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8593A - 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8593A
CN104228593A CN201410443135.5A CN201410443135A CN104228593A CN 104228593 A CN104228593 A CN 104228593A CN 201410443135 A CN201410443135 A CN 201410443135A CN 104228593 A CN104228593 A CN 104228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brake system
actuating cylinder
rigid base
brak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431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8593B (zh
Inventor
沙文瀚
陈效华
刘双
朱得亚
王新果
叶孟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431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28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28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8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8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8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汽车电子电器领域。所述装置包括:装置包括:主油管分支、辅油管分支和液压调节单元,其中,主油管分支的一端与液压制动系统中的主油管连接,辅油管分支的一端与液压制动系统中的辅油管连接,主油管分支的另一端和辅油管的分支的另一端与液压调节单元中的液压缸连接,液压缸包括:密封塞、刚性基座和弹性元件,刚性基座通过液压调节单元中的刚性连杆与液压调节单元中的液压阀电机连接。本发明通过将液压制动系统与电制动系统分开调用,避免了液压制动系统与电制动系统同时工作时,液压制动系统消耗掉了电制动系统所需的汽车动能,进而提高了电制动系统的将汽车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的制动方式中是将汽车的动能通过摩擦直接转化为热能,而随着新型能源汽车的出现,电制动成为了将汽车动能转换为电能的新型制动方式,其中,电制动是将新型能源汽车中电动机转为电机使用,把新型能源汽车的动能转换为电能,从而为新型能源汽车的制动提供电能制动。在现有新型能源汽车的制动系统中主要包括液压制动系统和电制动系统,但是如何将上述两种制动系统通过均衡使用,从而达到提升新型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的效果,成为了本领域技术的一个瓶颈。
在现有新型能源汽车的制动系统中,液压制动系统和电制动系统是同时工作的,其中,如图1所示,为现有液压制动系统,现有液压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及位置传感器110、以及与制动踏板110连接的真空助力器120、制动主缸130、制动液罐140、主油管150、辅油管160、比例阀170和左前、右前、右后、左后四个制动轮盘180;
该液压制动系统的使用方法为:
当用户踩踏制动踏板时,液压制动系统通过杠杆原理将制动踏板上的踩踏压力传递给与制动踏板相连的真空助力器,真空助力器根据该踩踏压力进行放大,并根据放大后的踩踏压力通过制动主缸将制动液罐中的制动液分别压向主油管和辅油管,再经由主油管和辅油管,将制动液经由比例阀(或ABS(Anti-lock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传递给前后左右四个制动盘,将液压制动转化为摩擦力,从而制动当前行驶中的汽车;
电制动系统通过将电动机机转换为制动电机运行模式,即将新型能源汽车内的电动机转换为发电机,将制动时整辆汽车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电池内(或电容等存储装置),在对新型能源汽车制动的过程中,根据已存储的电能作为制动汽车的能量。
由于电制动系统与液压制动系统的同时运行,液压制动系统在对新型能源汽车制动时,将新型能源汽车的动能转换为经由制动摩擦产生的热能,使得电制动系统从新型能源汽车的动能转换而来的电能变少,进而降低了电制动系统对新型能源汽车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转换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电制动系统对新型能源汽车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转换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压延迟控制装置,应用于液压制动系统,所述装置包括:主油管分支、辅油管分支和液压调节单元,其中,
所述主油管分支的一端与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主油管连接,所述辅油管分支的一端与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辅油管连接,所述主油管分支的另一端和所述辅油管的分支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的液压缸连接,所述液压缸包括:密封塞、刚性基座和弹性元件;
其中,所述密封塞和所述刚性基座之间通过所述弹性元件连接,所述密封塞、所述刚性基座和所述弹性元件嵌套在所述液压缸内,所述刚性基座通过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的刚性连杆与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的液压阀电机连接。
可选的,当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有两个液压缸时,所述液压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刚性连杆、和液压阀电机,所述第一液压缸包括:第一刚性基座、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一密封塞,所述第二液压缸包括:第二刚性基座、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二密封塞,其中,
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主油管分支连接,在所述第一液压缸中,所述第一密封塞与所述第一刚性基座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塞根据所述第一刚性基座所在的档位,并根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收缩在所述第一液压缸中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辅油管分支连接,在所述第二液压缸中,所述第二密封塞与所述第二刚性基座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塞根据所述第二刚性基座所在的档位,并根据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收缩在所述第二液压缸中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刚性基座和所述第二刚性基座通过所述刚性连杆与所述液压阀电机连接,所述刚性连杆的一端为U型连杆,所述U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中的所述第一刚性基座连接,所述U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中的所述第二刚性基座连接。
进一步,当延迟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液压制动时,
