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3073A - 指点杆 - Google Patents

指点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3073A
CN104063073A CN201410058045.4A CN201410058045A CN104063073A CN 104063073 A CN104063073 A CN 104063073A CN 201410058045 A CN201410058045 A CN 201410058045A CN 104063073 A CN104063073 A CN 104063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head
trackpoint
annular support
main part
suppor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80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3073B (zh
Inventor
百田哲隆
平野伸儿
柳沼贞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63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3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3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30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Forc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特性的稳定性高且能够实现薄型化的指点杆。该指点杆(100)具备:操作体(10),其具有基部(1)、从基部(1)向上方突出的操作部(2)、以及以围绕基部(1)的方式延伸配置的环状支承部(3);多个传感器元件(21、22、23、24),其用于检测基部(1)的挠曲量;以及上侧固定板(40)以及下侧固定板(50),它们夹着环状支承部(3)而进行固定,其中,环状支承部(3)具有被下侧固定板(50)支承的主体部(31)、以及沿着下侧固定板(50)而从主体部(31)的外周(31a)向外侧延伸配置且形成得比主体部(31)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薄的固定部(34),在固定部(34)处被上侧固定板(40)以及下侧固定板(50)夹持。

Description

指点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入操作的指点杆,尤其是涉及一种即使薄型化也可获得稳定输出的指点杆。
背景技术
在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施加使其倾倒的力来操作的指点杆用于输入操作。指点杆用于检测微小位移,且正确的检测非常困难,从而不断努力提高检测特性。另外,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薄型化,指点杆也谋求极限薄型化。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利用上下的固定构件来固定操作体(操作部)的指点杆的构造。
图11是表示现有的指点杆200的剖视图。在指点杆200中,在作为上下的固定构件的第一支承件210与第二支承件220之间夹着底板500的状态下,除了利用第一支承件210与第二支承件220来夹持底板500的夹持部之外,还在第一支承件210上具备用于使操作部201向外部突出的开口部210a。另外,在开口部210a附近具备第一支承件210的竖立部211,在该竖立部211与第二支承件220之间形成间隙,利用该间隙而具备由第一支承件210与第二支承件220来夹住操作部201的操作部安装用夹持部233。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能够无须将操作部201向第二支承件220焊接的作业。在向底板500的指点杆安装作业中,在将第一支承件210与第二支承件220通过焊接或者铆接构造而形成为一体的同时,能够利用两支承件210、220来夹住底板500与操作部201。由此,能够实现作业工序的简化、进而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由于采用操作部201没有直接焊接于底板500的构造,因此底板500的变形难以传递到在操作部201上配置的检测元件。
如此,在现有的指点杆200中,通过将第一支承件210与第二支承件220由焊接或者铆接构造而形成为一体,产生利用两支承件210、220来夹住操作部201的按压力。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75390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第一支承件210与第二支承件220由焊接或者铆接构造而形成为一体,因此由第一支承件210与第二支承件220来夹持操作部201的按压力不均。因此,由于施加不均匀的按压力,从而在操作部201处产生变形,该变形向配置于操作部201的检测元件传递。为此,存在有对操作部201的操作进行检测的检测特性的稳定性恶化这样的问题。
为了防止上述问题,使用刚性较高的厚壁的支承件(固定板),另外也可以将操作部(操作体)201的被夹持部(固定部)形成为厚壁。这样的话,能够难以产生通过焊接等成为一体时的支承件的变形,并且被夹持部形成为厚壁,因此变得难以变形,从而能够抑制变形。然而,存在有由第一支承件210与第二支承件220来夹持的操作部安装用夹持部233的厚度增大而使薄型化变得困难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特性的稳定性高且能够实现薄型化的指点杆。
