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8801A - 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8801A
CN104058801A CN201410271661.8A CN201410271661A CN104058801A CN 104058801 A CN104058801 A CN 104058801A CN 201410271661 A CN201410271661 A CN 201410271661A CN 104058801 A CN104058801 A CN 104058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fertilizer
acid liquid
preparation
amino acid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16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8801B (zh
Inventor
高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Runyu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高小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小文 filed Critical 高小文
Priority to CN2014102716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8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8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8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8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8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金针菇(F.var.velutipes)菌下游基质丝体堆闷发酵通过控制水分含量、温度、时间获得一种氨基酸液肥,并根据不同植物需肥特点,施用后对促进作物体内酶系统物质合成、达到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提高产量,改进品质之功能。克服下游堆放的空间和污染是一项变废为宝的高新生物工程发酵技术,为高科技生化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际肥料生产已在向流体化、高效化、专业化、复合化和长效化方向发展。在西方国家叶面肥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对叶面肥的研究和应用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其质量还有待提高。植物营养学者的研究早已证实:植物的叶片也是植物吸收养分的器官。人们之所以青睐叶面肥,是因为叶面肥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新型肥料,它被喷施于作物的叶片上,使作物通过叶片吸收养分。作物从浸种到叶片吸收养分具有比根系吸收养分更独特的效果:首先,浸种、叶片吸收养分比根系吸收养分速度快,利用率高。在一般情况下,尿素施于土壤要经过5天才能见效,而浸种、喷施于叶片只需要2天前后就可出现明显效果;施于土壤的尿素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利用率只有30%至50%左右,碳酸氢铵则更低,而浸种、喷施于叶片,在24小时内即可吸收施肥量的70%以上。其次,浸种、喷施于叶片比土壤施肥的肥料有效成分损失小。在土壤施肥中,肥料会受到土壤各种成分的影响,如土壤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性等均会使肥料有效性降低;浸种、喷施于叶片,可免去土壤对肥料产生不利影响,肥料的有效成分就可为作物尽量吸收。再则,浸种、叶面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更为经济和有效。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肥料施于土壤极不易散布均匀,甚至有可能被土壤中元素化合;浸种、喷施于叶片则可均匀分布,又不至于被化合,很少浪费,即经济又更加有效。其次又是克服化学肥料负面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收集金针菇采收后的下游基质菌丝体,将所述下游基质菌丝体进行粗粉碎得到粒径3到5毫米的颗粒,在50~55℃下风干5~6小时,使基质菌丝体含水量小于5%,备用;
第二步、在所述100KG干燥基质菌丝体中加入120KG软水进行堆闷高温发酵,至发酵物料渗出棕褐色的液体;
第三步、将发酵好的物料进行5000转/秒离心或250GK重力压榨得到氨基酸液体肥料。
其中,所述第一步中金针菇是白金针菇F.var.velutipes。
所述第二步中,软水是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在0.1mg/l~60mg/l的水。
所述堆闷高温发酵是在100公斤干燥基质菌丝体中加入120公斤软水,混匀,堆成1×1.5米的条垄,表面覆膜,52~55℃下堆闷发酵48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每隔24小时进行翻堆,共翻3次。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氨基酸液肥的应用,主要是将氨基酸液肥用清水稀释后均匀植物体表喷施或浸种处理。
优选的,将所述氨基酸液肥用清水稀释为50~70倍液浸种。或将所述氨基酸液肥用清水稀释为100倍液叶面喷雾。
下游基质菌丝体是将生长在培养基质上部可食用部分金针菇(F.var.velutipes)采收后剩下的全部混和物(主产品收获后的剩余部分)。到目前为止很多生产单位对金针菇产生的下游基质菌丝体基本不利用,到处丢放,有些农民捡来晒干烧火或松土,最好的处理方式是送往垃圾场。
在利用金针菇的下游基质菌丝体制备氨基酸液肥时会遇到湿、温度不均、翻堆不及时造成变质变味而无法利用的问题,通过反复试验分析和标准化控制得出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
