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92162B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92162B
CN104192162B CN201410439766.XA CN201410439766A CN104192162B CN 104192162 B CN104192162 B CN 104192162B CN 201410439766 A CN201410439766 A CN 201410439766A CN 104192162 B CN104192162 B CN 104192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bar
lock unit
lobe
little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97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92162A (zh
Inventor
胡楚联
粟谦
张彦林
朱进
林平
许群芳
彭宝林
彭承焘
邓离离
徐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Zhuzhou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Zhuzhou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Zhuzhou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397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92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92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2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92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2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控制器,制动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的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大闸单元和所述小闸单元之间的控制锁装置,所述控制锁装置包括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上的锁杆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锁杆座的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以及通过芯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第一锁杆和所述第二锁杆之间的换向凸轮。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制动控制器,其能够对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同时进行锁定,以防止误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力轨道机车、内燃轨道机车、电动轨道车组的制动控制器包括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制动控制器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的制动控制器设有大闸单元01和小闸单元02,沿切向拉动大闸单元01的大闸手柄,大闸手柄可依次经过运转、初制动、常用制动区、全制动、抑制、重联、紧急等控制位。沿切向拉动小闸单元02的小闸手柄,小闸手柄依次经过运转、制动区及全制动等控制位。大闸单元01和小闸单元02在上述控制位时,制动控制器能发送信号指令至制动控制单元或相应电器元件,为机车制动机提供大闸和小闸等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机车制动控制器,其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都是相互独立操作的结构方案,用来操纵控制电力机车、内燃机车、电动车组运行的控制电器。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各自独立运行,手柄可以停留在任何位置,容易造成误操作。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动控制器容易造成误操作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制动控制器,其能够对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同时进行锁定,以防止误操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制动控制器的轨道车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制动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两侧的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大闸单元和所述小闸单元之间的控制锁装置,所述控制锁装置包括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上的锁杆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锁杆座的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以及通过芯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第一锁杆和所述第二锁杆之间的换向凸轮;所述大闸单元的大闸定位凸轮和所述小闸单元的小闸定位凸轮上均设有定位槽;所述换向凸轮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能够将所述第一锁杆顶起,所述第一锁杆与所述大闸单元相对应的大闸定位凸轮上的定位槽相对应;所述第二凸起部能够将所述第二锁杆顶起,所述第二锁杆与所述小闸单元相对应的小闸定位凸轮上的定位槽相对应;所述第一凸起部将所述第一锁杆顶起时,所述第一锁杆穿插于所述大闸单元的大闸定位凸轮的定位槽中,以锁定所述大闸单元,同时,所述第二凸起部将所述第二锁杆顶起,所述第二锁杆穿插于所述小闸单元的小闸定位凸轮的定位槽中,以锁定所述小闸单元。
