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5579B - 旋转角度检测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转角度检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5579B
CN104165579B CN201410206367.9A CN201410206367A CN104165579B CN 104165579 B CN104165579 B CN 104165579B CN 201410206367 A CN201410206367 A CN 201410206367A CN 104165579 B CN104165579 B CN 104165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gnet
protuberance
rotation angle
magnetic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63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5579A (zh
Inventor
大桥智文
阿部卓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zbi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zb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zbil Corp filed Critical Azb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65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5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5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55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 G01D5/14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Hall-effect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 G01D5/14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Hall-effect devices
    • G01D5/145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Hall-effect devices influenced by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Hall device and magnetic fiel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Abstract

一种旋转角度检测器,能够扩大磁性传感器和磁铁之间的向着横方向的轴偏差的允许范围,以简单的结构、低价地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将磁性传感器(4)作为基点在磁铁(2)的相反侧处配置磁性体(6A)。在该磁性体(6A)的隔着磁性传感器(4)与磁铁(2)的一个面(2a)平行相对的面的中央部设置向磁铁(2)侧突出的凸部(6a)。由此,作用于磁性传感器(4)的感磁面(4a)的来自磁铁(2A)的磁通量的流动变得比较水平,作用于磁性传感器(4)的感磁面(4a)的X方向以及Y方向的磁通量密度就变得均匀,由磁性传感器(4)和磁铁(2)之间的向着横方向的轴偏差而导致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动就会变小,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的劣化就得到抑制。

Description

旋转角度检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角度检测器,根据磁性传感器检测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检测出检测对象的旋转角度。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旋转角度检测器,以下结构被多次提出:将具有N极和S极的磁铁的旋转体和检测磁通量密度的变化的磁性传感器组合,使旋转体相对于磁性传感器旋转,由此,根据磁性传感器检测到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检测出检测对象的旋转角度。
图15示出了现有的旋转角度检测器的一例。在该图中,1是旋转轴,2是安装于该旋转轴1的顶端的磁铁。磁铁2的平面形状被做成圆形,在直径方向上被磁化。旋转轴1上嵌合固定有齿轮3,齿轮3随着检测对象的旋转而旋转,旋转轴1与该齿轮3一体地旋转。即,旋转轴1将轴心O1作为中心,随着检测对象的旋转而旋转,磁铁2与该旋转轴1一体地旋转。磁铁2被安装于旋转轴1的顶端,以使得该旋转中心和旋转轴1的轴心O1一致。
4是对磁通量密度的变化进行检测的磁性传感器。将相对于磁铁2的直径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磁铁2的厚度方向,磁性传感器4被配置在印刷电路板5上,使得其感磁面4a与该磁铁2的厚度方向的一个面(上表面)2a平行相对,并且使该感磁面4a的中心(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与磁铁2的旋转中心相一致。6是将磁性传感器4作为基点,配置在磁铁2的相反侧的圆板状的磁性体。
