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6386B - 医疗用处置用具 - Google Patents

医疗用处置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6386B
CN104066386B CN201280068131.2A CN201280068131A CN104066386B CN 104066386 B CN104066386 B CN 104066386B CN 201280068131 A CN201280068131 A CN 201280068131A CN 104066386 B CN104066386 B CN 104066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ound
transducer
main body
medical interv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81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6386A (zh
Inventor
金平永二
山边悦朗
铃木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66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6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6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6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93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with ring member to support retractor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61B17/3423Access ports, e.g. toroid shape introducers for instruments or h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98Valves therefor, e.g. flapper valves, slide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22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lexible, e.g. fabrics, meshes, or membra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61B2017/3445Cannulas used as instrument channel for multiple instruments
    • A61B2017/3449Cannulas used as instrument channel for multiple instruments whereby the instrument channels merge into one single chann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62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the diameter or the orientation of the entrance port of the cannula, e.g. for use with different-sized instruments, reduction ports, adapter seals
    • A61B2017/3466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the diameter or the orientation of the entrance port of the cannula, e.g. for use with different-sized instruments, reduction ports, adapter seals for simultaneous sealing of multiple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2017/347Locking means, e.g. for locking instrument in cannul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8Accessories or related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90/0807Indication means
    • A61B2090/0811Indication means for the position of a particular part of an instru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est of the instrument, e.g. position of the anvil of a stapling instru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一种医疗用处置用具(10),其具备创口张开器主体(30)和转换器(20)。创口张开器主体(30)呈筒状并留置于切开创口。转换器(20)可装卸地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开口端部(32),并将该开口端部(32)盖住。在转换器(20)的多个位置设置有孔(22a~22d),它们分别供处置工具插入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内部。转换器(20)能够以从多个角度中选择性地选出的设置角度安装于开口端部(32)。在以各个设置角度将转换器(20)安装于开口端部(32)的情况下,孔(22a~22d)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位置关系互不相同。

Description

医疗用处置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留置于切开创口而使用的医疗用处置用具。
背景技术
在腹腔镜手术中,从一个切开创口插入钳子、光学装置等多个处置工具来进行手术,即,进行所谓的单孔式手术。该手术方式使残留于患者的体表的切开创口为一个,所以美容效果好。为防止术后切开创口明显,一般使切开创口形成于肚脐。
而且,近年来,还开发出用于在一个切开创口放入多个处置工具的专用器具(参照专利文献1、2)。上述器具具备:筒状的创口张开器主体,其将切开创口保持为张开状态;以及盖状的转换器,其具有多个供处置工具分别插入的小孔(孔)。
另一方面,在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将被切除的脏器(切除组织)取出体外。在取出比孔的内径更大的切除组织的情况下,切除组织无法通过孔,所以至今是将把持有切除组织的钳子与创口张开器主体一起从切开创口抽出。另外,在怀疑脏器有癌的情况下,为防止癌植入,一般将切除组织在腹腔内收纳至回收袋,然后再将回收袋连同创口张开器主体一起从切开创口抽出而取出。然而,从切开创口抽出创口张开器主体的作业对患者的负担较重。特别是在反复进行切除多个位置的患部以及取出组织的情况下,需要相对于切开创口多次安装以及拔去创口张开器主体,从而对患者的负担较重。
