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0723B - 电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80723B CN104080723B CN201280067979.3A CN201280067979A CN104080723B CN 104080723 B CN104080723 B CN 104080723B CN 201280067979 A CN201280067979 A CN 201280067979A CN 104080723 B CN104080723 B CN 1040807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power
- storage device
- electrical storage
- threshold value
- tow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66B1/30—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effective on driving gear, e.g. acting on power electronics, on inverter or rectifier controlled motor
- B66B1/302—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effective on driving gear, e.g. acting on power electronics, on inverter or rectifier controlled motor for energy sav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电梯装置中,使用电容器型蓄电装置作为蓄积再生电力的蓄电装置。在曳引机的动力运转时,蓄电装置中蓄积的电力被提供给曳引机。此外,蓄电装置中蓄积的电力还被提供给曳引机以外的至少1个电力消耗设备。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根据曳引机的运转状态和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电力,控制蓄电装置中蓄积的电力对电力消耗设备的提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曳引机的再生运转时再生电力被蓄积于蓄电装置,在动力运转时所蓄积的电力被提供给曳引机的电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装置中,利用变流器将从三相交流的商用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利用逆变器将由变流器转换后的直流电转换为可变电压可变频率的交流电,并且来自逆变器的交流电被提供给曳引机。
此外,通常,在轿厢负载为无负载的状态下使轿厢下降时、以及在轿厢负载为额定负载的状态下使轿厢上升时,曳引机的运转状态为消耗电力进行运转的动力运转。相反,在轿厢负载为无负载的状态下使轿厢上升时、以及在轿厢负载为额定负载的状态下使轿厢下降时,曳引机的运转状态为将动能还原为电力的再生运转。
为了有效利用这样的再生电力,在现有的电梯控制装置中,在再生运转时,来自变流器与逆变器之间的平滑电路部的直流电被蓄积于蓄电装置。并且,在动力运转时,所蓄积的直流电被提供给平滑电路部。此外,例如使用镍氢蓄电池作为蓄电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提出了使用双电层电容器(EDLC:ElectricalDoubleLayerCapacitor)来作为蓄电装置的电梯控制装置。与锂离子电池等充电电池相比,EDLC的寿命长,能够进行快速的充电/放电。
通常,EDLC作为将多个电容器单元(capacitorcell)串联连接而成的串联体来使用。因此,为了在充电/放电时使各电容器单元的电压均等,各个电容器单元并联连接有平衡电阻。因此,平衡电阻导致的电力消耗增大,导致看上去自行放电电力增大。
此外,双电层电容器的寿命取决于两端电压,在两端电压升高时,寿命缩短。与此相对,在现有的另一电梯控制装置中,在运转空闲的时间段,双电层电容器的电力在再生电阻中进行放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455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134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那样的使用了EDLC的现有的电梯控制装置中,由于蓄电电力与EDLC电压大致成比例关系,因此,在连续进行再生运转而蓄积了较多电力时会维持高电压,由此劣化导致的容量下降得以发展,使更换周期提早到来。此外,如果在运转空闲时间段使蓄积的电力在再生电阻中进行放电,则再生电力的一部分成为浪费,削弱了节能效果。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既能够实现电容器型蓄电装置的长寿命化,又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再生电力,提高节能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曳引机,其使轿厢升降;电容器型蓄电装置,其在曳引机的再生运转时蓄积再生电力,并且在曳引机的动力运转时向曳引机提供所蓄积的电力;至少一个电力消耗设备,其消耗电力,是曳引机以外的设备;以及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其根据曳引机的运转状态和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电力,控制蓄电装置中蓄积的电力对电力消耗设备的提供。