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5907B - 充放电试验装置和其所用的供电适配器、系统及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充放电试验装置和其所用的供电适配器、系统及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5907B
CN104215907B CN201410208288.1A CN201410208288A CN104215907B CN 104215907 B CN104215907 B CN 104215907B CN 201410208288 A CN201410208288 A CN 201410208288A CN 104215907 B CN104215907 B CN 104215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connection terminal
low current
discharge
individu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82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5907A (zh
Inventor
大原裕司
佐藤智
山本雅
山本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p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sp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pec Corp filed Critical Esp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15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5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5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5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4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 G01R31/3647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for determining the ability of a battery to perform a critical function, e.g. cran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2Testing for short-circuits, leakage current or ground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3/00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having one part acting as a holder providing suppor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via a counterpart which i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pparatus, e.g. lamp holders;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R33/74Devices having four or more poles, e.g. holders for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
    • H01R33/76Holders with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dapted for axially-sliding engagement with parallely-arranged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on counterpart, e.g. electronic tube sock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充放电试验装置和其所用的供电适配器、充放电试验系统以及充放电试验方法,能够实现连接更换的作业性提高、试验结果偏差消除、以及事先避免误连接、短路的故障。用于被试验体的充放电试验装置的充放电试验装置用的供电适配器具有第1连接端子和第2连接端子。第1连接端子具有被半固定于被试验体的电源连接端子的安装基体、以及直线式地构成的连接作用体。第2连接端子具有被固定于充放电试验装置的基座、以及直线式地构成的能够连接于连接作用体的被连接作用体。通过使连接作用体与被连接作用体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直线式地移动来连接和分离连接作用体与被连接作用体,从而进行被试验体与充放电试验装置的连接和分离。

Description

充放电试验装置和其所用的供电适配器、系统及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二次电池(电池)等被试验体进行的充放电试验,特别涉及为了连接被试验体与充放电电源而经由供电适配器连接的方式的充放电试验装置、充放电试验系统、充放电试验方法以及用于这些的充放电试验装置用的供电适配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在高性能化、小型化、便携化的各种电子设备领域和作为环保产品的电动汽车等领域里,对二次电池的需求一直在增加。伴随于此,为了确保二次电池的研究开发以及产品的可靠性,提出了各种对二次电池进行充放电来进行试验的充放电试验装置。
在充放电试验装置中,为了提高试验效率,搭载多个对二次电池进行充放电的充放电用的通用电源,通过这些通用电源,可同时对多个二次电池进行试验。
并不限于二次电池,一般而言,作为如下系统,即,对于多个被试验体,进行基于小电流充放电电流的充放电试验(小电流试验)以及基于大电流充放电电流的充放电试验(大电流试验)的系统,对于小电流试验准备小电流试验装置,对于大电流试验准备大电流试验装置,且每次都要进行试验装置的连接更换。使用图6,对这点进行说明。
图6的(a)示出使用通过充放电试验用的通用电源1…进行小电流试验的小电流试验装置X1,对四个被试验体M1~M4进行小电流试验时的状态。另一方面,图6的(b)示出使用通过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E2进行大电流试验的大电流试验装置X2,对四个被试验体M1~M4之中的一个被试验体M1进行大电流试验时的状态。剩余的三个被试验体M2~M4处于待机状态。
进行图6的(a)所示的小电流试验,完成该试验后,转移更换被试验体M1~M4,以图6的(b)的状态进行大电流试验。另外,当完成大电流试验并再次进行小电流试验时,转移更换被试验体M1~M4,以图的6(a)的状态进行小电流试验。更为详细的内容如下所述。
[1]小电流试验
小电流试验主要被适用于耐久试验(小电流为50A、10A、1A等)。如图6的(a)所示,小电流试验装置X1具备多个容量较小的通用电源1。这里,由于以四个被试验体M1~M4为对象,因此小容量的通用电源1也使用四个。
将被试验体M1~M4分别单独连接至通用电源1…。在控制器60的控制下,对于四个被试验体M1~M4,单独使用各自的小容量的通用电源1…来实施试验。针对这四个被试验体M1~M4的小电流试验被同时并行地实施。
对于四个被试验体M1~M4,当小电流试验结束后,将各被试验体M1~M4从与各通用电源1…的连接状态中分离,并转移至图6的(b)所示的大电流试验装置X2的场所。通过人工来进行被试验体M1~M4的分离和移动。
[2]大电流试验
大电流试验主要被适用于特性评价试验(大电流为300A、400A、500A等)。当使用大电流试验装置X2来进行试验时,依次更换被试验体M1~M4,逐个对被试验体进行试验。如果针对一个被试验体的试验结束,则更换被试验体,进入下一个被试验体的试验。以这种方式对四个被试验体M1~M4依次实施试验。
