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4783A - 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4783A
CN104174783A CN201410335073.6A CN201410335073A CN104174783A CN 104174783 A CN104174783 A CN 104174783A CN 201410335073 A CN201410335073 A CN 201410335073A CN 104174783 A CN104174783 A CN 104174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tep ring
upper bottom
lid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50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4783B (zh
Inventor
翁伟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tish Union Metal Technology Shant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NPACK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NPACK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NPACK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350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47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4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4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4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4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缺乏可行和理想的制作方法、无法推向市场以造福社会的缺陷。技术方案要点:特征由依次进行的步骤构成:①平整板坯由冲模冲压成有盖底和凸起环的盖坯,盖坯从上到下成型有第一台阶环、第二台阶环和第三台阶环,台阶环侧面部上大下小倾斜,凸起环有裙部;②由滚轮从外侧滚压,使第二台阶环和第三台阶环侧面部变为上小下大倾斜,裙部朝内弯曲;③由冲模在第二台阶环上底面冲刻出易断开口线;④由冲模对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冲压,使第三台阶环侧面部折叠到盖底顶面上;⑤由冲模对第一台阶环上底面冲压,使第二台阶环的侧面部折叠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上;⑥铆合安装上拉环,至此完成。

Description

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包装罐零部件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易拉罐的盖子,俗称易拉盖,一般由金属片材在专用冲床上冲制出盖坯,并在盖坯上刻划出易断开口线,再将拉环铆合在盖坯上而成。由于易拉盖开口后的断开开口线一般比较锋利,使用者不小心手就可能会被割伤,同时断开分离出来的开口片的断开边缘线也同样比较锋利,也可能会割伤使用者或收拾废料者的手。
为此,本申请人的负责人在先设计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1020277744.5号的一种双折叠圈式易拉盖,结构特征是在易拉盖的易断开口线的内外设两道“Z”形折叠圈,一道折叠圈在易断开口线的上方,一道折叠圈在易断开口线的下方。上折叠圈凸出于易拉盖开口后的断开开口线的前侧,下折叠圈凸出于断开分离出来的开口片的断开边缘线的前侧,使得易拉盖开口后的断开开口线和开口片断开边缘线都不会割伤人手,达到开口后双边都不伤手的安全使用效果。但这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具体制作方法以前一直没有开发出来,使得这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无法推向市场以造福社会。
申请人近期经过了无数实现方案的选择和反复试验,终于将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开发成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可以使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通过自动化设备高速制作出来,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未曾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依次进行的工艺步骤构成:
 ①一片平整的板坯在冲压工位上,由冲模将板坯冲压成一个具有盖底和盖底周边的凸起环的盖坯,盖坯上在所述凸起环与盖底连接部位处冲压成型有从上到下的第一台阶环、第二台阶环和第三台阶环,第三台阶环的上底面即为盖底的顶面,其中第一台阶环、第二台阶环和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按其口径呈上大下小的倾斜状态,所述凸起环的外侧有一个向下延伸的裙部;
②然后盖坯在成型工位上,由侧部具有特定造型的滚轮从盖坯的外侧方向对所述凸起环及其裙部以及所述第二台阶环和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外侧进行同时滚压,使所述第二台阶环和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变为按其口径呈上小下大的倾斜状态,同时使所述凸起环的裙部朝内弯曲;
③然后盖坯在刻线工位上,由刻线冲模在盖坯的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上冲刻出易断开口线;
④然后盖坯在冲压工位上,由环形冲模对盖坯的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进行冲压,使所述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折叠到盖底顶面上,即是在带有易断开口线的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的背面上形成一个下折叠环部;
⑤然后盖坯在冲压工位上,由环形冲模对盖坯的所述第一台阶环的上底面进行冲压,使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侧面部折叠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上,即是在带有易断开口线的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上形成一个上折叠环部;
⑥然后盖坯在拉环安装工位上,铆合安装上拉环,至此一个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便制作完成。 
上述技术方案步骤②的所述滚轮,其侧部的特定造型可以包括有凸起环及其裙部的滚压成型环槽、第二台阶环侧面部外侧的滚压凸环和第三台阶环侧面部外侧的滚压凸环。
上述技术方案步骤③的所述易断开口线,可以是冲刻在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的大致中间位置上。
上述技术方案步骤④的所述环形冲模对盖坯的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进行冲压前,可以先由弹簧压模分别压紧所述盖底的顶面和所述第一台阶环的上底面,以防止所述盖底的顶面或所述第一台阶环的上底面翘起或变形。
