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8010B - 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8010B
CN104218010B CN201410457194.8A CN201410457194A CN104218010B CN 104218010 B CN104218010 B CN 104218010B CN 201410457194 A CN201410457194 A CN 201410457194A CN 104218010 B CN104218010 B CN 1042180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ting
low
point metal
alloy
in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71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8010A (zh
Inventor
郭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quid K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quid 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quid K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quid 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571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18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18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8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8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8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从上至下依次为低熔点金属层、铟箔层、低熔点金属层为顺序的三层结构。所述低熔点金属为熔点在80℃以下的镓基合金、铟基合金或铋基合金。使用时,将此种热界面材料放置在热源与散热器之间,温度升高至低熔点金属熔点时,上下两层低熔点金属层熔化,实现热源与散热器之间优异的热接触。低熔点金属熔化后与中间铟箔层熔为一体形成合金,合金的熔点高于低熔点金属。此时,热界面材料不仅紧密固定在传热界面上;而且在后续使用中,热界面材料始终为固体,不会熔化而溢出。本发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有效降低接触热阻,可广泛用于航天热控、先进能源、信息电子等导热散热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其通过低熔点金属熔化进而实现热源与散热器之间优异的热接触,最终,铟箔与低熔点金属熔为一体,得到高熔点金属合金。此时,热界面材料可牢牢地固定在与之接触的电子器件之间的两界面上。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代电子技术迅速的发展,电子元器件的集成程度和组装密度不断提高,在提供了强大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导致了其工作功耗和发热量的急剧增大。高温将会对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确保发热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的排出,己经成为微电子产品系统组装的一个重要方面。热界面材料成为电子元器件散热的重要研究对象。
目前,热界面材料可分为三类:粘结固化导热胶、相变材料和导热弹性体材料。金属热界面材料为一种常用的导热弹性体材料,包括纯金属热界面材料和铟箔。然而纯金属热界面材料和铟箔存在以下不足:(1)纯金属热界面材料在使用时需将其熔化后再使用,使用过程中会有金属反复凝固熔化而溢出的可能,将导致电子元器件短路等危险;同时,使用过程中的固液相变体积变化会损伤发热元件。(2)铟箔熔点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均为固态,导致铟箔不能很好地填充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空气间隙,导致接触热阻较大,导热效率低。
为解决以上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此种热界面材料在首次使用时,加热至低熔点金属熔化,进而促使铟箔与低熔点金属熔为一体,不仅可实现热源与散热器之间优异的热接触,同时最终使此种热界面材料牢牢地固定在与之接触的电子器件之间的两界面上,不会有溢出和相变体积变化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其通过低熔点金属1熔化进而用来溶解铟箔2,铟箔2与低熔点金属1溶为一体,得到高熔点金属合金5。此时不仅可实现热源与散热器之间优异的热接触,同时热界面材料可呈现固体状态,牢牢地固定在与之接触的电子器件之间的两界面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如下:
所述金属热界面材料从上至下依次为低熔点金属层1、铟箔层2、低熔点金属层1为顺序的三层结构;
所述低熔点金属为熔点在80℃以下的镓基合金、铟基合金或铋基合金。
所述镓基合金为镓基二元合金或镓基多元合金中的一种。
所述镓基二元合金为镓铟合金或镓铅合金或镓汞合金中的一种。
所述镓基多元合金为镓铟锡合金或镓铟锡锌合金中的一种。
所述铟基合金为铟铋锡合金。
所述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往铟箔的上下两面喷涂或碾压或涂覆所述的低熔点金属。
所述铟箔层厚度范围是0.001mm~2mm。
所述低熔点金属层厚度范围是0.001mm~1mm。
所述铟箔层和低熔点金属层的尺寸大小由实际发热器件的导热界面尺寸决定。
使用时,将此种热界面材料放置在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温度升高至低熔点金属熔点时,上下两层低熔点金属层1熔化,实现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优异的热接触。低熔点金属熔化后与中间铟箔层2熔为一体形成合金,熔点升高。此时,热界面材料不仅牢牢地固定在与之接触的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的两界面上;而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此种热界面材料始终为固体,不会因熔化而溢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具有所述的三层结构,在首次使用时,上下两层低熔点金属层1熔化,实现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优异的热接触。,克服了铟箔不能很好地填充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空气间隙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接触热阻。