所述第一刚性基座位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档位,所述第一密封塞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一液压缸内的第零档位与所述第一档位之间进行往复运动,且所述第二刚性基座位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一档位,所述第二密封塞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的第零档位与所述第一档位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当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液压制动时,
所述第一刚性基座通过所述刚性连杆由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二档位压缩至第一档位,所述第一密封塞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一液压缸内的第零档位与第一档位之间进行往复运动,且所述第二刚性基座通过所述刚性连杆由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档位压缩至第一档位,所述第二密封塞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的第零档位与第一档位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电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器调配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与所述电制动系统的制动力;
所述液压制动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液压延迟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液压控制方法,用于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制动系统中所述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或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是否小于预设比例;
当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通过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所述电制动系统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当所述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通过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所述液压制动系统,触发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液压延迟控制装置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通过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所述电制动系统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包括:
当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通过增大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所述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液压缓冲空间,触发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所述电制动系统提供制动力,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进一步,所述通过增大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所述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液压缓冲空间,触发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所述电制动系统提供制动力,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包括:
当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有两个液压缸时,根据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采集的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制动踏板的踩踏程度,增大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制动液压;
根据增大的所述制动液压,压缩处于第零档位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内的的第一密封塞,和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密封塞,将所述第一密封塞和所述第二密封塞,向处于第一档位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刚性基座和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刚性基座方向压缩;
通过压缩所述第一密封塞与所述第一刚性基座之间的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密封塞与所述第二刚性基座之间的第二空间,增大所述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液压缓冲空间和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液压缓冲空间;
根据增大的所述第一液压缓冲空间和所述第二液压缓冲空间,触发所述电制动系统向所述制动系统补充所需的制动力。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通过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所述液压制动系统,触发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液压延迟控制装置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包括:
当所述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通过缩小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所述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液压缓冲空间,增加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进一步,所述通过缩小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所述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液压缓冲空间,增加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包括:
当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有两个液压缸时,通过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的液压阀电机驱动与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刚性基座和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刚性基座连接的刚性连杆,将所述第一刚性基座由当前所处的第二档位移动至第一档位,以及,将所述第二刚性基座由当前所处的第二档位移动至第一档位;
当所述第一刚性基座由当前所处的第二档位移动至第一档位,且所述第二刚性基座由当前所处的第二档位移动至第一档位时,所述第一刚性基座通过第一弹性元件推动与所述第一刚性基座连接的第一密封塞,缩小所述第一液压缸内第三液压缓冲空间,且所述第二刚性基座通过第二弹性元件推动与所述第二刚性基座连接的第二密封塞,缩小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第四液压缓冲空间;