上述技术方案步骤④的所述环形冲模对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进行冲压,使所述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折叠到盖底顶面上的同时,所述环形冲模还可以将盖底的边缘部位压弯,使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与盖底顶面大致处于同一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步骤⑤的所述环形冲模对盖坯的所述第一台阶环的上底面进行冲压前,可以先由弹簧压模压紧所述盖底的顶面,以防止所述盖底的顶面翘起或变形。
上述技术方案步骤①的所述冲压成型所述第三台阶环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高度,使得上述技术方案步骤④的所述下折叠环部的边缘超过所述第二台阶环上底面的易断开口线的相对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步骤①的所述冲压成型所述第二台阶环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台阶环的侧面部高度,使得上述技术方案步骤⑤的所述上折叠环部的边缘超过所述第二台阶环上底面的易断开口线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制作方法设计为六个连贯而巧妙的特定冲压、滚压和铆合工艺步骤,所以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便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高速、方便的制作出来,从而解决了现有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设计缺乏可行和理想的制作方法、无法推向市场以造福社会的问题;本发明制作方法的制作成本不高,所以适于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进行了步骤①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进行了步骤②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进行了步骤③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进行了步骤④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进行了步骤⑤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完成步骤①~步骤⑥后的纵剖缩小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图6的易断开口线断开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1、板坯;2、盖底;3、凸起环;4、盖坯;5、第一台阶环;6、第二台阶环;7、第三台阶环;8、第一台阶环的侧面部;9、第二台阶环的侧面部;10、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11、裙部;12、滚轮;13、刻线冲模;14、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15、易断开口线;16、环形冲模;17、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的背面;18、下折叠环部;19、环形冲模;20、第一台阶环的上底面;21、上折叠环部;22、拉环;23、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24、凸起环及其裙部的滚压成型环槽;25、第二台阶环侧面部外侧的滚压凸环;26、第三台阶环侧面部外侧的滚压凸环;27、28和29、弹簧压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7,本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依次进行的工艺步骤构成:
 ①如图1所示,一片平整的板坯1在冲压工位上,由冲模将板坯1冲压成一个具有盖底2和盖底2周边的凸起环3的盖坯4,盖坯4上在所述凸起环3与盖底2连接部位处冲压成型有从上到下的第一台阶环5、第二台阶环6和第三台阶环7,第三台阶环7的上底面即为盖底2的顶面,其中第一台阶环5、第二台阶环6和第三台阶环7的侧面部8、9和10均按其口径呈上大下小的倾斜状态,所述凸起环3的外侧有一个向下延伸的裙部11;
②如图2所示,然后盖坯4在成型工位上,由侧部具有特定造型的滚轮12从盖坯4的外侧方向对所述凸起环3及其裙部11以及所述第二台阶环6和第三台阶环7的侧面部9、10外侧面进行同时滚压,使所述第二台阶环6和第三台阶环7的侧面部9和10均变为按其口径呈上小下大的倾斜状态,同时使所述凸起环3的裙部11朝内弯曲;
③如图3所示,然后盖坯4在刻线工位上,由刻线冲模13在盖坯4的所述第二台阶环6的上底面14上冲刻出易断开口线15;
④如图4所示,然后盖坯4在冲压工位上,由环形冲模16对盖坯的所述第二台阶环6的上底面14进行冲压,使所述第三台阶环7的侧面部10折叠到盖底2顶面上,即是在带有易断开口线15的所述第二台阶环6的上底面14的背面17上形成一个下折叠环部18;
⑤如图5所示,然后盖坯在冲压工位上,由环形冲模19对盖坯4的所述第一台阶环5的上底面20进行冲压,使所述第二台阶环6的侧面部9折叠到第二台阶环6的上底面14上,即是在带有易断开口线15的所述第二台阶环6的上底面14上形成一个上折叠环部21;
⑥如图6~7所示,然后盖坯4在拉环安装工位上,铆合安装上拉环22,至此一个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23便制作完成。
另外,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②的所述滚轮12,其侧部的特定造型包括有凸起环3及其裙部11的滚压成型环槽24、第二台阶环6侧面部外侧的滚压凸环25和第三台阶环7侧面部外侧的滚压凸环26。
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③的所述易断开口线15是冲刻在所述第二台阶环14的上底面14的大致中间位置上。
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④的所述环形冲模16对盖坯4的所述第二台阶环6的上底面14进行冲压前,先由弹簧压模27、28分别压紧所述盖底2的顶面和所述第一台阶环5的上底面20,以防止所述盖底2的顶面或所述第一台阶环5的上底面20翘起或变形。
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④的所述环形冲模16对所述第二台阶环14的上底面14进行冲压,使所述第三台阶环7的侧面部10折叠到盖底2顶面上的同时,所述环形冲模16还将盖底2的边缘部位压弯,使第二台阶环14的上底面14与盖底2顶面大致处于同一高度。
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⑤的所述环形冲模19对盖坯4的所述第一台阶环5的上底面20进行冲压前,先由弹簧压模29压紧所述盖底2的顶面,以防止所述盖底2的顶面翘起或变形。
上述步骤①的所述冲压成型所述第三台阶环7时,通过控制第三台阶环7的侧面部10高度,使得上述步骤④的所述下折叠环部18的边缘超过所述第二台阶环6上底面14的易断开口线15的相对位置。
上述步骤①的所述冲压成型所述第二台阶环6时,通过控制第二台阶环6的侧面部9高度,使得上述步骤⑤的所述上折叠环部21的边缘超过所述第二台阶环6上底面14的易断开口线15的位置。
使用上,如图8所示,当通过拉环22拉断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23的易断开口线15时,由于易拉盖开口上的上折叠环部21边缘超过了易断开口线15的锋利断口,所以使用者的手不会被易断开口线15的锋利断口割伤;同时,断开分离出来的开口片27上的下折叠环部18边缘也超过了易断开口线15的锋利断口,所以也不会割伤使用者或收拾废料者的手。

