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3659B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3659B
CN104093659B CN201280068579.4A CN201280068579A CN104093659B CN 104093659 B CN104093659 B CN 104093659B CN 201280068579 A CN201280068579 A CN 201280068579A CN 104093659 B CN104093659 B CN 104093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ome fairing
cage
car
car fram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85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3659A (zh
Inventor
石田敬
铃木稔也
饭田真司
近藤雅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93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3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3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3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在电梯装置中,在轿厢的上部设有上部整流罩。此外,在轿厢室的前表面的上方设有矩形状的整流板。上部整流罩具有整流罩主体和在整流罩主体与整流板之间配置的整流罩连结部。整流罩主体的外形是从上端朝下方逐渐扩张的流线形。整流罩连结部具有半筒状部,该半筒状部的与轿厢室的前表面平行的截面沿着轿厢室的前后方向保持恒定。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用于抑制轿厢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噪声的整流罩安装于轿厢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装置中,在轿厢的上下设有流线型的覆盖体。各覆盖体具有半圆板状的挡板罩、3个弯曲罩、覆盖一对辊导向装置的一对整流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293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现有的电梯装置中,需要按照轿厢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制造不同大小的弯曲罩,成本变高。此外,随着轿厢的行驶速度的进一步高速化,要求更为有效地降低噪声。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更为有效地降低行驶时的噪声的电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其具有轿厢架和支撑在轿厢架上的轿厢室,且在井道内升降;上部整流罩,其设置于轿厢的上部;以及矩形状的整流板,其在轿厢室的前表面的上方设置于轿厢,在轿厢向上方行驶时抑制空气向轿厢室的前表面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流入,上部整流罩具有整流罩主体和在罩主体与整流板之间配置的整流罩连结部,整流罩主体的外形是从上端朝下方逐渐扩张的流线形,整流罩连结部具有半筒状部,该半筒状部的与轿厢室的前表面平行的截面沿着轿厢室的前后方向保持恒定。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其具有轿厢架和支撑在轿厢架上的轿厢室,且在井道内升降;悬架体,其与轿厢架的上部连接,将轿厢悬挂于井道内;一对轿厢导向装置,它们搭载于轿厢架,与在井道内设置的一对轿厢导轨卡合;以及上部整流罩,其设有供悬架体通过的悬架体贯穿插入孔,且设置于轿厢的上部,在上部整流罩上设有左右一对开口部,开口部位于轿厢导向装置的下方的所述轿厢架的周围,在上部整流罩内形成有空气流路,该空气流路在轿厢向上方行驶时将从悬架体贯穿插入孔进入的空气从开口部排出,上部整流罩与轿厢室的上端部之间隔开间隔地支撑于轿厢架,在轿厢室的上端部与上部整流罩的下端部之间设有挠性的封闭部件,该封闭部件吸收轿厢室相对于轿厢架在上下方向的移位,并且封闭轿厢室与上部整流罩之间的间隙。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更为有效地降低行驶时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的轿厢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轿厢的后视图。
图4是表示图2的轿厢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图2的轿厢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图2的轿厢的仰视图。
图7是表示图2的上部整流罩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图7的上部整流罩的后视图。
图9是表示图7的上部整流罩的俯视图。
