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7646A -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7646A
CN104137646A CN201380001313.2A CN201380001313A CN104137646A CN 104137646 A CN104137646 A CN 104137646A CN 201380001313 A CN201380001313 A CN 201380001313A CN 104137646 A CN104137646 A CN 104137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hetic group
base station
sent
master base
group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13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7646B (zh
Inventor
王燕
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30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5152B/zh
Priority to CN201811292890.2A priority patent/CN109561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37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7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7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7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gateways and public network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辅基站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或接收操作管理维护系统OAM配置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辅基站建立S1接口;所述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S1接口建立请求;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S1接口建立响应;所述辅基站通过S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利用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接口,或者利用辅基站直接和SGW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主基站和辅基站进行协作服务,提高UE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以及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 无线网络所承载的业 务量正在迅速的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增长, 提高无线终端用户的感受, 无线 网络需要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带宽, 更快的服务速率。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 )系统为了提高性能,在 releaselO 和 11 中引入了协作式多点传输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reception, CoMP ) 、 载波聚合 ( Carrier Aggregation, CA )等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戈 (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 3GPP ) release 12的讨论中, 进一步的提出基站间 CoMP ( inter eNB CoMP )、 基站间载波聚合 ( inter evolved NodeB CA, inter eNB CA ) 、 小小区增强 (Small Cell enhancement )等课题, 用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上述技术均需要至少两个基站为同一个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 UE ) 进行服务, 以提高 UE与网络侧的数据交互速率。 因此, 如何实现至少两个基 站可以同时为一个 UE提供服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以实现至少两个基站共 同为同一个 UE提供服务。
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辅基站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或接收操作管理维护系统 0AM配置 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 辅基站建立 S 1接口;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请求;
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响应;
所述辅基站通过 S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基站间 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 S 1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 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优选的, 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主基站在接收到来自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 主基站的关系信息之后发送的。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 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 D; 所述辅基站通过 S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包 括: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主基站, 以便所述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和 /或所述辅基站接收 所述主基站转发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基 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 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D, 以便所述主基站通过移动性 管理实体 E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 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 ID;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 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第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辅基站建立
S1接口;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请求;
向所述辅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响应;
所述主基站通过 S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基站间 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 S 1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 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主基站接收来自操作管理维护 系统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 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第 一消息。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基站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主基站的互联网协议 IP 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 所述主基站通过 S 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 包括: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转发的来自用户设备 UE的上行数据, 所述 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和 /或向所述辅基站转发来自所 述 SGW的下行数据,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向所述辅基站发送 S 1接口建立响应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基站将接 收到的所述辅基站发送的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 D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 发送给 SGW, 所述主基站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 I D ,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第三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所 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响应;
所述主基站通过 X2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隧道地址信息包括: 所 述主基站为所述 UE分配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 D。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请求 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主基站更新或释放与所述 UE相关的 X2接口关联或 GTP 隧道, 并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更新或释放消息, 以便所述辅基站更新或释放所 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GTP隧道。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更新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第四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辅基站接收主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包 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响应;
所述辅基站通过 X2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隧道地址信息包括: 所 述主基站为所述 UE分配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 D。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请求 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更新或释放消息, 所述 辅基站更新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GTP 隧道。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更新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第五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请求, 其中, 所述 X 3接口具有双向 数据通信的能力;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所述主基站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 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 月良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X3接口包括: SI接口。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基站将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 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 D发送给所述辅基站; 所述主基站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双 向交互包括: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 据, 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以及所述主基站将所述 SGW发 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辅基站,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 述 UE。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 接口的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 括, 所述主基站将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 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D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发送给 所述 SGW, 所述主基站将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 ID发送给所 述辅基站,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以及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第六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辅基站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请求, 其中, 所述 X3接口具有 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所述辅基站通过 X3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 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 月良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X3接口包括: SI接口。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基站的互联网协 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 所述辅基站通过 X3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 数据双向交互包括:所述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来自用户设备 UE的上行数 据, 以便所述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以及所述辅基站 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 所述 UE。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 的上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 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D,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并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发送给所述 UE。 第七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 E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 求辅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向所述辅基站发送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辅基站与所述 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
接收所述辅基站返回的第一响应,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基站同意与 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
向所述主基站发送第二响应,以便所述主基站和所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务。
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接收所述辅基站返回的第一 响应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辅基站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 UE对应的 服务网关 SGW, 将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辅基站, 以便所述辅基站 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辅基站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辅基站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 s s及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 I D ,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包 括: 所述 SGW的 TNL addres s及 GTP- TE I D。 第八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辅基站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匪 E发送的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 求所述辅基站与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匪 E发送第一响应,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基站同 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以便所述 E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第二响应,所述第二响应用于通知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 务。
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 E发送 第一响应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匪 E发送的所述 UE对 应的服务网关 SGW的地址信息; 所述辅基站根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 与所 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及通用 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 I D。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辅基站 ^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包 括: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UE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将接收 到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第九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接收单元、 发送单元和交互单元;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或接收操作管理维护系统
0AM 配置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 通知所述辅基站建立 S1接口;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 S 1接口建立响应;
交互单元, 用于通过 S 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
在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基站间 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 S 1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 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主基站在接收到来自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 关系信息之后发送的。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 地址和隧道 端点标识 TEID; 所述交互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 发送给所述主基站, 以便所述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和 /或接收所述主基站转发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 送给所述 UE。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D , 以便所 述主基站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 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 ID;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第十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主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和交互单元;
发送单元,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辅 基站建立 S1接口;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请求;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响应;
交互单元, 用于通过 S 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
在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基站间 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 S 1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 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在第十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自身的 IP地址和 TE ID; 所述交互单 元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所发送的从用户设备 UE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将所述上 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和 /或向所述辅基站转发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辅基站发送的所述辅基站的下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 D通过匪 E发送给 SGW, 以及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 SGW 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 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 送给所述 UE。 第十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主基站, 所述装 置包括: 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和交互单元;
发送单元,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 中包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响应;
交互单元, 用于通过 X2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隧道地址信息包括: 所 述主基站为所述 UE分配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D。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 请求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 用于更新或释放与所述 UE相关的 X2接口 关联或 GTP隧道,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更新或释放消息, 以便所述辅基站更新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 协议 GTP隧道。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更新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第十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 置包括: 接收单元、 发送单元和交互单元;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X2切换请求 消息中包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响应;