根据缩小后的所述第三液压缓冲空间和所述第四液压缓冲空间,增加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控制器检测到防抱死系统ABS信号时,将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所述液压延迟控制装置内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刚性基座设置于第零档位,通过与所述刚性基座连接的弹性元件将密封塞顶在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主油管分支和辅油管分支接口处,暂停对液压制动力的缓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判断获取电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是否小于预设比例,当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预设比例时,制动系统通过控制器调配电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所需的制动力,当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预设比例时,制动系统通过控制器调配液压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所需的制动力。通过将液压制动系统与电制动系统分开调用,避免了液压制动系统与电制动系统同时工作时,液压制动系统消耗掉了电制动系统所需的汽车动能,进而提高了电制动系统的将汽车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延迟效果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制动系统提供液压制动的效果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BS场景中液压调节单元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系统,参见图2,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210、电制动系统220和液压制动系统230,其中,
控制器210调配液压制动系统230与电制动系统220的制动力;
液压制动系统230包括:液压延迟控制装置231。
该液压制动系统230还包括:制动踏板及位置传感器232、真空助力器233、制动主缸234、制动液罐235、主油管236、辅油管237、比例阀238和至少两个制动盘239。
其中,制动踏板及位置传感器232与真空助力器233连接;真空助力器233与制动主缸234连接;制动主缸234与制动液罐235连接;主油管236和辅油管237的一端分别与制动主缸234连接,主油管236和辅油管237的另一端与比例阀238连接,液压延迟控制装置231与主油管236和辅油管237连接;比例阀238与至少两个制动盘239连接。
这里至少两个制动盘239可以为汽车左前轮和右前轮上的制动盘,或左后轮和右后轮的制动盘;
或,根据汽车的实际结构,汽车的左前轮和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别对应设置4个制动轮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延迟控制装置,参见图3,应用于图1所示的液压制动系统,所述装置包括:主油管分支310、辅油管分支320和液压调节单元330,其中,
主油管分支310的一端与液压制动系统中的主油管236连接,辅油管分支320的一端与液压制动系统中的辅油管237连接,主油管分支310的另一端和辅油管的分支320的另一端与液压调节单元330中的液压缸331连接。
其中,液压缸331包括:密封塞3311、刚性基座3312和弹性元件3313;
密封塞3311和刚性基座3312之间通过弹性元件3313连接,密封塞3311、刚性基座3312和弹性元件3313嵌套在液压缸331内,刚性基座3312通过液压调节单元330中的刚性连杆332与液压调节单元中的液压阀电机333连接。
这里如图3所示,密封塞3311和刚性基座3312所处的档位可以是0档、1档和2档,图3所示的密封塞3311处于0档、刚性基座3312处于2档,其中,当刚性基座由0档移动至2档时,均能满足液压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的液压制动,当刚性基座3312处于2档时能够为液压缸331提供最大的液压缓冲空间,从而延迟液压制动时间,密封塞3311可以通过弹性元件3313的弹性属性随着刚性基座3312所处的档位根据制动液压从0档至2档进行往复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仅以0档、1档和2档为例进行说明,以实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压控制方法为准,在2档之后还可以进行档位设定,具体不做限定。
本发明中液压缸331的设计有两种:
其一,液压缸内截面积越大,液压缸内容纳的制动液压越多,制动液压的压强就越大,因此需要的液压阀电机333提供的功率将会增大;
其二,液压缸内截面积小,由于容纳同样的制动液压,为了达到液压制动的效果,刚性连杆的行程加大,延迟了液压制动的响应时间,且,该设计能够降低液压阀电机333的输出功率,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以第二种设计方案进行叙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液压延迟控制装置,参见图4,应用于图2所示的液压制动系统,液压调节单元430,包括:
当液压调节单元430中有两个液压缸时,液压调节单元430包括:第一液压缸431、第二液压缸432、刚性连杆433、和液压阀电机434。
其中,第一液压缸431包括:第一刚性基座4311、第一弹性元件4312和第一密封塞4313;
第二液压缸432包括:第二刚性基座4321、第二弹性元件4322和第二密封塞4323。
具体的,液压调节单元结构为:
第一液压缸431与主油管分支310连接,在第一液压缸431中,第一密封塞4313与第一刚性基座4311通过第一弹性元件4312连接,第一密封塞4313根据第一刚性基座4311所在的档位,并根据第一弹性元件4312的收缩在第一液压缸431中进行往复运动。
第二液压缸432与辅油管分支320连接,在第二液压缸432中,第二密封塞4323与第二刚性基座4321通过第二弹性元件4322连接,第二密封塞4323根据第二刚性基座4321所在的档位,并根据第二弹性元件4322的收缩在第二液压缸432中进行往复运动。
第一刚性基座4311和第二刚性基座4321通过刚性连杆433与液压阀电机434连接,刚性连杆433的一端为U型连杆,U型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液压缸431中的第一刚性基座4311连接,U型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液压缸432中的第二刚性基座4321连接。
其中,档位包括第零档位0、第一档位1和第二档位2。
当延迟液压制动系统提供液压制动时,
第一刚性基座4311位于第一液压缸431的第一档位1,第一密封塞4313通过第一弹性元件4312在第一液压缸431内的第零档位0与第一档位1之间进行往复运动,且第二刚性基座4321位于第二液压缸432的第一档位1,第二密封塞4323通过第二弹性元件4322在第二液压缸432内的第零档位0与第一档位1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当液压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液压制动时,
第一刚性基座4311通过刚性连杆433由第一液压缸431的第二档位2压缩至第一档位1,第一密封塞4313通过第一弹性元件4312在第一液压缸431内的第零档位0与第一档位1之间进行往复运动,且第二刚性基座4321通过刚性连杆433由第二液压缸432的第二档位2压缩至第一档位1,第二密封塞4323通过第二弹性元件4322在第二液压缸432内的第零档位0与第一档位1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这里如图4所示,第一液压缸431和第二液压缸432中均包括第零档位0、第一档位1和第二档位2,初始情况下,第一密封塞4313和第二密封塞4323均处于第零档位0,第一刚性基座4311和第二刚性基座4321均处于第二档位2,当第一刚性基座4311和第二刚性基座4321由第零档位0移动至第二档位2时,均能满足液压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的液压制动,当第一刚性基座4311和第二刚性基座4321处于第二档位2时能够为第一液压缸431和第二液压缸432提供最大的液压缓冲空间,从而延迟液压制动时间。
