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5749B - 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5749B
CN104105749B CN201380008791.6A CN201380008791A CN104105749B CN 104105749 B CN104105749 B CN 104105749B CN 201380008791 A CN201380008791 A CN 201380008791A CN 104105749 B CN104105749 B CN 1041057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opolymer
coupling agent
multilayer film
prime coat
barrier fil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87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5749A (zh
Inventor
金贤哲
高贤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05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5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5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5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C08J7/0423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of inorganic material and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2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27/02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D127/12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4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containing boron, silicon, phosphorus, selenium, tellurium, or a metal;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4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onomers containing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9Protective back she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4Methyl esters, e.g. m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7/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J2327/1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7/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J2427/1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膜、用于制备该多层膜的方法以及光伏模块。根据本发明的多层膜,通过使用包含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作为介质的底漆层可以用氟聚合物来涂覆具有较好防潮性的阻隔膜。同样地,所述多层膜可确保界面粘合性以提供较好的耐久性和耐候性并且所述多层膜相对于阻隔膜具有较好的界面粘合性。此外,在制造所述多层膜时,可降低制造成本,会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防止因变形或热冲击造成的质量劣化。因此,所述多层膜可有效地用于例如各种光伏模块的底面板。

Description

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层膜、其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光伏模块的辅助材料和光伏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全球环境问题和化石燃料的消耗,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受到很多关注。其中,太阳能作为代表性的无污染能源备受瞩目,其能够解决环境污染和化石燃料消耗的问题。
应用太阳能光伏产电原理的光伏电池是设置为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于光伏电池需要长时间暴露于外部环境以有利于太阳光的吸收,因此通过进行各种包装步骤来将光伏电池制备成单元的形式来保护光伏电池。这种单元被称为光伏模块。
在光伏模块中,应使用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久性的背板,即使在外部环境长时间暴露也能稳定地保护光伏电池。用于光伏电池的背板与用作光伏包封的乙烯基醋酸乙烯酯(EVA)接触,从而物理性地保护光伏电池,防止水分渗入光伏电池并保持光伏电池的电绝缘。结果是,光伏电池的背板用于驱动光伏模块25年以上而不会降低输出性能。因此,用于光伏电池的背板应具有优异的抗UV性和耐候性,并显示出优异的长期可靠性,包括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降低机械性能、防潮性和电绝缘性。
为了符合上述性能,制成三层结构的产品已广泛使用,其中将聚(氟乙烯)(PVF)膜堆叠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的两个表面上。但是,现有技术中制造方法复杂,并且可能容易受潮,这会对光伏电池的长期稳定性有影响。
此外,已经逐渐通过以膜的形式加工如聚(偏氟乙烯)(PVDF)、氯三氟乙烯(CTFE)或乙烯氯三氟乙烯(ECTFE)的其他氟聚合物代替PVF膜来制造用于光伏电池的背板,但氟聚合物仍存在粘合强度差的问题。
出于这些原因,一直需要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的具有优异防潮性的背板,其能够显示出优异的耐久性和耐候性,同时长时间保持粘合强度,由于其简单的制造方法而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光伏模块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申请涉及提供一种多层膜、其制备方法、用于光伏电池的背板和光伏模块。
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层膜,其包括:阻隔膜、形成在所述阻隔膜上的底漆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底漆层上的氟聚合物涂层。所述底漆层包含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并且所述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包含通过与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的共聚合而形成的官能团。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多层膜的方法。在此,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用包含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的底漆涂层溶液涂覆阻隔膜的上部来形成底漆层;以及用涂覆氟聚合物的组合物来涂覆所述底漆层的上部。
本申请的多层膜可用作,例如,用于制备各种光伏模块的辅助材料。
有益效果
根据本申请,可以提供具有优异的防潮性和耐候性并同时显示出优异的粘合强度的多层膜。在此,本申请的多层膜能够确保粘合强度,这是因为所述多层膜包括:如金属薄膜或无机沉积膜的具有优异防潮性的阻隔膜、通过涂覆形成在阻隔膜上的具有优异耐候性的氟聚合物层以及形成在阻隔膜和氟聚合物层之间并包含用偶联剂改性的相容性共聚物的底漆层。此外,所述多层膜可以使用低沸点溶剂以低成本在低干燥温度下制备,可以提高多层膜的生产效率,并且能够防止因热变形或热冲击造成的产品质量的下降。如上所述,本申请的多层膜可以,例如,有效地用作用于光伏电池的背板,并且因此可以提供即使长时间暴露于外部环境也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光伏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多层膜的横截面图;
图2为显示在压力锅试验(PCT)前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多层膜的表面的图;以及
图3为显示在PCT前后,在本申请的对比实施例2中使用的多层膜的表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描述以下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实践本申请。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帮助理解本申请,在整个附图说明中相同的数字指代相同的部件,并且对于相同部件的描述将不再重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多层膜包括:阻隔膜、形成在所述阻隔膜上的底漆层和形成在所述底漆层上的氟聚合物涂层。
