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7062B - 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7062B
CN104097062B CN201410300927.7A CN201410300927A CN104097062B CN 104097062 B CN104097062 B CN 104097062B CN 201410300927 A CN201410300927 A CN 201410300927A CN 104097062 B CN104097062 B CN 1040970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leeve
cylinder
press
pressure hea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09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7062A (zh
Inventor
吕文强
刘涛
张会兴
李庆宇
王�琦
宋键
刁凡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oxi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oxi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oxi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oxi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09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7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7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7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7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7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包括工作台(6)和安装于其上的定位机构(5)、大轴套孔压装机构和小轴套孔压装机构(4);大轴套孔压装机构包括压装单元(2)和切换单元(3)。本发明在待压装部件保持完全固定不动的情况下,依靠一个设备即可完成对其大、小轴套孔的压装,尤其是实现对大轴套孔内先压装大轴套、后压装端板的分步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通过压装单元和切换单元的结构配合,实现通过一个液压动力源为两个方向提供压装力,节省了设备空间和成本。

Description

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装设备,用于将轴套和端板压入汽车的后下摆臂的相应装配孔(即“轴套孔”)内。
背景技术
图1是一种汽车后下摆臂总成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后下摆臂1具有大、小两个轴套孔,在小轴套孔12中需要压装小轴套121,在大轴套孔11中需要压装大轴套一总成111和大轴套二总成112,两者合并形成大轴套,然后在大轴套两边分别压装入端板113。在现有的压装工序中,也是按上述方式分成三步进行压装的,并且现有的压装设备对于摆臂采取的是不完全定位,不仅造成压装过程中对大、小轴套和端板的损坏隐患,而且操作人员需要反复装卸摆臂,走动频繁,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另外,压装过程中也没有相应的压力、位移监控,存在压装不到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待压装部件(以“后下摆臂”为例)保持完全固定不动的情况下,如何依靠一个设备完成对其大、小轴套孔的压装,尤其是实现对大轴套孔内先压装大轴套、后压装端板的分步动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安装于其上的定位机构、大轴套孔压装机构和小轴套孔压装机构;
定位机构负责对待压装的后下摆臂进行夹紧固定,在设备进行压装过程中,始终保持后下摆臂固定不动;可实现此功能的具体结构形式有很多种;
小轴套孔压装机构负责将小轴套压装入后下摆臂的小轴套孔中,可实现此功能的结构也有很多种;
本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大轴套孔压装机构包括,压装单元和切换单元;
