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0707A - 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0707A
CN104070707A CN201310109256.1A CN201310109256A CN104070707A CN 104070707 A CN104070707 A CN 104070707A CN 201310109256 A CN201310109256 A CN 201310109256A CN 104070707 A CN104070707 A CN 104070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leeve
cup
protuberance
paper
periph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92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门脇贞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n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n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n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n Kogy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092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707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70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0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即便在将在外周施加了凹凸形状的压纹加工后的纸制杯重叠成堆叠状态的情况下,也容易拔出各个杯子,并且该纸制杯为在其外周施加的油墨不会消失的结构,而且能够容易地制造施加这种压纹加工后的纸制杯的模具。作为纸制杯的制造方法,对在形成为倒圆锥台形的内杯的外周卷绕的外套筒施加压纹加工,其中,作为压纹加工,交替排列线状凹部和凸部,并且各凸部的高度形成为随着从在内杯的外周卷绕的外套筒的上部至下部而逐渐地变低,其中,所述线状凹部沿外套筒的表面的高度方向和横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所述凸部由各线状凹部包围四边而构成。

Description

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内杯的外周卷绕施加压纹加工后的外套筒而构成的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被称为直纸杯或有把纸杯等的纸制杯。已知为了使该纸制杯除了能够收容低温的饮用水之外还能够收容高温的饮用水等,并能够安全地用手指抓住该纸制杯的外周,而对其施加绝热处理。
作为例子,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绝热纸杯具有如下结构:在纸杯侧壁部的外周卷绕将凸部和凹部交替排列而成的纸制的绝热性片材。
根据这种绝热性纸杯,高温的内容物的热因在绝热性片材上形成的凸部和凹部而难以直接传递至杯子的外周,所以能够容易地用手指抓住杯子的外周。
并且,这种在杯子的外周形成的凸部和凹部在用手指抓住时发挥防滑的作用,并且起到提高杯子的外观的外观性的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实用新型登记第2603108号公报
然而,上述的纸制杯在保管、搬运时,甚至在收容于自动贩卖机等时,存在通过将各个杯子沿高度方向依次插入而堆积成堆叠状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为了重新分离成各个杯子,需要从上方或下方依次拔出堆叠状态的杯子。然而,在堆叠状态的多个杯子互相重合而处于粘着状态的情况下,难以容易地拔出各个杯子。
而且,在上述的纸制杯的外周表面利用油墨等印刷有关于内容物的名称、关于制造商等的设计。然而,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杯子的外周形成有多个凸部的情况下,会产生如下不良情况:处于堆叠状态的各个杯子的外周的凸部因与重叠于外侧的杯子的内周面接触而使内侧的杯子的外周表面的油墨以被削掉的方式消失。
并且,如专利文献1的绝热纸杯那样在卷绕于纸杯的侧壁部的外周的绝热性片材上设有点状的凸部和凹部的情况下,会产生如下不良情况:形成该凸部和凹部的模具的制造需要时间和劳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即便在将在外周施加了凹凸形状的压纹加工后的纸制杯重叠成堆叠状态的情况下,也容易拔出各个杯子,并且为在纸制杯的外周施加的油墨不会消失的结构,而且能够容易地制造施加了这种压纹加工的纸制杯的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纸制杯是在形成为倒圆锥台形的内杯的外周卷绕施加了压纹加工后的外套筒而构成的,其特征在于,作为压纹加工,交替排列线状凹部和凸部,并且各凸部的高度形成为随着从卷绕于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上部至下部而逐渐地变低,其中,所述线状凹部沿外套筒的表面的高度方向和横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所述凸部由各线状凹部包围四边而构成。
并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纸制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中,利用油墨在外套筒的表面印刷规定的设计,并且在该油墨的表面施加保护用被膜。