第一密封塞4313通过第一弹性元件4312的弹性属性随着第一刚性基座4311所处的档位,和第二密封塞4323通过第二弹性元件4322的弹性属性随着第二刚性基座4321所处的档位根据制动液压从第零档位0至第二档位2进行往复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仅以0档、1档和2档为例进行说明,以实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压控制方法为准,在2档之后还可以进行档位设定,具体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控制方法,参见图5,应用于图2所示的液压制动系统,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判断制动系统中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或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是否小于预设比例。
步骤502,当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预设比例时,通过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电制动系统补充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步骤503,当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预设比例时,通过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液压制动系统,触发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液压延迟控制装置补充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控制方法,通过判断获取电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是否小于预设比例,当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预设比例时,制动系统通过控制器调配电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所需的制动力,当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预设比例时,制动系统通过控制器调配液压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所需的制动力。通过将液压制动系统与电制动系统分开调用,避免了液压制动系统与电制动系统同时工作时,液压制动系统消耗掉了电制动系统所需的汽车动能,进而提高了电制动系统的将汽车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转换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液压控制方法,参见图5,应用于图1所示的液压制动系统,作为基于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更为优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通过液压延迟控制装置对液压制动系统的延迟,通过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电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制动力的过程进行详细阐述。该液压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601,判断制动系统中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或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是否小于预设比例。
根据制动系统中电制动系统与液压制动系统所占的比例,判断当前制动系统中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是否小于预设比例,或,判断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是否小于预设比例。
步骤602,当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预设比例时,通过增大液压制动系统中,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液压缓冲空间,触发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电制动系统提供制动力,补充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由于电制动系统中电制动的响应时间快于液压制动系统的液压制动,当液压制动系统由于液压缓冲空间变大,延迟了液压制动时,所提供的制动力将不能满足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进而控制器将通过与制动踏板连接的位置传感器,进一步的获取用户对制动踏板的踩踏程度,从而通过调用电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所需的制动力。
其中,通过增大液压制动系统中,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液压缓冲空间,触发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电制动系统提供制动力,补充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包括:
a、当液压调节单元中有两个液压缸时,根据液压制动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采集的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制动踏板的踩踏程度,增大液压调节单元中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制动液压。
请参考图2所示的液压延迟控制系统与图3和图4所示的液压延迟控制装置,通过位置传感器采集制动踏板232的踩踏程度,制动踏板232程度越大,传至与制动踏板相连的真空助力器233的制动力就越大,进而通过真空助力器233放大的制动力就更大,进一步的,放大后的制动力通过制动主缸234将制动液罐235内的制动液通过主油管236和辅油管237的施加的制动液压也就越大,最后将通过主油管分支310和辅油管分支320将制动液压压入液压延迟控制装置内液压调节单元430的第一液压缸431和第二液压缸432,增加第一液压缸431与第二液压缸432内的制动液压。
b、根据增大的制动液压,压缩处于第零档位0的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密封塞,和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密封塞,将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向处于第一档位的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刚性基座和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刚性基座方向压缩。
由a所述得知,当制动液压通过主油管分支310压入第一液压缸431,并通过辅油管分支320压入第二液压缸432时,第一液压缸431内的第一刚性基座4311位于第一档位1,第一密封塞4313由于制动液的压入由初始状态所处的第零档位0向第一档位1方向压缩,且在第二液压缸432内,第二刚性基座4321位于第一档位1,第二密封塞4323由于制动液的压入由初始状态所处的第零档位0向第一档位1方向压缩。其中,第一液压缸431内的第一刚性基座4311位于第一档位1,且在第二液压缸432内的第二刚性基座4321位于第一档位1,这是车速较低,电制动系统所能提供的制动力提供较小时的状态。
具体如图7中的图a至图c所示,图a至图c所示的为当制动液压一部分经由主油管分支310压入第一液压缸431,且制动液压另一部分经由辅油管分支320压入第二液压缸432时,第一液压缸431内的第一密封塞4313与第二液压缸432内的第二密封塞4323由初始状态的第零档位0向第一档位1压缩的过程。
其中,第一密封塞4313与第一刚性基座4311之间通过第一弹性元件4312连接,第一密封塞4313由第零档位0向第一档位1压缩时,基于第一弹性元件4312的弹性系数第一密封塞4313与第一刚性基座4311之间的第一空间逐渐缩小;同样的,第二密封塞4323与第二刚性基座4321之间的第二空间也逐渐缩小。这里第一弹性元件4312和第二弹性元件4322可以为弹簧或弹片,本发明以弹簧作为第一弹性元件4312和第二弹性元件4322。图a至图c中的第一空间为标号51所示,第二空间为标号52所示。