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点杆,其具备:操作体,其包括形成有多个挠曲部的基部、从所述基部向上方突出的操作部、以及以围绕所述基部的方式延伸配置的环状支承部;多个传感器元件,它们用于检测所述多个挠曲部各自的挠曲量;以及上侧固定板及下侧固定板,它们夹着所述环状支承部而进行固定,所述指点杆的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承部具有主体部和固定部,所述主体部被所述下侧固定板支承,所述固定部沿着所述下侧固定板而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向外侧延伸配置且形成得比所述主体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薄,所述环状支承部在所述固定部处被所述上侧固定板及所述下侧固定板夹持。
根据该结构,环状支承部在沿着下侧固定板而从主体部的外周向外侧延伸配置的固定部处被上侧固定板以及下侧固定板夹持,因此即便使用刚性较高的固定构件,由于环状支承部的主体部介于固定部与基部之间,因此虽在固定部处产生变形,但也不会向挠曲部传递变形。因此,能够提高检测特性的稳定性。另外,环状支承部的主体部通过与被上侧固定板以及下侧固定板固定的固定部进行分离而不会产生变形,不需要形成为厚壁。因此,能够实现环状支承部的薄型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指点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点杆具有对所述上侧固定板以及所述下侧固定板进行紧固的紧固构件,所述固定部具有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朝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片,在所述多个突出片上形成有紧固构件插通孔,使所述紧固构件穿过所述紧固构件插通孔,并在所述上侧固定板与所述下侧固定板之间紧固有所述多个突出片。
通常来说,由紧固构件进行的固定在其附近容易产生较大变形。根据本结构,固定部是从主体部的外周朝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片,在形成于突出片的紧固构件插通孔的位置处利用紧固构件来固定,因此,因紧固构件而产生的变形难以传递至挠曲部,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特性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指点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挠曲部在俯视观察下以所述操作部为中心而分别沿前后左右这四个方向延伸配置,所述紧固构件插通孔以所述操作部为中心而位于所述多个挠曲部的相邻的挠曲部之间的四个方向上。
根据该结构,将紧固构件插通孔在俯视观察下配置在四个方向的挠曲部之间的四个方向上,在与挠曲部分离的位置处利用紧固构件进行了紧固,因此,因紧固构件而产生的变形难以传递至挠曲部,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特性的稳定性。另外,在不使紧固构件插通孔接近挠曲部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水平方向上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指点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固定板具备能够供所述主体部向内侧插入的圆形开口部,所述环状支承部在所述固定部处被所述圆形开口部的缘部与所述下侧固定板夹持。
根据该结构,圆形开口部的缘部在大致整周上以均匀的力来夹持固定部中的距离操作部的距离相等的部位,因此在主体部的外周产生不均匀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特性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指点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形成为与所述圆形开口部大致相等的圆形,并且具有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在所述圆形开口部的缘部形成有供所述突出部插入的切口部。
根据该结构,将形成在主体部的外周的突出部插入到形成在圆形开口部的缘部的切口部,因此能够进行组装操作体时的构件的定位以及止转。
在本发明的指点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固定板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比所述环状支承部向外侧扩展。
在下侧固定板的外侧边缘有时残留切断时产生的毛刺。当操作体固定在该毛刺之上时,在操作操作体时,由于该毛刺的影响而使检测特性恶化。但是,根据该结构,由于操作体始终位于外侧边缘的内侧,因此能够不产生因毛刺而导致的检测特性的恶化。
在本发明的指点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固定板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比所述环状支承部向外侧扩展。
在上侧固定板的外侧边缘有时残留切断时产生的毛刺。当操作体固定在该毛刺之下时,在操作操作体时,由于该毛刺的影响而使检测特性恶化。但是,根据该结构,由于操作体始终位于外侧边缘的内侧,因此能够不产生因毛刺而导致的检测特性的恶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环状支承部在沿着下侧固定板从主体部的外周向外侧延伸配置的固定部处被上侧固定板以及下侧固定板夹持,因此不会向挠曲部传递变形。因此,能够使检测特性的稳定性提高。另外,环状支承部的主体部通过与被上侧固定板及下侧固定板固定的固定部分离而不会产生变形,因此能够实现环状支承部的薄型化。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检测特性的稳定性高且能够实现薄型化的指点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点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点杆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点杆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与图3相反的方向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3以及图4所示的操作体的说明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操作体的仰视图。