对此,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器具的转换器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可装卸。因此,在取出切除组织时,将创口张开器主体留置于切开创口,并从创口张开器主体取下转换器,从而能够通过创口张开器主体的直径较大的开口抽出钳子、回收袋。由此,即便在向体外取出大的切除组织、回收袋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将创口张开器主体反复装卸于腹壁。因此,对患者的负担较轻,而且能够实现迅速的切除术。
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所记载的器具使转换器(阀板)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保持器主体)绕轴旋转,从而使突起与接合槽卡定来安装转换器。另外,如专利文献1的图5(b)、图6(b)所示,该器具的突起和孔均以相同的角度间隔(120度间隔)配置。因此,无需特别在意转换器的安装角度,并且,能够使孔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的配置位置始终是固定的。
另外,如专利文献2的图10(图11)、图16(图17)所示,专利文献2的器具通过将设置有多个孔(25~28)的转换器(20)以任意的角度压入创口张开器主体(2)而使转换器(20)可装卸地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2)。具体而言,公开有如下实施方式:如专利文献2的图10所示地那样多个弹性突起(91)将形成于周围的连接器基座(80)以卡扣式安装于环(6)的实施方式,以及如专利文献2的图16所示地那样将O型环(53)插入结合环(54)的实施方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81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08/149332号文件
在肚脐等形成切开创口的单孔式手术中,在通过气腹操作来接触胃、胆囊、大肠等各种脏器并切除患部的情况下,每次选择最接近对象的患部的多个孔来插入把持用的钳子、切除用的手术刀。在其他孔一般插入辅助用的钳子、光学装置等。
因此,在将转换器可装卸地安装于留置在切开创口的创口张开器主体时,希望能够满足如下要求:实现反复接触处置中的特定的脏器时的操作的稳定性和能够容易地接触各种多个脏器的操作的多样性之类的彼此相反的要求。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的器具而言,孔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的配置位置总是再现于相同的正三角形上,所以因患部的位置不同,难以与例如位于两个孔的延长线上的患部等接触。
另外,专利文献2的器具是以任意的角度将转换器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的结构,所以转换器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的安装角度无再现性。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从创口张开器主体多次取下转换器而取出切除组织的情况下,脏器与孔的位置关系每次都会发生变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种同时实现通过孔反复接触处置中的脏器的情况下的处置操作的稳定性和能够与各种脏器进行各种接触的医疗用处置用具。
(1)本发明的医疗用处置用具具备:筒状的创口张开器主体,其留置于切开创口;转换器,其可装卸地安装于上述创口张开器主体的开口端部并盖住上述开口端部;以及孔,其设置于上述转换器的多个位置,供处置工具分别插入至上述创口张开器主体的内部,上述转换器能够以从多个角度中选择性地选出的设置角度安装于上述开口端部,并且,在上述转换器以各个上述设置角度安装于上述开口端部的情况下,上述孔相对于上述创口张开器主体的位置关系互不相同。
在上述发明中,多个孔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的位置关系相同是指多个孔配置于旋转对称位置,并且,即便改变转换器的设置角度,孔的外观的配置位置也不变。相反地,孔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的位置关系互不相同是指以创口张开器主体为基准,多个孔的外观的配置位置发生变化。
根据上述发明,转换器的设置角度是可选择的,从而能够防止创口张开器主体与孔的相对位置发生微小的变动,所以能够再现孔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的配置位置。另外,通过改变对转换器的设置角度的选择,孔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所以能够实现孔的配置位置多样化。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处置用具中,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式,(2)上述创口张开器主体具备扩张机构,该扩张机构将上述切开创口保持为向规定的张张开方向撑开的状态,在多个角度的上述设置角度中,上述孔相对于上述切开创口的张开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可以互不相同。(3)在上述转换器以任意的一种以上的上述设置角度安装于上述开口端部的情况下,连结第一孔与第二孔的线段的垂直二等分线与上述张开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也可以为115度±20度。(4)至少包括大致配置于正三角形上的上述第一孔~第三孔,并且,也可以从四个以上的角度选择上述设置角度。(5)也可以在上述孔分别设置有多个能够供上述处置工具插通的阀部件。(6)上述转换器具备挠性的顶板部,该顶板部将上述开口端部盖住,在上述顶板部设置有上述第一孔以及上述第二孔,并且,上述阀部件也可以由比上述顶板部更硬的材料构成。(7)在通过上述第一孔且与上述垂直二等分线平行的直线上还可以具有上述阀部件的形成高度与上述第一孔不同的其他上述孔。(8)还可以具备卡定机构,该卡定机构从使上述转换器与上述开口端部抵接的非卡定状态使上述转换器相对于上述创口张开器主体沿轴旋转方向旋转规定角度,从而将上述转换器锁定于上述创口张开器主体使其处于卡定状态。(9)在比上述垂直二等分线沿上述轴旋转方向旋转上述规定角度的前方也可以设置有指示部,该指示部示出上述卡定状态下的上述垂直二等分线的延伸方向。
在上述发明中,孔相对于切开创口的张开方向的位置关系互不相同是指以扩张机构的动作方向为基准,多个孔的外观的配置位置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各种结构要素不需要是分别独立存在的,允许多个结构要素作为一个部件形成、一个结构要素由多个部件形成、某结构要素是其他结构要素的一部分、某结构要素的一部分与其他结构要素的一部分重复等。
根据本发明,在通过孔反复接触处置中的脏器的情况下,能够再现孔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的配置位置,所以能够稳定地进行处置操作。另外,通过改变对转换器的设置角度的选择,孔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所以能够实现与各种脏器进行多种接触。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所述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以及其附带的以下的附图使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变得更加清楚。
