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4539B - 显示面板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4539B
CN104064539B CN201410265488.0A CN201410265488A CN104064539B CN 104064539 B CN104064539 B CN 104064539B CN 201410265488 A CN201410265488 A CN 201410265488A CN 104064539 B CN104064539 B CN 104064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bulge
display floater
trapezoidal
underla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654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4539A (zh
Inventor
金熙哲
宋泳锡
刘圣烈
崔承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654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64539B/zh
Priority to US14/469,559 priority patent/US9519166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064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4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4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4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9Details of rigid insulating substrates therefor, e.g. three-dimens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1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009Substrate related
    • H05K2201/09045Locally raised area or protrusion of insulating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2Details related to mechanical or acoustic processing, e.g. drilling, punching, cutting, using ultrasound
    • H05K2203/0278Flat pressure, e.g.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with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基板的电极间距较大的问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电路基板、柔性电路板和压头,电路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柔性电路板包括与每一第一电极相对应的第二电极,在衬底基板与第一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包括分别与第一电极和衬底基板相接触的上下两个底面;垂直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和衬底基板的凸起结构的剖面图为梯形,梯形与凸起结构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连接的边分别为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梯形的上底的宽度不大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梯形下底的宽度等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同一位置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技术的不断发展,LCD制造厂商不断地追求成本最低化,生产效率最大化。模组Module段材料成本约占到LCD材料总成本的50%左右,降低Module的材料成本对降低整体成本有直接意义。而微间距Fine Pitch技术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减少电极间距,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压接的效率,实现产能最大化;因此进一步提升Fine Pitch技术能力成为很多LCD厂商长期追求的目标。
图1为现有技术中阵列基板与柔性电路板的压接结构,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阵列基板上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0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01上的多个第一电极102;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103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103表面的第二电极104;所述第一电极102与第二电极104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带(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电连接。所述ACF中包括两种主要的物质,分别是导电粒子105和热固型树脂。通过压接工艺将所述第一电极102与第二电极104通过导电粒子105连接在一起,实现电路导通,热固型树脂起到物理连接的作用,保证连接强度。
随着液晶面板的分辨率向着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阵列基板上的导线的数目相应的增多,如果电极间距Pitch(指的是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102的同一位置之间的距离)不缩小,那么阵列基板的面积就将增大,成本相应的也会增大,这对于控制生产成本是不利的,所以把电极间距Pitch缩小,进行Fine Pitch的优化就变得很重要。
该阵列基板与柔性电路板压接结构中,Pitch=W+G+2M,其中,M表示偏移量,指的是第一电极102的中心和与之对应的第二电极104的中心的偏移量,该偏移量是由于压接设备的精度问题导致的,是不能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G表示最小绝缘距离,指的是第一电极102与下一个柔性电路的第二电极104之间所允许的最小距离,即为了保证相邻两个电极不短路而设的最小距离,所述最小绝缘距离与ACF内导电粒子、的大小和密度有关,导电粒子、越大密度越高(即导电性越好),最小绝缘距离就需要越大,反之最小绝缘距离就越小,而Fine Pitch要求最小绝缘距离越小越好;W表示最小压接宽度,是指第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4为保证电路导通及稳定所需要的最小重合宽度,所述最小压接宽度与导电粒子、的密度有关系,导电粒子、的密度越大,单位面积内的导电粒子数越多,导电的面积越大(导电性越好),所以重合宽度就可以缩小,最小压接宽度就小,这是Fine Pitch所希望的结果。但最小绝缘距离要求较小导电粒子的密度,而最小压接宽度则要求增大导电离子的密度,二者不能同时满足要求,所以目前业界的Fine Pitch优化水平还不能进一步有效地减小各电极之间的间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基板的电极间距较大的问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电路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绝缘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上下两个底面,其中所述上底面与第一电极相接触,所述下底面与衬底基板相接触。
所述电路基板中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绝缘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上下两个底面,其中所述上底面与第一电极相接触,所述下底面与衬底基板相接触,使得所述第一电极与衬底基板之间的高度增加,在通过后续的压接工艺过程将所述电路基板和与之对应的柔性电路板压接在一起的过程中,使得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中的第二电极电连接,而且不需要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各向异性导电胶带ACF,消除了ACF对压接宽度和最小绝缘宽度的限制,进而使得在压接宽度很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也可以实现良好的导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路基板的电极间距较大的问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较佳的,在沿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为1-2μm。在该高度范围内,比较容易形成所述凸起结构,此外,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范围可以扩大到0.5-3μm,但是,当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较小时,不容易形成所述凸起结构,而当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较大时,会导致所述凸起结构的宽度整体增大,不利于减小所述电路基板的电极间距。
