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3503B -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3503B
CN104173503B CN201410359534.3A CN201410359534A CN104173503B CN 104173503 B CN104173503 B CN 104173503B CN 201410359534 A CN201410359534 A CN 201410359534A CN 104173503 B CN104173503 B CN 104173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atile oil
weight
preparation
ethanol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95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3503A (zh
Inventor
林德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nd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Beijing Red 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D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D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D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595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3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3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3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3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3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颗粒剂。所述中药颗粒剂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芪30‑60重量份、女贞子9‑15重量份、益母草9‑30重量份、乌梅3‑10重量份、黄连2‑9重量份、肉桂1‑5重量份、密蒙花3‑9重量份;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肉桂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黄芪、女贞子、密蒙花用乙醇溶液I提取;乌梅与肉桂药渣,以及黄芪、女贞子和密蒙花药渣,用水提取;益母草、黄连用乙醇溶液II提取;各部分的提取浸膏合并,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粒,再加入挥发油包合物,混合均匀,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方法显著提高了所述中药颗粒剂的活性物质含量和药理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和用途。
背景技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简称DR),是糖尿病严重而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DR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病程8年以上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约为50%。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晚期又没有特效的控制方法,疾病缠绵,顽固难治。本病失治,后果严重,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致盲率高达8-12%,对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DR的防治已成为当今医学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攻关课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和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疾病进程,提高广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中医药治疗疑难疾病等优势病种的特长,开展治疗DR的中药新药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在申请人早前的一件名为“一种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制剂”专利中(专利号ZL200610087540.3,授权公告日2009年9月16日),公开了一种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制剂,处方组成为:
黄芪30-60g、女贞子9-15g、益母草9-30g、乌梅3-10g、黄连2-9g、肉桂2-5g、密蒙花3-9g。
该专利文件还公开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即:(1)取相应配比的各种药组分七剂;(2)用清洁冷水浸泡30分钟;(3)放入煎药机中,加入2500毫升浸泡水,煎煮40分钟,机械挤压出药汁;(4)分装14个密封塑料袋中,每袋175毫升。
上述方法仅是中药煎剂的简单制备方法,并没有考虑如何充分提取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带来服用剂量大,口感差,不方便携带,不宜长期储存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在充分考虑处方中各味药物的活性成分在种类、结构、理化性质上的差异的基础上,对上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期在减少用量的同时,显著提高药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的水煎煮法比较,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活性物质的含量更高、药效更显著。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颗粒剂的原料药组成为:
黄芪30-60重量份、女贞子9-15重量份、益母草9-30重量份、乌梅3-10重量份、黄连2-9重量份、肉桂1-5重量份、密蒙花3-9重量份;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所述重量份准备各原料药;
(2)肉桂提取挥发油,肉桂药渣备用,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得挥发油包合物;
(3)黄芪、女贞子、密蒙花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0%-100%的乙醇溶液I提取,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1;
(4)乌梅与步骤(2)得到的肉桂药渣,以及步骤(2)得到的黄芪、女贞子和密蒙花药渣,用水提取,水提取液加入步骤(2)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2;
