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9699B - 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9699B
CN104139699B CN201410393481.7A CN201410393481A CN104139699B CN 104139699 B CN104139699 B CN 104139699B CN 201410393481 A CN201410393481 A CN 201410393481A CN 104139699 B CN104139699 B CN 104139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exhaust system
end support
rubber cushion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34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9699A (zh
Inventor
陈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34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39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39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9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9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9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整车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所述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中,车架上固定有车架端支架,排气系固定有排气系端支架,所述车架端支架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且连接处设有第一橡胶胶垫,所述排气系端支架靠近所述车架端支架的一侧设有放置所述第一橡胶胶垫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橡胶胶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四周壁面面接触;这种结构可以提高橡胶胶垫在各个方向的隔震效果,同时,能够防止橡胶胶垫的表面产生较大的剪切力,可避免对橡胶胶垫造成损害,提高了橡胶胶垫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车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整车中,为保证排气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常对排气系与车架之间采用柔性方式连接,以隔离路面通过车架传递给排气系的振动。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柔性连接方式之一,车架端支架11和排气系端支架12采用螺栓连接,连接处设有第一橡胶胶垫13、第二橡胶胶垫14,所述第一橡胶胶垫13和所述第二橡胶胶垫14内部设置有隔套15,螺栓16从所述隔套15中穿过,并用螺母17打紧,所述螺母17与所述第一橡胶胶垫13之间设有上垫片18。
这种连接结构,在Z方向上,橡胶胶垫与所述车架端支架11为面接触,因此对Z方向的振动有很好的隔离作用;但在X、Y方向上,橡胶胶垫与所述车架端支架11近似线接触,对于车架在这两个方向上传递的振动,隔振效果较差,且线接触会对橡胶胶垫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力,该剪切应力会破坏橡胶胶垫的结构。
图2给出了现有技术中另外一种柔性连接方式,车架端支架11和排气系端支架12采用两组螺栓在水平方向连接,连接处设有橡胶胶垫,这种连接结构,在X方向上橡胶胶垫与所述车架端支架11通过面接触作用,对车架传递的振动具有良好的隔振作用;但在Y方向仍然由于橡胶胶垫与车架端支架11线接触,会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力;在Z方向,车架端支架11与排气系端支架12之间通过螺栓摩擦力进行力的传递,近似于刚性连接,即这种机构在Z方向基本无隔振作用。
如何保证车架与排气系的连接在各个方向均具有较好的隔振作用,且能有效保证隔振软垫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以保证连接处在各个方向都能够具有较好的隔振作用,且隔振软垫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车架上固定有车架端支架,排气系固定有排气系端支架,所述车架端支架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且连接处设有第一橡胶胶垫,所述排气系端支架靠近所述车架端支架的一侧设有放置所述第一橡胶胶垫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橡胶胶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四周壁面面接触;所述排气系端支架与螺母之间设有第二橡胶胶垫,所述第二橡胶胶垫放置在设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靠近所述螺母一侧的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了套装在所述连接螺栓上的金属隔套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橡胶胶垫靠近所述车架端支架的端面上设有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橡胶胶垫靠近所述螺母的端面上设有第二金属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橡胶胶垫为梯形胶垫,所述第一凹槽包括底部及与所述底部连接并与所述底部的夹角为钝角的环形侧壁,所述第一橡胶胶垫较长的底边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关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橡胶胶垫与所述第二橡胶胶垫为关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的对称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橡胶胶垫与所述第一金属板硫化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橡胶胶垫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硫化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均设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的表面,并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为一体式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车架上固定有车架端支架,排气系固定有排气系端支架,所述车架端支架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且连接处设有第一橡胶胶垫,所述排气系端支架靠近所述车架端支架的一侧设有放置所述第一橡胶胶垫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橡胶胶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四周壁面面接触;车架端支架与排气系端支架之间通过橡胶胶垫实现力的传递作用,可有效减少车架端的振动直接向排气系端传递;在此基础上,在排气系端支架上设置安装所述第一橡胶胶垫的第一凹槽,并保证所述第一橡胶胶垫与所述凹槽面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橡胶胶垫在各个方向的隔震效果,同时,与现有技术中部分方向线结果互相比,本方案中橡胶胶垫在各个方向都与排气系端支架面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在橡胶胶垫的表面产生较大的剪切力,可避免对橡胶胶垫造成损害,提高了橡胶胶垫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排气系与车架之间第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排气系与车架之间第二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系与车架之间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1-车架端支架,12-排气系端支架,13-第一橡胶胶垫,14-第二橡胶胶垫,15-隔套,16-螺栓,17-螺母,18-上垫片;