图10是通过箭头表示图2的轿厢上升时在上部整流罩形成的空气流路的侧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去除了图11的上部整流罩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结构图。图中,在井道1的上部设有机房2。在机房2设置有曳引机(驱动装置)3、反绳轮4和电梯控制装置(控制盘)5。曳引机3具有驱动绳轮6、使驱动绳轮6旋转的曳引机电动机、以及对驱动绳轮6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曳引机制动器(电磁制动器)。
在驱动绳轮6和反绳轮4绕挂有悬架体7。作为悬架体7,可使用多条绳索或多条皮带。在悬架体7的第1端部连接有轿厢8。在悬架体7的第2端部连接有对重9。
轿厢8和对重9通过悬架体7悬挂于井道1内,通过曳引机3在井道1内升降。电梯控制装置5对曳引机3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轿厢8的运行。
在井道1内设置有引导轿厢8的升降的一对轿厢导轨(未图示)和引导对重9的升降的一对对重导轨(未图示)。轿厢导轨配置在轿厢8的左右两侧。
轿厢8具有与悬架体7连接的轿厢架10、支撑在轿厢架10上的轿厢室11。在轿厢室11的前表面设有轿厢出入口。轿厢出入口通过一对轿厢门12而开闭。
在多层的层站分别设有对层站出入口进行开闭的一对层站门13。层站门13在轿厢8到站时与轿厢门12卡合,从而与轿厢门12联动地进行开闭动作。
在轿厢8的上部设有上部整流罩14。在轿厢8的下部设有下部整流罩15。整流罩14、15抑制轿厢8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噪声。
在轿厢室11的前表面的上方设有矩形状(长方形状)的整流板16。整流板16在轿厢8向上方行驶时抑制空气向轿厢室11的前表面与井道壁1a之间的间隙流入。由此,行驶风接触轿厢门12而产生的噪声得以抑制。
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中,轿厢8向上方向行驶时的最高速度为超高速(例如1000m/分以上)。此外,轿厢8向下方向行驶时的最高速度比向上方向行驶时的最高速度低(例如600m/分)。因此,上部整流罩14的形状与下部整流罩15的形状在上下不对称。
图2是放大表示图1的轿厢8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2的轿厢8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图2的轿厢8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图2的轿厢8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图2的轿厢8的仰视图,图7是表示图2的上部整流罩14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图7的上部整流罩14的后视图,图9是表示图7的上部整流罩14的俯视图。
轿厢架10具有左右一对纵框架10a、和在纵框架10a的上端部间固定的水平的上梁10b。在轿厢架10的上端部搭载着与轿厢导轨卡合的一对上部辊导向装置(轿厢导向装置)21。在轿厢架10的下端部搭载着与轿厢导轨卡合的一对下部辊导向装置(轿厢导向装置)22。
各辊导向装置21、22具有沿着轿厢导轨滚动的3个导向辊。此外,在各辊导向装置21、22搭载有以降低轿厢8的振动的方式驱动导向辊的多个致动器(主动辊导向系统)。
上部整流罩14与轿厢室11的上端部之间隔开间隔地支撑于轿厢架10。在轿厢室11的上端部与上部整流罩14的下端部之间设有作为挠性的封闭部件的带状的橡胶片23。橡胶片23封闭轿厢室11与上部整流罩14之间的间隙。
轿厢室11由于对轿厢8的负载变动而相对于轿厢架10在上下方向移位(例如10mm左右)。轿厢室11的上端部与上部整流罩14的下端部之间的间隔在轿厢8为无负载状态时最小,例如为50mm左右。橡胶片23的宽度尺寸(上下方向尺寸)被设定为充分大于轿厢室11的上端部与上部整流罩14的下端部之间的间隔的尺寸(例如100mm以上)。
橡胶片23以在轿厢8处于无负载状态时产生规定的松弛的方式,被固定在轿厢室11的上端部和上部整流罩14的下端部。由此,橡胶片23吸收轿厢室11相对于轿厢架10在上下方向的移位。此外,橡胶片23的厚度例如为2mm左右。
上部整流罩14具有整流罩主体24、整流罩连结部25和一对导向装置罩26。整流罩主体24从轿厢室11上方的空间的上梁10b附近覆盖后侧。整流罩连结部25配置在整流罩主体24与整流板16之间,覆盖轿厢室11上方的空间的比上梁10b靠前侧的部分。导向装置罩26安装于整流罩主体24,覆盖上部辊导向装置21。
整流罩主体24的外形为从上端朝下方逐渐扩张的圆顶状的流线形。整流罩主体24的上端部位于上梁10b的中间部的大致正上方。整流罩主体24的背面的下端部与轿厢室11的背面的上端部相对。整流罩主体24的两侧面的下端部与轿厢室11的两侧面的上端部相对。
整流罩连结部25具有半筒状部25a。半筒状部25a的外形为将矩形的筒沿着轴方向切断为一半的形状(门形),半筒状部25a的截面形状为倒U字形。而且,半筒状部25a的与轿厢室11的前表面平行的截面沿着轿厢室11的前后方向保持恒定。
此外,半筒状部25a具有水平的平板状的上表面部25b、和彼此相对的平板状的一对侧面部25c。上表面部25b从整流板16的上端部向整流罩主体24侧延伸。侧面部25c从整流板16的左右两端部向整流罩主体24侧延伸。
在半筒状部25a的与整流板16之间的边界处设有连续部25d(图7)。连续部25d的截面形状为分别以整流板16的背面和上表面部25b的上表面作为切线的圆弧状。
上表面部25b位于整流罩主体24的上端部的上方。整流板16、整流罩主体24和整流罩连结部25分别是在钢制的框架上结合铝制的板而构成的。
