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8930B - 供电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电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8930B
CN104078930B CN201410040077.1A CN201410040077A CN104078930B CN 104078930 B CN104078930 B CN 104078930B CN 201410040077 A CN201410040077 A CN 201410040077A CN 104078930 B CN104078930 B CN 104078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group
power supply
terminal
suppor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00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8930A (zh
Inventor
稻垣昇
中村新
中村新一
秋冈贵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78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8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8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8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16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fault current to earth, frame or m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69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the isolation, e.g. ground fault or leak cur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4Cutting off the power supply under fault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8Cab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5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5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s or their battery ty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3/0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 H01H83/14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unbalance of two or more currents or voltages, e.g. fo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 H01H83/144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unbalance of two or more currents or voltages, e.g. fo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with differential transfor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4Detai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e.g. vehicle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identification or billing

Abstract

本发明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一组受电导体;一组供电导体;分别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的一组中间导体;一组继电器,其分别被构造成接通和断开所述一组中间导体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之间的电连接;零序电流互感器,其被定位成容许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穿过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内侧;控制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一组继电器;和本体承块,其包括第一承块和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承块的第二承块。所述一组受电导体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承块。所述一组中间导体被固定至所述第二承块。

Description

供电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控制从外部电源到汽车的供电的供电控制装置已被提供(参见文献1[JP2011-135653 A])。该外部电源例如为商用100V AC电源。该汽车包括电池和用于对该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能够用由来自该电池的电力驱动的电动机而运行,并且尤其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供电控制装置被用于向充电电路供给电力。
这种供电控制装置中的某些包括其内插入有从外部电源至负荷(例如,充电电路)的全部相的供电路径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和插入该供电路径中以便响应于利用零序电流互感器对漏电的检测而中断从该外部电源至该负荷的供电的关断继电器。
过去,被直接连接到从外侧引入的电缆的并且是该供电路径的一部分的金属板被插入该零序电流互感器中(参见文献1)。
在其中直接连接到电缆的金属板被插入零序电流互感器中的以上结构中,当该电缆受到诸如拉力的外力时,该外力可能经由电缆被传递到该金属板并且导致该金属板的弹性变形。由于这种变形,该金属板可能挤压零序电流互感器,并且,结果是,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移位很可能发生。
例如,在其中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的结构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移位很可能导致零序电流互感器和印刷线路板的连接部分(例如,端子和焊料)的破坏,并且这种破坏可能导致不良的连接。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能够压制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移位的供电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电力的一组受电导体;用于供给电力的一组供电导体;一组中间导体;一组继电器;零序电流互感器;控制电路;和本体承块。所述一组中间导体分别地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所述一组继电器分别被构造成接通和断开所述一组中间导体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之间的电连接。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被定位成容许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穿过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内侧。所述控制电路被构造成在通过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检测到漏电时控制所述一组继电器断开所述一组中间导体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之间的电连接。