并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纸制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中,所述纸制杯形成为如下形状:卷绕于倒圆锥台形的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上端与在内杯的上端形成的卷边的下部具有间隙,该外套筒的下端与内杯的下端具有间隙。
并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纸制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2或3中,对于在卷绕于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表面形成压纹加工的模具,通过切削加工形成线状凹部和凸部,并且使在各阳模和阴模上形成的线状凹部和凸部错开二分之一节距而互相啮合,其中,所述线状凹部沿阳模和阴模的各成形面的高度方向和横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所述凸部由各线状凹部包围四边而构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的纸制杯的制造方法是对卷绕于形成为倒圆锥台形的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施加压纹加工,其特征在于,作为压纹加工,交替排列线状凹部和凸部,并且各凸部的高度形成为随着从卷绕于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上部至下部而逐渐地变低,其中,所述线状凹部沿外套筒的表面的高度方向和横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所述凸部由各线状凹部包围四边而构成。
并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的纸制杯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中,利用油墨在外套筒的表面印刷规定的设计,并且在该油墨的表面施加保护用被膜。
并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的纸制杯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或6中,所述纸制杯形成为如下形状:卷绕于倒圆锥台形的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上端与在内杯的上端形成的卷边的下部具有间隙,该外套筒的下端与内杯的下端具有间隙。
而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的纸制杯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6或7中,对卷绕于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表面施加压纹加工时,通过切削加工形成线状凹部和凸部,所述线状凹部沿阳模和阴模的各成形面的高度方向和横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所述凸部由各线状凹部包围四边而构成,在阳模和阴模之间夹住外套筒的坯件并使在各阳模和阴模上形成的线状凹部和凸部错开二分之一节距而互相啮合。
发明效果
如上述,本发明的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中,作为压纹加工,形成如下结构:排列线状凹部和凸部,并且各凸部的高度形成为随着从卷绕于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上部至下部而逐渐地变低,其中,所述线状凹部沿外套筒的表面的高度方向和横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所述凸部由各线状凹部包围四边而构成。根据这种结构,在将多个杯子插入而堆积成堆叠状态时,随着到达外套筒的下部,在外套筒的表面和内杯的内周面之间产生间隙,重叠的杯子彼此的接触面积变小而粘着力减退,所以能够容易地拔出各个杯子。
并且,如上所述通过对外套筒的表面施加压纹加工,在将多个杯子重叠成堆叠状态时,杯子之间的透气性提高。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重叠成堆叠状态的杯子彼此的接触面积变小,所以在纸制杯的外周施加的油墨难以被削掉,进而通过对在外套筒的表面印刷了的油墨的表面施加保护用被膜,能够防止油墨的消失。
并且,所述纸制杯形成为如下形状:外套筒的上端与在内杯的上端形成的卷边的下部具有间隙,该外套筒的下端与内杯的下端具有间隙。根据这种结构,在将外套筒卷绕于内杯的外周时,即便在该卷绕作业中产生偏差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如下情况:外套筒的上端侧从内杯的上端的卷边露出,外套筒的下端侧从内杯的脚部的下端露出或卷入脚部的内侧。因此,能够得到不损害外观性、不令使用方便性变差的纸制杯。
而且,在本发明的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中,能够通过直线状或曲线状等的切削加工在对卷绕于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表面施加压纹加工时使用的阳模和阴模上形成凸部和线状凹部,所述凸部和线状凹部以规定间隔形成。因此,作为压纹加工,与如以往那样形成点状的凸形状的模具不同,能够通过直线状或曲线状地操作等的容易的作业来制造切削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纸制杯的侧视图。但是,外套筒的一部分断裂。