印刷电路板5以及磁性体6被保持于金属制的支架7。支架7被安装于箱主体8。旋转轴1的顶端的外周面被做成研钵状,在该被做成研钵状的旋转轴1的外周面和支架7之间设置有轴承9。该轴承9为了与旋转轴1的顶端的研钵状的外周面相配合,对该研钵状的外周面进行轴支承,而被做成变形轴承。另外,专利文献1中也示出了使用了变形轴承的旋转角度检测器。
在该旋转角度检测器200中,齿轮3随着检测对象的旋转而旋转,旋转轴1与该齿轮3一体地旋转,磁铁2将该旋转轴1的轴心O1作为中心而旋转。即,从磁铁2的N极回到S极的磁通量的方向在旋转。由此,作用于磁性传感器4的感磁面4a的磁通量密度发生变化,根据该磁性传感器4检测到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检测出检测对象的旋转角度。
另外,在图15中,采用使用了霍尔元件的磁性传感器、使用了MR元件(磁阻效应元件)的磁性传感器等作为磁性传感器4。采用使用了霍尔元件的磁性传感器4的话,对作用于该磁性传感器4的感磁面4a的向X方向以及Y方向(参照图16)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进行检测。
在该旋转角度检测器200中,将磁性传感器4作为基点,在磁铁2的相反侧设置圆板状的磁性体6,由此,得到以下两个效果。
(1)利用磁性体6和磁铁2之间的吸引力,旋转轴1与磁铁2一起被磁性体6吸引,旋转轴1的顶端的研钵状的外周面被推压至轴承9(变形轴承)的内周面。由此,旋转轴1的轴心O1和磁铁2的旋转中心一致,旋转轴1的向横方向(X、Y方向)的轴偏差就难以产生,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得到提高。
(2)通过用磁铁2和磁性体6夹持磁性传感器4,由于磁性收敛效果,磁性传感器4的周边部的磁通量密度被提高,其结果是,磁性传感器4的输出的S/N比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得到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148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旋转角度检测器200中,为了使旋转轴1的向横方向的轴偏差难以产生,不得不使用变形轴承作为轴承9,旋转轴1的顶端也不得不被做成研钵状,该结构变得复杂化且高价。又,由于以吸引力将旋转轴1的顶端的研钵状的外周面按压至轴承9(变形轴承),因此轴承的摩擦损耗很厉害。又,如果因组合时的误差等导致磁性传感器4的感磁面4a的中心和磁铁2的旋转中心之间产生轴偏差(以下称为磁性传感器4和磁铁2之间的横方向的轴偏差),则会产生通过磁性传感器4的磁通量密度发生变化,无法得到规定的磁通量密度,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恶化等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角度检测器,能够扩大磁性传感器和磁铁之间的向着横方向的轴偏差的允许范围,以简单的结构、低价地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角度检测器,其具有:旋转轴;将该旋转轴的轴心作为中心旋转的、在直径方向被磁化的磁铁;以及磁性传感器,其对作用于所述磁性传感器的感磁面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进行检测,将相对于该磁铁的直径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该磁铁的厚度方向,该磁性传感器被配置为使得该磁性传感器的感磁面与该磁铁的厚度方向的一个面平行相对,并且使该感磁面的中心与磁铁的旋转中心一致,所述旋转角度检测器根据磁性传感器检测到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检测出检测对象的旋转角度,所述旋转角度检测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磁性体,所述磁性体以所述磁性传感器作为基点被配置于所述磁铁的相反侧,在隔着磁性传感器与磁铁的一个面相对的面的中央部具有向磁铁侧突出的凸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磁性传感器作为基点在磁铁的相反侧处配置磁性体,在该磁性体的隔着磁性传感器与磁铁的一个面相对的面的中央部设置向磁铁侧突出的凸部,作用于磁性传感器的感磁面的来自磁铁的磁通量的流动就变得比较水平,由磁性传感器和磁铁之间的向着横方向的轴偏差所导致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动就变小,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的劣化就得到抑制。
在本发明中,可以将磁铁的平面形状做成圆形,将磁性体的凸部的平面形状做成圆形,使磁铁以及磁性体的凸部的平面形状的圆形的直径相等。这样一来,就能够使磁通量密度的变动为最小,将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的劣化抑制在最低限度。
又,在本发明中,可以将磁性体的凸部的顶部做成与相对的磁铁的一个面平行的圆形的平面。这样一来,相比于将其顶部做成圆形山状、或做成尖锐山状的情况,能够进一步减小磁通量密度的变动,更大限度地抑制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的劣化。又,在本发明中,磁性体可以是凸部一体地形成的磁性体,也可以是凸部作为其他部分接合的磁性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磁性传感器作为基点在磁铁的相反侧处配置磁性体,在该磁性体的隔着磁性传感器与磁铁的一个面平行相对的面的中央部设置向磁铁侧突出的凸部,因此作用于磁性传感器的感磁面的来自磁铁的磁通量的流动就变得比较水平,磁性传感器和磁铁之间的向着横方向的轴偏差所导致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动就变小,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的劣化就得到抑制,由此,磁性传感器和磁铁之间的向着横方向的轴偏差的允许范围就变大,就可以使用通常的轴承代替变形轴承,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低价地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又,轴承的摩擦损耗也减少,抗震也变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角度检测器的一个实施形态的关键部的侧剖面图。