如图6的(b)所示,大电流试验装置X2具备一个容量较大的充放电电源E2。如图所示,将从小电流试验装置X1的场所转移来的四个被试验体M1~M4之中的第一个被试验体M1连接至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E2。剩余的三个被试验体M2~M4成为待机状态。在控制器60的控制下,首先对于第一个被试验体M1使用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E2来实施试验。
对于第一个被试验体M1,当大电流试验结束后,将该被试验体M1从与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E2的连接状态中分离,代之以将第二个被试验体M2连接到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E2,对于该第二个被试验体M2使用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E2来实施试验。
对于第二个被试验体M2,当大电流试验结束后,将该被试验体M2从与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E2的连接状态中分离,代之以将第三个被试验体M3连接到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E2来实施试验。
对于第三个被试验体M3,当大电流试验结束后,将该被试验体M3从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E2分离,代之以将第四个被试验体M4连接到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E2来实施试验。对于第四个被试验体M4,当大电流试验结束后,将该被试验体M4从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E2分离。
如上所述,针对四个被试验体M1~M4的大电流试验被依次单独实施。通过人工进行被试验体M1~M4的连接更换。
小电流试验与大电流试验这两者的一组为试验的一个循环,多次重复进行该循环。当大电流试验结束后,应该再次将四个被试验体M1~M4从大电流试验装置X2的场所送回小电流试验装置X1的场所。
图7更加清楚地示出图6的(a)的小电流试验装置X1的样子,图8更加清楚地示出图6的(b)的大电流试验装置X2的样子。在图7中,E1为由四个一组的通用电源1构成的充放电电源(电源单元),2为充放电电源E1中的印刷板插头座部,4为电路基板的边缘部,30为被试验体M1~M4中的电源连接端子(端子柱),40′为电路基板,60为控制器。在从电路基板40′延伸出的功率接收线71的前端部安装有连接端子(电池接线端子)72,将该连接端子72嵌着于被试验体M1~M4的电源连接端子30,通过螺母等紧固件(未图示)来紧固固定。
在图8中,1′为与通用电源1相比容量大的大容量电源,E2为由一组大容量电源1′构成的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81为从充放电电源E2延伸出的粗而长的大电流用的功率接收电缆,82为安装在功率接收电缆81的前端部的连接端子(电池接线端子)。该连接端子82也被嵌着于被试验体M1~M4的电源连接端子30,通过螺母等紧固件(未图示)来紧固固定。
如以上说明所示,被试验体的面向小电流试验装置的连接状态与面向大电流试验装置的连接状态被频繁地切换。作为该连接切换的结构,以往采用如图6、图7、图8那样的结构。
在小电流试验装置X1中,从用于将多台通用电源1连接至多个被试验体M1~M4的电路基板40′延伸出小电流用的功率接收线71,在该功率接收线71的前端连接有连接端子72,该连接端子72被连接于被试验体M的电源连接端子30。
另一方面,在大电流试验装置X2中,从单一的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E2延伸出粗而长的大电流用的功率接收电缆81,在该功率接收电缆81的前端同样连接有连接端子82,该连接端子82被连接于被试验体M的电源连接端子3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2150号公报
由于在耐久试验和特性评价试验中频繁发生连接更换,而且处理的被试验体的样品数多,因此每次的连接更换作业都需要耗费极大的时间和劳力。
将功率接收电缆端部的连接端子(电池接线端子)嵌着于被试验体的电源连接端子(端子柱)并紧固固定,特别是在大电流试验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来确实牢固地固定。当进行连接更换时端子柱与连接端子的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因此原因,试验结果(特别是特性评价试验结果)容易产生偏差。为了使接触电阻保持一定,每次都需要对紧固扭矩和接触电阻进行严格管理,导致试验的作业效率降低。在大电流试验时,会被迫实施繁重的劳动即卷绕重且长的功率接收电缆。另外,由于频繁地进行电缆端部的连接端子的安装和拆卸,因此容易发生电极反向连接等误连接、短路等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鉴于这种情况而创作的,目的在于当对反复频繁地进行被试验体与小电流试验装置和大电流试验装置的连接更换的小电流试验作业过程与大电流试验作业过程进行切换时,能够实现该连接更换的时间和劳力的减轻并提高作业性,消除试验结果的偏差问题,事先避免电极反向连接等误连接、短路等故障。
本发明通过采用如下所示的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本发明的充放电试验装置为,
具有充放电电源,对被试验体进行充放电试验的充放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供电适配器,用于连接所述被试验体与所述充放电电源,
所述供电适配器具有:
第1连接端子,具有被半固定于所述被试验体的电源连接端子的安装基体、及直线式地构成的连接作用体;和
第2连接端子,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充放电试验装置的基座、及直线式地构成的能够连接于所述连接作用体的被连接作用体,
所述被试验体与所述充放电试验装置的连接和分离通过使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直线式地移动来连接和分离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而进行。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充放电试验系统为,
具有两个以上的上述充放电试验装置的充放电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放电试验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为对所述被试验体实施小电流试验的小电流试验装置,并且其他充放电试验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为对所述被试验体实施大电流试验的大电流试验装置,所述大电流试验使用比所述小电流试验中的试验电流大的电流,
所述被试验体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的连接和分离以及所述被试验体与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的连接和分离通过使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直线式地移动来连接和分离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而进行。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供电适配器为,
对被试验体进行充放电试验的充放电试验装置用的充放电试验装置用的供电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连接端子,具有被半固定于所述被试验体的电源连接端子的安装基体、及直线式地构成的连接作用体;和
第2连接端子,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充放电试验装置的基座、及直线式地构成的能够连接于所述连接作用体的被连接作用体,