(2)本发明的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具有所述的三层结构,在首次使用后,形成固态高熔点金属合金,克服了传统纯金属在使用期间会出现金属反复凝固熔化而溢出的可能和固液相变体积变化损伤发热元件的现象,让电子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在电子器件散热中的使用过程变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低熔点金属;2-铟箔;3-热源;4-散热器;5-高熔点金属合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展示了本发明的金属热界面材料的一种典型应用。图1为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在电子器件散热中的使用过程变化示意图。其中,1为低熔点金属;2为铟箔;3为CPU热源;4为散热器;5为高熔点金属合金。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CPU为热源,散热器为普通CPU散热器,CPU发热功率为100W。所采用的金属热界面材料大小为40×40mm,铟箔厚度为1mm,铟箔上下两面的低熔点金属厚度各为0.5mm。低熔点金属为铟铋锡合金(各组分质量分数为In:51%、Bi:32.5%、Sn:16.5%),其熔点为60℃。
使用时,将此种热界面材料放置在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温度升高至低熔点金属熔点60℃时,上下两层低熔点金属层1熔化,实现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优异的热接触。低熔点金属熔化后与中间铟箔层2熔为一体形成合金,合金组分为In 77.9%、Bi 14.7%、Sn7.4%,熔点为102℃。此时,热界面材料不仅牢牢地固定在与之接触的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的两界面上;而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此种热界面材料始终为固体,不会因熔化而溢出。
由于纯铟箔的熔点较高,在使用时为不会熔化,导致其分别热源及散热器之间都有很大的空气间隙,从而使接触热阻变大。实验表明,在本实施例中,若使用传统铟箔作为热界面材料,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温差为16℃。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热界面材料,接触热阻温差仅为2.5℃,接触热阻大幅度降低。同时,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低熔点金属与铟箔熔合成高熔点合金,最终得到的熔点为102℃的高熔点合金与热源及散热器均牢牢固定在一起,没有空气间隙,且不会存在反复凝固熔化溢流的危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LED为热源,散热器为普通LED散热器,LED发热功率为100W。所采用的金属热界面材料大小为40×40mm,铟箔厚度为2mm,铟箔上下两面的低熔点金属厚度各为1mm。低熔点金属为铟铋锡合金(各组分质量分数为In:51%、Bi:32.5%、Sn:16.5%),其熔点为60℃。
使用时,将此种热界面材料放置在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温度升高至低熔点金属熔点60℃时,上下两层低熔点金属层1熔化,实现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优异的热接触。低熔点金属熔化后与中间铟箔层2熔为一体形成合金,合金组分为In 77.9%、Bi 14.7%、Sn7.4%,熔点为102℃。此时,热界面材料不仅牢牢地固定在与之接触的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的两界面上;而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此种热界面材料始终为固体,不会因熔化而溢出。
实验表明,在本实施例中,若使用传统铟箔作为热界面材料,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温差为16℃。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热界面材料,接触热阻温差仅为8℃,接触热阻大幅度降低。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IGBT为热源,散热器为普通IGBT散热器,IGBT发热功率为200W。所采用的金属热界面材料大小为50×100mm,铟箔厚度为0.001mm,铟箔上下两面的低熔点金属厚度各为0.001mm。低熔点金属为铟铋锡合金(各组分质量分数为In:51%、Bi:32.5%、Sn:16.5%),其熔点为60℃。
使用时,将此种热界面材料放置在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温度升高至低熔点金属熔点60℃时,上下两层低熔点金属层1熔化,实现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优异的热接触。低熔点金属熔化后与中间铟箔层2熔为一体形成合金,合金组分为In 69.5%、Bi 20.2%、Sn10.3%,熔点为91℃。此时,热界面材料不仅牢牢地固定在与之接触的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的两界面上;而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此种热界面材料始终为固体,不会因熔化而溢出。
实验表明,在本实施例中,若使用传统铟箔作为热界面材料,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温差为32℃。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热界面材料,接触热阻温差仅为4℃,接触热阻大幅度降低。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激光晶体为热源,散热器为普通激光晶体散热器,激光晶体发热功率为150W。所采用的金属热界面材料大小为10×10mm,铟箔厚度为0.01mm,铟箔上下两面的低熔点金属厚度各为1mm。低熔点金属为铟铋锡合金(各组分质量分数为In:51%、Bi:32.5%、Sn:16.5%),其熔点为60℃。
使用时,将此种热界面材料放置在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温度升高至低熔点金属熔点60℃时,上下两层低熔点金属层1熔化,实现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优异的热接触。低熔点金属熔化后与中间铟箔层2熔为一体形成合金,合金组分为In 51.3%、Bi 32.3%、Sn16.4%,熔点为82℃。此时,热界面材料不仅牢牢地固定在与之接触的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的两界面上;而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此种热界面材料始终为固体,不会因熔化而溢出。
实验表明,在本实施例中,若使用传统铟箔作为热界面材料,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温差为18℃。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热界面材料,接触热阻温差仅为4℃,接触热阻大幅度降低。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CPU为热源,散热器为普通CPU散热器,CPU发热功率为100W。所采用的金属热界面材料大小为40×40mm,铟箔厚度为2mm,铟箔上下两面的低熔点金属厚度各为0.8mm。低熔点金属为铟铋锡合金(各组分质量分数为In:51%、Bi:32.5%、Sn:16.5%),其熔点为60℃。
使用时,将此种热界面材料放置在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温度升高至低熔点金属熔点时,上下两层低熔点金属层1熔化,实现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优异的热接触。低熔点金属熔化后与中间铟箔层2熔为一体形成合金,熔点升高。此时,热界面材料不仅牢牢地固定在与之接触的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的两界面上;而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此种热界面材料始终为固体,不会因熔化而溢出。
