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5237A - 带有通风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 - Google Patents

带有通风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5237A
CN104245237A CN201380021516.8A CN201380021516A CN104245237A CN 104245237 A CN104245237 A CN 104245237A CN 201380021516 A CN201380021516 A CN 201380021516A CN 104245237 A CN104245237 A CN 104245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unit
electric drive
shell
cold air
hand h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15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5237B (zh
Inventor
阿希姆·赫斯
乌维·弗鲁
于尔根·布利克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 Fein GmbH and Co
Original Assignee
C&E Fein GmbH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 Fein GmbH and Co filed Critical C&E Fein GmbH and Co
Publication of CN104245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5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5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5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02K7/145Hand-held machine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8Coo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1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parts of the machine
    • B23Q11/12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parts of the machine for cooling only
    • B23Q11/127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parts of the machine for cooling only for cooling motors 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10),其具有基本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外壳(12);容纳在外壳中的电驱动单元(14);布置在电驱动单元的第一端部的工具设备(15)。工具机的外壳具有限定的内部轮廓(20),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具有限定的外部轮廓(19)。外部轮廓和外壳的内部轮廓彼此间具有预定的最小距离。外壳的端部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冷空气进气孔(22)。通风装置(21)由电驱动单元驱动,该通风装置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孔吸入冷空气,冷空气沿着大致平行于电驱动单元的旋转轴线(11)流经工具机,并在工具设备的外部轮廓上由外壳流出。

Description

带有通风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振动工具机,其具有大致沿着纵向轴线方向延伸的外壳以及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已公开了带有通风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其中被吸入的冷空气气流可以通过导向装置被分成多股冷空气气流,并且这些冷空气气流被引导通过除了冷空气入口和出口外的大部分与外界环境密封的工具机外壳的不同区域。此外,该手持式工具机通过转向装置或过滤装置除去被吸入的冷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这样的导向或转向装置增大了流动阻力,并因此提升了通风装置的功率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通风设计的手持式工具机。
发明内容