(5)益母草、黄连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0%-100%的乙醇溶液II提取,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3;
(6)将提取浸膏1、2、3合并,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以及步骤(2)得到的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成颗粒剂,分装,即得。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肉桂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的重量为药材重量的6-16倍,提取时间为3-7小时。
更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肉桂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的重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提取时间5小时。
还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挥发油先用无水乙醇溶解,再与β-环糊精水溶液进行包合。
更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无水乙醇的体积为挥发油体积的1-3倍,更优选为挥发油体积的2倍。
更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β-环糊精的重量是挥发油体积的6-20倍,进一步优选为挥发油体积的10倍。
更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β-环糊精水溶液,水重量为β-环糊精重量的15-40倍;进一步优选的,水的重量为β-环糊精重量的25倍。
所述步骤(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肉桂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的重量是肉桂重量的6-16倍,提取时间为3-7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肉桂药渣备用;挥发油加1-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溶解,得到挥发油乙醇液;称取重量为挥发油体积6-20倍的β-环糊精,加入β-环糊精重量15-40倍的水,混合均匀,得到β-环糊精水溶液;在转速150转/分钟下,缓慢向所述β-环糊精水溶液加入挥发油乙醇液,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冷藏12小时,过滤,将滤得物在45℃下低温烘干,得白色疏松的挥发油包合物。
所述步骤(2)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肉桂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的重量是肉桂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为5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肉桂药渣备用;挥发油加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溶解,得到挥发油乙醇液;称取重量为挥发油体积10倍的β-环糊精,加入β-环糊精重量25倍的水,混合均匀,得到β-环糊精水溶液;在转速150转/分钟下,缓慢向所述β-环糊精水溶液加入挥发油乙醇液,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冷藏12小时,过滤,将滤得物在45℃下低温烘干,得白色疏松的挥发油包合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乙醇溶液I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80%,更优选为70%。
还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乙醇溶液I的体积为所述黄芪、女贞子、密蒙花药材总重量的6-14倍;更优选的,乙醇溶液I的体积为所述黄芪、女贞子、密蒙花药材总重量的10倍。
还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更优选的,提取2次,每次1.5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水的重量为药材重量的6-16倍;优选的,水的重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
还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水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更优选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乙醇溶液II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80%;更优选的,乙醇溶液II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
还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乙醇溶液II的体积为药材重量的6-14倍;更优选的,乙醇溶液II的体积为药材重量的10倍。
还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更优选的,提取3次,每次1.5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制粒方法选自干法制粒、湿法制粒或喷雾制粒;更优选为喷雾制粒。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按照所述重量份准备原料药;
(2)肉桂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的重量是肉桂重量的6-16倍,提取时间为3-7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肉桂药渣备用;挥发油加1-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溶解,得到挥发油乙醇液;称取重量为挥发油体积6-20倍的β-环糊精,加入β-环糊精重量15-40倍的水,混合均匀,得到β-环糊精水溶液;在转速150转/分钟下,缓慢向所述β-环糊精水溶液加入挥发油乙醇液,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冷藏12小时,过滤,将滤得物在45℃下低温烘干,得白色疏松的挥发油包合物;
(3)黄芪、女贞子、密蒙花用体积为药材重量6-14倍的体积百分浓度为30%-80%的乙醇溶液I加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滤过,合并各次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1;
(4)乌梅与步骤(1)得到的肉桂药渣,以及步骤(2)得到的黄芪、女贞子和密蒙花药渣,用体积为药材重量6-16倍的水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各次滤液,加入步骤(2)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2;
