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8793B - 防水性拉链及防水制品 - Google Patents

防水性拉链及防水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8793B
CN104168793B CN201280071383.0A CN201280071383A CN104168793B CN 104168793 B CN104168793 B CN 104168793B CN 201280071383 A CN201280071383 A CN 201280071383A CN 104168793 B CN104168793 B CN 1041687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p
water proofing
proofing property
sheet element
slide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13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8793A (zh
Inventor
萱原雅典
高山诚
田中亮
三熊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68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8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8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8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2Means for making slide fasteners gas or watertight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1、2)中,在空间部(14a、14b)的一布带面侧,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11)间而固着有片材构件(15、55),该片材构件(15、55)在左右片材侧缘部,具有使布带正反方向的厚度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渐减的渐减部(8)。由此,即便某种程度地增厚片材构件(15、55)的厚度,也可缩小防水性布带(11)的一布带面与片材构件(15、55)表面之间所形成的阶差,所以可跨及防水性布带(11)的一布带面与片材构件(15、55)的表面牢固地贴合止水布带(6),从而可提高防水制品(5)的液密性。

Description

防水性拉链及防水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防水性的拉链及防水制品,尤其涉及一种包含具备可有效地防止液体浸入的防水结构的止挡的防水性拉链及防水制品。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紧身潜水衣或高腰雨靴等的开闭部或开口部上,该开闭部或开口部闭锁时为了防止水等液体浸入内部,大多使用具备防水性的拉链(以下,称为防水性拉链)。另外,在此,所谓防水,不仅是指不使水渗透,也指不使水以外的液体渗透。此外,对防水性拉链来说,发挥的气密性不仅防止液体浸入,也防止气体浸入。
防水性拉链通常具有在具备防水层的防水性布带上形成有链齿排的左右一对链带、及可沿链齿排滑动的滑件,使左右链齿排啮合而让左右防水性布带的对向侧缘部彼此密接,由此防止水经由左右防水性布带间而从布带正面侧向布带背面侧(或从布带背面侧向布带正面侧)渗入。
这种防水性拉链上,大多会在链齿排的两端部配置止挡,通过止挡来限制滑件的滑动范围。于此,在配置于链齿排的两端部的止挡中,将左右链齿排完全打开时滑件抵接一侧的止挡规定为第1止挡(也称为下止挡),将左右链齿排完全闭锁时滑件抵接一侧的止挡规定为第2止挡(也称为上止挡)。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所谓上下方向,是指拉链布带的长度方向,该方向与滑件滑动的滑动方向为相同方向。尤其将以使左右链齿排啮合而闭锁拉链的方式使滑件滑动的方向作为上方,将以使左右拉链链齿分离而打开拉链的方式使滑件滑动的方向作为下方。
所谓左右方向,是指拉链布带的布带宽度方向,该方向与拉链布带的布带面平行、且与布带长度方向正交。此外,所谓前后方向,是指与拉链布带的布带面正交的拉链布带的正反方向,尤其将对拉链布带配置有滑件的拉片一侧的方向作为前方,将其相反侧的方向作为后方。
关于配置于防水性拉链上的第1止挡(下止挡)的结构,例如公开于日本专利特开2007-215819号公报(专利文献1)。
如图18及图19所示,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防水性拉链70包括:左右一对链带71,其在防水性布带72的布带侧缘部通过射出成形而安装有多个合成树脂制拉链链齿73;未图示的滑件;及第1止挡74,其固着于左右链带71的下端部;且第1止挡74规定滑件的滑动范围的下限位置。
关于左右链带71,在防水性布带7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成为未配置拉链链齿73的区域的空间部。此外,在链带71下侧的空间部的布带背面侧,片材构件75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72间而接着或熔接,第1止挡74以覆盖该片材构件75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于防水性布带72的正反两面。
专利文献1的片材构件75是在编织成的底布或不织布的正面被着热塑性弹性体或合成橡胶而构成,或者由树脂膜构成。该片材构件75包含布带宽度方向较宽阔的宽幅部75a、及从宽幅部75a向上方延伸且布带宽度方向较狭窄的窄幅部75b,窄幅部75b的顶端缘与拉链链齿73接触。
专利文献1的第1止挡74包括:在防水性布带72及片材构件75上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的止挡主体部76、及从止挡主体部76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77,且将与拉链链齿73相同材质的热塑性树脂通过射出成形而构成。
此外,止挡主体部76包括:配置于布带正面侧的第1半部(布带正面侧半部)、及配置于布带背面侧的第2半部(布带背面侧半部),所述第1半部与第2半部是经由穿设于防水性布带72及片材构件75上的贯通孔78而连结一体化。
突出部77构成为,在未配置与第1止挡74邻接的拉链链齿73(第1链齿)一侧(右侧)的链带71,从止挡主体部76的上表面部向上方突出而配置,且当滑件抵接于止挡主体部76时可插入至该滑件的链齿导引路内。这种突出部77通过配置于布带正面侧与布带背面侧,而可恰当地进行止挡主体部76附近的滑件的滑动操作。
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的专利文献1的防水性拉链70中,在链带71的未配置拉链链齿73的空间部,片材构件75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72间而贴合,所以该空间部的区域内也可防止水浸入。尤其在专利文献1的防水性拉链70中,片材构件75的上端缘与拉链链齿73接触,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保拉链链齿73与第1止挡74之间的液密性。
此外,专利文献1的片材构件75是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72间而固着,所以即便在左右链带71分别施加有朝宽度方向的外侧拉拽的侧拉力,也会保持空间部内左右防水性布带72的位置关系,且与第1止挡74一起防止左右拉链链齿73从下端侧分离。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2158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专利文献1的防水性拉链70例如在安装于紧身潜水或高腰雨靴等拉链被着体时,大多会将防水性布带72的布带正面侧与拉链被着体的背面侧接着或熔接。
此外,近年来,为了更确切地防止防水性拉链70相对于拉链被着体的位置偏移,并且为了取得显示出将防水性拉链70牢固地安装于拉链被着体的外观效果,有时会在将防水性布带72的布带正面侧与拉链被着体的背面侧接着或熔接之后,使用缝纫机等将防水性布带72与拉链被着体缝着。这种情况下,由于在防水性拉链70的下端部侧,左右防水性布带72上贴合有片材构件75,所以将片材构件75与防水性布带72一起缝在拉链被着体上。
以此方式将防水性拉链70与拉链被着体缝着的情况下,在缝制时针(缝纫机针)会刺穿防水性布带72、片材构件75、及拉链被着体,所以缝制后的防水性布带72、片材构件75、及拉链被着体上,插通有缝制线的针孔会贯通于布带正反方向。
然而,若像这样在防水性布带72、片材构件75、及拉链被着体上有贯通有针孔,则有时水会经由该针孔及插通于该针孔中的缝制线而从拉链被着体的正面侧渗入至防水性布带72的背面侧。因此,之前为了防止水从针孔及缝制线浸入,有时会将接着布带(有时也称为止水布带或接缝布带)贴合于防水性布带72的背面侧,以堵塞缝制时所形成的针孔。这种情况下,作为接着布带,大多使用例如在编织成的带状底布的一面上形成有接着层的布带等。