图7中,(a)是沿着图2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b)是沿着图2的B-B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2的C-C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操作体与薄膜基板的配置的仰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操作体与薄膜基板的配置的仰视图。
图11是表示现有的指点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 指点杆
1 基部
1a 凹部
1b 上表面
1c 下表面
2 操作部
2a 下端部
3 环状支承部
10 操作体
11、12、13、14 挠曲部
15、16、17、18 有底凹部
19 最深部
20 薄膜基板
21、22、23、24 传感器元件
31 主体部
31a 外周
32、33 突出部
34 固定部
35、36、37、38 突出片
35a、36a、37a、38a 紧固构件插通孔
40 上侧固定板
41 圆形开口部
41a 缘部
42、43 切口部
45、46、47、48 上侧固定孔
50 下侧固定板
55、56、57、58 下侧固定孔
60 紧固构件
70 粘合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指点杆100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图3的相反方向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3以及图4所示的操作体10的说明图。图6是图5所示的操作体10的仰视图。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的剖视图,图7(a)是沿着图2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7(b)是沿着图2的B-B线剖开的剖视图。图8是沿着图2的C-C线剖开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操作体10与薄膜基板20的配置的仰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此,将图1所示的Z1侧设为上方,将Z2侧设为下方。
图1所示的指点杆100是由操作者进行输入操作的操作体10被上侧固定板40以及下侧固定板50夹持的输入装置。另外,如图3以及图4所示,指点杆100具备安装有传感器元件21、22、23、24的薄膜基板20。
操作体10是将树脂成形而成的,如图2~图5所示,具有基部1、从基部1向上方(Z1侧)突出的操作部2、以及以围绕基部1的方式延伸配置的环状支承部3。
薄膜基板20配置有传感器元件21、22、23、24,且设有未图示的配线。另外,粘贴有用于保护传感器元件21、22、23、24与配线的覆盖薄膜。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便于理解地表示传感器元件21、22、23、24的配置,未图示该覆盖薄膜。
如图7以及图8所示,环状支承部3以围绕基部1的方式向下方(Z2侧)延伸配置,成为与下侧固定板50抵接且被支承的部分。环状支承部3具有对取出薄膜基板20的Y1侧以外的基部1进行围绕的主体部31、以及沿着下侧固定板50从主体部31的外周31a向外侧延伸配置并且形成得比主体部31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薄的固定部34(参照图5)。
上侧固定板40以及下侧固定板50通过加工薄金属板而成,以夹持操作体10以及薄膜基板20的方式利用紧固构件60来固定。另外,上侧固定板40借助未图示的安装构件而固定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等。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的动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中,如图5(b)所示,操作体10在基部1中的操作部2突出的一侧的相反侧(Z2侧)具有挠曲部11、12、13、14与有底凹部15、16、17、18。
如图6所示,挠曲部11、12、13、14在俯视观察下以操作部2为中心而分别在前后左右这四个方向(X1方向、X2方向、Y1方向、Y2方向)上延伸配置。将用于检测各自的挠曲量的传感器元件21、22、23、24与挠曲部11、12、13、14对应地配置(参照图4)。
传感器元件21、22、23、24是一种应变计,连接有在薄膜基板20上设置的配线(未图示)。该配线与未图示的电路部连接,向传感器元件21、22、23、24稳态地流入电流。当进行施加使操作部2倾倒的力的操作时,传感器元件21、22、23、24的电阻值变化。由于向传感器元件21、22、23、24流入有电流,因此能够检测电阻值的变化所引起的电压的变化。通过由电路部来运算该电压的变化,能够检测操作部2倾倒的方向、按压力(倾倒量)的大小。
接着,详细说明各构件的特征。
如图5所示,操作体10在基部1的下表面1c具有挠曲部11、12、13、14与有底凹部15、16、17、18。如图6所示,从基部1的中央处观察,挠曲部11、12、13、14各自配置在X1方向、Y1方向、X2方向、Y2方向,有底凹部15、16、17、18各自形成在从X1方向、Y1方向、X2方向、Y2方向偏离45度的方向。即,基部1在从Z2侧的俯视观察下,在挠曲部11、12、13、14之间具有有底凹部15、16、17、18。