氨基酸液肥营养成分全面,含有植物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施用作物的范围广泛;其养分的有效性高,施用效果理想,没有明显沉积物质;对防治作物缺素症以及对提高作物抗旱、防冻能力,促进早熟,延长采收期,强化光合作用,改善作物品质和防治病虫害等具有良好效果。金针菇生产下游基质菌丝体无毒无害,基质菌丝体含有多种糖类和多种氨基酸成分以及抑制多种植物病虫的物质,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健康无危害,不会使土壤板结。氨基酸液肥就是具备了上述养分全、功效高、吸收快等特点的新型、广谱、优质、安全叶面肥。本发明的氨基酸液肥采用一种金针菇生产下游基质菌丝体经生物工程技术发酵的氨基酸液肥,根据不同植物需肥特点,施用后对促进作物体内酶系统物质合成、达到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提高产量,改进品质之功能。克服下游堆放的空间和污染是一项变废为宝的高新生物工程发酵技术,为高科技生化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按以下方法制备氨基酸液肥。
(1)收集金针菇(F.var.velutipes)采收后的下游基质菌丝体,将下游基质菌丝体进行粗粉碎得到粒径3到5毫米的颗粒,在50~55℃下用暖风机风干5~6小时,使基质菌丝体含水量小于5%,备用;
(2)将干燥新鲜基质菌丝体加软水进行堆闷高温发酵。即100公斤干基质菌丝体加软水120公斤,边加搅拌使物料中水分吸入均匀后,堆成米1×1.5米条垄,覆盖地膜防止水分和温度散失,52~55℃下堆闷发酵48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隔24小时进行第二次翻堆,共翻3次。待有棕褐色的液体渗出即可进行液肥提取,软水是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在0.1mg/l~60mg/l的水;
(3)将(2)发酵好的基质装入滚桶离心机内进行5000转/秒离心或250KG重力压榨法制取氨基酸液肥。每百公斤发酵好的基质可提取氨基酸液肥50至53公斤。
(4)将(3)获得的氨基酸液肥进行有效成分测定。
即:100毫升/瓶发酵液肥样品。
使用时,将氨基酸液肥用一定量的清水稀释后均匀喷施在植物表面或浸种处理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逆、提高产量,改进品质之功能。
对所得样品进行分析,具体方法如下:
1.样品挥发性组分分析
1.1分析方法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2仪器材料
固相微萃取进样装置,固相微萃取用萃取头(固定相为PDMS,规格为50/30μm)(美国安捷伦公司);加热板;顶空萃取小瓶;安捷伦6890/597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型号DB-WAX,规格为58.5m×0.25mm,i.d.,涂膜厚度为0.25μm。
1.3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色谱条件:
进样方式为手动进样,进样口温度250℃,解析时间1min,不分流进样;载气:高纯氦气,载气流速:1mL/min
程序升温:40℃(2min),5℃/min升温至80℃,8℃/min升温至180℃,15℃升温至240℃,保持10min。
质谱条件:
扫描方式:全扫描(SCAN),扫描范围:33-450;谱库:Nist08。
1.4样品处理步骤
取5mL样品溶液放入体积为15mL的顶空萃取瓶中。在加热板上50℃固相微萃取30min后,直接气相色谱/质谱进样分析。
1.5结果分析
样品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得到其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色谱流图见
对样品色谱图进行Nist08谱库检索,分析得到其样品中主要挥发性组分化合物见表1。共检索出约34种挥发性化合物。
表1 色谱图谱库检索结果
2.样品元素组成分析
2.1分析方法
样品溶液冷冻干燥后采用元素分析仪分析。
2.2仪器设备
电子分析天平;冷冻干燥机;元素分析仪。
2.3样品处理步骤
量取50mL样品溶液放于培养皿中,-70℃预冻30min后冷冻干燥约40h左右,直至样品干燥后称重。得粉末样品约7.5±0.5g。
2.4样品元素分析结果
仪器:热点EA1112:元素分析仪
附:元素分析结果
对氨基酸液肥进行室内试验
一、试验目的:探明该肥在不同浓度下对种子发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二、供试材料:液体肥料由镇江应用生物科技开发研究所提供。青菜种子由本公司去年自留。
三、试验方法:试验设液体肥原液、1、10、20、30、40、50、100、300、500、800、1000倍液,清水对照13个处理,3次重复。
将液体肥料按试验设计分别稀释后倒入垫有纸巾的培养皿内,以将纸巾浸透并充分含水为止,然后每皿分别播入青菜种子25粒。播完后将培养皿置入32℃培养箱内培养。
试验时间为3月12日到4月17日。
四、试验结果:
1、不同稀释浓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培养24小时后检查发芽率,原液与1倍液的种子未见萌动,10、20倍液有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开裂的情景,但未达到出芽的标准。30倍液发芽率为46.67%,40倍液发芽率为62%,50倍液发芽率为98.67%,为对发芽无影响浓度。详情见表1。
表1 不同稀释浓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24t)
处理浓度 发芽数 发芽率 处理浓度 发芽数 发芽率
原液 0 0 100倍液 74 98.67
1倍液 0 0 300倍液 73 97.33
10倍液 0 0 500倍液 74 98.67
20倍液 0 0 800倍液 75 100
30倍液 35 46.67 1000倍液 75 100
40倍液 69 62.0 清水对照 74 98.67
50倍液 74 98.67
培养48小时后,20倍液发芽率为56.0%。30倍液发芽率为97.33%,40倍液发芽率为98.67%。
2、不同稀释浓度对生长的影响
播后48小时,将各处理从培养箱中取出,置于室内继续加入不同处理浓度的液体肥液培养,同时根据生长情况转换培养皿的方向,防止趋光性的倾斜,保持植株纵向生长。20倍液处理组,播后8天,叶平展的占52.0%,但根系生长受抑,生长点变褐色,不能正常立苗,叶色较深,至播后17天全部死亡。其他处理于4月17日即播后35天对各处理进行考察,结果见下表:
播后35天考察汇总表检查 单位:g、cm