图2是示出该旋转角度检测器中的磁铁和磁性传感器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3是比较性地示出在使用了具有凸部的磁性体和不具有凸部的磁性体的情况下的磁通量的流动的图。
图4是示出在将磁性体的凸部的顶部做成与磁铁的相对的面平行的圆形平面的情况下的、向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φL=3mm的情况、φL=9mm的情况、φL=11mm的情况,φL:凸部的直径)的图。
图5是示出在将磁性体的凸部的顶部做成圆形山状的情况下的、向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φL=3mm的情况、φL=9mm的情况、φL=11mm的情况,φL:凸部的直径)的图。
图6是示出在将磁性体的凸部的顶部做成尖锐山状的情况下的、向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φL=3mm的情况、φL=9mm的情况、φL=11mm的情况,φL:凸部的直径)的图。
图7是示出使用了现有的没有凸部的磁性体的情况下的向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的图。
图8是示出在将磁性体的凸部的顶部做成与磁铁的相对的面平行的圆形平面的情况下的、向Y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φL=3mm的情况、φL=9mm的情况、φL=11mm的情况,φL:凸部的直径)的图。
图9是示出在将磁性体的凸部的顶部做成圆形山状的情况下的、向Y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φL=3mm的情况、φL=9mm的情况、φL=11mm的情况,φL:凸部的直径)的图。
图10是示出在将磁性体的凸部的顶部做成尖锐山状的情况下的、向Y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φL=3mm的情况、φL=9mm的情况、φL=11mm的情况,φL:凸部的直径)的图。
图11是示出使用了现有的没有凸部的磁性体的情况下的、向Y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的图。
图12是示出在改变了磁性体的凸部的高度的情况下的、向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t=0.5mm的情况、t=1mm的情况、t=1.5mm的情况、t=2mm的情况,t:凸部的高度)的图。
图13是示出在改变了磁性体的凸部的高度的情况下的、向Y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t=0.5mm的情况、t=1mm的情况、t=1.5mm的情况、t=2mm的情况,t:凸部的高度)的图。
图14是示出代替圆板状的磁性体而安装有圆柱状的磁性体的旋转角度检测器的侧剖面图。
图15是示出现有的旋转角度检测器的一例的侧剖面图。
图16是示出现有的旋转角度检测器中的磁铁和磁性传感器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角度检测器的一个实施形态的关键部的侧剖面图。在该图中,与图15相同的符号表示了与参照图15说明的构成要素相同或等同的构成要素,其说明省略。
该旋转角度检测器100与现有的旋转角度检测器200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在磁性体6的隔着磁性传感器4与磁铁2的一个面2a平行相对的面的中央部上,设置有向磁铁2侧突出的凸部6a。下面,为了和现有的旋转角度检测器200中的磁性体6进行区分,令本实施形态的旋转角度检测器100中的磁性体6为6A,令现有的旋转角度检测器200中的磁性体6为6B。
另外,在图1中,将磁性体6A做成平板状的磁性体,对该平板状的磁性体进行加工,在其中央部形成向磁铁2侧突出的凸部6a,虽然将该凸部6a的顶部做成圆形山状,但是在对其形状或尺寸等如后述那样有多种考虑。
又,在本实施形态的旋转角度检测器100中,旋转轴1的顶端的外周面没有被做成研钵状,而是被做成了相同直径的平坦面。下面,为了和现有的旋转角度检测器200中的旋转轴1进行区分,令本实施形态的旋转角度检测器100中的旋转轴1为1A,令现有的旋转角度检测器200中的旋转轴1为1B。
又,在本实施形态的旋转角度检测器100中,没有使用变形轴承作为轴承9,而是使用通常的轴承。下面,为了和现有的旋转角度检测器200中的轴承9进行区分,令本实施形态的旋转角度检测器100中的轴承9(通常的轴承)为9A,令现有的旋转角度检测器200中的轴承9(变形轴承)为9B。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钕磁铁、钐钴磁铁、铝镍钴磁铁等作为磁铁2,使用碳素钢(S45C)、压延钢板(SPCC)、一般结构用压延钢材(SS400)等作为磁性体6A。
在该旋转角度检测器100中,由于在磁性体6A的隔着磁性传感器4与磁铁2的一个面2a平行相对的面的中央部设置有向磁铁2侧突出的凸部6a,因此作用于磁性传感器4的感磁面4a的来自磁铁2A的磁通量的流动就比较水平。