所述压装单元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支座与工作台之间滑动连接;第一支座两侧设有竖直的支柱体,第一液压缸的缸体水平固定于第一支座一侧的支柱体上且其活塞杆伸入两支柱体之间;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压头;
所述切换单元整体位于第一支座之上和推动压头与压头所朝向的另一侧支柱体之间;切换单元包括:支撑板、第一、第二压板座;支撑板下部与工作台滑动连接,且两者间连接有支撑板气缸,支撑板气缸驱动支撑板沿着与第一液压缸轴心线相垂直的方向滑动;第一、第二压板座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端并与支撑板滑动连接,两个压板座的滑动方向重合且与第一液压缸轴心线相平行;
第一、第二压板座上各设有一对朝向和位置相对应的压头,待压装的轴套和端板安放在压头上;两个压板座之间还连接有压板座气缸。
进一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顶部与推动压头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下部与第一支座上表面之间滑动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带有可伸缩探头的压力位移传感器和限位件,压力位移传感器与移动座相对固定,限位件固定于第一支座的相应位置。
进一步,所述另一侧支柱体上还设有朝向推动压头凸出的凸体。
进一步,所述压头包括压头基座与定位座,定位座用于安放轴套或者端板;压头基座设有半球形凸起,定位座设有容纳半球形凸起且与其相匹配的凹陷,压头基座与定位座之间通过围绕半球形凸起均布的螺钉连接,并且,半球形凸起和凹陷相互贴合,压头基座与定位座之间在半球形凸起和凹陷周围的相对端面之间存有间隙,压头基座与定位座之间围绕半球形凸起均布有多个弹簧,每个弹簧容纳于压头基座与定位座对应开设的弹簧容纳孔中,且弹簧、螺钉的轴心线均与半球形凸起中轴线平行。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撑座、夹紧气缸、固定卡爪和活动卡爪,支撑座固定于工作台上并支撑固定夹紧气缸,固定卡爪相对夹紧气缸固定不动,夹紧气缸驱动活动卡爪相对固定卡爪实现合并和张开。
进一步,还设有支撑单元,其包括固定于工作台上且主要由多个支撑腿支撑一固定板组成的支撑架、主要由多个垂直穿过固定板的浮动腿并在浮动腿顶部支撑的浮动板组成,位于浮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浮动腿上套有支撑弹簧。
进一步,所述小轴套孔压装机构包括:第二支座和第二液压缸,第二支座具有水平体和位于水平体两侧的竖直的支柱体,使其整体大致呈U型,第二液压缸的缸体固定于第二支座的一侧的支柱体上,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入两个支柱体之间,且其活塞杆的轴心线与第二支座水平体的上表面平行;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顶部依次固定连接有小轴套移动座和小轴套推动压头,且小轴套推动压头的朝向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轴心线同轴向,而小轴套移动座下部则与第二支座的水平体上表面通过第三滑轨组滑动连接;第二支座下部则通过第四滑轨组与工作台之间滑动连接,且第二支座与工作台之间还连接有调整气缸。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待压装部件保持完全固定不动的情况下,依靠一个设备即可完成对其大、小轴套孔的压装,尤其是实现对大轴套孔内先压装大轴套、后压装端板的分步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通过压装单元和切换单元的结构配合,实现通过一个液压动力源为两个方向提供压装力,节省了设备空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汽车后下摆臂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压装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压装设备的俯视角度的布局示意图,摆臂1已被定位机构5所固定夹持;
图4是大轴套孔压装机构的压装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从两个视角展示大轴套孔压装机构的切换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a、图6b和图6c分别是浮动压头的局部剖视图、剖视示意图和展示锁紧螺钉和弹簧的位置分布的示意图;
图7是定位机构的一种结构形式的示意图;
图8是小轴套孔压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工作台6在某些图中并未体现或是仅画出了部分台面加以代表,以便简化或节省附图所占面积。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包括工作台6和安装于其上的定位机构5、大轴套孔压装机构和小轴套孔压装机构4;