所述本体承块保持所述一组受电导体,所述一组供电导体,和所述一组中间导体。所述本体承块包括第一承块和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承块的第二承块。所述一组受电导体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承块。所述一组中间导体被固定至所述第二承块。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一方面之外,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承块和所述第二承块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一或第二方面之外,所述供电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容纳所述本体承块的壳体。所述第一承块被固定至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承块未被直接固定至所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之外,所述一组受电导体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用于接收电力的受电端子。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四方面之外,所述一组受电导体的受电端子中的每个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的接触端子机械连接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四或第五方面之外,所述一组受电导体中的每个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并且被埋置于所述第一承块中使得所述受电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被暴露。所述一组中间导体分别地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的第一连接端子。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六方面之外,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用于供给电力的供电端子。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七方面之外,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供电端子中的每个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的接触端子机械连接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七或第八方面之外,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中的每个包括第二连接端子并且被埋置于所述第一承块中使得所述供电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被暴露。所述一组继电器分别地被放于所述一组中间导体与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第二连接端子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九方面之外,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第三连接端子和第四连接端子。所述一组中间导体中的每个被埋置于所述第二承块中使得所述第三连接端子和所述第四连接端子被暴露。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的第三连接端子分别地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一组继电器分别地被放于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的第四连接端子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第二连接端子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十方面之外,所述供电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组连接导体。所述一组连接导体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第五连接端子和第六连接端子。所述一组连接导体中的每个被埋置于所述第一承块中使得所述第五连接端子和所述第六连接端子被暴露。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的第四连接端子分别地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连接导体的第五连接端子。所述一组继电器分别地被放于所述一组连接导体的第六连接端子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第二连接端子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之外,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用于供给电力的供电端子。
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十二方面之外,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供电端子中的每个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的接触端子机械连接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一至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之外,所述供电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接地导体;和第二接地导体。所述第一接地导体和所述第二接地导体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所述第一接地导体包括用于接收电力的第一接地端子,用于供给电力的第二接地端子,和用于检测漏电的第三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导体被埋置于所述第一承块中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三接地端子被暴露。所述第二接地导体包括第四接地端子和第五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接地导体被埋置于所述第二承块中使得所述第四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五接地端子被暴露。所述第二接地导体被定位成穿过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内侧。所述第二接地导体的第四接地端子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接地导体的第三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接地导体的第五接地端子被电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
根据本发明第十五方面的供电控制装置,除了第一至第十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之外,所述一组受电导体将被电连接至外部电源。所述一组供电导体将被电连接至用于对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图解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2为图解以上供电控制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图解将利用嵌入成型而被埋置于以上供电控制装置的第一承块中的导体的透视图;
图4为图解其中印刷线路板从该主要部件被分离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为图解该主要部件的透视图;