在图3中比较性地示出了在使用了具有凸部6a的磁性体6A和不具有凸部6a的磁性体6B的情况下的磁通量的流动的图。图3的(a)示出了在使用了具有凸部6a的磁性体6A的情况下的磁通量的流动,图3的(b)示出了在使用了不具有凸部6a的磁性体6B的情况下的磁通量的流动。采用不具有凸部6a的磁性体6B的话,磁铁2和磁性体6B之间的磁通量的流动不会变得水平(即使靠近也一样),但采用具有凸部6a的磁性体6A的话,磁铁2和磁性体6A之间的磁通量的流动就会变得比较水平。
这样一来,采用本实施形态的旋转角度检测器100的话,由于作用于磁性传感器4的感磁面4a的来自磁铁2的磁通量的流动因磁性体6A的凸部6a而变得比较水平,因此作用于磁性传感器4的感磁面4a的X方向以及Y方向(参照图2)的磁通量密度就变得均匀,由磁性传感器4和磁铁2之间的向着横方向的轴偏差而导致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动就会变小,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的劣化就得到抑制。
又,采用该旋转角度检测器100的话,由于磁性传感器4和磁铁2之间的向着横方向的轴偏差的允许范围扩大了,就能够使用通常的轴承代替变形轴承来作为轴承9。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低价地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又,轴承的摩擦损耗也减少,抗震也变强。
[凸部6a的形状、尺寸等]
在图1示出的旋转角度检测器100中,将磁性体6A做成平板状的磁性体,对该平板状的磁性体进行加工,在其中央部形成向磁铁2侧突出的凸部6a,将该凸部6a的顶部做成圆形山状。
本发明的发明者通过实验确认了,相比于将凸部6a的顶部做成圆形山状、或做成尖锐山状的情况,将其做成与磁铁2的相对的面2a平行的圆形的平面更能减小磁通量密度的变动。又,本发明的发明者通过实验确认了,如果将磁铁2以及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圆形的直径做成相等,则就能使磁通量密度的变动为最小。又,本发明的发明者通过实验确认了,通过调整磁性体6A的高度,能够减小磁通量密度的变动。
[向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通量密度变化]
在图4中示出了在将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顶部做成与磁铁2的相对的面2a平行的圆形平面的情况下的、向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在图5中示出了在将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顶部做成圆形山状的情况下的、向着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在图6中示出了在将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顶部做成尖锐山状的情况下的、向着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
在图4、图5、图6中,(a)示出了在将凸部6a的直径φL做成3mm(比磁铁2的外径要小)的情况下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X方向轴偏差量[mm]和磁通量密度[mT]的关系,(b)示出了在将凸部6a的直径φL做成9mm(与磁铁2的外径相等)的情况下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X方向轴偏差量[mm]和磁通量密度[mT]的关系,(c)示出了在将凸部6a的直径φL做成11mm(比磁铁2的外径稍大)的情况下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X方向轴偏差量[mm]和磁通量密度[mT]的关系。
另外在图4、图5、图6中,磁铁2使用的是外径为9mm、厚度为3mm的钕磁铁(等级S36SH),磁性体6A使用的是压延钢板(SPCC)。又,磁性体6A的厚度被固定为1mm,凸部6a的高度被固定为1mm,从磁铁2的面2a至凸部6a的距离被固定为5mm,从磁铁2的面2a至磁性传感器4的距离被固定为1.2mm。作为参考,在图7中示出了在没有凸部6a的情况下,即使用了现有的磁性体6B的情况下的、向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
[向Y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通量密度变化]
在图8中示出了在将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顶部做成与磁铁2的相对的面2a平行的圆形平面的情况下的向Y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在图9中示出了在将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顶部做成圆形山状的情况下的、向着Y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在图10中示出了在将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顶部做成尖锐山状的情况下的、向着Y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
在图8、图9、图10中,(a)示出了在将凸部6a的直径φL做成3mm(比磁铁2的外径要小)的情况下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Y方向轴偏差量[mm]和磁通量密度[mT]的关系,(b)示出了在将凸部6a的直径φL做成9mm(与磁铁2的外径相等)的情况下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Y方向轴偏差量[mm]和磁通量密度[mT]的关系,(c)示出了在将凸部6a的直径φL做成11mm(比磁铁2的外径稍大)的情况下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Y方向轴偏差量[mm]和磁通量密度[mT]的关系。