交互单元, 用于通过 X2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隧道地址信息包括: 所 述主基站为所述 UE分配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 D。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 请求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更新或释放消息; 所述装置还 包括: 控制单元, 用于更新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 务隧道协议 GTP隧道。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更新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第十三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主基站, 所述装 置包括: 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和交互单元;
发送单元,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请求, 其中, 所述 X 3接口 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交互单元, 用于通过 X 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 在第十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 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 月良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 X3接口包括: S1接口。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 ID 发送给所述辅基站;所述交互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 UE发 送的上行数据, 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以及将所述 SGW发 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辅基站,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 述 UE。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 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D通过 MME发送给 SGW, 以及将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发送给所述辅基站,以便所 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以及将接收到的所 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第十四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 置包括: 接收单元、 发送单元和交互单元;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请求, 其中, 所述 X3 接口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交互单元, 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
在第十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 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 月良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 X3接口包括: S1接口。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基站自身的互联网协 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 ID; 所述交互单元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来自 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以便所述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 关 SGW; 以及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来自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 据, 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交互单元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的上行传输网 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D, 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并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SGW 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第十五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 , 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辅 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 述辅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返回的第一响应, 所述第一响应携 带所述辅基站同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第二响应,以便所述主基站和所 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务。
在第十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 辅基站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 UE对应的服务网关 SGW, 将所述 SGW的地址信 息通知给所述辅基站, 以便所述辅基站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辅基站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辅基站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 及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 I D ,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 包括: 所述 SGW的 TNL addres s及 GTP- TE I D。 第十六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 置包括: 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匪 E发送的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 息用于请求所述辅基站与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匪 E发送第一响应,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基 站同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以便所述 E向所述主基站 发送第二响应, 所述第二响应用于通知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务。
在第十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 述匪 E发送的所述 UE对应的服务网关 SGW的地址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交 互单元,用于 ^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 s s及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 I D。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所述交互单元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UE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第十七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 置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或接收操作管理维护系统 0AM配置的 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的指令, 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 所述辅基站建立 S1接口;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请求的指令;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在第十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基站间 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 S1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 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主基站在接收到来自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 站的关系信息之后发送的。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 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的指令; 所述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 交互的指令包括:用于将接收到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主 基站的指令, 以便所述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和 /或用于接 收所述主基站转发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 述 UE的指令。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 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D 的指令, 以便所述主基站通过 E发送给 SGW,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 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 ID的指令;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 于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 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的指令。 第十八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主基站, 所述装 置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的指令,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辅基站 建立 S 1接口;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请求的指令;
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在第十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基站间 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 S 1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 述 SI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用于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的指令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 0AM的所述 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的指令, 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 息的指令。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 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的指令; 所述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 的指令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所发送的从用户设备 UE接收到的上行数据 的指令, 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的指令; 和 /或用于向所述辅基 站转发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 送给所述 UE。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八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辅基站发送的所述辅基站的 下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通过 MME发送给 SGW的指令, 用于向所述辅基 站发送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 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 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第十九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主基站, 所述装 置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消息的指令,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包 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X2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在第十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隧道地址信息包括: 所 述主基站为所述 UE分配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 D。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 请求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更新或释放与所述 UE相关的 X2接口关联或 GTP 隧道, 并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更新或释放消息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基站更 新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GTP隧道。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十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更新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第二十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 置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消息的指令,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 中包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X2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在第二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隧道地址信息包括: 所 述主基站为所述 UE分配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 D。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二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述 X2切换请 求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二十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更新或释放消息, 更 新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GTP隧道的指 令。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二十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更新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第二十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主基站, 所述 装置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请求的指令, 其中, 所述 X 3接口具有 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在第二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 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 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二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 X3接口包括: S1接口。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二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将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 识 TEI D发送给所述辅基站的指令; 所述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 数据双向交互的指令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 行数据,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的指令; 以及用于将所述 SGW 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辅基站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 发送给所述 UE。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二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之后,将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 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D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发 送给所述 SGW的指令, 用于将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发送 给所述辅基站的指令,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 令。 第二十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 装置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请求的指令, 其中, 所述 X3接口 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在第二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 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 作服务标识。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二十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 X3接口包括: S1接口。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二十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基站的互联 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的指令;所述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主 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指令包括: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来自用户设备 UE 的上行数据的指令, 以便所述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以及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并将所述下行数 据发送给所述 UE的指令。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二十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的上行传 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 D,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并将接收到的来自所 述 SGW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的指令。 第二十三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移动性管理实 体 MME , 所述装置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指令,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辅基站 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第二消息的指令,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辅 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返回的第一响应的指令,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 基站同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第二响应的指令,以便所述主基站和所述辅基站 共同为所述 UE服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在第二十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 于将所述辅基站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 UE对应的服务网关 SGW, 将所述 SGW 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辅基站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基站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 进行数据交互。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二十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辅基站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辅基站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 es s及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 I D , 所述 SGW的 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 TNL addre s s及 GTP- TE I D。 第二十四方面, 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 装置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 E发送的第二消息的指令, 所述第二消息用 于请求所述辅基站与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用于向所述匪 E发送第一响应的指令,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基站同 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以便所述 E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第二响应,所述第二响应用于通知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 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在第二十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匪 E发 送第一响应之后,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 MME发送的所述 UE对 应的服务网关 SGW的地址信息的指令; 用于根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 与所 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的指令。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二十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 及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 I D。