1-车架端支架,2-排气系端支架,3-连接螺栓,4-螺母,5-第一橡胶胶垫,6-第二橡胶胶垫,7-金属隔套;
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51-第一金属板;61-第二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车架上固定有车架端支架1,排气系固定有排气系端支架2,所述车架端支架1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通过连接螺栓3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第一橡胶胶垫5,另外,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靠近所述车架端支架1的一侧设有放置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的第一凹槽21,且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与所述第一凹槽21的四周壁面面接触。
所述车架端支架1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实现力的传递,可以在垂直于所述车架端支架1和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的方向达到良好的隔振效果,在此基础上,在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上设置放置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的第一凹槽21,并保证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与所述第一凹槽21的四周壁面面接触,从而能够提高橡胶胶垫在其他各个方向上的隔振能力,另外,也可避免在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的表面产生剪切力,对橡胶胶垫造成损害,因此这种结构也提高了橡胶胶垫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可为梯形胶垫,所述第一凹槽21可为碗状凹槽,即所述第一凹槽21包括底部及与所述底部连接并与所述底部的夹角为钝角的环形侧壁,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较长的底边与所述第一凹槽21的底部贴合,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与所述第一凹槽21这种相互配合的结构,既能够保证橡胶胶垫与凹槽内壁在各个方向均处于面接触的状态,同时,还能够方便安装过程,便于使用。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也可设计为方形、圆形等其他形状,而所述第一凹槽21的形状也可做相应的变化,保证其与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在各个方向上面接触即可。
在本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与螺母4之间还设置了第二橡胶胶垫6,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放置在设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靠近所述螺母4一侧的第二凹槽22中;所述第一凹槽21和所述第二凹槽2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了套装在所述连接螺栓3上的金属隔套7的容置空间。当所述螺母4拧紧时,会压紧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和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使其变形,所述金属隔套7的两端对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和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具有支撑作用,防止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和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形变过大,造成排气系产生过大的位移,影响排气系的工作性能。
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和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内部的中空结构可为与第一橡胶胶垫5和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的轮廓相应的梯形结构,以保证较好的强度,且结构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21和所述第二凹槽22可关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与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可为关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的对称结构,以使得整体结构简单且美观,便于实施,且能够保证较好的强度。
为了避免磨损,进一步保证橡胶胶垫的可靠性,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靠近所述车架端支架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金属板51,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靠近所述螺母4的端面上设有第二金属板61;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和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变形后,所述第一金属板51和所述第二金属板61分别与所述金属隔套7的两端抵接,承受主要的压力作用,在降低对橡胶胶垫造成的损害的基础上,还能够加强所述金属隔套7的支撑作用。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与所述第一金属板51硫化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与所述第二金属板61硫化连接固定,可保证固定的可靠性。
在此结构中,所述第一凹槽21、所述第二凹槽22均可设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的表面,并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为一体式结构,方便加工,便于大批量生产。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车架上固定有车架端支架(1),排气系固定有排气系端支架(2),所述车架端支架(1)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通过连接螺栓(3)连接,且连接处设有第一橡胶胶垫(5),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靠近所述车架端支架(1)的一侧设有放置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的第一凹槽(21),且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与所述第一凹槽(21)的四周壁面面接触;