图6为图解以上供电控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并且
图7为图解以上供电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图解以上供电控制装置的前视图;并且
图9为图解以上供电控制装置的仰视图;
图10为图解设置至以上供电控制装置的电源侧缆线的装置侧插头的分解透视图;
图11为图解将利用嵌入成型而被埋置于以上供电控制装置的第二承块中的导体的透视图;并且
图12为图解该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将被电连接至外部电源(未示出)的一组受电导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受电导体)21和将被电连接至汽车(未示出)的充电电路的一组供电导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供电导体)22,该汽车包括电池和对该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受电导体21和供电导体22分别提供火线(L)和零线(N)各一个。
总的来说,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电力的所述一组(两个)受电导体21,和用于供给电力的所述一组(两个)供电导体22。在下面的说明中,如有必要,后缀“L”被附加至与火线(L)有关的构件并且后缀“N”被附加至与零线(N)有关的部件。
如图3所示,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中的每个包括受电端子211,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212,以及电互连受电端子211和连接端子212的互连部213。
受电端子211被用于接收电力。例如,受电端子211将被电连接至外部电源。受电端子211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侧缆线7的装置侧插头71)的接触端子73机械连接的形状。第一连接端子212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中相应的一个。
如图3所示,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中的每个包括供电端子221,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222,以及互连供电端子221和连接端子222的互连部223。
供电端子221被用于供给电力。例如,供电端子221将被电连接至用于对汽车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供电端子221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在本实施方式中,负荷侧缆线8的装置侧插头81)的接触端子83机械连接的形状。第二连接端子222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中相应的一个。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继电器11,每个极性有一个,用以断开和闭合受电导体21和供电导体22之间的相应电连接。简言之,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构造成接通和断开受电端子211和供电端子221之间的电连接的继电器11。例如,继电器11中的每个由已知的电磁继电器构成。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构造成控制继电器11的控制电路12和构造成为控制电路12产生工作电力的供电电路13。控制电路12和供电电路13安装在同一印刷线路板50上(见图2)。
供电电路13经由受电导体21从外部电源接收电力并产生控制电路12工作所需的电力。供电电路13被构造成使用经由受电端子211接收的电力而向控制电路12供给电力。例如,这种供电电路13可由已知的AC-DC变换器实现。
控制电路12经由一对导体(以下被称为“驱动导体”)41(41A和41B)被电连接至继电器11的控制端子(即,驱动继电器11的接触装置111用的电磁装置112的端子)。控制电路12利用经驱动导体41输入至继电器11的电信号驱动(控制)继电器11。
导体41(41A和41B)分别包括第一端子411(411A和411B),第二端子412(412A和412B),和第三端子413(413A和413B)。
如图4所示,继电器11L的电磁装置112被连接在第一端子411A和411B之间。继电器11N的电磁装置112被连接在第二端子412A和412B之间。
注意的是,第三端子413A和413B被连接至控制电路12。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用作保护接地(PE)的第一接地导体31。
如图3所示,第一接地导体包括用于接收电力的第一接地端子311,用于供给电力的第二接地端子312,和用于检测漏电的第三接地端子313。
控制电路12和供电电路13被电连接至第一接地导体31。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将被电连接至充电电路的导体(在图1中还由“C”指代,以下被称作“第一信号导体”)42。
控制电路12根据经第一信号导体42输入的电信号(所谓的CPLT信号)控制继电器11。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一对导体(在图1中还由“TH1”和“TH2”指代,以下被称作“第二信号导体”)43以便接收设置至外部电源的热敏电阻(未示出)的输出。
当经由第二信号导体43接收到表示异常高温的信号时,控制电路12关断继电器11。
导体21,22,31,41,42,和43如图3所示由金属板制成,并且,如图2和4所示,被利用嵌入成型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承块(第一承块)51保持(固定至其上)。
例如,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中的每个被埋置于第一承块51中使得受电端子211和第一连接端子212暴露。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中的每个被埋置于第一承块51中使得供电端子221和第二连接端子222暴露。第一接地导体31被埋置于第一承块51中使得第一接地端子311,第二接地端子312,和第三接地端子313暴露。
继电器11和印刷线路板50被固定至第一承块51。印刷线路板50被定位成使得其安装表面50A面对第一承块51,并且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片53插入印刷线路板50和第一承块51之间。安装表面50A由控制电路12和供电电路13(控制电路12和供电电路13的电子构件)被安装于上的表面限定。
以下,图2中的A,B,C,D,E,和F方向分别被称作供电控制装置的向上,向下,左,右,向前,和向后方向。就是说,印刷线路板50被附装到第一承块51的下侧,其安装表面50A被定向在向上的方向上。
当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看时,第一承块51的整体具有矩形的形状,其纵向方向沿着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延伸。例如,第一承块51具有矩形的框架形状。第一承块51包括在第一方向(纵向方向,其相同于与图2中的E和F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彼此面对的第一侧壁51E和第二侧壁51F,以及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宽度方向,其相同于与图2中的C和D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彼此面对的第三侧壁51D和第四侧壁51C。此外,第一承块51包括第一开放端51A和第二开放端51B,它们限定出位于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每一个的第三方向(厚度方向,其相同于与图2中的A和B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相反端的。
总的来说,第一承块51具有分别限定出第一方向(纵向方向,其相同于与图2中的E和F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相反端的该第一侧壁(第一端)51E和第二侧壁(第二端)51F,以及分别限定出第二方向(宽度方向,其相同于与图2中的C和D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相反端的第三侧壁(第三端)51D和第四侧壁(第四端)51C。此外,第一承块具有分别限定出第三方向(厚度方向,其相同于与图2中的A和B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相反端的第一开放端(第五端)51A和第二开放端(第六端)51B。