这一点,发明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教导实现的,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化作为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也可以特别是手持式振动工具机。这种手持式工具机具有基本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且具有持握区的外壳,其设计为用户可通过单手持握和引导工具机。基本上在外壳内要安装有电驱动单元,其用于驱动工具机的驱动轴旋转。驱动轴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平行于外壳的纵向轴线或者也可以与其重合。安装在外壳的第一端部区域的工具设备与电驱动单元基本上刚性连接。因此该工具设备可直接安装在电驱动单元的第一端部。同样地,它也可以安装在其他设备上,例如通风设备,其也优选与电驱动单元基本上刚性连接。在本发明的背景下,刚性相连是指这些装置都是机械连接的,并且例如震动这样的高频类型的运动都是直接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因此,刚性连接可由整体式结构或类似结构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的外壳具有限定的内部轮廓。相应地,电驱动单元和与其刚性相连的工具设备具有限定的外部轮廓,其中工具设备一般至少有一个限定的外部轮廓,并且其安装在外壳区域。如果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之间还要安装其他装置,如通风设备,则延伸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之间的外部轮廓,这同样形成了限定的外部轮廓的一部分,以下不逐一明确提及。驱动元件的内部轮廓与外部轮廓之间以预定的最小距离隔开。
工具设备用于将电驱动单元的传动力矩传递到优选安装在工具设备的工具上。电驱动单元至工具的驱动效率的传动可通过各种部件实现,如齿轮、联接器之类的,在运行中这些部件变热。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在操作过程中都不得超过预定的温度,一方面防止驱动部件自身过热,另一方面防止工具机的外部区域过热。
与工具设备一样,电驱动单元也可由若干部分构成。工具机优选在与电子驱动装置相对的工具设备的一端上安装工具夹持部,其驱动轴也可以以一定的角度相对于电驱动单元的驱动轴偏斜。理论上,工具夹持部可以安装在驱动轴的外端,其也可以安装在与工具设备末端有一定距离的区域。例如,该工具夹持部也可以设置在工具设备驱动轴区域的凹槽中,在凹槽中能够放置工具。优选,通过工具机可使用工具进行切削、研磨、钻孔、锉磨或其他金属切削加工、磨削加工或重塑等加工程序。
优选的电驱动单元的实施方式,其基本上是沿着与所述电驱动单元驱动轴的旋转轴线相重合的纵向轴线延伸。电枢与电枢绕组安装在驱动轴上,其在具有相关电极组件的定子内旋转。从而,电驱动单元的驱动轴驱动工具设备的驱动轴。集电极,也被称为换向器,其优选安装于电驱动单元的第二端部区域的驱动轴上。其用于输送和开关提供给电驱动单元的电流,尤其是电网电流或源于供电设备的电流,特别如,蓄电池。然而,可以理解为通风装置还能够以各种不同的结构构建,特别是驱动轴可旋转地驱动从而能够用于驱动适合于工具设备的电驱动单元。
被限定的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的外部轮廓优选取决于这些驱动元件的大致形状,其特别是受到其驱动功能和要有利于引导流经的冷空气的要求的影响。
被限定的外壳的内部轮廓优选取决于至少局部被限定的电驱动设备(只要其被外壳所封装)和工具设备的外轮廓。由此,除第一和第二支撑装置的区域之外,外部轮廓和内部轮廓之间存在一个最小距离,特别为1毫米至3毫米。外轮廓和内轮廓之间的预定的最小距离导致使驱动装置的外壳机械去耦,并还形成了冷空气可流通的空间。
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的外部轮廓上的第一支撑装置的数量N和外壳内部轮廓上的第二支撑装置数量N被预先设定,目的是为了维持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外部轮廓与外壳内部轮廓之间的最小距离。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共同协作,以保持外轮廓和内轮廓彼此之间的最小距离。
通过第一和第二支撑装置的共同协作,内部轮廓并且因此外壳以及特别是手持式工具机的抓握部分与外部轮廓和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通过这种机械去耦,特别是外壳上驱动部件的振动传导减少。第一和第二支撑装置实现了足够的支撑力的传导,比如由用户到工具机的引导力和由工具机工具到用户的加工力。
在驱动元件的外部轮廓上设置数量为N的第一支撑装置,在外壳内部轮廓上设置数量为N的第二支撑装置。其中,第一支撑装置分别与第二支撑装置共同协作,以保证内外部轮廓(除了第一和第二支撑装置)之间在任何位置都保持预定的最小距离。
数量N取决于第一和第二支撑装置的外形结构。驱动部件和外壳的几何结构也会进一步影响所述支撑装置的数量N。此外优选,特别是设置支撑装置,使得其对穿过工具机的冷空气气流通不构成明显的流动阻力。
工具机的外壳沿工具机的纵向轴线延伸。工具设备在外壳的第一端部区域区域,其优选设置在电驱动单元的第一端部。外壳优选沿着电驱动单元至少延伸到外壳的第二端部区域,其优选设置为从电驱动单元的第二端部开始延伸至与工具设备相对的工具机的端部。在该端部区域至少安装一个冷空气入口,也可以根据工具机对冷空气的需求,设置两个或多个合适尺寸入口,使周围空气得以流入。至少一个这种冷空气入口优选设置在与工具设备相对的工具机的端部,因为至少一个入口因此设置为远离工具设备区域,这样当加工工具开始插入时,金属屑、灰尘等就不会随着空气进入工具机内部。
为了产生真空从而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将冷空气引入工具机而设置了通风装置,其优选与电驱动单元同轴,并优选直接由所述电驱动单元驱动。因此,一方面如此设计和安装所述通风装置,另一方面电驱动单元、工具设备和内壳的内轮廓也要如此设置,使得从通风装置进入的冷空气能够以基本与电驱动单元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流过工具机,并且在工具设备的外轮廓上从工具机外壳向外排出。