较佳的,所述上底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相匹配;一般的,所述上底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相同;或者,所述上底面的面积等于或稍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覆盖面积,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完全形成在所述上底面上,增大所述第一电极与其它电极的接触面积,以实现良好的导通。
较佳的,所述凸起结构的下底面的相互接触且覆盖所述阵列基板;所述相邻的两个下底面相处接触,可以有效的阻止所述凸起结构发生滑动,有利于提高压接精度。
较佳的,所述上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下底面的面积。所述下底面的面积较大时,有利于防止所述凸起结构发生滑动。
较佳的,垂直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和衬底基板的凸起结构的剖面图形为梯形。当所述剖面图形为梯形时,所述凸起结构的上底面的表面比较平坦,有利于在所述梯形的上方形成第一电极;同时较宽的下底面可以有效防止凸起结构发生滑动。此外,所述凸起结构的剖面图形还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等其他形状。
较佳的,所述凸起结构采用树脂材料;因为所述树脂材料易于成形,便于形成所述凸起结构。同时,所述凸起结构还可以采用氮化硅或氧化硅等其他的无机绝缘材料,但采用无机绝缘材料的制作工艺相对比较复杂,且生产成本较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电路基板、位于电路基板之上的柔性电路板和位于柔性电路板之上的压头,其中,所述电路基板为上述的电路基板。
所述显示面板中的电路基板中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绝缘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上下两个底面,其中所述上底面与第一电极相接触,所述下底面与衬底基板相接触,使得所述第一电极与衬底基板之间的高度增加,在通过后续的压接工艺将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压接在一起的过程中,使得所述电路基板与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设置在柔性线路板中的第二电极电连接,而且不需要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ACF,消除了ACF中的导电粒子的浓度对压接宽度和最小绝缘宽度的限制,进而使得在压接宽度很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也可以实现良好的导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路基板的电极间距较大的问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较佳的,垂直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和衬底基板的凸起结构的剖面图形为梯形。当所述剖面图形为梯形时,所述凸起结构的上底面的表面比较平坦,有利于在所述梯形的上方形成第一电极;同时较宽的下底面可以有效防止凸起结构发生滑动。此外,所述凸起结构的剖面图形还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等其他形状。
较佳的,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每一第一电极相对应的第二电极,所述梯形与上底面连接的边为该梯形的上底,所述梯形与下底面连接的边为该梯形的下底;所述梯形的上底的宽度不大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梯形下底的宽度等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同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实际工艺中,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大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当所述上底的宽度不大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同一位置之间的距离时,不会出现一个第一电极同时连接两个第二电极情况,有利于防止出现由于位于所述上底表面的第一电极同时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而导致的短路的情况,即使在压接偏移量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柔性电路板的两个相邻的第二电极之间发生短路;同时所述凸起结构的下底面相互连接,可以防止所述凸起结构发生滑动,有利于提高压接精度。
较佳的,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与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第二电极直接连接,消除了ACF中的导电粒子的浓度对压接宽度和最小绝缘宽度的限制,进而使得在压接宽度很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也可以实现良好的导通。
较佳的,所述压头上用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接触的面为齿状结构。因为电路基板中绝缘层的高度是不均匀的,在压接过程中有些第一电极和与之对应的第二电极可能不能实现连接或连接较差,通过将所述压头的用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接触的面设计成齿状结构,使得所述柔性电路板在压接过程中产生与之形状相同的形变,消除由于凸起结构的高度不均所造成的连接不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阵列基板与柔性电路板压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压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压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基板的电极间距较大的问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电路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绝缘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上下两个底面,其中所述上底面与第一电极相接触,所述下底面与衬底基板相接触。
其中,在沿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为1-2μm,在该高度范围内,比较容易形成所述凸起结构;
所述上底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相匹配,尽量增大所述第一电极与其它电极的接触面积,以实现良好的导通以实现良好的导通。
所述凸起结构的下底面的相互接触且覆盖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凸起结构的下底面相互接触时,可以有效的阻止所述凸起结构发生滑动,提高压接的精度。
一般的,所述上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下底面的面积。所述下底面的面积较大时,有利于防止所述凸起结构发生滑动。
垂直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和衬底基板的凸起结构的剖面图形为梯形;当所述剖面图形为梯形时,所述凸起结构的上底面的表面比较平坦,有利于在所述梯形的上方形成第一电极;同时有利于凸起结构的下底面连接在一起,防止凸起结构发生滑动;
所述凸起结构采用树脂材料;因为所述树脂材料易于成形,便于形成所述凸起结构。同时,所述凸起结构还可以采用氮化硅或氧化硅等其他的无机绝缘材料,但采用无机绝缘材料的制作工艺相对比较复杂,且生产成本较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电路基板、位于所述电路基板之上的柔性电路板和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上的压头,其中,所述电路基板为上述的电路基板。在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电路基板可以为该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所述第一电极可以为该显示面板的扫描线或数据线。
具体的,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电路基板20、位于电路基板20之上的柔性电路板21和位于柔性电路板21之上的压头22。
