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1685B - 一种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1685B
CN104111685B CN201410346930.2A CN201410346930A CN104111685B CN 104111685 B CN104111685 B CN 104111685B CN 201410346930 A CN201410346930 A CN 201410346930A CN 104111685 B CN104111685 B CN 1041116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mos
nmos tube
circuit
current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69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1685A (zh
Inventor
郑礼辉
李建成
蔡磊
郭俊平
李松亭
王宏义
谷晓忱
郑黎明
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coretech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coretech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coretech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coretech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469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116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11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1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1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1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由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负温度系数电流电路和基准电压输出电路组成,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用于产生正温度系数电流I+;所述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用于产生负温度系数电流I-;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电路产生一个零温度系数的电压Vref。本发明具有能自启动、无差分运放、工作电压较低、功耗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拟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能自启动、工作电压低、功耗低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可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中。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射频识别(RFID)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其中超高频无源标签芯片以其准确性高、存储量大、可重复利用、非接触读写、安全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对象等优点也越来越受市场的青睐。在某些应用场合,由于要求标签芯片识别距离远的硬性指标,低功耗设计成了不可避免的选择,这样基于亚阈值工作状态的基准源电路得到应用。
无源射频识别(RFID)系统主要由读卡器、天线以及标签芯片三部分组成。对于标签芯片又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模块:模拟(射频)前端电路、数字基带、一些控制模块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基准电路属于模拟前端模块,它的作用是给芯片提供一个稳定的,不受工艺、温度以及供电电压影响的参考电压。现有的基准源电路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帯差分运放的和不带差分运放的,BJT实现的和MOS管实现的,工作较电压较高的(>1V)和工作电压较低的(<1V),再或者是有启动电路的和能自启动的等等。由于无源超高频标签芯片特定的应用环境,对芯片低功耗,工作电压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为了节省成本,芯片面积也做了明确限制。鉴于此,传统的帯运放、BJT实现、工作电压较高以及附有额外启动电路的基准电路不再适用,急需一种工作电压低、功耗低、面积尽可能小的基准电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能自启动、无差分运放、工作电压较低、功耗低,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由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和基准电压输出电路组成,
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由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和第一电阻组成,用于产生正温度系数电流I+
所述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由第三PMOS管、第五P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和第二电阻组成,用于产生负温度系数电流I-