图2是本实施例的纸制杯的局部侧视图,(a)是表示图1的外套筒的上端部A的局部侧视图,(b)是表示图1的外套筒的下端部B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关于本实施例的纸制杯的外套筒的图,(a)是外套筒的展开图,(b)是(a)的上端部A的局部放大图,(c)是(a)的下端部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表示使用于本实施例的纸制杯的制造中的模具的图,(a)是模具的侧视图,(b)是模具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使用于本实施例的纸制杯的制造的模具的图,(a)是使阳模的表面处于展开状态后的局部俯视图,(b)是使阴模的表面处于展开状态后的局部俯视图,(c)是(a)的上端部A的局部放大图,(d)是(a)的上端部A的局部放大图,(e)是(a)的下端部B的局部放大图,(f)是(a)的下端部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表示使用阳模和阴模对本实施例的外套筒的坯件施加压纹加工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压纹加工中的阳模和阴模的挤压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使两个纸制杯处于堆叠状态后的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1      纸制杯
1a     底面部
1b     脚部
2      内杯
3      外套筒
3a     上侧圆弧
3b     下侧圆弧
4      凸部
4a     截顶形
4b     脊线
5      线状凹部
6      粘合部分
7      卷边
8      模具
8a、8b 一对模具(阳模、阴模)
9a、9b 一对辊
10     油墨
11     间隙
b      坯件
G1、G2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的纸制杯1的侧视图,1为纸制杯,2为内杯,3为外套筒,4为形成于外套筒3的凸部,5为形成于外套筒3的线状凹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纸制杯1具有如下结构:在上方开口的倒圆锥台形的纸制的内杯2的外周卷绕实施了压纹加工的外套筒3。而且,内杯2随着从上方的圆形开口到下方而缩小内径并直至圆形的底面部1a(参照图8),所述内杯2的下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圆周形状的脚部1b(参照图8)。
卷绕于这种内杯2的外周的外套筒3形成为如图3(a)所示的扇形,在该外套筒3的表面形成如下结构:沿高度方向和横向(圆弧方向)具有宽度的线状凹部5和由各线状凹部5包围四边而构成的凸部4交替排列而成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外套筒3的上侧圆弧3a具有比下侧圆弧3b长的宽度,所以成为在外套筒3的上侧圆弧3a侧交替形成的凸部4的横宽a1和线状凹部5的横宽b1逐渐地缩小各自的宽度而达到外套筒3的下侧圆弧3b侧的凸部4的横宽a2和线状凹部5的横宽b2的形状。
此外,图3(a)是本实施例的外套筒3的展开图,图3(b)是图3(a)所示的外套筒3的上端部A的局部放大图,图3(c)是图3(a)所示的外套筒3的下端部B的局部放大图。并且,在外套筒3的大概整个面上交替形成凸部4和线状凹部5,但在图3(a)中,为了图示的方便,凸部4和线状凹部5仅在局部进行了图示。并且,也可以在图3(a)所示的外套筒3的表面设置在其侧部不形成凸部4和线状凹部5的粘合部分6。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对于外套筒3的上侧圆弧3a侧的凸部4,横宽a1和纵宽c1大致相同且形成为在顶部具有截顶形4a的圆锥台形,且随着到达外套筒3的下侧圆弧3b而缩小,各凸部4的顶部形成为具有线状的脊线4b的形状。
此外,图3(b)所示的外套筒3的上侧圆弧3a侧的凸部4的纵宽c1和线状凹部5的纵宽d1在上下的位置没有变化,而形成为与图3(c)所示的外套筒3的下侧圆弧3b侧的凸部4的纵宽c2和线状凹部5的纵宽d2分别相同的宽度。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a)(b)所示,形成如下结构:使在外套筒3的表面形成的凸部4的高度随着从卷绕于内杯2的外周的外套筒3的上部至下部而变低。即,图2(a)所示的外套筒3的上端部A的凸部4的高度h1随着到达外套筒3的下方而高度变低,直到图2(b)所示的外套筒3的下端部B的凸部4而成为最低的高度h2。
在此,对将在上述的外套筒3的表面形成的凸部4和线状凹部5的尺寸关系具体化后的模具8进行叙述。该模具8以图4及图5所示的方式形成。
即,模具8由一对阳模8a和阴模8b构成,该阳模8a和阴模8b分别构成为相同的形状,并将圆弧形的阳模8a或阴模8b固定于构成为能够旋转的辊9a、9b的外周。并且,在各个阳模8a或阴模8b的外周形成有与图3(a)的扇形的外套筒3的形状对应的成形模。
作为该尺寸关系的例子,若对应于应该形成于外套筒3的凸部4和线状凹部5来进行叙述,则外套筒3的上侧圆弧3a侧的凸部4的横宽a1为2.99mm,纵宽c1为2.77mm,线状凹部5的横宽b1为0.98mm,纵宽d1为0.73mm。并且,外套筒3的下侧圆弧3b侧的凸部4的横宽a2为1.53mm,纵宽c2为2.77mm,线状凹部5的横宽b2为0.6mm,纵宽d2为0.73mm。
并且,与图2(a)所示的外套筒3的上端部A的凸部4的高度h1对应的阳模8a或阴模8b的高度h1为0.3mm,与图2(b)所示的外套筒3的下端部B的凸部4的高度h2对应的阳模8a或阴模8b的高度h2为0.98mm。
此外,上述的尺寸关系作为一例来表示,即使是其他数值,本发明的纸制杯也成立。并且,对于外套筒3的整体宽度、整体高度没有表示出具体的数值,但这些数值根据纸制杯的用途而进行变化。