所述底漆层包括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并且所述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含有通过与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共聚合而形成的官能团,并因此可以增强阻隔膜与形成在共聚物之上和之下的氟聚合物涂层之间的结合力。
所述阻隔膜为具有水分阻挡性能的膜。阻隔膜的实例可包括金属薄膜或无机沉积膜。更具体地,可将铝箔、铜箔或不锈钢箔用作金属薄膜,并将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硅氧化物(SiOx)或铝氧化物用作无机沉积膜。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将由上述材料在PET基板上形成的包括无机沉积层的沉积膜用作所述无机沉积膜。这种阻隔膜包含与其表面结合的羟基。
所述阻隔膜具有优异的水分阻挡性能,但当暴露于外部气候时其耐腐蚀性和耐候性差。因此,阻隔膜的表面必须用用作制备光伏模块的辅助材料(即,用于光伏电池的背板)的耐候性树脂(例如氟聚合物层)来保护。为了用氟聚合物层来保护例如金属的阻隔膜的表面,可以使用将氟聚合物膜粘附到阻隔膜的方法,或者用氟聚合物涂覆阻隔膜的方法。
前者(即,将氟聚合物膜粘附到阻隔膜的方法)是通过挤出和流延氟聚合物来制备膜并使用粘合剂将氟聚合物膜粘附到阻隔膜的方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来制造膜并使用粘合剂。此外,由于使用粘合剂,该方法存在需要粘合剂的涂覆和层压步骤的问题。另外,在处理膜的过程中使用比实际需要的氟聚合物层的厚度更厚的膜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各种限制妨碍了向氟聚合物层加入如填料的各种添加剂,并且需要高的加工温度。
后者(即,用氟聚合物涂覆阻隔膜的方法)使用氟聚合物涂料涂覆如金属薄膜或无机沉积膜的阻隔膜的表面。在此,常规的氟聚合物涂料是通过涂覆环氧底漆、接着涂覆氟聚合物来获得。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各步骤中的加工温度应当等于或高于230℃,并且烘烤步骤应当等于或高于300℃。此外,环氧底漆显示出对氟聚合物的低粘合强度,这是因为,与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如硅烷的改性丙烯酸底漆不同,环氧底漆与氟聚合物具有低的相容性。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底漆为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底漆含有通过与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共聚合形成的官能团,该底漆可疏水性地改性具有亲水性羟基的阻隔膜的表面。因此,由于底漆和阻隔膜之间的界面具有优异的防水性,显示出对抗潮湿的较好的耐腐蚀性。此外,根据含有这种特定官能团的疏水性底漆层的形成,底漆起到使亲水性阻隔膜与氟聚合物涂覆溶液接触的作用。
本发明人引入了包含特定共聚物的底漆层,这样,与现有技术不同,使用在200℃以下的低温下进行的低温工艺就能够使氟聚合物涂层与阻隔膜具有高界面粘合强度。可用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底漆层的共聚物与形成在共聚物上的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并且还通过与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基于铝的偶联剂的共聚合形成的官能团来提供改性的共聚物。结果是,底漆层的共聚物可用于改善界面粘合强度,这是因为,所述官能团,例如硅醇基,与存在于阻隔膜表面上的羟基形成共价键或氢键。
也就是说,通过用这种底漆涂覆阻隔膜的表面、然后用氟聚合物涂覆底漆层的上表面可以确保阻隔膜和氟聚合物涂层之间的粘合强度,并且使用简单的涂覆工艺就可以将耐候性氟聚合物层施加到阻隔膜上。
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硅烷、有机钛、有机锆或有机铝与存在于阻隔膜的表面上的羟基之间的共价键形成在阻隔膜和底漆层之间的界面处,从而可以确保粘合强度。羟基存在于如金属薄膜或无机沉积膜的阻隔膜的表面上。该羟基与硅烷化合物、有机钛、有机锆和有机铝分别形成Si-O、Ti-O、Zr-O和Al-O共价键,并且还与硅烷化合物、有机钛、有机锆或有机铝的氢原子形成氢键以改善阻隔膜与底漆层之间的粘合强度。
此外,与仅由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构成的底漆不同,由含有通过与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的共聚合形成的官能团的改性共聚物构成的底漆层包含与氟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相容性的共聚物(例如丙烯酸类共聚物)。结果是,当用氟聚合物涂覆底漆层的上表面时,相容性共聚物与氟聚合物涂层之间的组分发生相互扩散以确保层之间额外的粘合强度。这是通过根据两层之间的组分的相互扩散的粘合方式来实现的。利用使两层的材料相互接触并且当两层之间的界面因分子链的相互扩散而消失时两层相互粘合的特点,通过单独的氟聚合物涂层与形成在所述单独的氟聚合物涂层之下的底漆涂层的相容性共聚物之间的相互扩散可以制备具有优异的粘合强度的多层膜。
因此,通过使用共聚物,可以采用在低温下进行的简单涂覆工艺用氟聚合物涂覆阻隔膜而无需形成单独的氟聚合物膜,其中所述共聚物含有通过与作为相对于阻隔膜的底漆的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的共聚合形成的官能团,并且具有与氟聚合物的相容性。
作为阻隔膜,金属薄膜具有的厚度为约1至200μm、10至100μm或15至50μm。当阻隔膜为无机沉积膜时,阻隔膜可具有的厚度为约1至1,000nm,例如,10至500nm或者50至300nm。但是,在本申请中,阻隔膜的厚度不限于上述厚度范围,而是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为了进一步改善在施用底漆之前的粘合强度,阻隔膜的表面可进行例如电晕或等离子体处理的高频火花放电处理;热处理;火焰处理;用偶联剂处理;用增粘剂处理;或者使用气相路易斯酸(例如,BF3)、硫酸或高温氢氧化钠的化学活化处理。
此外,阻隔膜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其之下的基板。对于可用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基板的具体种类不做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材料,并根据所需功能和用途进行选择。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基板可为各种金属或聚合物片中的一种。因此,金属的实例可包括铝、铁等,并且聚合物片的实例可包括基于聚酯的片、基于聚酰胺的片或基于聚亚胺的片。其中,通常使用基于聚酯的片,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基于聚酯的片的实例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单层片、堆叠片或者共挤出产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具有增强的抗水解特性的基于聚酯的片。
基板可具有的厚度约为50至500μm或者100至300μm。通过将基板的厚度调整到上述厚度范围内可以保持多层膜的优异的电绝缘性、水分阻挡性、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但是,在本申请中,基板的厚度不限于上述厚度范围,而是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在本申请中,基板也可以进行火花放电处理、热处理、火焰处理、用偶联剂处理、用增粘剂处理或化学活化处理从而提高粘合强度。
在基板上堆叠阻隔膜的方法可包括使用粘合剂层层压、使用热和压力层压等,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多层膜包括形成在基板与氟聚合物涂层之间的底漆层。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多层膜的底漆层中包含的共聚物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并且确保基板与氟聚合物涂层之间的粘合强度。
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包含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主链骨架以及通过将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共聚合入主链骨架而形成的官能团。
在本申请中,短语“与A具有相容性的B”是指其中B容易与A混合或相互扩散的物理性质。