通过使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直线式地移动来连接和分离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从而进行所述被试验体与所述充放电试验装置的连接和分离。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供电适配器为,
具有对被试验体进行小电流试验的小电流试验装置及对所述被试验体进行大电流试验的大电流试验装置的充放电试验系统用的充放电试验装置用的供电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连接端子,具有被半固定于所述被试验体的电源连接端子的安装基体、及直线式地构成的连接作用体;和
第2连接端子,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充放电试验装置的基座、及直线式地构成的能够连接于所述连接作用体的被连接作用体,
通过使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直线式地移动来连接和分离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从而进行所述被试验体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的连接和分离以及所述被试验体与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的连接和分离。
另外,本发明的充放电试验方法为,
使用上述的任意一个供电适配器的充放电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1连接端子连接到所述被试验体,
通过使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直线式地移动来连接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从而连接所述被试验体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来实施小电流试验,另一方面,使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直线式地移动来分离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以结束小电流试验,并且
通过使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直线式地移动来连接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从而连接所述被试验体与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来实施大电流试验,另一方面,使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直线式地移动来分离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以结束大电流试验,
通过所述连接作用体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的分离和连接,将所述被试验体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换接至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或者从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向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换接来进行充放电试验。
在上述中,供电适配器由连接和分离自如的第1连接端子和第2连接端子构成。供电适配器的第1连接端子具有安装基体和连接作用体。第1连接端子的安装基体被半固定于被试验体的电源连接端子。第1连接端子的连接作用体直线式地构成。供电适配器的第2连接端子具有基座和被连接作用体。第2连接端子的基座被固定于充放电试验装置。第2连接端子的被连接作用体直线式地构成以便能够连接于连接作用体。第1连接端子中的直线式的连接作用体与第2连接端子中的直线式的被连接作用体通过相对的直线移动从而自如地连接和分离。
在上述的各个技术方案中,由于被试验体与充放电试验装置之间的连接更换能够通过使供电适配器中的连接作用体与被连接作用体相对地直线式地移动来连接和分离连接作用体与被连接作用体而实现,因此能够迅速且容易地进行该连接更换。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使供电适配器中的连接作用体与被连接作用体相对地直线式地移动来连接和分离连接作用体与被连接作用体,从而实现被试验体与充放电试验装置之间的连接更换,从而不再需要如现有例的情况那样的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牢固的固定作业,能够实现时间和劳力的减轻并大幅提高作业性。
另外,由于为使用直线式的移动式结构的供电适配器的连接更换,因此能够将连接部位的接触电阻设为小的电阻,并且,即使反复进行连接和分离也能够使接触电阻保持一定,从而能够消除试验结果的偏差问题。
另外,供电适配器的第1连接端子由安装基体和连接作用体构成,该安装基体被半固定地连接于被试验体的电源连接端子。另外,供电适配器的第2连接端子由基座和被连接作用体构成,该基座被固定于充放电试验装置。作为其结果,不需要功率接收线和功率接收电缆。因此,不再需要对线和电缆进行操作,这也有助于作业性提高。
不再需要对线和电缆的端部的连接端子进行安装和拆卸时,电极反向连接等误连接的危险性解除,能够事先避免短路等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试验装置用供电适配器的结构在小电流试验作业过程中的样子的概要结构图(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试验装置用供电适配器的结构在大电流试验作业过程中的样子的概要结构图(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供电适配器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供电适配器的结构和动作的部分切断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供电适配器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进行现有例的小电流试验和大电流试验时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现有例在小电流试验作业过程中的样子的概要结构图(立体图)。
图8是示出现有例在大电流试验作业过程中的样子的概要结构图(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试验装置用供电适配器的结构在小电流试验作业过程中的样子的概要结构图(立体图),图2是示出试验装置用供电适配器的结构在大电流试验作业过程中的样子的概要结构图(立体图)。
在这些图中,M1~M4为被试验体(电池),X1为小电流试验装置,X2为大电流试验装置,E1为小容量的充放电电源(电源单元),E2为大容量的充放电电源,A为供电适配器,10为供电适配器A中的第1连接端子,20为供电适配器A中的第2连接端子,30为被试验体M中的电源连接端子(端子柱),40为小电流试验装置X1中的电路基板等的固定部,51、52为大电流试验装置X2中的电路基板等的固定部,60为控制器。电源连接端子30具有正极和负极。
如图1所示,在小电流试验装置X1中,其充放电电源E1被构成为具备四个标准类型的小型的通用电源1。另外,如图2所示,在大电流试验装置X2中,其充放电电源E2被构成为具备八个标准类型的小型的通用电源1。该大电流试验装置X2的充放电电源E2相当于将小电流试验装置X1的充放电电源E1重叠两层。
小电流试验装置X1的充放电电源E1中的四个通用电源1相互独立,该四个通用电源1中的每一个分别与四个被试验体M1~M4中的每一个单独对应。另一方面,大电流试验装置X2的充放电电源E2中的八个通用电源1并联连接,仅对一个被试验体M供给大电流。描述为被试验体M时,是指四个被试验体M1~M4之中的任意一个。
具有小电流试验作业过程以及大电流试验作业过程,所述小电流试验作业过程是将四个被试验体M1~M4电气性和机械性地连接到小电流试验装置X1的印刷板插头座部2并对各被试验体M1~M4进行小电流试验,所述大电流试验作业过程是将四个被试验体M1~M4之中的一个被试验体M电气性和机械性地连接到大电流试验装置X2的印刷板插头座部3并对这一个被试验体M进行大电流试验,且在四个被试验体M1~M4中逐一替换进行该大电流试验。