薄膜基板20以传感器元件21、22、23、24与挠曲部11、12、13、14对应的方式借助粘合材料70而粘贴在基部1的具有有底凹部15、16、17、18的一侧(Z2侧)。薄膜基板20以紧贴于挠曲部11、12、13、14的方式借助粘合材料70而进行粘合。如图8所示,粘合材料70的多余量能够以将附近的有底凹部15、17作为释放空间的方式流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以外的附图中省略了粘合材料70。对于有底凹部16、18也是相同的。如此一来,借助粘合材料70能够使薄膜基板20与挠曲部11、12、13、14紧贴,因此传感器元件21、22、23、24能够稳定地检测挠曲部11、12、13、14的挠曲。
如图5(a)以及图8所示,基部1的上表面1b具有以围绕操作部2的下端部2a的方式从环状支承部3侧朝向下端部2a侧凹陷的凹部1a,凹部1a的最深部19形成为比环状支承部3侧向下端部2a侧的位置偏移。如图8所示,基部1的下表面1c配置在使传感器元件21、22、23、24与最深部19对应的位置。
环状支承部3以围绕基部1的方式向Z2侧延伸配置,具有围绕基部1的主体部31以及从主体部31的外周31a向外侧延伸配置的固定部3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固定部34形成得比主体部31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薄。另外,具有从主体部31的外周31a朝向外侧突出的突出片35、36、37、38,在突出片35、36、37、38中形成有紧固构件插通孔35a、36a、37a、38a。需要说明的是,突出片35、36、37、38各自形成在从X1方向、Y1方向、X2方向、Y2方向偏离45度的方向。即,如图5所示,挠曲部11、12、13、14在俯视观察下以操作部2为中心而分别向前后左右这四个方向延伸配置,紧固构件插通孔35a、36a、37a、38a位于多个挠曲部11、12、13、14的相邻的挠曲部之间的四个方向上。
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下侧固定板50具备下侧固定孔55、56、57、58。另外,如图9所示,下侧固定板50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从环状支承部3向外侧扩展。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重叠位置,图9成为对下侧固定板50进行透视的仰视图。
如图9所示,上侧固定板40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从环状支承部3向外侧扩展。另外,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上侧固定板40具备上侧固定孔45、46、47、48以及能够供主体部31向内侧插入的圆形开口部41。
如图2以及图6所示,主体部31的外周31a形成为与上侧固定板40的圆形开口部41大致相等的圆形,并且具有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突出部32、33。
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在圆形开口部41的缘部41a形成有供突出部32、33插入的切口部42、43。利用切口部42、43,能够进行在向指点杆100组装操作体10时的构件的定位以及止转。
由此,环状支承部3在突出部32、33插入到切口部42、43的状态下使固定部34与圆形开口部41的缘部41a和下侧固定板50分别抵接。在突出片35、36、37、38的位置处,使紧固构件60从下侧固定孔55、56、57、58穿过紧固构件插通孔35a、36a、37a、38a以及上侧固定孔45、46、47、48,从而将上侧固定板40与下侧固定板50紧固起来。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紧固构件60而使用螺纹,上侧固定孔45、46、47、48成为阴螺纹。由此,环状支承部3的固定部34在突出片35、36、37、38的位置处由螺纹紧固,被圆形开口部41的缘部41a与下侧固定板50夹持。圆形开口部41的缘部41a在大致整周上利用均匀的力来夹持固定部34中的距离操作部2的距离相等的部位,因此不会在主体部31的外周31a上产生不均匀的变形。
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搭载于未图示的电子设备,从而固定上侧固定板40以及下侧固定板50。作为上侧固定板40以及下侧固定板50而使用刚性较高的固定构件,从而将指点杆100固定在电子设备上,能够稳定地操作操作部2。需要说明的是,操作部2优选具有收纳于电子设备的内部而向电子设备的外部突出的结构,优选在操作部2的周围以堵塞间隙的方式配置缓冲件,防止水或灰尘向电子设备内部浸入。另外,为了改变操作感触,优选在操作部2上覆盖橡胶材料的操作用帽。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1的上表面1b具有以围绕操作部2的下端部2a的方式从环状支承部3侧朝向下端部2a侧凹陷的凹部1a,凹部1a的最深部19形成为比环状支承部3侧向下端部2a侧的位置偏移,基部1的下表面1c配置在使传感器元件21、22、23、24与最深部19对应的位置。当进行施加使操作部2倾倒的力的操作时,凹部1a的最深部19形成为比环状支承部3侧向下端部2a侧的位置偏移,因此,在此挠曲部11、12、13、14尤为挠曲,位移在该附近集中。在俯视观察下,传感器元件21、22、23、24配置在与最深部19对应的位置,因此挠曲的中心距离操作部2较近,因此与其他情况相比挠曲量较大,传感器元件21、22、23、24的电阻值更大地变化。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与以往相比能够实现检测灵敏度的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1在操作部2突出的一侧的相反侧,在俯视观察下在挠曲部11、12、13、14之间具有有底凹部15、16、17、18。利用在挠曲部11、12、13、14之间形成的有底凹部15、16、17、18,使挠曲部11、12、13、14之间的基部1变得容易变形,因此与不存在有底凹部15、16、17、18时相比,应力在挠曲部11、12、13、14处集中而能够进行精度良好的检测,并且与具有贯通孔时相比能够防止液体物的浸入。