在本申请中,对于底漆层中包含的共聚物的主链骨架不做特别限定,只要其显示如上所述的物理性质。例如,共聚物的主链骨架可为选自(甲基)丙烯酸类主链骨架、基于(甲基)丙烯酰胺的主链骨架和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基于(甲基)丙烯酰胺的单体或基于乙烯基的单体作为主要组分的单体混合物产生的自由基加成聚合物的主链骨架中的至少一种,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底漆层具有相容性从而能够充分地显示出上述阻隔膜与将在下文中描述的包含在氟聚合物涂层内的氟聚合物之间的粘合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两个层均通过涂覆法形成,所以两层之间的界面因它们之间的分子的相互扩散而消失。也就是说,在多层膜的形成过程中,底漆与包含在氟聚合物涂层中的氟聚合物之间的相互扩散在底漆层与氟聚合物涂层之间的界面上发生。因此,可以期望的是在氟聚合物涂层和底漆层的组分的分子链之间产生由链缠结和范德华力引起的物理相互作用,从而增强粘合强度。结果是,两层可以粘合而无需单独的粘合剂,并且可以解决因界面粘合剂产生的现有技术中的耐久性问题。此外,范德华力可以通过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来进一步增强。
此外,底漆层的共聚物进一步含有通过共聚合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而形成的官能团。这种官能团可被引入聚合物的主链内部、侧链或末端。在下文中,含有通过共聚合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而形成的官能团的共聚物被称为改性共聚物。
这种共聚物可以是:具有与氟聚合物相容性的可聚合单体和氟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的共聚物。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用于自由基共聚合的双键的化合物可被用作本申请中使用的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
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可聚合单体可为选自(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基于(甲基)丙烯酰胺的单体和基于乙烯基的单体的至少一种。
(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基酯、(甲基)丙烯酸正丁基酯、(甲基)丙烯酸仲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异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己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正辛基酯、(甲基)丙烯酸异辛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壬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壬基酯、(甲基)丙烯酸正癸基酯、(甲基)丙烯酸异癸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异氰酸烷基酯的至少一种。
可在本申请中使用的基于(甲基)丙烯酰胺的单体的实例可包括选自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二丙烯酰胺、羟基丙烯酰胺、二丙酮丙烯酰胺、异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甲氧基丙基丙烯酰胺和乙烯双丙烯酰胺的至少一种,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具有双键的硅烷偶联剂的具体实例可为乙烯基烷氧基硅烷。例如,硅烷偶联剂可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CH2=CH2Si(OCH3)3)、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CH2=CH2Si(OC2H5)3)、乙烯基三丙氧基硅烷、乙烯基异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丁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戊氧基硅烷、乙烯基三苯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CH2=CH2Si(OCOCH3)3)、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3-甲基丙烯酰氧基羟基丙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甲硅烷基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和三(异丙氧基)乙烯基硅烷或它们的混合物。
具有双键的基于钛的偶联剂可为选自钛酸异丙基三甲基丙烯酸酯、钛酸异丙基三丙烯酸酯、钛酸异丙基三油烯基酯、钛(IV)酸2,2-(双-2-丙烯酸甲基)丁烯酸酯、三(二辛基)焦磷酸-O-酯、钛、(异十八烯酸-κO)双(2-甲基-2-丙烯酸-κO)(2-丙烯酸)酯、钛(IV)酸2,2-(双-2-丙烯酸甲基)丁烯酸酯、四(2,2-二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基钛二(二十三烷基)磷酸酯、钛酸新戊基二烯丙氧基三-新癸酰基-钛酸酯、新戊基(二烯丙基)氧、钛酸三(二辛基)磷酸酯、钛酸新戊基二烯丙基氧三(N-乙二胺)乙基酯、钛酸异丙基三乙醇胺酯、乙酰丙酮化钛乙氧异丙氧酯、钛酸二异丙氧基二(乙氧基乙酰乙酰基)酯和钛酸二异丁氧基-双乙基乙酰乙酸酯钛酸酯的至少一种。
具有双键的基于锆的偶联剂可为选自锆(IV)四-2,2-(双-2-丙烯酸甲基)丁烯酸酯、锆(IV)2,2-二甲基1,3-丙二醇酯、双(二辛基)焦磷酸-O酯、锆(IV)1,1-(双-2-丙烯酸甲基)丁烯酸酯、三(2-氨基)苯烯酸酯和锆(IV)2,2-(双-2-丙烯酸甲基)丁烯酸酯、双(3-巯基)丙酸-O酯的至少一种。
具有双键的基于铝的偶联剂可为选自二异丙氧化-乙基乙酰乙酸铝(III)和2,4-戊二酮铝的至少一种。
在制备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含在底漆层中的改性共聚物时,基于重量,可聚合单体与偶联剂的混合比例可为1:99至99:1,例如,10:90至95:5或者40:60至90:10。如上所述,可以调整可聚合单体和偶联剂的含量以控制与氟聚合物涂层的相互扩散并增加与形成在共聚物之下的阻隔膜的表面的结合力。
当仅有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可用作底漆时,为单体或小分子的偶联剂相对于金属或无机沉积膜具有差的可涂覆性(润湿性),并且并不参与涂覆后结合反应的单体降低了涂覆膜的物理性能。也就是说。当仅有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用作底漆时,由于偶联剂具有小分子量,因此不能紧密地形成底漆层。结果是,由于水分随时间渗透进入底漆膜而难以形成具有均匀厚度的膜。在这种情况下,粘合强度也会因与氟聚合物的相互扩散不充分而降低。因此,在此可以使用通过将偶联剂共聚合进入相容性共聚物而获得的改性共聚物,例如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单体。这种改性共聚物在反应时间和反应机制方面会是有利的,这是因为与不含有通过偶联剂的共聚合形成的官能团的相容性共聚物相比,在基板与氟聚合物涂层之间发生的结合反应的部位的数量增加。因此,可以实现所需的物理性能。
例如,上述改性共聚物可提供由下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并且改性共聚物可以通过将具有双键的硅烷偶联剂共聚合进入相容性共聚物或者将硅烷偶联剂接枝进相容性共聚物来制备。
式1
-Si(OR)3
在式1中,R彼此相同或不同,并表示氢、烷基、芳基、芳烷基或烷氧基。
这样,所述烷基可为,例如,具有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此外,所述芳基可为具有6至18个碳原子或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例如苯基。此外,所述芳烷基可为具有7至19个碳原子或7至13个碳原子的芳烷基,例如苄基。以及所述烷氧基可为具有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也就是说,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改性共聚物可为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此外,改性共聚物可为包含共聚合形式的丙烯酸类单体和由下式2表示的硅烷偶联剂的共聚物,或者为通过将由下式2表示的硅烷偶联剂接枝进丙烯酸类共聚物而获得的接枝聚合物。
式2
DSi(OR)3
在式2中,D为烯键式不饱和烃基或烃基氧基,以及R为如式1中所述。
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式2中的D可为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丁烯基、环己烯基或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优选乙烯基。
为了制备改性共聚物,可向可聚合单体和偶联剂中进一步加入自由基引发剂。在此,自由基引发剂可用于通过引起各单体的乙烯基的自由基聚合来引发共聚合反应。