如图4和5所示,第一承块51在其下部表面中设有用于容纳印刷线路板50的壳体凹槽510。
在壳体凹槽510的内底面上设有多个(在图中为两个)定位凸起511。印刷线路板50通过将定位凸起511插入印刷线路板50的相应的定位孔501中而被定位。
此外,在壳体凹槽510内底面的四个角部附近设有螺钉接收部512,其分别形成圆柱形状并包括向下(图4中向上)敞开的螺纹孔。
印刷线路板50通过将四个螺钉54经由印刷线路板50的螺钉通孔502分别地拧入螺钉接收部512中而被固定至第一承块51。
此外,两个发光二极管(未示出)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并排地被安装在印刷线路板50上。该两个发光二极管由控制电路12控制并用于显示传导状态及宣告异常。
在检测到继电器11中的任一个导电时,即使该继电器11被控制为将要关断,控制电路12通过点亮该发光二极管之一而宣告异常(特别是继电器11处的接触焊)。
第一承块51具有两个窗孔514,其容许来自该发光二极管的光一个接一个地通过。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导光器55,其由透光的(透明的或半透明的)材料(诸如丙烯酸树脂)制成并对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进行导向。
导光器55包括主体部551和多个腿部552。主体部551具有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为长的且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为平的形状,且主体部551被放置在第一承块51的上侧上。腿部552从主体部551向下突出并且将被分别插入第一承块51的窗孔514中。
此外,在第一承块51的上表面上,向上突出的锚入式(swage)凸起515设置在其中两个窗孔514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被定位于它们之间的位置处。
导光器55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的相应的相反端中设有锚入孔553。通过将锚入式凸起515插入相应的锚入孔553中并且随后型锻该锚入式凸起515,导光器55被固定至第一承块51。
如图6至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构造成容纳第一承块51的壳体6。
壳体6包括本体61和盖件62。本体61在下部表面中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承块51的壳体凹槽610。盖件62被连接至本体61的下侧以便覆盖壳体凹槽610。
本体61在定位于导光器55的腿部552上方的相应的两个部分处设有容许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通过的两个显示窗613。例如,显示窗613为填充有透光树脂的通孔。
第一承块51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看时相应的四个角部中设有螺钉插入孔513。螺钉插入孔513的每个具有环形形状并容许用于通过螺合而将第一承块51固定至本体61的螺钉63插入。此外,将第一承块51固定至壳体6的方法不限于螺合。
此外,具有环形形状并且由诸如弹性体的软质材料制成的填料64被置于本体61的壳体凹槽610下部外周和盖件62之间。
将盖件62固定至本体61通过将六个螺钉65经盖件62的相应螺钉插入孔621拧入本体61中而完成。
而且,盖件62包括通风孔622,其连通本体61的壳体凹槽610。
此外,覆盖通风孔622的内部压力调整片69和覆盖内部压力调整片69的内部压力调整片盖件66被粘到盖件62的下部表面上。内部压力调整片69由已知的多孔材料制成并确保防水性和防尘性以及透气性。
此外,描述各种信息的标签67和68被粘到盖件62的下部表面上。
本体61在其前端设有供电连接部611,其具有圆筒形状并连接本体61壳体凹槽610的内侧和外侧。而且,本体61在其后端设有负荷连接部612,其具有圆筒形状并连接本体61壳体凹槽610的内侧和外侧。
受电导体21,第一接地导体31,和第二信号导体43的每个具有前端部分,其暴露于供电连接部611的内侧,同时其厚度方向相同于向上和向下方向。
第一承块51在其前端(第一侧壁)51E设有凸起516,其具有环形形状并被插入供电连接部611中。由诸如弹性体的软质材料制成的O形圈56被置于该凸起516的外周和本体61的内表面之间。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和外部电源之间的电连接经电源侧缆线7建立。电源侧缆线7在一端设有将被适配至供电连接部611中的装置侧插头71,并且在另一端设有将被插入并连接至外部电源出口(未示出)的电源侧插头72。
如图10所示,装置侧插头71包括该五个接触端子73,其每一个为诸如金属板的导体。
每个接触端子73包括将与暴露于供电连接部611内侧的导体21,31和43的任意之一物理和电接触的接触部731,和将与包含于电源侧缆线7内的电线70的相应之一物理和电接触的端子部732。图10仅图解了电线70中的三根。
电源侧缆线7具有该电线70,其包括火线电线70和零线电线70,它们被用作供电线并且将分别经由接触端子73被电连接至受电导体21。
接触部731具有使得其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将导体21,31,和43的相应一个弹性夹持在它们之间的部分的夹子状结构。
此外,装置侧插头71具有管状外形的热收缩管711。当接触端子73的端子部732和电线70被插入热收缩管711内的同时被加热时,热收缩管711收缩以便保持接触端子73的端子部732和电线70之间的物理接触。
装置侧插头71包括保持件712。保持件712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保持接触端子73。
装置侧插头71包括本体713,在本体前侧(也即朝壳体6的相反方向定向的那侧;图10中的右侧)设有用于容纳接触端子73,热收缩管711和保持件712的凹槽(未示出)。
本体713在其后侧(也即面对壳体6的那侧;图10的左侧)设有五个插入口710,其被连接到上述凹槽并且分别被构造成接收导体21,31和43任意之一的一端。
装置侧插头71包括具有环形形状以便环绕电源侧缆线7的固定器714。固定器714被构造成在连接到本体713的前侧时防止保持件712等等从凹槽中脱离。
装置侧插头71包括盖件715,其通过围绕着其中缆线7穿过固定器714而插入其内的组件的两次成型(double molding)形成,并且本体713和固定器714被彼此连接。
盖件715具有用来填充固定器714和本体713之间的间隙以及固定器714和电源侧缆线7之间的间隙的多个部分。
装置侧插头71包括盖罩716和O形圈717。盖罩716具有管状外形并构造成接收盖件715。O形圈717具有环形形状以便环绕盖件715,并且由诸如弹性体的软质材料制成。O形圈717安置于供电连接部611的内周缘和盖件715之间。
盖罩716设有闩锁机构(未示出),其防止盖罩从壳体6分离。图6中,描绘出用于释放由该闩锁机构实现的闩锁的释放键718。
供电导体22,第一接地导体31,和第一信号导体42中的每个具有后端部分,其暴露于负荷连接部612内侧同时其厚度方向相同于向上和向下方向。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和汽车充电电路之间的电连接经由负荷侧缆线8实现。负荷侧缆线8在一端设有将被适配在负荷连接部612中的装置侧插头81,并且在另一端设有将被插入并连接到汽车插座(未示出)的负荷侧插头82。
负荷侧缆线8的装置侧插头81包括四个接触端子83,当装置侧插头81被适配至负荷连接部612中时,该四个接触端子被保持分别与供电导体22,第一接地导体31,和第一信号导体42的物理和电接触。
接触端子83的每个为夹子形的金属板,并且例如,具有用于在厚度方向上将导体22,31,和42的相应之一弹性夹持于它们之间的部分。
负荷侧缆线8具有电线(未示出),该电线包括将分别经由接触端子83电连接至供电导体22的火线电线和零线电线。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零序电流互感器14,其利用双面胶带57(见图2)被粘在第一承块51的上表面上。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一组中间导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对中间导体)23和第二接地导体32。该对中间导体23与相应的受电导体21物理和电接触。第二接地导体32与第一接地导体31物理和电接触。
