及未反应完全的1,4-丁磺酸内酯,加入100mL的乙酸乙酯获得沉淀产物,离心分离并用四氢呋喃洗涤,在80oC下真空干燥得到离子盐的产物PFNO-F8-FNO-SO3,产率为40-50%。
上述实施例1、2所得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见附图1、2。如图1所示,实施例1、2所得产物PFNO-B-SO3和PFNO-F8-SO3在三氯甲烷中的吸收峰值分别为354nm和393nm,可以看出PFNO-F8-SO3相对于PFNO-B-SO3有39nm明显红移。与中性聚合物相比较,聚合物对应的磺酸盐少于10nm的红移,这可能是由于磺酸盐化后的聚合物由于侧链相同电荷基团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使分子链相对于中性聚合物来说更加“僵硬”,链间的相互作用也更强,最终造成吸收的红移。如图2所示,实施例1、2所得产物PFNO-B-FNO-SO3和PFNO-F8-FNO-SO3的吸收峰值分别位于365nm和397nm。可以看出磺酸盐化后的聚合物在固态薄膜状态下的吸收相对于溶液状态下的都有红移。这可能是由于固态薄膜状态下分子的共轭骨架更趋于平面化以及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形成的。PFNO-B-FNO-SO3和PFNO-F8-FNO-SO3的光学带宽分别为2.99eV和2.93eV。
实施例1、2所得两性离子胺基聚物衍生物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作为界面修饰材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结构为:ITO(氧化铟锡)/PEDOT:PSS/PTB7:PC70BM/interlayer/Ca/Al。界面修饰材料PFNO-B和PFNO-F8在弱酸条件下溶于甲醇,分别配制成溶液旋涂在PTB7:PC70BM活性层之上,最后在聚合物界面修饰层上蒸镀20nm厚的Ca和100nm的Al电极。没有界面层的太阳能电池器件ITO/PEDOT:PSS/PTB7:PC70BM/Ca/Al作为控制组参比器件,所有的器件均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制备。
实施例1、2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在模拟太阳光AM1.5G(100mW/cm2)的照射下的短路电流(Jsc)、开路电压(Voc)、填充因子(FF)以及能量转换效率(PCEs)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没有加界面修饰层,仅以Ca/Al作阴极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为6.86%,对应Voc为0.71V,Jsc为16.53mA/cm2,FF为59。加入了阴极界面修饰层PFNO-B-FNO-SO3和PFNO-F8-FNO-SO3后,开路电压以及填充因子均有所提高,使得器件最终能量转换效率分别达到8.63%和8.58%。控制组的串联电阻(Rs)为10.4Ωcm2,加入界面修饰层的PFNO-B-FNO-SO3和PFNO-F8-FNO-SO3的串联电阻分别为4.8Ωcm2和5.1Ωcm2,说明该系列的阴极界面修饰层能通过有效降低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来提高电池的能量转换率。同时,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从没有加界面修饰层的0.71V增大到加入界面修饰层的0.75V,这种电压的提升可能是由于界面修饰层的加入,在界面层和阴极之间形成了界面偶极从而降低了阴极的功函数导致。阴极功函数的降低能够有助于电子从有机活性层到阴极的传输,降低界面间的电阻,提高填充因子。

Claims (6)

1.一种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
其中,R为环类化合物单体;所述环类化合物为苯基、芴基、联苯基或咔唑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式:
其中,R’为C1~C8的烷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式: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7-二溴芴,4-(2-氯乙基)吗啉盐酸盐和氢氧化钾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回流,反应粗产物重结晶,得到乙基吗啉取代的二溴芴单体;
2)从两端溴代的环类化合物单体出发,在钯催化剂下,与烷基溴、2-异丙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反应,得到带硼酸酯的环类化合物单体;
3)将上述乙基吗啉取代的二溴芴单体与带硼酸酯的环类化合物单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反应,冷却,取油层滴加到非极性溶剂获得沉淀,抽提得到中性共轭聚合物,将其磺酸化,经过后处理,得到两性离子胺基聚物衍生物。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胺基聚芴衍生物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阴极面修饰材料的应用。
CN201410417652.5A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4250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7652.5A CN104250364B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7652.5A CN104250364B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0364A true CN104250364A (zh) 2014-12-31
CN104250364B CN104250364B (zh) 2017-08-18

Family

ID=52185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7652.5A Active CN104250364B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5036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8730A (zh) * 2016-10-27 2017-03-22 武汉大学 一种两性离子修饰的四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GB2590920A (en) * 2020-01-06 2021-07-14 Sumitomo Chemical Co Polyme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8085A (zh) * 2008-10-22 2012-03-21 艾尼股份公司 包含苯并三唑单元的π-共轭低带隙共聚物
CN103262191A (zh) * 2010-12-16 2013-08-21 剑桥企业有限公司 有机半导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8085A (zh) * 2008-10-22 2012-03-21 艾尼股份公司 包含苯并三唑单元的π-共轭低带隙共聚物
CN103262191A (zh) * 2010-12-16 2013-08-21 剑桥企业有限公司 有机半导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8730A (zh) * 2016-10-27 2017-03-22 武汉大学 一种两性离子修饰的四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18730B (zh) * 2016-10-27 2017-10-24 武汉大学 一种两性离子修饰的四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GB2590920A (en) * 2020-01-06 2021-07-14 Sumitomo Chemical Co Polym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0364B (zh) 2017-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5123B (zh) 一种c9位侧链带有噻吩等芳杂环的聚芴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24486A (zh) 含极性取代基团s,s-二氧-二苯并噻吩单体及其水/醇溶性聚合物与应用
EP2562197B1 (en) Copolymer comprising anthracene and benzoselenadiazole, preparing method and uses thereof
CN103080114B (zh) 苯唑二噻吩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84186B (zh) 一类基于茚并芴衍生物的太阳能电池界面材料
CN105330825B (zh) 一种侧链含吡啶的水/醇溶性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P2530084B1 (en) Copolymer containing fluorenylporphyrin-anthracen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12390937B (zh) 一类含b–n共价键的共轭聚合物及其光伏应用
CN101787020A (zh) 一种可溶液加工的有机共轭分子及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EP2532696A1 (en) Conjugated fluorene polymer,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and solar battery component
CN102372844B (zh) 一类噻吩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17142B (zh) 基于三茚并五元芳杂环的星型d-a结构共轭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50364A (zh) 一种两性离子胺基聚芴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2344553B (zh) 一类萘四羧酸二酰亚胺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64041B (zh) 一种基于苯并酰亚胺的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90772B (zh) 接枝苝二酰亚胺并芳香基团的羟基喹啉基金属有机小分子配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88344A (zh) 含二噻吩并噻吩-萘四羧酸二酰亚胺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96534B (zh) 一种二维共轭喹喔啉类聚合物及其用途
CN106832231A (zh) 含1,2,3三唑并异吲哚‑5,7(2h,6h)‑二酮的共轭聚合物及其制法与应用
CN103724283B (zh) 2,7-烷基取代菲并[9,10-b]吡嗪衍生物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聚合物
CN107304218B (zh) 一种邻位桥联苝二酰亚胺二聚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有机光伏器件中的应用
CN104211914A (zh) 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P2826803A1 (en) Polymer containing thiophene-benzene-thiophene unit,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solar cell device
CN104193968B (zh) 一种胺基聚芴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04211920A (zh) 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