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曳引机,其使轿厢升降;电容器型蓄电装置,其在曳引机的再生运转时蓄积再生电力,并且在曳引机的动力运转时向曳引机提供所蓄积的电力;至少一个电力消耗设备,其消耗电力,是曳引机以外的设备;第1电压转换部,其设置在蓄电装置与曳引机之间;第2电压转换部,其设置在蓄电装置与电力消耗设备之间,转换效率与第1电压转换部同等;以及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其根据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电力,控制蓄电装置中蓄积的电力对电力消耗设备的提供,在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中,设定有蓄电装置的电压的阈值,在蓄电装置的电压为阈值以上时,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允许对电力消耗设备提供蓄电装置中蓄积的电力。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在再生运转时再生电力被蓄积于电容器型蓄电装置,并且在动力运转时所蓄积的电力被提供给曳引机的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根据曳引机的运转状态和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电力,也向曳引机以外的消耗电力的至少一个电力消耗设备提供蓄电装置中蓄积的电力。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不仅将蓄电装置中蓄积的电力提供给曳引机,还根据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电力将蓄电装置中蓄积的电力提供给曳引机以外的电力消耗设备,因此,既能够实现电容器型的蓄电装置的长寿命化,又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再生电力,提高节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放电决定部中设定的、对电梯控制装置提供蓄电电力的提供条件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图1的曳引机从暂时停止状态转入休止状态时,曳引机的电力、蓄电装置的电压以及第2电压转换部的驱动状态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在图1的曳引机的运转状态依次转入暂时停止、再生运转、暂时停止、动力运转、暂时停止的情况下,曳引机的电力、蓄电装置的电压以及第2电压转换部的驱动状态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在图中,轿厢1和对重2通过悬架体3悬挂在井道内,并借助于曳引机4在井道内升降。作为悬架体3,使用了多条绳索或多条带。对重2的重量例如被设定为,在轿厢负载为额定负载的一半时与轿厢1平衡的重量。
曳引机4具有供悬架体3卷绕的驱动绳轮5、使驱动绳轮5旋转的曳引机电机6和对驱动绳轮5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曳引机制动器(未图示)。
曳引机电机6经由变流器部7、平滑电路部8和逆变器部9与动力用商用电源10连接。变流器部7将从商用电源10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平滑电路部8具有平滑电容器8a,对由变流器部7转换后的直流电进行平滑化。逆变器部9将通过平滑电路部8得到的直流电转换为用于驱动曳引机电机6的三相交流电。
逆变器部9由电梯控制装置11控制。电梯控制装置11控制曳引机4的运转。此外,电梯控制装置11被提供来自控制用商用电源12的电力。即,电梯控制装置11是以曳引机4以外的设备来消耗电力的电力消耗设备。
在该示例中,变流器部7、平滑电路部8、逆变器部9和电梯控制装置11被设置于公共的控制盘13。
平滑电路部8与再生电力处理装置14连接。在再生电力处理装置14中,设置有蓄电装置15、第1电压转换部16、第2电压转换部17、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和母线电容器19。
蓄电装置15在曳引机4再生运转时蓄积再生电力,并且,在曳引机4的动力运转时,蓄电装置15向曳引机4提供所蓄积的电力。此外,使用电容器型蓄电装置来作为蓄电装置15。在该例中,使用双电层电容器(EDLC)作为蓄电装置15的蓄电元件。
第1电压转换部16设置在蓄电装置15与平滑电路部8之间。即,蓄电装置15经由第1电压转换部16与平滑电路部8连接。例如使用双向DC-DC转换器作为第1电压转换部16。
母线电容器19设置在第1电压转换部16与平滑电路部8之间。蓄电装置15的电压低于母线电容器19的电压。在向曳引机4提供来自蓄电装置15的电力时,第1电压转换部16将该电压升压到适合于电机电源的电压。
蓄电装置15中蓄积的电力经由第2电压转换部17也被提供给电梯控制装置11。在向电梯控制装置11提供蓄电装置15中蓄积的电力时,第2电压转换部17将该电压转换为比商用电源12的电压稍高的电压。由此,与来自商用电源12的电力相比,优先向电梯控制装置11提供来自蓄电装置15的电力。在该例中,第1电压转换部16的转换效率高于第2电压转换部17的效率。
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被提供来自控制用商用电源12的电力。即,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是以曳引机4以外的设备来消耗电力的电力消耗设备。此外,在向电梯控制装置11提供蓄电装置15中蓄积的电力时,其电力的一部分被提供给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