大轴套孔压装机构包括压装单元2和切换单元3;
其中压装单元2包括第一支座21和第一液压缸22,第一支座21具有水平体212和位于水平体两侧的竖直的支柱体,使其整体大致呈U型,第一液压缸22的缸体水平固定于第一支座21的一侧的支柱体上,第一液压缸22的活塞杆伸入两个支柱体之间,且其活塞杆的轴心线与第一支座21水平体的上表面平行;第一液压缸22的活塞杆顶部依次固定连接有移动座24和推动压头23,即推动压头23固定于移动座上,并且压头的朝向与第一液压缸22的活塞杆的轴心线同轴向,而移动座下部则与第一支座21的水平体上表面通过第一滑轨组240或其他滑动机构实现滑动连接。
另外,第一支座21与工作台6之间也通过第二滑轨组210或其他滑动机构实现滑动连接。
切换单元3整体位于压装单元2的第一支座21的两个竖直支柱体之间,更准确的说,是位于推动压头23和压头所朝向的另一侧竖直支柱体211之间和第一支座21的水平体212之上;
如图5a和图5b所示,切换单元3包括:支撑板34、第一压板座31、第二压板座32、支撑板气缸38和压板座气缸35;
支撑板34下部与支撑板滑轨组37滑动连接,支撑板滑轨组37下部则与工作台6固定连接,支撑板34与工作台6之间连接支撑板气缸38,支撑板气缸38驱动支撑板34能在支撑板滑轨组37上沿着与第一液压缸22轴心线相垂直的方向滑动;即如果将第一支座21沿第二滑轨组210滑动的方向作为X向,那么支撑板34沿支撑板滑轨组37滑动的方向则为Y向;即第二滑轨组210的轨道朝向作为X向,支撑板滑轨组37的轨道朝向则为Y向。
支撑板34上部固定有压板座滑轨组36,压板座滑轨组36的轨道朝向与第二滑轨组210的轨道朝向平行,第一压板座31、第二压板座32分别位于压板座滑轨组36的两端并与压板座滑轨组36滑动连接,即在支撑板34不动的情况下,第一压板座31、第二压板座32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支座21沿第二滑轨组210滑动的方向相互平行;
第一压板座31和第二压板座32上各设有一对朝向和位置相对应的压头33,待压装的轴套和端板安放在压头33上;压板座气缸35位于第一压板座31和第二压板座32之间并与两个压板座分别固定连接,即缸体与第一压板座31固接、活塞杆与第二压板座32固接,或缸体与第二压板座32固接、活塞杆与第一压板座31固接,两种形式均可。
如图4所示,第一支座21与工作台6之间还连接有第一气缸25,图中结构形式为第一气缸25的缸体与工作台6固定连接,活塞杆顶部则与第一支座21固定连接;也可以相反,即缸体与第一支座21固定连接,活塞杆顶部与工作台6固定连接。无论上述哪种形式,只需保证:第一气缸25的轴心线与第一支座21在工作台6上的滑动方向保持相互平行即可。
至此,上述内容构成了解决本发明首要问题的技术方案,其中,第一液压缸22是提供对后下摆臂1的大轴套孔进行压装大轴套和端板113的主动力源。当第一液压缸22动作时,活塞杆带动移动座24和推动压头23相对第一支座21在两个竖直支柱体之间往复运动。
定位机构5将负责对待压装的后下摆臂进行夹紧固定,在设备进行压装过程中,始终保持后下摆臂固定不动,并且后下摆臂的大轴套孔处于切换单元的两个压板座之间,第一压板座31上的两个压头分别安放大轴套二总成112和一个端板,第二压板座32上的两个压头则对应分别安放大轴套一总成111和一个端板;支撑板气缸38使支撑板34保持在使安放大轴套两个总成的压头正对大轴套孔的状态;
此时,第一液压缸22的活塞杆向外伸出(以图3为例可称之为向右伸出),带动推动压头23向切换单元3的第二压板座32移动,当推动压头23抵顶第二压板座32,推动第二压板座32共同(向右)移动;第二压板座32与第一压板座31之间有压板座气缸35,第一支座21与工作台6之间还连接有第一气缸25,但液压缸的推动力要远大于气缸的回缩阻力,因此,在第一液压缸22、压板座气缸35、第一气缸25、压装单元2和切换单元3的各个轨道组的共同配合作用下,第一支座21沿第二滑轨组210向左移动,第一支座21的另一侧竖直支柱体211抵顶第一压板座31并驱动第一压板座31也向左移动(另一侧竖直支柱体211上还可设有朝向推动压头23的凸体,如图4中标记211箭头所指的部位,以便更利于抵顶第一压板座31);即第二压板座32与第一压板座31带动压头同时向内压合,将大轴套压装入大轴套孔中;
完成大轴套的压装后,第一液压缸22的活塞杆向内回缩,带动推动压头23离开第二压板座32,同时,压板座气缸35和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伸出动作,使得两个压板座分开复位、第一支座21向右移动复位;然后,切换单元的支撑板气缸38驱动支撑板34移动,使安放两个端板的压头移动至正对大轴套孔的位置,然后,第一液压缸22的活塞杆向外伸出,重复继续上述的压装过程,将端板再压装入大轴套中,从而完成在后下摆臂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对大轴套和端板的两步压装。
由上述可知,压板座气缸35和第一气缸25的主要作用是使两个压板座分离复位和第一支座21向右移动复位,同时也与第一液压缸22配合,使两个压板座完成近似于同时向内压合的动作,通过一个液压缸实现两个方向的压装力的供给。