c、通过压缩第一密封塞与第一刚性基座之间的第一空间,和,第二密封塞与第二刚性基座之间的第二空间,增大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液压缓冲空间和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液压缓冲空间。
由b中所述的,图a至图c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密封塞4313与第一刚性基座4311之间的第一空间,和,第二密封塞4323与第二刚性基座4321之间的第二空间逐渐缩小,第一液压缸431和第二液压缸432内的液压缓冲空间增大,即,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液压缓冲空间和第二液压管内的第二液压缓冲空间增大。其中,图a至图c中的第一液压缓冲空间为标号53所示,第二液压缓冲空间为标号54所示。
d、根据增大的第一液压缓冲空间和第二液压缓冲空间,触发电制动系统向制动系统补充所需的制动力。
由图a至图c所示的第一液压缓冲空间53和第二液压缓冲空间54所示,由于第一液压缓冲空间53和第二液压缓冲空间54的增大,分担了主油管236和辅油管237内的制动液压的压强,因此,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减小,控制器210通过位置传感器对用户进一步对制动踏板232的踩踏程度的采集,触发电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电制动力以弥补液压制动带来的不足。
这里图a为第一密封塞4313在第一液压缸431内处于初始位置(即,第零档位0),且第二密封塞4323在第二液压缸432内处于初始位置(即,第零档位0)时的状态;
图b为第一密封塞4313在第一液压缸431内由于主油管分支310压入的制动液压由第零档位0向第一刚性基座4311所处的第一档位1运动,且第二密封塞4323在第二液压缸432内由于辅油管分支320压入的制动液压由第零档位0向第二刚性基座4321所处的第一档位1运动时的状态;此时液压制动系统中主油管236、主油管分支310、辅油管237和辅油管分支320内的压力等于第一弹性元件4312和第二弹性元件4322的弹力,管路压力被降低,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降低,此时制动力缺失的部分由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补充,控制器210通过制动踏板232上的位置传感器采集到的踩踏程度提供对应的电制动力。
图c为第一密封塞4313在第一液压缸431内由于主油管分支310压入的制动液压由第零档位0向第一刚性基座4311所处的第一档位1运动,第一弹性元件4312处于压缩极限,且第二密封塞4323在第二液压缸432内由于辅油管分支320压入的制动液压由第零档位0向第二刚性基座4321所处的第一档位1运动,第二弹性元件4322处于压缩极限时的状态;当用户对制动效果不满足时,通过加大对制动踏板232的踩踏程度,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加大,整辆车则处于制动有效;当遇到紧急情况时,用户紧急踩下制动踏板232,电制动系统由于响应时间快于液压制动系统,能够产生最大的电制动力;同时由于液压制动系统中第一弹性元件4312和第二弹性元件4322处于压缩极致的位置,液压制动产生作用,第一弹性元件4312根据弹性属性将第一密封塞4313由当前所处的状态顶回第零档位0将第一液压缸431内的液压压回主油管分支310,且第二弹性元件4322根据弹性属性将第二密封塞4323由当前所处的状态顶回第零档位0将第二液压缸432内的液压压回辅油管分支320,以此增加主油管236、主油管分支310、辅油管237和辅油管分支320内的制动液压的压力,从而对汽车达到有效的紧急制动。
此外,当电制动系统出故障时,由于第一刚性基座4311位于第一液压缸431的第一档位1,且第二刚性基座4321位于第二液压缸432的第一档位1,该第一档位1能够缓冲的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低于预设比例,因此不需要液压制动系统进行制动液压的补充,无安全隐患。
步骤603,当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预设比例时,通过缩小液压制动系统中,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液压缓冲空间,增加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补充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当液压制动系统由于液压缓冲空间变小,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液压的压力升高,所提供的制动力将能满足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进而控制器将通过调用液压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所需的制动力。
其中,通过缩小液压制动系统中,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液压缓冲空间,增加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补充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包括:
a、当液压调节单元中有两个液压缸时,通过液压调节单元中的液压阀电机驱动与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刚性基座和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刚性基座连接的刚性连杆,将第一刚性基座由当前所处的第二档位2移动至第一档位1,以及,将第二刚性基座由当前所处的第二档位2移动至第一档位1。
这里当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预设比例时,液压调节单元330通过启动液压阀电机434,液压阀电机434驱动刚性连杆433,使得刚性连杆434的U型端将位于第二档位2的第一液压缸431内的第一刚性基座4311和第二液压缸内432的第二刚性基座4321,由第二档位2移动至第一档位1。进一步的直接减小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三液压缓冲空间和第二液压刚内的第四液压缓冲空间。
b、当第一刚性基座由当前所处的第二档位2移动至第一档位1,且第二刚性基座由当前所处的第二档位2移动至第一档位1时,该第一刚性基座通过第一弹性元件推动与第一刚性基座连接的第一密封塞,缩小第一液压缸内第三液压缓冲空间,且第二刚性基座通过第二弹性元件推动与第二刚性基座连接的第二密封塞,缩小第二液压缸内第四液压缓冲空间。
由a所述,第一刚性基座4311由第二档位2移动至第一档位1,以及第二刚性基座4321由第二档位2移动至第一档位1,直接减小第一液压缸431内的第三液压缓冲空间和第二液压缸432内的第四液压缓冲空间。
具体如图8中的图a至图c所示,图a至图c所示的为当制动液压一部分经由主油管分支310压入第一液压缸431,且制动液压另一部分经由辅油管分支320压入第二液压缸432时,第一液压缸431内的第一密封塞4313与第二液压缸432内的第二密封塞4323由初始状态的第零档位0向第二档位1压缩,且第一刚性基座4311和第二刚性基座4321由第二档位2向第一档位1移动的过程。
其中,第一密封塞4313与第一刚性基座4311之间通过第一弹性元件4312连接,第一密封塞4313由第零档位0向第二档位2压缩时,第一刚性基座4311在刚性连杆433的驱动下由第二档位2向第一档位1移动;同样的,第二刚性基座4321在刚性连杆433的驱动下由第二档位2向第一档位1移动。进而图a至图c中的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三液压缓冲空间55逐渐缩小,且第二液压缸内的第四液压缓冲空间56也同样在缩小。
c、根据缩小后的第三液压缓冲空间和第四液压缓冲空间,增加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补充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由于第三液压缓冲空间55和第四液压缓冲空间为56的空间变小,对应第三液压缓冲空间55的第一液压缸431内的制动液压由第一液压缸431内经由主油管分支310压回至主油管236,增大了主油管236内的制动液压的压力,同时,对应第四液压缓冲空间56的第二液压缸432内的制动液压由第二液压缸432内经由辅油管分支320压回至辅油管237,增大了辅油管237内的制动液压的压力,进一步的,通过增大主油管236和辅油管237内的制动液压的压力,通往比例阀238的制动液压也将增强,最后对与比例阀238连接的汽车的制动盘239施加制动力从而有效的进行制动。