(5)益母草、黄连用体积为药材重量6-14倍的体积百分浓度为30%-80%的乙醇溶液II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滤过,合并各次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3;
(6)将提取浸膏1、2、3合并,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喷雾制粒,与步骤(2)得到的所述挥发油包合物混合均匀,分装,即得;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按照所述重量份准备原料药;
(2)肉桂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的重量是肉桂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为5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肉桂药渣备用;挥发油加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溶解,得到挥发油乙醇液;称取重量为挥发油体积10倍的β-环糊精,加入β-环糊精重量25倍的水,混合均匀,得到β-环糊精水溶液;在转速150转/分钟下,缓慢向所述β-环糊精水溶液加入挥发油乙醇液,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冷藏12小时,过滤,将滤得物在45℃下低温烘干,得白色疏松的挥发油包合物;
(3)黄芪、女贞子、密蒙花用体积为药材重量10倍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I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两次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1;
(4)乌梅与步骤(1)得到的肉桂药渣,以及步骤(2)得到的黄芪、女贞子和密蒙花药渣,用体积为药材重量8倍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加入步骤(2)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2;
(5)益母草、黄连用体积为药材重量10倍的体积百分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II提取3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3;
(6)将提取浸膏1、2、3合并,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喷雾制粒,与步骤(2)得到的所述挥发油包合物混合均匀,分装,即得。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原料药单位处方组成优选为:
黄芪30g、女贞子15g、益母草15g、乌梅9g、黄连6g、肉桂1g、密蒙花6g。
本发明所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稀释剂:例如选自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碳酸钙、氧化镁、碳酸镁、氢氧化铝凝胶、β-环糊精、甘露醇、山梨醇、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粘合剂:例如选自蒸馏水、乙醇、淀粉浆、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润滑剂:例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镁、聚乙二醇、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矫味剂:例如选自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甜菊苷以及香精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稀释剂优选为糊精、乳糖、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糊精。
粘合剂优选为蒸馏水、乙醇、羟丙甲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乙醇水溶液。
润滑剂优选为聚乙二醇和/或硬脂酸镁;更优选为硬脂酸镁。矫味剂优选为阿斯巴甜和/或甜菊苷;更优选为阿斯巴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颗粒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充分考虑处方中各味原料药的活性成分,分别采用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的溶剂对原料药分类进行提取。试验例1显示,与传统水煎煮工艺相比,本发明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能够使得处方中各药材的各类有效成分的提取更加完全,提取产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更高;从而为颗粒剂发挥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物质基础。(2)本发明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肉桂单独提取挥发油,并采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不仅最大限度地在本发明所述提取物中保留了挥发油,而且挥发油稳定性提高。有文献报道,肉桂挥发油具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因此,本发明所述方法,将有利于处方药效的提高和保持,而现有技术的水煎剂,几乎没有保留挥发油。(3)本发明将现有技术的煎剂改进为颗粒剂,便于储存、携带和服用;(4)本发明的颗粒剂加入矫味剂,改善口感,能够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药效学实验(试验例2)从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学方面证明,本发明所述方法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颗粒剂,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作用都强于现有技术中的水煎剂,尤其是优选的实施例1,其作用更是显著(P<0.01)。说明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颗粒剂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的柱状图显示的是试验例1中,本发明所述颗粒剂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对主要药效成分提取率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药材原料、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实施例1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
原料药处方:
黄芪6kg、女贞子3kg、益母草3kg、乌梅1.8kg、黄连1.2kg、肉桂0.2kg、密蒙花1.2kg
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处方准备各味药材。