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与螺母(4)之间设有第二橡胶胶垫(6),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放置在设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靠近所述螺母(4)一侧的第二凹槽(22)中;所述第一凹槽(21)和所述第二凹槽(2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了套装在所述连接螺栓(3)上的金属隔套(7)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靠近所述车架端支架(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金属板(51),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靠近所述螺母(4)的端面上设有第二金属板(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为梯形胶垫,所述第一凹槽(21)包括底部及与所述底部连接并与所述底部的夹角为钝角的环形侧壁,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较长的底边与所述第一凹槽(21)的底部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和所述第二凹槽(22)关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与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为关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的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胶垫(5)与所述第一金属板(51)硫化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橡胶胶垫(6)与所述第二金属板(61)硫化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所述第二凹槽(22)均设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的表面,并与所述排气系端支架(2)为一体式结构。
CN201410393481.7A 2014-08-11 2014-08-11 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104139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3481.7A CN104139699B (zh) 2014-08-11 2014-08-11 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3481.7A CN104139699B (zh) 2014-08-11 2014-08-11 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9699A CN104139699A (zh) 2014-11-12
CN104139699B true CN104139699B (zh) 2016-05-11

Family

ID=51849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3481.7A Active CN104139699B (zh) 2014-08-11 2014-08-11 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3969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2677A (en) * 1996-09-26 1998-12-01 Lord Corporation Safetied sandwich mount assembly with integral holding and centering feature
US7416174B2 (en) * 2005-05-12 2008-08-26 Cooper Standard Automotive Mount assembly
CN103306794A (zh) * 2012-03-13 2013-09-18 迪尔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中的排气系统的振动支架
CN203543650U (zh) * 2012-12-25 2014-04-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全隔断式可调刚度橡胶悬挂系统
CN103818237A (zh) * 2012-11-16 2014-05-28 东风汽车公司 双软垫减振装置
CN203974538U (zh) * 2014-08-11 2014-12-0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710578U1 (de) * 1997-06-17 1997-08-28 Wolf Woco & Co Franz J Einknüpflag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2677A (en) * 1996-09-26 1998-12-01 Lord Corporation Safetied sandwich mount assembly with integral holding and centering feature
US7416174B2 (en) * 2005-05-12 2008-08-26 Cooper Standard Automotive Mount assembly
CN103306794A (zh) * 2012-03-13 2013-09-18 迪尔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中的排气系统的振动支架
CN103818237A (zh) * 2012-11-16 2014-05-28 东风汽车公司 双软垫减振装置
CN203543650U (zh) * 2012-12-25 2014-04-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全隔断式可调刚度橡胶悬挂系统
CN203974538U (zh) * 2014-08-11 2014-12-0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9699A (zh) 2014-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38828U (zh) 电机安装支架及应用其的电动汽车
CN102528416A (zh) 一种用于为汽车档杆添加衬套的装置
CN204323018U (zh) 一种动力总成安装结构
CN104139699B (zh) 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CN211314932U (zh) 一种变频隔振器
CN203974538U (zh) 一种汽车排气系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CN205674844U (zh)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
CN204037663U (zh) 一种兼做第二传动轴中间支承支架的车架中间横梁
CN202727966U (zh) 排气管吊钩总成
CN202782640U (zh) 动力总成前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前悬置的汽车
CN201753018U (zh) 钢瓶安装装置及其汽车
CN203957842U (zh) 一种催化消声器固定装置
CN206035958U (zh) 一种客车储气筒抱箍
CN205185864U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的安装支架
CN204095488U (zh) 发动机悬置系统和车辆
CN205890528U (zh) 新能源大客车动力总成
CN105197730A (zh) 含轿底轮的电梯下梁结构
CN202935111U (zh) 橡胶悬架桥壳用下支座
CN202561337U (zh) 一体式波纹管
CN203974801U (zh) 客车储气筒固定装置
CN202935114U (zh) 汽车后悬架减震器上支架总成
CN202558110U (zh) 油罐车底部的弹性支脚结构
CN204873360U (zh) 一种直插式轿壁
CN204299776U (zh) 水轮机的支撑底座
CN203198720U (zh) 小型拖拉机发动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tiv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