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电驱动单元被冷空气以电驱动单元的纵向轴线的方向流经。电驱动单元的内部优选这样构造,即在其内部特别是在其旋转轴线方向上包含自由空间,冷空气可以在里面流通。优选的是,电驱动单元在其与工具设备远离的端部区域至少有一个轴向安置的进气孔,这样才能优选以与电驱动单元旋转轴线平行的的方向吸入冷空气。如果电驱动单元按照以上相应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来构造,并且冷空气以其纵向轴线的方向流动,则通过电驱动单元一端的至少一个空气入口流入的冷空气优选接触集电极和/或安装此处的碳刷或电换向装置、电驱动单元的转子和定子,从而从这些部件上吸收热能。
在手持式工具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电驱动单元被冷空气以电驱动单元的纵向轴线的方向流经,优选在其内部特别是在其旋转轴线方向上存在一个冷空气能够流通的自由空间。优选电驱动单元在集电极区域,特别是有安装有碳刷的区域,优选在流通方向上在集电极之前,优选在碳刷之前,包含至少一个优选径向安装的空气入口,这使得冷空气基本能接触集电极,特别是接触碳刷。
在手持式工具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电驱动单元被冷空气以电驱动单元的纵向轴线的方向流经,优选在其内部,尤其是在其旋转轴线方向上存在冷空气能够流通的自由空间。优选电驱动单元在转子和/或定子上包含电极组件,在该区域,特别是在流通方向上,优选至少设置一个径向安装的冷空气进气孔,以使通过的冷空气能基本能接触转子和/或定子的电极组件。
在手持式工具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优选在流通方向在定子后面设置至少一个径向安装的冷空气进气孔。在该实施方案中,在电驱动单元外部区域,特别是定子的电极组件区域产生的热能被在电驱动单元外部轮廓和外壳内部轮廓之间流通的冷空气吸收。在电驱动单元外部轮廓,特别是电极组件区域内,冷空气通过进气孔优选进入电驱动单元的内部,并从这里流向通风装置。
在由以上所述的优选实施方案改变电驱动设备的结构类型中,同样安装至少一个进气孔,从而将冷空气气流引入电驱动单元的内部,目的是为了吸收由电驱动装置的部件所产生的热能。因此,优选在纵向方向上提供一个以上的连续设置的进气孔,从而使多股冷空气气流从电驱动设备的部件上散热。
为了引导冷空气气流从外壳进气孔通向通风装置,使其基本平行于外壳纵向轴线方向地进入电驱动单元的外部和内部区域,优选电驱动单元的外部截面沿着它的旋转轴线,在朝向工具设备的方向上,在至少一个冷空气的进气孔后被放大。在进气孔之后的在流通方向上的这些横截面放大可以引导沿电驱动单元外部轮廓流动的的部分冷空气进入电驱动单元的内部,不会对沿着外壳内部轮廓流动的冷空气形成明显的流动阻力。
此外,这些冷空气的进气孔优选构造为,使流经的冷空气至少部分分流到电驱动装置。特别是与需要被冷却的驱动装置的放大的外部截面相互作用后,能够实现有效导入冷空气,而不会产生影响通风装置性能的流动障碍。
由此,优选在流通方向上安装在通风装置之前的驱动部件,以及特别是电驱动装置这样成型,以使得尤其进入电驱动单元内部的冷空气气流的压力梯度比间隙中的冷空气气流的压力梯度大,所述间隙以其外轮廓围绕电驱动设备,并且所述间隙由外壳的内部轮廓和驱动部件外部轮廓之间的最小距离构成。
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通风装置设置为与电驱动单元第一端部同轴。以此使通风装置能够在电驱动单元和基本与电驱动单元刚性相连的工具设备之间的区域中定位。在优选实施方案中,通风装置构建为以基本平行于电驱动装置旋转轴线的方向吸入冷空气。优选通风装置具有围绕电驱动装置旋转轴线旋转的风扇叶轮。因此,通风装置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孔将冷空气导向电驱动装置的内部并且继续将其导向风扇叶轮。
冷空气气流流经通风装置和特别是风扇叶轮后,优选通过风扇叶轮叶片自身的几何结构被引导至外壳的内部轮廓。在一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空气导流也可以由转向装置实现。结合进入外壳内部轮廓和工具设备外部轮廓之间间隙的冷空气气流的速度和方向,所述冷空气气流由此优选继续被以基本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引导穿过工具机,并且因此优选附加地吸收工具设备的热量。
由此,风扇叶轮的直径优选大致对应于在通风装置对面一端的电驱动设备的截面。因此,通风装置优选具有向工具设备开放的外壳,为了尽可能不影响进入通风装置外部轮廓和外壳内部轮廓之间的间隙的冷空气的流出,通风装置的外壳同样也是基本与电驱动设备和工具设备刚性相连。
通过在工具设备外部轮廓和外壳内部轮廓之间的最小距离,其间存在间隙,这也就是外壳在工具设备区域终止的地方,其对外界开放。由此获得的至少一个出气孔能够将冷空气能从外壳向外排放。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外壳的第一端部区域设置边缘区域,其设置为朝向工具设备的方向,但同时保持外壳与工具设备外部轮廓之间的最小距离。因此,边缘区域要优选设计为可通过气流,这样冷空气可以在此继续无障碍地向外排放。向内的边缘区域的作用首先一方面是用于遮盖,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安全设备,防止工具设备所产生的物体进入。这些物体一方面可能阻碍冷空气的向外排放而导致工具机过热,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于工具设备和外壳之间的缝隙中的物体可能会损害风扇叶轮的通风功能,同样也会导致工具机过热。
从工具设备外部轮廓流出的冷空气优选远离操作者流向工具夹持部的方向,并且因此能够排出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周围空气的金属屑、灰尘以及此类物质。同时还能引导流经工具机后受热的冷空气远离操作者。
