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9455A - 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9455A
CN104039455A CN201280024419.XA CN201280024419A CN104039455A CN 104039455 A CN104039455 A CN 104039455A CN 201280024419 A CN201280024419 A CN 201280024419A CN 104039455 A CN104039455 A CN 104039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brown coal
dry
coal powder
bun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44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9455B (zh
Inventor
J-P.蒂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audius Peters Technologies GmbH
Claudius Peters Project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Claudius Peters Technologie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audius Peters Technologies GmbH filed Critical Claudius Peters Technologie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039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9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9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94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1/00Disintegrating plant with or without drying of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5/00Disintegrating by milling member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or balls co-operating with rings or 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5/00Disintegrating by milling member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or balls co-operating with rings or discs
    • B02C15/001Air flow directing means position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horizontally rotating milling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3/00Auxiliary methods or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groups or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group
    • B02C23/18Adding fluid, other than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fluid energ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3/00Auxiliary methods or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groups or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group
    • B02C23/18Adding fluid, other than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fluid energy
    • B02C23/24Passing gas through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z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方法以及设备(1)。根据本发明将褐煤在含氧量少的环境中在相比于现有技术更高的温度下磨碎成褐煤粉。紧接着利用含氧量少的干燥的第二输送气体来洗涤褐煤粉且在含氧量少的干燥的环境中在高于60°C的温度下存储在贮仓中。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构造成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且针对上面所提及的方法步骤包括磨碎机(20)、洗尘设备(30)以及贮仓(40)。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方法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磨碎干燥原褐煤(Rohbraunkohle)时,褐煤应磨成很小的颗粒大小。同时应为原褐煤除去湿度,使得在完成磨碎干燥后提供带有很小的湿度的褐煤粉。在现有技术中已知褐煤在干燥器(例如管式干燥器)中进行干燥且如此为褐煤除去湿度。接着将已干燥的褐煤磨成褐煤粉和进行存储。为了防止在磨碎过程期间的爆炸危险和在存储时的自燃危险,针对磨碎和存储设置有低于爆炸或自燃温度的最大温度。在文献DE 42 23 151中将70°C至85°C指出为用于磨碎的温度范围,将最高60°C指出为用于存储的温度范围。这样的温度仅可通过主动的冷却来实现。
此外,已知在单个的工序中执行褐煤的磨碎和褐煤的干燥。为此,在磨碎过程期间例如通过将热气吹入到磨碎机的磨碎室中来干燥褐煤。然而,为了在磨碎机中避免粉尘爆炸,干燥气体在进入到磨碎机中时应未超过确定的温度。在标准VDI 2263中规定相应的气体进入温度不应超过待磨碎的物质的点燃温度的2/3。对于磨碎褐煤来说,这意味着干燥气体的最高的气体进入温度为大约270°C。通过相应的方法制成的褐煤粉在从磨碎机离开时具有大约90°C的温度且为了可靠的存储必须主动地冷却到低于60°C。
此外,在在其中对褐煤进行磨碎干燥且接着直接在锅炉中烧掉的方法中已知在磨碎机中使用用于干燥的烟道气。烟道气在此具有高于褐煤的点燃温度的温度,例如具有1000°C的温度。然而烟道气同时具有大约6 Vol.-%至12 Vol.-%的很低的氧气含量,从而可在磨碎机内部避免粉尘爆炸。因为褐煤粉接着直接被烧掉,所以实际上不存在出现褐煤粉的粉尘爆炸和/或自燃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相对于开头所提及的现有技术有改进的方法或有改进的设备。
该目的通过根据主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以及根据并列的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来实现。从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有利的改进方案。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 在带有含氧量少的干燥气体和高于褐煤的点燃温度的气体进入温度的磨碎机中将褐煤磨碎和干燥成褐煤粉;
b) 借助第一输送气体将已磨碎和干燥的褐煤粉输出磨碎机;
c) 利用相对于第一输送气体含氧量还要更少的干燥的第二输送气体冲洗所输送的褐煤粉以利用第二输送气体替换第一输送气体;
d) 借助第二输送气体继续输送褐煤粉;以及
e) 将继续输送的褐煤粉在高于60°C的温度和含氧量少的干燥的环境中存储在贮仓中。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的设备,其包括用于将褐煤粉碎成褐煤粉的磨碎机和用于存放褐煤粉的贮仓,其中,磨碎机具有用于干燥气体的气体供给开口和用于已磨碎和干燥的褐煤粉的材料出口,其中,设置有与磨碎机的材料出口和贮仓相连接的洗尘设备以用于利用含氧量少的干燥的第二输送气体冲洗褐煤粉。
“含氧量少的”在本发明的意义中意指气体或环境的氧气含量低于空气的氧气含量,优选为10%,必要时甚至更低。对于相对于含氧量少的气体含氧量还要更少的气体,氧气含量优选为3%或更低。如果相应的水含量低于3 Vol.-%,在本发明的意义中气体或环境是“干燥的”。
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冲洗”一方面包括通过第二气体来替换第一气体。而另一方面还可设置成第一气体与其他气体混合或由其他气体来稀释,从而形成第二气体。
关于本发明,“褐煤”作为上位概念不仅包括硬褐煤,而且包括软褐煤。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将褐煤中的水含量从例如最初的30 Vol.-%降低到8 Vol.-%且可同时实现粉碎成带有低于500μm的粒度的颗粒。本发明已经认识到,如果在包围褐煤或褐煤粉的环境中的氧气和/或水含量同时降低到足够的程度使得未引起爆炸或自燃反应,那么在褐煤磨碎干燥和紧接着进行存储时可使用高于在现有技术中给出的最大温度的温度,而未发生爆炸或自燃。这尤其在磨碎期间和在存储褐煤粉时是适用的。