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具有第1电压检测部20、第2电压检测部21和放电决定部22。第1电压检测部20检测蓄电装置15的电压。第2电压检测部21检测平滑电路部8的电压。
放电决定部22被输入来自第1电压检测部20和第2电压检测部21的检测信号。此外,从电梯控制装置11向放电决定部22输入与曳引机4的运转状态(电梯装置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此处为输入了电梯起动信号。
放电决定部22通过从电梯控制装置11接收电梯起动信号,来判断曳引机4是处于运转中还是处于休止中。此外,在曳引机4的运转中由第2电压转换部17测定出的平滑电路部8的电压高于轿厢1的停止时的电压的情况下,放电决定部22判断为处于再生运转中,在低于轿厢1停止时的电压情况下,放电决定部22判断为处于动力运转中。
放电决定部22控制第1电压转换部16,使得在再生运转时,将从曳引机4流入平滑电路部8的电力充电在蓄电装置15中,并且,在动力运转时,使蓄电装置15中蓄积的电力对平滑电路部8进行放电。
此外,放电决定部22根据曳引机4的运转状态和蓄电装置15的剩余蓄电电力,决定是否将蓄电装置15中蓄积的电力提供给电梯控制装置11和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自身,并控制第2电压转换部17的驱动/停止。即,放电决定部22根据曳引机4的运转状态和蓄电装置15的剩余蓄电电力,控制蓄电装置15中蓄积的电力对电梯控制装置11和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自身的提供。此外,放电决定部22可以由具有CPU和存储器的计算机构成。
图2是示出对图1的放电决定部22设定的、对电梯控制装置11提供蓄电电力的提供条件的说明图。根据来自放电决定部22的控制指令来驱动第2电压转换部17,由此将蓄电装置15中蓄积的电力提供给电梯控制装置11和再生电力处理装置14自身。
此外,放电决定部22判定曳引机4的运转状态是休止、暂时停止、再生运转还是动力运转。此外,放电决定部22根据蓄电装置15的电压,判定蓄电装置15的剩余蓄电电力。这是因为,如下式所示,EDLC中蓄积的电力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蓄积的电力E越多,则电容器电压V越高。此外,C为静电电容。
E=CV2/2
在放电决定部22中,针对上述4个运转状态设定了蓄电装置15的电压的阈值。即,分别与休止、暂时停止、再生运转和动力运转对应地设定了第1阈值~第4阈值。而且,在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为与此时的曳引机4的运转状态对应的阈值以上时,放电决定部22允许从蓄电装置15向电梯控制装置11和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的放电,即驱动第2电压转换部17。
具体而言,在曳引机4的休止时(电梯装置的运转休止时),在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为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放电决定部22驱动第2电压转换部17,在小于第1阈值的情况下,使第2电压转换部17停止。关于第1阈值,优选的是,考虑蓄电装置15的电流上限值,设定为能够充分接收在动力运转时产生的再生电力的最低电压。
此外,在曳引机4的暂时停止时(例如在门开闭时等),在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为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放电决定部22驱动第2电压转换部17,在小于第2阈值的情况下,放电决定部22使第2电压转换部17停止。优选的是,第2阈值为第1阈值以上且为满足蓄电装置15的寿命的设计值的电压以下。
此外,在再生运转时,在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为第3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放电决定部22驱动第2电压转换部17,在小于第3阈值的情况下,放电决定部22使第2电压转换部17停止。优选的是,第3阈值为第1阈值以上且为了能够接收尽可能多的再生电力而设定得较低。
此外,在动力运转时,在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为第4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放电决定部22驱动第2电压转换部17,在小于第4阈值的情况下,放电决定部22使第2电压转换部17停止。优选的是,第4阈值为第1阈值以上。此外,为了由转换效率高的第1电压转换部16来积极地放电,优选的是,第4阈值设定得较高。不过,期望该第4阈值被设定为满足蓄电装置15的寿命的设计值的电压以下。
此外,在希望实现动力运转时的电力峰值削减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第2阈值和第4阈值设定为满足蓄电装置15的寿命的设计值的电压以下的电压。
图3是示出图1的曳引机4从暂时停止状态转入休止状态时,曳引机4的电力(上部)、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中部)和第2电压转换部17的驱动状态(下部)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此外,在图3中,轿厢1处于停止状态,因此曳引机4的电力在整个时间段中保持为0。
在到时刻t1为止的时间段中,轿厢1处于暂时停止中,蓄电装置15的电压(EDLC电压)为第2阈值以上。因此,驱动第2电压转换部17,蓄电装置15的电力向电梯控制装置11和再生电力处理装置14放电。由此,蓄电装置15的电压随着时间变化而下降。
在到达时刻t2时,曳引机4仍处于暂时停止中,蓄电装置15的电压小于第2阈值。因此,第2电压转换部17停止,蓄电装置15的电力对电梯控制装置11和再生电力处理装置14的放电停止。