总之,为了在如图3(a)所示的扇形的外套筒3的表面形成以规定间隔排列凸部4和线状凹部5而成的形状,通过向应该成形该形状的上述的阳模8a和阴模8b施加沿高度方向为直线状且沿横向为曲线状的切削加工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制作。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使如上所述形成的阳模8a和阴模8b互相错开相位而啮合,通过在阳模8a和阴模8b之间夹住坯件b并互相挤压,能够在外套筒3的表面形成凸部4和有宽度的线状凹部5。
而且,将上述结构的一对模具8a、8b设置于如图6所示可旋转的辊9a、9b的外周并使之互相接近,将扇形状的坯件b插入一对模具8a、8b之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将一对模具8a、8b设置于可旋转的辊9a、9b的外周,但也可以设置于一对平板状的模具。
对于该坯件b,拉出卷状的原纸,使用着色油墨10在其表面印刷如图3(a)所示的期望的设计,而且在油墨10的表面施加保护用被膜,然后冲裁出如图3(a)所示的期望大小的扇形的坯件b。然后,将各个坯件b插入上述的一对模具8a、8b之间而进行加压,从而能够得到在表面形成了凸部4和有宽度的线状凹部5的外套筒3。
然后,在上述具有倒圆锥台形的内杯2的外周卷绕外套筒3,将外套筒3的端部彼此连接,并且用糨糊固定于内杯2的表面的分离部位。
如图8所示,在将如此构成的本实施例的多个纸制杯1依次插入而堆积成堆叠状态时,随着到达外套筒3的下部而在外套筒3的表面和内杯2的内周面之间产生间隙11,重叠的杯子1、1彼此的接触面积变小而粘着力减退,从而能够容易地拔出各个杯子。
并且,通过如上所述在外套筒3的表面和内杯2的内周面之间产生的间隙11,重叠的杯子1、1之间的透气性提高,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拔出各个杯子。
并且,由于如上所述重叠成堆叠状态的杯子彼此的接触面积变小,所以在纸制杯1的外周施加的油墨难以被削掉,而且通过对在外套筒3的表面印刷的着色油墨的表面施加保护用被膜,能够防止油墨的消失。
作为如此在油墨的表面涂敷的保护用被膜,也可使用透明油墨。对于这些油墨,可以使用如下所述凹版印刷油墨,该凹版印刷油墨按配合比率混合了树脂12~25%、溶剂40~70%、着色剂5~50%、辅助剂1~5%。并且,作为上述的凹版印刷油墨用树脂成分,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这些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及聚氨酯树脂的混合、进而分别在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中混合醋酸乙烯树脂后的油墨。
此外,若如上所述将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混合,则油墨膜变得易拉伸,所以油墨膜能够追随压纹加工,在压纹加工中油墨膜不会破裂,所以也不会损害外观性。并且,通过使油墨的保护用被膜为与油墨相同的成分,其保护效果进一步提高。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纸制杯1形成为如下形状:外套筒3的上端与在内杯2的上端形成的卷边7的下部具有1mm左右的间隙G1,该外套筒3的下端与内杯2的下端具有1mm左右的间隙G2。根据这种结构,在将外套筒3卷绕于内杯2的外周时,即便在该卷绕处理中产生偏差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如下情况:外套筒3的上端侧从内杯2的上端的卷边7露出,外套筒3的下端侧从内杯2的脚部1b(参照图8)的下端露出或卷入脚部1b的内侧。因此,能够得到不损害外观性、不令使用方便性变差的纸制杯1。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能够作为具有如下效果的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而利用:即便在将在外周施加凹凸形状的压纹加工后的纸制杯重叠成堆叠状态的情况下,也容易拔出各个杯子,并且该纸制杯为在其外周施加的油墨不会消失的结构,进而能够容易地制造施加了这种压纹加工后的纸制杯的模具。

Claims (8)

1.一种纸制杯,在形成为倒圆锥台形的内杯的外周卷绕施加了压纹加工后的外套筒而构成,其特征在于,
作为压纹加工,交替排列线状凹部和凸部,并且各凸部的高度形成为随着从卷绕于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上部至下部而逐渐地变低,其中,所述线状凹部沿外套筒的表面的高度方向和横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所述凸部由各线状凹部包围四边而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制杯,其特征在于,
利用油墨在外套筒的表面印刷规定的设计,并且在该油墨的表面施加保护用被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制杯,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制杯形成为如下形状:卷绕于倒圆锥台形的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上端与在内杯的上端形成的卷边的下部具有间隙,该外套筒的下端与内杯的下端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纸制杯,其特征在于,
对于在卷绕于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表面形成压纹加工的模具,通过切削加工形成线状凹部和凸部,并且使在各阳模和阴模上形成的线状凹部和凸部错开二分之一节距而互相啮合,其中,所述线状凹部沿阳模和阴模的各成形面的高度方向和横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所述凸部由各线状凹部包围四边而构成。
5.一种纸制杯的制造方法,对卷绕于形成为倒圆锥台形的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施加压纹加工,其特征在于,