另外在图8、图9、图10中,磁铁2使用的是外径为9mm、厚度为3mm的钕磁铁(等级S36SH),磁性体6A使用的是压延钢板(SPCC)。又,磁性体6A的厚度被固定为1mm,凸部6a的高度被固定为1mm,从磁铁2的面2a至凸部6a的距离被固定为5mm,从磁铁2的面2a至磁性传感器4的距离被固定为1.2mm。作为参考,在图11中示出了没有凸部6a的情况下,即使用了现有的磁性体6B的情况下的、向Y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
[由凸部的高度导致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X方向、Y方向)]
在图12中示出了在改变了磁铁6A的凸部6a的高度的情况下的、向着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在图13示出了在改变了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高度的情况下的、向着Y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性传感器4的中心的磁通量密度变化。另外,在图12、图13中,将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顶部做成与磁铁2的相对的面2a平行的圆形的平面。
在图12、图13中,(a)示出了将凸部6a的高度t做成0.5mm的情况,(b)示出了将凸部6a的高度t做成1mm的情况,(c)示出了将凸部6a的高度t做成1.5mm的情况,(d)示出了将凸部6a的高度t做成2mm的情况。又,在图12、图13中,磁铁2使用的是外径为9mm,厚度为3mm的钕磁铁(等级S36SH),磁性体6A使用的是压延钢板(SPCC)。又,磁性体6A的厚度被固定为1mm,凸部6a的直径φL被固定为9mm,从磁铁2的面2a至磁性体6A的面6b的距离被固定为6mm,从磁铁2的面2a至磁性传感器4的距离被固定为1.2mm。
根据图4~图6中示出的向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通量密度变化可知,在凸部6a的直径φL与磁铁2的外径相同时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比磁铁2的外径大或小的话,效果就会降低。又,将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顶部做成与磁铁2的相对的面2a平行的圆形平面的情况效果最好,如果将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顶部做成圆形山状(去除棱角成为曲线)的话,效果就会降低,如果将凸部6a的顶部做成尖锐山状(棱角被进一步去除变成直线)的话,效果就会进一步降低。
根据图8~10中示出的向Y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通量密度变化可知,虽然没有出现像向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通量密度变化那样的显著的差异,但是和向X方向的轴偏差时的磁通量密度变化的情况一样,在将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顶部做成与磁铁2的相对的面2a平行的圆形的平面、将凸部6a的直径φL做成与磁铁2的外径相等时,效果最好。
根据图12以及图13中示出的由凸部的高度导致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可知,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高度为t=1mm左右效果最好,比1mm大或小的话,效果就会降低。
又,在本实施形态的旋转角度检测器100中,能够通过改变设置于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形状、尺寸等,对磁铁2和磁性体6A之间的任意位置(Z方向(轴方向))处的磁通量密度的均匀化进行控制。这意味着,对于向Z方向的位置偏差也有很强的作用,关于磁性传感器4的配置,设计的自由度得到提高。
另外,在该旋转角度检测器100中,虽然将磁性体6A做成将凸部6a一体地形成的磁性体,但是也可以做成将凸部6a作为其他部分而接合的磁性体。例如,在将磁性体6A的凸部6a的顶部做成与磁铁2的相对的面2a平行的圆形平面的情况下,在磁性体6A的中央部重叠比该磁性体6A直径更小的圆形的磁性体进行接合。
又,在该旋转角度检测器100中,虽然将磁性体6做成圆板状的磁性体6A,但是也可以像图14中示出的旋转角度检测器101那样,将磁性体6做成圆柱状的磁性体6A’,安装该圆柱状的磁性体6A’使其盖住支架7。由此,磁铁2和磁性传感器4就被磁性体6A’覆盖,抗噪性得到提高。
[实施形态的扩张]
以上,参照实施形态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对于本发明的结构及详细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进行能够理解的各种变更。
工业应用性
对于阀门执行机构的开发,应进行新技术开发的内容中,列举有执行机构的旋转角度的检测的高精度化(包含经年变化降低)。通过提高执行机构的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能够提高控制的阀门的流量精度,能够满足预想今后扩大进行的能量管理或节能要求。又,通过非接触的磁性传感方式,能够在实施能量管理的基础上确保长期可靠性。本发明的旋转角度检测器不仅限于执行机构,也能向定位器展开。
符号说明
1A:旋转轴,2:磁铁,2a:磁铁的一个面,3:齿轮,4:磁性传感器,4a:感磁面,5:印刷电路板,6A、6A’:磁性体,6a:凸部,7:支架,8:箱主体,9A:轴承,100、101:旋转角度检测器。