优选地,所述控制锁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凸起部向所述大闸单元方向推动所述第一锁杆运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锁杆脱离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恢复形变作用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锁杆向靠近所述换向凸轮的方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控制锁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凸起部向所述小闸单元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二锁杆运动时,所述第二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锁杆脱离时,在所述第二弹性件恢复形变作用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锁杆向靠近所述换向凸轮的方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杆靠近于所述换向凸轮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抵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与所述锁杆座之间的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凸起部向所述大闸单元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一锁杆运动时,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受力压缩。
优选地,所述第二锁杆靠近于所述换向凸轮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抵于所述第二抵接件与所述锁杆座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凸起部向所述小闸单元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二锁杆运动时,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受力压缩。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杆与所述换向凸轮相对应的一端设有第一球面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球面凸起相配合的第一球面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锁杆与所述换向凸轮相对应的一端设有第二球面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球面凸起相配合的第二球面凹槽。
优选地,当所述大闸单元位于重联位时,所述大闸单元上的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锁杆相对正,当所述小闸单元位于运转位时,所述小闸单元上的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二锁杆相对正。
优选地,所述控制锁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底板,所述芯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芯轴相连接,且用于旋转所述芯轴的手柄,所述壳体设有供所述手柄伸出的缺口。
优选地,所述手柄为设有锁芯的手柄,当所述手柄插入于所述锁芯相对应的钥匙时,所述手柄可以进行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器。
本发明提供的制动控制器,当旋转芯轴时,芯轴带动换向凸轮转动,随着换向凸轮的转动,换向凸轮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逐渐将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顶起,在锁杆座的限位作用下,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分别向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方向移动,直至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分别穿插于大闸单元的和小闸单元的定位凸轮上的定位槽中,如此实现了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的同时锁定,有效避免了误操作的发生。当需要解锁时,只需转动芯轴,换向凸轮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分别与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相脱离,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分别退出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的定位凸轮上的定位槽,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即可自由推拉,停留在任何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制动控制器的轨道车辆,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其制动控制器的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可同时被锁定,进而避免了误操作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制动控制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动控制器外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动控制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动控制器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同时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中:
大闸单元—01、小闸单元—02;
图2-图5中:
控制面板—11、大闸单元—12、小闸单元—13、壳体—14、锁杆座—15、第一锁杆—16、第二锁杆—17、换向凸轮—18、芯轴—19、第一凸起部—20、第二凸起部—21、第一压缩弹簧—22、第二压缩弹簧—23、底板—24、手柄—25、定位凸轮—2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制动控制器,其能够对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同时进行锁定,以防止误操作。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制动控制器的轨道车辆。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图5,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制动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11、设置于控制面板11的大闸单元12和小闸单元13。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动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大闸单元12和小闸单元13之间的控制锁装置,控制锁装置包括壳体14、固定设置于控制面板11上的锁杆座15、可滑动地设置于锁杆座15的第一锁杆16和第二锁杆17、以及通过芯轴19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4内且位于第一锁杆16和第二锁杆17之间的换向凸轮18。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锁杆座15的限制作用下,第一锁杆16可沿轴向,或远离或靠近大闸单元12的方向滑动;同样,在锁杆座15的限制作用下,第二锁杆17也可沿轴向,或远离或靠近小闸单元13的方向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大闸单元12和小闸单元13的内部均设有定位凸轮26,该定位凸轮26随着大闸单元12和小闸单元13的推拉手柄的推拉而转动,当定位凸轮26处于定位状态时,即不能转动的状态时,大闸单元12和小闸单元13也就处于锁定状态。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锁杆16与大闸单元12相对应的一端能够穿插于大闸单元的定位凸轮26的定位槽内,以锁定大闸单元12。第二锁杆17与小闸单元13相对应,且第二锁杆17与小闸单元13相对应的一端能够穿插于小闸单元的定位凸轮26中,以锁定小闸单元13。