另外,为更好的控制压装力度,还设有压装传感机构,如图4所示,带有可伸缩探头的压力位移传感器242通过连接板241与移动座24固定,限位件243固定于第一支座21的相对应位置;当移动座24带动推动压头23到达指定位置,压力位移传感器242的可伸缩探头与限位件243相抵,探头回缩到一定程度后,发出相应信号,相应控制设备控制第一液压缸22的活塞杆停止伸出,开始回缩复位。
另外,本发明对的切换单元3的压头33提供了一种浮动式结构,如图6a、图6b和图6c所示,压头33包括压头基座331与定位座332,定位座332上设有安装孔、销孔和或磁铁,用于安放轴套或者端板;压头基座331设有半球形凸起3310,定位座332设有容纳半球形凸起3310且与其相匹配的凹陷,压头基座331与定位座332之间通过围绕半球形凸起3310均布的螺钉334连接,并且,半球形凸起和凹陷相互贴合,压头基座331与定位座332之间在半球形凸起和凹陷周围的相对端面之间存有间隙,压头基座331与定位座332之间围绕半球形凸起3310均布有多个弹簧333,每个弹簧333容纳于压头基座331与定位座332对应开设的弹簧容纳孔中,且弹簧、螺钉的轴心线均与半球形凸起331中轴线平行。半球形凸起与凹陷的贴合、相对端面之间存有间隙,可实现定位座332以压头基座331的半球形凸起3310为基准可做微小的相对运动(微小旋转或摆动),弹簧的伸缩和扭力使定位座保持一定的柔性,避免因为角度偏差引起的压装不到位。压装完成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定位座又能实现复位。图6c为压头基座331底面的示意图,图中的3330所指为弹簧所在位置。
定位机构5负责对待压装的后下摆臂进行夹紧固定,在设备进行压装过程中,始终保持后下摆臂固定不动;可实现此功能的具体结构形式有很多种;本文提供了一种具体结构形式,如图2、图3和图7所示:包括支撑座51、夹紧气缸52、固定卡爪53和活动卡爪54,支撑座51固定于工作台6上并支撑固定夹紧气缸52,固定卡爪53相对夹紧气缸52固定不动,夹紧气缸52驱动活动卡爪54相对固定卡爪53实现合并和张开。
进一步,为方便后下摆臂在定位机构5上的摆放,还设有支撑单元,包括,固定于工作台6上且主要由多个支撑腿551支撑一固定板552组成的支撑架、主要由多个垂直穿过固定板552的浮动腿555并在浮动腿555顶部支撑的浮动板553组成,位于浮动板553和固定板552之间的浮动腿555上套有支撑弹簧554;定位机构夹紧定位前,后下摆臂先放置于支撑单元的浮动板553上,以便方便调整后下摆臂的位置和角度,使大轴套孔和小轴套孔能正对相应压装位置。工作台6上对应浮动腿555的位置开设有通孔556,以便在供浮动腿穿过,避免浮动腿的下降受阻于工作台6。
小轴套孔压装机构负责将小轴套压装入后下摆臂的小轴套孔中,可实现此功能的结构也有很多种;本文提供了一种具体结构形式,如图2、图3和图8所示:包括第二支座43和第二液压缸41,第二支座43具有水平体和位于水平体两侧的竖直的支柱体,使其整体大致呈U型,第二液压缸41的缸体固定于第二支座43的一侧的支柱体上,第二液压缸41的活塞杆伸入两个支柱体之间,且其活塞杆的轴心线与第二支座43水平体的上表面平行;第二液压缸41的活塞杆顶部依次固定连接有小轴套移动座和小轴套推动压头42,即小轴套推动压头42固定于小轴套移动座上,并且压头的朝向与第二液压缸41的活塞杆的轴心线同轴向,而小轴套移动座下部则与第二支座43的水平体上表面通过第三滑轨组420或其他滑动机构实现滑动连接;第二支座43下部则通过第四滑轨组430与工作台6之间滑动连接,且第二支座43与工作台之间还连接有调整气缸44。小轴套通过定位销及吸附磁铁等安放于小轴套推动压头42上,通过调整气缸44带动第二支座43沿第四滑轨组430在工作台上滑动,以便调整第二支座的位置,使其小轴套推动压头42对面的竖直支柱体贴抵小轴套孔一侧,第二液压缸41伸出,推动小轴套推动压头42将小轴套压装入小轴套孔;压装完成后,第二液压缸41回缩,调整气缸44伸出,复位。

Claims (8)

1.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包括工作台(6)和安装于其上的定位机构(5)、大轴套孔压装机构和小轴套孔压装机构(4);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轴套孔压装机构包括压装单元(2)和切换单元(3);
所述压装单元(2)包括第一支座(21)和第一液压缸(22);所述第一支座(21)与工作台(6)之间滑动连接;第一支座(21)两侧设有竖直的支柱体,第一液压缸(22)的缸体水平固定于第一支座(21)一侧的支柱体上且其活塞杆伸入两支柱体之间;第一液压缸(22)的活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压头(23);
所述切换单元(3)整体位于第一支座(21)之上和推动压头(23)与压头所朝向的另一侧支柱体(211)之间;切换单元(3)包括:支撑板(34)、第一、第二压板座(31、32);支撑板(34)下部与工作台(6)滑动连接,且两者间连接有支撑板气缸(38),支撑板气缸(38)驱动支撑板(34)沿着与第一液压缸(22)轴心线相垂直的方向滑动;第一、第二压板座(31、32)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端并与支撑板滑动连接,两个压板座的滑动方向重合且与第一液压缸(22)轴心线相平行;