如图1所示,在小电流试验装置X1中,在具有四个通用电源1的充放电电源E1的充放电电源与电路基板之间为印刷板插头座形式的连接。即,在充放电电源E1的印刷板插头座部2中插入固定部40中的电源基板的边缘部4。另外,如图2所示,在大电流试验装置X2中,在充放电电源E2的印刷板插头座部3中插入固定部51、52中的电路基板的边缘部5。
被试验体M(M1~M4)与小电流试验装置X1中的固定部40的电路基板经由插头和插座结构的供电适配器A被连接和分离。另外,被试验体M与大电流试验装置X2中的固定部51、52的电路基板也同样经由插头和插座结构的供电适配器A被连接和分离。
这里,使用放大显示供电适配器部分的立体图的图3,对供电适配器A的结构进行说明。
进行被试验体M与小电流试验装置X1和大电流试验装置X2的连接和分离的供电适配器A由第1连接端子10和第2连接端子20构成。
供电适配器A中的第1连接端子10被构成为具有安装基体11、连接作用体12、以及止动器13。该安装基体11、连接作用体12、以及止动器13为一体连接的形态。止动器13为圆柱状,并位于安装基体11与连接作用体12之间。安装基体11为对于被试验体M的极柱状的电源连接端子30电气性且机械性地连接的部分。在安装基体11中形成有使电源连接端子30通过的插通孔(未图示),通过将极柱状的电源连接端子30插通于该插通孔,并在其突出前端部用螺母31旋牢扣紧,从而使第1连接端子10半固定地连接于被试验体M的电源连接端子30。半固定地连接是指以最初只要安装上则之后能够恒久地维持原样的状态的程度进行连接。因此,通过螺母31所进行的第1连接端子10向电源连接端子30的连接极为牢固。
安装基体11与一体的连接作用体12被构成为直线式的插头。该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从被试验体M的外周面进一步向外方突出。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的前端部被形成为截头圆锥部12a。试验体M的电源连接端子30具有一对正极和负极,分别安装有第1连接端子10。这些正负一对的第1连接端子10、10相对于被试验体M在同一方向上突出,各自的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12相互平行。
另一方面,供电适配器A中的第2连接端子20被构成为具有基座21和被连接作用体22。该基座21和被连接作用体22为一体连接的形态。与第1连接端子10具有正极用和负极用的一对相对应,第2连接端子20也具有正极用和负极用的一对。第2连接端子20的基座21相对于小电流试验装置X1被固定在其固定部40的上表面,相对于大电流试验装置X2被固定在其下侧的固定部51的上表面与上侧的固定部52的下表面的任一方或双方。第2连接端子20的被连接作用体22被构成为插座,所述插座具有可插拔所述直线状且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的直线式的插入孔。这些正负一对的第2连接端子20,20相对于基座21在同一方向上突出,各自的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22相互平行。
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的外径相对于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的内径被设定为实质上相等的尺寸。据此,即使存在反复频繁的插拔,都能够使接触电阻总是保持一定。
对于大电流试验装置X2,第2连接端子20的基座21被电气性地连接到固定部51、52的任一方或双方的电路基板。基座21相对于电路基板也被机械性地固定。一对第2连接端子20、20的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22在水平方向上的轴线间距离被设定为与一对第1连接端子10、10的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12在水平方向上的轴线间距离相等。另外,在将被试验体M载置于小电流试验装置X1的状态下,一对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22的轴线高度位置被设计为与一对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12的轴线高度位置一致(参照图4)。如此彼此相等地设定轴线间距离和轴线高度位置,是为了保证在连接更换被试验体M时迅速且容易地进行作业。
第1连接端子10的止动器13抵接于被试验体M的一侧面并被限制位置,通过在该位置限制状态下将螺母31旋牢扣紧到电源连接端子30,从而将第1连接端子10半固定地牢固且稳定地安装于被试验体M。
在小电流试验装置X1中,如上所述的一对第2连接端子20、20的组设为四组并被设置于固定部40。各组的一对第2连接端子20、20与一个通用电源1相对应。这四组第2连接端子20完全相同,在一对第2连接端子20、20中也彼此完全相同。在被试验体M中一对第1连接端子10、10也彼此完全相同,四个被试验体M1~M4也完全相同。
在大电流试验装置X2中,因将第2连接端子20的基座21固定于上下固定部51、52的关系,基座21的高度与小电流试验装置X1的不同。但是,这并不是本质性的差别,当然也能够在小电流试验装置X1与大电流试验装置X2将基座21的高度对齐。另外,一对第2连接端子20、20的组仅设为一组。这是由于对于基座21并联连接八个通用电源1来供给大电流。对于大电流试验装置X2的供电适配器A的上述以外的结构,由于小电流试验装置X1与大电流试验装置X2在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执行小电流试验作业过程时,如图4的(a)、(b)所示,将供电适配器A中的被试验体M侧的第1连接端子10的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插通于小电流试验装置X1侧的第2连接端子20的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进行电气性且机械性的连接。对于多个被试验体M的全部进行该作业。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对于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的连接,仅需使带有第1连接端子10的被试验体M接近第2连接端子20,并将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对位于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之后按入即可。此时,由于第1连接端子10的止动器13抵接于第2连接端子20的被连接作用体22的轴向端面并被限制位置,因此连接作用体12与被连接作用体22的轴向接触长度保持一定。这在使接触电阻稳定方面也能有利地发挥作用。
对于四个被试验体M1~M4的小电流试验结束后,下面作为向大电流试验作业过程切换的准备,将第1连接端子10的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从第2连接端子20的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拔出。这也是仅执行使带有第1连接端子10的被试验体M离开的作业即可。
在执行大电流试验作业过程时,将多个之中的一个被试验体M侧的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插通于大电流试验装置X2侧的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进行电气性且机械性的连接。对于一个被试验体M的大电流试验结束后,将其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从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拔出。接着,将第二个被试验体M的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与上述同样地插通于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并连接。这种情况也仅执行使被试验体M接近第2连接端子20,将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按入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即可。接着,对其他的被试验体M展开同样的作业。