此外,当出现极端情况时(即,第一刚性基座4311和第二刚性基座4321处于第二档位2,且液压阀电机434不能提供电力驱动刚性连杆433将第一刚性基座4311和第二刚性基座4321由第二档位2推至第一档位1,而电制动系统也不能提供电制动力),由于在预设比例中,液压制动系统中液压的缓冲制动是制动踏板232在运动到极限时,液压制动系统依然能够以最低标准的液压制动力为汽车提供整体制动,从而降低了整辆车在制动力完全消失时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里图a所示,第一刚性基座4311和第二刚性基座4321位于第二档位2,第一密封塞4313和第二密封塞4323位于第零档位0,此时当车速提高是,能够提供的电制动力增大,且由于第一刚性基座4311和第二刚性基座4321位于第二档位2,液压调节单元中第一液压缸431和第二液压缸432中的能够容纳更多的制动液压。换句话说,第一液压缸431和第二液压缸432能够缓冲的液压制动压力也越大,当液压制动系统产生液压制动压力时,第一液压缸431和第二液压缸432会缓冲全部或部分液压制动压力,降低制动管路内的压力,也就降低了液压制动力的大小,使得电制动得以优先充分工作。
图b所示,当用户踩踏制动踏板232需要制动系统提供制动力时,随着制动踏板232踩踏程度的增加,第一弹性元件4312和第二弹性元件4322被第一密封塞4313和第二密封塞4323压缩至极限,进而随着制动踏板232的踩踏程度的增加,液压调制单元330为主油管236和辅油管237提供对应的制动液压的压力,从而逐渐制动汽车;
图c所示,在汽车的制动过程中,由于随着车速的降低,电制动系统所提供的制动力逐渐降低,因此液压调节单元将第一刚性基座4311和第二刚性基座4321有第二档位2推至第一档位1,进而第一弹性元件4312和第二弹性元件4322对应的推动第一密封塞4313和第二密封塞4323,从而增加主油管236和辅油管237内的制动液压,从而有效制动汽车。其中,电制动系统中电制动力减弱的原因包括:车速降低、蓄电池接收电流能力降低或VMS(Vehicle ManagementSystem,汽车管理系统)反馈最大电制动扭矩低于阈值中的一种或组合。
可选的,当液压制动系统的比例阀检测到防抱死系统ABS信号时,将液压制动系统中,该液压延迟控制装置内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刚性基座快速设置于第0档位,通过与刚性基座连接的弹性元件将密封塞顶在液压缸与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主油管分支和辅油管分支接口处,暂停对液压制动力的缓冲,使得液压制动力能够正常工作。
具体如图9所示,由于接收到防抱死系统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信号,为了不让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液压干扰ABS的正常工作,液压阀电机434驱动刚性连杆433将第一刚性基座4311和第二刚性基座4321推压至第0档位,而与第一刚性基座4311通过第一弹性元件4312连接的第一密封塞4313由于第一弹性元件4312的弹性属性顶在第一液压缸431与主油管分支310处,与第二刚性基座4321通过第二弹性元件4322连接的第二密封塞4323由于第二弹性元件4322的弹性属性顶在第二液压缸432与辅油管分支320的接口处,液压制动系统停止为制动系统提供制动力。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控制方法,通过判断获取电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是否小于预设比例,当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预设比例时,制动系统通过控制器调配电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所需的制动力,当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预设比例时,制动系统通过控制器调配液压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所需的制动力。通过将液压制动系统与电制动系统分开调用,避免了液压制动系统与电制动系统同时工作时,液压制动系统消耗掉了电制动系统所需的汽车动能,进而提高了电制动系统的将汽车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转换效率。
另一方面,通过液压延迟控制装置延迟液压控制系统对汽车的制动,提升电制动系统对汽车动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压延迟控制装置,应用于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主油管分支、辅油管分支和液压调节单元,其中,
所述主油管分支的一端与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主油管连接,所述辅油管分支的一端与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辅油管连接,所述主油管分支的另一端和所述辅油管的分支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的液压缸连接,所述液压缸包括:密封塞、刚性基座和弹性元件;
其中,所述密封塞和所述刚性基座之间通过所述弹性元件连接,所述密封塞、所述刚性基座和所述弹性元件嵌套在所述液压缸内,所述刚性基座通过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的刚性连杆与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的液压阀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有两个液压缸时,所述液压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刚性连杆、和液压阀电机,所述第一液压缸包括:第一刚性基座、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一密封塞,所述第二液压缸包括:第二刚性基座、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二密封塞,其中,
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主油管分支连接,在所述第一液压缸中,所述第一密封塞与所述第一刚性基座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塞根据所述第一刚性基座所在的档位,并根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收缩在所述第一液压缸中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辅油管分支连接,在所述第二液压缸中,所述第二密封塞与所述第二刚性基座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塞根据所述第二刚性基座所在的档位,并根据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收缩在所述第二液压缸中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刚性基座和所述第二刚性基座通过所述刚性连杆与所述液压阀电机连接,所述刚性连杆的一端为U型连杆,所述U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中的所述第一刚性基座连接,所述U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中的所述第二刚性基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延迟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液压制动时,