不过,在图中,时刻t2以后的蓄电装置15的电压因时间短而看上去像是固定值,但该电压是因蓄电装置15的自行放电而逐渐下降的。此外,电梯控制装置11和再生电力处理装置14被提供来自商用电源12的电力。
然后,在时刻t2,曳引机4成为休止状态。而且,由于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为第1阈值以上,因此,再次驱动第2电压转换部17,蓄电装置15的电力向电梯控制装置11和再生电力处理装置14放电。由此,蓄电装置15的电压随着时间变化而下降。
在到达时刻t3时,曳引机4还处于休止中,蓄电装置15的电压小于第1阈值。因此,第2电压转换部17停止,蓄电装置15的电力对电梯控制装置11和再生电力处理装置14的放电停止,蓄电装置15的电压的下降被抑制。
图4是示出在图1的曳引机4的运转状态依次转入暂时停止、再生运转、暂时停止、动力运转、暂时停止的情况下,曳引机4的电力(上部)、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中部)和第2电压转换部17的驱动状态(下部)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此外,关于曳引机4的电力,负值表示再生电力,正值表示动力电力。
在到时刻t4为止的时间段中,轿厢1处于暂时停止中,蓄电装置15的电压小于第2阈值。因此,第2电压转换部17停止,蓄电装置15的电力对电梯控制装置11和再生电力处理装置14的放电停止。
在到达时刻t4时,曳引机4开始再生运转,但是由于蓄电装置15的电压小于第3阈值,因此第2电压转换部17仍处于停止状态。因此,再生电力通过第1电压转换部16而蓄积于蓄电装置15,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上升。
在到达时刻t5时,蓄电装置15的电压变为第3阈值以上,因此,第2电压转换部17被驱动。由此,一边将再生电力蓄积于蓄电装置15,一边使蓄电装置15的电力向电梯控制装置11和再生电力处理装置14放电。因此,蓄电装置15的电压的上升率小于时刻t5之前的时间段。
当在时刻t6曳引机4被暂时停止时,由于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为第2阈值以上,因此继续第2电压转换部17的驱动,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下降。
在时刻t7,曳引机4开始动力运转。此时,由于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为第4阈值以上,因此继续第2电压转换部17的驱动。在该状态下,蓄电装置15的电力通过第1电压转换部16和第2电压转换部17这双方来进行放电,因此蓄电装置15的电压急剧下降。
但是,当在时刻t8蓄电装置15的电压小于第4阈值时,由于第2电压转换部17被停止,仅第1电压转换部16进行放电动作,因此,蓄电装置15的电压的下降率小于时刻t8之前。
然后,当在时刻t9曳引机4被暂时停止时,由于蓄电装置15的电压小于第2阈值,因此,第2电压转换部17处于停止状态。
此处,与电解电容器同样地,EDLC的静电电容依照阿伦尼乌斯(Arrhenius)公式而下降。即,电压V越高,则静电电容C的下降率越大。如果静电电容下降,则在动力运转时,再生电力的利用率下降。为了防止这样的静电电容的下降,使EDLC的电压维持得较低是有效的。
使用阿伦尼乌斯公式可以反算出为了满足设定的产品寿命的、考虑了EDLC的寿命的上限电压。通常,考虑了寿命的上限电压为额定电压以下。
理论上EDLC能够流过无限大的电流。但是实际上,在连接EDLC的线缆或控制EDLC的设备中,所流过的上限电流是确定的。即,EDLC能够充入由上限电流与EDLC电压之积决定的能量。
EDLC的下限电压被决定为能够充电到电梯装置的最大再生电力。并且,在从下限电压到额定电压之间,实施充电/放电。在EDLC的下限电压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将电梯的再生运转时的电力全部进行充电,在动力运转时,再生电力的利用率下降。
在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中,在再生运转时,借助第1电压转换部16将再生电力充入蓄电装置15,在动力运转时,借助第1电压转换部16使蓄电装置15的电力向逆变器部9放电。此外,EDLC的能够充电/放电的电压(能够通过第1电压转换部16进行充电/放电的电压范围)被设为下限电压以上且小于额定电压。
此外,在蓄电装置15的电压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驱动第2电压转换部17,蓄电装置15中蓄积的电力作为控制电源进行放电。阈值被设定为上述下限电压以上且为考虑了寿命的上限电压以下。
如上所述,在第2电压转换部17的转换效率低于第1电压转换部16的转换效率的情况下,根据曳引机4的运转状态而设定不同的阈值。即,在第2电压转换部17的效率<第1电压转换部16的效率的情况下,设为:下限电压≤第1阈值<第3阈值<第2阈值<第4阈值≤考虑了寿命的上限电压。
通过利用这样的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在曳引机4休止时,积极地利用第2电压转换部17使蓄电装置15中蓄积的电力进行放电。
此外,在再生运转时,来自曳引机4的再生电力经由第1电压转换部17而被充入到蓄电装置15中。此时,通过第2电压转换部17积极地进行放电,抑制了再生运转时的EDLC电压的上升率。此外,通过利用第2电压转换部17进行放电,在轿厢1的1次行驶中产生的再生电力中的能够充电的量增加,因此,能够提高再生电力的利用率。
此外,在暂时停止时,有可能随后立即开始动力运转,在该情况下,基于第1电压转换部16的放电的效率高于基于第2电压转换部17的放电的效率(第1电压转换部16的效率高于第2电压转换部17的效率的情况)。因此,暂时停止时的第2电压转换部17的放电进行到比下限电压高的电压为止,由此,在开始动力运转的情况下,能够残留用于通过第1电压转换部16来进行放电的电力。