另一方面,设于突出片35、36、37、38的紧固构件插通孔35a、36a、37a、38a以操作部2为中心而位于挠曲部11、12、13、14的相邻的挠曲部之间的四个方向上。与位于挠曲部11、12、13、14的方向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紧固构件插通孔35a、36a、37a、38a与挠曲部11、12、13、14的距离配置得更远。通常来说,由紧固构件进行的固定在其附近容易产生较大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与挠曲部11、12、13、14分离的位置处利用紧固构件60进行紧固,因此,因紧固构件60而产生的变形难以传递到挠曲部11、12、13、14。
另外,主体部31通过与在上侧固定板40以及下侧固定板50处固定的固定部34分离而不产生变形。因此,环状支承部3的主体部31不需要形成为厚壁。即,能够实现环状支承部3的薄型化。另外,即便作为上侧固定板40以及下侧固定板50而使用刚性较高的固定构件,由于环状支承部3使主体部31介于固定部34与基部1之间,因此即使在固定部34处产生变形,也不会由主体部31向挠曲部11、12、13、14传递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制造方面,在下侧固定板50的外侧边缘有时残留切断时产生的毛刺。当操作体10固定在该毛刺之上时,在对操作体10进行操作时,由于该毛刺的影响而产生操作体10的变形、毛刺向操作体10的咬入、毛刺的变形等,使检测特性恶化。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中,如图9所示,下侧固定板50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比环状支承部3向外侧扩展,操作体10始终位于外侧边缘的内侧。由此,不会产生毛刺所引起的检测特性的恶化。
同样地,在上侧固定板40的外侧边缘有时残留有切断时产生的毛刺。当操作体10固定在该毛刺之下时,在对操作体10进行操作时,由于该毛刺的影响而产生操作体10的变形、毛刺向操作体10的咬入、毛刺的变形等,使检测特性恶化。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中,如图9所示,上侧固定板40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比环状支承部3向外侧扩展,操作体10始终位于外侧边缘的内侧。由此,不会产生毛刺所引起的检测特性的恶化。
以下,对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中,环状支承部3具有被下侧固定板50支承的主体部31、以及沿着下侧固定板50从主体部31的外周31a向外侧延伸配置且形成得比主体部31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薄的固定部34,在固定部34处被上侧固定板40以及下侧固定板50夹持。根据该结构,环状支承部3在沿着下侧固定板50从主体部31的外周31a向外侧延伸配置的固定部34处被上侧固定板40以及下侧固定板50夹持,因此即便使用刚性较高的固定构件,由于环状支承部3的主体部31介于固定部34与基部1之间,因此虽然在固定部34处产生变形,但也不会将变形传递到挠曲部11、12、13、14。因此,能够提高检测特性的稳定性。另外,环状支承部3的主体部31通过与固定于上侧固定板40以及下侧固定板50的固定部34分离而不会产生变形,因此不需要形成为厚壁。因此,能够实现环状支承部3的薄型化。
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具有对上侧固定板40以及下侧固定板50进行紧固的紧固构件60,固定部34具有从主体部31的外周31a朝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片35、36、37、38,在多个突出片35、36、37、38上形成紧固构件插通孔35a、36a、37a、38a,使紧固构件60穿过紧固构件插通孔35a、36a、37a、38a,在上侧固定板40与下侧固定板50之间紧固有多个突出片35、36、37、38。通常来说,由紧固构件进行的固定在其附近处容易产生较大变形。根据本实施方式,固定部34具有从主体部31的外周31a朝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片35、36、37、38,在形成于突出片35、36、37、38的紧固构件插通孔35a、36a、37a、38a的位置处利用紧固构件60来固定,因此,因紧固构件60而产生的变形难以传递到挠曲部11、12、13、14,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操作部2的操作的指点杆100的检测特性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中,多个挠曲部11、12、13、14在俯视观察下以操作部2为中心而各自向前后左右这四个方向延伸配置,紧固构件插通孔35a、36a、37a、38a以操作部2为中心而位于多个挠曲部11、12、13、14的相邻的挠曲部之间的四个方向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将紧固构件捅通孔35a、36a、37a、38a在俯视观察下配置在四个方向的挠曲部11、12、13、14之间的四个方向上,在与挠曲部11、12、13、14分离的位置处利用紧固构件60进行了紧固,因此,因紧固构件60而产生的变形难以传递到挠曲部11、12、13、14,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特性的稳定性。