对于可在本申请中使用的自由基引发剂的具体种类不做特别限定,只要它们能够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例如,自由基引发剂可包括有机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或偶氮化合物,它们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这样,自由基引发剂的实例可包括选自以下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二烷基过氧化物,例如叔丁基枯基过氧化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二枯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或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3-己炔;氢过氧化物,例如异丙苯基氢过氧化物、二异丙基苯氢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氢过氧基)己烷或叔丁基氢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例如双-3,5,5-三甲基己酰基过氧化物、辛酰基过氧化物、苯甲酰基过氧化物、邻-甲基苯甲酰基过氧化物或2,4-二氯苯甲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酯,例如叔丁基过氧基异丁酸酯、叔丁基过氧基乙酸酯、叔丁基过氧基-2-乙基己酸酯、叔丁基过氧基新戊酸酯、叔丁基过氧基辛酸酯、叔丁基过氧基异丙基碳酸酯、叔丁基过氧基苯甲酸酯、二-叔丁基过氧基邻苯二甲酸酯、2,5-二甲基-2,5-二(苯甲酰基过氧基)己烷或2,5-二甲基-2,5-二(苯甲酰基过氧基)-3-己炔;酮过氧化物,例如乙基乙基酮过氧化物或环己酮过氧化物;以及偶氮化合物,例如十二烷基过氧化物、偶氮双异丁腈或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
基于100重量份的固体含量的可聚合单体和偶联剂,可包含的所述自由基引发剂的含量为0.1至5重量份或0.5至2重量份。在该含量范围内,可以有效地调节树脂组合物的整体物理性能以增强阻隔膜的粘合性并保持包含在树脂组合物中的如UV稳定剂的添加剂的优异活性。
当将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制备成如上所述的底漆时,可以包含甲硅烷基作为所述官能团。但是,甲硅烷基在涂覆和干燥底漆层的过程中可被转变为硅烷醇基,并与存在于阻隔膜(即,金属)的表面上的羟基结合。此外,从开始制备底漆就可以包含硅烷醇基。这是因为甲硅烷基在如加热或潮湿的特定条件下容易转变为硅烷醇基。此外,在制备底漆材料后,可以进一步进行将甲硅烷基转变为硅烷醇基的方法,然后可进行底漆涂覆。
包含改性共聚物的底漆层可以使用例如辊涂法、喷涂法、凹版涂覆法等的能够形成大于预定厚度的厚度的底漆层的涂覆法在阻隔膜上形成。
底漆层的厚度可为约0.01至5μm,例如,0.05至3μm或者0.1至2μm。底漆层的厚度可以通过控制其固体含量来调节。当调节底漆层的厚度在该厚度范围内时,粘合强度可以通过加宽氟聚合物涂层与底漆层之间的相互扩散面积来提高。当底漆层的厚度超过预定厚度时,底漆层容易破裂。结果是,粘合强度会降低,并且氟聚合物涂层的物理性能会容易改变。因此,需要形成在该厚度范围内的底漆层。
本申请的多层膜包括形成在底漆层上的氟聚合物涂层。涂覆层是指通过用将氟聚合物溶解在例如具有低沸点的溶剂中制备的涂覆溶液来涂覆基板或底漆层的方法制备的含有氟聚合物的氟聚合物涂层,而不是用粘合剂在基板上层压通过流延或挤出法制备的片的方法。
当通过如上所述的涂覆来形成包含氟聚合物的层时,底漆层中的相互扩散可以有效地进行以使改善粘合强度的作用最大化。此外,在氟聚合物涂层的形成过程中可以使用具有低沸点的溶剂。结果是,可以在低温下进行干燥步骤,从而改善产品的生产效率并确保优异的产品质量。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使用的氟聚合物的具体种类不做特别限定。例如,所述氟聚合物可为包含选自聚合形式的偏二氟乙烯(VDF)、氟乙烯(VF)、四氟乙烯(TFE)、六氟丙烯(HFP)、氯三氟乙烯(CTFE)、三氟乙烯、六氟异丁烯、全氟丁基乙烯、全氟(甲基乙烯基醚)(PMVE)、全氟(乙基乙烯基醚)(PEVE)、全氟(丙基乙烯基醚)(PPVE)、全氟(己基乙烯基醚)(PHVE)、全氟-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PDD)和全氟-2-亚甲基-4-甲基-1,3-二氧戊环(PMD)的至少一种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根据本申请,所述氟聚合物可为,例如,包含聚合形式的氟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包含聚合形式的偏二氟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或者包含至少两种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混合物。
这样,对于可以以聚合形式包含在共聚物中的共聚单体的种类不做特别限定。例如,所述共聚单体可包括,但不限于,六氟丙烯(HFP)、氯三氟乙烯(CTFE)、四氟乙烯(TFE)、三氟乙烯、六氟异丁烯、全氟丁基乙烯、全氟甲基乙烯基醚(PMVE)、全氟-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PDD)和全氟-2-亚甲基-4-甲基-1,3-二氧戊环(PMD),它们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此外,基于共聚物的总重量,共聚物中包含的共聚单体的含量可为,例如,约0.5至50wt%、1至40wt%、7至40wt%、10至30wt%或10至20wt%。在共聚单体的该含量范围内,在确保多层膜的耐久性和耐候性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引起相互扩散和低温干燥。
在形态学方面,所述氟聚合物可为直链或支链的聚合物。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氟聚合物可具有50,000至1,000,000的重均分子量。在本申请中,该重均分子量是从使用凝胶渗透层析法(GPC)测量的聚苯乙烯标样转换来的数值。根据本申请,当将树脂的重均分子量调整在该分子量范围内时,可以确保优异的溶解度和其他物理性能。
在本申请中,氟聚合物还可以具有80至175℃或者120至165℃的熔点。根据本申请,当将树脂的熔点调整到80℃以上的温度时,可以防止在其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多层膜变形。此外,当将树脂的熔点调整到175℃以下的温度时,可以调节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并且可以改善经涂覆表面的光泽。
除了上述氟聚合物之外,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氟聚合物涂层可按照需要进一步包含无定形树脂。如上所述,与无定形树脂的共混物可以用于使包括与上述底漆层的相互作用、在低沸点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可加工性最大化。在本申请中,术语“无定形树脂”包括其全部结构没有结晶化的树脂,以及其中部分地存在结晶区域但是无定形区域超过结晶区域的树脂。
对于可用在本申请中的无定形树脂的种类不做特别限定。例如,所述无定形树脂可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环烯烃聚合物、聚丙烯腈、聚苯乙烯、聚砜、聚醚砜或聚丙烯酸酯,它们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其中,可以使用非反应性丙烯酸类树脂,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这样,丙烯酸类树脂的实例可包括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和它们的组合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此外,包含选自上述组份的一种或两种单体的丙烯酸类树脂可根据需要使用选自聚合形式的环己基马来酰胺、甲基苯乙烯和(甲基)丙烯腈的至少一种共聚单体来用于控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分子量分布。
在本申请中,当无定形树脂为包含聚合形式的两种以上单体的共聚物形式时,对于共聚单体的种类和含量不做特别限定,而是可以根据所需的无定形性能来进行调节。
在本申请中,当氟聚合物涂层包含无定形树脂时,氟聚合物涂层可包含50重量份以上的含量的基于氟的树脂和50重量份以下的含量的无定形树脂。更特别地,氟聚合物涂层可包含70至97重量份的含量的基于氟的树脂和3至30重量份的含量的无定形树脂。当将树脂控制在该含量范围内时,构成氟聚合物涂层的组分可具有合适的结晶度,可以有效地进行与底漆层的相互扩散,并且多层膜会具有如耐久性和耐候性的优异的物理性能。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特别限定,单位“重量份”是指组分之间的重量比。
除了上述组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氟聚合物涂层可进一步包含颜料或填料以控制氟聚合物涂层的颜色或不透明度或者是为了其他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本申请中使用的颜料或填料的实例可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TiO2)、氧化硅或氧化铝;黑色颜料,例如碳酸钙、硫酸钡或炭黑;或者显示不同颜色的颜料;但本申请不限于此。除了控制氟聚合物涂层的颜色或不透明度的初始作用之外,当氟聚合物涂层与底漆层之间相互扩散时由于各组分中包含的固有官能团的存在,如上所述的颜料或填料也可以用于进一步改善界面粘合强度。基于氟聚合物涂层的固体含量,所述颜料可以以60wt%的含量存在,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氟聚合物涂层可以进一步包含如UV稳定剂、热稳定剂、分散剂或阻挡颗粒的常规组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包含这些组分的氟聚合物涂层可具有约3至50μm或10至30μm的厚度,但氟聚合物涂层的厚度可根据目的而改变。