第一、第二压板座(31、32)上各设有一对朝向和位置相对应的压头(33),待压装的轴套和端板安放在压头(33)上;两个压板座(31、32)之间还连接有压板座气缸(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22)的活塞杆顶部与推动压头(23)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座(24),移动座(24)下部与第一支座上表面之间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有可伸缩探头的压力位移传感器(242)和限位件(243),压力位移传感器(242)与移动座(24)相对固定,限位件(243)固定于第一支座(21)的相应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侧支柱体(211)上还设有朝向推动压头(23)凸出的凸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33)包括压头基座(331)与定位座(332),定位座(332)用于安放轴套或者端板;压头基座(331)设有半球形凸起(3310),定位座(332)设有容纳半球形凸起(3310)且与其相匹配的凹陷,压头基座(331)与定位座(332)之间通过围绕半球形凸起(3310)均布的螺钉(334)连接,并且,半球形凸起和凹陷相互贴合,压头基座(331)与定位座(332)之间在半球形凸起和凹陷周围的相对端面之间存有间隙,压头基座(331)与定位座(332)之间围绕半球形凸起(3310)均布有多个弹簧(333),每个弹簧(333)容纳于压头基座(331)与定位座(332)对应开设的弹簧容纳孔中,且弹簧、螺钉的轴心线均与半球形凸起(331)中轴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支撑座(51)、夹紧气缸(52)、固定卡爪(53)和活动卡爪(54),支撑座(51)固定于工作台(6)上并支撑固定夹紧气缸(52),固定卡爪(53)相对夹紧气缸(52)固定不动,夹紧气缸(52)驱动活动卡爪(54)相对固定卡爪(53)实现合并和张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支撑单元,其包括固定于工作台(6)上且主要由多个支撑腿(551)支撑一固定板(552)组成的支撑架、主要由多个垂直穿过固定板(552)的浮动腿(555)并在浮动腿(555)顶部支撑的浮动板(553)组成,位于浮动板(553)和固定板(552)之间的浮动腿(555)上套有支撑弹簧(55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轴套孔压装机构包括:第二支座(43)和第二液压缸(41),第二支座(43)具有水平体和位于水平体两侧的竖直的支柱体,使其整体大致呈U型,第二液压缸(41)的缸体固定于第二支座(43)的一侧的支柱体上,第二液压缸(41)的活塞杆伸入两个支柱体之间,且其活塞杆的轴心线与第二支座(43)水平体的上表面平行;第二液压缸(41)的活塞杆顶部依次固定连接有小轴套移动座和小轴套推动压头(42),且小轴套推动压头(42)的朝向与第二液压缸(41)的活塞杆的轴心线同轴向,而小轴套移动座下部则与第二支座(43)的水平体上表面通过第三滑轨组(420)滑动连接;第二支座(43)下部则通过第四滑轨组(430)与工作台(6)之间滑动连接,且第二支座(43)与工作台(6)之间还连接有调整气缸(44)。
CN201410300927.7A 2014-06-27 2014-06-27 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 Active CN104097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0927.7A CN104097062B (zh) 2014-06-27 2014-06-27 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0927.7A CN104097062B (zh) 2014-06-27 2014-06-27 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7062A CN104097062A (zh) 2014-10-15
CN104097062B true CN104097062B (zh) 2016-06-01

Family

ID=51665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0927.7A Active CN104097062B (zh) 2014-06-27 2014-06-27 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70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3118B (zh) * 2014-11-26 2016-10-05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前下摆臂轴套及摆臂支架压装装置