另外,在不使紧固构件插通孔35a、36a、37a、38a接近挠曲部11、12、13、14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水平方向上的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中,上侧固定板40具有能够供主体部31向内侧插入的圆形开口部41,环状支承部3借助圆形开口部41的缘部41a与下侧固定板50而在固定部34处被夹持。根据本实施方式,圆形开口部41的缘部41a在大致整周上以均等的力来夹持固定部34中的距离操作部2的距离相等的部位,因此不会在主体部31的外周31a产生不均匀的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特性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中,主体部31的外周31a形成为与圆形开口部41大致相等的圆形并且具有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突出部32、33,在圆形开口部41的缘部41a处形成有供突出部32、33插入的切口部42、43。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形成于圆形开口部41的缘部41a的切口部42、43处,供形成于主体部31的外周31a的突出部32、33插入,因此能够进行组装操作体10时的构件的定位以及止转。
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中,下侧固定板50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比环状支承部3向外侧扩展。在下侧固定板50的外侧边缘有时残留有切断时产生的毛刺。当操作体10固定在该毛刺之上时,在对操作体10进行操作时,由于该毛刺的影响而产生操作体10的变形、毛刺向操作体10的咬入、毛刺的变形等,从而使检测特性恶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操作体10始终位于外侧边缘的内侧,因此能够不会产生因毛刺而导致的检测特性的恶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中,上侧固定板40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比环状支承部3向外侧扩展。在上侧固定板40的外侧边缘有时残留切断时产生的毛刺。当操作体10固定在该毛刺之下时,在对操作体10进行操作时,由于该毛刺的影响而产生操作体10的变形、毛刺向操作体10的咬入、毛刺的变形等,使检测特性恶化。根据本实施方式,操作体10始终位于外侧边缘的内侧,因此能够不会产生因毛刺而导致的检测特性的恶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中,基部1的上表面1b具有以围绕操作部2的下端部2a的方式从环状支承部3侧朝向下端部2a侧凹陷的凹部1a,凹部1a的最深部19形成为比环状支承部3侧向下端部2a侧的位置偏离,基部1的下表面1c配置在使传感器元件21、22、23、24与最深部19对应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挠曲部11、12、13、14在最深部19处尤为挠曲,在与该最深部19对应的位置配置有传感器元件21、22、23、24。由于挠曲的中心靠近操作部2,因此挠曲量较大且能够实现检测灵敏度的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中,基部1在与操作部2突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在俯视观察下在挠曲部11、12、13、14之间具有有底凹部15、16、17、18。利用在挠曲部11、12、13、14之间形成的有底凹部15、16、17、18,挠曲部11、12、13、14之间的基部1变得容易变形,因此与不具有有底凹部15、16、17、18时相比,应力在挠曲部11、12、13、14处集中而能够进行精度优良的检测,并且与具有贯通孔时相比能够防止液体物的浸入。
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中,具备安装有传感器元件21、22、23、24的薄膜基板20,薄膜基板20以使传感器元件21、22、23、24与挠曲部11、12、13、14对应的方式通过粘合材料70来粘贴在基部1的具有有底凹部15、16、17、18的一侧。在以与挠曲部11、12、13、14对应的方式通过粘合材料70来粘贴时,位于挠曲部11、12、13、14附近的有底凹部15、16、17、18成为多余的粘合剂的释放空间。因此,能够防止多余的粘合剂所造成的不良情况。
如上所述,具体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指点杆10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加以各种变更。例如能够以下述方式进行变形来实施,这些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体10的环状支承部3中,从主体部31的外周31a向外侧延伸配置的固定部34成为具有突出片35、36、37、38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例如,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操作体10与薄膜基板20的配置的仰视图。如图10所示,也可以设为具有大致矩形的外形的固定部34。需要说明的是,本变形例的操作体10除固定部34不具有突出片35、36、37、38之外,其他部分与图1~图9所示的形状相同,因此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紧固构件60而使用螺纹,也可以变更为铆钉等紧固构件。螺纹安装麻烦,但具有能够容易调整紧固力的优点。另一方面,例如在使用铆钉的情况下,不仅容易实现制造工序的自动化,而且无须担心在长时间内发生松弛。