图1中,图1A是示出转换器从创口张开器主体分离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B是示出转换器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中,图2A是切开创口的俯视图。图2B是示出在切开创口留置有医疗用处置用具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C是示出使用医疗用处置用具来对切开创口进行扩径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中,图3A是转换器的上方立体图。图3B是图3A的向视图。图3C是转换器的下方立体图。
图4是医疗用处置用具的留置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医疗用处置用具被以第一安装角度留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医疗用处置用具被以第二安装角度留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中,图7A是示出使转换器与开口端部抵接的非卡定状态的俯视图。图7B是示出转换器锁定于创口张开器主体的卡定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转换器的上方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全部的附图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图1A以及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更具体而言,图1A示出转换器20从创口张开器主体30分离后的状态,图1B示出转换器20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状态。
图2A~图2C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留置于切开创口INC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A是通过肚脐BT(该图中未示出。参照图5)并沿患者的中线ML而形成的切开创口INC的俯视图。在图2A中,用空白箭头表示利用医疗用处置用具10对切开创口INC进行扩径的张开方向OD。图2B是示出在切开创口INC留置有医疗用处置用具10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C是示出使用医疗用处置用具10的扩张机构(拉伸带34)向四周(箭头方向)沿放射方向牵引切开创口INC而将其向张开方向OD(空白箭头)扩径为近似圆形的状态的俯视图。此外,在牵引图2C所示的拉伸带34时,也可以将转换器20预先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或者,也可以在转换器20从创口张开器主体30分离的状态下牵引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拉伸带34。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的概要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具备创口张开器主体30和转换器20。创口张开器主体30呈筒状并留置于切开创口INC。转换器20可装卸地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开口端部32并盖住该开口端部32。另外,在转换器20的多个位置设置有供处置工具(未图示)分别插入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内部的孔22a~22d。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中,转换器20能够以从多个角度中选择性地选出的设置角度安装于开口端部32,并且,在转换器20以各个设置角度安装于开口端部32的情况下,孔22a~22d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位置关系互不相同。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详细地进行说明。
医疗用处置用具10是用于将切开创口INC维持为张开状态且对其进行保护并对腹腔内的观察、清洗、切除、器具的留置以及回收等各种处置予以辅助的器具。
创口张开器主体30是以夹持腹壁的表面与背面的方式安装于切开创口INC并对切开创口INC施加径向的力来对该切开创口INC进行扩径的部件。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具体构造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创口张开器主体30具备:筒状部件33,其具有气密性和挠性;第一固定部件37以及第二固定部件38,它们设置于该筒状部件33的两端。另外,在创口张开器主体30设置有多条连接两固定部件的拉伸带34。拉伸带34设置于筒状部件33的内侧。
第一固定部件37以及第二固定部件38均呈平板环状。第一固定部件37通过切开创口INC而被插入腹腔的内部,是构成开口端部35的部件,并紧贴于腹壁的背面来使用。第二固定部件38是构成开口端部32的部件,并紧贴于腹壁的表面(体表面)来使用。创口张开器主体30在同一轴上连结筒状部件33、环状的第一固定部件37(开口端部35)以及第二固定部件38(开口端部32)而形成筒状。此处,筒状可以是圆筒状,也可以是角筒状。
拉伸带34的前端部(图1A以及图1B的下端部)固定地连接于第一固定部件37。另外,拉伸带34的基端部(图1A以及图1B的上端部)从径向的内侧向外侧贯穿第二固定部件38而插通于该第二固定部件38。在拉伸带34与第二固定部件38分别设置有如下棘轮构造(未图示):该棘轮构造允许拉伸带34的基端部朝第二固定部件38的径向外侧抽出的方向滑动,相反地,限制拉伸带34的基端部朝径向的内侧返回的方向滑动。并且,相对于第二固定部件38朝径向外侧牵引拉伸带34的基端部,由此拉起第一固定部件37而缩短第一固定部件37与第二固定部件38之间的间隔。此时,筒状部件33在拉伸带34的外侧被折叠为折皱状。若同时或按任意的顺序牵引四条拉伸带34的基端部相同的长度,则第一固定部件37保持与第二固定部件38对置而向第二固定部件38接近。
这里,将第一固定部件37插入切开创口INC并在利用第一固定部件37与第二固定部件38松弛地夹持腹壁的状态下牵引拉伸带34,从而使第一固定部件37以及第二固定部件38紧贴腹壁的背面与表面。其结果是,以环状的第一固定部件37以及第二固定部件38的开口端部35、32为两端的通孔形成于切开创口INC的内侧。通过上述通孔来从体内向体外取出切除组织。
第一固定部件37以及第二固定部件38可以使用氯乙烯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缩醛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ABS)树脂、氢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EBS)树脂、硅酮橡胶等树脂材料、不锈钢钢等金属材料。
筒状部件33由壁厚为0.05mm以上、3mm以下的膜构成。筒状部件33的材质优选软质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SEBS树脂、硅酮橡胶、天然橡胶等树脂材料。
转换器20是可装卸地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开口端部32并通过将开口端部32盖住来气密地覆盖切开创口INC的部件。此处,转换器20将开口端部32盖住是指转换器20设置于比筒状部件33更靠开口端部32侧。而且,转换器20可装卸是指在创口张开器主体30留置于腹壁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安装以及取下转换器20。