(2)肉桂加药材重量10倍的水,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备用;挥发油加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溶解;取重量10倍于挥发油体积的β-环糊精,加β-环糊精重量25倍的水制成的β-环糊精水溶液;在转速150转/分钟下,缓慢向所述β-环糊精水溶液加入挥发油乙醇液,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冷藏12小时,过滤,将滤得物在45℃下低温烘干,得白色疏松的挥发油包合物。
(3)黄芪、女贞子、密蒙花加体积为药材重量10倍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两次乙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1,药渣备用。
(4)步骤(2)得到的肉桂药渣、步骤(3)得到的黄芪、女贞子和密蒙花药渣与乌梅,加药材总重量8倍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加入步骤(2)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2。
(5)益母草、黄连加体积为药材总重量10倍的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3。
(6)将提取浸膏1、2、3合并,与糊精1.58kg、阿斯巴甜30g,喷雾制粒,整粒,然后加入步骤(2)得到的挥发油包合物,混合均匀,共得颗粒6kg,装袋,每袋5g,共制得1200袋。
用量用法:每天3次,每次2袋。
实施例2 一种中药提取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提取物
原料药处方:
黄芪6kg、女贞子3kg、益母草3kg、乌梅1.8kg、黄连1.2kg、肉桂0.2kg、密蒙花1.2kg
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处方准备各味药材。
(2)肉桂加药材重量8倍的水,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备用;挥发油加1倍体积无水乙醇溶解,取重量6倍于挥发油体积的β-环糊精,加β-环糊精重量15倍的水制成的β-环糊精水溶液;在转速150转/分钟下,缓慢向所述β-环糊精水溶液加入挥发油乙醇液,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冷藏12小时,过滤,将滤得物在45℃下低温烘干,得白色疏松的挥发油包合物。
(3)黄芪、女贞子、密蒙花加体积为药材总重量6倍的1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0.5小时,滤过,合并两次乙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1,药渣备用。
(4)步骤(2)得到的肉桂药渣、步骤(3)得到的黄芪、女贞子和密蒙花药渣与乌梅,加药材总重量6倍的水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1小时,滤过,加入步骤(2)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2。
(5)益母草、黄连加体积为药材总重量6倍的10%乙醇提取2次,每次0.5小时,滤过,合并两次乙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3。
(6)将提取浸膏1、2、3合并,加入乳糖1kg、淀粉0.72kg、甜菊苷30g,以0.2%羧甲基纤维素钠的80%乙醇溶液为粘合剂,湿法制粒,制成颗粒,整粒,加入步骤(2)得到的挥发油包合物,得到颗粒6kg,装袋,每袋5g,共制1200袋。
用量用法:每天3次,每次2袋。
实施例3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
原料药处方:
黄芪6kg、女贞子3kg、益母草3kg、乌梅1.8kg、黄连1.2kg、肉桂0.2kg、密蒙花1.2kg
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处方准备各味药材。
(2)肉桂加药材重量12倍的水,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备用;挥发油加3倍体积无水乙醇溶解,取重量20倍于挥发油体积的β-环糊精,加β-环糊精重量40倍的水制成的β-环糊精水溶液;在转速150转/分钟下,缓慢向所述β-环糊精水溶液加入挥发油乙醇液,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冷藏12小时,过滤,将滤得物在45℃下低温烘干,得白色疏松的挥发油包合物。
(3)黄芪、女贞子、密蒙花加体积为药材总重量14倍的10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1,药渣备用。
(4)步骤(2)得到的肉桂药渣、步骤(3)得到的黄芪、女贞子和密蒙花药渣与乌梅,加药材总重量16倍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加入步骤(2)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2。
(5)益母草、黄连加体积为药材总重量14倍的100%乙醇提取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3。
(6)将提取浸膏1、2、3合并,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加入乳糖1.5kg、甘露醇0.5kg、硬脂酸镁20g,阿斯巴甜29g、桔子香精1g,干法制粒,制成颗粒,整粒,加入步骤(2)得到的挥发油包合物,得到颗粒6kg,装袋,每袋5g,共制1200袋。
用量用法:每天3次,每次2袋。
实施例4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
原料药处方“
黄芪6kg、女贞子3kg、益母草3kg、乌梅1.8kg、黄连1.2kg、肉桂0.2kg、密蒙花1.2kg
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按照处方准备各味药材。
(2)肉桂加药材重量8倍的水,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备用;挥发油加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溶解;取重量20倍于挥发油体积的β-环糊精,加β-环糊精重量30倍的水制成的β-环糊精水溶液;在转速150转/分钟下,缓慢向所述β-环糊精水溶液加入挥发油乙醇液,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冷藏12小时,过滤,将滤得物在45℃下低温烘干,得白色疏松的挥发油包合物。
(3)黄芪、女贞子、密蒙花加药材总重量12倍的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两次乙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1,药渣备用;
(4)步骤(2)得到的肉桂药渣、步骤(3)得到的黄芪、女贞子和密蒙花药渣与乌梅,加药材总重量10倍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加入步骤(2)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2;
(5)益母草、黄连加药材总重量8倍的30%乙醇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3;
(6)将提取浸膏1、2、3合并,与糊精1.55kg、甜菊苷30g,喷雾制粒,制成颗粒,加入步骤(2)得到的挥发油包合物,得到颗粒6kg,装袋,每袋5g,共制1200袋。
用量用法:每天3次,每次2袋。
实施例5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
原料药处方:
黄芪6kg、女贞子3kg、益母草3kg、乌梅1.8kg、黄连1.2kg、肉桂0.2kg、密蒙花1.2kg