根据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第二十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用于 ^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 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 互的指令包括: 用于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UE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将 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可以利用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
Sl、 X2或 X3接口, 或者利用辅基站直接和 SGW进行数据传输, 实现了主基 站和辅基站之间的数据交互, 进行协作传输数据, 主基站可以和辅基站进行 双向的数据传输, 从而提高了 UE的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7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8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1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1 3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14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15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16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1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1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1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2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2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22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23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 24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UE可以由基站 eNBl和基站 eNB2共同服务,其中 eNBl 为主服务基站, eNB2 为辅服务基站,也可以称为辅基站、 协作基站、 小小区 节点、 低功率节点、 中继站、 家庭基站、 小基站、 微基站、 微微基站、 或宏 基站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辅基站的个数可以为一个, 也可以为多个。
图 1和图 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第一实施例是主基站的处理过程, 第二实施例是辅基站的处理过程, 第一实 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主基站和辅基站利用 S1接口进行交互的。
图 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所示, 本实施 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101 , 辅基站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或接收操作管理维护系 统配置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 知所述辅基站建立 S1接口;
例如, 因为主基站 eNBl希望和辅基站 eNB2之间建立 S1接口,从辅基站 eNB2的角度,主基站 eNBl就被当做一个特殊的核心网节点。从而主基站 eNBl 可以对辅基站 eNB2进行 UE上下文管理和 7 载管理, 例如, 在主基站 eNBl和 辅基站 eNB2之间使用 S1AP协议 3GPP TS 36. 413中的 UE上下文管理, 及承 载管理流程。
可选的, S1接口是用于基站间协作服务的 S1接口, S1接口建立需求 S1 SETUP REQUIRED/ INVOKE 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例如, S1接口建 立需求中记录命名的字段中包含基站间协作服务信息;
该基站间协作服务可以是基站间协作传输、 基站间 CoMP、 基站间载波聚 合、 或基站间多流服务等等;
在本步骤主基站 eNBl向辅基站 eNB2发送 S1接口建立需求,使得辅基站 eNB2得知主基站 eNBl希望与辅基站 eNB2之间建立 S1接口, 可以利用其他 方式使得辅基站 eNB2得知主基站 eNBl希望与辅基站 eNB2之间建立 S1接口, 例如:
操作管理维护系统 ( Operat ion Admini s trat ion and Ma intenance, 0AM ) 向主基站和 /或辅基站发送 0AM配置的关系信息; 和 /或, S1接口建立需求中 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关系信息为主基站和辅基站的对应关系, 或控制节点与被控制节点 的对应关系。
步骤 102 ,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请求;
例如, 辅基站 eNB2收到该 S1接口建立需求, 或者辅基站 eNB2接收到 0AM发送的关系信息后, 得知主基站 eNBl需要辅基站 eNB2请求辅助主基站 eNBl服务 UE, 若辅基站 eNB2同意, 则向主基站 eNBl发送 S1接口建立请求 SI SETUP REQUEST消息。 该建立请求是从辅基站 eNB2发给主基站 eNBl的, 可以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步骤 103 , 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响应;
如果主基站 eNBl允许该 S1接口建立,则向辅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响应 SI SETUP RESPONSE 消息, 该消息中可以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如果主 基站 eNBl 不允许该 S1 接口建立, 则向辅基站回复 S1 建立失败 SI SETUP FAILURE消息。
步骤 104 , 所述辅基站通过 SI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 例如, 辅基 站和主基站之间建立 S1接口连接, 通过 S1接口进行数据交互。
主基站 eNBl和辅基站 eNB2之间建立了 S1接口, 后续重用 UE上下文管 理及承载管理功能, 来实现基站间的协作传输服务。 从 UE 的角度来看, 该 UE的 S1接口可以通过 eNBl连接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 l i ty Management Ent i ty, E )。 在现有技术中, eNB2并不直接和该 UE的服务 MME交互该 UE 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 eNB2能够通过与 eNBl直接的 S1接口连接到该 UE 的服务 E上, 从而能够和该 UE的服务 E交互该 UE的信息。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方法实现了由主基站触发或者 0AM配置后, 由辅 基站发起 S1接口建立请求, 从而建立了能够双向传输数据的 S1接口, 实现 了利用 S1接口在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交互。 图 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所示, 本实施 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201 , 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第一消息用于通知辅基站建 立 S1接口;
例如, 因为主基站 eNBl希望和辅基站 eNB2之间建立 S1接口,从辅基站 eNB2的角度,主基站 eNBl就被当做一个特殊的核心网节点。从而主基站 eNBl 可以对辅基站 eNB2进行 UE上下文管理和 7 载管理, 例如, 在主基站 eNBl和 辅基站 eNB2之间使用 S1AP协议 3GPP TS 36. 413中的 UE上下文管理, 及承 载管理流程。
可选的, S1接口是用于基站间协作服务的 S1接口, S1接口建立需求 S1 SETUP REQUIRED/ INVOKE 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例如, S1接口建 立需求中记录命名的字段中包含基站间协作服务信息; 该基站间协作服务可以是基站间协作传输、 基站间 CoMP、 基站间载波聚 合、 或基站间多流服务等等;
在本步骤 201主基站 eNBl向辅基站 eNB2发送 SI接口建立需求,使得辅 基站 eNB2得知主基站 eNBl希望与辅基站 eNB2之间建立 S1接口, 可以利用 其他方式使得辅基站 eNB2得知主基站 eNBl希望与辅基站 eNB2之间建立 S1 接口, 例如:
操作管理维护系统 ( Operat ion Admini s trat ion and Ma intenance, 0AM ) 向主基站和 /或辅基站发送 0AM配置的关系信息; 和 /或, S1接口建立需求中 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关系信息为主基站和辅基站的对应关系, 或控制节点与被控制节点 的对应关系。
步骤 202 , 主基站接收辅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请求;
例如, 辅基站 eNB2收到该 S1接口建立需求, 或者辅基站 eNB2接收到
0AM发送的关系信息后, 得知主基站 eNBl需要辅基站 eNB2请求辅助主基站 eNBl服务 UE, 若辅基站 eNB2同意, 则向主基站 eNBl发送 S1接口建立请求
SI SETUP REQUEST消息。 该建立请求是从辅基站 eNB2发给主基站 eNBl的, 可以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步骤 203 , 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响应;
如果主基站 eNBl允许该 S1接口建立,则向辅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响应 SI SETUP RESPONSE 消息, 该消息中可以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如果主 基站 eNBl 不允许该 S1 接口建立, 则向辅基站回复 S1 建立失败 SI SETUP FAILURE消息。
步骤 204 , 主基站通过 S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 例如, 主基站和 辅基站之间建立 S 1接口连接, 通过 S 1接口进行数据交互。
主基站 eNBl和辅基站 eNB2之间建立了 S1接口, 后续重用 UE上下文管 理及承载管理功能, 来实现基站间的协作传输服务。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方法实现了由主基站触发或者 0AM配置后, 由辅 基站发起 S1接口建立请求, 从而建立了能够双向传输数据的 S1接口, 实现 了利用 S1接口在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交互。 图 3和图 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使用 X2接口来实现基站间数据交互。
如图 3所示, 第三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301 , 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 息中包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X2切换请求 X2AP Handover reques t消息中携带主基站 eNBl 自身为 UE 分酉己的传输网各层 ( Transpor t Network Layer , TNL )地址 addres s和通用 分组无线服务 ( Genera l Packet Radio Service , GPRS ) 隧道协议 ( GPRS Tunnel ing Protocol , GTP ) [¾道端点标识 ( Tunnel Endpoint Ident if ier , TEID ) , 也可以同时携带协作服务标识, 该协作服务标识可以是基站间协作 传输 /服务标识、 基站间 CoMP标识、 基站间载波聚合服务标识、 或基站间多 流服务标识等等;
步骤 302 , 主基站 eNBl接收辅基站 eNB2返回的 X2切换响应消息; 辅基站 eNB2收到该 X2切换请求消息,得知主基站 eNBl希望辅基站 eNB2 进行对该 UE的协作传输, 如果辅基站 eNB2同意, 则向主基站 eNBl回复切换 响应 Handover reques t acknowl edge消息, 该消息可以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 标识;如果辅基站 eNB2不同意,则向主基站 eNBl回复切换准备失败 Handover preparat ion fa i lure消息;
步骤 303 , 辅基站通过 X2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例如, 主基 站 eNBl和辅基站 eNB2之间建立该 UE的 X2关联和双向 GTP隧道, 从而通过 X2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在现有技术中,在建立 X2接口时,仅建立了主基站到辅基站的 GTP隧道, 因此, X2接口仅能单向传输数据。 而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在 X2切换请求消 息中包括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从而能够建立辅基站到 主基站的 GTP隧道, 结合现有技术, 即建立了双向 GTP隧道, 因此, 本实施 例建立的 X2接口能够双向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双向数 据交互。
优选地, 如图 3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 304 , 所述主基站更新或释放与所述 UE相关的 X2接口关联或 GTP 隧道, 并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更新或释放消息, 以便所述辅基站更新或释放所 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 GTP隧道。 通过本实施例, 当主基站更新 X2接口相关 的信息时, 辅基站也执行相应的更新流程, 这样, 主基站和辅基站关于 X2接 口的信息是一致的, 主基站和辅基站可以继续通过 X2接口进行交互。 当主基 站释放 X2接口相关的信息时, 辅基站也执行相应的释放流程, 这样, 释放出 的资源可以用于其他流程, 提高了系统性能。
当主基站 eNBl要求停止辅基站 eNB2进行对该 UE的协作服务时,会向辅 基站 eNB2发送释放消息 Handover cance l消息来释放该 UE的关联及相关 GTP 隧道。 优选地, 该消息可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 /或承载标识。 如图 4所示, 第四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401 , 辅基站接收主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X2切换请 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X2切换请求 X2AP Handover reques t消息中携带主基站 eNBl 自身为 UE 分酉己的传输网各层 ( Transpor t Network Layer , TNL )地址 addres s和 GPRS 隧道协议 ( GPRS Tunnel ing Protocol , GTP )隧道端点标识 ( Tunnel Endpoint Ident i f ier , TEID ) , 也可以同时携带协作服务标识, 该协作服务标识可以 是基站间协作传输 /服务标识、基站间 CoMP标识、基站间载波聚合服务标识、 或基站间多流服务标识等等;
步骤 402 , 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响应;
辅基站 eNB2收到该 X2切换请求消息 ,得知主基站 eNBl希望辅基站 eNB2 进行对该 UE的协作传输, 如果辅基站 eNB2同意, 则向主基站 eNBl回复切换 响应 Handover reques t acknowl edge消息, 该消息可以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 标识;如果辅基站 eNB2不同意,则向主基站 eNBl回复切换准备失败 Handover preparat ion fa i lure消息;
步骤 403 , 辅基站通过 X2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例如, 辅基 站 eNB2和主基站 eNBl之间建立该 UE的 X2关联和双向 GTP隧道, 从而通过
X2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在现有技术中,在建立 X2接口时,仅建立了主基站到辅基站的 GTP隧道, 因此, X2接口仅能单向传输数据。 而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在 X2切换请求消 息中包括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从而能够建立辅基站到 主基站的 GTP隧道, 结合现有技术, 即建立了双向 GTP隧道, 因此, 本实施 例建立的 X2接口能够双向传输数据,从而实现辅基站和主基站之间的双向数 据交互。
优选地, 如图 4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 404 , 所述主基站更新或释放与所述 UE相关的 X2接口关联或 GTP 隧道,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更新或释放消息, 所述辅基站更新 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 GTP隧道。
当主基站 eNBl要求停止辅基站 eNB2进行对该 UE的协作服务时,会向辅 基站 eNB2发送释放消息 Handover cance l消息来释放该 UE的关联及相关 GTP 隧道。 优选地, 该消息可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 /或承载标识。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 X2AP 切换方法, 将主基站的传输网络层 ( Transfer Network Layer , TNL )地址 addres s 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 十办议 ( GPRS Tunnel l ing Protocol , GTP ) 隧道端点标只 ( Tunne l Endpo int Ident if ier , TEID )也发送给辅基站。 则可以通过 X2AP切换流程来实现主基 站和辅基站间的数据双向传输。 或者, 可以在 X2AP协议中新增 UE上下文管 理流程, 载管理流程, 与 S1AP协议相同。 图 5和图 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和第六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可以利用 X3接口进行数据交互。
如图 5所示, 第五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501 , 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请求, 其中, 所述 X3接 口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例如, X3接口是基站间协作服务接口, 可以利用 S1接口实现, 该建立 请求是从主基站 eNBl发给辅基站 eNB2的,即从主基站向辅基站发起的 X3接 口建立, 此时主基站可以看作是辅基站所连接的 "核心网设备" ;
所谓 X3接口可以是现有的其他接口, 例如利用现有的 S1接口, 也可以 是新定义的接口, 只要可以实现信息交互就可。
优选的, X3 接口建立请求可以是用于基站间协作服务的 X3 Setup Reques t , 该 X3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该基站间协作服 务可以是基站间协作传输 /服务, 或者基站间 CoMP , 或者基站间载波聚合, 或者基站间多流服务, 等等;
步骤 502 , 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如果辅基站 eNB2同意建立 X3接口,则向主基站 eNBl回复基站间协作服 务 X3接口建立响应 X3 setup response 消息, 该响应消息可以携带基站间 协作服务标识; 如果若辅基站 eNB2不同意建立 X 3接口,则回复基站间协作服务 X 3 s e t up Fa i lure消息, 同样可以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步骤 503 , 主基站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 例如, 主基站 eNBl和辅基站 eNB2之间建立该 UE的 X3接口,从而通过 X3接口进行 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从而能够建立主基 站到辅基站的 X3接口, 该 X3接口可以是现有的接口实现, 例如 S1接口, 也 可以是新定义的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的接口。 因此, 本实施例建立的 X3 接口能够双向传输数据, 从而实现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双向数据交互。 如图 6所示, 第六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601 , 辅基站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请求, 其中, 所述 X3 接口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例如, X3接口是基站间协作服务接口, 可以利用 S1接口实现, 该建立 请求是从主基站 eNBl发给辅基站 eNB2的,即从主基站向辅基站发起的 X3接 口建立, 此时主基站可以看作是辅基站所连接的 "核心网设备" ;
所谓 X3接口可以是现有的其他接口, 例如现有的 S1接口, 也可以是新 定义的接口, 只要可以实现信息交互就可。
优选的, X3 接口建立请求可以是用于基站间协作服务的 X3 Setup Reques t , 该 X3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该基站间协作服 务可以是基站间协作传输 /服务、 基站间 CoMP、 基站间载波聚合、 或基站间 多流服务, 等等;
步骤 602 ,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如果辅基站 eNB2同意建立 X3接口,则向主基站 eNBl回复基站间协作服 务 X3接口建立响应 X3 setup response 消息, 该响应消息可以携带基站间 协作服务标识;
如果若辅基站 eNB2不同意建立 X3接口,则回复基站间协作服务 X3 setup Fa i lure消息, 同样可以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步骤 603 , 所述辅基站通过 X 3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 例 如, 辅基站 eNB2和主基站 eNBl之间建立该 UE的 X3接口, 从而通过 X3接口 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辅基站通过接收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从而能 够建立辅基站到主基站的 X3接口, 该 X3接口可以是现有的接口实现, 例如 S1接口, 也可以是新定义的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的接口。 因此, 本实施 例建立的 X3接口能够双向传输数据,从而实现辅基站和主基站之间的双向数 据交互。 在上述实施例中, 都是接口建立或者切换的过程, 而接口建立或切换以 后需要利用辅基站 eNB2来进行数据交互。主基站 eNBl上不仅有 E的功能, 还可以有服务网关(Serving GW, SGW ) 的功能, 主基站 eNBl将自身分配的 SGW IP地址和 GTP TEID发送给辅基站 eNB2。
从核心网节点来看,主基站 eNBl是 UE的服务基站,核心网将该 UE的数 据及控制信令发送给主基站 eNBl , 主基站 eNBl将 UE的全部或部分数据及控 制信令转发给 eNB2。 而 UE将 UE的全部或部分上行数据发给辅基站 eNB2的, 由辅基站 eNB2将接收到的 UE的上行数据发给主基站 eNBl , 主基站 eNBl再 将上行数据转发给真正的核心网节点 SGW。
主基站 eNBl被辅基站 eNB2当做一个特殊的核心网节点, 主基站至少具 有如下功能: UE上下文管理功能、 承载管理功能和接口管理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 X3接口,是通过主基站主动触发建立请求,辅基站响应该 请求建立的, 建立之后, 由主基站可以具有如下功能: UE上下文管理功能、 承载管理功能和接口管理功能。
此时主基站 eNBl 不会被纳入 NAS节点选择功能( NAS node select ion funct ion, 顯 SF )流程中所备选的核心网节点范围内, 即当一个 UE新接入辅 基站 eNB2 ,且该 UE不是需要由辅基站 eNB2辅助主 eNBl传输的 UE ,则在 eNB2 为该 UE选择核心网节点时, 不会将主基站 eNBl纳入备选范围内。
另外, 主基站 eNBl具有 GTP-U隧道映射 ( GTP-U tunnel mapping ) 的功 能, 实现主基站 eNBl和 SGW间的 GTP-U tunnel , 以及主基站 eNBl和辅基站 eNB2间的 GTP-U tunnel二者间的映射。
可选的,辅基站 eNB2也可以直接和 SGW进行数据交互, 而不需要通过主 基站 eNBl与 SGW进行数据交互。 当主基站 eNBl和辅基站 eNB2之间建立了 S1接口之后, 主基站 eNBl对 S1AP消息中的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进行 修改。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实施例实现。