导向装置罩26的外形是从上端朝下方逐渐扩张的流线形。此外,导向装置罩26的棱线与整流罩主体24的棱线一致。各导向装置罩26通过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一体成型。
在整流罩主体24的上端部设有供悬架体7通过的悬架体贯穿插入孔24a。此外,在整流罩主体24上设有左右一对开口部24b。开口部24b在上部辊导向装置21的下方位于纵框架10a的周围。
轿厢室11上部的空间除了悬架体贯穿插入孔24a和开口部24b之外,都通过上部整流罩14、整流板16和橡胶片23覆盖。由此,在上部整流罩14内形成空气流路,该空气流路在轿厢8向上方行驶时将从悬架体贯穿插入孔24a进入的空气从左右的开口部24b排出。
图10是通过箭头表示图2的轿厢8上升时在上部整流罩14形成的空气流路的侧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去除了图11的上部整流罩14的状态的俯视图。
在上部整流罩14内分为轿厢室11上方的空间和上梁10b上方的空间这2层来设置设备。在轿厢室11上设置有空调31。
在上梁10b上设置有气压控制用的送风机33和切换阀34。送风机33和切换阀34通过多个连接管道35连接起来。送风机33的送风方向保持恒定,通过切换阀34切换空气的流动,从而调整轿厢室11内的气压。
空气沿着图10和图11所示的空气流路流动,由此,从上部整流罩14内的设备产生的热被向上部整流罩14外排出。此外,在上梁10b设有连接悬架体7的轿厢侧索扣部36。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对于轿厢8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变化,通过使该方向的半筒状部25a的尺寸变化就能够容易地应对。此外,通过将具有半筒状部25a的整流罩连结部25配置于整流板与整流罩主体24之间,从而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空气向轿厢室11的前表面与井道壁1a之间的间隙流入。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更为有效地降低行驶时的噪声。
此外,在半筒状部25a的与整流板16之间的边界处设置有连续部25d,因此能够使得整流板16的背面侧的空气的流动顺畅,更为有效地抑制空气向轿厢室11的前表面与井道壁1a之间的间隙的流入,更为有效地降低行驶时的噪声。
进而,通过使半筒状部25a的形状为具有上表面部25b和侧面部25c的矩形状,从而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空气向轿厢室11的前表面与井道壁1a之间的间隙流入,更为有效地降低行驶时的噪声。
此外,在上部整流罩14内形成有将从悬架体贯穿插入孔24a进入的空气从左右的开口部24b排出的空气流路,因此能够使得行驶时的空气的流动顺畅,更为有效地降低行驶时的噪声。
此外,将覆盖上部辊导向装置21的导向装置罩26设置于上部整流罩14,并且使导向装置罩26的棱线与整流罩主体24的棱线一致,因此能够有效抑制上部辊导向装置21对行驶风的扰乱,更为有效地降低行驶时的噪声。
进而,通过挠性的橡胶片23将上部整流罩14与轿厢室11的上端部之间的间隙封闭,因此既能够允许上部整流罩14相对于轿厢室11的移位,又能抑制从规定的空气流路以外泄露的行驶风导致的噪声的产生,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行驶时的噪声。此外,还能够高效地排出通过上部整流罩14内的设备产生的热。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作为封闭部件示出了橡胶片23,然而也可以通过其他材料构成。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在轿厢室11的上部固定有安装配件41。在安装配件41上安装有与上部整流罩14的下端部内表面接触并封闭轿厢室11与上部整流罩14之间的间隙的封闭部件42。
封闭部件42例如通过橡胶或海绵构成。上部整流罩14通过轿厢室11相对于轿厢架10在上下方向的移位,而相对于封闭部件42滑动。其他结构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通过在设置于轿厢室11的上部的封闭部件42与上部整流罩14之间确保重叠量,从而既能够允许轿厢室11向上下方向的移位,又能确保轿厢室11与上部整流罩14之间的密闭性。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在该例子中,在安装配件41的上部水平地固定有封闭部件43,封闭部件43的端部与上部整流罩14的下端部内表面接触。其他结构都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
即便使用这种封闭部件43,也能够在封闭部件43与上部整流罩14之间确保重叠量,从而既能够允许轿厢室11向上下方向的移位,又能确保轿厢室11与上部整流罩14之间的密闭性。
另外,在第2、第3实施方式中,将封闭部件42、43固定在轿厢室11侧,然而也可以将它们固定在整流罩14侧。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使用了具有致动器的类型的辊导向装置21、22,然而也可以使用不具备致动器的类型的辊导向装置。
进而,轿厢导向装置可以是具有滑动导向靴的类型。
此外,应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类型不限于图1的类型。例如,在无机房电梯、多厢式的电梯装置或双层电梯等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其中,本发明在轿厢高速行驶的电梯装置中尤为有效。

Claims (8)