在专利文献1的防水性拉链70中,与链带71的空间部贴合的片材构件75如上所述,是在底布或不织布上被覆有热塑性弹性体或合成橡胶而构成,或者由合成树脂制的膜构成。
因此,当片材构件75是在底布或不织布上被覆有热塑性弹性体或合成橡胶而构成时,例如如上所述,即便使用缝纫机将防水性布带72与拉链被着体缝着,并采用了通过将接着布带贴合于防水性布带72的背面侧来堵塞将缝制时形成的针孔的对策的情况下,如下所述有时水也会从拉链被着体的正面侧渗入至防水性布带72的背面侧。
若具体地进行说明,在缝制防水性拉链70的下端部侧与拉链被着体的情况下,缝纫机针会刺穿防水性布带72、片材构件75、及拉链被着体,所以片材构件75上也形成有针孔。这种情况下,即便为了堵塞针孔而将接着布带贴合于防水性布带72的背面侧,水也会从拉链被着体的正面侧经由针孔及缝制线而浸入至构成片材构件75的底布或不织布,而且,该水沿片材构件75的底布或不织布而蔓延,由此,有时会产生容许水从片材构件75的端缘向防水性布带72的背面侧渗入的不良状况。
因此,之前为了不使水于片材构件75的内部蔓延,作为片材构件75,有时不采用以底布或不织布构成的片材构件,而是采用仅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片材构件。通过使用这种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作为片材构件75,即便片材构件75上形成有针孔,也可以防止水在片材构件75的内部蔓延而渗入至防水性布带72的背面侧。
然而,像这样不使用底布或不织布而仅用合成树脂构成片材构件75的情况下,片材构件75为了取得必要的强度,需将片材构件75的厚度(布带正反方向的尺寸)设定为某种程度以上的大小,从而无法使片材构件75较薄地构成。
像这样必须将片材构件75的厚度变大至某种程度以上的情况下,将片材构件75固着于防水性布带72的背面侧时,片材构件75从防水性布带72的背面向布带正反方向突出的突出高度增大,沿着片材构件75的周缘,防水性布带72的背面与片材构件75的背面之间形成有较大的阶差。
因此,利用缝纫机缝制防水性布带72与拉链被着体之后,将用以堵塞针孔的接着布带跨及防水性布带72与片材构件75(换句话说,以横越防水性布带72与片材构件75的方式)而贴合时,因防水性布带72与片材构件75之间所形成的所述阶差而导致接着布带的密着性变差,从而在防水性布带72及片材构件75与接着布带之间易形成间隙。
若像这样在防水性布带72及片材构件75与接着布带之间形成有间隙,则无法充分地发挥由接着布带本身堵塞针孔的作用,所以存在如下可能:从拉链被着体的正面侧蔓延于针孔及插通于该针孔中的缝制线而到达防水性布带72的背面侧的水会经由该间隙而渗入至防水性拉链70的背面侧,从而使防水性拉链70的液密性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现有问题研究而成,具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密性优秀的防水性拉链、及缝着有该防水性拉链的防水制品,该防水性拉链即便因与拉链被着体的缝制而在防水性布带或片材构件上形成有针孔,也可防止水等液体从防水性拉链的一表面(外表面)侧浸入至另一面(内表面)侧。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由本发明提供的防水性拉链的基本构成为,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包括:一对链带,其在第1及第2布带面的至少一方具备防水层的左右防水性布带的对向布带侧缘部,射出成形有多个合成树脂制拉链链齿;滑件,其沿包含多个所述拉链链齿的链齿排可滑动地安装;及止挡,其在所述链齿排的至少一端部侧横跨左右所述防水性布带而配置;所述链带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包含未配置所述拉链链齿的空间部,在配置有所述止挡一侧的所述空间部内的所述防水性布带的一布带面侧,横跨左右所述防水性布带间而固着有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构成的片材构件,所述止挡覆盖所述片材构件的一部分而固着于所述防水性布带,且所述片材构件包含渐减部,该渐减部跨及左右侧缘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使布带正反方向的厚度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渐减。
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中,优选为所述片材构件固着于凹陷部,该凹陷部形成为使所述防水性布带的一布带面侧凹陷成凹状,且使另一布带面侧隆起。这种情况下,尤其优选为,在所述防水性拉链的横截面观察时,将从所述防水性布带的布带外侧缘部的布带正反方向的中心位置起至所述片材构件的外表面为止的布带正反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设定为小于从所述中心位置起至固着有所述片材构件的布带部分的另一布带面为止的布带正反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
此外,在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中,优选为所述片材构件的左右侧缘部包括:第1侧缘部,其形成有所述渐减部;及第2侧缘部,其配置于所述链齿排侧的端部,且使所述片材构件的厚度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而较所述第1侧缘部急遽地减少。
而且,在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中,优选为所述止挡构成为,配置于以使所述链齿排分离的方式使所述滑件滑动的方向侧的端部,且埋设有所述拉链链齿的一部分。
此外,优选为所述止挡配置于以使所述链齿排闭锁的方式使所述滑件滑动的方向侧的端部,且包括:主体部,其使所述滑件抵接而停止;及滑件插入部,其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链齿排而配置,且插入至所述滑件的链齿导引路内。
而且,在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中,优选为所述止挡固着于所述链齿排的一端部侧与另一端部侧的两者。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制品,在拉链被着体上,将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的防水性拉链使该防水性拉链的第2面重合于所述拉链被着体的第1面侧而缝制,且被覆有通过所述缝制而形成的针孔的止水布带至少跨及所述防水性布带的一布带面与所述片材构件的外表面而贴合。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中,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构成的片材构件在链带的空间部内的一布带面(例如,第1布带面)侧,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间而固着,该片材构件包含渐减部,该渐减部在左右侧缘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内,使布带正反方向的厚度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渐减。
若为这种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则即便为了确保片材构件的强度而使片材构件的厚度以某种程度变厚,也可以通过在片材构件的侧缘部配置渐减部,而在片材构件的侧缘部的外侧,使防水性布带的一布带面与片材构件的外表面之间所形成的阶差变小(或者使阶差消失),从而使防水性布带的一布带面与片材构件的外表面形成为连续的一毗连面。
由此,将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的防水性布带及片材构件缝在拉链被着体上之后,可跨及防水性布带的布带面与片材构件的外表面而牢固地贴合1片止水布带(接着布带),所以在防水性布带及片材构件与止水布带之间难以形成间隙。
因此,缝制时即便在防水性布带及片材构件上形成有针孔,水等液体也不会在片材构件内部蔓延而渗入至防水性拉链的背面侧,此外,也可以防止从防水性布带及片材构件与止水布带之间渗入,所以可大幅提升液密性。此外,这种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不仅发挥防止液体浸入的液密性,也良好地发挥防止气体浸入的气密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谓渐减部,是指使厚度尺寸朝一方向逐渐减少的部分,这种情况下,使厚度尺寸减少的比例(大小)并无特别限定。此外,所谓片材构件的外表面,是指配置于布带正反方向的与片材构件的固着于防水性布带上的面(固着面)相反侧,且朝向外侧的面。