其中,所述电路基板20包括:衬底基板201,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201上方的多个第一电极202,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201与第一电极202之间的、与每一所述第一电极202相对应的绝缘的凸起结构204,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上下两个底面,其中,每一所述第一电极202位于一所述凸起结构204的上方,使得所述电路基板20中的第一电极202与柔性电路板21直接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1包括与每一所述第一电极202相对应的第二电极211。其中,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20上的第一电极202与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21上的第二电极211直接连接。所述压头22为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板状结构,所述压头22的用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接触的面为平坦的表面。
在沿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结构204的高度为0.5-3μm;但是,当所述凸起结构204的高度较小时,不容易形成所述凸起结构204,而当所述凸起结构204的高度较大时,则会导致所述凸起结构204的宽度整体增大,不利于减小所述电路基板20的电极间距,不能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因此,较佳的,所述凸起结构204的高度为1-2μm,在该高度范围内比较容易形成所述凸起结构204,同时还有利于控制所述凸起结构204的整体宽度。
所述凸起结构204的上底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相匹配;一般的,所述上底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相同;或者,所述上底面的面积等于或稍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覆盖面积,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完全形成在所述上底面上,增大所述第一电极与其它电极的接触面积,以实现良好的导通。
所述凸起结构204的下底面相互接触且覆盖所述阵列基板;所述相邻的两个下底面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的阻止所述凸起结构发生滑动,有利于提高压接精度。
同时垂直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和衬底基板的凸起结构204的剖面图形为梯形,所述梯形与上底面连接的边为该梯形的上底,所述梯形与下底面连接的边为该梯形的下底;当所述剖面图形为梯形时,所述凸起结构204的上底面的表面比较平坦,有利于在所述梯形的上方形成第一电极202;同时有利于凸起结构204的下底面相互接触,防止凸起结构发生滑动,提高压接的精度。此外,所述凸起结构204的剖面图形还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等其他形状。
其中,所述梯形的上底的宽度不大于两个第二电极211之间的间隔距离。实际工艺中,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大于所述两个第二电极211之间的间隔距离;因此,当所述上底的宽度不大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时,不会出现一个第一电极同时连接两个第二电极情况,有利于防止出现由于位于所述上底表面的第一电极同时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而导致的短路的情况,即使在压接偏移量较大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发生短路的情况;
所述梯形下底的宽度等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211同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当所述梯形下底的宽度等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211同一位置之间的距离时,使得所述凸起结构的下底面相互接触,可有效防止所述凸起结构204发生滑动动,有利于提高压接精度。
所述凸起结构204采用树脂材料制作,由于树脂材料硬度较低,易于成型,因此,使用树脂材料更容易形成所述凸起结构204。此外,所述凸起结构204还可以采用氮化硅或氧化硅等其他的无机绝缘材料制作,但采用无机绝缘材料的制作工艺相对比较复杂,且成本较高。
具体实施时,可采用如下参数实现,所述凸起结构204的剖面图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梯形的高度为1-2μm,上底宽度为约2μm,下底宽度约为5μm,所述第一电极202的宽度与所述上底的宽度相同,约为2μm;
此时,与所述电路基板20相对应的柔性电路板21的电极间距(即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211的同一位置之间的距离)约为5μm,与所述梯形的下底的宽度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约为2μm,与所述梯形的上底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电极211的宽度约为3μ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显示面板,参见图3,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电路基板20、位于电路基板20之上的柔性电路板21和位于柔性电路板21之上的压头22′。剖面结构如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与剖面结构如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基板相同,二者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压头22′上用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1相接触的面为齿状结构。因为电路基板中凸起结构的高度是不均匀的,导致有些第一电极202和与之对应的第二电极211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在压接过程中二者可能不能实现连接或连接较差;该显示面板中,通过将所述压头22′的用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1相接触的面设计成齿状结构,使得所述柔性电路板21在压接过程中产生与之形状相同的形变,消除由于所述凸起结构204的高度不均所造成的连接不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路基板,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和第一电极之间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上下两个底面,其中所述上底面与第一电极连接,所述下底面与衬底基板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与衬底基板之间的高度增加,进而通过压接工艺使得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不需要在所述电极基板与柔性电路板之间设置ACF,因此,消除了ACF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最小压接宽度以及最小绝缘距离的限制,使得即使在压接宽度很小的情况下,所述电路基板和与之对应的柔性电路板也可以实现良好的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路基板的电极间距较大的问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电路基板、位于电路基板之上的柔性电路板和位于柔性电路板之上的压头,所述电路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每一第一电极相对应的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绝缘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上下两个底面,其中,所述上底面与所述第一电极相接触,所述下底面与所述衬底基板相接触;
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和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凸起结构的剖面图为梯形,所述梯形与所述凸起结构的上底面连接的边为该梯形的上底,所述梯形与所述凸起结构的下底面连接的边为该梯形的下底;所述梯形的上底的宽度不大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梯形下底的宽度等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的同一位置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沿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为1-2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下底面相互接触且覆盖所述衬底基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下底面的面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采用树脂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与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第二电极直接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上用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接触的面为齿状结构。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权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410265488.0A 2014-06-13 2014-06-13 显示面板及装置 Active CN104064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5488.0A CN104064539B (zh) 2014-06-13 2014-06-13 显示面板及装置