在工具设备的外部轮廓上,优选在被外壳覆盖的区域之外,优选安装至少一个通风引导装置,所述装置的冷却片意图实现空气导流功能和/或排热功能。从外壳沿着工具设备外轮廓流出的冷空气,优选被继续引导沿着工具设备外轮廓,并优选附带吸收工具设备的热能并使其因此而冷却。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通风装置的布置特别与其几何形状、结构和旋转速度相关,并同外壳的内部轮廓和电驱动单元的几何形状相互协作,通过进气孔进入外壳区域的冷空气的75%的冷空气气流、优选80%的冷空气气流、特别优选90%的冷空气气流,流过电驱动单元。
本发明的其他优势、特征和应用的可能性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得出。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手持式工具机;
图2:示出了无外壳前部半壳的示例性的手持式工具机;
图3:示出了无外壳前部半壳的示例性的手持式工具机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示例性的手持式工具机的前部截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的手持式工具机10,该工具机在实施例中以振动工具机实施。外壳12具有限定的内部轮廓,并且其由两个外壳半部组合而成,它们的分割面竖直地,即平行于所示出的附图平面穿过工具机10的纵向轴线延伸。在外壳12的第二端部区域4中,其与工具设备15相对,每个外壳半部中都要安装有进气孔22,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是分成两部分实施的。此外,外壳12上设置握持区域13,便于操作者手持工具机该区域对工具机进行操作。外壳12包围着驱动工具机10的电驱动单元设备14,以及工具设备15的区域,该区域位于外壳12的第一端部区域3中。工具设备15设置包含有围绕驱动轴线17振动驱动的驱动主轴16,其中驱动轴线17相对于电驱动设备单元的旋转轴线向下偏离90°度,在实施样例中与工具机的纵向轴线相互重合。在主轴驱动轴16的末端设有用于容纳适合的加工工具的工具夹持部18。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手持式工具机10,其中未描绘外壳12的前部半壳。工具机10的驱动部件,特别是电驱动设备14以及通过螺纹连接25与很大程度上刚性的单元固定的工具设备15都在图中示出。电驱动设备14和工具设备15之间安装有通风装置21,该通风装置21同样也是通过螺纹连接25刚性地与电驱动设备14和工具设备15相连。这三种部件组成机械连接的刚性单元。
电驱动单元14、通风装置21和工具设备15只要是安装在外壳12的区域内,则具有限定的外部轮廓19。图2中所示出的也是如此,后部的半壳边缘构成了外壳12的分割面并且因此构成了外壳12的内部轮廓20的一部分,安装为与工具机10的驱动部件的距离为A。因此在内部轮廓20和外部轮廓19之间存在间隙23,冷空气可以由此流通。
在工具设备15上,外壳12(未在图2中示出)的某个区域安装有第一支撑装置31。另一个第一支撑装置32安装在电驱动单元14的后部区域。第一支撑装置31和32也安装在与工具设备15和电驱动单元14相对的被隐藏的一侧的相同位置。
图2所示的截面中,灰色箭头指的代表是冷空气的流动。在外壳12的后部区域和因此由电驱动单元14向后延伸的外壳12的第二端部区域4中,至少安装有一个进气孔22。通过进气孔22进入的冷空气继续无阻碍地流向安装在电驱动设备14后面的控制和开关设备。冷空气通过工具机10在电驱动设备14的区域的流通将结合图3更详尽地进行说明。冷空气在工具设备15区域的间隙23沿着工具设备15的外部轮廓19从外壳12流出。从外壳12突起的工具设备15区域的外部轮廓安装有冷却装置和导流装置29。
图3示出了工具机的俯视图,其中未显示工具机的前部外壳。但是,结合该附图所描述的空气气流对应于两个外壳完整组装后的气流。电驱动设备14运行时,设置在电驱动设备14和工具设备15之间的通风装置21产生基本平行于驱动轴11的空气气流,由此通过设置在外壳12的第二端部区域4的进气孔22吸入周围空气。如图中箭头所示,首先通过位于电驱动单元14后部的控制和开关装置引导所述周围空气。由于通风装置21的作用,平行于纵向轴线通过外壳流通的冷空气轴向地沿着电驱动设备14的后端流通。第一部分冷空气通过至少一个集电极区域的电驱动设备14外部轮廓上安装的进气孔26进入。通过进气孔26进入电驱动设备14的冷空气接触集电极并且吸收其热能。
通过工具机10外壳12的第二部分冷空气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孔27进入电驱动单元14,其通过定子和转子安装于集电极和电极组件之间区域的外部轮廓上。该空气气流和通过进气孔26进入电驱动单元14的空气气流在电驱动单元14内部流通,并吸收集电极定子和转子的热能。一部分被引导进入进气孔26和27的空气气流在电子驱动单元14外部轮廓上的间隙23中流通,并吸收电驱动单元14外部的热能。如图中箭头所示,通过外壳12流通的另一部分冷空气,在通往集电极的纵向方向上,被引导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孔28进入电驱动单元14,并吸收集电极前部定子和转子的热能。此外,图例中所展示的手持式工具机10,通过外壳12的内部轮廓20和电驱动单元14的外部轮廓19以及通风装置21之间的间隙23,剩余部分的冷空气气流流经通风装置21的外部。
在电驱动单元14的实施方案中,其外部截面在每个进气孔26和28后增大,这样电驱动单元14就具有阶梯形的外部轮廓19。与相应设计的外壳12的内部轮廓20的共同作用下,空气流动阻力在每个进气孔26和28后增大,从而使得冷空气在那里对应较小的流动阻力而被引导进入电驱动单元14的内部。此外,进气孔26和28的设计为空气动力学上更为有效的,从而使冷空气在其处转向,并且不会形成妨碍空气流通的阻力。
在穿过或环绕电驱动单元14的流通后,冷空气被引导流进入通风装置21的风扇叶轮30(在图3中未示出)。示例性的实施例的通风装置21设置为,风扇叶轮30以平行于叶轮轴的方向吸入冷空气气流,所述叶轮轴与电驱动单元14的驱动轴和旋转轴线11重合。叶轮30至少部分被通风装置21的叶轮外壳33所包围。叶轮外壳33成型为,使得其在冷空气流过风扇叶轮30后引导冷空气在通风装置21的放射状的外部区域内基本轴向地离开通风装置21。由通风装置21流出的冷空气气流在间隙23中与流经工具机10而没有进入电驱动单元14而仅沿着外壳12的外部轮廓19和内部轮廓20之间流通的那部分冷空气气流汇合。