这种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中,所述片材构件固着于凹陷部,该凹陷部形成为使防水性布带的一布带面(第1布带面)侧凹陷成凹状,且使另一布带面(第2布带面)侧隆起。尤其在这种情况下,在防水性拉链的横截面观察时,将从防水性布带的布带外侧缘部的布带正反方向的中心位置起至片材构件的外表面为止的布带正反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设定为小于从所述中心位置起至固着有片材构件的布带部分的另一布带面为止的布带正反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
由此,可使防水性布带的一布带面及片材构件的外表面的2个面接近于连续的1个流畅的面,所以当跨及所述面而贴合止水布带时,在防水性布带及片材构件与止水布带之间更难以形成间隙,从而可进一步提升防水性拉链的液密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中,所述片材构件的左右侧缘部包括:第1侧缘部,其形成有渐减部;及第2侧缘部,其配置于链齿排侧的端部,且使片材构件的厚度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而较第1侧缘部急遽地减少。
例如,将片材构件固着于防水性布带的一布带面(第1布带面)的情况下,使用模具,在防水性布带的一布带面侧重合有片材构件的状态下,一面将片材构件按压至防水性布带上一面进行加热(包括高频加热),由此容易将片材构件固着于防水性布带。此时,使片材构件的第2侧缘部卡合于模具以定位片材构件,由此可将片材构件稳定地固着于防水性布带的特定位置,并且可于片材构件的第1侧缘部稳定地形成渐减部。
而且,在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中,所述止挡配置于以使链齿排分离的方式使滑件滑动的方向侧的端部(一般来说,为下端部)作为第1止挡,由此在防水性拉链的该端部侧可稳定地确保优秀的液密性。此外,这种情况下,止挡构成为以埋设拉链链齿的一部分的状态,由此使止挡配置成从链齿排连续,所以,也能够稳定地确保链齿排与止挡之间的液密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止挡配置于以使链齿排闭锁的方式使滑件滑动的方向侧的端部(一般来说,为上端部)作为第2止挡,由此在防水性拉链的该端部侧可稳定地确保优秀的液密性。此外,这种情况下,止挡包括:主体部,其使滑件抵接而停止;及滑件插入部,其从主体部朝向链齿排而配置,且插入至滑件的链齿导引路内,由此使滑件在抵接于止挡的主体部的状态下停止时,可防止液体从滑件与止挡之间浸入。
而且,在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中,所述止挡固着于链齿排的一端部侧与另一端部侧的两者,由此在链齿排的两端部可稳定地确保优秀的液密性。
而且,由本发明提供的防水制品中,将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的防水性拉链缝着于拉链被着体上之后,跨及防水性布带的一布带与片材构件的外表面而贴合止水布带。这种情况下,防水性布带的一布带面与片材构件的外表面之间的阶差较小(或者不存在阶差),所以即便将止水布带跨及防水性布带与片材构件而贴合,在防水性布带及片材构件与止水布带之间也难以形成间隙,从而可使片材构件密着于防水性布带及片材构件。
因此,在缝制防水性拉链与拉链被着体时,即便防水性布带及片材构件上形成有针孔,水等液体也不会于片材构件的内部蔓延而渗入至防水性拉链的背面侧,此外,也可防止从防水性布带及片材构件与止水布带之间渗入,所以能够大幅提升防水制品的液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防水性拉链的前视图。
图2是该防水性拉链的后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将该防水性拉链的要部放大显示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将该防水性拉链缝着于拉链被着体上且贴合有止水布带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该防水性拉链中于防水性布带上固着有片材构件时所使用的模具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于防水性布带上固着片材构件之前的防水性布带、片材构件、及模具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于防水性布带上固着有片材构件时的防水性布带、片材构件、及模具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1(a)-(d)是说明于防水性布带上固着片材构件而成形第1止挡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1的变化例的防水性拉链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防水性拉链的要部的放大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XV-XV线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将防水性拉链的片材构件固着于防水性布带上时所使用的模具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该模具与片材构件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现有的防水性拉链的要部的前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XIX-XIX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实施例,一面参照图式一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受到以下说明的实施例的任何限定,只要具有与本发明实质上相同的构成,且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则可进行多种变更。
以下实施例中,对在链齿排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有止挡的防水性拉链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包括仅在链齿排的任一端部侧配置有止挡的防水性拉链。此外,本发明中,拉链链齿通过将合成树脂射出成形而形成即可,拉链链齿的形状或尺寸等可进行任意地变更。
实施例1
图1及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性拉链的前视图及后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III-III线的剖视图。此外,图4是半该防水性拉链的要部放大显示的放大剖视图。
本实施例1的防水性拉链1被安装于紧身潜水衣等拉链被着体3的开口部或开闭部。该防水性拉链1具备液密性,即,在该防水性拉链1闭锁时水等液体不会经由防水性拉链1而从拉链被着体3的外侧漏至内侧(或者从内侧漏至外侧)。
这种本实施例1的防水性拉链1包括:左右一对链带10,其在防水性布带11的对向布带侧缘部射出成形有多个合成树脂制拉链链齿12;滑件20,其沿包含多个拉链链齿12的链齿排13可滑动地配置;第1止挡(下止挡)30,其配置于链齿排13的下端部侧;及第2止挡40(上止挡),其配置于链齿排13的上端部侧。
此外,在左右链带10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作为未配置拉链链齿12的区域,形成有下空间部14a与上空间部14b,在下空间部14a及上空间部14b的布带背面(第1布带面)侧,分别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11而固着有片材构件15。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1的左右防水性布带11是在织成或编成带状的拉链布带11a的布带背面(第1布带面)及布带正面(第2布带面)上,积层防水层11b而构成,该防水层11包含聚胺基甲酸酯系、聚酯系、聚酰胺系或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例如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之一,由东丽杜邦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商品名“Hytrel”)。
另外,以下说明中,在拉链布带的正反方向(前后方向),将从布带背面朝向布带正面的方向作为第1方向,将成为从该第1方向可观察到一侧的防水性布带11、拉链被着体3、及片材构件15的面作为第1面(第1布带面)。此外,相反地,将从布带正面朝向布带背面的方向作为第2方向,将成为从该第2方向可观察到一侧的防水性布带11、拉链被着体3、及片材构件15的面作为第2面(第2布带面)。
防水性布带11的防水层11b包含如上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由此可稳定地确保防水性,并且提高防水性布带11的柔软性而可将防水性布带11朝布带正反方向或布带宽度方向弯折,所以防水性拉链1的操作变得容易。此外,若拉链布带11a的整个面由热塑性弹性体覆盖,则可通过高频熔接而容易地安装至拉链被着体3。