(3)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突出部32、33对应的切口部42、43配置在X1侧以及X2侧,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并不限定于两组,例如也可以为四组。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是一组,也具有止转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具备突出部32、33与切口部42、43的情况下,只要在利用紧固构件60进行固定时注意构件彼此的固定位置,也不会对夹持固定部34的结构造成妨碍。另外,若上侧固定板40的圆形开口部41与环状支承部3的主体部31的外周31a为圆形以外的形状,则不需要止转,但在优先考虑操作感触、检测特性的稳定性的情况下优选为圆形。
(4)在本实施方式中,薄膜基板20通过粘合材料70来粘贴在基部1上,但也可以由双面胶带进行粘贴。当使用双面胶带时,由于无须担心粘合材料发生流动,因此制造变得容易。

Claims (7)

1.一种指点杆,其具备:
操作体,其包括形成有多个挠曲部的基部、从所述基部向上方突出的操作部、以及以围绕所述基部的方式延伸配置的环状支承部;
多个传感器元件,它们用于检测所述多个挠曲部各自的挠曲量;以及
上侧固定板及下侧固定板,它们夹着所述环状支承部而进行固定,
所述指点杆的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支承部具有主体部和固定部,所述主体部被所述下侧固定板支承,所述固定部沿着所述下侧固定板而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向外侧延伸配置且形成得比所述主体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薄,所述环状支承部在所述固定部处被所述上侧固定板及所述下侧固定板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点杆具有对所述上侧固定板以及所述下侧固定板进行紧固的紧固构件,
所述固定部具有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朝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片,在所述多个突出片上形成有紧固构件插通孔,
使所述紧固构件穿过所述紧固构件插通孔,并在所述上侧固定板与所述下侧固定板之间紧固有所述多个突出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挠曲部在俯视观察下以所述操作部为中心而分别沿着前后左右这四个方向延伸配置,所述紧固构件插通孔以所述操作部为中心而位于所述多个挠曲部的相邻的挠曲部之间的四个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固定板具备能够供所述主体部向内侧插入的圆形开口部,所述环状支承部在所述固定部处被所述圆形开口部的缘部与所述下侧固定板夹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外周形成为与所述圆形开口部大致相等的圆形,并且具有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在所述圆形开口部的缘部形成有供所述突出部插入的切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固定板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比所述环状支承部向外侧扩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固定板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比所述环状支承部向外侧扩展。
CN201410058045.4A 2013-03-21 2014-02-20 指点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630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7456A JP6080086B2 (ja) 2013-03-21 2013-03-21 ポインティングスティック
JP2013-057456 2013-03-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3073A true CN104063073A (zh) 2014-09-24
CN104063073B CN104063073B (zh) 2017-03-01

Family

ID=51550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804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63073B (zh) 2013-03-21 2014-02-20 指点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80086B2 (zh)
CN (1) CN1040630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136A (zh) * 2015-06-29 2017-01-04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低轮廓电容指点杆
CN113630499A (zh) * 2020-05-07 2021-11-09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输入设备、智能手机以及游戏控制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3389B2 (ja) 2020-05-29 2023-12-22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入力デバイ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5004A (en) * 1993-08-30 1996-09-10 Hosiden Corporation Input control device