此外,在动力运转时,基于第1电压转换部16的放电效率的高于基于第2电压转换部17的放电(第1电压转换部16的效率高于第2电压转换部17的效率的情况)。因此,基于第2电压转换部17的放电被设为考虑了寿命的上限电压以上的情况。由此,既能够实现蓄电装置15的长寿命化,又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再生电力。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根据曳引机4的运转状态和蓄电装置15的剩余蓄电电力,向电梯控制装置11和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提供蓄电装置15的电力,因此,既能够实现电容器型蓄电装置15的长寿命化,又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再生电力,提高节能性。
具体而言,在曳引机4休止时,蓄电装置15的蓄电电力作为控制电源而积极地进行放电,因此,在因自行放电而消失之前,能够有效利用蓄电电力。此外,在再生运转时,蓄电装置15的蓄电电力也作为控制电源积极地进行放电,因此蓄电电力能够作为控制电源来有效利用,并且,在蓄电装置15的容量处于上限的情况下,因放电而使能够充电的容量增加,因此,能够充入更多的再生电力,提高了总的节能性。
此外,通过根据蓄电装置15的剩余蓄电电力来决定第2电压转换部17的驱动/停止,由此,能够在考虑针对EDLC的蓄电电力的劣化特性的情况下控制EDLC的剩余蓄电电力,能够实现EDLC的长寿命化。
此外,通过使用EDLC作为蓄电装置15的蓄电元件,能够提高寿命和/或快速充电/放电的特性。
此外,曳引机4的休止状态的阈值(第1阈值)被决定为:积极地将在因自行放电而消失的电力用于控制电源,曳引机4的休止状态以外的阈值被决定为:控制蓄电电力,以使EDLC长寿命化。由此,实现了由EDLC的自行放电措施带来的节能效果的提高和EDLC的长寿命化。
此外,再生运转时的阈值(第3阈值)被决定为:能够蓄积更多的再生电力,动力运转时的阈值(第4阈值)被决定为:在第2电压转换部17的效率低于第1电压转换部16的效率的情况下,优先进行基于第1电压转换部16的放电。由此,使EDLC长寿命化,且进一步提高再生电力的蓄电量的增加和高效率放电带来的节能效果。
此外,尽管电梯控制装置11的功耗小于曳引机4,但电梯控制装置11与曳引机4的运转状态无关地稳定地消耗电力,因此,通过选择电梯控制装置11作为电力消耗设备,使得在希望使蓄电装置15的蓄电电力进行放电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地容许来自蓄电装置15的放电。
此外,也向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自身提供来自蓄电装置15的电力,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节能性。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第1电压转换部16的转换效率被设定为高于第2电压转换部17的转换效率,但是,也可以使第2电压转换部17的转换效率高于第1电压转换部16的转换效率,从而利用曳引机4以外的设备积极地消耗所蓄积的再生电力。在该情况下,可以设定为:下限电压≤第4阈值<第2阈值<第3阈值<第1阈值≤考虑了寿命的上限电压。
此外,在第2电压转换部17的转换效率与第1电压转换部16的转换效率同等(相同或接近)的情况下,也可以与曳引机4的运转状态无关地设定1个阈值。即,在第2电压转换部17的效率=第1电压转换部16的效率的情况下,设为:下限电压=第1阈值=第2阈值=第3阈值=第4阈值<考虑了寿命的上限电压。
这样,如果转换效率同等,则无论使蓄电电力对曳引机4和电梯控制装置11中的哪一方进行放电,转换导致的损耗均相等,因此可以与运转状态无关地,在蓄电装置15的电压达到阈值后,进行对电梯控制装置11的放电,从而既能够实现蓄电装置15的长寿命化,又能够提高节能性。
此外,蓄电装置15的蓄电元件不限于EDLC,也可以是其它电容器型元件。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检测出蓄电装置15的电压作为剩余蓄电电力,但是,也可以根据电流的时间积分来检测剩余蓄电电力。
此外,曳引机4以外的使蓄电装置15的蓄电电力进行放电的电力消耗设备不限于电梯控制装置11和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例如,也可以是轿厢内照明装置、轿厢内空调装置、层站和轿厢1内的操作盘、或者层站和轿厢1内的引导显示装置等。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向曳引机4侧和电梯控制装置11侧这两个系统分配蓄电电力来进行放电,但是,也可以分为三个以上的系统来进行放电。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来控制针对每一系统设置的三个以上的电压转换部。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18与电梯控制装置11独立,但是也可以将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设置在电梯控制装置11的内部。
此外,对重2的重量设定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也可以设定为:在轿厢负载小于额定负载的一半时与轿厢1平衡的重量。
此外,应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类型不限于图1的类型。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无机房电梯、2:1绕绳比方式的电梯装置、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装置、或双层电梯等。
Claims (5)
1.一种电梯装置,其中,该电梯装置具有:
轿厢;
曳引机,其使所述轿厢升降;
电容器型蓄电装置,其在所述曳引机的再生运转时蓄积再生电力,并且在所述曳引机的动力运转时向所述曳引机提供所蓄积的电力;