具体的, 主基站 eNBl将接收到的辅基站 eNB2发送的辅基站的下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通过匪 E发送给 SGW, 主基站 eNBl向辅基站 eNB2发送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 由此, 辅基站 eNB2所传输的 UE的承 载数据, 就会直接在 eNB2和 SGW之间传输了, 辅基站 eNB2将接收到的 UE发 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 SGW, 辅基站 eNB2将接收到的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 给 UE。
主基站可以和辅基站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 由此辅基站可以利用主基站 和 SGW进行数据交互; 辅基站也可以直接和 SGW进行数据交互。 从而使得基 站间协作服务可以通过不同的基站服务不同的承载, 来提高 UE的服务质量。 最大限度的重用了现有消息。 图 7和图 8分别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和第八实施例数据交互的方法的流 程图, 上述实施例都是由主基站 eNBl来进行的与辅基站 eNB2间协作数据交 互, 第七实施例和第八实施例可以利用核心网进行辅助的数据交互。
如图 7所示, 第七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701 , 匪 E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辅基 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优选地, 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 UE的标识和所述辅基站的标识;
主基站 eNBl向 E发送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辅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 用户设备 UE服务, 该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 UE标识、 承载标识、 以及协作辅 基站 eNB2的标识, 告知 E希望由哪个辅基站 eNB2来协作;
步骤 702 , 向所述辅基站发送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辅 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 服务, 优选地, 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 UE的标识;
E若同意基站间协作服务请求, 则向协作辅基站 eNB2发送第二消息, 例如基站间协作服务请求 /命令,用于请求所述辅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 述 UE服务,该基站间协作服务请求 /命令中携带 UE标识和承载标识,优选的, 该基站间协作服务请求 /命令还可以携带主基站标识;
步骤 703 , 接收所述辅基站返回的第一响应,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 基站同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
如果辅基站 eNB2 同意该请求, 则向匪 E发送第一响应给主基站 eNBl , 该第一响应可以是基站间协作服务响应消息; 如果辅基站 eNB2 不同意该请 求, 则返回失败响应。
辅基站可以只允许部分承载的协作传输, 那么在所述基站间协作服务响 应消息中, 携带允许协作传输的承载的标识。
匪 E可以根据所述协作服务响应中携带的承载标识, 或者步骤 701 中所 述的基站间协作服务请求中携带的承载表示, 来确定每个承载在哪个基站上 传输; 进一步的, 匪 E可以根据主基站及辅基站的负载情况, UE的承载的信 息来确定每个承载在哪个基站上传输。
步骤 704 , 向所述主基站发送第二响应,以便所述主基站和所述辅基站共 同为所述 UE服务。 辅基站与匪 E之间, 以及辅基站与匪 E对应的 SGW之间为 UE标识对应的 UE的承载进行数据交互。
E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给主基站 eNBl ; 若辅基站 eNB2不同意该请求, 则 返回失败响应。 MME 会按照每个承载在哪个基站上传输, 来将对应的 TNL addres s及 GTP-TEID发送给对应的节点 (主基站 eNBl或辅基站 eNB2 ) 。 辅 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 SGW, SGW将接收到的 SGW发送的 下行数据发送给 UE。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方法利用核心网的网元匪 E的辅助数据交互, 来 实现主基站和辅基站共同为 UE服务。 利用辅基站直接和 SGW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使得基站间协作服务可以通过不同的基站服务不同的承载,来提高 UE的 服务质量。 最大限度的重用了现有消息。 如图 8所示, 第八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801 , 辅基站接收匪 E发送的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 述辅基站与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 优选地, 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 UE的 标识;
主基站 eNBl向 E发送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辅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 用户设备 UE服务, 该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 UE标识、 承载标识、 以及协作辅 基站 eNB2的标识, 告知 E希望由哪个辅基站 eNB2来协作;
步骤 802 ,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 MME发送第一响应,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 述辅基站同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第一消息的信息,以便所述 MME向所述主基站发送第二响应;
E若同意基站间协作服务请求, 则向协作辅基站 eNB2发送第二消息, 例如基站间协作服务请求 /命令,用于请求所述辅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 述 UE服务,该基站间协作服务请求 /命令中携带 UE标识和承载标识,优选的, 该基站间协作服务请求 /命令还可以携带主基站标识;
如果辅基站 eNB2同意该请求, 则向匪 E发送第一响应, 例如基站间协作 服务响应消息。 如果辅基站 eNB2不同意该请求, 则返回失败响应。
辅基站可以只允许部分承载的协作传输, 那么在所述基站间协作服务响 应消息中, 携带允许协作传输的承载的标识。
匪 E可以根据所述协作服务响应中携带的承载标识, 或者步骤 801 中所 述的基站间协作服务请求中携带的承载表示, 来确定每个承载在哪个基站上 传输; 进一步的, 匪 E可以根据主基站及辅基站的负载情况, UE的承载的信 息来确定每个承载在哪个基站上传输。
步骤 803 , 所述主基站和所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务。 辅基站与匪 E 之间, 以及辅基站与 E对应的 SGW之间为 UE标识对应的 UE的承载进行数 据交互。
匪 E发送相关第二响应消息给主基站 eNBl ;若辅基站 eNB2不同意该请求, 则返回失败响应。 E会按照每个承载在哪个基站上传输, 来将对应的 TNL addres s及 GTP-TEID发送给对应的节点 (主基站 eNBl或辅基站 eNB2 ) 。 辅 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 SGW, SGW将接收到的 SGW发送的 下行数据发送给 UE。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方法利用核心网的网元匪 E的辅 助数据交互, 来实现主基站和辅基站共同为 UE服务。 利用辅基站直接和 SGW 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使得基站间协作服务可以通过不同的基站服务不同的承 载, 来提高 UE的服务质量。 最大限度的重用了现有消息。 图 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装置为辅 基站,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 11、 发送 单元 12和交互单元 1 3。
接收单元 11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或接收操作管理维护系统 0AM 配置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 通知所述辅基站建立 S 1接口;发送单元 12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S 1接口建 立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 11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响应; 交互单元 1 3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
其中, 交互单元 1 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 1 1和 /或发送单元 12 , 也可以是 其他具有发送和 /或接收功能的单元。
具体的, 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 S1接口建立请 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 作服务标识。 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主基站在接收到来自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 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之后发送的。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 11还用于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自身的互 联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 D; 所述交互单元 1 3用于将接收到的用 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主基站,以便所述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 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和 /或接收所述主基站转发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 据, 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优选地,所述发送单元 12还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 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D , 以便所述主基站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匪 E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 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 所述发 送单元 12还用于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 站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实现了由主基站触发或者 0AM配置后, 由辅 基站发起 S1接口建立请求, 从而建立了能够双向传输数据的 S 1接口, 实现 了利用 si接口在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交互。 图 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为主 基站,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具体包括: 发送单元 21、 接收 单元 22和交互单元 23。
发送单元 21用于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辅 基站建立 S1接口;接收单元 22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请求; 所述发送单元 21还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响应; 交互单元 23用 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
其中, 交互单元 23可以包括发送单元 21和 /或接收单元 22 , 也可以是 其他具有发送和 /或接收功能的单元。
优选地, 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 S 1接口建立请 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 作服务标识。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 22还用于接收来自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 站的关系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 21还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优选地, 所述发送单元 21 还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 所述交互单元 23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所发送 的从用户设备 UE接收到的上行数据, 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和 / 或向所述辅基站转发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行 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优选地,所述发送单元 21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辅基站发送的所述辅基 站的下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通过匪 E发送给 SGW, 以及向所述辅基站 发送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 ,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 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实现了由主基站触发或者 0AM配置后, 由辅 基站发起 S 1接口建立请求, 从而建立了能够双向传输数据的 S 1接口, 实现 了利用 S 1接口在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交互。 图 1 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为主 基站,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具体包括: 发送单元 31、 接收 单元 32和交互单元 33。
发送单元 31用于向辅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消息,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 中包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接收单元 32用于接 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响应; 交互单元 33用于通过 X2接口与辅基 站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 交互单元 33可以包括发送单元 31和 /或接收单元 32 , 也可以是 其他具有发送和 /或接收功能的单元。
具体的, 所述隧道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主基站为所述 UE 分配的 TNL addres s和 GTP TE I D。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请求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优选地, 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 34 , 用于更新或释放与所述 UE相关 的 X2接口关联或 GTP隧道, 所述发送单元 31还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更新 或释放消息, 以便所述辅基站更新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 GTP隧道。 所述更新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通过在 X2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基站为用 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从而能够建立辅基站到主基站的 GTP隧道, 即建立了双向 GTP隧道, 因此, 本实施例建立的 X2接口能够双向传输数据, 从而实现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双向数据交互。 图 1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为辅 基站,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 41、 发送 单元 42和交互单元 43。
接收单元 41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消息,所述 X2切换请求 消息中包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发送单元 42用 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响应; 交互单元 43用于通过 X2接口与所述 主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 交互单元 4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 41和 /或发送单元 42 , 也可以是 其他具有发送和 /或接收功能的单元。
具体的, 所述隧道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主基站为所述 UE 分配的 TNL addres s和 GTP TE I D。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请求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优选地, 所述接收单元 41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更新或释放消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 44 , 用于更新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 GTP 隧道。 所述更新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通过在 X2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基站为用 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从而能够建立辅基站到主基站的 GTP隧道, 即建立了双向 GTP隧道, 因此, 本实施例建立的 X2接口能够双向传输数据, 从而实现辅基站和主基站之间的双向数据交互。 图 1 3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为主 基站,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具体包括: 发送单元 51、 接收 单元 52和交互单元 5 3。
发送单元 5 1用于向辅基站发送建立 X 3接口的请求, 其中, 所述 X3接口 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接收单元 52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 3 接口的响应; 交互单元 5 3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
其中, 交互单元 5 3可以包括发送单元 5 1和 /或接收单元 52 , 也可以是 其他具有发送和 /或接收功能的单元。
具体的,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 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 X3接口包括: S 1接 口。
优选地, 所述发送单元 5 1还用于将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 点标识 TE I D发送给所述辅基站; 所述交互单元 5 3具体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 转发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以及将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辅基站,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 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优选地, 所述发送单元 51还用于将所述辅基站的下行 TNL addres s 和 GTP TE I D通过 MME发送给 SGW,以及所述主基站将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 es s 和 GTP TE I D发送给所述辅基站,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 据发送给所述 SGW,以及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的装置通过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从而能 够建立主基站到辅基站的 X3接口, 该 X3接口可以是现有的接口实现, 例如 S 1接口, 也可以是新定义的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的接口。 因此, 本实施 例建立的 X3接口能够双向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双向数 据交互。 图 14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为辅 基站,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 61、 发送 单元 62和交互单元 63。 接收单元 61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请求, 其中, 所述 X3 接口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发送单元 62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建立 X3 接口的响应; 交互单元 63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
其中, 交互单元 6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 61和 /或发送单元 62 , 也可以是 其他具有发送和 /或接收功能的单元。
具体的,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 X3接口包括: S 1 接口。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 61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基站自身 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 ID; 所述交互单元 63具体用于向所 述主基站发送转发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用以所述主基站将所述上 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以及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 行数据, 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优选地,所述交互单元 63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的上行 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 D,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并将接收到的来自所 述 SGW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中,辅基站通过接收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 的请求, 从而能够建立辅基站到主基站的 X3接口, 该 X3接口可以是现有的 接口实现,例如 S1接口,也可以是新定义的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的接口。 因此, 本实施例建立的 X3接口能够双向传输数据, 从而实现辅基站和主基站 之间的双向数据交互。 图 15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为移 动性管理实体 E ,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具体包括: 接收 单元 71和发送单元 72。
接收单元 71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辅 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 UE的 标识和所述辅基站的标识; 发送单元 72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第二消息, 所 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辅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所述第二 消息中包括所述 UE的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 71还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返回的 第一响应, 所述第一响应用于指示所述辅基站同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 72还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第二响应,以便所 述主基站和所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务。