所述第一刚性基座位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档位,所述第一密封塞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一液压缸内的第零档位与所述第一档位之间进行往复运动,且所述第二刚性基座位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一档位,所述第二密封塞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的第零档位与所述第一档位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当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液压制动时,
所述第一刚性基座通过所述刚性连杆由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二档位压缩至第一档位,所述第一密封塞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一液压缸内的第零档位与第一档位之间进行往复运动,且所述第二刚性基座通过所述刚性连杆由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档位压缩至第一档位,所述第二密封塞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的第零档位与第一档位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4.一种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电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器调配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与所述电制动系统的制动力;
所述液压制动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液压延迟控制装置。
5.一种液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制动系统中所述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或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是否小于预设比例;
当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通过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所述电制动系统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当所述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通过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所述液压制动系统,触发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液压延迟控制装置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通过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所述电制动系统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包括:
当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通过增大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所述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液压缓冲空间,触发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所述电制动系统提供制动力,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增大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所述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液压缓冲空间,触发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所述电制动系统提供制动力,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包括:
当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有两个液压缸时,根据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采集的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制动踏板的踩踏程度,增大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制动液压;
根据增大的所述制动液压,压缩处于第零档位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内的的第一密封塞,和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密封塞,将所述第一密封塞和所述第二密封塞,向处于第一档位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刚性基座和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刚性基座方向压缩;
通过压缩所述第一密封塞与所述第一刚性基座之间的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密封塞与所述第二刚性基座之间的第二空间,增大所述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液压缓冲空间和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液压缓冲空间;
根据增大的所述第一液压缓冲空间和所述第二液压缓冲空间,触发所述电制动系统向所述制动系统补充所需的制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通过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控制器调配所述液压制动系统,触发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液压延迟控制装置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包括:
当所述电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通过缩小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所述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液压缓冲空间,增加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缩小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所述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液压缓冲空间,增加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包括:
当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有两个液压缸时,通过所述液压调节单元中的液压阀电机驱动与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刚性基座和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刚性基座连接的刚性连杆,将所述第一刚性基座由当前所处的第二档位移动至第一档位,以及,将所述第二刚性基座由当前所处的第二档位移动至第一档位;
当所述第一刚性基座由当前所处的第二档位移动至第一档位,且所述第二刚性基座由当前所处的第二档位移动至第一档位时,所述第一刚性基座通过第一弹性元件推动与所述第一刚性基座连接的第一密封塞,缩小所述第一液压缸内第三液压缓冲空间,且所述第二刚性基座通过第二弹性元件推动与所述第二刚性基座连接的第二密封塞,缩小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第四液压缓冲空间;