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电路,由第四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和第三电阻组成,其中第七PMOS管分别与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中的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构成一组单管电流镜,并在由第七PMOS管构成的一路电流镜上复制一路正温度系数电流I-;第四PMOS管、第六PMOS管则与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的第三PMOS管、第五PMOS管构成一组共源共栅电流镜,并在由第四PMOS管和第六PMOS管构成的一路电流镜上复制一路负温度系数的电流;第三电阻则承载这两路电流的代数叠加:I++I-,并且在其上产生一个零温度系数的电压Vref
V r e f = ( &alpha; * nV T l n K 103 K 104 R 105 + &beta; * V G S 104 R 111 ) * R 113 - - - ( 1 )
其中n(=1+Cd/Cox)表示亚阈值斜率,VT=(kBT/q)表示热电压,K103表示第一NMOS管的宽长比,K104表示第二NMOS管的宽长比,R105表示第一电阻的阻值,R111表示第二电阻的阻值,VGS104表示第二NMOS管的栅源电压,α为单管电流镜中的第七PMOS管与第一PMOS管或第二PMOS管的尺寸之比,β为cascode电流镜中的第四PMOS管与第三PMOS、或第六PMOS管与第五PMOS管的尺寸之比。
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为:第一PMOS管与第二PMOS管栅极相互连接并连接到第一PMOS管的漏极以及基准电压输出电路中第七PMOS管的栅极,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组成自偏置单管电流镜,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到第一NMOS管的漏极,并为第一NMOS管提供偏置电流;第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二NMOS管的漏极,且另连接到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的第三NMOS管的栅极,分别给第二NMOS管提供偏置电流以及给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的第三NMOS管提供偏置电压;
第一NMOS管与第二NMOS管栅极相连,并且均与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的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一NMOS管与第二NMOS管的源极均与地相连接,第二NMOS管的栅源电压VGS104与第一NMOS管的栅源电压VGS103之差加载在第一电阻上,产生正温度系数电流I+,然后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将产生的正温度系数电流I+,通过与基准电压输出电路中的一个PMOS管组成电流镜,复制到输出端。
所述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为:第三PMOS管的栅极连接到第三NMOS管的漏极,第三NMOS管连接到第五PMOS管的源极;第五PMOS管的栅极连接到第三NMOS管的源极,第五PMOS管的漏极连接到第三NMOS管的漏极;第三PMOS管与第五PMOS管构成共源共栅连接方式,而且第三NMOS管的漏极电压分别为第三PMOS管和第五PMOS管提供偏置电压;第三NMOS管的栅极连接到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中的第二PMOS管的漏极和第二NMOS管的漏极,第三NMOS管的源极连接着第二NMOS管的栅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
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为:第七PMOS管的栅极与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的栅极相连,构成电流镜电路,并将α*I+电流复制到输出端,第七PMOS管的漏极连接第六PMOS管的漏极以及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PMOS管的栅极连接到第三PMOS管的栅极,第六PMOS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五PMOS管的栅极,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和第六PMOS管构成共源共栅电流镜电路,并将β*I-电流复制到输出端,第四PMOS管的漏极连接到第六PMOS管的源极,第六PMOS管的漏极连接到第三电阻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的电路降低了基准电路的功耗和工作电压,提高了标签芯片的性能;
2)本发明用工作在亚阈值状态的MOS管替代了面积较大的三极管(BJT),同时省去了启动电路和运放,节省了标签芯片的面积,降低了标签芯片的成本;
3)本发明用一个单管NMOS管代替了传统的差分运放,同样有提高基准电路电压抑制比(PSRR)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准电路图。
图中标号说明:101、第一PMOS管;102、第二PMOS管;106、第三PMOS管;107、第四PMOS管;108、第五PMOS管;109、第六PMOS管;112、第七PMOS管;103、第一NMOS管;104、第二NMOS管;110、第三NMOS管;105、第一电阻;111、第二电阻;113、第三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正温度系数电路、负温度系数电路,以及基准电压输出电路三个部分,其中的一些元器件在这三个部分中被重复利用,详细连接关系如下所描述:
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即PTAT电路):由第一PMOS管101、第二PMOS管102、第一NMOS管103、第二NMOS管104和第一电阻105组成;第一PMOS管101与第二PMOS管102栅极相互连接并连接到第一PMOS管101的漏极以及基准电压输出电路中第七PMOS管112的栅极,第一PMOS管101和第二PMOS管102组成自偏置单管电流镜,第一PMOS管101的漏极连接到第一NMOS管103的漏极,并为第一NMOS管103提供偏置电流,第二PMOS管102的漏极连接至第二NMOS管104的漏极,且另连接到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的第三NMOS管110的栅极,分别给第二NMOS管104提供偏置电流以及给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的第三NMOS管110提供偏置电压。
第一NMOS管103与第二NMOS管104栅极相连,并且均与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的第二电阻111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一NMOS管103与第二NMOS管104的源极均与地相连接。除此之外,同时它们的衬底跟源极相连,以避免衬底效应的发生。第二NMOS管104的栅源电压VGS104与第一NMOS管103的栅源电压VGS103之差加载在第一电阻105上,产生正温度系数电流I+,然后第一PMOS管101和第二PMOS管102将产生的正温度系数电流I+,通过与基准电压输出电路中的第七PMOS管112组成电流镜,复制到输出端。
上述所说的元器件中,除第一NMOS管103与第二NMOS管104工作在亚阈值状态外,其他所有的管子,即第一PMOS管101、第二PMOS管102、第三NMOS管110和第七PMOS管112均工作在饱和状态。饱和状态下MOS管的源漏电流ID与其栅源电压VGS以及源漏电压VDS满足如下关系:
I D = 1 2 &mu;C o x K ( V G S - V T H ) 2 ( 1 + &lambda;V D S ) - - - ( 2 )
其中:C表示电子(对应与NMOS管)或空穴(对应于PMOS管)的迁移率,Cox表示MOS管栅氧电容的大小,K表示MOS管的宽长比,VTH表示MOS管的阈值电压,表示沟道长度调制效应系数。
而亚阈值状态下MOS管的源漏电流ID与其栅源电压VGS以及源漏电压VDS满足如下关系:
I D = &mu;C o x ( &eta; - 1 ) V T K exp { V G S - V T H nV T } { 1 - exp { - V D S V T } } - - - ( 3 )
其中:除了(1)(2)两式中出现的符号之外,η是一个与工艺相关的系数。当VDS≥4VT时,(3)式可以变形为:
I D = &mu;C o x ( &eta; - 1 ) V T K exp { V G S - V T H nV T } - - - ( 4 )
由第一电阻105两端的电压差值:
V105=VGS104-VGS103(5)
得到正温度系数电流:
I + = nV T l n K 103 K 104 R 105 - - - ( 6 )
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由第三PMOS管106、第五PMOS管108、第二NMOS管104、第三NMOS管110和第二电阻111组成;第三PMOS管106的栅极连接到第三NMOS管110的漏极,第三NMOS管110连接到第五PMOS管108源极。第五PMOS管108的栅极连接到第三NMOS管110的源极,第五PMOS管108的漏极连接到第三NMOS管110的漏极。第三PMOS管106与第五PMOS管108构成共源共栅(cascode)连接方式,而且第三NMOS管110的漏源电压分别为它们提供偏置电压。第三NMOS管110的栅极连接到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中的第二PMOS管102的漏极和第二NMOS管104的漏极,第三NMOS管110的源极连接着第二NMOS管104的栅极和第二电阻111的一端。第三NMOS管110的存在除了为第三PMOS管106与第五PMOS管108提供偏置外还可以提高该基准电路的电压抑制比PSRR。这里面除了第二NMOS管104工作在亚阈值状态外,其他的MOS管第三PMOS管106、第五PMOS管108与第三NMOS管110均工作在饱和状态。
工作在亚阈值状态的第二NMOS管104的栅源电压VGS104加载在第二电阻111上,产生负温度系数的电流I-,表达式如下所示:
I - = V G S 104 R 111 - - - ( 7 )
&part; I - &part; T = &part; V G S 104 R 111 &part; T &ap; K G T 0 < 0 - - - ( 8 )
式(8)中KG为一工艺常数,为一负数,TD为一固定的绝对温度,也是一个常数。(7)(8)两式中出现的其他符号的含义均如(1)式中所描述一致。
基准电压输出电路由第四PMOS管107、第六PMOS管109、第七PMOS管112和第三电阻113组成;第七PMOS管112的栅极与第一PMOS管101和第二PMOS管102的栅极相连,构成电流镜电路,它将α*I+电流复制到输出端,第七PMOS管112的漏极连接第六PMOS管109的漏极以及第三电阻113的一端。第四PMOS管107的栅极连接到第三PMOS管106的栅极,第六PMOS管109的栅极连接至第五PMOS管108的栅极,第三PMOS管106、第四PMOS管107、第五PMOS管108和第六PMOS管109构成cascode电流镜电路,并将β*I-电流复制到输出端,这里cascode电流镜的使用也提高了复制精度。除此之外,第四PMOS管107的漏极连接到第六PMOS管109的源极,第六PMOS管109的漏极连接到第三电阻113上。这样复制的两路电流(α*I+)和(β*I-)叠加在一起加载在第三电阻113上产生基准电压Vref
V r e f = ( &alpha; * nV T l n K 103 K 104 R 105 + &beta; * V G S 104 R 111 ) * R 113 - - - ( 9 )
其中,n(=1+Gd/GOX)表示亚阈值斜率,VT=(kBT/q)表示热电压,K103表示第一NMOS管103的宽长比,K104表示第二NMOS管104的宽长比,R105表示第一电阻105的阻值,R111表示第二电阻111的阻值,VGS104表示第二PMOS管102的栅源电压,α为单管电流镜中的第七PMOS管112与第一PMOS管101或第二PMOS管102的尺寸之比,β为cascode电流镜中的第四PMOS管107与第三PMOS管106、或第六PMOS管109与第五PMOS管108的尺寸之比。