优选地, 所述发送单元 72 还用于将所述辅基站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
UE对应的 SGW, 将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辅基站, 以便所述辅基站 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辅基站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辅基 站的 TNL addre s s及 GTP-TE I D ,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 TNL addres s及 GTP-TE I D。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利用核心网的网元匪 E的辅助数据交互, 来 实现主基站和辅基站共同为 UE服务。 利用辅基站直接和 SGW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使得基站间协作服务可以通过不同的基站服务不同的承载,来提高 UE的 服务质量。 最大限度的重用了现有消息。 图 16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为辅 基站,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 81和发送 单元 82。
接收单元 81用于接收匪 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 辅基站与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 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 UE的标识; 发送 单元 82用于向所述 MME发送第一响应,所述第一响应用于指示所述辅基站同 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以便所述 E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第二响应,所述第二响应用于通知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 务。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 81还用于接收所述 MME发送的所述 UE对应的 SGW 的地址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交互单元 83 , 用于根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 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 TNL addres s及 GTP- TEID。
其中, 交互单元 8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 81和 /或发送单元 82 , 也可以是 其他具有发送和 /或接收功能的单元。
优选地, 所述交互单元 8 3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 送给所述 SGW,所述 SGW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利用核心网的网元匪 E的辅助数据交互, 来 实现主基站和辅基站共同为 UE服务。 利用辅基站直接和 SGW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使得基站间协作服务可以通过不同的基站服务不同的承载,来提高 UE的 服务质量。 最大限度的重用了现有消息。 图 1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 为辅基站,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网络接口 1 11、处理器 112和存储器 11 3。 可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 系统总线 114 , 用于连接网络接口 111、 处理器 112 和存储器 11 3。 可选地, 网络接口 111和处理器 112相连接, 处理器 112和 存储器 11 3相连。
网络接口 111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存储器 11 3可以是永久存储器, 例如硬盘驱动器和闪存, 存储器 11 3中 具有软件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模块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各种功 能模块;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是网络和接口驱动程序。 在启动时, 软件组件,例如, 软件模块和 /或设备驱动程序被加载到存储 器 11 3中, 然后被处理器 112访问并执行如下指令: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或接收操作管理维护系统 0AM配置的 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的指令, 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 所述辅基站建立 S1接口;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请求的指令;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具体的,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所述 S1接口建立请 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 作服务标识。 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主基站在接收到来自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 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之后发送的。
优选地,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自身的互联 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的指令。
优选地,所述用于通过 S 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的指令包括: 用于 将接收到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主基站的指令,以便所述 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和 /或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转发的来 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的指令。
优选地,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辅基站发送的所述 辅基站的下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通过 MME发送给 SGW的指令, 用于向 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的指令, 以便所述 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 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实现了由主基站触发或者 0AM配置后, 由辅 基站发起 SI接口建立请求, 从而建立了能够双向传输数据的 S 1接口, 实现 了利用 S1接口在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交互。 图 1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 为主基站,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网络接口 121、处理器 122和存储器 123。 可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 系统总线 124 , 用于连接网络接口 121、 处理器 122 和存储器 123。 可选地, 网络接口 121和处理器 122相连接, 处理器 122和 存储器 123相连接。
网络接口 121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存储器 123可以是永久存储器, 例如硬盘驱动器和闪存, 存储器 123中 具有软件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模块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各种功 能模块;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是网络和接口驱动程序。
在启动时, 软件组件,例如, 软件模块和 /或设备驱动程序, 被加载到存 储器 123中, 然后被处理器 122访问并执行如下指令: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的指令,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辅基站 建立 S 1接口;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S 1接口建立请求的指令;
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
优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所述 S1接口建立请 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 作服务标识。
优选地,所述用于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的指令包括:用于接收来自 0AM 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的指令, 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 第一消息的指令。
优选地,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自身的互联网协 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的指令。
优选地,所述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的指令包括: 用于 接收所述辅基站所发送的从用户设备 UE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指令,用于将所 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的指令; 和 /或用于向所述辅基站转发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优选地,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辅基站发送的所述 辅基站的下行 TNL address和 GTP TEID通过 MME发送给 SGW的指令, 用于向 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s和 GTP TEID的指令, 以便所述 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 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实现了由主基站触发或者 0AM配置后, 由辅 基站发起 S1接口建立请求, 从而建立了能够双向传输数据的 S1接口, 实现 了利用 S1接口在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交互。 图 1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 施例的装置为主基站,本实施例包括网络接口 131、处理器 132和存储器 133。 可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 系统总线 134, 用于连接网络接口 131、 处理器 132 和存储器 133。 可选地, 网络接口 131和处理器 132相连接, 处理器 132和 存储器 133相连。
网络接口 131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存储器 133可以是永久存储器, 例如硬盘驱动器和闪存, 存储器 133中 具有软件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模块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各种功 能模块;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是网络和接口驱动程序。 在启动时, 软件组件,例如, 软件模块和 /或设备驱动程序被加载到存储 器 1 33中, 然后被处理器 1 32访问并执行如下指令: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消息的指令,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包 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X2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
具体的, 所述隧道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主基站为所述 UE 分配的 TNL addres s和 GTP TE I D。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请求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优选地,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更新或释放与所述 UE相关的 X2接 口关联或 GTP隧道, 并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更新或释放消息的指令, 以便所述 辅基站更新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GTP 隧道。 所述更新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通过在 X2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基站为用 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从而能够建立辅基站到主基站的 GTP隧道, 即建立了双向 GTP隧道, 因此, 本实施例建立的 X2接口能够双向传输数据, 从而实现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双向数据交互。 图 2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 为辅基站,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网络接口 141、处理器 142和存储器 143。 可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 系统总线 144 , 用于连接网络接口 141、 处理器 142 和存储器 143。 可选地, 网络接口 141和处理器 142相连接, 处理器 142和 存储器 143相连。
网络接口 141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存储器 143可以是永久存储器, 例如硬盘驱动器和闪存, 存储器 143中 具有软件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模块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各种功 能模块;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是网络和接口驱动程序。
在启动时, 软件组件,例如, 软件模块和 /或设备驱动程序被加载到存储 器 143中, 然后被处理器 142访问并执行如下指令: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消息的指令,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 中包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X2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
具体的, 所述隧道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主基站为所述 UE 分配的 TNL addres s和 GTP TEI D。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述 X2切换请求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优选地,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更新或释放 消息, 更新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GTP 隧道的指令。 所述更新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通过在 X2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基站为用 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从而能够建立辅基站到主基站的 GTP隧道, 即建立了双向 GTP隧道, 因此, 本实施例建立的 X2接口能够双向传输数据, 从而实现辅基站和主基站之间的双向数据交互。 图 2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 为主基站,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网络接口 151、处理器 152和存储器 153。 可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 系统总线 154 , 用于连接网络接口 151、 处理器 152 和存储器 153。 可选地, 网络接口 151和处理器 152相连接, 处理器 152和 存储器 153相连。
网络接口 151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存储器 153可以是永久存储器, 例如硬盘驱动器和闪存, 存储器 153中 具有软件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模块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各种功 能模块;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是网络和接口驱动程序。
在启动时, 软件组件,例如, 软件模块和 /或设备驱动程序被加载到存储 器 153中, 然后被处理器 152访问并执行如下指令: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请求的指令, 其中, 所述 X3接口具有 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具体的,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所述 X3接口包括 S1接 口。
优选地,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可用于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 过程的指令: 所述主基站将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 ID 发送给所述辅基站。
优选地,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将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 端点标识 TEID发送给所述辅基站的指令。 所述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 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指令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 UE发 送的上行数据, 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的指令; 以及用于将 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辅基站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 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优选地,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之后, 所 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将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 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D 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发送给所述 SGW的指令,用于将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 发送给所述辅基站的指令,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 送给所述 SGW, 以及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的指令。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的装置通过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从而能 够建立主基站到辅基站的 X3接口, 该 X3接口可以是现有的接口实现, 例如 S1接口, 也可以是新定义的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的接口。 因此, 本实施 例建立的 X3接口能够双向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双向数 据交互。 图 22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 为辅基站, 如图所示, 该装置包括网络接口 161、 处理器 162和存储器 163。 可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 系统总线 164 , 用于连接网络接口 161、 处理器 162 和存储器 163。 可选地, 网络接口 161和处理器 162相连接, 处理器 162和 存储器 163相连。
网络接口 161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存储器 163可以是永久存储器, 例如硬盘驱动器和闪存, 存储器 163中 具有软件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模块可以包括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方法 的各种功能模块;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是网络和接口驱动程序。
在启动时, 软件组件,例如, 软件模块和 /或设备驱动程序被加载到存储 器 163中, 然后被处理器 162访问并执行如下指令: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请求的指令, 其中, 所述 X3接口 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具体的,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所述 X3接口包括: S 1 接口。
优选地,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可用于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 过程的指令: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基站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和 隧道端点标识 TEID。
优选地,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基站 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 D的指令。述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 述主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指令包括: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来自用户设 备 UE 的上行数据的指令, 以便所述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以及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并将所述下 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的指令。
优选地,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的 上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 识 GTP TEID,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并将接收到的 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的指令。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中,辅基站通过接收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 的请求, 从而能够建立辅基站到主基站的 X3接口, 该 X3接口可以是现有的 接口实现,例如 S1接口,也可以是新定义的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的接口。 因此, 本实施例建立的 X3接口能够双向传输数据, 从而实现辅基站和主基站 之间的双向数据交互。 图 23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 为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 ,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包括网络接口 171、 处理器 172 和存储器 173。 可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 系统总线 174 , 用于连接网络接口 171、处理器 1 12和存储器 173。 可选地, 网络接口 171和处理器 172相连接, 处理器 172和存储器 173相连。