这种依次的大电流试验对于全部的被试验体M结束后,接着,作为向小电流试验作业过程切换返回的准备,将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从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拔出。这也是仅执行使带有第1连接端子10的被试验体M离开的作业即可。
以下同样,以需要次数交互重复地进行同时的小电流试验的作业过程与依次的大电流试验的作业过程。
在上述的重复作业中,多次重复进行第1连接端子10对于第2连接端子20的连接更换,第1连接端子10的连接作用体12被构成为直线的插头状,且第2连接端子20的被连接作用体22被构成为直线的插座状,由于相对于直线的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插拔自如地构成直线的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因此能够迅速且容易地进行连接更换。通过该插拔而进行的连接和分离的作业并不需要现有例中所需的专用工具。即,能够实现时间和劳力的减轻并大幅提高作业性。
另外,供电适配器A的第1连接端子10的安装基体11被半固定地连接于被试验体M的电源连接端子30,另外,第2连接端子20的基座21被固定于小电流试验装置X1的固定部40、大电流试验装置X2的固定部51、52,因此不需要历来所需的功率接收线和功率接收电缆。因此,不再需要对线和电缆进行操作,这也有助于提高作业性。进而,电极反向连接等误连接的危险性解除,能够事先避免短路等故障。
另外,由于这是对于直线的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22,将也是直线的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12直接插入并电气性且机械性地进行连接的方式,因此接触电阻变得相对较低,并且,虽然小电流试验作业过程与大电流试验作业过程之间频繁的连接更换,接触电阻也不会产生波动而持续保持一定的值。作为其结果,并不需要如现有例那样在每次连接更换时对紧固扭矩和接触电阻进行严格管理,从而能够提高试验的作业效率,并消除试验结果的偏差问题。
此外,对于供电适配器A的结构和形状,能够按照被试验体M的种类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还具有如图5那样的结构。这是安装基体11对于被试验体M被弯曲为L字形(直角状)的结构。而这是为了对应被试验体M的电源连接端子30从被试验体M的横侧面水平地突出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第1连接端子被构成为插头,第2连接端子被构成为插座,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与上述相反地,将第1连接端子构成为插座,将第2连接端子构成为插头。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在第1连接端子与第2连接端子的连接和分离中,使第1连接端子那一方对于位置固定的第2连接端子接近和离开,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与上述相反地,固定第1连接端子的位置,使第2连接端子对于位置固定的第1连接端子接近和离开。或者,也可以使第1连接端子与第2连接端子双方接近和离开。
另外,在上述中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的外径与插座状的被连接作用体的内径被设定为相等,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使双方的直径互相不同,只要被构成为反复插拔时接触电阻无变化即可。
另外,在上述中将插头状的连接作用体的形状设为带有截头圆锥的圆柱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设为不带有截头圆锥的圆柱状,也可以设为不是截头而是带有顶点尖锐的圆锥的圆柱状,或者还可以为包含除了圆柱状之外的多角柱状(不论有无锥体部以及有无截头)的任意形状的柱状、针状。
此外,当然地,通用电源1的个数、被试验体M的个数任意。
另外,在上述的大电流试验中,一个一个按顺序地对被试验体M进行试验,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包括同时连接多个被试验体M来进行试验的情况。
本发明涉及进行二次电池或双电层电容器等被试验体的充放电试验(耐久试验、特性评价试验等)的充放电试验装置,当对反复频繁地进行被试验体与小电流试验装置和大电流试验装置的连接更换的小电流试验作业过程与大电流试验作业过程进行切换时,作为减轻该连接更换的时间和劳力并提高作业性,消除试验结果的偏差问题,事先避免电极反向连接等误连接、短路等的故障的技术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A 供电适配器
E1 小电流试验用的充放电电源
E2 大电流试验用的充放电电源
M、M1~M4 被试验体
X1 小电流试验装置
X2 大电流试验装置
1 通用电源
10 第1连接端子
11 安装基体
12 连接作用体(直线的插头状)
20 第2连接端子
21 基座
22 被连接作用体(直线的插座状)
30 电源连接端子
40、51、52 固定部(电路基板)

Claims (7)

1.一种充放电试验系统,具有对多个被试验体进行小电流试验的小电流试验装置和对所述多个被试验体进行流过比在所述小电流试验中流过的电流更大的电流的大电流试验的大电流试验装置,所述多个被试验体被连接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之中的一方的装置来执行所述小电流试验和所述大电流试验之中的一方的试验,该一方的试验结束后,所述被试验体被连接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之中的另一方的装置来执行所述小电流试验和所述大电流试验之中的另一方的试验,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具有:
第1电源单元,具有互相独立并与所述多个被试验体单独对应而分别成为小容量充放电电源的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及与所述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单独对应的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以及
第1供电适配器,单独经由所述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将所述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供电到所述多个被试验体,
所述第1供电适配器:
具有小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及第2连接端子,
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相对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2连接端子在直线方向前后上进行直线移动,
并且
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具有:
多个第1安装基体,单独连接于所述多个被试验体所分别具有的电源连接端子,以及
多个第1连接作用体,单独对应于所述多个第1安装基体而设置,
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2连接端子具有:
第1固定部;
多个第1基座,单独对应于所述多个第1安装基体而设置于所述第1固定部的前部;
多个第1被连接作用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第1基座;以及
多个第1边缘部,单独对应于所述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而设置于所述第1固定部的后部,
所述第1连接作用体能够分别通过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的所述直线移动而单独插拔于所述多个第1被连接作用体,