上述换向凸轮18包括第一凸起部20和第二凸起部21,第一凸起部20将第一锁杆16顶起,以使第一锁杆16穿插于大闸单元12的定位凸轮的定位槽中,第二凸起部21将第二锁杆17顶起,以使第二锁杆17穿插于小闸单元13的定位凸轮26的定位槽中,即随着换向凸轮18的转动,第一凸起部20和第二凸起部21可以同时将第一锁杆16和第二锁杆17顶起。
如此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动控制器,当旋转芯轴19时,芯轴19带动换向凸轮18转动,随着换向凸轮18的转动,换向凸轮18的第一凸起部20和第二凸起部21逐渐将第一锁杆16和第二锁杆17顶起,在锁杆座15的限位作用下,第一锁杆16和第二锁杆17分别向大闸单元12和小闸单元13方向移动,直至第一锁杆16和第二锁杆17分别将大闸单元12和小闸单元13锁定,如此实现了大闸单元12和小闸单元13的同时被锁定,有效避免了误操作的发生。当需要解锁时,只需转动芯轴19,换向凸轮18的第一凸起部20和第二凸起部21分别与第一锁杆16和第二锁杆17相脱离,第一锁杆16和第二锁杆17分别退出大闸单元12和小闸单元13的定位凸轮26的定位槽中,大闸单元12和小闸单元13即可自由推拉,停留在任何位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控制锁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凸起部20向大闸单元12方向推动第一锁杆16运动时,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第一凸起部20与第一锁杆16脱离时,在第一弹性件恢复形变作用力的作用下,第一锁杆16向靠近换向凸轮18的方向位移。
如此设置,当换向凸轮18旋转时,第一凸起部20顶动第一锁杆16位移,随着第一锁杆16的位移,第一弹性件产生的形变越来越大,直至大闸单元12被锁定。当解锁时,第一凸起部20与第一锁杆16逐渐相脱离,第一弹性件逐渐恢复形变,在恢复形变力的作用下,第一锁杆16向靠近换向凸轮18的方向滑动,并与大闸单元12脱离,进而第一锁杆16不会对大闸单元12的推拉手柄推拉造成影响。
比如,上述第一弹性件可以为第一压缩弹簧22,在第一锁杆16靠近于换向凸轮18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一抵接件,第一压缩弹簧22抵于第一抵接件与锁杆座15之间,当第一凸起部20向大闸单元12的方向推动第一锁杆16运动时,第一压缩弹簧22受第一抵接件的压缩作用。当转动换向凸轮18,使第一凸起部20逐渐与第一锁杆16相脱离时,第一压缩弹簧22逐渐恢复形变,并推动第一抵接件向靠近换向凸轮18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锁杆16与大闸单元12完全脱离。
上述第一弹性件也可为第一拉伸弹簧,第一拉伸弹簧一端与第一锁杆1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锁杆座15固定连接。当第一凸起部20向大闸单元12的方向推动第一锁杆16运动时,第一拉伸弹簧受第一锁杆16的拉伸作用逐渐被拉伸。当转动换向凸轮18,使第一凸起部20逐渐与第一锁杆16相脱离时,第一拉伸弹簧逐渐恢复形变,并拉动第一锁杆16向靠近换向凸轮18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锁杆16与大闸单元12完全脱离。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控制锁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凸起部21向小闸单元13推动第二锁杆17运动时,第二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第二凸起部21与第二锁杆17脱离时,在第二弹性件恢复形变作用力的作用下,第二锁杆17向靠近换向凸轮18的方向位移。
如此设置,当换向凸轮18旋转时,第二凸起部21顶动第二锁杆17位移,随着第二锁杆17的位移,第二弹性件产生的形变越来越大,直至小闸单元13被锁定。当解锁时,第二凸起部21与第二锁杆17逐渐相脱离,第二弹性件逐渐恢复形变,在恢复形变力的作用下,第二锁杆17向靠近换向凸轮18的方向滑动,与小闸单元13脱离,进而第二锁杆17不会对小闸单元13的推拉手柄推拉移动造成影响。
同样,上述第二弹性件可以为第二压缩弹簧23,在第二锁杆17靠近于换向凸轮18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二抵接件,第二压缩弹簧23抵于第二抵接件与锁杆座15之间,当第二凸起部21向小闸单元13的方向推动第二锁杆17运动时,第二压缩弹簧23受第二抵接件的压缩作用。当转动换向凸轮18,使第二凸起部21逐渐与第二锁杆17相脱离时,第二压缩弹簧23逐渐恢复形变,并推动第二抵接件向靠近换向凸轮18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二锁杆17与小闸单元13完全脱离。
当然,上述第二弹性件也可为第二拉伸弹簧,第二拉伸弹簧一端与第二锁杆1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锁杆座15固定连接。当第二凸起部21向小闸单元13的方向推动第二锁杆17运动时,第二拉伸弹簧受第二锁杆17的拉伸作用逐渐被拉伸。当转动换向凸轮18,使第二凸起部21逐渐与第二锁杆17相脱离时,第二拉伸弹簧逐渐恢复形变,并拉动第二锁杆17向靠近换向凸轮18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二锁杆17与小闸单元13完全脱离。
为了防止大闸单元12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锁杆16与第一凸起部20相脱离,而导致大闸单元12锁定失效的问题。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优选方案中,第一锁杆16与换向凸轮18相对应的一端设有第一球面凸起,第一凸起部20设有与第一球面凸起相配合的第一球面凹槽。
如此设置,当大闸单元12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锁杆16的第一球面凸起落入第一锁杆16的第一球面凹槽内,在第一球面凹槽的限位作用下,可有效防止第一球面凸起与第一球面凹槽脱离,进而可避免第一凸起部20与第一锁杆16相脱离,也就避免了大闸单元12锁定失效的问题。
当然,为了防止小闸单元13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二锁杆17与第二凸起部21相脱离,而导致小闸单元13锁定失效的问题。第二锁杆17与换向凸轮18相对应的一端也可以设有第二球面凸起,第二凸起部21设有与第二球面凸起相配合的第二球面凹槽。