如果在富含氧气的环境(例如空气)中点燃可燃物质的均匀分布的、固态的粉尘颗粒或者将其加热到高于点燃温度的温度上,则发生粉尘爆炸。由于粉尘颗粒的共同很大的表面引起所有粉尘的突然的爆炸式的燃烧。
如果已干燥到低于其平衡湿度的褐煤粉存储在很高的温度和可自由支配的空气湿度中,出现引起褐煤粉的温度的提升的空气湿度的冷凝。随着温度的提升,于是处于粉尘颗粒间隙或空隙中的氧气引起进一步的放热反应。随着温度还在进一步地提升,结合在煤中的氧气在整个褐煤粉体积中变成放热反应的自由方且导致褐煤粉的自燃。
根据本发明设置成在磨碎机中磨碎干燥褐煤。用于干燥所需要的干燥气体在此具有高于褐煤的点燃温度的气体进入温度(其为干燥气体在进入到磨碎机中时的温度)。干燥气体同时为含氧量少的气体,从而尽管存在上述气体进入温度,仍在磨碎机中有效避免粉尘爆炸。干燥气体的氧气含量优选小于等于12 Vol.-%,进一步优选地小于等于8 Vol.-%,进一步优选地小于等于6 Vol.-%。还可设置成干燥气体的氧气含量处在8 Vol.-%与12 Vol.-%之间。干燥气体的水含量优选小于等于35 Vol.-%。如果干燥气体的水含量如此调节使得在磨碎机内部的环境中设定成水含量小于等于35 Vol.-%,这是进一步优选的。
对于相应的干燥气体,气体进入温度可高于褐煤的点燃温度。优选地,干燥气体的气体进入温度在此低于或等于850°C,进一步优选地低于或等于625°C,进一步优选地低于或等于550°C。还可设置成干燥气体的气体进入温度为625°C,进一步优选地为500°C。利用最后提及的温度可实现很好的干燥效果。同时,如试验已经显示出的那样,可为磨碎机的各种构件使用1.4878钢。通过考虑到这种钢的使用限制可相对成本有利地制造磨碎机。如果需要或希望更高的气体进入温度,必要时必须由成本密集的材料来制造个别的构件。
优选地,磨碎机如此调节使得所磨碎的褐煤或褐煤粉具有40μm至100μm的平均产品细度。优选地,磨碎机实施为环球式磨机。但可使用所有类型的风动排料磨机,尤其可使用所有类型的滚磨机。
因此在磨碎机中存在煤粉,其具有可根据DIN EN 50281-2-1确定的点燃温度。对于煤粉-空气混合物(其中,45%剩余部分带有90μm的产品细度)来说,根据DIN EN 50281-2-1,在氧气含量为21 Vol.-%的情况下点燃温度因此例如可为400°C,在氧气含量为12 Vol.-%的情况下,点燃温度为540°C。不同于所提及的标准,此外可在其他方面类似的测试方法中确定何时在煤粉-空气混合物中出现第一点燃火花。在氧气含量为12 Vol.-%的情况下,对于该情况例如可在460°C以上,在氧气含量为10 Vol.-%的情况下在500°C以上,在氧气含量为8 Vol.-%的情况下在520°C以上,而在氧气含量为6 Vol.-%的情况下在650°C以上。
对于示例性地说明的煤(但同样对于其他类似的煤)来说,例如可在气体进入温度为500°C且干燥气体的氧气含量小于等于6 Vol.-%的情况下可靠地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而未产生可燃的煤-气体混合物。参数在此可如此选择使得设置有充分的可靠性而不受自燃和爆炸影响。为了可靠地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此合适的参数尤其还取决于磨碎材料(Mahlgut)(即煤的类型)和磨碎程度。
在完成磨碎干燥后将褐煤粉借助第一输送气体输出磨碎机。褐煤粉在此刻具有明显高于60°C的温度。其温度尤其可为70°C至110°C,优选为80°C至100°C,优选为90°C。第一输送气体可优选为干燥气体。在该情况下,引入到磨碎机中的干燥气体可在离开磨碎机时带走磨碎得足够细的褐煤颗粒且因此从磨碎机中输出。如果将其他气体而不是干燥气体使用为第一输送气体,该气体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必须如此选择,即,避免粉尘爆炸的危险。第一输送气体或干燥气体通常具有很高的水含量,因为在磨碎机中释放的源于褐煤的水被带至第一输送气体或干燥气体中。
利用第一输送气体从磨碎机输出的磨碎的褐煤粉紧接着利用相对于第一输送气体含氧量还要更少的干燥的第二输送气体来冲洗。在此优选地发生第一输送气体由第二输送气体的实际上完全的替换。第二输送气体具有优选小于等于3 Vol.%的氧气含量和优选小于等于5 Vol.-%-进一步优选地小于3 Vol-%-的水含量。为了冲洗褐煤粉,例如可使用输气管,在其中褐煤粉被导引通过透气的底部。于是第二输送气体从透气的底部离开且将第一输送气体从褐煤粉的间隙中挤出。如果第一输送气体为干燥气体,通过上述的冲洗将明显降低在褐煤粉-气体混合物中的氧气含量和水含量,因为第二输送气体为含氧量少的干燥的气体,其氧气含量和水含量原则上低于干燥气体的氧气含量和水含量。如果第一输送气体不是干燥气体,那么这在该意义方面也适合。因此第二输送气体优选具有比第一输送气体更低的氧气和水含量。
备选于此,可行的是为由第一输送气体和褐煤粉构成的混合物混入其他气体,从而通过混合第一输送气体与其他气体形成第二输送气体。因此第一输送气体通过与其他气体混匀或由于通过其他气体的稀释而变成第二输送气体。