Claims (8)

1.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依次进行的工艺步骤构成:
 ①一片平整的板坯在冲压工位上,由冲模将板坯冲压成一个具有盖底和盖底周边的凸起环的盖坯,盖坯上在所述凸起环与盖底连接部位处冲压成型有从上到下的第一台阶环、第二台阶环和第三台阶环,第三台阶环的上底面即为盖底的顶面,其中第一台阶环、第二台阶环和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按其口径呈上大下小的倾斜状态,所述凸起环的外侧有一个向下延伸的裙部;
②然后盖坯在成型工位上,由侧部具有特定造型的滚轮从盖坯的外侧方向对所述凸起环及其裙部以及所述第二台阶环和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外侧进行同时滚压,使所述第二台阶环和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变为按其口径呈上小下大的倾斜状态,同时使所述凸起环的裙部朝内弯曲;
③然后盖坯在刻线工位上,由刻线冲模在盖坯的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上冲刻出易断开口线;
④然后盖坯在冲压工位上,由环形冲模对盖坯的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进行冲压,使所述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折叠到盖底顶面上,即是在带有易断开口线的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的背面上形成一个下折叠环部;
⑤然后盖坯在冲压工位上,由环形冲模对盖坯的所述第一台阶环的上底面进行冲压,使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侧面部折叠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上,即是在带有易断开口线的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上形成一个上折叠环部;
⑥然后盖坯在拉环安装工位上,铆合安装上拉环,至此一个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便制作完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②的所述滚轮,其侧部的特定造型包括有凸起环及其裙部的滚压成型环槽、第二台阶环侧面部外侧的滚压凸环和第三台阶环侧面部外侧的滚压凸环。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③的所述易断开口线,是冲刻在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的大致中间位置上。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④的所述环形冲模对盖坯的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进行冲压前,先由弹簧压模分别压紧所述盖底的顶面和所述第一台阶环的上底面。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④的所述环形冲模对所述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进行冲压,使所述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折叠到盖底顶面上的同时,所述环形冲模还将盖底的边缘部位压弯,使第二台阶环的上底面与盖底顶面大致处于同一高度。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⑤的所述环形冲模对盖坯的所述第一台阶环的上底面进行冲压前,先由弹簧压模压紧所述盖底的顶面。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①的所述冲压成型所述第三台阶环时,通过控制第三台阶环的侧面部高度,使得上述技术方案步骤④的所述下折叠环部的边缘超过所述第二台阶环上底面的易断开口线的相对位置。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①的所述冲压成型所述第二台阶环时,通过控制第二台阶环的侧面部高度,使得上述技术方案步骤⑤的所述上折叠环部的边缘超过所述第二台阶环上底面的易断开口线的位置。
CN201410335073.6A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41747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5073.6A CN104174783B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5073.6A CN104174783B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4783A true CN104174783A (zh) 2014-12-03
CN104174783B CN104174783B (zh) 2016-07-06