经过通风装置21后经汇合的冷空气气流继续沿着工具设备15的外部轮廓19的间隙23流动,在那里其由外壳12的端部排出,并且由安装在此处的冷却装置和导流装置29引导继续沿着工具设备15的外部轮廓19流通,并由此吸收工具设备15的热能。
图4示出的是示例性手持式工具机10的前部截面的俯视图,该工具机10穿过其驱动轴11延伸。在剖视图中,示出了通风装置21的风扇叶轮30,还描述了通风装置21的叶轮外壳33的截面。参照箭头所示,指示出了冷空气在流经叶轮外壳33中的叶轮30之后的偏转以及流经内部且沿着电驱动单元14的外部轮廓19流通的冷空气气流在间隙23中的再汇合。在外壳12的前端示出了向内的边缘区域33,该边缘区域与在工具设备15的冷却导流装置29中的凹部34啮合。边缘区域33和工具设备15的外部轮廓在凹部34的区域中彼此间具有最小距离。

Claims (15)

1.一种手持式工具机,特别是手持式振动工具机,具有基本沿纵向轴线延伸的外壳(12),该外壳具有持握区(13),该持握区设置用于由使用者单手抓握和引导所述工具机(10),
其具有大致容纳在所述外壳(12)内的电驱动单元(14),该电驱动单元对所述工具机(10)的驱动轴进行旋转驱动,其中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轴线(11)大致平行于所述外壳(12)的纵向轴线,或者与其重合,
其具有工具设备(15),该工具设备大致与所述电驱动单元(14)刚性连接,并且布置在所述外壳(12)的第一端部区域(3)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2)具有限定的内部轮廓(20),
只要所述电驱动单元(14)和所述工具设备(15)被布置在所述外壳(12)的区域中,它们就具有限定的外部轮廓(19),
所述外部轮廓(19)和外壳(12)的内部轮廓(20)彼此间具有预定的最小距离,并且
在所述外壳(12)的至少一个第二端部区域(4)中布置至少一个冷空气进气孔(22),
设置由所述电驱动单元(14)驱动的通风装置(21),该通风装置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孔(22)吸入冷空气,
由所述通风装置(21)吸入的冷空气基本平行于所述电驱动单元(14)的旋转轴线(11)地流经所述工具机(10),并且在工具设备(15)的外部轮廓(19)处由外壳(12)向外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冷空气能够沿所述电驱动单元(14)的旋转轴线(11)方向流经所述电驱动单元(14)。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驱动单元(14)在集电极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冷空气进气孔(26)。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单元(14)具有电极组件,在电极组件之前布置至少一个冷空气进气孔(27)。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驱动单元(14)在所述电极组件之后布置至少一个冷空气进气孔(28)。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一个冷空气进气孔(26、27、28)之后,所述电驱动单元(14)的截面沿着其旋转轴线(11)在朝向所述工具设备(15)的方向上被扩大。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冷空气进气孔(26、27、28)被构造成,使得在其上流经的冷空气至少部分地被引导至所述电驱动设备(14)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驱动单元(14)被构造成,使得当冷空气气流入所述电驱动设备(14)内部时的压力梯度大于当冷空气沿着所述外壳(12)的内部轮廓(20)和所述电驱动单元(14)的外部轮廓(19)之间的区间流动时的压力梯度。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装置(21)布置在所述电驱动设备(14)的第一端部区域处,并与其同轴,该通风装置将冷空气以基本平行于所述电驱动装置(14)的旋转轴线(11)的方式吸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冷空气气流经所述通风装置(21)之后,被引导至所述工具设备(15)的外部轮廓(19)和所述外壳(12)的内部轮廓(20)。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冷空气在所述工具设备(15)的外部轮廓(19)和所述外壳(12)的内部轮廓(20)之间的预定的最小距离(a)的区域中由所述外壳(12)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12)的前端布置有边缘区域(33),该边缘区域啮合到所述冷却和导流装置(29)上的凹部(34)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冷空气在流出所述外壳(12)后,流经所述工具设备(15)的外部轮廓(19)。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具设备(15)的外部轮廓上布置有空气导流装置(29)和/或冷却装置(29)。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装置(21)的布置特别与其几何形状、结构和旋转速度相关,并且尤其与所述外壳(12)的内部轮廓(20)以及所述电驱动单元(14)的几何形状相互协作,通过进气孔(22)进入所述外壳(12)的区域的75%的冷空气气流、优选80%的冷空气气流、特别优选90%的冷空气气流,流经所述电驱动单元(14)。