所述多个第1边缘部能够通过所述第1固定部的直线移动而单独插拔于所述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
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具有:
第2电源单元,具有并联连接而成为大容量充放电电源的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及与所述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对应的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以及
第2供电适配器,经由所述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将所述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以并联连接状态供电到所述多个被试验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2供电适配器:
具有大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及第2连接端子,
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相对于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2连接端子在直线方向前后上进行直线移动,
并且
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具有:
至少一个的第2安装基体,连接于所述多个被试验体中的至少一个所具有的电源连接端子,以及
第2连接作用体,设置于所述第2安装基体,
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2连接端子具有:
第2固定部;
第2基座,单独对应于所述第2安装基体而设置于所述第2固定部的前部;
第2被连接作用体,设置于所述第2基座;以及
多个第2边缘部,单独对应于所述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而设置于所述第2固定部的后部,
所述第2连接作用体能够分别通过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的所述直线移动而单独插拔于所述第2被连接作用体,
所述多个第2边缘部能够通过所述第2固定部的直线移动而单独插拔于所述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相同,
所述第1连接作用体和所述第2连接作用体相同。
3.一种供电适配器,在具有对多个被试验体进行小电流试验的小电流试验装置和对所述多个被试验体进行流过比在所述小电流试验中流过的电流更大的电流的大电流试验的大电流试验装置,所述多个被试验体被连接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之中的一方的装置来执行所述小电流试验和所述大电流试验之中的一方的试验,该一方的试验结束后,所述被试验体被连接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之中的另一方的装置来执行所述小电流试验和所述大电流试验之中的另一方的试验,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具有第1电源单元,所述第1电源单元具有互相独立并与所述多个被试验体单独对应而分别成为小容量充放电电源的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和与所述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单独对应的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具有第2电源单元,所述第2电源单元具有并联连接而成为大容量充放电电源的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和与所述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对应的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的充放电试验系统中,单独经由所述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将所述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供电到所述多个被试验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连接端子和第2连接端子,
所述第1连接端子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端子在直线方向前后上进行直线移动,
并且
所述第1连接端子具有:
多个安装基体,单独连接于所述多个被试验体所分别具有的电源连接端子;以及
多个连接作用体,单独对应于所述多个安装基体而设置,
所述第2连接端子具有:
固定部;
多个基座,单独对应于所述多个安装基体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前部;
多个被连接作用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基座;以及
多个边缘部,单独对应于所述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后部;
所述连接作用体能够分别通过所述第1连接端子的所述直线移动而单独插拔于所述多个被连接作用体,
所述多个边缘部能够通过所述固定部的直线移动而单独插拔于所述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
4.一种供电适配器,在具有对多个被试验体进行小电流试验的小电流试验装置和对所述多个被试验体进行流过比在所述小电流试验中流过的电流更大的电流的大电流试验的大电流试验装置,所述多个被试验体被连接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之中的一方的装置来执行所述小电流试验和所述大电流试验之中的一方的试验,该一方的试验结束后,所述被试验体被连接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之中的另一方的装置来执行所述小电流试验和所述大电流试验之中的另一方的试验,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具有第1电源单元,所述第1电源单元具有互相独立并与所述多个被试验体单独对应而分别成为小容量充放电电源的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和与所述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单独对应的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具有第2电源单元,所述第2电源单元具有并联连接而成为大容量充放电电源的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和与所述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对应的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的充放电试验系统中,经由所述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将所述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以并联连接状态供电到所述多个被试验体中的至少一个,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连接端子和第2连接端子,
所述第1连接端子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端子在直线方向前后上进行直线移动,
并且
所述第1连接端子具有:
至少一个的安装基体,连接于所述多个被试验体中的至少一个所具有的电源连接端子;以及
连接作用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基体,