1.一种电梯装置,其具有:
轿厢,其具有轿厢架和支撑在所述轿厢架上的轿厢室,且在井道内升降;
悬架体,其与所述轿厢架的上部连接,将所述轿厢悬挂于井道内;
一对轿厢导向装置,它们搭载于所述轿厢架,与在所述井道内设置的一对轿厢导轨卡合;
上部整流罩,其设置在所述轿厢的上部;以及
矩形状的整流板,其在所述轿厢室的前表面的上方设置于所述轿厢,在所述轿厢向上方行驶时抑制空气向所述轿厢室的前表面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流入,
所述上部整流罩具有整流罩主体和在所述整流罩主体与所述整流板之间配置的整流罩连结部,
所述整流罩主体的外形是从上端朝下方逐渐扩张的流线形,
所述整流罩连结部具有半筒状部,该半筒状部的与所述轿厢室的前表面平行的截面沿着所述轿厢室的前后方向保持恒定,
在所述整流罩主体的上部设有供所述悬架体通过的悬架体贯穿插入孔,
在所述上部整流罩上设有左右一对开口部,
所述开口部位于所述轿厢导向装置的下方的所述轿厢架的周围,
在所述上部整流罩内形成有空气流路,该空气流路在所述轿厢向上方行驶时将从所述悬架体贯穿插入孔进入的空气从所述开口部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在所述半筒状部的与所述整流板之间的边界处设有截面为圆弧状的连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半筒状部具有:水平的平板状的上表面部,其从所述整流板的上端部向所述整流罩主体侧延伸;以及平板状的一对侧面部,它们从所述整流板的左右两端部向所述整流罩主体侧延伸且彼此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上部整流罩还具有安装于所述整流罩主体且覆盖所述轿厢导向装置的一对导向装置罩,
所述导向装置罩的外形是从上端朝下方逐渐扩张的流线形,
所述导向装置罩的棱线与所述整流罩主体的棱线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上部整流罩与所述轿厢室的上端部之间隔开间隔地支撑于所述轿厢架,
在所述轿厢室的上端部与所述上部整流罩的下端部之间设有封闭部件,该封闭部件允许所述轿厢室相对于所述轿厢架在上下方向的移位,并且封闭所述轿厢室与所述上部整流罩之间的间隙。
6.一种电梯装置,其具有:
轿厢,其具有轿厢架和支撑在所述轿厢架上的轿厢室,且在井道内升降;
悬架体,其与所述轿厢架的上部连接,将所述轿厢悬挂于井道内;
一对轿厢导向装置,它们搭载于所述轿厢架,与在所述井道内设置的一对轿厢导轨卡合;以及
上部整流罩,其设有供所述悬架体通过的悬架体贯穿插入孔,且设置于所述轿厢的上部,
在所述上部整流罩上设有左右一对开口部,
所述开口部位于所述轿厢导向装置的下方的所述轿厢架的周围,
在所述上部整流罩内形成有空气流路,该空气流路在所述轿厢向上方行驶时将从所述悬架体贯穿插入孔进入的空气从所述开口部排出,
所述上部整流罩与所述轿厢室的上端部之间隔开间隔地支撑于所述轿厢架,
在所述轿厢室的上端部与所述上部整流罩的下端部之间设有封闭部件,该封闭部件允许所述轿厢室相对于所述轿厢架在上下方向的移位,并且封闭所述轿厢室与所述上部整流罩之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封闭部件是通过所述轿厢室相对于所述轿厢架在上下方向的移位而变形的挠性片。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封闭部件固定于所述轿厢室和所述上部整流罩中的一方,
所述轿厢室和所述上部整流罩中的另一方通过所述轿厢室相对于所述轿厢架在上下方向的移位而相对于所述封闭部件滑动。
CN201280068579.4A 2012-01-31 2012-01-31 电梯装置 Active CN1040936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52121 WO2013114566A1 (ja) 2012-01-31 2012-01-31 エレベ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3659A CN104093659A (zh) 2014-10-08
CN104093659B true CN104093659B (zh) 2016-05-04

Family

ID=48904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8579.4A Active CN104093659B (zh) 2012-01-31 2012-01-31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810910B1 (zh)
JP (1) JP5744241B2 (zh)
KR (1) KR20140116469A (zh)
CN (1) CN104093659B (zh)
WO (1) WO20131145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7732B2 (ja) * 2014-11-13 2018-09-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装置
EP3031765A1 (en) * 2014-12-11 2016-06-15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ca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89567U (zh) * 1980-11-19 1982-06-02
CN1143043A (zh) * 1995-06-02 1997-02-19 英万蒂奥股份公司 附属电梯