所述一组(两个)中间导体23中的每个包括连接端子(第三连接端子)231和连接端子(第四连接端子)232。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的第三连接端子231分别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的第一连接端子212。所述一组继电器11(接触装置111)分别被放于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的第四连接端子232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的第二连接端子222之间。
第二接地导体32包括第四接地端子321和第五接地端子322。第四接地端子321被电连接至第一接地导体31的第三接地端子313。第五接地端子322被电连接至控制电路12。
如图11所示,中间导体23和第二接地导体32中的每个由带状金属板制成,并在整体上具有U形状,其中其中心部被扭转使得其厚度方向相同于向上和向后方向并且其两个端部被向下弯曲。
中间导体23和第二接地导体32通过嵌入成型被埋置于合成树脂的第二承块52中以便被可靠地从彼此绝缘和被集成。
例如,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中的每个被埋置于第二承块52中使得第三连接端子231和第四连接端子232被暴露。第二接地导体32被埋置于第二承块52中使得第四接地端子321和第五接地端子322被暴露。
在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中,第一承块51和第二承块52构成本体承块5。如上所述,第一承块51利用螺钉63被固定至壳体6(本体61)。与此相比,第二承块52被固定至第一承块51的相反于盖件62的表面。例如,通过将第二承块52和第一承块51彼此接合,第二承块52被连接至第一承块51,例如,使得零序电流互感器14在第一承块51和第二承块52之间。从而,第二承块52被固定至第一承块51但未被直接固定至壳体6。
零序电流互感器14被定位在第一承块51和第二承块52之间以容许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14的内侧。此外,第二接地导体32被定位成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14的内侧。
此外,由金属板制成的一组连接导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连接导体)24通过嵌入成型被固定至第一承块51。连接导体24中的每个具有将被电连接至继电器11中相应之一的触点的一端和将与中间导体23中的相应之一物理和电接触的另一端。
所述一组连接导体24中的每个包括连接端子(第五连接端子)241和连接端子(第六连接端子)242。所述一组连接导体24中的每个被埋置于第一承块51中使得第五连接端子241和第六连接端子242被暴露。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的第四连接端子232分别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连接导体24的第五连接端子241。所述一组继电器11(所述一组继电器11中的接触装置111)分别被放于所述一组连接导体24的第六连接端子242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的第二连接端子222之间。
也即,受电导体21经由一个中间导体23,一个连接导体24,和一个继电器11而分别电连接至一个供电导体22。
总的来说,在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中,互连部213L,第一连接端子212L,中间导体23L,连接导体24L,继电器11L(继电器11L的接触装置111),第二连接端子222L,以及互连部223L构成电连接受电端子211L和供电端子221L的电路25(25L)。互连部213N,第一连接端子212N,中间导体23N,连接导体24N,继电器11N(继电器11N的接触装置111),第二连接端子222N,以及互连部223N构成电连接受电端子211N和供电端子221N的电路25(25N)。
受电导体21和供电导体22之间的电连接由继电器11依靠连接导体24和供电导体22之间电连接的断开和闭合而被断开和闭合。简言之,继电器11被构造成通过断开和闭合电路25而接通和断开受电端子211和供电端子221之间的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中,第一承块51保持受电端子211,供电端子221,继电器11,印刷线路板50,和电路25。
如图2所示,受电端子211和供电端子221分别被定位在第一侧壁(第一端,其相同于图2中的前端)51E和第二侧壁(第二端,其相同于后端)51F。尤其地,受电端子211和供电端子221被定位在延伸于第一方向(第一承块51的纵向方向,其相同于与图2中的E和F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直线上。
如图3和4所示,每个电路25被定位成相比于第四端(第四侧壁)51C更靠近第三端(第三侧壁)51D使得电路容纳空间517被形成为相比于第四端(第四侧壁)51C更靠近第三端(第三侧壁)51D。
例如,每个受电导体21被形成使得受电端子211被定位在第一侧壁51E处并且第一连接端子212被定位成相比于第三侧壁51D更靠近第四侧壁51C。每个供电导体22被形成使得供电端子221被定位在第二侧壁51F处并且第二连接端子222被定位成相比于第三侧壁51D更靠近第四侧壁51C。第一接地导体31被形成使得第一接地端子311和第二接地端子312分别被定位在第一侧壁51E和第二侧壁51F处并且互连第一接地端子311和第二接地端子312的部分被定位成相比于第三侧壁51D更靠近第四侧壁51C。每个中间导体23,每个连接导体24,以及第二接地导体32被定位成相比于第三侧壁51D更靠近第四侧壁51C。因此,电路容纳空间517相比于第四端(第四侧壁)51C更靠近第三端(第三侧壁)51D而被形成。
电路容纳空间517被限定为用于容纳控制电路12和供电电路13(控制电路12和供电电路13的电子构件)的空间。印刷线路板50被定位成相比于第五端(第一开放端)51A更靠近第六端(第二开放端)51B使得安装表面50A面对第五端(第一开放端)51A。因此,控制电路12和供电电路13处于电路容纳空间517中。
如图2所示,第一承块51包括继电器11被定位于其中的继电器容纳空间518。继电器容纳空间518被定位成相比于第三端(第三侧壁)51D更靠近第四端(第四侧壁)51C。在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中,所述一组继电器11被容纳在继电器容纳空间518中以便在第一承块51的纵向方向上并排地被布置。
此外,如图2和3所示,第一承块51包括支撑继电器11的支撑件58。支撑件58例如具有平板形状。支撑件58被定位成相比于第五端(第一开放端)51A更靠近第六端(第二开放端)51B并且限定出继电器容纳空间518的底部。作为电路25的部分的供电导体22和连接导体24被部分地埋置于支撑件58中。简言之,每个电路25的至少一部分被埋置于支撑件58中。
此外,如图2和3所示,第一承块51包括隔板59。隔板59介于电路容纳空间517和继电器容纳空间518之间。简言之,隔板59将第一承块51的内部空间划分成电路容纳空间517和继电器容纳空间518。例如,隔板59具有平板形状。电路容纳空间517被限定为由第一侧壁51E,第二侧壁51F,第三侧壁51D,和隔板59围绕的空间。继电器容纳空间518被限定为由第一侧壁51E,第二侧壁51F,第四侧壁51C,和隔板59围绕的空间。
零序电流互感器14具有环形形状并且被定向成使得其轴向相同于向上和向下方向。如图12所示,中间导体23和第二接地导体32被插入零序电流互感器14中。注意的是,关于中间导体23和第二接地导体32,仅中间导体23被示于图12中。在漏电未发生的状态中,由于由各自的中间导体23产生的磁场彼此抵消,感应电流未在零序电流互感器14中生成。当漏电发生时,两个磁场未能彼此抵消并且于是感应电流在零序电流互感器14中被生成。
控制电路12基于感应电流确定是否发生漏电,并且在确定漏电已发生时(也即,当漏电已被检测到时)而关断继电器11。简言之,控制电路12被构造成在零序电流互感器14检测到漏电时控制所述一组继电器11断开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之间的电连接。
此外,如图1所示,控制电路12被电连接至连接导体24之一以便使得能够通过施加用于模拟漏电的电流而对零序电流互感器14进行测试。