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按照处方准备各味药材。
(2)肉桂加药材体积12倍的水,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备用;挥发油加2倍量无水乙醇溶解,取重量9倍于挥发油体积的β-环糊精,加β-环糊精重量35倍的水制成的β-环糊精水溶液;在转速150转/分钟下,缓慢向所述β-环糊精水溶液加入挥发油乙醇液,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冷藏12小时,过滤,将滤得物在45℃下低温烘干,得白色疏松的挥发油包合物。
(3)黄芪、女贞子、密蒙花加药材总重量8倍的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1,药渣备用;
(4)步骤(2)得到的肉桂药渣、步骤(3)得到的黄芪、女贞子和密蒙花药渣与乌梅,加药材总重量12倍的水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3小时,滤过,加入步骤(2)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2;
(5)益母草、黄连加药材总重量10倍的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3;
(6)将提取浸膏1、2、3合并,与乳糖1.64kg、阿斯巴甜30g,喷雾制粒,制成颗粒,整粒,加入步骤(2)得到的挥发油包合物,得到颗粒6kg,装袋,每袋5g,共制1200袋。
用量用法:每天3次,每次2袋。
对比例1 一种中药煎剂
原料药处方:
黄芪6kg、女贞子3kg、益母草3kg、乌梅1.8kg、黄连1.2kg、肉桂0.2kg、密蒙花1.2kg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按照处方准备各味药材。
(2)取各味药材,用清洁冷水浸泡30分钟,放入煎药机中,加入71.43升浸泡水,煎煮40分钟,机械挤压出药汁,减压浓缩至18.74升,即得所述中药煎剂;然后喷雾干燥,得到干浸膏4.15kg。
试验例1 本发明所述中药颗粒剂与现有技术的中药煎剂的比较
测试样品:
1)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中药颗粒剂
2)对比例制备的中药煎剂的干浸膏
试验方法:
1)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3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测试样品3g,精密称定,精密加甲醇10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重量,摇匀,过滤,弃去初滤液,精密吸取续滤液50ml,蒸干,加水25ml使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用氨试液充分洗涤3次,每次40ml,弃去氨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283页黄芪药材【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30μl,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提取率=黄芪甲苷总量/投入药材中含黄芪甲苷总量×100%
2)蒙花苷的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醋酸(45:54.5: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6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蒙花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3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测试样品1g,精密称定,精密加5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308页密蒙花药材【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提取率=蒙花苷总量/投入药材中含蒙花苷总量×100%
3)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50:50)(每100ml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0.4g,再以磷酸调节pH值为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测试样品0.3g,精密称定,精密加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285页黄连药材【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提取率=小檗碱总量/投入药材中含小檗碱总量×100%
4)益母草碱的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辛烷磺酸钠的0.1%磷酸溶液(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益母草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3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测试样品2g,精密称定,精密加75%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272页益母草药材【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提取率=益母草碱总量/投入药材中含益母草碱总量×100%
5)桂皮醛的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桂皮醛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l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测试样品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50W,频率35kHz)10分钟,放置过夜,同法超声处理一次,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即得。
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127页肉桂药材【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提取率=桂皮醛总量/投入药材中含桂皮醛总量×100%
试验结果:
见表1和图1。
1)表1显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不同工艺参数下制备的颗粒剂,检测的各个成分的提取率均高于相同原料药处方的对比例的组合物;尤其是桂皮醛,在对比例的水煎剂干浸膏中未测出。
2)实施例1对黄芪甲苷、蒙花苷和小檗碱的提取率高于其它实施例。
表1 对比例与实施例药效成分对比表
试验结论:
1)本发明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能够显著改进现有技术的提取效率,使本发明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在临床应用时具有更加可靠的药效学物质基础。
2)黄芪甲苷、蒙花苷和小檗碱是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成分。实施例1的颗粒剂中上述三种成分的含量及提取率都明显高于其它实施例的颗粒剂,说明实施例1所述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颗粒剂是本发明优选的。