另外,本发明中,也可以仅在拉链布带的布带正反面中的任一布带面(例如布带正面)设置防水层而构成防水性布带。这种情况下,片材构件15固着于防水性布带的防水层的表面。
左右防水性布带11包括:沿布带长度方向安装有拉链被着体3的布带主体部;及配置于布带主体部内侧的布带侧缘部(也称为链齿安装部)。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使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正面(第2布带面)重合于拉链被着体3的背面(第1面)而缝制、且被覆有通过缝制而形成的针孔的止水布带6跨及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背面(第1布带面)与片材构件15的背面(第1面,即,片材构件15的与固着于防水性布带的面为相反侧的外表面)而贴合。在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侧缘部,以使拉链链齿12射出成形时处于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可通过的方式,沿布带长度方向以特定间距连续地穿设有具有充分大小的未图示的贯通孔。
此外,防水性布带11包含凹陷部18,该凹陷部18形成为在上下空间部14b、14a的固着有片材构件15的布带部分,使布带背面侧凹陷成凹状,且使布带正面侧隆起。也就是说,凹陷部18以较固着有片材构件15的部分更靠布带宽度方向外侧的防水性布带11的第1布带面及第2布带面为基准,形成为使固着有片材构件15的布带部分的防水性布带11的第1布带面侧朝第1方向凹陷,且使第2布带面侧朝第1方向隆起。
即,本实施例1中,在防水性布带11的下端部及上端部所形成的凹陷部18的区域,分别一体地固着有片材构件15。另外,有无凹陷部18是通过在沿布带宽度方向切断的截面上观察而判别。防水层11b与片材构件15优选为使用相同材质,因此,在难以判别防水层11b与片材构件15的边界时,也可通过观察拉链布带11a的截面形态而判别有无凹陷部18。
这种情况下,上下各片材构件15中,在其内部并未介装有底布或不织布,而仅由聚胺基甲酸酯系、聚酯系、聚酰胺系或氯乙烯系的热塑性弹性体构成。另外,该片材构件15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定,除热塑性弹性体之外,也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
各片材构件15包括:为了获得所需强度而将布带正反方向的厚度尺寸设定为特定大小的片材主体部16;及配置于片材主体部16的左右两侧的片材侧缘部17。本实施例1的左右片材侧缘部17具有使片材构件15的厚度尺寸(布带正反方向的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渐减的渐减部8的形态,该渐减部8形成于片材构件15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大致整体。
这样,在本实施例1的片材构件15的左右片材侧缘部17上形成有渐减部8,由此即便使片材构件15的片材主体部16的厚度尺寸以某种程度变大,也可使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背面与片材构件15的背面之间所形成的阶差极小,从而可使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背面与片材构件15的背面流畅地连续。
另外,渐减部8是通过在沿布带宽度方向切断的截面上观察而判别。在难以判别防水层11b与片材构件15的边界时,也可以拉链布带11a的截面的形态为基准,通过观察从该拉链布带11a至片材构件15的表面为止的尺寸(厚度尺寸)而判别渐减部8。
而且,在本实施例1中,如上所述通过在防水性布带11的凹陷部18的区域固着有片材构件15,而可由该凹陷部18削减片材构件15的厚度,从而可使片材构件15的背面的高度位置(布带正反方向的位置)接近于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外侧缘部的布带背面的高度位置。
尤其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在防水性拉链1的横截面观察时,将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外侧缘部的布带正反方向的中心位置作为基准点时,将从该中心位置起至片材构件15的背面(第1面)为止的布带正反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H1,设定为小于从该中心位置起算至固着有片材构件15的布带部分的布带正面(第2布带面)为止的布带正反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H2。
当测量该厚度尺寸H1与H2时,以使左右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外侧缘部分别成为水平状态的方式保持防水性拉链1,将该布带外侧缘部的布带正反方向的中心位置作为基准点,在相对于通过该基准点的水平面(与拉链链齿的啮合、分离方向平行的面)而固着有片材构件15的部位,测量从所述中心位置起至片材构件15的第1面、或防水性布带11的第2布带面为止的尺寸。此时,固着有片材构件15的部位也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平行(使片材构件15或凹陷部18成大致水平的状态)。简单来说,可取其截面照片进行测量,但为了更准确地测量,可如上所述在保持防水性拉链1的状态下利用透明树脂等固定,取其截面进行测量。
在所述形态下将片材构件15固着于防水性布带11的凹陷部18,由此可使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外侧缘部的布带背面、与片材构件15的背面以连续的方式而形成,从而可使所述面接近于1个平坦面。
由此,如下所述,在横跨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背面与片材构件15的背面而贴合止水布带6时(参照图5~图7),可使止水布带6容易地按照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背面及片材构件15的背面的形状,所以在防水性布带11及片材构件15与止水布带6之间难以形成间隙,可使止水布带6牢固地密着于防水性布带11及片材构件15。
而且,通过将片材构件15固着于防水性布带11的凹陷部18,而可使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背面与片材构件15的背面连续地形成,所以可使防水性拉链1的外形良好,并且可使防水性拉链1的背面侧(即,肌肤等接触的内表面侧)的肌肤触感良好。
本实施例1的拉链链齿12具有与之前一般的防水性拉链1上所配置的拉链链齿12相同的构成。具体来说,本实施例1的拉链链齿12是通过将聚缩醛、聚酰胺、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尼龙、聚碳酸酯等热塑性树脂射出成形而形成。
此外,拉链链齿12包括:呈长圆形状的啮合头部;从啮合头部连续地形成、且具有中部收缩的形状的颈部;从颈部连续地形成的躯干部;从颈部及躯干部朝上下方向延设的平板状的肩部;及从躯干部的布带内方侧端部经由胯部而分支延设的脚部。而且,在啮合头部的顶部(前端部),凹设有用以嵌入啮合对象侧的拉链链齿12的肩部与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侧缘的嵌入凹部。
各拉链链齿12包括:夹着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侧缘部而配置于布带正面侧的第1链齿半部(正面侧链齿半部);及配置于布带背面侧的第2链齿半部(背面侧链齿半部)。拉链链齿12的第1及第2链齿半部具有以防水性布带11为基准而相互对称的形状,分别固着于防水性布带11的防水层11b,并且经由防水性布带11的贯通孔内所形成的连结部而连结一体化。
本实施例1的滑件20是利用合成树脂或金属而形成,且具有与之前一般的防水性拉链中使用的滑件相同的构成。具体来说,本实施例1的滑件20具有停止机构,且包括:滑件躯体21;安装于滑件躯体21上的未图示的停止爪体;及可旋动地保持于滑件躯体21上的未图示的拉片。
这种情况下,滑件躯体21包括:第1及第2翼板;连结于第1及第2翼板间的导引柱;配置于第1及第2翼板的左右侧缘部上的凸缘部;及立设于第1翼板上的拉片安装柱;在第1及第2翼板间,形成有大致Y字形状的链齿导引路。停止爪体包括:配置于该停止爪体的一端部上的爪部;及用以使爪部向链齿导引路内突出的施力部;且构成为在拉片非操作时使爪部以进入链齿导引路内的方式而与拉链链齿12卡合。另外,本发明的滑件20也可以不包括停止爪体。
本实施例1的第1止挡(下止挡)30以在链齿排13的下端部侧规定滑件20的滑动范围的下端位置的方式配置。该第1止挡30通过将聚胺基甲酸酯系、聚酯系、聚酰胺系或氯乙烯系的热塑性弹性体射出成形而形成。
该第1止挡30包括:夹着防水性布带11而配置于布带背面侧的长方体状的第1半部(背面侧半部)31;及配置于布带正面侧的长方体状的第2半部(正面侧半部)32;所述第1半部31与第2半部32经由穿设于防水性布带11上的贯通孔内所形成的连结部而连结。