US14/469,559 US9519166B2 (en) 2014-06-13 2014-08-26 Circuit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5488.0A CN104064539B (zh) 2014-06-13 2014-06-13 显示面板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4539A CN104064539A (zh) 2014-09-24
CN104064539B true CN104064539B (zh) 2017-01-04

Family

ID=5155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5488.0A Active CN104064539B (zh) 2014-06-13 2014-06-13 显示面板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519166B2 (zh)
CN (1) CN1040645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9015B (zh) * 2017-10-30 2019-11-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与ic芯片的绑定方法
CN108458816B (zh) * 2018-03-09 2020-06-2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曲面电极结构
CN109493748B (zh) * 2019-01-04 2021-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11190502B (zh) * 2019-12-24 2022-09-13 南京芯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止触摸屏微短路的生产工艺
TWI737545B (zh) * 2020-11-20 2021-08-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9047A (en) * 1996-05-24 1998-06-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lexible circuitized interposer with apertured memb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6507113B1 (en) * 1999-11-19 2003-01-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lectronic interfac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CN1670578A (zh) * 2004-03-17 2005-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学装置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电光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166802U (zh) * 2011-07-18 2012-03-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绑定芯片的柔性电路板及压接后的液晶面板
CN103200788A (zh) * 2013-04-10 2013-07-10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接头和压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49252B1 (ko) * 2004-08-23 2011-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테이프 배선 기판, 그 테이프 배선 기판을 포함하는반도체 칩 패키지 및 그 반도체 칩 패키지를 포함하는액정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9047A (en) * 1996-05-24 1998-06-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lexible circuitized interposer with apertured memb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6507113B1 (en) * 1999-11-19 2003-01-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lectronic interfac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CN1670578A (zh) * 2004-03-17 2005-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学装置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电光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166802U (zh) * 2011-07-18 2012-03-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绑定芯片的柔性电路板及压接后的液晶面板
CN103200788A (zh) * 2013-04-10 2013-07-10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接头和压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4539A (zh) 2014-09-24
US20150366053A1 (en) 2015-12-17
US9519166B2 (en) 2016-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4539B (zh) 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3809344B (zh) 显示装置
CN10703937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777418A (zh)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186287A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00162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5722615U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3353695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6298809B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8718481B (zh) 一种引脚结构及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
CN208336216U (zh)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终端
CN203365865U (zh) 一种阵列基板、覆晶薄膜和显示装置
CN106940502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841721B (zh) 触摸面板
CN102629037B (zh) 阵列基板、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81692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2794782U (zh) 一种交替布线的接触端子对
CN105652545A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1726874B (zh) 显示面板与软性电路板的接合结构
CN203217513U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1259597Y (zh) 可挠式显示面板
CN203275842U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549235A (zh) 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电池以及包含该电池的电子设备
CN101539690A (zh) 基板电极结构及使用其与驱动元件的接合结构
CN204462585U (zh) 导电固定结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