Claims (5)

1.一种旋转角度检测器,其具有:
旋转轴;
将该旋转轴的轴心作为中心旋转的、在直径方向被磁化的磁铁;以及
磁性传感器,其对作用于所述磁性传感器的感磁面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进行检测,将相对于该磁铁的直径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该磁铁的厚度方向,该磁性传感器被配置为使得该磁性传感器的感磁面与该磁铁的直径所在的平面平行,并且使该感磁面的中心与所述磁铁的旋转中心一致,
所述旋转角度检测器根据所述磁性传感器检测到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检测出检测对象的旋转角度,
所述旋转角度检测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磁性体,所述磁性体以所述磁性传感器作为基点被配置于所述磁铁的相反侧,在隔着所述磁性传感器与所述磁铁的一个面相对的面的中央部具有向所述磁铁侧突出的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旋转角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的平面形状被做成圆形,
所述凸部的平面形状被做成圆形,
所述磁铁以及所述凸部两者的平面形状的圆形的直径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旋转角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的顶部被做成与所述磁铁的一个面平行的圆形的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旋转角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体是将所述凸部一体地形成的磁性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旋转角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体是将所述凸部作为其他部分接合的磁性体。
CN201410206367.9A 2013-05-16 2014-05-15 旋转角度检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655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3755 2013-05-16
JP2013103755A JP6190157B2 (ja) 2013-05-16 2013-05-16 回転角度検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5579A CN104165579A (zh) 2014-11-26
CN104165579B true CN104165579B (zh) 2017-01-11

Family

ID=51909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636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65579B (zh) 2013-05-16 2014-05-15 旋转角度检测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90157B2 (zh)
KR (1) KR101537903B1 (zh)
CN (1) CN1041655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000850A1 (de) * 2017-01-31 2018-08-02 Thyssenkrupp Ag Sensoreinrichtung zur Erfassung der Drehlage einer sich drehenden Welle mit ultraschallverschweißtem Gebermagneten
WO2018230188A1 (ja) * 2017-06-15 2018-12-20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検知装置
JP7192317B2 (ja) * 2018-09-03 2022-12-2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エンコーダ
CN110132472B (zh) * 2019-05-16 2020-09-18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冲击地压监控传感器以及冲击地压用监控装置
JP7272289B2 (ja) * 2020-01-23 2023-05-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磁石ホルダ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389A (zh) * 2005-07-20 2008-08-27 株式会社东棉电子 转动角检测装置
CN101273210A (zh) * 2005-09-22 2008-09-24 Ntn株式会社 带有旋转检测装置的轴承
CN101750100A (zh) * 2008-12-15 2010-06-23 东京Cosmos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角度传感器
CN101981414A (zh) * 2008-03-31 2011-02-23 株式会社三国 旋转位置传感器