图1为显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多层膜的示意图。也就是说,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多层膜10可包括:基板11、形成在基板的一个表面上的阻隔膜12、形成在阻隔膜12上的底漆层13和形成在底漆层13上的氟聚合物涂层14。
尽管未示出,但所述多层膜还可以包括形成在基板或阻隔膜的两个表面上的底漆层,以及分别形成在底漆层上的氟聚合物涂层。
此外,按照需要,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多层膜可进一步包括各种本领域中已知的功能层。功能层的实例可包括粘合剂层或绝缘层。例如,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多层膜中,上述底漆层和氟聚合物涂层可形成在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并且粘合剂层和绝缘层可顺序地形成在基板的另一个表面上。粘合剂层或绝缘层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方法来形成。例如,绝缘层可为乙烯基醋酸乙烯酯(EVA)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层。乙烯基醋酸乙烯酯(EVA)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层可以起到绝缘层的作用,并且也可以起到增强与包封的粘合强度的作用,同时也能节约制造成本并保持优异的再加工性。
此外,本申请涉及提供一种制备多层膜的方法。
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制备多层膜的方法包括:
通过用包含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的底漆涂覆溶液涂覆阻隔膜的上部来形成底漆层;以及
用涂覆氟聚合物的组合物来涂覆底漆层的上部。
制备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多层膜的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涂覆在阻隔膜上形成所有的底漆层和氟聚合物层。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涂覆方法不做特别限定,并且可以不受限地使用包括平板、凹版涂覆、辊涂覆和刮刀缘涂覆的任何方法,只要它们能被用于形成涂层。
对于底漆层,例如,用包含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的底漆涂覆溶液来涂覆阻隔膜的上部,并且可以通过在预定条件下干燥底漆涂覆溶液来形成底漆层。
为了使阻隔膜具有包含具有优异的粘合强度的氟聚合物涂层的多层膜而不使用另外的粘合剂或粘合剂层,底漆可为含有通过与如上所述的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共聚合形成的官能团的改性共聚物,并且涂覆溶液可以通过将改性共聚物溶解或分散在合适的有机溶剂中来制备。作为有机溶剂,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甲基乙基酮、乙醇、异丙醇、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环己醇或它们的混合物。
涂覆溶液还可以按照需要进一步包含其他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防锈剂和固化剂。
此外,可用在本申请中的阻隔膜的特定种类如上所述,并且可以进一步进行对阻隔膜进行合适的沉积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用底漆处理、用增粘剂处理、用偶联剂处理或者热处理。
根据本申请,首先使用上述方法来形成底漆层,然后使用涂覆方法来形成氟聚合物涂层。在本申请中,形成氟聚合物涂层的涂覆溶液可以通过将形成上述氟聚合物涂层的各种组分溶解或分散在具有相对低沸点的溶剂(特别是沸点为200℃以下的溶剂)中来制备。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当氟聚合物具有无定形区域或与无定形树脂混合时,形成氟聚合物涂层的组分可以有效地溶解在具有相对低沸点的溶剂中。因此,在本申请中,由于在制造过程中不需要高温干燥步骤,因此可以节约制造成本,并且由于防止了在高温干燥步骤中引起的基板的热变形或热冲击,因此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可用在本申请中的上述溶剂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丙酮、甲基乙基酮(MEK)、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乙酰胺(BMAC),它们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此外,用于涂覆氟聚合物的组合物可为水性分散涂料组合物。例如,只有包含分散在水中的氟聚合物的水性分散液才可以被涂覆。在这种情况下,在水性分散液中包含分散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除了氟聚合物之外,能够用于形成氟聚合物涂层的涂覆溶液可进一步包含如颜料、填料、UV稳定剂、分散剂或热稳定剂的各种添加剂。各种添加剂可以与氟聚合物一起溶解在溶剂中,或者可以制成独立于组分的研磨基料的形式然后与包含氟聚合物的溶剂混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对于制备涂覆溶液的方法或包含在涂覆溶液中的各种组分不做特别限定,可以合适地采用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法。
在本申请中,对使用涂覆溶液的涂覆方法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根据用于形成底漆层的上述涂覆方法来进行该涂覆方法。特别是,涂覆溶液中的溶剂可用于在涂覆过程中溶胀底漆层的表面从而有利于底漆层与氟聚合物涂覆层之间的相互扩散作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涂覆各个层之后,可进一步进行干燥各层的操作。对干燥条件不做特别限定,但干燥可在,例如,室温至200℃以下、优选约25℃至180℃的温度下进行约30秒至30分钟、优选约1至10分钟。当将干燥条件控制在这些范围内时,可以防止制造成本的增加,并且还会防止由热变形或热冲击引起的产品质量的下降。此外,可根据干燥条件调整底漆层与氟聚合物涂层之间的材料的相互扩散程度。例如,相互扩散作用可以随氟聚合物的干燥温度或干燥时间的提高而增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底漆层可以在约100至120℃的温度下干燥约几秒至1分钟,并且氟聚合物涂层可以在约160至200℃的温度下干燥约1至2分钟。
此外,本申请涉及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包括多层膜的光伏模块的辅助材料以及包括用于制备光伏模块的辅助材料的光伏模块。
对于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伏模块的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包括多层膜作为用于制备光伏模块的辅助材料。例如,光伏模块可具有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结构。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多层膜可被用作用于光伏电池的背板。在这种情况下,朝向光伏电池设置阻隔膜,因此氟聚合物涂层变成表面层。
概括地,光伏模块可包括:透明上基板、背板以及被封装材料包封的基板与背板之间的光伏电池,或者串联或并联设置的光伏电池组。
这样,构成光伏电池或光伏电池组的活性层的代表性实例可包括结晶或无定形硅晶片,或者如CIGS或CTS的化合物半导体。
由于本申请的多层膜可包括包含上述活性层的模块,因此所述多层膜可应用于本领域已知的各种光伏模块而不受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构成模块的方法或其他材料的种类不做特别限定。
以下,将参照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和不根据本申请的对比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但是,本申请的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使用以下方法测量在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制备的各种膜的物理性能。
1、180°剥离强度
通过将试验样品切割成10mm宽的片并以4.2mm/sec的剥离速度和180℃的剥离角度根据ASTMD1897标准来测量剥离强度。
2、网格(cross-hatch)粘合强度
根据交叉切割试验标准ASTMD3002/D3359来进行交叉切割试验。更具体地,在试验样片上用刀子沿纵向和垂直方向间隔1mm各画11条线以制备100个各自具有1mm的宽度和长度的正方形网格。之后,当将购自Nichiban有限公司的CT-24胶带粘附到试验样品的切割表面并将其从切割表面分离的时候,基于以下标准测量与胶带一起剥离的试验样品的表面的状态。
<交叉网格粘合强度的评价标准>
5B:没有被剥离的表面。
4B:被剥离的表面小于整个表面的5%。
3B:被剥离的表面占整个表面的5至15%。
2B:被剥离的表面占整个表面的15至35%。
1B:被剥离的表面占整个表面的35至65%。
0B:表面几乎被完整地剥离。
3、压力锅试验(PCT)