所述第2连接端子具有:
固定部;
基座,单独对应于所述安装基体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前部;
被连接作用体,设置于所述基座;以及
多个边缘部,单独对应于所述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后部;
所述连接作用体能够通过所述第1连接端子的所述直线移动而单独插拔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
所述多个边缘部能够通过所述固定部的直线移动而单独插拔于所述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
5.一种小电流试验装置,被用于在具有对多个被试验体进行小电流试验的小电流试验装置和对所述多个被试验体进行流过比在所述小电流试验中流过的电流更大的电流的大电流试验的大电流试验装置,所述多个被试验体被连接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之中的一方的装置来执行所述小电流试验和所述大电流试验之中的一方的试验,该一方的试验结束后,所述被试验体被连接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之中的另一方的装置来执行所述小电流试验和所述大电流试验之中的另一方的试验,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具有第1电源单元,所述第1电源单元具有互相独立并与所述多个被试验体单独对应而分别成为小容量充放电电源的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和与所述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单独对应的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具有第2电源单元,所述第2电源单元具有并联连接而成为大容量充放电电源的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和与所述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对应的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的充放电试验系统中,
具有单独经由所述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将所述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供电到所述多个被试验体的供电适配器,
所述供电适配器:
具有第1连接端子和第2连接端子,
所述第1连接端子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端子在直线方向前后上进行直线移动,并且
所述第1连接端子具有:
多个安装基体,单独连接于所述多个被试验体所分别具有的电源连接端子;以及
多个连接作用体,单独对应于所述多个安装基体而设置,
所述第2连接端子具有:
固定部;
多个基座,单独对应于所述多个安装基体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前部;
多个被连接作用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基座;以及
多个边缘部,单独对应于所述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后部,
所述连接作用体能够分别通过所述第1连接端子的所述直线移动而单独插拔于所述多个被连接作用体,
所述多个边缘部能够通过所述固定部的直线移动而单独插拔于所述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
6.一种大电流试验装置,被用于在具有对多个被试验体进行小电流试验的小电流试验装置和对所述多个被试验体进行流过比在所述小电流试验中流过的电流更大的电流的大电流试验的大电流试验装置,所述多个被试验体被连接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之中的一方的装置来执行所述小电流试验和所述大电流试验之中的一方的试验,该一方的试验结束后,所述被试验体被连接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之中的另一方的装置来执行所述小电流试验和所述大电流试验之中的另一方的试验,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具有第1电源单元,所述第1电源单元具有互相独立并与所述多个被试验体单独对应而分别成为小容量充放电电源的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和与所述多个第1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单独对应的多个第1印刷板插头座部,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具有第2电源单元,所述第2电源单元具有并联连接而成为大容量充放电电源的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和与所述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对应的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的充放电试验系统中,
具有经由所述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将所述多个第2小容量充放电电源以并联连接状态供电到所述多个被试验体中的至少一个的供电适配器,
所述供电适配器:
具有第1连接端子和第2连接端子,
所述第1连接端子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端子在直线方向前后上进行直线移动,并且
所述第1连接端子具有:
至少一个的安装基体,连接于所述多个被试验体中的至少一个所具有的电源连接端子;以及
连接作用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基体,
所述第2连接端子具有:
固定部;
基座,单独对应于所述安装基体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前部;
被连接作用体,设置于所述基座;以及
多个边缘部,单独对应于所述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后部,
所述连接作用体能够通过所述第1连接端子的所述直线移动而单独插拔于所述被连接作用体,
所述多个边缘部能够通过所述固定部的直线移动而单独插拔于所述多个第2印刷板插头座部。
7.一种充放电试验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电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朝向所述多个第1被连接作用体进行直线移动来分别将所述第1连接作用体单独插入到所述多个第1被连接作用体,使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连接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2连接端子,从而将所述被试验体和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连接来实施所述小电流试验,在使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在从所述多个第1被连接作用体中离开的方向上进行直线移动来分别使所述第1连接作用体从所述多个第1被连接作用体中分离,从而将所述被试验体和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的连接解除而结束所述小电流试验,