US5786806A (en) * 1996-03-29 1998-07-28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Collapsible keyboard/pointing stick structure
JPH10108756A (ja) * 1996-10-04 1998-04-28 Ikeda Bussan Co Ltd ヘッドレストスティホルダー構造
JP3108992B2 (ja) * 1997-02-25 2000-11-13 ニッタ株式会社 力検出装置のダイヤフラム固定構造
JP3757069B2 (ja) * 1998-11-12 2006-03-2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JP4390971B2 (ja) * 2000-05-01 2009-12-24 株式会社ワコー 力検出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力センサ
JP5285001B2 (ja) * 2010-02-23 2013-09-11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ポインティングスティック
CN102375586B (zh) * 2010-08-19 2014-12-03 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指向与力度的操纵系统
JP5719659B2 (ja) * 2011-03-30 2015-05-20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ポインティングスティックの取付構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136A (zh) * 2015-06-29 2017-01-04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低轮廓电容指点杆
CN106293136B (zh) * 2015-06-29 2021-08-13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低轮廓电容指点杆
CN113630499A (zh) * 2020-05-07 2021-11-09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输入设备、智能手机以及游戏控制器
CN113630499B (zh) * 2020-05-07 2023-04-18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输入设备、智能手机以及游戏控制器
CN116132567A (zh) * 2020-05-07 2023-05-16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输入设备、智能手机以及游戏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82669A (ja) 2014-09-29
CN104063073B (zh) 2017-03-01
JP6080086B2 (ja)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28982B1 (ja) トルクセンサ
CN105529339B (zh) 阵列基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CN104063073A (zh) 指点杆
US20150292969A1 (en) Capacitive type 6-axial force/torque sensor
US20100086842A1 (en) Battery cel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battery cell assembly
US20120314360A1 (en) All-in-one computer
US20220123382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vehicle
EP3691294A1 (en) Condenser micropho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60001453A (ko) 마이크로폰
JP6332725B2 (ja) 蓄電装置
CN103158142B (zh) 托盘固定装置
KR20200114410A (ko) 이차전지용 실링장치 및 실링방법
CN208004609U (zh) 冲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冲头组件
US20220268614A1 (en) Fixing device for flowmeter component
EP3336909B1 (en) Thermoelectric module
JP6674333B2 (ja) 充電装置用端子および充電装置
US10182492B2 (en) Airtight structure
JP3136188U (ja) 力検出装置
JP2009175087A (ja) 加速度センサ装置
CN203849689U (zh) 指点杆
CN203849690U (zh) 指点杆
JP6696026B1 (ja) ロードセル
JP2019134044A (ja) コンデンサモジュール
CN218016976U (zh) 一种自动校准辅助电容板螺钉安装装置
CN204321481U (zh) 一种选粉机大直径转子成型定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S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