图3A是转换器20的上方立体图。图3B是图3A的向视图。图3C是转换器20的下方立体图。
转换器20具备顶板部21、从顶板部21突出而形成的多个孔22a~22d以及环设于顶板部21的多个卡合凸部26。本实施方式的转换器20俯视大致呈圆形,卡合凸部26以90度间隔形成于四个位置。卡合凸部26是相对于转换器20向径向的内侧突出而形成的突片。
顶板部21是将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上端(近端)侧的开口端部32盖住的部件。孔22a~22d设置于顶板部21。孔22a~22d分别由筒状部23和阀部件24、25构成。筒状部23突出地形成于顶板部21的上表面。筒状部23的下端与孔22a~22d连接。从筒状部23的上端插入钳子、手术刀等处置工具。阀部件24、25设置于筒状部23的内部。阀部件24、25的一方或两方与插入筒状部23的处置工具的周围紧贴。由此,能够抑制填充到腹腔内的气体在对处置工具进行操作中从孔22a~22d漏出。
在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环状的第二固定部件38的周围设置有构成转换器20的卡定机构的卡定部36。卡定部36由卡定片36a、切口凹部36b以及倾斜部36c构成。卡定片36a是与在第二固定部件38的周面局部地切口而形成的切口凹部36b邻接的突片,且是通过在周向与卡合凸部26抵接来锁定转换器20的部位。在切口凹部36b的与卡定片36a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倾斜部36c。倾斜部36c是形成于第二固定部件38的周面的突片,并沿轴向向下倾斜。在倾斜部36c的最下位置经由不连续的阶梯差形成有切口凹部36b。
卡定部36(卡定片36a)形成在与卡合凸部26对应的位置。具体而言,在第二固定部件38的周围以90度间隔形成于四个位置。另外,在切口凹部36b,向径向的外侧突出而形成有加强用的肋36d。
参照图7,如后所述,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而言,在使转换器20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向右旋方向(俯视转换器20的情况下为顺时针时方向)旋合的情况下,卡合凸部26与卡定片36a抵接而被锁定。具体而言,若使转换器20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向轴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首先卡合凸部26逐渐被倾斜部36c压低,从而转换器20紧固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第二固定部件38)。若使转换器20绕顺时针进一步旋转,则卡合凸部26越过倾斜部36c而到达切口凹部36b。此处,切口凹部36b的周长比卡合凸部26的周长(宽度尺寸)长,所以卡合凸部26嵌入切口凹部36b。而且,若使转换器20绕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则卡合凸部26在嵌入切口凹部36b的状态下与卡定片36a卡定而被锁定(参照图1B)。第二固定部件38利用肋36d在径向整体加强,转换器20的卡合凸部26可靠地嵌入切口凹部36b并与卡定片36a卡定而被锁定。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使用者能够一边感受转换器20被紧固的感觉,一边将转换器20锁定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因此,在安装转换器20时能够确认其安装角度,即,能够防止孔22a~22d配置于假定外的配置位置的转换器20的误安装。
另一方面,若使转换器20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向绕轴的相反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卡合凸部26通过切口凹部36b而解除卡定,从而转换器20能够从创口张开器主体30分离(参照图1A)。卡合凸部26以及卡定片36a以90度间隔配置于四个位置,由此转换器20能够以从多个角度(四个角度)中选择性地选出的设置角度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开口端部32(第二固定部件38)。
如图3A以及图3C所示,在孔22a~22d分别设置有多个可供处置工具插通的阀部件24、25。阀部件24、25分别设置于孔22a~22d的上缘侧与下缘侧。在各孔中,阀部件24与25相互分离地配置。阀部件24设置于比阀部件25更靠上端侧。阀部件24、25具有供处置工具插通的插通孔和在自然状态下关闭该插通孔的挡片。例如阀部件24是插通孔打开的提动阀,阀部件25是鸭嘴阀、十字阀。阀部件24的插通孔是圆孔,在径向各向同性地收缩或伸长。阀部件25是鸭嘴阀、十字阀,所以在特定的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收缩或伸长。即,阀部件24与25的开闭方向互不相同(不相同)。由此,两方的阀部件不会从阀部件24以及25紧贴于处置工具的周围的状态同时从处置工具分离。由此,在气腹状态下进行各种处置时,能够很好地防止从处置工具的周围漏气。另外,阀部件24、25支承处置工具并成为操作处置工具时的支点。特别是,能够以从顶板部21向上方突出的高位的阀部件24为支点来操作术中的处置工具。
顶板部21是具有挠性的平坦的薄膜状的部件。顶板部21灵活地变形,从而孔22a~22d移位。因此,在单孔式手术中,能够自由地操作插入孔22a~22d的处置工具的位置以及朝向。
顶板部21以及阀部件24、25的材质可以是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缩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砜树脂等硬质树脂、或硅酮橡胶、天然橡胶、丁腈橡胶等合成橡胶。优选阀部件24、25的材料比顶板部21的材料更硬质。由此,在操作插入筒状部23的处置工具时,维持阀部件24、25紧贴于处置工具的周围的状态且顶板部21挠曲而允许孔22a~22d位移。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能够保持患者的气腹状态,并能够自由地操作处置工具。以阀部件24、25的材料比顶板部21的材料更硬为指标,优选阀部件24、25的杜罗回跳式硬度计A硬度比顶板部21的杜罗回跳式硬度计A硬度更高。更具体而言,优选阀部件24、25的杜罗回跳式硬度计A硬度为40以上且70以下,顶板部21的杜罗回跳式硬度计A硬度为30以上且60以下,并且阀部件24、25的杜罗回跳式硬度计A硬度相对地比顶板部21的杜罗回跳式硬度计A硬度更高。阀部件24、25以及顶板部21的杜罗回跳式硬度计A硬度可以按照JISK6253以及ISO7619所规定的方法来测定。
作为处置工具,可以例示出把持用的钳子、切除用的手术刀、辅助用的钳子、光学装置或用于插通它们的套管针(插管),但并不局限于此。
对本实施方式的孔22a~22d的配置进行说明。图4是医疗用处置用具10的留置状态的俯视图,与图2C对应。但省略示出切开创口INC。如图4所示,将沿顺时针方向配置的孔22a~22d依次称为第一孔~第四孔。
转换器20至少包括大致配置于正三角形上的第一孔22a至第三孔22c。而且,如上所述,可以从四个以上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角度)中选择转换器20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设置角度。因此,在四个角度中变换转换器20的设置角度,从而由第一孔22a、第二孔22b以及第三孔22c所描绘的三角形的朝向在四个角度中变化。
