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9243A - 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9243A
CN104109243A CN201410314968.1A CN201410314968A CN104109243A CN 104109243 A CN104109243 A CN 104109243A CN 201410314968 A CN201410314968 A CN 201410314968A CN 104109243 A CN104109243 A CN 104109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crylate
optical resin
synthetic method
tetramethylol methane
ethoxyqu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49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超云
左建东
赵建青
林雪春
林峰
徐志娟
肖望东
罗大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4103149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92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9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92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将多丙烯酸酯化合物与多巯基化合物进行混合,其中多丙烯酸化合物中所含双键与多巯基化合物中巯基的摩尔比值为1:1~1:1.25,进行固化。上述方法制备出来的光学树脂具备折射率高、热稳定性好以及透光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丙烯酸酯基的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尤其是一种含有硫原子的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新一代固体光源而广受关注。由于LED的芯片具有高的折射率(约为2.2),与其封装树脂的折射率差异较大,造成界面光的全反射严重,取出光效率不高。
目前采用有机硅封装树脂封装的LED的折射率仅为1.4~1.5,与芯片的折射率差异较大,导致取出光效率较低,仅为理论值的10%。且目前LED芯片封装树脂主要为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还存在热稳定性和耐久性较差的问题。
依据Lorentz−Lorenz方程,提高聚合物折射率的方法主要为引入高摩尔折射率和低摩尔体积的原子或原子团。Jin-gang Liud等指出引入含硫化合物是制备高折射率光学树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常引入硫醚、砜、噻吩、噻重氮、噻嗯等。
点击化学 (clickchemistry)合成法,是一种基于高效、高选择性的C-X(X为杂原子)成键反应来实现大量新化合物制备的合成方法。所谓点击化学,又译为链接化学、动态组合化学、速配结合组合式化学,是由化学家巴里·夏普莱斯(K B Sharpless)在2001年引入的一个合成概念,主旨是通过小单元的拼接,来快速可靠地完成形形色色分子的化学合成。它尤其强调开辟以碳-杂原子键(C-X-C)合成为基础的组合化学新方法,并借助点击反应来简单高效地获得分子多样性。
巯基—乙烯基的点击化学反应条件简单,产物结构可控,且反应形成的硫醚结构,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折射率。这类反应不仅原料易得,更为重要的是只需利用加热或光照条件产生自由基即可使反应发生。
也有采用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进行复合,制备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与无机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既具有聚合物的易加工性和抗冲击性,又有无机材料高折射率的特性。而且,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折射率可以近似地由各相的折射率与体积分数之和决定,可对折射率进行连续调节。要提高粒子填充复合材料的透明性,其关键在于:粒子的尺寸尽量远小于可见光波长;减少粒子填充的体积分数。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可见光透明性,纳米粒子的直径应该在25nm以下。
获得高折射率高透明高稳定性的块状纳米复合材料仍有一定难度。对于用传统的溶胶-凝胶法制备整块光学透明纳米复合材料时,则存在着以下几个致命的问题:1、水解和缩聚过程中产生的水和醇等低分子副产物以及溶剂的挥发,会造成严重的体积收缩现象(大于50%),进而带来大的内应力和显著的裂纹,很难制得具有预期尺寸和形状的块体光学透明材料,如厚度>10μm;2、干燥速率极慢,一般需几周甚至几个月;3、对于长期使用的纳米复合光学透明材料,还可能有因纳米粒子团聚,产生大的相分离而使光的散射损耗增加的问题。
鉴于以上,纳米复合材料仍存在工艺问题,而LED的封装树脂的折射率与其本身的折射率差异较大,而造成的取出光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有必要改进封装LED的树脂,以降低界面光的全放射,提高其取出光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折射率高稳定性的光学树脂,以及其合成方法。将这种高折射率和高稳定性的光学树脂应用到LED封装领域,能够得到热稳定性好、折射率高、透光率高的照明产品。
本发明利用多元丙烯酸酯单体与多元硫醇/硫酚单体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加热或者紫外光固化的形式,制备高折射率高稳定性的光学树脂。
一种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将多丙烯酸酯化合物与多巯基化合物进行混合,其中多丙烯酸化合物中所含双键与多巯基化合物中巯基的摩尔比值为1:1~1:1.25,进行固化。
固化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加热固化和紫外光固化。
该加热固化的具体方式为:在催化剂下进行加热固化,热固化温度为50℃~100℃,固化时间为30min~60min。
该催化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或者夺氢型自由基型光引发剂。
其中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为安息香二甲醚类、联苯甲酰类、苯乙酮类。
其中夺氢型自由基型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
该紫外光固化的具体方式为:采用功率为200~800W的紫外灯,反应物与紫外灯的灯距为10~20cm的情况下,固化时间为3~30s。
其中多丙烯酸酯化合物为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4-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n=4~23)、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3-甲基-1,5-戊二醇二丙烯酸酯、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丙烯酸酯单体、乙氧化-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二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甲醚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丙烷三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巯基化合物为乙二硫醇、丙二硫醇、丙三硫醇、季戊四硫醇、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苯二硫醇、苯二甲硫醇、二巯基二噻烷、四(巯基甲硫基)丙烷、双(巯基甲硫基)二噻烷、丁二硫醇、双巯基乙硫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的光学树脂是利用多元丙烯酸酯单体与多元硫醇/硫酚单体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加热或者紫外光固化的形式制得。而该合成方法制得的光学树脂具备折射率高、热稳定性好以及透光率高的优点,如果将这种光学树脂应用于LED芯片封装领域,能够提高现有LED产品的取出光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将多丙烯酸酯化合物与多巯基化合物进行混合,其中多丙烯酸化合物中所含双键与多巯基化合物中巯基的摩尔比值为1:1~1:1.25,进行固化。
固化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加热固化和紫外光固化。
该加热固化的具体方式为:在催化剂下进行加热固化,热固化温度为50℃~100℃,固化时间为30min~60min。
该催化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或者夺氢型自由基型光引发剂。
其中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为安息香二甲醚类、联苯甲酰类、苯乙酮类。
其中夺氢型自由基型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
该紫外光固化的具体方式为:采用功率为200~800W的紫外灯,反应物与紫外灯的灯距为10~20cm的情况下,固化时间为3~30s。