试验例2 本发明所述中药颗粒剂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长期发展导致的眼底微血管病变,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因长期高血糖直接或间接影响其血液流变性,最终造成视网膜血管结构的损伤和功能改变。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糖尿病模型,经长期造模后逐步形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本试验采用一次腹腔注STZ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药物干预比较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所制备的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1、实验方法
1.1动物分组
取SPF级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成2组:空白组(15只),糖尿病组(120只)。所有动物禁食16h后,空白组大鼠腹腔注射(i.p.)55mg/kg的0.01mol/L,pH4.4柠檬酸缓冲液;糖尿病组大鼠腹腔注射1%STZ 55mg/kg(临时溶于0.01mol/L,pH4.4的柠檬酸缓冲液中)。造模1周后尾静脉取血测空腹血糖,以血糖≥16.7mmol/L为模型成功标准。血糖未达标的大鼠再补加STZ 40mg/kg,7天后再次检测其空腹血糖,筛选两次造模成功的大鼠(两次成功率为88%)。将符合糖尿病标准的大鼠按血糖、体重水平再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实施例4组、实施例5组、对比例组,每组15只。
该处方人用剂量为:人每天用生药量82g/60kg,即1.4g/kg。根据折算系数表,查出大鼠体重折算系数为6.25,折算大鼠的等效剂量为6.25×1.4g/kg=8.75g/kg,即8.75g生药量/kg。除模型组外,各组的给药剂量折算成生药都为8.75g生药量/kg。
1.2药物干预
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颗粒剂,分别加去离子水制成0.32g/ml溶液,分别通过灌胃给实施例1组-实施例5组,给药剂量:10ml/kg(相当于3.2g颗粒/kg,8.75g生药量/kg)。对比例制备得到的干浸膏,加水配制成溶液,灌胃给对比例组,给药剂量:10ml/kg(相当于8.75g生药量/kg)。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的去离子水,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共给药3个月。给药期间给予充足的饮水、食物,每日更换垫料。
1.3指标检测
1.3.1血液流变学检测
实验结束时,大鼠腹主动脉取血,肝素抗凝,3000r/min,离心15min,留取血浆。用血液粘度仪测定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用红细胞变形聚集仪测定红细胞聚集指数,实验结果见表2。
1.3.2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学变化
采用大鼠视网膜铺片法观察其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学变化。大鼠麻醉后,用生理盐水经心脏灌注冲干净血液,当眼球由红润变为苍白后,摘取带有视神经的眼球,固定于4℃4%PFA48-72h。从4%PFA中取出眼球,流水轻轻冲洗10min,放入盛有PBS的培养皿中;从睫状体后部沿锅齿缘环形剪开巩膜,去除角膜及晶状体,将后眼杯以视乳头为中心桔瓣样切成3块,小心分离出视网膜;PBS(0.01mol/L pH7.4)漂洗l0min,置于0.15mol/L pH7.4甘氨酸缓冲液中浸泡过夜;3%胰蛋白酶(现用现配)37℃空气浴振荡器消化视网膜2-4h,随时观察,待内界膜边缘浮起,与视网膜剩余部分即将分离时,终止消化;转移视网膜到0.1MPBS中,轻轻吸吹除去内界膜,再反复轻吹、吸打,仅剩下一层透明的血管网,漂取并平铺于防脱载坡片上,置室温自然干燥后,存放于4℃切片盒中以备PAS染色,中性树胶封固,备用。
2、实验结果
2.1各处理组对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1.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水平都显著增加(P<0.01),说明造模成功。
2.1.2与模型组比较,实施例1、2、3、4、5组和对比例组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中切、低切)、血浆粘度水平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实施例1、4、5组的各项检测指标的下降更显著,下降程度均大于对比例组。实施例1组与对比例组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实施例4、5组与对比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作用大小的排序为:实施例1组>实施例5组>实施例4组>实施例3组>实施例2组>对比例组。
实施例1-5与对比例的原料药处方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方法,以及由不同制备方法导致的颗粒剂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颗粒剂在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方面的作用优于现有技术制备的水煎剂。因此,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是提高药物疗效的原因所在。正是制备方法的改进,才药效作用得到显著提高。特别的,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剂的治疗效果明显强于其它各实施例组。因此,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最优选的,其次是实施例5和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
表2 对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注:“**”表示与空白组相比,p<0.01;“#”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表示与对比例组相比,p<0.05,“▲▲”表示与对比例组相比,p<0.01。
2.2各处理组对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学的影响
经视网膜铺片阅片分析,各处理组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学观察结果如下:
空白组:大鼠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分布有规则,走向柔和,管径粗细均匀;视网膜动静脉贯穿于其中,动脉染色较深,静脉染色较浅;内皮细胞位于毛细血管的中央,核较大,染色较浅;周细胞位于毛细血管的管腔外侧,核较小,染色较深。
模型组: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排列异常紊乱,走向非常不规则;部分毛细血管管腔粗细不等,或节段膨大或退化,呈囊样扩张,或血管退化,管腔闭锁,形成无细胞毛细血管,出现无灌注区;血管干涸硬化情况明显;视网膜静脉扩张现象明显;同时周细胞数目减少。但未见毛细血管瘤。
与模型组比较,对比例组的大鼠的视网膜毛细血管走向不规则现象明显减少,周细胞数目增多,无细胞毛细血管数目减少。