使用时,将此种热界面材料放置在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温度升高至低熔点金属熔点60℃时,上下两层低熔点金属层1熔化,实现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优异的热接触。低熔点金属熔化后与中间铟箔层2熔为一体形成合金,合金组分为In 80.6%、Bi 12.9%、Sn6.5%,熔点为137℃。此时,热界面材料不仅牢牢地固定在与之接触的热源3与散热器4之间的两界面上;而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此种热界面材料始终为固体,不会因熔化而溢出。
实验表明,在本实施例中,若使用传统铟箔作为热界面材料,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温差为16℃。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热界面材料,接触热阻温差仅为3℃,接触热阻大幅度降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其从上至下依次为低熔点金属层、铟箔层、低熔点金属层为顺序的三层结构,其中所述低熔点金属为熔点在80℃以下的镓基合金、铟基合金或铋基合金,当所述金属热界面材料首次使用时的温度高于所述低熔点金属的熔点时,所述上下两层低熔点金属层熔化,并与中间铟箔层熔为一体形成固态高熔点金属合金。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镓基合金为镓基二元合金或镓基多元合金中的一种。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镓基二元合金为镓铟合金或镓铅合金或镓汞合金中的一种。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镓基多元合金为镓铟锡合金或镓铟锡锌合金中的一种。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铟基合金为铟铋锡合金。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铟箔层厚度范围是0.001mm~2mm。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点金属层厚度范围是0.001mm~1mm。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往铟箔的上下两面喷涂或碾压或涂覆所述的低熔点金属。
CN201410457194.8A 2014-09-10 2014-09-10 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 Active CN104218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7194.8A CN104218010B (zh) 2014-09-10 2014-09-10 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7194.8A CN104218010B (zh) 2014-09-10 2014-09-10 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8010A CN104218010A (zh) 2014-12-17
CN104218010B true CN104218010B (zh) 2017-09-08

Family

ID=52099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7194.8A Active CN104218010B (zh) 2014-09-10 2014-09-10 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80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0925A (zh) * 2015-01-28 2015-05-13 北京依米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和液态金属复合式散热方法
EP3163611B1 (en) * 2015-11-02 2021-06-30 ABB Schweiz AG Power electronic assembly
CN105972449A (zh) * 2016-05-25 2016-09-28 深圳沣宬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光源及其制造方法、一种led光源的导热结构
CN106714530A (zh) * 2017-03-14 2017-05-24 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属相变导热导电的散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10607857B2 (en) * 2017-12-06 2020-03-31 Indium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assembly including a thermal interface bond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die and a passive heat exchanger
CN108777254B (zh) * 2018-06-29 2019-09-24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01935A (zh) * 2019-10-23 2020-01-17 山东兆瓦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热阻斯特林制冷机导冷组件
CN114250384B (zh) * 2020-09-24 2022-12-23 北京态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
CN112410636A (zh) * 2020-10-12 2021-02-26 湖南中材盛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复合导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55138A (zh) * 2021-09-02 2021-12-07 宁波施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热界面材料及包含其的电子器件
CN113878320A (zh) * 2021-10-08 2022-01-04 佛山华智新材料有限公司 散热器的制作方法以及散热器
CN114032072B (zh) * 2021-11-05 2024-03-29 云南科威液态金属谷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铜/低熔点合金复合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4752363B (zh) * 2022-05-07 2023-06-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高导热复合热界面材料的应用方法
CN114953630A (zh) * 2022-05-30 2022-08-30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孔夹层自封装式液态金属相变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4874758A (zh) * 2022-05-31 2022-08-09 东莞市光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铟基高效导热垫片