CN102564293A (zh) * 2010-12-31 2012-07-11 上海派芬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角度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12915U (ja) * 1982-01-27 1983-08-02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回転角検出装置
JPH02298815A (ja) * 1989-05-13 1990-12-11 Aisan Ind Co Ltd 回転角度センサ
JPH02298814A (ja) * 1989-05-13 1990-12-11 Aisan Ind Co Ltd 回転角度センサ
JP3086563B2 (ja) * 1993-02-27 2000-09-11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角度センサ
JPH08193802A (ja) * 1995-01-13 1996-07-30 Murata Mfg Co Ltd 無接触型ポテンショメータ
JP2001066106A (ja) * 1999-08-26 2001-03-16 Asmo Co Ltd 回転センサ
JP2004257894A (ja) * 2003-02-26 2004-09-16 Hitachi Unisia Automotive Ltd 回動角検出装置
JP4385911B2 (ja) * 2004-09-28 2009-12-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JP4729358B2 (ja) * 2005-08-03 2011-07-20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回転角度センサ
KR20100050670A (ko) * 2008-11-06 2010-05-14 한국오므론전장주식회사 자성체를 구비하는 회전 각도 센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389A (zh) * 2005-07-20 2008-08-27 株式会社东棉电子 转动角检测装置
CN101273210A (zh) * 2005-09-22 2008-09-24 Ntn株式会社 带有旋转检测装置的轴承
CN101981414A (zh) * 2008-03-31 2011-02-23 株式会社三国 旋转位置传感器
CN101750100A (zh) * 2008-12-15 2010-06-23 东京Cosmos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角度传感器
CN102564293A (zh) * 2010-12-31 2012-07-11 上海派芬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角度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37903B1 (ko) 2015-07-17
CN104165579A (zh) 2014-11-26
JP6190157B2 (ja) 2017-08-30
JP2014224737A (ja) 2014-12-04
KR20140135624A (ko) 2014-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5579B (zh) 旋转角度检测器
JP6463789B2 (ja) 磁気角度位置センサ
US9018944B2 (en) Hall-effect sensor arrangement
US7595635B2 (en) Small size magnetic encoder unit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CN102472637B (zh) 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
JP2010511166A (ja) 好ましくは擬似正弦的に変化する磁石外形を有する回転または直線位置センサ
US1021555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gnetic sensors having highly uniform magnetic fields
EP2103909A1 (en) Rotation angle detection device
JP2004245823A (ja) 角度センサ
JPWO2008050581A1 (ja)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JP2016156682A (ja) 回転検出装置
JP2006194684A (ja)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KR20160094272A (ko) 액면 검출 장치
KR20140135623A (ko) 회전 각도 검출기
JP2006242915A (ja) ポテンショメータ
JP2011112441A (ja) エンコーダ、エンコーダの取り付け方法、及びモータ装置
CN104165577B (zh) 旋转角度检测器
KR101755132B1 (ko) 회전각도 검출장치
CN203798997U (zh) 一种可调节正交度的三轴磁传感器探头
JP6213536B2 (ja) 磁場検出装置及び回転検出装置
JP5013535B2 (ja) 回転角検出装置
JP2009300396A (ja)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JP2009162741A (ja) 回転角検出装置
CN109931863B (zh) 用于角度检测的镰刀形磁体装置
JP2009162742A (ja) 回転角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に好適なシザーズギ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