根据缩小后的所述第三液压缓冲空间和所述第四液压缓冲空间,增加所述液压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补充所述制动系统所需的制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液压制动系统的比例阀检测到防抱死系统ABS信号时,将所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所述液压延迟控制装置内的液压调节单元中液压缸内的刚性基座设置于第零档位,通过与所述刚性基座连接的弹性元件将密封塞顶在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液压延迟控制装置中的主油管分支和辅油管分支接口处,暂停对液压制动力的缓冲。
CN201410443135.5A 2014-09-02 2014-09-02 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228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3135.5A CN104228593B (zh) 2014-09-02 2014-09-02 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3135.5A CN104228593B (zh) 2014-09-02 2014-09-02 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8593A true CN104228593A (zh) 2014-12-24
CN104228593B CN104228593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217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43135.5A Active CN104228593B (zh) 2014-09-02 2014-09-02 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2859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8099A (zh) * 2018-09-06 2019-03-01 同济大学 基于电机补偿的再生制动低速撤出工况冲击度控制方法
WO2022016347A1 (zh) * 2020-07-21 2022-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制动控制装置、制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008A (ja) * 1996-06-20 1998-01-16 Aisin Seiki Co Ltd 電動車両の制動制御装置
DE102004044599A1 (de) * 2003-09-15 2005-04-14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Verfahren für die Regelung eines Bremssystems eines Kraftfahrzeuges
CN103003115A (zh) * 2010-07-28 2013-03-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制动系统以及用于运行用于机动车的制动系统的方法
CN103129531A (zh) * 2011-11-23 2013-06-05 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车辆用制动装置
CN103241233A (zh) * 2012-02-10 2013-08-14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车辆的电力制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008A (ja) * 1996-06-20 1998-01-16 Aisin Seiki Co Ltd 電動車両の制動制御装置
DE102004044599A1 (de) * 2003-09-15 2005-04-14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Verfahren für die Regelung eines Bremssystems eines Kraftfahrzeuges
CN103003115A (zh) * 2010-07-28 2013-03-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制动系统以及用于运行用于机动车的制动系统的方法
CN103129531A (zh) * 2011-11-23 2013-06-05 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车辆用制动装置
CN103241233A (zh) * 2012-02-10 2013-08-14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车辆的电力制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8099A (zh) * 2018-09-06 2019-03-01 同济大学 基于电机补偿的再生制动低速撤出工况冲击度控制方法
WO2022016347A1 (zh) * 2020-07-21 2022-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制动控制装置、制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8593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8676Y (zh) 用于电机车制动的液压系统
CN104760586A (zh) 可主动模拟踏板感觉的双电机驱动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CN204567653U (zh) 一种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EP1795414A3 (en)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for vehicl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309595B (zh) 液压制动单元
CA2370513A1 (en) Golf car having disk brakes and single point latching brake
CN203651745U (zh) 具有主回路压力精细可调的集成电子液压多功能制动系统
CN209581438U (zh) 一种大型车辆辅助智能刹车装置
CA2257522A1 (en) Braking system having vacuum booster whose boosting ratio is lowered at fixed transition point at which wheel cylinder pressure increase is initiated
CN201677873U (zh) 液压制动系统
CN211765477U (zh) 装载机全液压制动系统
CN108791260B (zh) 一种利用epb辅助冗余的线控液压制动系统
CN104290723B (zh) 一种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及其能量回收方法
CN104228593A (zh) 液压延迟控制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130438U (zh) 一种汽车制动踏板感觉模拟器
CN104648367A (zh) 全解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
KR101608540B1 (ko) 고효율 회생제동구현 타입 제동장치
CN104477153A (zh) 一种电子液压调节器及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CN207670394U (zh) 一种车辆电子刹车系统
CN107323480B (zh) 一种矿车用全液压制动系统
CN207191065U (zh) 一种矿车用全液压制动系统
CN201646697U (zh) 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及安装该系统的折腰转向式拖拉机
CN204250005U (zh) 一种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
CN204284258U (zh) 刹块自动张开液压碟式制动器
CN106904160A (zh) 一种车辆制动液压助力装置及其增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