然后借助第二输送气体继续输送褐煤粉且最终存储在贮仓中。在存储时褐煤粉的温度高于60°C,在大多情况下为90°C。为了避免褐煤粉在贮仓中自燃,在贮仓中存在含氧量少且干燥的环境。通过借助同样干燥且含氧量少的第二输送气体将褐煤粉带入到贮仓中,在输送褐煤粉时还可保持相应的环境。在贮仓中的环境中的氧气含量优选地小于等于3 Vol.-%。在贮仓中的环境的水含量优选小于等于3 Vol.-%。在相应的环境中,可行的是褐煤粉在存储在贮仓中时的温度为70°C至110°C,优选为80°C至100°C,优选为90°C,而不存在自燃的危险。
此外,可设置成贮仓可利用干燥且含氧量少的气体来冲洗。相应的冲洗可在需要时(例如在相应地检测贮仓中的环境的情况下)进行或定期进行。通过相应的冲洗可确保在贮仓中的环境是持续干燥的且是含氧量少的,从而可有效地防止褐煤粉在贮仓中的自燃。
此外,如果在贮仓和/或磨碎机中存在相对于环境的过压,这是优选的。由此来有效地避免外部空气侵入(带有可能很高的氧气和/或水含量的环境空气的并非所期望的流入)。
优选将惰性气体(例如氮气)使用为第二输送气体和/或用于冲洗贮仓的气体。为了在各个上述气体中达到要求的或期望的氧气和/或水含量,惰性气体必要时可利用增湿器和除湿器以及通过与空气相混合来调节到期望的成分上。对于干燥气体和/或第一输送气体,还可代替惰性气体使用燃烧排气或其他带有很少的氧气含量的气体。通过与空气相混合和/或使用增湿器和除湿器还可在燃烧排气中设定任意的氧气和水含量。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设备,其构造成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包括用于将褐煤粉碎成褐煤粉的磨碎机和用于存放褐煤粉的贮仓,其中,磨碎机具有用于干燥气体的气体供给开口和用于已磨碎和干燥的褐煤粉的材料出口,并且其中,设置有与磨碎机的材料出口和贮仓相连接的洗尘设备以用于利用含氧量少的干燥的第二输送气体冲洗褐煤粉。
此外,如果贮仓具有用于干燥且含氧量少的气体的气体进入开口,并且设置有调节装置,其控制如此将气体输送到磨碎机和/或贮仓中,即,遵循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运行参数,这是优选的。
如果用于冲洗褐煤粉的洗尘设备构造为以气体驱动的方式运行的输送管,在其中,褐煤粉与第一输送气体一起流经透气的底部,这是优选的。第二输送气体流动通过透气的底部且将第一输送气体从褐煤粉的间隙中挤出。
此外,如果贮仓和/或磨碎机构造成防止新鲜空气侵入,这是优选的。对此可设置成磨碎机和/或贮仓是特别地密闭的。为了该目的,尤其可将磨碎机和/或贮仓的单个的构件彼此耐压地焊接在一起。
关于本发明,术语“贮仓”可广泛地来理解。因此术语贮仓不仅包括静态的存储系统,而且还包括例如油罐车或相应的LKW。
存储在贮仓中的褐煤粉可随意取出且例如用于煤的气化中或用于煤砖制造中,但还可用于对高炉进行生火或用于发电站中。
在磨碎机处可设置有冷却元件,其在运行中断的情况下被激活,以便将集聚在磨碎机中的褐煤粉冷却到如此程度使得不会引起自燃或阴燃火。然而冷却元件在规定的运行期间未被激活且因此绝不发挥冷却作用。此外,可在磨碎机中设置这样的装置,例如清洁器(Ausr?umer),利用其可在运行期间清除褐煤粉的沉积物。此外可在磨碎机中设置有熄灭装置(L?scheinrichtung),利用其可扑灭可能出现的闷火(Glimmbrand)。
附图说明
现在根据有利的实施方式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显示了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
图2显示了根据图1的设备的磨碎机的详细视图;
图3a-c显示了用于根据图1的设备的可能的洗尘设备的详细图示;
图4显示了根据图1的设备的贮仓的详细图示;以及
图5显示了利用图1的设备来执行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示意性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显示了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在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利用该设备1来执行的方法100。
设备1包括磨碎机20、洗尘设备30以及贮仓40。磨碎机20、洗尘设备30以及贮仓40的构造相应在图2至4中更详细地示出。此外,在设备1中还设置有交付装置2a、过滤器2b、通风装置2c、气体源3以及加热元件4。加热元件4尤其可为热气生成器。
确定用于磨碎干燥和存储的褐煤经由交付装置2分配到磨碎机20中。交付装置2在此如此运行使得在磨碎机20中的填充状态总是处在预定的公差范围中。
在磨碎机20中执行第一方法步骤101:将褐煤磨碎和干燥成褐煤粉。
如在图2中示出的那样,磨碎机20为环球式磨机,在其中,褐煤通过材料进口21输送至磨碎机构22。褐煤在磨碎机构22中以已知的方式被磨碎且紧接着沿侧向离开磨碎机构22。喷嘴环23设置成环形地围绕磨碎机构22布置在底部,输送气体首先流动通过该喷嘴环。已磨碎的褐煤由第一输送气体带走并且运输至在磨碎机20的上部区域中的筛分器24。通过筛分器24将在该情况下尚未达到低于500μm的所期望的细度的颗粒分出且重新输送给磨碎机构22。带有低于500μm的颗粒大小的足够细的颗粒形成所期望的褐煤粉且利用第一输送气体输送通过材料出口26。