将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制备的多层膜至于保持在2个大气压、121℃的温度和100%的相对湿度(R.H.)的条件下的烘箱中25小时或50小时,然后测量多层膜的粘合强度的改变。
4、膜变形的测量
将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中制备的多层膜至于保持在2个大气压、121℃的温度和100%的R.H.的条件下的烘箱中25小时,并观察多层膜的变形。观察结果显示在图2和图3中。
制备实施例1至6:底漆的制备
将300g的甲苯放入反应器内,将反应器内的温度保持在80℃。在这种情况下,用氮气充满反应器的内部以抑制因外界空气引起的氧化反应,并在搅拌器内连续搅拌反应产物以促进反应。将温度条件设定为80℃,将按下表1中所列制备的各种丙烯酸类单体加入反应器。在加入丙烯酸类单体完成之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BM503。在这种情况下,在各制备实施例中制备的丙烯酸类单体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比和加入量列在表1中。
接着,将作为引发剂的1g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V-65)溶解在20g的甲苯中,并用注射器加入反应中用于自由基共聚合。在80℃的温度下搅拌所得混合物8小时,停止反应以制备为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底漆MSC1至MSC6。
表1
实施例1至12
基板层的制备
对其表面用丙烯酸类底漆处理的PET膜(厚度:250μm,可购自Koloncorp)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用粘合剂涂覆PET膜的表面,在100℃下干燥1分钟,然后使用层压机粘附至厚度为20μm的铝箔(Al箔)。当将PET膜粘附至Al箔时,层压机的辊保持在60℃的温度。之后,在老化步骤中用充分的固化时间来固化粘合剂,在老化步骤中将粘合剂在室温下静置1天,然后在40至60℃的温度下于烘箱中静置4天。调整粘合剂的固体含量以使粘合剂在干燥后的厚度为约10至13μm。
氟聚合物涂层的涂覆溶液的制备
白色氟聚合物涂覆溶液的制备
通过将140g的以85:15(VDF:CTFE)的重量比包含聚合形式的偏二氟乙烯(VDF)和氯三氟乙烯(CTFE)的共聚物以及60g的以88:12(VDF:HFP)的重量比包含聚合形式的偏二氟乙烯(VDF)和氯三氟乙烯(CTFE)的共聚物溶解在800g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来制备第一涂覆溶液。
作为单独的步骤,将4.8g的颜料分散剂BYKW9010(购自BYK)和240g的二氧化钛(TiPureTS6200,购自DuPont)溶解在100g的DMF中,并向其加入100g的直径为0.3mm的锆珠。之后,以1,000rpm的旋转速度搅拌所得混合物1小时,并彻底除去锆珠以制备研磨基料。
将制得的研磨基料放入之前制备的第一涂覆溶液中,并再次搅拌以制备白色氟聚合物涂覆溶液。如上所述,考虑到在除去锆珠的过程中损失的研磨基料的量,以加入氟聚合物涂层中的研磨基料的实际量的1.5倍的量制备研磨基料。
底漆涂覆
在PET膜上粘附之前制备的铝箔,用如上制备的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涂覆PET膜的铝箔表面。使用迈耶棒(Mayerbar)进行涂覆,通过一定量地调整迈耶棒的厚度并将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固体含量控制到20wt%来调节底漆层的厚度。在涂覆完成后,在约120℃下干燥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涂层约30秒以形成厚度为1至3μm的底漆层。
氟聚合物涂覆层的形成
使用涂覆机用之前制备的白色氟聚合物涂覆溶液来涂覆铝箔的上部,所述铝箔上涂覆了作为底漆的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通过控制氟聚合物涂覆溶液中的固体含量以使涂层具有干燥后约为15至30μm的厚度。之后,在180℃下干燥白色氟聚合物涂覆溶液约2分钟以形成氟聚合物涂层。
在实施例1至6中,使用白色氟聚合物涂覆溶液在底漆层上形成各多层膜,底漆层用制备实施例1至6中制备的各底漆涂覆。
对比实施例1
直接在铝箔上形成氟聚合物涂层而不形成底漆层以制备多层膜。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来进行在铝箔上形成氟聚合物的方法。
对比实施例2
除了仅将未共聚合的硅烷偶联剂KBM503用作底漆来代替在实施例1中用作底漆的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来制备多层膜。
对比实施例3
除了仅将未共聚合的丙烯酸类单体MMA用作底漆来代替在实施例1中用作底漆的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来制备多层膜。
对比实施例4
除了在铝箔上形成环氧底漆层来代替在铝箔上形成由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构成的底漆层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多层膜。
实验实施例1
在压力锅试验(PCT)前后于实施例1至6和对比实施例1至6中制备的各个多层上进行180°剥离强度试验和网格试验。更具体地,在2个大气压、121℃和100%R.H.的条件下保持各个多层膜25小时或50小时,然后在多层膜上进行180°剥离强度试验和网格试验以测定剥离强度的改变。评价结果列在下面的表2中。
表2
如表2中列出的,能够看出,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底漆层的多层膜显示出良好的粘合强度,并且即使在进行PCT50小时后也具有优异的粘合强度。同时,证实了没有底漆层或包含硅烷单体、丙烯酸类单体或环氧底漆层的对比实施例的多层膜显示出降低的粘合强度。
如图2中所示,还证实了:对于实施例1,即使在进行PCT25小时时也没有出现膜变形。但是,如图3中所示,证实了:对于其中仅使用硅烷偶联剂的对比实施例2,在PCT之后形成了气泡。
实施例7至12
除了将单独制备的黑色氟聚合物涂覆溶液用作氟聚合物涂覆溶液来代替在实施例1至6中使用的各个白色氟聚合物涂覆溶液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至6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多层膜。
黑色氟聚合物涂覆溶液的制备
第一涂覆溶液是与白色氟聚合物涂覆溶液中使用的相同的溶液。作为单独的步骤,将0.8g的颜料分散剂、BYK9076(可购自BYK)和8g的炭黑(MA100可购自Mitsubishi)溶解在100g的DMF中,还加入100g的直径为0.3mm的锆珠。之后,在1,000rpm的转速下搅拌得到的混合物1小时,彻底除去锆珠以制备研磨基料。
将制得的研磨基料和60g的滑石(可购自NipponTalc)放入之前制备的第一涂覆溶液中,并再次搅拌以制备黑色氟聚合物涂覆溶液。如上所述,考虑到在除去锆珠的过程中损失的研磨基料的量,以加入氟聚合物涂层中的研磨基料的实际量的1.5倍的量制备研磨基料。
对比实施例4至6
除了将实施例7至12中使用的黑色氟聚合物涂覆溶液用作氟聚合物涂覆溶液来代替在对比实施例1至3中使用的白色氟聚合物涂覆溶液之外,按照与对比实施例1至3相同的方式来制备多层膜。
实验实施例2
在压力锅试验(PCT)前后于实施例7至12和对比实施例4至6中制备的各个多层上进行180°剥离强度试验和网格试验。更具体地,在2个大气压、121℃和100%R.H.的条件下保持各个多层膜25小时或50小时,然后在多层膜上进行180°剥离强度试验和网格试验以测定剥离强度的改变。评价结果列在下面的表3中。
表3
如表3中列出的,能看出:无论氟聚合物涂层溶液怎样,包括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含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底漆层的多层膜均显示出良好的粘合强度,并且即使在进行PCT50小时之后也具有优异的粘合强度。同时,可以证明没有底漆层或者包括硅烷单体或丙烯酸类单体的底漆层的对比实施例的多层膜显示出粘合强度大幅下降。
即,能看出:当将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用作实施例1至12、对比实施例1至6和实验实施例中的底漆时,氟聚合物涂层对于铝箔显示出优异的界面粘合强度,并且也具有更好的耐久性。这被认为是因为这样的现象,即,底漆层的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与铝箔的表面形成化学键,并且粘合强度因材料相互扩散进入氟聚合物涂层内而提高,从而同时实现粘合强度和耐久性。
尽管参照本申请的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的是在不偏离由随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申请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
附图标记
10:多层膜
11:基板
12:金属或无机沉积膜
13:底漆层
14:氟聚合物涂覆层

Claims (16)

1.一种多层膜,其包括:
阻隔膜;
形成在所述阻隔膜上的底漆层;以及
形成在所述底漆层上的氟聚合物涂层,
其中,所述底漆层包含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并且所述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包含通过与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的共聚合而形成的官能团,