从式(9)可以看出,合理配置第一电阻105的阻值R105、第二电阻111的阻值R111、第三电阻113的阻值R113,以及两组镜像两路的比例大小(α,β),即可实现一个基本与温度无关的基准电压。然后由于电路中无额外的启动电路,无差分运放,用工作在亚阈值状态的MOS管替代了面积较大的BJT,同时还复用部分管子,使该基准的功耗和面积进一步下降,工作电压也非常低,电压抑制比(PSRR)也相对较好,这些特点特别适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中。

Claims (4)

1.一种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由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和基准电压输出电路组成,
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由第一PMOS管(101)、第二PMOS管(102)、第一NMOS管(103)、第二NMOS管(104)和第一电阻(105)组成,用于产生正温度系数电流I+
所述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由第三PMOS管(106)、第五PMOS管(108)、第二NMOS管(104)、第三NMOS管(110)和第二电阻(111)组成,用于产生负温度系数电流I-
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电路,由第四PMOS管(107)、第六PMOS管(109)、第七PMOS管(112)和第三电阻(113)组成,其中第七PMOS管(112)分别与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中的第一PMOS管(101)、第二PMOS管(102)构成一组单管电流镜,并在由第七PMOS管(112)构成的一路电流镜上复制一路正温度系数电流I+;第四PMOS管(107)、第六PMOS管(109)则与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的第三PMOS管(106)、第五PMOS管(108)构成一组共源共栅电流镜,并在由第四PMOS管(107)与第六PMOS管(109)构成的一路电流镜上复制一路负温度系数的电流I-;第三电阻(113)则承载这两路电流的代数叠加为:I++I-,并且在其上产生一个零温度系数的电压Vref
其中,n(=1+Cd/Cox)表示亚阈值斜率,VT=(kBT/q)表示热电压,K103表示第一NMOS管(103)的宽长比,K104表示第二NMOS管(104)的宽长比,R105表示第一电阻(105)的阻值,R111表示第二电阻(111)的阻值,VGS104表示第二NMOS管(104)的栅源电压,α为单管电流镜中的第七PMOS管(112)与第一PMOS管(101)或第二PMOS管(102)的尺寸之比,β为第四PMOS管(107)与第三PMOS管(106)、或第六PMOS管(109)与第五PMOS管(108)的尺寸之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为:第一PMOS管(101)与第二PMOS管(102)栅极相互连接并连接到第一PMOS管(101)的漏极以及基准电压输出电路中第七PMOS管(112)的栅极,第一PMOS管(101)和第二PMOS管(102)组成自偏置单管电流镜,第一PMOS管(101)的漏极连接到第一NMOS管(103)的漏极,并为第一NMOS管(103)提供偏置电流;第二PMOS管(102)的漏极连接至第二NMOS管(104)的漏极,且另连接到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的第三NMOS管(110)的栅极,分别给第二NMOS管(104)提供偏置电流以及给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的第三NMOS管(110)提供偏置电压;
第一NMOS管(103)与第二NMOS管(104)栅极相连,并且均与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的第二电阻(111)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一NMOS管(103)与第二NMOS管(104)的源极均与地相连接,第二NMOS管(104)的栅源电压VGS104与第一NMOS管(103)的栅源电压VGS103之差加载在第一电阻(105)上,产生正温度系数电流I+,然后第一PMOS管(101)和第二PMOS管(102)将产生的正温度系数电流I+,通过与基准电压输出电路中的一个PMOS管(112)组成电流镜,复制到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为:第三PMOS管(106)的栅极连接到第三NMOS管(110)的漏极,第三NMOS管(110)连接到第五PMOS管(108)的源极;第五PMOS管(108)的栅极连接到第三NMOS管(110)的源极,第五PMOS管(108)的漏极连接到第三NMOS管(110)的漏极;第三PMOS管(106)与第五PMOS管(108)构成共源共栅连接方式,而且第三NMOS管(110)的漏极电压分别为第三PMOS管(106)和第五PMOS管(108)提供偏置电压;第三NMOS管(110)的栅极连接到正温度系数电流电路中的第二PMOS管(102)的漏极和第二NMOS管(104)的漏极,第三NMOS管(110)的源极连接着第二NMOS管(104)的栅极和第二电阻(111)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为:第七PMOS管(112)的栅极与第一PMOS管(101)和第二PMOS管(102)的栅极相连,构成电流镜电路,并将α*I+电流复制到输出端,第七PMOS管(112)的漏极连接第六PMOS管(109)的漏极以及第三电阻(113)的一端;第四PMOS管(107)的栅极连接到第三PMOS管(106)的栅极,第六PMOS管(109)的栅极连接至第五PMOS管(108)的栅极,第三PMOS管(106)、第四PMOS管(107)、第五PMOS管(108)和第六PMOS管(109)构成共源共栅电流镜电路,并将β*I-电流复制到输出端,第四PMOS管(107)的漏极连接到第六PMOS管(109)的源极,第六PMOS管(109)的漏极连接到第三电阻(113)上。