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所述一组继电器11,零序电流互感器14,控制电路12,第一承块51,和第二承块52。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将被电连接至外部电源。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将被电连接至汽车的充电电路,该汽车包括电池和用于对该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分别被电连接至受电导体21。所述一组继电器11分别被构造成断开和闭合供电导体22和中间导体23之间的传导路径。中间导体23被插入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14。控制电路12被构造成响应于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14进行的漏电检测而断开继电器11。第一承块51为受电导体21和供电导体22被固定至其上的承块。第二承块52为中间导体23被固定至其上的承块。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包括一组供电线的缆线(7,8),和包括分别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供电线的一组接触端子(73,83)的插头。受电导体21和供电导体22的至少之一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将与接触端子(73,83)物理和电接触。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含下列第一特征。
根据第一特征,供电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电力的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用于供给电力的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所述一组继电器11;零序电流互感器14;控制电路12;和本体承块5。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分别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所述一组继电器11分别被构造成接通和断开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之间的电连接。零序电流互感器14被定位成容许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14的内侧。控制电路12被构造成在零序电流互感器14检测到漏电时控制所述一组继电器11以断开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之间的电连接。本体承块5保持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和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本体承块5包括第一承块51和被固定至第一承块51的第二承块52。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被固定至第一承块51。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被固定至第二承块52。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下列第二和第三特征。另外,第二和第三特征是任选的。
根据第二特征,除了第一特征之外,零序电流互感器14被定位在第一承块51和第二承块52之间。
根据第三特征,除了第一或第二特征之外,供电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容纳本体承块5的壳体6。第一承块51被固定至壳体6。第二承块52未被直接固定至壳体6。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下列第四至第十一特征。另外,第四至第十一特征是任选的。
根据第四特征,除了第一至第三特征中的任一个之外,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用于接收电力的受电端子211。
根据第五特征,除了第四特征之外,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的受电端子211中的每个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71的接触端子73机械连接的形状。
根据第六特征,除了第四或第五特征之外,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中的每个包括第一连接端子212并且被埋置于第一承块51中使得受电端子211和第一连接端子212被暴露。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分别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的第一连接端子212。
根据第七特征,除了第六特征之外,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用于供给电力的供电端子221。
根据第八特征,除了第七特征之外,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的供电端子221中的每个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81的接触端子82机械连接的形状。
根据第九特征,除了第七或第八特征之外,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中的每个包括第二连接端子222并且被埋置于第一承块51中使得供电端子221和第二连接端子222被暴露。所述一组继电器11分别地被放于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的第二连接端子222之间。
根据第十特征,除了第九特征之外,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第三连接端子231和第四连接端子232。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中的每个被埋置于第二承块52中使得第三连接端子231和第四连接端子232被暴露。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的第三连接端子231分别地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的第一连接端子212。所述一组继电器11分别地被放于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的第四连接端子232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的第二连接端子222之间。
根据第十一特征,除了第十特征之外,供电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一组连接导体24。所述一组连接导体24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第五连接端子241和第六连接端子242。所述一组连接导体24中的每个被埋置于第一承块51中使得第五连接端子241和第六连接端子242被暴露。所述一组中间导体23的第四连接端子232分别地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连接导体24的第五连接端子241。所述一组继电器11分别地被放于所述一组连接导体24的第六连接端子242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的第二连接端子222之间。
替代地,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第十二和第十三特征代替第四至第十一特征。另外,第十二和第十三特征是任选的。
根据第十二特征,除了第一至第三特征中的任一个之外,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用于供给电力的供电端子221。
根据第十三特征,除了第十二特征之外,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的供电端子221中的每个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81的接触端子83机械连接的形状。
另外地,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下列第十四和第十五特征。另外,第十四和第十五特征是任选的。
根据第十四特征,除了第一至第十三特征中的任一个之外,供电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接地导体31;和第二接地导体32。第一接地导体31和第二接地导体32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第一接地导体31包括用于接收电力的第一接地端子311,用于供给电力的第二接地端子312,和用于检测漏电的第三接地端子313。第一接地导体31被埋置于第一承块51中使得第一接地端子311,第二接地端子312,和第三接地端子313被暴露。第二接地导体32包括第四接地端子321和第五接地端子322。第二接地导体32被埋置于第二承块52中使得第四接地端子321和第五接地端子322被暴露。第二接地导体32被定位成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14的内侧。第二接地导体32的第四接地端子321被电连接至第一接地导体31的第三接地端子313。第二接地导体32的第五接地端子322被电连接至控制电路12。