网络接口 171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存储器 173可以是永久存储器, 例如硬盘驱动器和闪存, 存储器 173中 具有软件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模块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各种功 能模块;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是网络和接口驱动程序。
在启动时, 软件组件,例如, 软件模块和 /或设备驱动程序被加载到存储 器 173中, 然后被处理器 172访问并执行如下指令: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指令,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辅基站 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第二消息的指令,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辅 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返回的第一响应的指令,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 基站同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第二响应的指令,以便所述主基站和所述辅基站 共同为所述 UE服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
优选地,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辅基站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 UE对应的服务网关 SGW, 将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辅基站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基站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所述辅基站的地址信息 包括: 所述辅基站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 s s及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 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 I D ,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 TNL addres s及 GTP-TEID。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利用核心网的网元匪 E的辅助数据交互, 来 实现主基站和辅基站共同为 UE服务。 利用辅基站直接和 SGW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使得基站间协作服务可以通过不同的基站服务不同的承载,来提高 UE的 服务质量。 最大限度的重用了现有消息。 图 24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另一数据交互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 为辅基站,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网络接口 181、处理器 182和存储器 183。 可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 系统总线 184 , 用于连接网络接口 181、 处理器 182 和存储器 183。 可选地, 网络接口 181和处理器 182相连接, 处理器 182和 存储器 183相连。
网络接口 181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存储器 183可以是永久存储器, 例如硬盘驱动器和闪存, 存储器 183中 具有软件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模块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各种功 能模块;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是网络和接口驱动程序。
在启动时, 软件组件,例如, 软件模块和 /或设备驱动程序被加载到存储 器 183中, 然后被处理器 182访问并执行如下指令:
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 E发送的第二消息的指令, 所述第二消息用 于请求所述辅基站与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用于向所述匪 E发送第一响应的指令,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基站同 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以便所述 E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第二响应,所述第二响应用于通知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 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优选地,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 MME发送第一响应之后,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 用于根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 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的指令。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及通用 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 I D。
优选地,所述用于根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 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 数据交互的指令包括: 用于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UE 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的指令。
本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利用核心网的网元匪 E的辅助数据交互, 来 实现主基站和辅基站共同为 UE服务。 利用辅基站直接和 SGW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使得基站间协作服务可以通过不同的基站服务不同的承载,来提高 UE的 服务质量。 最大限度的重用了现有消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 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 结合来实现, 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 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 方式来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但是这种实现 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 处理 器执行的软件模块, 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 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 ( RAM ) 、 内存、 只读存储器(ROM ) 、 电可编程 R0M、 电可擦除可编程 R0M、 寄存器、 硬盘、 可移动磁盘、 CD-ROM , 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 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 了进一步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 已,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 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7)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辅基站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或接收操作管理维护系统 0AM配置 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 辅基站建立 S 1接口;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请求;
    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响应;
    所述辅基站通过 S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 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所述 S 1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 识, 和 /或所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消息是所述主基站在接收到来自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 之后发送的。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方法还包括,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和 隧道端点标识 TEID;
    所述辅基站通过 S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包括: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主基站, 以便所述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和 /或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转发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并将所述 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5、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 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 S 1接口建立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基站向 所述主基站发送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 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D, 以便所述主基站通过移动性管理 实体 E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的上 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5. 6、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辅基站建立 S1接口;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请求;
    向所述辅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响应;
    所述主基站通过 S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
  6.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 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所述 S 1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 识, 和 /或所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7. 8、 根据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基 站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主基站接收来自操作管理维护系统 0AM 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 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8. 9、 根据权利要求 6至 8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方法还包括,所述主基站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主基站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 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
    所述主基站通过 S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包括: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转发的来自用户设备 UE的上行数据,所述主 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和 /或 向所述辅基站转发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 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10、 根据权利要求 6至 8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 向所述辅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响应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基站将接收 到的所述辅基站发送的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 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D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发 送给 SGW, 所述主基站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 ,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将接 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9. 11、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所 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响应;
    所述主基站通过 X2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10.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 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主基站为所述 UE分配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 D。
  11. 1 3、 根据权利要求 11或 12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请求响应 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12. 14、 根据权利要求 11至 1 3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主基站更新或释放与所述 UE相关的 X2接口关联或 GTP 隧道, 并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更新或释放消息, 以便所述辅基站更新或释放所 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GTP隧道。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 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13. 16、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辅基站接收主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包 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响应;
    所述辅基站通过 X2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14.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 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主基站为所述 UE分配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 D。
  15. 18、 根据权利要求 16或 17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请求响应 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16. 19、 根据权利要求 16至 18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更新或释放消息, 所述 辅基站更新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GTP 隧道。
  17.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 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18. 21、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请求, 其中, 所述 X3接口具有双向 数据通信的能力;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所述主基站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
  19.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20. 23、 根据权利要求 21或 22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X3接口包括: S1接口。
  21. 24、 根据权利要求 21至 23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基站将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 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 D发送给所述辅基站; 所述主基站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双 向交互包括: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并将所 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以及
    所述主基站将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辅基站, 以便所述辅 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25、 根据权利要求 21至 23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 接口的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 括, 所述主基站将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 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D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发送给 所述 SGW, 所述主基站将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 ID发送给所 述辅基站,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以及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22. 26、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辅基站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请求, 其中, 所述 X3接口具有 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所述辅基站通过 X3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
  23. 27、 根据权利要求 26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24. 28、 根据权利要求 26或 27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X3接口包括: S1接口。
  25. 29、 根据权利要求 26至 28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基站的互联网协 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 所述辅基站通过 X3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 数据双向交互包括: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来自用户设备 UE的上行数据,以便所述主 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以及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并将所述 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30、 根据权利要求 26至 28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 的上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 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D,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并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发送给所述 UE。
  26. 31、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 E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 求辅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向所述辅基站发送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辅基站与所述 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
    接收所述辅基站返回的第一响应,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基站同意与 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
    向所述主基站发送第二响应,以便所述主基站和所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务。
  27. 32、 根据权利要求 31 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所 述辅基站返回的第一响应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辅基站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 UE对应的服务网关 SGW,将所述 SGW 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辅基站,以便所述辅基站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 据交互。
    33、 根据权利要求 32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基 站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辅基站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及通用分组 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 I D ,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 TNL addre s s及 GTP- TE I D。
  28. 34、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辅基站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匪 E发送的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 求所述辅基站与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所述辅基站向所述 MME发送第一响应,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基站同 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以便所述 E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第二响应,所述第二响应用于通知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 务。
  29. 35、 根据权利要求 34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基 站向所述 MME发送第一响应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匪 E发送的所述 UE对应的服务网关 SGW的地址信 息;
    所述辅基站根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 互。
  30. 36、 根据权利要求 35 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SGW 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及通用分组无线 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I D。