①对各处理的综合影响:从上表可以看出,所有处理中以50倍液处理的为最好,8项考核指标中除鲜重外的7项指标均为第一。其株高、胚轴长、茎粗、子叶宽、真叶长、真叶宽、百株鲜重、百株干重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26.19%、27.74%、6.28%、7.68%、22.22%、22.0%、17.03%、31.56%。100倍液处理的排列第二,其株高、胚轴长、茎粗、子叶宽、真叶长、真叶宽、百株鲜重、百株干重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21.43%、22.87%、6.28%、0.29%、7.78%、12.0%、19.22%、25.0%。40倍液处理的位于第三,其株高、胚轴长、茎粗、子叶宽、真叶长、真叶宽、百株鲜重、百株干重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16.67%、17.99%、1.14%、5.39%、11.11%、22.0%、14.35%、21.72%。300倍处理的除百株干重低于30倍液处理的外,其他各项指标均高于30倍液处理的。500、800、1000倍液处理和清水对照之间差异较小。
不同处理影响最大的指标是百株干重:
50倍液处理的百株干重较清水对照增重31.56%;其次为株高,50倍液处理的株高较清水对照增高26.19%、第三为真叶长宽,50倍液处理的真叶长宽较清水对照增加22.22%、22.1%;第四为百株鲜重,100倍液处理的百株鲜重较清水对照增加19.27%。影响最小的是茎粗和子叶的大小。
喷施氨基酸液体肥100倍液后对水稻秧苗素质影响:
11天各取100株水稻试验,即:2013年5月28日下午用氨基酸液肥100倍液处理株水稻秧苗11天后各取50株,秧苗分蘖平均为1.8个,比未用的1.2个多0.6个。6月16日在水稻秧苗拔秧前5天用氨基酸液肥1:100倍液处理秧苗,经试验观察,栽插后基本无植伤,活棵比CK早3-4天,分蘖早而多,32天考查100株秧苗平均单株带蘖较对照区多1.7个,其中单株带蘖比例高37%以上。
氨基酸液体肥对油菜荚果数和粒重的试验:
即:2012年3月26日上午用氨基酸液肥1:100倍液喷雾处理初花期的“秦油3号”油菜苗,每荚实粒数比对未喷施氨基酸液:1:100倍液的多3.7粒,千粒重比对照高0.25至0.26克。
氨基酸液体肥对油桃和单里重的影响试验:
2013年4月13日用氨基酸液肥1:100倍液喷雾处理初花期的油桃树,2013年6月13日单株桃树结果数比对未喷施氨基酸液:1:100倍液的多27个,单果重比对照高29.8克。2013年6月3日用氨基酸液肥1:100倍液喷雾处理初花期的架式豇豆一周后发现处理区叶色明显深于对照区叶色,叶片的功能期较对照区长3到5天,单荚长度较对照区长5到7公分,煤霉病和白粉病病情指数较分别对照区下降1~2。

Claims (7)

1.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收集金针菇采收后的下游基质菌丝体,将所述下游基质菌丝体进行粗粉碎得到粒径3到5毫米的颗粒,在50~55℃下风干5~6小时,使基质菌丝体含水量小于5%,备用;
第二步、在所述100KG干燥基质菌丝体中加入120KG软水进行堆闷高温发酵,至发酵物料渗出棕褐色的液体;
第三步、将发酵好的物料进行5000转/秒离心或250GK重力压榨得到氨基酸液体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金针菇是白金针菇F.var.velutipe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软水是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在0.1mg/l~60mg/l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闷高温发酵是在100公斤干燥基质菌丝体中加入120公斤软水,混匀,堆成1×1.5米的条垄,表面覆膜,52~55℃下堆闷发酵48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每隔24小时进行翻堆,共翻3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酸液肥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氨基酸液肥用清水稀释后均匀喷施在植物表面或对植物进行浸种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氨基酸液肥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氨基酸用清水稀释为50~70倍液浸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氨基酸液肥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氨基酸用清水稀释为100倍液叶面喷雾。
CN201410271661.8A 2014-06-17 2014-06-17 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058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1661.8A CN104058801B (zh) 2014-06-17 2014-06-17 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1661.8A CN104058801B (zh) 2014-06-17 2014-06-17 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8801A true CN104058801A (zh) 2014-09-24
CN104058801B CN104058801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546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1661.8A Active CN104058801B (zh) 2014-06-17 2014-06-17 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88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6055A (zh) * 2018-02-09 2018-08-28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拟南芥抗旱剂、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10A (zh) * 1989-03-03 1990-07-11 福建农学院 以金针菇固体培养物制成营养液的工艺
JP2004026549A (ja) * 2002-06-25 2004-01-29 Goshu Yakuhin Kk 植物成長補助品