对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而言,在从多个角度(最多四个角度)中选择性地选出的各个设置角度中,孔22a~22d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位置关系不同。最多四个角度中只要任意两个角度的孔22a~22d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位置关系不同即可,但更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所有多个角度(四个角度)中,孔22a~22d的位置关系不同。
此外,第一孔22a至第三孔22c大致位于正三角形上是指,在俯视观察图4所示的转换器20时,以将其中任意两个孔的中心彼此连结的线段LS为一边的正三角形的第三顶点位于其他孔的内侧。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孔22a的中心为第一顶点并以第二孔22b的中心为第二顶点的正三角形的第三的顶点位于第三孔22c的内侧。更优选该第三的顶点位于阀部件24或25的内侧(参照图4)。
在俯视观察转换器20时,连结第一孔22a与第二孔22b的线段LS的垂直二等分线PB通过第三孔22c。即,第三孔22c存在于连结第一孔22a与第二孔22b的线段LS的垂直二等分线PB上。
另外,转换器20在通过第一孔22a且与垂直二等分线PB平行的直线(平行线PL)上具有第四孔22d。即,在俯视观察转换器20时,平行线PL通过第四孔22d。
即,本实施方式的创口张开器主体30具备扩张机构(拉伸带34),该扩张机构(拉伸带34)将切开创口INC保持在向规定的张开方向OD撑开的状态。在多个角度的设置角度中,孔22a~22d相对于切开创口INC的张开方向OD的位置关系互不相同。即,在以某设置角度将转换器20卡定于固定于切开创口INC的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情况下以孔22a~22d的各中心为顶点的四边形与在以其他设置角度将转换器20卡定于该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情况下的上述四边形不完全一致。本实施方式的转换器20与创口张开器主体30以四个角度的设置角度彼此卡定。上述四个角度的设置角度的上述四边形彼此完全不同。由此,可以从多个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角度中选择最适于处置对象的患部的孔配置。
对优选第一孔22a至第四孔22d的上述配置的理由进行说明。
在单孔式手术中,从同样地与处置对象的脏器(患部)正对的两个孔的一方插入把持用的钳子、从另一方插入切除用的手术刀即可。用钳子把持对象的脏器并将其吊起,从而对该脏器施加张力而能够很好地以手术刀仅进行切除。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处置对象的患部位于连结第一孔22a与第二孔22b的线段LS的垂直二等分线PB上,从而能够很好地对该患部进行处置。此外,除切除患部的情况之外,将医疗用夹子等器具留置于患部、缝合患部的情况下也一样,可以从一方的孔插入把持用的钳子,从与该孔并列且与脏器正对的其他孔插入各个处置工具即可。
另一方面,在单孔式手术中,优选在不被分别从上述两个孔插入的处置工具遮挡视野的位置插入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照相机等光学装置。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而言,在线段LS的垂直二等分线PB上配置第三孔22c,从而能够在距第一孔22a以及第二孔22b大致相等的距离的位置插入光学装置。
并且,将第四孔22d配置于均远离第一孔22a与第三孔22c的位置,从而能够抑制处置工具彼此干涉。因此,第四孔22d形成于第一孔22a与第三孔22c之间,即,形成于沿垂直二等分线PB且在第一孔22a的背后、即在平行线PL上且相对于线段LS而与第三孔22c在相同侧的位置。
这里,希望切开创口INC既能够极力缩短其切开长度来减轻患者的负担,又能够对其进行充分地扩径来确保处置工具的可动区域较宽阔。鉴于上述观点,优选如图2A所示那样使切开创口INC为一字形,并利用创口张开器主体30将该切开创口INC撑开为放射状。此外,在切开创口INC为十字形的情况下,将切开创口INC撑开为以该十字的四个端点为顶点的正方形。
创口张开器主体30能够以任意的角度安装于切开创口INC。在图2以及图4中示出了沿中线ML在腹壁形成一字形的切开创口INC(未图示)并以医疗用处置用具10的轴心C与切开创口INC的中央一致的方式将创口张开器主体30固定于切开创口INC的状态。
此时,四条拉伸带34以配置于以中线ML为对称轴的镜像对称的位置的角度将创口张开器主体30固定于切开创口INC。即,以拉伸带34的拉伸方向相对于中线ML镜像对称的方式将医疗用处置用具10固定于腹壁。
而且,在将创口张开器主体30固定于切开创口INC的状态下同时或依次牵引四条拉伸带34,从而切开创口INC以与中线ML正交的方向为张开方向OD被扩径。
这样,以从多个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角度)中选择出的安装角度来将转换器20安装于固定在了切开创口INC的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开口端部32。
而且,在以任意的一种以上的设置角度将转换器20安装于开口端部32的情况下(参照图4),优选切开创口INC的张开方向OD与连结第一孔22a和第二孔22b的线段LS的垂直二等分线PB所形成的角度θ1为115度±20度,即95度以上且135度以下。另外,优选中线ML与连结第一孔22a和第二孔22b的线段LS所形成的角度θ2为115度±20度。并且,优选角度θ1以及角度θ2为115度±10度,即105度以上且125度以下。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张开方向OD与中线ML正交、垂直二等分线PB与线段LS正交,所以角度θ1与角度θ2相等。
此外,这里所说的角度θ1以及角度θ2是有向角度。角度θ1以相对于患者的躯体BOD向右的方向为基准(零度)而绕逆时针进行测量的直至垂直二等分线PB为止的角度。角度θ2是以从中线ML中医疗用处置用具10的轴心C(肚脐)朝向头部的方向为基准(零度)而绕逆时针进行测量的直至线段LS为止的角度。
角度θ1以及角度θ2为115度±20度,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特别适于处置胆囊GB。参照图5以及图6对该理由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患者的躯体BOD的示意图。在图5中示意地示出胆囊GB以及胃ST。切开创口INC形成于躯体BOD的中线ML上,创口张开器主体30以与图2C以及图4相同的安装角度留置于切开创口INC。具体而言,切开创口INC的张开方向OD与中线ML的正交方向(躯体BOD的左右方向)一致。转换器20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安装角度也与图2C以及图4相同(以下称为第一安装角度)。
图6示出了保持创口张开器主体30固定于切开创口INC并选择其他安装角度(以下称为第二安装角度)来将转换器20固定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状态。更具体而言,图6所示的第二安装角度是使图5所示的第一安装角度绕顺时针方向前进绕90度的角度。