其中,所述底漆层为与所述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的涂层,以及
其中,在所述阻隔膜和所述底漆层的界面处形成Si-O、Ti-O、Zr-O或Al-O键。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阻隔膜为金属薄膜或无机沉积膜。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在所述阻隔膜和所述底漆层的界面处形成氢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底漆层的共聚物包含与所述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主链骨架以及通过将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共聚合进入主链骨架而形成的官能团。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主链骨架为选自以下主链骨架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类主链骨架、基于(甲基)丙烯酰胺的主链骨架和由包含作为主要组分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基于(甲基)丙烯酰胺的单体或基于乙烯基的单体的单体混合物产生的自由基加成聚合物。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底漆层的共聚物为与所述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可聚合单体和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的共聚物。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可聚合单体与所述偶联剂的混合比例为基于重量的1:99至99:1。
8.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可聚合单体为选自(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基于(甲基)丙烯酰胺的单体和基于乙烯基的单体的至少一种。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底漆层的共聚物包含硅烷改性的丙烯酸类共聚物。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氟聚合物具有50,000至1,000,000的重均分子量。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氟聚合物具有80至175℃的熔点。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氟聚合物涂层进一步包含:颜料、填料、UV稳定剂、热稳定剂、分散剂或阻挡颗粒。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阻隔膜之下的基板。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膜,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阻隔膜和所述基板之间的粘合剂层。
15.一种用于制备多层膜的方法,其包括:
通过用包含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共聚物的底漆涂层溶液涂覆阻隔膜的上部来形成底漆层;以及
用涂覆氟聚合物的组合物来涂覆所述底漆层的上部,
其中,所述与氟聚合物具有相容性的底漆涂覆溶液的共聚物包含通过与硅烷偶联剂、基于钛的偶联剂、基于锆的偶联剂或基于铝的偶联剂的共聚合形成的官能团。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涂覆氟聚合物的组合物包含氟聚合物和具有200℃以下熔点的溶剂。
CN201380008791.6A 2012-02-08 2013-02-07 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1057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20012932 2012-02-08
KR10-2012-0012932 2012-02-08
PCT/KR2013/001017 WO2013119069A1 (ko) 2012-02-08 2013-02-07 다층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0130014007A KR101569245B1 (ko) 2012-02-08 2013-02-07 다층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013-0014007 2013-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5749A CN104105749A (zh) 2014-10-15
CN104105749B true CN104105749B (zh) 2016-04-06

Family

ID=49216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8791.6A Active CN104105749B (zh) 2012-02-08 2013-02-07 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16532A1 (zh)
EP (1) EP2813540B1 (zh)
JP (1) JP6050384B2 (zh)
KR (1) KR101569245B1 (zh)
CN (1) CN104105749B (zh)
TW (1) TWI491508B (zh)
WO (1) WO20131190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91195B1 (ko) * 2013-09-30 2016-02-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백시트
US11274226B2 (en) * 2016-02-05 2022-03-15 The Chemours Company Fc, Llc Fluoropolymer solution for forming a fluoropolymer coating
FR3055472B1 (fr) * 2016-08-29 2019-03-15 Arkema France Protection de dispositifs electroniques
CN109385174B (zh) 2017-08-10 2021-04-27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底漆组成物与使用该底漆组成物的铜箔基板
US10756156B2 (en) 2017-10-30 2020-08-2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enhanced UV light blocking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KR20190093131A (ko) 2018-01-30 2019-08-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159866B1 (ko) * 2018-12-12 2020-09-25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용 배리어 필름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567596B1 (ko) * 2019-06-19 2023-08-17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용 코팅 분리막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2137426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涂料与烹饪器具
JP7312715B2 (ja) * 2020-03-13 2023-07-21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化合物、光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び有機el素子
CN113943933B (zh) * 2020-07-16 2023-09-29 江苏菲沃泰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结构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
WO2023211468A1 (en) * 2022-04-29 2023-11-02 Amcor Flexibles North America, Inc. Multilayer packaging film
CN115534442A (zh) * 2022-09-16 2022-12-30 浙江华正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铝塑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30863C (zh) * 1964-04-27
US3449293A (en) * 1966-10-28 1969-06-10 Owens Illinois Inc Organosilane polymer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thereof