其中多丙烯酸酯化合物为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4-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n=4~23)、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3-甲基-1,5-戊二醇二丙烯酸酯、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丙烯酸酯单体、乙氧化-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二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甲醚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丙烷三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巯基化合物为乙二硫醇、丙二硫醇、丙三硫醇、季戊四硫醇、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苯二硫醇、苯二甲硫醇、二巯基二噻烷、四(巯基甲硫基)丙烷、双(巯基甲硫基)二噻烷、丁二硫醇、双巯基乙硫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进一步说明上述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及其固化产物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光率、耐高温性质以及高折射率,以下将列举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二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05。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50℃,固化时间为3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2: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二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50℃,固化时间为3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3: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二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25。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50℃,固化时间为3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4: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二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100℃,固化时间为3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5: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二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100℃,固化时间为6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6: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二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
采用紫外光固化,用功率为200W的紫外灯,反应物与紫外灯的灯距为15cm,固化时间为30s。
制备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7: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二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
采用紫外光固化,用功率为800W的紫外灯,反应物与紫外灯的灯距为15cm,固化时间为3s。
制备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8: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二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
采用紫外光固化,用功率为800W的紫外灯,反应物与紫外灯的灯距为15cm,固化时间为3s。
制备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9: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
份数以摩尔计,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的巯基的比值为1:1。
采用紫外光固化,用功率为800W的紫外灯,反应物与紫外灯的灯距为15cm,固化时间为3s。
制备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10: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三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三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100℃,固化时间为60min。
制备出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三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11: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三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三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100℃,固化时间为6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三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12: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苯二甲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苯二甲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100℃,固化时间为6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苯二甲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0%,1%的分解温度超过25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13: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乙二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50℃,固化时间为6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0%,1%的分解温度超过25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14: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三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三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80℃,固化时间为6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三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0%,1%的分解温度超过25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15: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二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15。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50℃,固化时间为3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2: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三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25。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50℃,固化时间为3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3: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丙二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25。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50℃,固化时间为3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实施例4:
多丙烯酸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多巯基化合物:乙二硫醇
份数以摩尔计,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乙烯基与丙二硫醇的巯基的比值为1:1.25。
采用热固化工艺,温度为100℃,固化时间为30min。
制备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二硫醇光学树脂。固化物的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1%的分解温度超过300℃,其折射率超过1.55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中份数以摩尔计
将多丙烯酸酯化合物与多巯基化合进行混合,其中多丙烯酸化合物中所含双键与多巯基化合物中巯基的比例为1:1~1:1.25;
进行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加热固化的方式进行固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固化的具体方式为:在催化剂下进行加热固化,热固化温度为50℃~100℃,固化时间为30min~60min;或者没有催化剂进行加热固化,热固化温度为50℃~100℃,固化时间为30min~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或者夺氢型自由基型光引发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为安息香二甲醚类、联苯甲酰类、苯乙酮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夺氢型自由基型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紫外光固化的方式进行固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紫外光固化的具体方式为:采用功率为200~800W的紫外灯,反应物与紫外灯的灯距为10~20cm的情况下,固化时间为3~30s。