这种情况下,第1止挡30的第1半部31以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11的方式而固着于片材构件15的上端部、及防水性布带11的防水层11b。第1止挡30的第2半部32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11而固着于防水性布带11的防水层11b。此外,第1止挡30以使滑件20抵接而停止的方式形成为厚度尺寸较拉链链齿12大。于此,所谓厚度尺寸,是指防水性布带11的正反方向的尺寸。
而且,该第1止挡30构成为在左右拉链链齿12啮合的状态下埋设有包含拉链链齿12的链齿排13的一部分。由此,第1止挡30与链齿排13连续地形成,所以稳定地确保链齿排13与第1止挡30之间的左右防水性布带11间的液密性。此外,如上所述,第1止挡30的第1半部31是以覆盖片材构件15的上端部的方式而固着于片材构件15及防水性布带11,所以通过第1止挡30及片材构件15亦稳定地确保下空间部14a内的左右防水性布带11间的液密性。
本实施例1的第2止挡(上止挡)40以在链齿排13的上端部侧规定滑件20的滑动范围的上端位置的方式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11而固着,且通过将与第1止挡30相同材料射出成形而形成。
该第2止挡40包括:配置于布带背面侧的第1半部(背面侧半部)41、及配置于布带正面侧的第2半部(正面侧半部)42,所述第1及第2半部41、42是经由穿设于防水性布带11的未图示的贯通孔内所形成的连结部而连结一体化。
此外,第2止挡40包括:第2止挡主体部43,其使滑件20的第1及第2翼板抵接而停止;延伸部44,其在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背面侧从第2止挡主体部43向上方延伸,且覆盖片材构件15的下端部;及滑件插入部45,其从第2止挡主体部43向下方延设,且插入至滑件20的链齿导引路内。
第2止挡主体部43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11而配置于布带正面侧与布带背面侧,此外,第2止挡主体部43的布带正面侧的第2半部42较滑件插入部45的第2半部42隆起,且作为第2止挡主体部43整体具有较拉链链齿12大的厚度尺寸。这种情况下,第2止挡主体部43的布带正面侧的第2半部42于前视时具有以沿滑件20的第1及第2翼板的导入口侧外缘的方式而弯曲的形态。
第2止挡40的延伸部44从第2止挡主体部43朝上方延伸而固着于片材构件15的背面。该延伸部44将第2止挡主体部43与片材构件15之间连结,从而确保从第2止挡主体部43至片材构件15为止的左右防水性布带11间的液密性。
第2止挡40的滑件插入部45以可插入至滑件20的链齿导引路内的方式,形成为较第2止挡主体部43的布带正反方向的厚度尺寸小,且在前视时具有大致C字状的形态。在该滑件插入部45的内周侧,形成有在使滑件20抵接于第2止挡主体部43时可收容滑件20的导引柱的收容部46。
此外,滑件插入部45包含在其内周缘部朝布带正反方向突出设置的突条部47。该突条部47具有在使滑件20抵接于第2止挡主体部43而将滑件插入部45插入至链齿导引路内时与该滑件20的第1及第2翼板的内表面密接的厚度尺寸。
而且,滑件插入部45在使滑件20抵接于第2止挡主体部43时,具有如下形态:使滑件插入部45的外周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滑件20的凸缘部接触,并且使滑件插入部45的左右链齿排13侧的前端部相互密接。
具有所述构成的第2止挡40在使滑动于链齿排13的啮合方向的滑件20抵接于第2止挡主体部43而停止时,使滑件插入部45的突条部47以包围滑件20的导引柱的方式而密接于滑件20的第1及第2翼板的内表面,同时使滑件插入部45的左右前端部彼此密接,由此确保与滑件20之间的液密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第1止挡30及第2止挡40的具体形状及大小并无特别限定,可任意地变更。例如,本发明中,也可以滑件插入部45构成为不包括突条部47。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第2止挡40与滑件20之间的液密性,将滑件插入部45构成为使该滑件插入部45的正反面密接于滑件20的第1及第2翼板即可。
此外,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中,像所述那样配置有第1止挡30的情况下,作为第2止挡,也可以使用分别独立地形成于左右各防水性布带11的止挡,而非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11而固着的止挡。
接下来,对制造本实施例1的防水性拉链1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防水性布带11。具体来说,织成或编成拉链布带11a,且在获得的拉链布带11a的布带正反两面重合有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的膜的状态下,将该拉链布带11a及膜供给至已加热的一对辊间,使重合于布带正反面上的膜与拉链布带11a熔接。由此,获得在布带正面及布带背面具备防水层11b的防水性布带11。此时所得的防水性布带11形成为长条,以便在布带长度方向上能够连续地形成多个防水性拉链1。
接着,在所得的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侧缘部的形成有拉链链齿12的范围内,沿布带长度方向以特定间隔穿设有具有特定尺寸的多个圆形状贯通孔。而且,在防水性布带11的形成有第2止挡40的部位,将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侧缘部进行部分切除而形成切口部,确保构成第2止挡40的收容部46的空间。
然后,将所得的防水性布带11以2个为一组加以组合,在该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侧缘部,通过将热塑性树脂材料射出成形而形成多个拉链链齿12。此时,拉链链齿12对准穿设于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侧缘部的贯通孔的位置而固着。
由此,获得包含链齿排13的左右一对链带10。在以此方式获得的一对左右链带10的下端部与上端部,设置有未配置拉链链齿12的下空间部14a与上空间部14b(参照图11(a))。
另外,本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中,在形成为长条的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侧缘部,沿布带长度方向交替配置有形成有链齿排13的区域、及未形成链齿排13的区域(即,下空间部14a及上空间部14b的区域),如下所述,在第1止挡30及第2止挡40的射出成形后,在未形成链齿排13的区域沿布带宽度方向切断防水性布带11及片材构件15,由此获得具有特定长度尺寸的防水性拉链1。
形成左右一对链带10之后,执行熔接步骤,在该链带10的下空间部14a及上空间部14b的布带背面侧,将片材构件15以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11的方式熔接。在该片材构件15的熔接步骤中,使用如图8~图10所示的模具25,在使防水性布带11及片材构件15重合的状态下一面按压,一面对防水性布带11及片材构件15施加高频波,由此将片材构件15与左右防水性布带11熔接。
另外,本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的熔接步骤中,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邻接而形成的防水性拉链1中的一防水性拉链1的下空间部14a固着的片材构件15、与在另一防水性拉链1的上空间部14b固着的片材构件15是由1片片材构件15构成,该1片片材构件15熔接于长条的防水性布带11的未形成链齿排13的区域的特定位置。
该熔接步骤中使用的模具25包含下模26与上模27,在该下模26的与上模27对向的对向面26a,设置有用以插入片材构件15的矩形状的第1凹部26b、及用以插入形成于左右链带10上的链齿排13的第2凹部26c。
这种情况下,下模26的第1凹部26b的底面的长度尺寸(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设定为与熔接前的片材构件15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大小。此外,第1凹部26b的底面的宽度尺寸(布带宽度方向的尺寸)设定为小于熔接前的片材构件15的宽度尺寸,此外,第1凹部26b的左右侧壁部形成为从第1凹部26b的底面朝下模26的对向面26a而往上倾斜的倾斜面状。而且,成为第1凹部26b的深度的从下模26的对向面26a至第1凹部26b的底面为止的布带正反方向的尺寸设定为小于熔接前的片材构件15的厚度。
下模26的第2凹部26c形成为具有在下模26的上端部能够将链齿排13收容于内部的大小,通过在该第2凹部26c内收容链齿排13而可相对于模具25定位链带10。
另一方面,在上模27的与下模26对向的对向面,用以插入形成于左右链带10上的链齿排13的未图示的凹部形成为具有在上模27的上端部能够将链齿排13收容于内部的大小。