如上所述,在图5所示的第一安装角度中,利用拉伸带34使切开创口INC张开的张开方向OD与连结第一孔22a和第二孔22b的线段LS的垂直二等分线PB所形成的角度θ1为115度±20度。于是,在图5所示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的代表性的使用方式中,在以第一安装角度设置转换器20的情况下的垂直二等分线PB的延伸方向指向胆囊GB。图5中,以使利用拉伸带34将切开创口INC张开的张开方向OD与中线ML的正交方向一致的方式将创口张开器主体30留置于以肚脐BT为中心且沿中线ML而形成的切开创口INC。并且由此,以图5所示的第一安装角度来设置转换器20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能够从同样地与胆囊GB对置的第一孔22a和第二孔22b分别插入钳子与手术刀,所以适于处置胆囊GB。即,第一安装角度能够实现从第一孔22a插入把持用的钳子来吊起胆囊GB并从第二孔22b插入手术刀来很好地切除胆囊GB的胆囊管。
而且,如图6所示,在以第二安装角度将转换器20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情况下的垂直二等分线PB的延伸方向指向胃ST的大弯GC。因此,根据以第二安装角度来设置转换器20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能够利用从第一孔22a和第二孔22b插入的钳子和手术刀很好地对从胃ST的幽门PY至大弯GC的部分进行处置。
在从第二安装角度绕顺时针方向再前进90度而成为第三安装角度的情况下,垂直二等分线PB指向直肠附近,所以利用从第一孔22a以及从第二孔22b插入的处置工具能够很好地对直肠进行处置。此外,在从第三安装角度绕顺时针方向再前进90度而成为第四安装角度的情况下,垂直二等分线PB指向大肠,所以能够利用从第一孔22a以及从第二孔22b插入的处置工具很好地对大肠进行处置。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从多个角度中选择转换器20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安装角度,由此能够以上述例示的胆囊GB以及胃ST等多个脏器为处置对象来很好地进行单孔式手术。另外,转换器20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可装卸,所以在切除脏器后,从创口张开器主体30取下转换器20,从而能够通过直径较大的开口端部32取出切除组织。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还能够进行从安装了转换器20的气腹操作切换为取下转换器20的直视操作、以及取出脏器之类的一系列操作。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当将暂时取下的转换器20再次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时,只要选择相同的安装角度,就能够再现孔22a~22d与脏器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是因为转换器20通过卡合凸部26以及卡定部36(卡定片36a)在相同的位置固定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
此处,在反复将转换器20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情况下,为了不发生选错安装角度而使转换器20的安装变化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设置有指示部29(参照图4)。
图7A以及图7B是说明使用指示部29来进行的转换器20的安装方的俯视图。
图7A示出了使转换器20与开口端部32抵接的非卡定状态。图7B示出转换器20锁定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卡定状态。从图7A的非卡定状态使转换器20相对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沿轴旋转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顺时针方向)旋转规定角度,从而转换器20处于图7B所示的卡定状态。在卡定状态下,卡定机构(卡合凸部26以及卡定部36)将转换器20锁定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
非卡定状态是卡定机构(卡合凸部26以及卡定部36)彼此未卡合的状态,是转换器20与创口张开器主体30虚接触的状态。具体的非卡定状态可以采用很多种,但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置用具10而言,将换器20的卡合凸部26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卡定部36最大限度地偏离的状态设为非卡定状态而在图7A中示出。即,图7A中所示的非卡定状态是卡合凸部26与卡定部36分开45度间隔的状态,上述的规定角度为45度。
此处,指示部29示出图7B所示的卡定状态下的靠垂直二等分线PB的延伸方向。指示部29设置于比垂直二等分线PB更靠轴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规定角度的前方。即,在转换器20与创口张开器主体30虚接触的图7A中指示部29所示的方向同转换器20实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的图7B中垂直二等分线PB所指向的方向一致。
由此,在对创口张开器主体30反复装卸转换器20来从切开创口INC取出切除组织(胆囊GB)的情况下等,能够在安装前预先对转换器20实安装于创口张开器主体30时的孔22a~22d的配置位置进行确认。由此,能够防止选错转换器20的安装角度,并能够避免因重新安装而带给患者的负担。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指示部29是设置于转换器20的顶板部21的外周附近的方向指示用的标志,但这只是一个例子。作为指示部29的其他例子,也可以通过色彩、文字显示等来识别转换器20的角度方向。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包括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各种变形、改进等的实施方式。
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转换器20的上方立体图。在通过第一孔22a且与垂直二等分线PB平行的直线(平行线PL)上还具有其他孔(第四孔22d)。而且,第四孔22d的阀部件24的形成高度与第一孔22a的阀部件24的形成高度不同。即,对该转换器20而言,相对于顶板部21而位于高位的阀部件24的形成高度在第一孔22a与第四孔22d不同。此处,阀部件24成为插入孔22a~22d的处置工具的支点。因此,在垂直二等分线PB的延伸方向上邻接且并列的第一孔22a与第四孔22d中,使支点的高度不同,从而能够很好地防止处置工具彼此干涉。
更具体而言,第一孔22a从顶板部21的突出高度比第二孔22b~第四孔22d从顶板部21的突出高度低。由此,扩大了插入第一孔22a的处置工具的可动区域。由于同样的理由,使第一孔22a的直径比第四孔22d大,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处置工具的基端部的可动区域。

Claims (12)

1.一种医疗用处置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筒状的创口张开器主体,其留置于切开创口;
转换器,其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创口张开器主体的开口端部,并将所述开口端部盖住;以及
孔,其设置于所述转换器的多个位置,供处置工具分别插入至所述创口张开器主体的内部,
所述转换器能够以从多个角度中选择性地选出的设置角度安装于所述开口端部,并且,在所述转换器以各所述设置角度安装于所述开口端部的情况下,所述孔相对于所述创口张开器主体的位置关系互不相同,
所述创口张开器主体具备扩张机构,该扩张机构将所述切开创口保持成向规定的张开方向撑开的状态,