如此设置,当小闸单元13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二锁杆17的第二球面凸起落入第二锁杆17的第二球面凹槽内,在第二球面凹槽的限位作用下,可有效防止第二球面凸起与第二球面凹槽脱离,进而可避免第二凸起部21与第二锁杆17相脱离,也就避免了小闸单元13锁定失效的问题。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大闸单元12位于重联位时,大闸单元12上的定位槽与第一锁杆16相对正,当小闸单元13位于运转位时,小闸单元13上的定位槽与第二锁杆17相对正。
如此设置,当大闸单元12处于重联位时,且小闸单元13处于运转位时,转动换向凸轮18,可使第一凸起部20逐渐与第一锁杆16相抵,第一锁杆16逐渐伸入至大闸单元12的定位凸轮26的定位槽内,以使大闸单元12处于锁定状态;同时,第二凸起部21逐渐与第二锁杆17相抵,第二锁杆17逐渐伸入至小闸单元13的定位凸轮26的定位槽内,以使小闸单元13处于锁定状态。如此,当大闸单元12的推拉手柄处于重联位,且小闸单元13的推拉手柄处于运转位时,可对大闸单元12和小闸单元13进行同时锁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锁装置还可以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14内的底板24,芯轴19一端通过轴承与底板24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壳体14相连接。如此设置,芯轴19两端受到轴承的支撑作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方便操作,控制锁装置还可以包括与芯轴19相连接,且用于旋转芯轴19的手柄25,壳体14设有供手柄25伸出的缺口。如此设置,通过旋转手柄25,可带动芯轴19转动,进而带动换向凸轮18转动,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另外,为了避免误操作,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手柄为设有锁芯的手柄,当手柄插入于锁芯相对应的钥匙时,手柄可以进行转动。如此设置,只有在采用配套的钥匙打开手柄,方可转动手柄进行操作,保证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制动控制器的轨道车辆,如此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车辆,其制动控制器的大闸单元12和小闸单元13可同时被锁定,进而避免了误操作的发生。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制动控制器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轨道车辆的制动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两侧的大闸单元和小闸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大闸单元和所述小闸单元之间的控制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锁装置包括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上的锁杆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锁杆座的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以及通过芯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第一锁杆和所述第二锁杆之间的换向凸轮;所述大闸单元的大闸定位凸轮和所述小闸单元的小闸定位凸轮上均设有定位槽;所述换向凸轮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能够将所述第一锁杆顶起,所述第一锁杆与所述大闸单元相对应的大闸定位凸轮上的定位槽相对应;所述第二凸起部能够将所述第二锁杆顶起,所述第二锁杆与所述小闸单元相对应的小闸定位凸轮上的定位槽相对应;所述第一凸起部将所述第一锁杆顶起时,所述第一锁杆穿插于所述大闸单元的大闸定位凸轮的定位槽中,以锁定所述大闸单元,同时,所述第二凸起部将所述第二锁杆顶起,所述第二锁杆穿插于所述小闸单元的小闸定位凸轮的定位槽中,以锁定所述小闸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锁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凸起部向所述大闸单元方向推动所述第一锁杆运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锁杆脱离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恢复形变作用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锁杆向靠近所述换向凸轮的方向位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锁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凸起部向所述小闸单元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二锁杆运动时,所述第二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锁杆脱离时,在所述第二弹性件恢复形变作用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锁杆向靠近所述换向凸轮的方向位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杆靠近于所述换向凸轮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抵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与所述锁杆座之间的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凸起部向所述大闸单元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一锁杆运动时,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受力压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杆靠近于所述换向凸轮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抵于所述第二抵接件与所述锁杆座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凸起部向所述小闸单元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二锁杆运动时,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受力压缩。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杆与所述换向凸轮相对应的一端设有第一球面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球面凸起相配合的第一球面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杆与所述换向凸轮相对应的一端设有第二球面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球面凸起相配合的第二球面凹槽。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大闸单元位于重联位时,所述大闸单元上的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锁杆相对正,当所述小闸单元位于运转位时,所述小闸单元上的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二锁杆相对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锁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底板,所述芯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芯轴相连接,且用于旋转所述芯轴的手柄,所述壳体设有供所述手柄伸出的缺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设有锁芯的手柄,当所述手柄插入于所述锁芯相对应的钥匙时,所述手柄可以进行转动。