    37、 根据权利要求 35或 36所述的数据交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辅基站根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 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包括: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UE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将接收到的 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31. 38、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接收单元、 发送单元和交互单元;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或接收操作管理维护系统
    0AM 配置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 通知所述辅基站建立 S1接口;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响应;
    交互单元, 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
  32. 39、 根据权利要求 38 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所述 S 1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 务标识, 和 /或所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33. 40、 根据权利要求 38或 39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消息是所述主基站在接收到来自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 信息之后发送的。
  34. 41、 根据权利要求 38至 40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 地址和隧道 端点标识 TEI D;
    所述交互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主基站, 以便所述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和 /或接收所 述主基站转发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42、 根据权利要求 38至 40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D , 以便所 述主基站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接收所述主 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 ID;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35. 43、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主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和交互单元;
    发送单元,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辅 基站建立 S1接口;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S1接口建立请求;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 S1接口建立响应;
    交互单元, 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
  36. 44、 根据权利要求 43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所述 S 1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 务标识, 和 /或所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45、 根据权利要求 43或 44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 所述 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37. 46、 根据权利要求 43至 45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自身的 IP地址和 TE ID;
    所述交互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所发送的从用户设备 UE接收到的上 行数据, 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和 /或向所述辅基站转发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47、 根据权利要求 43至 45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辅基站发送的所述辅基站的下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 D通过匪 E发送给 SGW, 以及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 SGW 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 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 送给所述 UE。
  38. 48、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主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和交互单元;
    发送单元,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 中包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响应;
    交互单元, 用于通过 X2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39. 49、 根据权利要求 48 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 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主基站为所述 UE分配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 D。
  40. 50、 根据权利要求 48或 49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请求响应 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41. 51、 根据权利要求 48至 50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 用于更新或释放与所述 UE相关的 X2接口关联 或 GTP隧道,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更新或释放消息, 以便 所述辅基站更新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GTP隧道。
  42. 52、 根据权利要求 51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 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43. 53、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接收单元、 发送单元和交互单元;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X2切换请求 消息中包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响应;
    交互单元, 用于通过 X2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44. 54、 根据权利要求 53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 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主基站为所述 UE分配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D。
  45. 55、 根据权利要求 53或 54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请求响应 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46. 56、 根据权利要求 53至 55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更新或释放消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 用于更新或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 协议 GTP隧道。
  47. 57、 根据权利要求 56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 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58、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主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和交互单元;
    发送单元,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请求, 其中, 所述 X3接口 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交互单元, 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
  48. 59、 根据权利要求 58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49. 60、 根据权利要求 58或 59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X3接口包括: S1接口。
  50. 61、 根据权利要求 58至 60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发送 给所述辅基站;
    所述交互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 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以及将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 送给所述辅基站,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62、 根据权利要求 58至 60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 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D通过 MME发送给 SGW, 以及 将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发送给所述辅基站,以便所述辅 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以及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 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51. 63、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接收单元、 发送单元和交互单元;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请求, 其中, 所述 X3 接口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交互单元, 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
  52. 64、 根据权利要求 63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53. 65、 根据权利要求 63或 64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X3接口包括: S1接口。
  54. 66、 根据权利要求 63至 65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基站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 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
    所述交互单元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来自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 以便所述主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以及所述辅基站接收 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来自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 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 所述 UE。
    67、 根据权利要求 63至 65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互单元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的上行传输网络层 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D,将 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并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SGW的 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68、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 , 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辅 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 述辅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返回的第一响应, 所述第一响应携 带所述辅基站同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第二响应,以便所述主基站和所 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务。
    69、 根据权利要求 68 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 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辅基站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 UE对应的服务网关 SGW, 将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辅基站, 以便所述辅基站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
    70、 根据权利要求 69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基 站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辅基站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及通用分组 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 I D ,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 TNL addre s s及 GTP- TE I D。
  55. 71、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匪 E发送的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 息用于请求所述辅基站与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匪 E发送第一响应,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基 站同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以便所述 E向所述主基站 发送第二响应, 所述第二响应用于通知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务。
  56. 72、 根据权利要求 71 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 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匪 E发送的所述 UE对应的服务网关 SGW的地址信息;所 述装置还包括: 交互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 与所述 SGW为所 述 UE进行数据交互。
  57. 73、 根据权利要求 72 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SGW 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 es s及通用分组无线 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 I D。
    74、 根据权利要求 72或 7 3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交互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UE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将接收到 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58. 75、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或接收操作管理维护系统 0AM配置的 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的指令, 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 所述辅基站建立 S 1接口;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S 1接口建立请求的指令;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 S 1接口建立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59. 76、 根据权利要求 75 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所述 S 1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 务标识, 和 /或所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60. 77、 根据权利要求 75或 76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消息是所述主基站在接收到来自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所述主基站的关系 信息之后发送的。
  61. 78、 根据权利要求 75至 77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 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的指令;
    所述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主基站进行交互的指令包括:用于将接收到 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主基站的指令,以便所述主基站将 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和 /或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转发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的指令。
  62. 79、 根据权利要求 75至 77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 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 D的指令, 以便所述主基 站通过 MME 发送给 SGW,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 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ID的指令;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80、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主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的指令,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辅基站 建立 S 1接口;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S 1接口建立请求的指令;
    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 S 1接口建立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63. 81、 根据权利要求 80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所述 S 1接口建立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 务标识, 和 /或所述 S1接口建立响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64. 82、 根据权利要求 80或 81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的指令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 0AM的所述辅基站和 所述主基站的关系信息的指令,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的指令。
  65. 83、 根据权利要求 80至 82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 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 D的指令;
    所述用于通过 S1接口和所述辅基站进行交互的指令包括:用于接收所述 辅基站所发送的从用户设备 UE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指令,用于将所述上行数 据发送给所述 SGW的指令;和 /或用于向所述辅基站转发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 数据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84、 根据权利要求 80至 82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辅基站发送的所述辅基站的下行 TNL addr es s和 GTP TE I D通过匪 E发送给 SGW的指令,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 es s和 GTP TE I D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 据发送给所述 SGW, 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 所述 UE。
  66. 85、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主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消息的指令,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包 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X2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67. 86、 根据权利要求 85 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 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主基站为所述 UE分配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 es s和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 D。
  68. 87、 根据权利要求 85或 86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 X2切换请求响应 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88、 根据权利要求 85至 87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更新或释放与所述 UE相关的 X2接口关联或 GTP 隧道, 并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更新或释放消息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基站更新或 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GTP隧道。
  69. 89、 根据权利要求 88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 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70. 90、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 X2切换请求消息的指令,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 中包括所述主基站为用户设备 UE分配的隧道地址信息;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X2切换请求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X2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71. 91、 根据权利要求 90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 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主基站为所述 UE分配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 es s和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 D。