在多个角度的所述设置角度中,所述孔相对于所述切开创口的张开方向的位置关系互不相同,
在所述转换器以任意的一种以上的所述设置角度安装于所述开口端部的情况下,连结第一孔和第二孔的线段的垂直二等分线与所述张开方向所成的角度为115度±2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处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大致配置于正三角形上的所述第一孔至第三孔,并且,从四个以上的角度中选择所述设置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处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孔分别设置有多个能够供所述处置工具插通的阀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处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孔分别设置有多个能够供所述处置工具插通的阀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用处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器具备挠性的顶板部,该顶板部将所述开口端部盖住,
在所述顶板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孔以及所述第二孔,并且
所述阀部件由比所述顶板部更硬的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处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器具备挠性的顶板部,该顶板部将所述开口端部盖住,
在所述顶板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孔以及所述第二孔,并且
所述阀部件由比所述顶板部更硬的材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用处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第一孔且与所述垂直二等分线平行的直线上还具有其他的所述孔,该其他的所述孔的所述阀部件的形成高度与所述第一孔的所述阀部件的形成高度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处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第一孔且与所述垂直二等分线平行的直线上还具有其他的所述孔,该其他的所述孔的所述阀部件的形成高度与所述第一孔的所述阀部件的形成高度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用处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第一孔且与所述垂直二等分线平行的直线上还具有其他的所述孔,该其他的所述孔的所述阀部件的形成高度与所述第一孔的所述阀部件的形成高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用处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第一孔且与所述垂直二等分线平行的直线上还具有其他的所述孔,该其他的所述孔的所述阀部件的形成高度与所述第一孔的所述阀部件的形成高度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处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卡定机构,该卡定机构通过使所述转换器从与所述开口端部抵接的非卡定状态相对于所述创口张开器主体沿轴旋转方向旋转规定角度,从而将所述转换器以卡定状态锁定于所述创口张开器主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用处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所述垂直二等分线而沿所述轴旋转方向旋转所述规定角度所至的前方位置设置有指示部,该指示部示出所述卡定状态下的所述垂直二等分线的延伸方向。
CN201280068131.2A 2012-01-25 2012-01-25 医疗用处置用具 Active CN1040663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00448 WO2013111183A1 (ja) 2012-01-25 2012-01-25 医療用処置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6386A CN104066386A (zh) 2014-09-24
CN104066386B true CN104066386B (zh) 2017-02-22

Family

ID=48872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8131.2A Active CN104066386B (zh) 2012-01-25 2012-01-25 医疗用处置用具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439639B2 (zh)
EP (1) EP2807980B1 (zh)
JP (1) JP5794319B2 (zh)
KR (1) KR101967947B1 (zh)
CN (1) CN104066386B (zh)
ES (1) ES2613871T3 (zh)
WO (1) WO20131111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61406B2 (en) * 2009-03-06 2015-02-24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Surgical access devices and methods providing seal movement in predefined movement regions
EP3488790A4 (en) * 2016-07-25 2020-03-11 Osaka City University SPACER FOR SMALL INCISION ENDOSCOPIC SURGERY
US11883066B2 (en) * 2020-02-19 2024-01-30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Multiple port instrument access device
CN111839623B (zh) * 2020-07-29 2021-05-04 张鹏举 一种小儿肛肠外科医疗器械和器械扩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553A (zh) * 2009-03-06 2010-09-08 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用于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37564B2 (en) * 1998-12-01 2009-05-26 Atropos Limited Wound retractor device
JP2002028163A (ja) 2000-07-17 2002-01-29 Hakko Medical:Kk 切開創保持具
JP2002325769A (ja) * 2000-07-18 2002-11-12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医療用処置用具