至少一个电力消耗设备,其消耗电力,是所述曳引机以外的设备;以及
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其根据所述曳引机的运转状态和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电力,控制所述蓄电装置中蓄积的电力对所述电力消耗设备的提供,
在所述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中,针对所述曳引机的多个运转状态中的每一个,设定有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电力的阈值,
在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电力为与此时的所述曳引机的运转状态对应的阈值以上时,所述蓄电电力供给控制部允许对所述电力消耗设备提供所述蓄电装置中蓄积的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根据所述曳引机是否为休止状态,所述阈值被设定为不同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阈值包括与作为所述曳引机的运转状态的休止、暂时停止、再生运转和动力运转分别对应的第1阈值、第2阈值、第3阈值和第4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所述电梯装置还具有:
第1电压转换部,其设置在所述蓄电装置与所述曳引机之间;以及
第2电压转换部,其设置在所述蓄电装置与所述电力消耗设备之间,转换效率低于所述第1电压转换部,
所述第4阈值被设定为高于所述第2阈值,所述第2阈值被设定为高于所述第3阈值,所述第3阈值被设定为高于所述第1阈值。
5.一种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在该电梯装置中,在再生运转时再生电力被蓄积于电容器型蓄电装置,并且在动力运转时所蓄积的电力被提供给曳引机,在该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中,
针对所述曳引机的多个运转状态中的每一个,设定有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电力的阈值,
在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电力为与此时的所述曳引机的运转状态对应的阈值以上时,也向所述曳引机以外的消耗电力的至少一个电力消耗设备提供所述蓄电装置中蓄积的电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2/054910 WO2013128564A1 (ja) | 2012-02-28 | 2012-02-28 |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80723A CN104080723A (zh) | 2014-10-01 |
CN104080723B true CN104080723B (zh) | 2015-11-25 |
Family
ID=49081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67979.3A Active CN104080723B (zh) | 2012-02-28 | 2012-02-28 | 电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05297B2 (zh) |
CN (1) | CN104080723B (zh) |
WO (1) | WO201312856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47066B2 (ja) * | 2012-12-07 | 2016-01-20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昇降機を備えた建物の電力システム |
JP6655000B2 (ja) * | 2016-12-20 | 2020-02-2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搭載蓄電素子劣化判定方法 |
US10604378B2 (en) | 2017-06-14 | 2020-03-31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mergency elevator power management |
JP6649418B2 (ja) | 2018-02-26 | 2020-02-19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蓄電装置を有する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 |
CN110436283A (zh) * | 2019-08-15 | 2019-11-12 |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储能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6828576B (zh) * | 2023-08-25 | 2023-12-08 |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信号覆盖系统的节能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5517A (zh) * | 2002-06-12 | 2004-01-0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控制装置 |
CN1696036A (zh) * | 2004-05-13 | 2005-11-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控制装置 |