CN201380021516.8A 2012-04-24 2013-04-22 带有通风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 Active CN104245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103603.9 2012-04-24
DE102012103603A DE102012103603A1 (de) 2012-04-24 2012-04-24 Handführbare Werkzeugmaschine mit Lüftereinrichtung
PCT/EP2013/001205 WO2013159902A2 (de) 2012-04-24 2013-04-22 Handführbare werkzeugmaschine mit lüfter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5237A true CN104245237A (zh) 2014-12-24
CN104245237B CN104245237B (zh) 2016-08-17

Family

ID=48444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1516.8A Active CN104245237B (zh) 2012-04-24 2013-04-22 带有通风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37370B2 (zh)
EP (1) EP2841235B1 (zh)
CN (1) CN104245237B (zh)
DE (1) DE102012103603A1 (zh)
DK (1) DK2841235T3 (zh)
WO (1) WO2013159902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7425A (zh) * 2015-12-17 2018-08-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盖
CN113767001A (zh) * 2019-11-25 2021-12-07 胡斯华纳有限公司 用于在支撑臂的内部空间中产生过压的手持电动作业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2102642U1 (de) * 2012-07-17 2013-10-21 Makita Corporation Trennschleifer
DE102018113730A1 (de) * 2018-06-08 2019-12-12 C. & E. Fein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21206669A1 (de) 2021-06-28 2022-12-29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Handwerkzeugmaschin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55082A (en) * 1937-03-23 1939-04-18 Black & Decker Mfg Co Portable electric tool and casing
EP1491290A1 (de) * 2003-06-27 2004-12-29 Festool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CN1853871A (zh) * 2005-02-18 2006-11-0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机
CN102006971A (zh) * 2008-04-18 2011-04-0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电驱动马达的工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52585C3 (de) * 1971-10-22 1979-03-22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Kunststoffgehäuse, insbesondere für Kraftwerkzeuge
EP0416468A1 (en) * 1989-09-04 1991-03-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ir-cooled motor for use in vehicles
DE19730356C2 (de) * 1997-07-15 2001-05-17 Wacker Werke Kg Schwingungsgedämpfter Aufbruch- und/oder Bohrhammer
US6102632A (en) * 1998-04-23 2000-08-15 Black & Decker Inc. Two speed right angle drill
DE19924552A1 (de) * 1999-05-28 2000-11-30 Hilti Ag Elektrisch betreibbares Handgerät
DE10261572A1 (de) * 2002-12-23 2004-07-01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04056679A1 (de) * 2004-11-18 2006-05-24 Flex-Elektrowerkzeuge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Luftkühlung eines Antriebsmotors einer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07017243A1 (de) * 2007-04-12 2008-10-16 Robert Bosch Gmbh 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07053308A1 (de) * 2007-11-08 2009-05-14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Elektromotor