根据第十五特征,除了第一至第十四特征中的任一个之外,所述一组受电导体21将被电连接至外部电源。所述一组供电导体22将被电连接至用于对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
根据以上配置,被固定至从第一承块51分离的第二承块52的中间导体23被插入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14。因此,即使当受电导体21经由缆线7受到外力时,与受电导体21被插入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14的情况或者中间导体23随同受电导体21一起被直接固定至第一承块51的情况相比,零序电流互感器14的移位很少发生。
例如,可能有其中将与装置侧插头71和81的接触端子73和83物理和电接触的刀片从受电导体21和供电导体22分离设置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经由电线或类似物将刀片电连接至受电导体21和供电导体22是必要的。因此,以上结构可能导致刀片与导体21和22之间断开的风险并且从而可能增加整体上断开的风险。相比之下,根据本实施方式,受电导体21和供电导体22与接触端子73直接接触,并且因此,断开的风险比以上结构大大减少。

Claims (12)

1.供电控制装置,包括:
用于从外部电源接收电力的一组受电导体,其中所述一组受电导体中的每个受电导体包括用于接收电力的受电端子;
一组供电导体,其用于将电力供给至用于对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其中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中的每个供电导体包括用于供给电力的供电端子;
分别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的一组中间导体;
一组继电器,其分别被构造成接通和断开所述一组中间导体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之间的电连接;
零序电流互感器,其被定位成容许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穿过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内侧;
控制电路,其被构造成在通过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检测到漏电时控制所述一组继电器以断开所述一组中间导体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之间的电连接;和
本体承块,其保持所述一组受电导体、所述一组供电导体、和所述一组中间导体,
其中:
所述本体承块包括第一承块和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承块的第二承块;
所述一组受电导体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承块,其中所述一组受电导体中的每个受电导体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并且被埋置于所述第一承块中使得所述受电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被暴露,并且其中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中的每个供电导体包括第二连接端子并且被埋置于所述第一承块中使得所述供电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被暴露;并且
所述一组中间导体被固定至所述第二承块,其中所述一组中间导体分别地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的第一连接端子,并且其中所述一组继电器分别被放于所述一组中间导体与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第二连接端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承块和所述第二承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容纳所述本体承块的壳体,
其中:
所述第一承块被固定至所述壳体;并且
所述第二承块未被直接固定至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受电导体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受电导体的受电端子中的每个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的接触端子机械连接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供电端子中的每个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的接触端子机械连接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中间导体中的每个
由金属板形成,
包括第三连接端子和第四连接端子,并且
被埋置于所述第二承块中使得所述第三连接端子和所述第四连接端子被暴露;
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的第三连接端子分别地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的第一连接端子;并且
所述一组继电器分别被放于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的第四连接端子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第二连接端子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组连接导体,
其中:
所述一组连接导体中的每个
由金属板形成,
包括第五连接端子和第六连接端子,并且
被埋置于所述第一承块中使得所述第五连接端子和所述第六连接端子被暴露;
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的第四连接端子分别地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连接导体的第五连接端子;并且
所述一组继电器分别地被放于所述一组连接导体的第六连接端子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第二连接端子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供电端子中的每个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的接触端子机械连接的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接地导体;和
第二接地导体,
其中:
所述第一接地导体和所述第二接地导体中的每个由金属板形成;
所述第一接地导体
包括用于接收电力的第一接地端子、用于供给电力的第二接地端子、和用于检测漏电的第三接地端子,并且
被埋置于所述第一承块中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三接地端子被暴露;
所述第二接地导体
包括第四接地端子和第五接地端子,并且
被埋置于所述第二承块中使得所述第四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五接地端子被暴露;
所述第二接地导体被定位成穿过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内侧;
所述第二接地导体的第四接地端子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接地导体的第三接地端子;并且
所述第二接地导体的第五接地端子被电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
CN201410040077.1A 2013-03-28 2014-01-27 供电控制装置 Active CN1040789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9916 2013-03-28