通过使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朝向所述第2被连接作用体进行直线移动来将所述第2连接作用体插入到所述第2被连接作用体,使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连接于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2连接端子,从而将所述被试验体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连接来实施所述大电流试验,在使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侧的第1连接端子在从所述第2被连接作用体中离开的方向上进行直线移动来使所述第2连接作用体从所述第2被连接作用体中分离,从而将所述被试验体和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的连接解除而结束所述大电流试验,
通过所述第1连接作用体、所述第2连接作用体与所述第1被连接作用体、所述第2被连接作用体的分离和连接,将所述被试验体从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换接至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或者从所述大电流试验装置向所述小电流试验装置换接来进行充放电试验。
CN201410208288.1A 2013-05-30 2014-05-16 充放电试验装置和其所用的供电适配器、系统及试验方法 Active CN104215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4135 2013-05-30
JP2013114135A JP2014232697A (ja) 2013-05-30 2013-05-30 充放電試験装置、充放電試験システム、充放電試験装置用の給電アダプタおよび充放電試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5907A CN104215907A (zh) 2014-12-17
CN104215907B true CN104215907B (zh) 2018-02-13

Family

ID=52097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8288.1A Active CN104215907B (zh) 2013-05-30 2014-05-16 充放电试验装置和其所用的供电适配器、系统及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232697A (zh)
KR (1) KR101664543B1 (zh)
CN (1) CN1042159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9445B (zh) * 2016-07-14 2019-03-26 安徽轰达电源有限公司 电池快速充电循环寿命检测方法
CN107831451B (zh) * 2017-10-17 2024-02-09 中山市金兴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电源综合测试仪
US20230152384A1 (en) 2020-04-24 2023-05-18 CMWTEC technologie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ing a battery state in at least one battery
JP6841457B1 (ja) * 2020-05-25 2021-03-10 株式会社ソフトエナジーコントロールズ 二次電池用充放電装置
JP7407136B2 (ja) 2021-01-13 2023-12-28 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充放電試験装置及びバッテリ試験装置
CN114705895A (zh) * 2022-04-02 2022-07-05 赵军志 一种用于电源适配器寿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16649B2 (ja) * 2000-10-04 2004-04-0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蓄電池収納キャビネット及び蓄電池収納接続方法
JP2003282150A (ja) 2002-03-25 2003-10-03 Hitachi Ltd 二次電池試験装置
JP2005176461A (ja) * 2003-12-09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直流無停電電源装置
JP2010140881A (ja) * 2008-12-15 2010-06-24 Furukawa Battery Co Ltd:The 組電池充放電装置
CN102237698A (zh) * 2010-05-06 2011-11-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系统及其电源适配器
JP5976633B2 (ja) * 2011-03-31 2016-08-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ラック型の電源装置
JP5738660B2 (ja) * 2011-04-18 2015-06-24 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充放電評価装置
JP5891042B2 (ja) * 2012-01-18 2016-03-22 日鉄住金テックスエンジ株式会社 着脱自在の充放電検査装置を有する電池の充放電検査設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の充放電検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32697A (ja) 2014-12-11
KR101664543B1 (ko) 2016-10-10
CN104215907A (zh) 2014-12-17
KR20140141452A (ko)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5907B (zh) 充放电试验装置和其所用的供电适配器、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03543336A (zh) 一种火工品测试箱
CN102288852A (zh) 线材测试装置
CN104090243B (zh) 稳压器测试工装
CN103852664A (zh) 充放电试验装置
CN104701566B (zh) 具有多个电池电芯的电池模块及电池系统
CN203133219U (zh) 一种线束检测电路及装置
CN207558225U (zh) 汽车控制模块检测及故障设置装置
CN205265621U (zh) 测试工装
CN104701580A (zh) 一种电池和电源切换方法
US20140354317A1 (en) Circuit board inspection apparatus, circuit board inspection method and circuit board inspection tool
CN115290943A (zh) 一种平板电容自动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CN201740835U (zh) 线材测试装置
CN210572628U (zh) 一种测试pg电机反馈电路的装置
CN211179914U (zh) 一种二极管阵列测试夹具
CN203838179U (zh) 一种芯片测试座
CN113612303A (zh) 卫星用星地太阳电池阵供电一体化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03901340A (zh) 一种芯片测试方法
CN107656186B (zh) 一种高压直流电路的检测方法及高压直流电路
CN110289733A (zh) 一种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及其磨合方法
CN210427726U (zh) 一种基于ate测试机的芯片测试板
CN211402614U (zh) 一种二极管阵列测试适配器
CN204680285U (zh) 一种探究电容器充电放电的教学演示仪
CN215297636U (zh) 一种发动机多ecu线束检测装置
CN111220864B (zh) 一种继电保护装置单板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