使用这种模具25执行片材构件15的熔接步骤时,首先,将具有特定尺寸的平板状的片材构件15放置于下模26的第1凹部26b内,将片材构件15定位于下模26的特定位置(参照图9)。
接着,在左右链齿排13啮合的状态下,将左右链带10以使链带10的布带背面侧与下模26的对向面26a及片材构件15相对的方式,载置于放置有片材构件15的下模26的对向面26a。此时,通过将链带10的链齿排13收容于下模26的第2凹部26c内,而将链带10定位于特定位置。
之后,将上模27载置于左右链带10的布带正面侧(参照图10),且一面通过上模27与下模26将片材构件15及防水性布带11朝相互密着的方向按压,一面对片材构件15与防水性布带11的边界面附近施加高频波而进行加热。由此,片材构件15熔接于防水性布带11的特定位置(参照图11(b))。
此时,下模26的第1凹部26b的左右侧壁部如上所述形成为倾斜面状,所以在熔接后的片材构件15的片材侧缘部17形成有渐减部8。此外,由于防水性布带11较片材构件15柔软地构成,或者由于片材构件15在冷却时会收缩等,而导致防水性布带11弯曲,如图3及图4所示,在熔接后的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背面侧,形成有固着有片材构件15的凹陷部18。
以所述方式执行片材构件15的熔接步骤之后,在左右一对链带10的链齿排13上安装滑件20。之后,在该链带10的上端部及下端部,通过将热塑性弹性体射出成形而分别形成第1止挡30及第2止挡40。
使第1止挡30及第2止挡40成形时,首先,在第1止挡30的形成区域、及第2止挡40的形成区域的特定位置,将圆形状的贯通孔19形成于防水性布带11或者防水性布带11及片材构件15(参照图11(c)。接着,以覆盖所形成的贯通孔19的方式,通过将热塑性弹性体射出成形而将第1止挡30及第2止挡40分别形成于特定位置(参照图11(d))。
此时,第1止挡30埋设有链齿排13的下端部,并且以对片材构件15的上端部进行部分覆盖的方式,形成于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背面侧与布带正面侧。由此,布带长度方向上的从链齿排13的下端至防水性布带11的下端缘,将第1止挡30与片材构件15以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11间的状态连续地配置,所以较链齿排13更靠下侧的区域的防水性布带11间的液密性得到确保。
第2止挡40中,在链带10的上空间部14b,滑件插入部45从链齿排13连续,并且延伸部44以对片材构件15的下端部进行部分覆盖的方式形成于防水性布带11。这种情况下,固着有第2止挡40的延伸部44的片材构件15配置于防水性布带11的上端缘为止。因此,在滑件20抵接于第2止挡40而停止时,滑件插入部45的突条部47密接于滑件20的第1及第2翼板的内表面,由此,较链齿排13更靠上侧的区域的防水性布带11间的液密性通过第2止挡40、片材构件15、及滑件20而得以确保。
通过以所述方式使第1止挡30及第2止挡40成形,沿防水性布带11的长度方向连续地形成多个防水性拉链1。之后,将防水性布带11及片材构件15在未配置链齿排13的区域的特定位置沿布带宽度方向切断,由此制造如图1及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1的防水性拉链1。
另外,在本发明中,防水性拉链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本发明中,也可于制造防水性拉链1时,分别执行第1止挡30与第2止挡40的成形步骤。此外,也可以在制作长条的防水性布带之后将该长条的防水性布带切断成特定长度,之后,对特定长度的防水性布带依次进行拉链链齿的成形、片材构件的熔接、以及第1止挡及第2止挡的成形等,由此可逐个独立地制造防水性拉链。而且,在左右链齿排13安装滑件20的时间及手段也无特别限定。
而且,如上所述,将以所述方法制造的本实施例1的防水性拉链1安装于紧身潜水衣等的拉链被着体3的开口部或开闭部,由此制造如图5所示的防水制品5。
这种情况下,防水制品5的防水性拉链1是利用高频波将左右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正面(第2布带面)熔接于拉链被着体3的开口部周缘的背面侧,或者使用接着剂将左右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正面(第2布带面)接着于拉链被着体3的开口部周缘的背面侧,由此安装于拉链被着体3,并在之后进行缝制,而利用缝制线4缝在拉链被着体3上。
而且,为了堵塞因所述缝制而形成的针孔以提高防水性拉链1及拉链被着体3的防水性,在防水性拉链1及拉链被着体3的背面侧,以横跨防水性布带11与拉链被着体3的方式,将止水布带6(也称为接着布带或接缝布带)贴附于上下左右4个部位。这种情况下,止水布带6是通过在织成或编成的布带的一面形成接着层而构成。
以此方式制造的防水制品5中,如上所述,在配置于防水性拉链1上的片材构件15的左右片材侧缘部17形成有渐减部8,由此可使防水性布带11与片材构件15之间所形成的阶差极小。而且,通过将片材构件15固着于防水性布带11的凹陷部18,而可将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外侧缘部的布带背面与片材构件15的背面形成为1个连续的面。
由此,在防水性拉链1的下端部的背面侧,可跨及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背面与片材构件15的背面(即,以横越防水性布带11与片材构件15的方式)而使止水布带6牢固地密着并贴合,所以在防水性布带11及片材构件15与止水布带6之间,难以形成使水浸入的间隙。
因此,在使用防水制品5时,即便水从拉链被着体3的正面侧向形成于防水性布带11及片材构件15的针孔、或插通于该针孔中的缝制线4蔓延,也可以利用止水布带6堵住该水,从而可防止水浸入至防水性拉链1的背面侧。
另外,本发明的防水性拉链并非限定于所述实施例1的防水性拉链1的形态,也包含例如图12所示的变化例的防水性拉链1a等。
该图12所示的防水性拉链1a中,防水性布带51具有与像所述实施例1那样在拉链布带11a的布带正反两面形成有防水层11b的防水性布带11不同的结构,该防水性布带51构成为仅在拉链布带51a的布带正面(第2布带面)形成有防水层51b。另外,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仅在拉链布带的布带背面(第1布带面)形成有防水层的防水性布带。
该变化例的片材构件52在防水性布带51的下空间部及上空间部的区域的配置有防水层51b的面(该变化例的情况下,为防水性布带51的布带正面(第2布带面))侧,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51间而固着。
此外,该片材构件52的片材侧缘部53具有使片材构件52的厚度尺寸(布带正反方向的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渐减的渐减部8的形态,该渐减部8形成于片材构件52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大致整体。另外,渐减部8也可以仅形成于片材构件52的布带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范围内。
这种情况下,在防水性布带51的固着有片材构件52的布带部分,未形成像所述实施例1那样的凹陷部,从横截面观察左右防水性布带51时,具有跨及布带宽度区域整体的大致笔直的形态(未朝布带正反方向弯曲的形态)。
即便为这种变化例的防水性拉链1a,也可以通过在片材构件52的左右片材侧缘部53形成渐减部8,而构成为使防水性布带51的布带正面与片材构件52的正面彼此连续。由此,例如在该防水性拉链1a的背面侧重合拉链被着体3而进行缝制后,在防水性布带51及片材构件52的正面侧贴合止水布带时,可跨及防水性布带51的布带正面与片材构件52的正面而使止水布带密着,所以在防水性布带51及片材构件52与止水布带之间,难以形成使水浸入的间隙。因此,该变化例的防水性拉链1a在液密性方面也优秀。
实施例2
图13是表示本实施例2的防水性拉链的要部的放大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XIV-XIV线的剖视图,图15是图13所示的XV-XV线的剖视图。
另外,本实施例2中,固着于防水性拉链的下空间部及上空间部上的片材构件的形态与所述实施例1不同,关于片材构件的形态以外的防水性拉链的构成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因此,本实施例2中,对于具有与所述实施例1实质上相同构成的零件及构件使用相同符号表示,由此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2的防水性拉链2的下空间部及上空间部,固着有片材构件55。这种情况下,配置于下空间部上的片材构件55是固着于防水性布带11的包含形成于下端部的凹陷部58的区域。