CN115847947B (zh) * 2023-02-07 2023-06-06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复合铟基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6901A (zh) * 2000-02-25 2005-04-13 瑟玛根公司 多层热界面及用于形成具有低热阻的热界面的方法
CN100440491C (zh) * 2001-11-15 2008-12-03 英特尔公司 在导热散热器上具有润湿层的电子组件及其构造方法
CN103326142A (zh) * 2013-06-09 2013-09-25 北京依米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熔点金属电缆接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3089B1 (en) * 2004-03-31 2006-04-04 Intel Corporation Low temperature pack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70284730A1 (en) * 2006-06-12 2007-12-13 Wei Shi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hin die thin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in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s
US20100112360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Delano Andrew D Layered thermal interface systems methods of production and uses thereof
CN102051157B (zh) * 2010-12-12 2013-04-03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高导热低热阻界面材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6901A (zh) * 2000-02-25 2005-04-13 瑟玛根公司 多层热界面及用于形成具有低热阻的热界面的方法
CN100440491C (zh) * 2001-11-15 2008-12-03 英特尔公司 在导热散热器上具有润湿层的电子组件及其构造方法
CN103326142A (zh) * 2013-06-09 2013-09-25 北京依米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熔点金属电缆接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8010A (zh)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8010B (zh) 一种金属热界面材料
CN104032199B (zh) 一种低熔点液态金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20835B (zh) 低熔点合金热界面材料及其应用的散热模块
CN105349866A (zh) 一种熔点为40~60℃的低熔点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205179609U (zh) 一种固定低熔点金属导热片的结构
CN103642465B (zh) 一种液态金属导热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53786B (zh) 具有自熔特性的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
CN103740978A (zh) 一种具有阻溢作用的多相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5911A (zh) 一种高粘度低熔点金属导热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5161023U (zh) 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
CN105483486A (zh) 一种低熔点合金及使用低熔点合金制作的热界面材料
CN107116279A (zh) 一体化制备泡沫金属相变温控组件的方法
CN103725261B (zh) 一种具有双熔点特征的三元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
CN104449588B (zh) 一种低熔点金属吸热溶液
CN204526317U (zh) 一种含网状支撑结构的可印刷热相变材料导热胶膜
CN106856180B (zh) 一种焊接igbt模块的方法
CN103123952B (zh) 一种三维高导热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204369797U (zh) 一种金属垫片
CN104911441B (zh) 低熔点金属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93238C (zh) 电子部件和热传导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部件用热传导部件的安装方法
CN103722804B (zh) 一种具有双熔点特征的四元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
CN201785338U (zh) 一种复合散热石墨材料
CN101619206A (zh) 一种导热界面材料及其散热结构
CN103614602A (zh) 一种用于120℃的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3099A (zh) 一种用于150℃的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39, room 368, Yuquan building, 3 Shijingshan Road,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LIQUIDK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9, room 368, Yuquan building, 3 Shijingshan Road,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EMIK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39, Shijingshan Road, Beijing, Yuquan building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9 floor, 3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LIQUIDK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9, room 368, Yuquan building, 3 Shijingshan Road,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LIQUIDKING TECHNOLOGY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8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