CN104476078A (zh) * 2014-12-03 2015-04-01 安徽天裕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悬挂下摆臂焊接固定装置
CN112935767A (zh) * 2021-02-24 2021-06-11 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附件箱导管压装装置
CN113231816A (zh) * 2021-05-17 2021-08-10 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主轴压装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97536U (zh) * 2011-05-12 2012-01-04 苏州市诺弗电器有限公司 自动排布产品间距机构
CN203109562U (zh) * 2013-01-10 2013-08-07 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将轴套装配到电机之转轴上的专用夹具
CN103406748A (zh) * 2013-07-26 2013-11-27 芜湖奇峰操控索有限公司 推拉索护套装衬套装置及方法
CN203484889U (zh) * 2013-10-17 2014-03-19 苏州金鸿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后桥衬套压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6479B2 (ja) * 1993-03-31 1996-08-21 株式会社栗本鐵工所 リング自動装着装置
JPH10516A (ja) * 1996-06-10 1998-01-06 Hideo Nakagawa 止輪嵌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97536U (zh) * 2011-05-12 2012-01-04 苏州市诺弗电器有限公司 自动排布产品间距机构
CN203109562U (zh) * 2013-01-10 2013-08-07 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将轴套装配到电机之转轴上的专用夹具
CN103406748A (zh) * 2013-07-26 2013-11-27 芜湖奇峰操控索有限公司 推拉索护套装衬套装置及方法
CN203484889U (zh) * 2013-10-17 2014-03-19 苏州金鸿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后桥衬套压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7062A (zh)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7062B (zh) 汽车后下摆臂轴套和端板压装设备
CN103624460B (zh) 一种定位夹紧机构
KR101288098B1 (ko) 서랍식패널을 이용한 연성회로기판용 보강판 프레스 장치
CN202625610U (zh) 机舱总成手动旋转夹紧吊具机构
CN205587876U (zh) 一种无线电多方位焊接工作台
CN109186977B (zh) 一种用于足式机器人单腿的分层式三自由度试验台
CN202364531U (zh) 元器件整腿装置
CN204565492U (zh) 用于车型切换柔性单元滑移机构
CN105249585A (zh) 裁片自动编号机
CN104289579A (zh) 一种钢板自动折边机
CN205972897U (zh) 一种物料移载定位平台
CN103518871B (zh) 茶叶整平装置
CN105000342A (zh) 一种高速输送升降滚床
CN208005446U (zh) 基板玻璃定位装置
CN202420849U (zh) 一种发动机试验台用快速定位托架
KR101288099B1 (ko) 가이드레일을 이용한 연성회로기판용 보강판 프레스 장치
CN112683530B (zh) 重卡传动轴的承载力检测装置
CN205497499U (zh) 一种送菜机器人
CN204431921U (zh) 一种套色定位装置
CN205114595U (zh) 裁片自动编号机的翻片机构
CN209200342U (zh) 一种线束装配线
WO2013107329A1 (zh) 轮胎后充气定型装置
CN103192209A (zh) 用于多块板料的拼接装置
CN207807009U (zh) 一种汽车焊装夹具压臂
CN203331550U (zh) 平网制网机网框的夹装及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