Family

ID=51956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5073.6A Active CN104174783B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7478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9588A (zh) * 2015-09-30 2016-06-22 安徽中盛罐业有限公司 一种马口铁易开盖的成型工艺
CN109398878A (zh) * 2018-12-14 2019-03-01 重庆友鹏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401#铁/铝反保安全边全开易拉盖及生产工艺
CN110666036A (zh) * 2019-09-30 2020-01-10 汕头市英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
CN110899547A (zh) * 2018-09-18 2020-03-24 炫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易拉罐盖制造方法
CN112792166A (zh) * 2021-01-18 2021-05-14 青岛风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紧线器高效加工生产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9787A (en) * 1974-08-19 1976-02-24 Owens-Illinois, Inc. Convenience closure with safe edges
US4052949A (en) * 1976-06-21 1977-10-11 Wescan, Inc. Method for making easy open container end with protective edges for its severed score
US4804106A (en) * 1987-09-29 1989-02-14 Weirton Steel Corporation Measures to control opening of full-panel safety-edge, convenience-feature end closures
CN1039769A (zh) * 1987-01-23 1990-02-21 威尔顿钢公司 包装容器端头封闭物
CN201999274U (zh) * 2010-08-02 2011-10-05 翁伟武 一种双折叠圈式易拉盖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9787A (en) * 1974-08-19 1976-02-24 Owens-Illinois, Inc. Convenience closure with safe edges
US4052949A (en) * 1976-06-21 1977-10-11 Wescan, Inc. Method for making easy open container end with protective edges for its severed score
CN1039769A (zh) * 1987-01-23 1990-02-21 威尔顿钢公司 包装容器端头封闭物
US4804106A (en) * 1987-09-29 1989-02-14 Weirton Steel Corporation Measures to control opening of full-panel safety-edge, convenience-feature end closures
CN201999274U (zh) * 2010-08-02 2011-10-05 翁伟武 一种双折叠圈式易拉盖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9588A (zh) * 2015-09-30 2016-06-22 安徽中盛罐业有限公司 一种马口铁易开盖的成型工艺
CN110899547A (zh) * 2018-09-18 2020-03-24 炫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易拉罐盖制造方法
CN109398878A (zh) * 2018-12-14 2019-03-01 重庆友鹏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401#铁/铝反保安全边全开易拉盖及生产工艺
CN110666036A (zh) * 2019-09-30 2020-01-10 汕头市英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
CN112792166A (zh) * 2021-01-18 2021-05-14 青岛风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紧线器高效加工生产线
CN112792166B (zh) * 2021-01-18 2023-02-28 青岛风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紧线器高效加工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4783B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4783A (zh) 一种开口后双边不伤手的易拉盖的制作方法
CN203955925U (zh) U形件弯曲整形模
CN101583541B (zh) 拉环,用于制造拉环的加工工具和制造拉环的方法
CN203955896U (zh) 凹模摆动式弯圆模
CN203955875U (zh) 一种五金配件的冲压模具
WO2016026308A1 (zh) 瓶盖及其制造方法、制造瓶盖的冲压模具及瓶子
CN108856516B (zh) 一种豆浆机内胆的冲压方法
CN104438562B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06854472U (zh) 飞行腰带带尾包头冲压模具
CN203578568U (zh) 一种换热器翅片复合成型模具
CN204320908U (zh) 一种冲压模具
KR102121664B1 (ko) 전철 창틀 성형방법
CN208004621U (zh) 全周内扣叠边模具
CN103111526A (zh) 钣金材料折弯模具
CN203390071U (zh) 折负角一次成型的冲压模具
CN202292902U (zh) V型纸护角冲裁压痕机
CN201736461U (zh) 一种防转动冲压模具
CN207563553U (zh) 一种用于线材和片材铆接的冲压模具
CN204747333U (zh) 铝箔易撕盖放料收卷机构
CN203917634U (zh) 汽车安全带卷收器打凸点模具
CN205519265U (zh) 钣金材料正反u型折弯模具
CN110498106A (zh) 一种纸杯盖及制作工艺
CN205949655U (zh) 金属冲压模具拉伸结构
CN211679581U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翻边模具
CN204320959U (zh) 一种冷冲压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3

Address after: 515000 No.6 Nanqiang Road, nanshanwan Industrial Park, Haojiang District,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ritish Union Metal Technology (Shant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5071 Yinglian Industrial Park, Danan Road, Haojiang District,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ENPACK PACKAG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