作为压纹加工,交替排列线状凹部和凸部,并且各凸部的高度形成为随着从卷绕于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上部至下部而逐渐地变低,其中,所述线状凹部沿外套筒的表面的高度方向和横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所述凸部由各线状凹部包围四边而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制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油墨在外套筒的表面印刷规定的设计,并且在该油墨的表面施加保护用被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纸制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制杯形成为如下形状:卷绕于倒圆锥台形的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上端与在内杯的上端形成的卷边的下部具有间隙,该外套筒的下端与内杯的下端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纸制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卷绕于内杯的外周的外套筒的表面施加压纹加工时,通过切削加工形成线状凹部和凸部,所述线状凹部沿阳模和阴模的各成形面的高度方向和横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所述凸部由各线状凹部包围四边而构成,在阳模和阴模之间夹住外套筒的坯件并使在各阳模和阴模上形成的线状凹部和凸部错开二分之一节距而互相啮合。
CN201310109256.1A 2013-03-29 2013-03-29 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0707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9256.1A CN104070707A (zh) 2013-03-29 2013-03-29 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9256.1A CN104070707A (zh) 2013-03-29 2013-03-29 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0707A true CN104070707A (zh) 2014-10-01

Family

ID=51592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9256.1A Pending CN104070707A (zh) 2013-03-29 2013-03-29 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707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8237A (zh) * 2015-03-03 2018-03-27 东罐兴业株式会社 纸制杯、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8237A (zh) * 2015-03-03 2018-03-27 东罐兴业株式会社 纸制杯、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55292A1 (en) Paper Cup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CN101970310B (zh) 纸质材料的杯子以及制造方法和装置
WO2014155751A1 (ja) 紙製力ッ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966735A (zh) 储物凳
US6595409B2 (en) Paper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t
CN202820709U (zh) 纸杯改良结构
CN203388621U (zh) 纸制杯
US20150148208A1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Tubular Bodies Made from a Cardboard Material with a Sealing Structure
CN104070707A (zh) 纸制杯及其制造方法
ITUD20120033A1 (it) Portacavi perfezionato
JP2009220830A (ja) 立体模様付きチューブ容器とその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成形金型
CN205820562U (zh) 可重复使用的塑料纱管
CN205328378U (zh) 一种工字轮
CN211767443U (zh) 一种成卷连续收纳袋及其组件
CN208748436U (zh) 一种和纸生产装置
JP3124801U (ja) 紙製容器及びそのリブ構造
EP3763251A1 (en) A paper straw comprising a flexible portion
CN207124235U (zh) 一种负极片折片结构
KR101007123B1 (ko) 식별성을 가진 원사 및 가공사 권취용 지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824088A (zh) 一种和纸生产装置
CN205772489U (zh) 绝缘薄膜的卷绕筒
JP3175665U (ja) 紙製容器
CN106142675A (zh) 隔热纸容器的制造方法
CN201353934Y (zh) 可分段剥离的蜡笔或油画棒外套
CN202541171U (zh) 可折成元宝的纸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