与模型组比较,实施例2、3组的大鼠的视网膜毛细血管走向不规则现象明显减少,周细胞数目增多,无细胞毛细血管数目减少。实施例1、4、5组大鼠的视网膜毛细血管走向基本正常,周细胞数目增多,无细胞毛细血管数目减少,减少的数量均优于对比例组。
因此,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有改善作用,且优于现有技术制备的煎剂。说明制备方法的改进显著提高了所述复方组合物的药理作用。
总之,试验例1的药学数据证明,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实施例1、2、3、4、5的中药颗粒剂中药效物质的含量高于现有制备工艺的水煎剂相应成分。从决定药物作用强弱的药效学物质基础的角度看,本发明按照各药材的特点设计并经过优化的提取工艺优于水煎剂的制备工艺。
此外,试验例2的药效实验结果也证明,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实施例1、2、3、4、5的中药颗粒剂对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学的改善作用均优于现有技术制备的水煎剂组,说明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颗粒剂有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作用,且优于现有技术制备的水煎剂,本发明的制备技术显著提高了所述复方组合物的药理作用。
实施例6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
原料药处方:
黄芪12kg、女贞子3kg、益母草2kg、乌梅2kg、黄连1.8kg、肉桂1kg、密蒙花2kg
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5)制备得到挥发油包合物、提取浸膏1、2、3;合并提取浸膏1、2、3,与糊精2.3kg、阿斯巴甜45g,喷雾制粒,制成颗粒,加入步骤(2)得到的挥发油包合物,得到颗粒8.7kg,装袋,每袋5g,共制1740袋。
以上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改变或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颗粒剂的原料药组成为:
黄芪30-60重量份、女贞子9-15重量份、益母草9-30重量份、乌梅3-10重量份、黄连2-9重量份、肉桂1-5重量份、密蒙花3-9重量份;
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按照所述重量份准备原料药;
(2)肉桂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的重量是肉桂重量的6-16倍,提取时间为3-7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肉桂药渣备用;挥发油加1-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溶解,得到挥发油乙醇液;称取重量为挥发油体积6-20倍的β-环糊精,加入β-环糊精重量15-40倍的水,混合均匀,得到β-环糊精水溶液;在转速150转/分钟下,缓慢向所述β- 环糊精水溶液加入挥发油乙醇液,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冷藏12小时,过滤,将滤得物在 45℃下低温烘干,得白色疏松的挥发油包合物;
(3)黄芪、女贞子、密蒙花用体积为药材重量6-14倍的体积百分浓度为30%-80%的乙醇溶液I加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滤过,合并各次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1;
(4)乌梅与步骤(2)得到的肉桂药渣,以及步骤(3)得到的黄芪、女贞子和密蒙花药渣,用体积为药材重量6-16倍的水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各次滤液,加入步骤(2)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2;
(5)益母草、黄连用体积为药材重量6-14倍的体积百分浓度为30%-80%的乙醇溶液II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滤过,合并各次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3;
(6)将提取浸膏1、2、3合并,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喷雾制粒,与步骤(2)得到的所述挥发油包合物混合均匀,分装,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单位处方组成为:
黄芪30g、女贞子15g、益母草15g、乌梅9g、黄连6g、肉桂1g、密蒙花6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按照所述重量份准备原料药;
(2)肉桂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的重量是肉桂重量的6-16倍,提取时间为3-7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肉桂药渣备用;挥发油加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溶解,得到挥发油乙醇液;称取重量为挥发油体积10倍的β-环糊精,加入β-环糊精重量25倍的水,混合均匀,得到β-环糊精水溶液;在转速150转/分钟下,缓慢向所述β-环糊精水溶液加入挥发油乙醇液,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冷藏12小时,过滤,将滤得物在 45℃下低温烘干,得白色疏松的挥发油包合物;
(3)黄芪、女贞子、密蒙花用体积为药材重量10倍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I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两次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1;
(4)乌梅与步骤(2)得到的肉桂药渣,以及步骤(3)得到的黄芪、女贞子和密蒙花药渣,用体积为药材重量8倍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加入步骤(2)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2;
(5)益母草、黄连用体积为药材重量10倍的体积百分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II提取3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 3;
(6)将提取浸膏1、2、3合并,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喷雾制粒,与步骤(2)得到的所述挥发油包合物混合均匀,分装,即得。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
CN201410359534.3A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和用途 Active CN104173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9534.3A CN104173503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9534.3A CN104173503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3503A CN104173503A (zh) 2014-12-03