JPS617360A (ja) * 1984-06-22 1986-01-14 Nippon Shokubai Kagaku Kogyo Co Ltd アルミニウム用コ−テイング組成物
US4795775A (en) * 1988-02-25 1989-01-03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Primer compositions
JP3113452B2 (ja) * 1993-05-14 2000-11-2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02011A (ja) * 1996-09-30 1998-04-21 Elf Atochem Japan Kk ポリフッ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の金属材料への接着方法
JP2000091611A (ja) * 1998-09-17 2000-03-3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太陽電池のカバー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カバー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0091610A (ja) * 1998-09-17 2000-03-3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太陽電池のカバー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カバー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DE19859393A1 (de) * 1998-12-22 2000-06-29 Roehm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olien
EP1228536B1 (en) * 2000-07-03 2012-08-15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Backside covering material for a solar cell module and its use
JP4177590B2 (ja) * 2002-02-27 2008-11-05 株式会社 デンギケン 電気・電子絶縁シート
WO2010071032A1 (ja) * 2008-12-16 2010-06-24 テクノ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022820B1 (ko) * 2009-03-23 2011-03-17 이정민 태양전지모듈용 백시트와 제조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1110455B1 (ko) * 2009-12-16 2012-02-24 율촌화학 주식회사 태양전지 모듈용 백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상기 태양전지 모듈용 백 시트를 포함하는 태양전지 모듈
US9312415B2 (en) * 2010-05-06 2016-04-12 Lg Chem, Ltd. Multi-layered sheet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same
US8211265B2 (en) * 2010-06-07 2012-07-0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thod for preparing multilayer structures containing a perfluorinated copolymer resin layer
US20120048348A1 (en) * 2010-08-26 2012-03-01 Fujifilm Corporation Solar cell protective sheet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backsheet for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CN102086245B (zh) * 2010-11-15 2012-11-28 湖南汇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丙烯酸共聚乳液的制备方法
EP2698399B1 (en) * 2011-04-13 2017-11-15 LG Chem, Ltd. Resin composition, multilayer film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includ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3540A4 (en) 2015-10-07
TW201348000A (zh) 2013-12-01
KR20130091686A (ko) 2013-08-19
KR101569245B1 (ko) 2015-11-13
CN104105749A (zh) 2014-10-15
TWI491508B (zh) 2015-07-11
US20140216532A1 (en) 2014-08-07
EP2813540A1 (en) 2014-12-17
JP6050384B2 (ja) 2016-12-21
JP2015511185A (ja) 2015-04-16
EP2813540B1 (en) 2020-01-15
WO2013119069A1 (ko) 201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5749B (zh) 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8659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用密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TWI490261B (zh) 聚偏二氟乙烯系樹脂組成物、薄膜、背板及太陽電池模組
CN103476858B (zh) 树脂组合物,包含该树脂组合物的多层膜和光伏模块
EP2805822B1 (en) Multilayer sheet, back sheet for solar cells and solar cell module
CN104039553B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板、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板的制造方法和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4220255B (zh) 多层膜和包括该多层膜的光伏组件
CN103502001B (zh) 多层膜和包括该多层膜的光伏组件
CN103703571B (zh) 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环保型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3285B (zh) 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3269853B (zh) 多层膜及包含该多层膜的光伏组件
CN103098229B (zh) 太阳能电池用覆盖膜及使用该太阳能电池用覆盖膜而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2006999A (zh) 基于乙烯-羧酸乙烯基酯共聚物和基于包含官能单体的聚烯烃的粘结剂
EP2881251A1 (en) Multilayer sheet, backsheet for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CN103890967A (zh) 太阳能电池用密封膜和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
CN109553911A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背板的非氟耐老化膜及由其制成的太阳能背板
CN103730531B (zh) 一种免胶黏剂且耐湿热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94016B (zh) 一种硅烷交联型poe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12207144A (ja) エ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太陽電池封止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549646B1 (ko) 불소계 코팅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불소계 다층필름
JP6795113B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20130135509A (ko) 다층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201235422A (en) Back surface protective sheet for solar cell
CN105144407A (zh) 太阳能电池用密封膜制造用组合物和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用密封膜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