US6958037B2 (en) 2001-10-20 2005-10-25 Applied Medical Resources Corporation Wound retra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EP1441648B9 (en) * 2001-10-20 2012-04-25 Applied Medical Resources Corporation Wound retraction apparatus
US20100228096A1 (en) * 2009-03-06 2010-09-09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access into a body cavity
US8251900B2 (en) * 2009-03-06 2012-08-28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Surgical access devices and methods providing seal movement in predefined paths
US8926506B2 (en) 2009-03-06 2015-01-06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access into a body cavity
US8485970B2 (en) * 2008-09-30 2013-07-16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Surgical access device
US8961406B2 (en) 2009-03-06 2015-02-24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Surgical access devices and methods providing seal movement in predefined movement regions
JP2008149332A (ja) 2006-12-14 2008-07-03 Kasatani:Kk 雄型プレス金型、プレス方法、及び当該プレス方法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集光型球状シリコン太陽電池用集光板
EP2152175B1 (en) * 2007-06-05 2015-10-28 Atropos Limited An instrument access device
US20090227843A1 (en) * 2007-09-12 2009-09-10 Smith Jeffrey A Multi-instrument access devices and systems
US9737334B2 (en) 2009-03-06 2017-08-22 Ethicon Ll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ccessing a body cavity
US9078695B2 (en) 2009-06-05 2015-07-14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ccessing a body cavity using a surgical access device with modular seal components
TWI383774B (zh) 2009-07-02 2013-02-01 Wound protector
US20110028794A1 (en) 2009-07-30 2011-02-03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access into a body cavity
US8409086B2 (en) * 2009-12-18 2013-04-02 Covidien Lp Surgical portal with rotating seal
CN102018568B (zh) 2010-12-03 2013-05-08 南京明基医院有限公司 腹腔镜套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553A (zh) * 2009-03-06 2010-09-08 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用于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111183A1 (ja) 2015-05-11
EP2807980A1 (en) 2014-12-03
JP5794319B2 (ja) 2015-10-14
EP2807980B1 (en) 2016-11-23
US20150238179A1 (en) 2015-08-27
US9439639B2 (en) 2016-09-13
CN104066386A (zh) 2014-09-24
KR20140114886A (ko) 2014-09-29
ES2613871T3 (es) 2017-05-26
KR101967947B1 (ko) 2019-04-10
WO2013111183A1 (ja) 2013-08-01
EP2807980A4 (en)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22893B2 (ja) 複数の針を収容する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4066386B (zh) 医疗用处置用具
EP2797519B1 (en) Suture passer guides and related kits
US9168031B2 (en) Expandable thoracic access port
US20090043315A1 (en) Endobag for endoscopic surgery
JP6491684B2 (ja) 埋め込み型プロテーゼのための取り外し可能な展開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2055250B1 (en) Surgical hand access apparatus
US10258372B2 (en) Transabdominal gastric surgery system and method
JP4021552B2 (ja) 手術器具を密閉するためのシール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そのシール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た手術用トロカール
US20130310856A1 (en) Suture Passer Guides and Related Kits and Methods
EP2524662A2 (en) Thoracic access port
US11903610B2 (en) Surgical cannula and methods of use
EP2359752A2 (en) Expandable surgical access port
US20160296244A1 (en) Organic specimen orientation, segmentation and retrieval device
JP2020127710A (ja) 外科用アクセスアセンブリ用の封止
KR101690956B1 (ko) 휴대용 외과매듭 연습기
TWI531350B (zh) 醫療用處置用具
JP5625653B2 (ja) 医療用処置用具
EP3494881B1 (en) Organ measuring tool assembly
JP6633492B2 (ja) カメラ付きトロカール装置
JP2021041147A (ja) 外科用アクセスアセンブリ用のセンタリング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