  72. 92、 根据权利要求 90或 91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X2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所述 X2切换请求响应中 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73. 93、 根据权利要求 90至 92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更新或释放消息, 更新或 释放所述 UE的 X2接口关联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GTP隧道的指令。
  74. 94、 根据权利要求 93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 或释放消息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和承载标识。
  75. 95、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主基站, 所述装置 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向辅基站发送建立 X3接口的请求的指令, 其中, 所述 X3接口具有 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76. 96、 根据权利要求 95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3接口的响应 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77. 97、 根据权利要求 95或 96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X3接口包括: S1接口。
  78. 98、 根据权利要求 95至 97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用于将自身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 发送给所述辅基站的指令;
    所述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辅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指令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并将所述上行 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的指令; 以及
    用于将所述 SGW发送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辅基站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 基站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79. 99、 根据权利要求 95至 97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基站接收所述辅基站发送的建立 X3接口的响应之后, 所述应用程序 还包括, 用于将所述辅基站的下行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和通用分组 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 I D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发送给所 述 SGW的指令, 用于将所述 SGW的上行 TNL addres s和 GTP TE I D发送给所述 辅基站的指令,以便所述辅基站将接收到的 UE 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80. 1 00、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 置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建立 X 3接口的请求的指令, 其中, 所述 X3接口 具有双向数据通信的能力;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建立 X 3接口的响应的指令;
    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81. 1 01、 根据权利要求 1 00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 立 X3接口的请求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和 /或, 所述建立 X 3接口的响 应中携带基站间协作服务标识。
  82. 102、 根据权利要求 100或 1 01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X3接口包括: S1接口。
  83. 103、 根据权利要求 100至 1 02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基站的互联网 协议 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 TEID的指令;
    所述用于通过 X3接口与所述主基站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指令包括: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来自用户设备 UE的上行数据的指令,以便所述主 基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服务网关 SGW; 以及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 并将所述下行数 据发送给所述 UE的指令。
    104、 根据权利要求 100至 1 02任一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发送的所述 SGW的上行传输 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 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 TEI D,将接收到的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并将接收到的来自所 述 SGW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的指令。
    105、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 , 所述装置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指令,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辅基站 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用于向所述辅基站发送第二消息的指令,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辅 基站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
    用于接收所述辅基站返回的第一响应的指令,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 基站同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
    用于向所述主基站发送第二响应的指令,以便所述主基站和所述辅基站 共同为所述 UE服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84. 106、 根据权利要求 105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 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将所述辅基站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 UE对应的服务网关 SGW, 将所 述 SGW的地址信息通知给所述辅基站的指令, 以便所述辅基站与所述 SGW为 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
    107、 根据权利要求 106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 基站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辅基站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 s及通用分 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 ID, 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 述 SGW的 TNL addres s及 GTP- TEID。
  85. 108、 一种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辅基站, 所述装 置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
    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 E发送的第二消息的指令, 所述第二消息用 于请求所述辅基站与主基站协同为用户设备 UE服务; 用于向所述 E发送第一响应的指令, 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辅基站同 意与所述主基站协同为所述 UE服务的信息,以便所述 E向所述主基站发送 第二响应,所述第二响应用于通知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基站共同为所述 UE服 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
  86. 109、 根据权利要求 108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 基站向所述匪 E发送第一响应之后, 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 E发送的所述 UE对应的服务网关 SGW的地址信息的指 令;
    用于根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的指 令。
  87. 110、 根据权利要求 109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SGW 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 SGW的传输网络层地址 TNL address及通用分组无线 服务隧道协议隧道端点标识 GTP-TEID。
    111、 根据权利要求 108或 109所述的数据交互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根据所述 SGW的地址信息,与所述 SGW为所述 UE进行数据交互的指 令包括: 用于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 UE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SGW, 将接收到 的来自所述 SGW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 UE的指令。
CN201380001313.2A 2013-02-01 2013-02-01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137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3003.3A CN109275152B (zh) 2013-02-01 2013-02-01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201811292890.2A CN109561452B (zh) 2013-02-01 2013-02-01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1263 WO2014117386A1 (zh) 2013-02-01 2013-02-01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2890.2A Division CN109561452B (zh) 2013-02-01 2013-02-01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201811293003.3A Division CN109275152B (zh) 2013-02-01 2013-02-01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7646A true CN104137646A (zh) 2014-11-05
CN104137646B CN104137646B (zh) 2018-11-16

Family

ID=5126143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2890.2A Active CN109561452B (zh) 2013-02-01 2013-02-01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201811293003.3A Active CN109275152B (zh) 2013-02-01 2013-02-01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201380001313.2A Active CN104137646B (zh) 2013-02-01 2013-02-01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2890.2A Active CN109561452B (zh) 2013-02-01 2013-02-01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201811293003.3A Active CN109275152B (zh) 2013-02-01 2013-02-01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10045230B2 (zh)
EP (2) EP2945459B1 (zh)
JP (1) JP6158951B2 (zh)
CN (3) CN109561452B (zh)
ES (1) ES2663022T3 (zh)
WO (1) WO201411738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4945A (zh) * 2017-05-18 2018-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07046A1 (zh) 2012-01-20 2013-07-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析链路失败原因的方法及其装置
US9918262B2 (en) * 2013-07-05 2018-03-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ing data for small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113671B (zh) 2014-12-30 2020-06-05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无senb变化的menb间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10841847B2 (en) * 2016-04-29 2020-11-17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performed by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10691427B (zh) * 2018-07-05 202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867141B (zh) * 2019-04-29 2022-07-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5403A (zh) * 2009-09-09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协作发射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378181A (zh) * 2010-08-10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多点通信技术中数据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17168A1 (ja) * 2007-07-31 2009-02-05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CN101389119B (zh) 2007-09-11 2012-09-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Lte系统小区切换过程中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067604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etwork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employing an x2 interface
KR101531531B1 (ko) * 2009-01-08 2015-07-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로컬 패킷 데이터 망 접속 서비스 방법
WO2010086014A1 (en) 2009-01-27 2010-08-0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n access point supporting local breakout
CN102474851B (zh) * 2009-07-17 2016-04-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WO2011038359A2 (en) * 2009-09-26 2011-03-31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services at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dge
US8687631B2 (en) * 2009-10-16 2014-04-0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translation mechanism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2131251A (zh) 2010-01-19 2011-07-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数据前转的方法
US9237559B2 (en) 2011-01-27 2016-01-12 Ne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2651916A (zh) * 2011-02-24 2012-08-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点协作的分布式有线接口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12127288A1 (en) 2011-03-22 2012-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o control routing or bypassing of deployed traffic detection function nodes
CN102301788B (zh) * 2011-04-11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X2链路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2869122B (zh) 2011-07-05 2018-08-2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避免切换失败的方法
CN102892153B (zh) * 2011-07-22 2017-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US20160021581A1 (en) * 2013-01-17 2016-01-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placement
US9971319B2 (en) * 2014-04-22 2018-05-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roviding audio and alternate audio simultaneously during a shared multimedia presentation
WO2017170161A1 (ja) * 2016-03-31 2017-10-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5403A (zh) * 2009-09-09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协作发射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378181A (zh) * 2010-08-10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多点通信技术中数据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ALCATEL-LUCENT: ""Service Information Exchange for MBMS Service Continuity"", 《3GPP TSG-RAN WG3 MEETING #73 R3-112116》 *
ERICSSON: ""Definition of Time to Wait IE in S1 and X2 Setup Failure message"", 《3GPP TSG-RAN WG3 #62 R3-083314》 *
HUAWEI: ""Correction of Transport Layer address handling for S1/X2 signaling in DeNB"", 《3GPP TSG-RAN WG3 #69 BIS MEETING R3-102651》 *
ZTE CORPORATION: ""Mobility Enhancment for Small Cell"", 《3GPP TSG-RAN2 MEETING#81 R2-13013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4945A (zh) * 2017-05-18 2018-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8964945B (zh) * 2017-05-18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45459B1 (en) 2018-01-31
US20200187026A1 (en) 2020-06-11
EP2945459A4 (en) 2016-03-23
CN109275152A (zh) 2019-01-25
CN109275152B (zh) 2024-04-26
CN109561452A (zh) 2019-04-02
CN104137646B (zh) 2018-11-16
JP2016505228A (ja) 2016-02-18
EP3367748B1 (en) 2022-08-17
US20180324608A1 (en) 2018-11-08
US11265738B2 (en) 2022-03-01
JP6158951B2 (ja) 2017-07-05
ES2663022T3 (es) 2018-04-10
EP2945459A1 (en) 2015-11-18
EP3367748A1 (en) 2018-08-29
US10045230B2 (en) 2018-08-07
WO2014117386A1 (zh) 2014-08-07
CN109561452B (zh) 2024-03-01
US20150341984A1 (en) 2015-11-26
US10582398B2 (en) 202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8655B (zh) 一种用户平面承载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37646A (zh)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EP2519042B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oviding source connection identifier for a requested connection
JP5406220B2 (ja) ユーザ装備の位置情報を更新するための方法
US996778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ndover
EP3652993B1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ndover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TW201316815A (zh) 基地台及其傳輸路徑建立方法
US11611501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15188357A1 (zh) 一种控制承载切换的设备和控制方法
WO2015085730A1 (zh) 一种实现本地网关业务的方法、系统及连接设备
CN101989994B (zh) 实现数据共享的方法及系统和网络侧装置
WO2012155656A1 (zh) 一种宿主基站、中继节点设备及增强路径转换的方法
WO2023185352A1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JP518184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調停装置、および調停方法
JP2022506330A (ja) データ転送方法、装置、マスタ基地局及びスレーブ基地局
WO2011060687A1 (zh) 一种基站去注册方法及系统
JP6732993B2 (ja) データ交換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509950B2 (ja) データ交換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3066337A1 (zh) 一种数据前转方法及装置
WO2022205251A1 (zh) 信息收发方法,数据发送方法以及装置
WO2023130260A1 (zh) Rrc消息的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456330A (zh) 通信方法、网络节点、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