DE102008000613A1 (de) * 2008-03-12 2009-09-17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GB2459191B (en) * 2008-04-18 2012-05-30 Bosch Gmbh Robert Hand-held power tool
DE102008041370A1 (de) * 2008-08-20 2010-02-25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werkzeug
US20120086290A1 (en) * 2010-10-11 2012-04-12 Hayco Manufacturing Limited Variable amplitude vibratory applian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55082A (en) * 1937-03-23 1939-04-18 Black & Decker Mfg Co Portable electric tool and casing
EP1491290A1 (de) * 2003-06-27 2004-12-29 Festool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CN1853871A (zh) * 2005-02-18 2006-11-0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机
CN102006971A (zh) * 2008-04-18 2011-04-0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电驱动马达的工具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7425A (zh) * 2015-12-17 2018-08-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盖
CN108367425B (zh) * 2015-12-17 2022-06-0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
CN113767001A (zh) * 2019-11-25 2021-12-07 胡斯华纳有限公司 用于在支撑臂的内部空间中产生过压的手持电动作业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103603A1 (de) 2013-10-24
US9537370B2 (en) 2017-01-03
EP2841235A2 (de) 2015-03-04
US20150054361A1 (en) 2015-02-26
DK2841235T3 (da) 2021-04-06
EP2841235B1 (de) 2021-01-06
CN104245237B (zh) 2016-08-17
WO2013159902A2 (de) 2013-10-31
WO2013159902A3 (de) 201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73957B1 (en) Air-cooled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EP1715565B1 (en) Power tool
KR100720350B1 (ko) 전폐 외선형 전동기
US7166939B2 (en) Electric hand tool
EP2600504B1 (en) Totally-enclosed fan-cooled motor
EP2996225A2 (en) Air-cooled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EP3041643B1 (en) Electric power tool
CN104245237A (zh) 带有通风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
EP2747949B1 (en) Portable handheld power tool
CN101981352A (zh) 适配器、减速器和驱动装置
US20080035361A1 (en) Electric hand-held power tool
US2989995A (en) Composite air-directing and heatdissipating gear housings
CN102947036A (zh) 手持式工具机
CN215392873U (zh) 交流无刷切割工具
CN110653699B (zh) 角磨及电动工具
WO2021036082A1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永磁电机
EP3059049B1 (en) Electric handheld sanding tool providing improved cooling efficiency
KR100808205B1 (ko) 진공청소기용 모터 어셈블리
CN219350368U (zh) 一种电池冷却系统
CN110821631A (zh) 一种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系统
CN219508169U (zh) 一种缝纫机的降温系统及缝纫机
CN219380584U (zh) 电动工具
CN220673571U (zh) 一种电机外风扇结构及电机
CN117559722A (zh) 一种应用于角向磨光机的电机散热结构
EP3836366A1 (en) 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