CN101417900A (zh) * 2008-11-24 2009-04-29 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菌丝体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方法
CN102498935A (zh) * 2011-10-14 2012-06-2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利用食品加工剩余物制备金针菇营养液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10A (zh) * 1989-03-03 1990-07-11 福建农学院 以金针菇固体培养物制成营养液的工艺
JP2004026549A (ja) * 2002-06-25 2004-01-29 Goshu Yakuhin Kk 植物成長補助品
CN101417900A (zh) * 2008-11-24 2009-04-29 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菌丝体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方法
CN102498935A (zh) * 2011-10-14 2012-06-2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利用食品加工剩余物制备金针菇营养液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立忠,等: "金针菇优良品种液体发酵的研究", 《工业微生物》, vol. 26, no. 4, 31 December 1996 (1996-12-31), pages 33 - 3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6055A (zh) * 2018-02-09 2018-08-28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拟南芥抗旱剂、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8801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1537B (zh) 莲藕环保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0859B (zh) 一种利用蚯蚓处理畜禽粪便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2951973B (zh) 木醋液与有机肥混合物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调理方法
CN103342603B (zh) 一种用于种植苦楝树播种的营养土
CN109804765B (zh) 一种澳洲坚果生物菌肥的施肥方法
CN107155550B (zh) 厚皮甜瓜栽培施肥方法
CN108929121A (zh) 一种利用番茄秸秆进行高温堆肥的方法
CN113387757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22279A (zh) 一种多功能生态有机液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3719B (zh) 一种含氨基酸水溶肥的制备方法
CN106929431B (zh) 一种秸秆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45503B (zh) 利用木薯杆制备的杉木栽培基质
CN108848837A (zh) 一种水稻-油菜轮作高效施肥方法
YU et al. Stem perimeter, height and biomass of maize (Zea mays L.) grown under different N fertilization regimes in Beijing, China
CN107176855B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应用
El-Khateeb et al. Influence of some bio-fertilizers on wheat plants grown under graded levels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bubaker et al. Effects non-digested and anaerobically digested farmyard manures on wheat crop cultivated in desert soil
CN104058801A (zh) 一种氨基酸液肥的制备方法
CN104744089A (zh) 一种复合菌剂和利用该复合菌剂发酵禽类排泄物制作的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12142532B (zh) 具有提升土壤生物活性功能的有机碳肥和复合肥及其应用
Silva et al. Pig slurry composting as a nitrogen source in proso millet crop
Devi et al. Effect of fertilizers and biofertilizer on physiological growth parameters of multiplier onion (Allium cepa var aggrevatum)
CN106008058A (zh) 一种设施番茄栽培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制备与施用
CN104788138A (zh) 一种三七专用有机肥及其制造方法
CZ2014546A3 (cs) Způsob výroby přípravku na bázi biouhlu pro podporu růstu rostl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0

Address after: 212009 No.40, panzong Road, Dingmao, Zhenjiang New District,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njiang Runyu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 room 1, building 24, 212005 West Jinshan Road, Zhenjia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Gao Xiao 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