该片材构件55包括:配置于布带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的片材主体部56、及配置于片材主体部56的左右两侧的片材侧缘部57。此外,本实施例2的左右片材侧缘部57包括:第1侧缘部57a,其具有使片材构件55的厚度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渐减的渐减部8的形态;及第2侧缘部57b,其配置于较第1侧缘部57a更靠近成为链齿排13侧的上端部,且使片材构件55的厚度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而较第1侧缘部57a急遽地减少。因此,片材构件55跨及左右侧缘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范围而包含渐减部8。
这样,在本实施例2的片材构件55的左右第1侧缘部57a形成有渐减部8,由此,即便使片材构件55的片材主体部56的厚度尺寸以某种程度变大,也可以使防水性布带11与片材构件55之间所形成的阶差极小,从而可使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背面与片材构件55的背面流畅地连续。
此外,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2的片材构件55的第2侧缘部57b具有以相对于片材构件55的背面而大致径直的方式配置的侧端面,利用该侧端面而使片材构件55的厚度尺寸较第1侧缘部57a的渐减部8急遽地减少。如下所述,在使用模具执行片材构件55的熔接步骤时,为了将片材构件55稳定地定位于下模66的特定位置,该第2侧缘部57b是利用配置于下模66的第1凹部66b的侧缘部上的突出部67b而形成。
另外,本实施例2中在制造防水性拉链2时,如下所述,为了将片材构件55及防水性布带11在所述拉链布带的布带长度方向的中间(并不限于正中)沿拉链布带的布带宽度方向切断,在图13中,成为在片材构件55的下端部(防水性布带的下端部)不存在利用配置于下模66上的突出部67b而形成的第2侧缘部57b的状态。
另一方面,虽未图示,但本实施例2中配置于上空间部上的片材构件55是固着于防水性布带11的包含形成于上端部的凹陷部的区域。此外,与配置于下空间部上的片材构件55同样地,配置于上空间部上的片材构件55包含配置于布带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的片材主体部、及配置于片材主体部的左右两侧的片材侧缘部,而且,左右片材侧缘部包括:形成有渐减部的第1侧缘部;及第2侧缘部,其配置于较第1侧缘部更靠近成为链齿排13侧的下端部,且使片材构件的厚度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而较第1侧缘部急遽地减少。
当制造将如上所述的片材构件55固着于防水性布带11上的本实施例2的防水性拉链2时,使用如图16所示的包含下模66的模具,执行片材构件55的熔接步骤。另外,本实施例2中,也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地采用以下方法:沿长条的防水性布带11的长度方向连续地形成多个防水性拉链2,之后将防水性布带11及片材构件55在未配置链齿排13的区域的特定位置(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的位置)沿布带宽度方向切断,由此制造多个防水性拉链2。
在片材构件55的熔接步骤中使用的模具包含下模66及未图示的上模,对于上模,使用的是与所述实施例1的片材构件15的熔接步骤中所用的上模27(参照图8)相同的模具。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2的下模66的上模对向面66a,如图16所示,设置有用以插入片材构件55的第1凹部66b、及用以插入形成于左右链带10的链齿排13的第2凹部66c。
这种情况下,在下模66的第1凹部66b的左右侧壁部,形成有配置于布带长度方向的中央区域的斜面部67a、及以夹着该斜面部67a的方式配置于上端部与下端部的突出部67b。斜面部67a形成为从第1凹部66b的底面朝下模66的上模对向面66a而往上倾斜的倾斜面状。突出部67b较斜面部67a更朝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而形成。此外,形成于第1凹部66b的上端部的左右突出部67b间的间隔、及形成于下端部的左右突出部67b间的间隔,被设定为与熔接前的片材构件55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为大致相同大小。
当使用这种模具执行片材构件55的熔接步骤时,如图17所示,将片材构件55放置于下模66的第1凹部66b内。此时,片材构件55嵌入至第1凹部66b的上端部及下端部上所配置的左右突出部67b间而卡止,由此相对于下模66而稳定地定位于特定位置。
接下来,在左右链齿排13啮合的状态下,将左右链带10以使链带10的布带背面侧与下模66的上模对向面66a及片材构件55相对的方式,载置于放置有片材构件55的下模66的上模对向面66a。
之后,将上模载置于左右链带10的布带正面侧,且一面通过上模与下模66将片材构件55及防水性布带11朝相互密着的方向按压,一面对片材构件55与防水性布带11的边界面附近施加高频波而进行加热。
由此,片材构件55稳定地熔接于防水性布带11的特定位置。这种情况下,在下模66的第1凹部66b的左右侧壁部,如上所述形成有斜面部67a,所以在熔接后的片材构件55的左右第1侧缘部57a稳定地形成有渐减部8。
与所述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执行如上所述的片材构件55的熔接步骤而制造的本实施例2的防水性拉链2是利用高频波熔接、或使用接着剂接着而安装于拉链被着体3之后,通过缝制而缝在拉链被着体3上。之后,再在防水性拉链2及拉链被着体的背面侧,以横跨防水性布带11与拉链被着体的方式贴附止水布带,由此制造防水制品。
而且,以此方式制造的防水制品虽然因缝制而在防水性布带11或片材构件55形成有针孔,但止水布带跨及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背面与片材构件55的背面牢固地贴合,所以能防止水经由针孔或插入至该针孔中的缝制线而从拉链被着体的正面侧浸入至防水性拉链2的背面侧。
[符号说明]
1、1a 防水性拉链
2 防水性拉链
3 拉链被着体
4 缝制线
5 防水制品
6 止水布带(接着布带)
8 渐减部
10 链带
11 防水性布带
11a 拉链布带
11b 防水层
12 拉链链齿
13 链齿排
14a 下空间部
14b 上空间部
15 片材构件
16 片材主体部
17 片材侧缘部
18 凹陷部
19 贯通孔
20 滑件
21 滑件躯体
25 模具
26 下模
26a 对向面
26b 第1凹部
26c 第2凹部
27 上模
30 第1止挡(下止挡)
31 第1半部(背面侧半部)
32 第2半部(正面侧半部)
40 第2止挡(上止挡)
41 第1半部(背面侧半部)
42 第2半部(正面侧半部)
43 第2止挡主体部
44 延伸部
45 滑件插入部
46 收容部
47 突条部
51 防水性布带
51a 拉链布带
51b 防水层
52 片材构件
53 片材侧缘部
55 片材构件
56 片材主体部
57 片材侧缘部
57a 第1侧缘部
57b 第2侧缘部
58 凹陷部
66 下模
66a 上模对向面
66b 第1凹部
66c 第2凹部
67a 斜面部
67b 突出部
H1、H2 厚度尺寸

Claims (8)

1.一种防水性拉链(1、2),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链带(10),其在第1及第2布带面的至少一方具备防水层(11b)的左右防水性布带(11)的对向布带侧缘部,射出成形有多个合成树脂制拉链链齿(12);滑件(20),其沿包含多个所述拉链链齿(12)的链齿排(13)而可滑动地安装;及止挡(30、40),其在所述链齿排(13)的至少一端部侧横跨左右所述防水性布带(11)而配置;所述链带(10)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包含未配置所述拉链链齿(12)的空间部(14a、14b),在配置有所述止挡(30、40)一侧的所述空间部(14a、14b)内的所述防水性布带(11)的一布带面侧,横跨左右所述防水性布带(11)间而固着有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形成的片材构件(15、55),且固着于所述链带(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下端部的空间部(14a)的所述片材构件(15、55)的下端部配置于上下方向上与所述防水性布带(11)的下端部相同的位置,所述止挡(30、40)覆盖所述片材构件(15、55)的一部分而固着于所述防水性布带(11),且