9.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多丙烯酸酯化合物为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4-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n=4~23)、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3-甲基-1,5-戊二醇二丙烯酸酯、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丙烯酸酯单体、乙氧化-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二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甲醚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丙烷三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巯基化合物为乙二硫醇、丙二硫醇、丙三硫醇、季戊四硫醇、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苯二硫醇、苯二甲硫醇、二巯基二噻烷、四(巯基甲硫基)丙烷、双(巯基甲硫基)二噻烷、丁二硫醇、双巯基乙硫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410314968.1A 2014-07-04 2014-07-04 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 Pending CN1041092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4968.1A CN104109243A (zh) 2014-07-04 2014-07-04 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4968.1A CN104109243A (zh) 2014-07-04 2014-07-04 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9243A true CN104109243A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06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4968.1A Pending CN104109243A (zh) 2014-07-04 2014-07-04 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924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8094A (zh) * 2016-03-08 2016-07-20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无卤阻燃光学树脂
CN110790931A (zh) * 2019-11-20 2020-02-14 山东益丰生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v固化聚硫醇树脂及固化膜的制备方法
WO2020124801A1 (zh) * 2018-12-21 2020-06-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盒及其制造方法、光聚合性组合物
WO2020191690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Henkel Ag & Co. Kgaa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N112521320A (zh) * 2020-12-02 2021-03-19 江汉大学 一种十二巯基化合物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3563532A (zh) * 2021-07-21 2021-10-29 湖北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星型聚丙烯酸酯类oled感光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5157B1 (en) * 1988-01-13 1993-07-28 Loctite Corporation Adhesion promoters for thiolene adhesive formulations
CN1185789A (zh) * 1995-05-30 1998-06-24 索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高折射率/高阿贝数组合物
CN102775608A (zh) * 2012-08-17 2012-11-14 江苏大学 一种硫醚改性聚丙烯酸酯光学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2271A (zh) * 2011-04-28 2014-02-05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固化性组合物及光学用粘接剂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5157B1 (en) * 1988-01-13 1993-07-28 Loctite Corporation Adhesion promoters for thiolene adhesive formulations
CN1185789A (zh) * 1995-05-30 1998-06-24 索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高折射率/高阿贝数组合物
CN103562271A (zh) * 2011-04-28 2014-02-05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固化性组合物及光学用粘接剂
CN102775608A (zh) * 2012-08-17 2012-11-14 江苏大学 一种硫醚改性聚丙烯酸酯光学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超云: "LED用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Ι辑》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8094A (zh) * 2016-03-08 2016-07-20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无卤阻燃光学树脂
CN105778094B (zh) * 2016-03-08 2018-06-29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无卤阻燃光学树脂
WO2020124801A1 (zh) * 2018-12-21 2020-06-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盒及其制造方法、光聚合性组合物
WO2020191690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Henkel Ag & Co. Kgaa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N110790931A (zh) * 2019-11-20 2020-02-14 山东益丰生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v固化聚硫醇树脂及固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10790931B (zh) * 2019-11-20 2020-11-06 山东益丰生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v固化聚硫醇树脂及固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12521320A (zh) * 2020-12-02 2021-03-19 江汉大学 一种十二巯基化合物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3563532A (zh) * 2021-07-21 2021-10-29 湖北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星型聚丙烯酸酯类oled感光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9243A (zh) 光学树脂的合成方法
CN112358580B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硫醇-烯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5483B (zh)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和使用了该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光学材料以及无机有机复合材组合物
CN102702441B (zh) 一种有机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320051C (zh) 透明高纳米相聚合物光学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75710B (zh) 硅氧烷基光引发聚合丙烯酸酯/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及制法
CN103562271B (zh) 固化性组合物及光学用粘接剂
CN102532967A (zh) 一种可用于uv-led光源快速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Lin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ZnS/sulfur-containing polymer nanocomposite optical materials with high refractive index and high nanophase contents
CN106631942B (zh) 一种基于丁香酚的uv光学树脂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368015B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780166A (zh) 复合衍射光学元件用的高折射率低色散树脂用组合物、和使用其的复合衍射光学元件
CN112677596B (zh) 一种可快速自我修复的复合液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2423A (zh) 可固化树脂及由其制造的物品
CN108003567A (zh) 一种高折射率的紫外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198019A2 (en) Manufacture process of high strength structural lightweight transparent concrete elasticon
CN1249049C (zh) 环状二硫化合物、其生产方法及包含其的光学产品
McClain et al. Optical properties of photopolymerized thiol–ene polymers fabricated using various multivinyl monomers
CN100556954C (zh) 发光二级管封装用耐紫外和高温老化的有机硅环氧树脂组合物
CN101546018A (zh) 芳纶光缆加强芯及光固化生产方法
Zhang et al. Photoinitiability of a water-borne polysiloxane-modified benzophenone macromolecular photoinitiator
CN103387759A (zh)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增硬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JP2004204206A (ja) 光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硬化物
JP4250976B2 (ja) 光学用接着剤組成物
KR101609687B1 (ko) Uv경화형 저점도 복합 접착제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