CN201410346930.2A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 Active CN104111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6930.2A CN104111685B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6930.2A CN104111685B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1685A CN104111685A (zh) 2014-10-22
CN104111685B true CN104111685B (zh) 2015-12-30

Family

ID=51708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6930.2A Active CN104111685B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116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8076B (zh) * 2015-12-22 2017-05-03 嘉兴禾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cmos基准电流源
CN106484018A (zh) * 2016-09-29 2017-03-08 广州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 一种基准电压源电路系统及电源装置
CN111796627B (zh) * 2020-06-02 2021-09-21 珠海博雅科技有限公司 基准电压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4402B (zh) * 2008-09-19 2013-02-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射頻識別標籤的存取方法以及射頻識別標籤中用來判斷是否回應讀取器所發送之指令的電路
WO2010138934A1 (en) * 2009-05-28 2010-12-02 Kovio,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alidating code from a wireless device
CN102368683B (zh) * 2010-12-16 2013-03-20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低功耗微弱信号放大整形电路
CN102354250B (zh) * 2011-08-25 2013-08-1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适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带隙基准电路
CN103323684B (zh) * 2013-06-24 2015-07-22 山东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Rf天线射频场参数自动测试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1685A (zh) 2014-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4250B (zh) 适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带隙基准电路
US9383760B2 (en) Temperature-compensated reference voltage system with very low power consumption based on an SCM structure with transistors of different threshold voltages
US8836413B2 (en) Low-power resistor-less voltage reference circuit
CN104166423B (zh) 一种具有全温度范围补偿特性的基准源
CN104049671B (zh) 一种面向三维存储器的零温度系数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CN104111686B (zh) 一种用于无源uhf rfid标签芯片可校准基准电路
CN104111685B (zh) 一种应用于无源uhfrfid标签芯片的低功耗基准电路
CN103713684B (zh) 电压基准源电路
KR20110019064A (ko) 전류 기준 회로
CN105676938A (zh) 一种超低功耗高电源抑制比电压基准源电路
CN105892541A (zh) 带隙电路和相关方法
CN102411391B (zh) 一种cmos分段高阶温度补偿的亚阈值基准电压源
CN103472883B (zh) 电压产生器及能带隙参考电路
CN103294100A (zh) 一种补偿电阻温漂系数的基准电流源电路
CN104615184B (zh) 一种cmos基准电流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
CN102385409A (zh) 同时提供零温度系数电压和电流基准的vgs/r型基准源
CN104298298A (zh) 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CN102662427A (zh) 一种电压源电路
CN104516390A (zh) 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CN106647911B (zh) 一种适用于低功耗rfid阅读器的多功能ldo电路
CN103412597B (zh) 一种电流基准电路
CN203299680U (zh) 一种补偿电阻温漂系数的基准电流源电路
CN103472878B (zh) 一种基准电流源
US10585446B2 (en) Reference voltage generator circuit
US7629832B2 (en) Current source circuit and design method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