GB2280662B (en) * 1993-07-30 1997-04-16 Hitachi Ltd A elevator car,and an elevator system incorporating such an elevator car
CN1198398A (zh) * 1997-03-29 1998-11-11 Lg产电株式会社 有盖罩的电梯
JP2004338908A (ja) * 2003-05-16 2004-12-0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かごの整風装置
JP4339451B2 (ja) * 1999-07-07 2009-10-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装置
CN101920888A (zh) * 2008-11-07 2010-12-22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34943B2 (ja) 1993-03-22 1998-04-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02947211A (zh) * 2010-05-03 2013-02-2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升降机舱以及用于操作带有一个升降机舱的升降机系统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89567U (zh) * 1980-11-19 1982-06-02
GB2280662B (en) * 1993-07-30 1997-04-16 Hitachi Ltd A elevator car,and an elevator system incorporating such an elevator car
CN1143043A (zh) * 1995-06-02 1997-02-19 英万蒂奥股份公司 附属电梯
CN1198398A (zh) * 1997-03-29 1998-11-11 Lg产电株式会社 有盖罩的电梯
JP4339451B2 (ja) * 1999-07-07 2009-10-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装置
JP2004338908A (ja) * 2003-05-16 2004-12-0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かごの整風装置
CN101920888A (zh) * 2008-11-07 2010-12-22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0910A1 (en) 2014-12-10
JP5744241B2 (ja) 2015-07-08
KR20140116469A (ko) 2014-10-02
EP2810910B1 (en) 2016-09-07
EP2810910A4 (en) 2015-10-14
WO2013114566A1 (ja) 2013-08-08
CN104093659A (zh) 2014-10-08
JPWO2013114566A1 (ja) 2015-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57681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커버장치
CN106494415B (zh) 轨道车辆
CN106494432B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06494429B (zh) 轨道车辆
CN106494435B (zh) 轨道交通系统
CN101896371B (zh) 工程车辆中的前窗的导轨结构
CN106494430B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05731222B (zh) 电梯轿厢
CN104093659B (zh) 电梯装置
CN106494413B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04220357A (zh) 电梯装置
CN206437000U (zh) 封闭式交通系统
CN104395222B (zh) 电梯装置
CN104364181A (zh) 电梯装置
JPH1111838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かご装置
CN105947844A (zh) 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电梯轿厢
JP6049881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06814236U (zh) 一种具有消防功能的病床电梯
CN212861448U (zh) 用于真空管道列车的端门以及真空管道列车
CN107650926A (zh) 轨道交通系统
CN107719396B (zh) 轨道车辆
CN207243205U (zh) 一种带环形运动轿厢电梯
JP549561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RU199617U1 (ru) Дверное уплотнение для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19565239U (zh) 一种隧道检测车伸展式车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