CN102101615A (zh) * | 2009-12-21 | 2011-06-22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55172A (ja) * | 2001-11-21 | 2003-05-27 |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
JP2005343574A (ja) * | 2004-05-31 | 2005-12-15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
JP2006044887A (ja) * | 2004-08-05 | 2006-02-16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
JP5089365B2 (ja) * | 2007-12-17 | 2012-12-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蓄電制御装置 |
-
2012
- 2012-02-28 CN CN201280067979.3A patent/CN104080723B/zh active Active
- 2012-02-28 JP JP2014501868A patent/JP5805297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2-28 WO PCT/JP2012/054910 patent/WO201312856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5517A (zh) * | 2002-06-12 | 2004-01-0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控制装置 |
CN1696036A (zh) * | 2004-05-13 | 2005-11-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控制装置 |
CN102101615A (zh) * | 2009-12-21 | 2011-06-22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805297B2 (ja) | 2015-11-04 |
CN104080723A (zh) | 2014-10-01 |
JPWO2013128564A1 (ja) | 2015-07-30 |
WO2013128564A1 (ja) | 2013-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80723B (zh) | 电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229275C (zh) | 电梯控制装置 | |
KR100407626B1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장치 | |
JP2012500166A (ja) | エレベータの電力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複数の供給源からの電力の管理 | |
JP5757334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回生蓄電制御装置 | |
CN103010868B (zh) | 电梯节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4787539B2 (ja) | 負荷駆動装置 | |
CN1478051A (zh) | 电梯控制装置 | |
CN102556786B (zh) | 电梯装置 | |
JP4864440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03303773B (zh) | 电梯辅助转矩装置、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 |
JP4634817B2 (ja) | 負荷駆動装置 | |
JP2012500164A (ja) | エレベータドライブの線電流およびエネルギ貯蔵の制御 | |
CN102730604A (zh) | 串联式混合动力堆高机 | |
JP2002338151A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KR20140018986A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 |
JP6943201B2 (ja) | インバ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バータ制御方法 | |
JP2019038697A (ja) | エレベータ駆動装置用の自動救助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 |
JP2006238517A (ja) | 負荷駆動装置 | |
JP4402409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JP5839873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型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CN104418192A (zh) | 电梯控制装置 | |
CN104743416A (zh) | 电梯 | |
JP5855256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回生蓄電制御装置 | |
JP2005089097A (ja) |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