JP2013069916A JP6123134B2 (ja) 2013-03-28 2013-03-28 給電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8930A CN104078930A (zh) 2014-10-01
CN104078930B true CN104078930B (zh) 2017-04-12

Family

ID=49999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0077.1A Active CN104078930B (zh) 2013-03-28 2014-01-27 供电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70104B2 (zh)
EP (1) EP2783902B1 (zh)
JP (1) JP6123134B2 (zh)
CN (1) CN104078930B (zh)
TW (1) TWI5699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8447B2 (ja) * 2013-03-28 2017-07-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給電制御装置
EP3108556B1 (en) * 2014-02-21 2019-04-10 The UAB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open-phase condition of a transformer
JP6793337B2 (ja) 2017-01-31 2020-12-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給電制御装置
DE102018112954A1 (de) * 2018-05-30 2019-12-05 Innogy Se Ladeeinheit für Elektrofahrzeuge
WO2022004161A1 (ja) * 2020-06-29 2022-01-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接続装置及び給電制御装置
FR3127645B1 (fr) * 2021-09-27 2024-03-15 Tyco Electronics France Sas Substrat destiné à une mise en contact avec au moins une broche électrique d'une prise de charg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93948Y (zh) * 2006-11-14 2007-12-19 上海益而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安全型接地故障断路器
CN102104264A (zh) * 2009-12-22 2011-06-22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送电控制装置
CN102300744A (zh) * 2010-04-21 2011-12-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停车支援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电动车辆
CN102386650A (zh) * 2010-08-25 2012-03-21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供电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3585A (ja) * 1995-12-11 1997-06-20 R B Controls Kk 漏電検知器
JPH1118282A (ja) * 1997-06-25 1999-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漏電検知器
US8301914B2 (en) * 2004-05-19 2012-10-30 Giuseppe Antonio Gelonese Power supply control device
JP5513875B2 (ja) * 2009-12-22 2014-06-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給電制御装置
JP5533632B2 (ja) * 2010-12-21 2014-06-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接続装置
US8569994B2 (en) * 2011-03-15 2013-10-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harg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supplying power to at least one loa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93948Y (zh) * 2006-11-14 2007-12-19 上海益而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安全型接地故障断路器
CN102104264A (zh) * 2009-12-22 2011-06-22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送电控制装置
CN102300744A (zh) * 2010-04-21 2011-12-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停车支援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电动车辆
CN102386650A (zh) * 2010-08-25 2012-03-21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供电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83902B1 (en) 2019-06-19
EP2783902A2 (en) 2014-10-01
JP2014195339A (ja) 2014-10-09
EP2783902A3 (en) 2015-12-09
CN104078930A (zh) 2014-10-01
US20140292273A1 (en) 2014-10-02
TWI569991B (zh) 2017-02-11
JP6123134B2 (ja) 2017-05-10
TW201501968A (zh) 2015-01-16
US9270104B2 (en) 2016-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8930B (zh) 供电控制装置
CN104071020B (zh) 供电控制装置
CN102104264B (zh) 送电控制装置
CN102104243B (zh) 送电控制装置
KR101595302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전기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1167655B2 (en) Charging station and connector therefor, and method of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with a charging station
CN103915709A (zh) 具有整体式壳体的磁性连接器
KR20190009292A (ko) 시각적 표시기 부(part)를 포함하는 차량 충전 커넥터
CN212136811U (zh) 线束接头及线束连接器
KR20130141270A (ko) 전기자동차용 인렛
JP6850198B2 (ja) 電源装置
CN112864737B (zh) 一种防水电源连接器
CN212542870U (zh) 连接器
CN218850021U (zh) 一种电压指示连接器及电器设备
CN112578317A (zh) 一种热水器检测装置
CN203491751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SG188031A1 (en) Laminous multi-polymeric high amperage over-molded connector assembly for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16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