CN104173503B true CN104173503B (zh) 2016-10-05

Family

ID=51955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9534.3A Active CN104173503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735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2906A (zh) * 2017-04-15 2017-07-07 申翰昭 丸式四物饮养生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养生茶
CN107006651A (zh) * 2017-04-15 2017-08-04 申翰昭 丸式八珍益母养生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养生茶
CN108969581B (zh) * 2018-07-25 2021-04-09 北京红太阳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CN113712924A (zh) * 2021-10-09 2021-11-30 陕西健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0022C (zh) * 2006-06-14 2009-09-16 高健生 一种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制剂
CN103182049B (zh) * 2011-12-29 2014-04-16 山东阿如拉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药物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3503A (zh)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3503B (zh)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和用途
CN101002906A (zh) 一种中药复方及其用途
CN1327876C (zh)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0586462C (zh) 乌鸡白凤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3111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784B (zh) 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161850B (zh) 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用途
CN106924374A (zh)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降血糖和/或降血脂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3845418A (zh) 一种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071103B (zh) 一种治疗流产的孕康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3506B (zh) 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用途
CN100518809C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2870B (zh) 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48841B (zh) 一种具有催乳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6668348A (zh) 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组合物
CN1853681A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改善睡眠的药
CN104173505B (zh) 一种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和用途
CN104161849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片剂及其用途
CN1939383B (zh) 红背叶根在制备治疗慢性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4173504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胶囊剂及其用途
CN108524811A (zh) 降低尿酸、胆固醇、治疗三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CN101564494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用途
CN104042928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161848B (zh) 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用途
CN104189146B (zh) 一种中药浓缩水丸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114

Address after: 100101 Miy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ater source road, No. 232,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nd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Red 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1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Anxiang Lane No. 11 building B603-2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d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01 No. 232 water source road, Miy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China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Red 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nd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1 Miy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ater source road, No. 232,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Red 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d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