所述片材构件(15、55)包含片材主体部(16)以及渐减部(8),该渐减部(8)是配置于所述片材主体部(16)的左右两侧,跨及左右侧缘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使布带正反方向的厚度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渐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性拉链,其中所述片材构件(15、55)固着于凹陷部(18),该凹陷部(18)形成为使所述防水性布带(11)的一布带面侧凹陷成凹状,且使另一布带面侧隆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性拉链,其中在所述防水性拉链(1、2)的横截面观察时,将从所述防水性布带(11)的布带外侧缘部的布带正反方向的中心位置起至所述片材构件(15、55)的外表面为止的布带正反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H1),设定为小于从所述中心位置起至固着有所述片材构件(15、55)的布带部分的另一布带面为止的布带正反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H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性拉链,其中所述片材构件(55)的左右侧缘部包括:第1侧缘部(57a),其形成有所述渐减部(8);及第2侧缘部(57b),其配置于所述链齿排(13)侧的端部,且使所述片材构件(55)的厚度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而较所述第1侧缘部(57a)急遽地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性拉链,其中所述止挡(30)构成为,配置于以使所述链齿排(13)分离的方式使所述滑件(20)滑动的方向侧的端部,且埋设有所述拉链链齿(12)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性拉链,其中所述止挡(40)配置于以使所述链齿排(13)闭锁的方式使所述滑件(20)滑动的方向侧的端部,且包括:主体部(43),其使所述滑件(20)抵接而停止;及滑件插入部(45),其从所述主体部(43)朝向所述链齿排(13)而配置,且插入至所述滑件(20)的链齿导引路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性拉链,其中所述止挡(30、40)固着于所述链齿排(13)的一端部侧与另一端部侧的两者。
8.一种防水制品,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性拉链(1、2)的第2面重合于拉链被着体(3)的第1面侧而缝制,且至少跨及所述防水性布带(11)的一布带面与所述片材构件(15、55)的外表面而贴合有被覆因所述缝制而形成的针孔的止水布带(6)。
CN201280071383.0A 2012-03-14 2012-03-14 防水性拉链及防水制品 Active CN1041687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56582 WO2013136473A1 (ja) 2012-03-14 2012-03-14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防水製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8793A CN104168793A (zh) 2014-11-26
CN104168793B true CN104168793B (zh) 2017-05-24

Family

ID=49160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1383.0A Active CN104168793B (zh) 2012-03-14 2012-03-14 防水性拉链及防水制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68793B (zh)
TW (1) TWI496548B (zh)
WO (1) WO20131364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9500B (zh) * 2015-05-18 2017-10-27 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闭尾式拉链
US11134756B2 (en) 2016-10-11 2021-10-05 Ykk Corporation Waterproof slide fasten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2404U (zh) * 1975-08-26 1977-03-07
US5444898A (en) * 1992-10-13 1995-08-29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Water-resistant closure
CN1939180B (zh) * 2005-09-29 2010-04-14 Ykk株式会社 拉链的防水顶端止动件
CN201700531U (zh) * 2010-03-07 2011-01-12 谢彦博 一种聚氨酯水汽密封拉链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9771A (en) * 1958-01-08 1961-10-11 Gandolph Doelter Improvements in sliding clasp fasteners
JP2007215819A (ja) * 2006-02-17 2007-08-30 Ykk Corp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下止
CN102665475B (zh) * 2009-12-25 2015-08-19 Ykk株式会社 拉链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2404U (zh) * 1975-08-26 1977-03-07
US5444898A (en) * 1992-10-13 1995-08-29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Water-resistant closure
CN1939180B (zh) * 2005-09-29 2010-04-14 Ykk株式会社 拉链的防水顶端止动件
CN201700531U (zh) * 2010-03-07 2011-01-12 谢彦博 一种聚氨酯水汽密封拉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96548B (zh) 2015-08-21
TW201340904A (zh) 2013-10-16
CN104168793A (zh) 2014-11-26
WO2013136473A1 (ja) 201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3378B (zh) 防水性拉链
JP6153137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物品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物品の製造方法
US11083255B2 (en)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EP0111889B1 (en) Water-resistant slide fastener stri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223607B (zh) 具有防渗结构的夹式扣合元件拉链
CN105050447A (zh) 附有拉链的物品及附有拉链的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链带及拉链
TWI397386B (zh)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zipper cha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a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and a presser foot
TWI471102B (zh) A sewing method for a zipper cha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and a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US20100101058A1 (en) Brassiere back closure
CN104168793B (zh) 防水性拉链及防水制品
US6309489B1 (en) Adjustable strap fastener for brassieres and the lik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TW201408235A (zh) 鏈帶及拉鏈
US7431631B2 (en) Laminated brassiere wing
EP1101418B1 (en) Adjustable strap fastener for brassieres and the lik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10811082B (zh) 拉链
CN203748709U (zh) 上衣
CN217407904U (zh) 扣环件
CN204218194U (zh) 缝有垫厚组件的尼龙双层齿拉链或尼龙单层齿反穿拉链的硬壳箱包及软壳箱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