12.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器。
CN201410439766.XA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控制器 Active CN104192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9766.XA CN104192162B (zh)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9766.XA CN104192162B (zh)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2162A CN104192162A (zh) 2014-12-10
CN104192162B true CN104192162B (zh) 2016-07-13

Family

ID=52077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9766.XA Active CN104192162B (zh)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921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3164B (zh) * 2015-10-26 2017-08-08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制动控制器锁定装置
CN114367955A (zh) * 2022-01-29 2022-04-19 上海方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立体仓库机器人的换向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1953A (en) * 1987-06-12 1990-02-20 Nippon Air Brake Co., Ltd. Controller for railway vehicles
US5964449A (en) * 1998-04-29 1999-10-12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Brake valve latch with enhanced lubricity
CN201033575Y (zh) * 2007-05-23 2008-03-12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空制动控制器机械连锁装置
CN201033573Y (zh) * 2007-05-23 2008-03-12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自动制动控制器过充位与单独制动控制器缓解位自复式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68103B2 (ja) * 2008-02-20 2012-07-04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の手ブレーキ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1953A (en) * 1987-06-12 1990-02-20 Nippon Air Brake Co., Ltd. Controller for railway vehicles
US5964449A (en) * 1998-04-29 1999-10-12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Brake valve latch with enhanced lubricity
CN201033575Y (zh) * 2007-05-23 2008-03-12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空制动控制器机械连锁装置
CN201033573Y (zh) * 2007-05-23 2008-03-12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自动制动控制器过充位与单独制动控制器缓解位自复式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2162A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54943A1 (zh) 带自锁装置的开闭机构
CN101834412B (zh) 一种开关柜机械联锁套件
CN105225862B (zh)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及其手动储能装置
CN104192162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控制器
CN105551873B (zh) 一种开关柜、三工位隔离开关机构及其联锁装置
US20080142343A1 (en) Locking and operating system for generator circuit breakers
CN202812173U (zh) 用于锁紧旋转传动机构的装置
CN106531491B (zh) 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105275376B (zh) 卷门机用方向设定总成
CN208690159U (zh) 联锁机构及高压开关设备
CN203607317U (zh) 用于多工位转换负荷开关的联锁
CN104064386B (zh) 带有安全锁止装置的手柄及包括该手柄的断路器
CN101344127B (zh) 滑柱式牙嵌离合器
CN104044596A (zh) 一种司机控制器
CN104143453A (zh) 电气开关分合闸用手动操动装置
CN201017786Y (zh) 两台负荷开关机构之间的相互闭锁装置
CN206312778U (zh) 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04103326U (zh) 底盘车机械闭锁装置
CN104131745B (zh) 一种电子锁传动机构
WO2016154915A1 (zh) 旋转限位装置
CN208294317U (zh) 一种紧凑型紧急解锁装置
CN106057520B (zh) 一种转动输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开关柜操作机构
CN102368448A (zh) 一种用于限制开关操作的锁定装置
CN105041099A (zh) 一种电动内摆门的应急装置
CN106740926B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列车的安全隔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