在图2中的磨碎机20中,第一输送气体同时为根据本发明的干燥气体。干燥气体通过接口27以高于待磨碎的褐煤的点燃温度的温度进入到磨碎机20中。气体进入温度为625°C。此外,干燥气体还具有小于等于12 Vol.-%的氧气含量和小于等于35 Vol.-%的水含量。
干燥气体的体积流由通风装置2c确定。干燥气体的成分由来自加热元件4的热气、从煤蒸发的水蒸气和可能出现的泄露空气流以及如有可能惰性气体(其由气体源3提供)得出。将上述干燥气体供应到磨碎机20中引起在磨碎机20之内产生足够高的温度,其引起褐煤的干燥。虽然相应的温度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将引起粉尘爆炸,然而由于在干燥气体中的很低的氧气含量且因此还在磨碎机20中有效地避免粉尘爆炸。
如果达到所期望的颗粒大小,即褐煤以褐煤粉的形式存在,则磨碎和干燥的褐煤与干燥气体(或第一输送气体)一起到达到材料出口26中。这里褐煤粉具有大约90°C的温度。因为褐煤粉继续由含氧量少的干燥气体包围,所以不必担心粉尘爆炸。
在下一步的方法步骤102中,褐煤粉借助干燥气体(或第一输送气体)从磨碎机20的材料出口26经由连接管路5输送到过滤器2b中且在此进行分离。将分离的褐煤粉继续输送至洗尘设备30且在此进行冲洗(步骤103)。在图3a-c中详细示出了洗尘设备30的各种实施方式。洗尘设备30可根据需求通过在图3a-c中示出的系统中的一个来实现。
在根据图3a的洗尘设备中,由干燥气体和褐煤粉构成的混合物经由进口31到达到实施为通风箱(Belüftungskasten)的洗尘设备30中。洗尘设备30的特征在于用于褐煤粉的流动通道32具有透气的底部33和透气的上限制部34。从流动通道32来看,在透气的底部33和透气的上限制部34之后相应存在气体分配室35、36。下气体分配室35在此与气体源3(参见图1)相连接,而上气体分配室36与环境相连接。将第二输送气体(其通过透气的底部33流到流动通道32中)从气体源3带入到下气体分配室35中。通过第二输送气体流入到流动通道32(在其中存在由褐煤粉和干燥气体(或第一输送气体)构成的混合物)中来洗涤褐煤粉。更具体地讲,第二输送气体将干燥气体(或第一输送气体)从褐煤粉的间隙中挤出。干燥气体(或第一输送气体)经由透气的上限制部34到达到气体分配室36中且从此处到达到环境中。结果在洗尘设备30的出口处存在由褐煤粉和第二输送气体构成的混合物。
根据图3b的洗尘设备30构造为输气管且原则上如同根据图3a的洗尘设备30那样起作用。由干燥气体和褐煤粉构成的混合物经由进口31到达到洗尘设备30中。洗尘设备30包括用于褐煤粉的流动通道32(其具有透气的底部33)。在透气的底部33下方存在与气体源3(参见图1)相连接的气体分配室35。将第二输送气体(其通过透气的底部33流到流动通道32中)从气体源3带入到下气体分配室35中。通过第二输送气体流入到流动通道32(在其中存在由褐煤粉和干燥气体(或第一输送气体)构成的混合物)中来洗涤褐煤粉。更具体地讲,第二输送气体将干燥气体(或第一输送气体)从褐煤粉的间隙中挤出。干燥气体(或第一输送气体)经由气体出口37到达到环境中。结果在洗尘设备30的出口处存在由褐煤粉和第二输送气体构成的混合物。
在图3c中的洗尘设备30设计为气动的输送管路。由干燥气体和褐煤粉构成的混合物经由输入机构(Einschleu?organ)31'到达到洗尘设备30中。洗尘设备30包括用于褐煤粉的流动通道32(其具有透气的底部33)。在透气的底部33下方存在与气体源3(参见图1)相连接的气体分配室35。将通过透气的底部33流动到流动通道32中的气体从气体源3带入到下气体分配室35中。此外还将气体带入至流动通道32的一端部处,由此将冲量施加到褐煤粉-气体混合物上,从而实现将褐煤粉输送至流动通道32的另一端部。通过带入到流动通道32中的气体来如此稀释干燥气体(或第一输送气体)使得形成第二输送气体。由褐煤粉和第二输送气体构成的混合物然后在气动的输送管路的端部处离开。
第二输送气体相对于干燥气体(或第一输送气体)具有更低的氧气和/或水含量。这特别适用,因为在干燥期间从褐煤释放的水与干燥气体一起被携带且提高了干燥气体的水含量。第二输送气体特征在于氧气含量小于等于3 Vol.-%且水含量小于3 Vol.-%ist。相应的气体由气体源3提供。
以洗尘设备为起点将由第二输送气体和褐煤粉构成的混合物经由连接管路6继续输送至贮仓40(步骤104)。褐煤粉的温度基本上没有由于输送和冲洗而变化,从而褐煤粉在进入到贮仓40中时具有大约90°C的温度。因此将褐煤粉以90°C的温度存储在贮仓40中(步骤105)。
褐煤粉与第二输送气体一起到达到贮仓40中且存储在此处。因为第二输送气体经常与褐煤粉一起流至贮仓40,所以在贮仓40中设定成带有氧气含量小于等于3 Vol.-%且水含量小于等于3 Vol.-%的环境。在相应的环境中可将褐煤粉存储在可达90°C的温度中,其中,尤其未出现自燃。
褐煤粉由于重力沉积在贮仓内腔42的底部41处且可通过在贮仓的底部41中的开口43取出。因为第二输送气体还经常与褐煤粉一起流至贮仓,所以此外设置有排气阀44,利用其可将气体排出到环境中。排气阀44在此配备有滤尘器,使得仅对于气体来说是可穿透的。
为了可调节贮仓内腔42中的环境,在贮仓40的底部41处和/或侧壁中设置有气体进入开口45,利用其可将源自气体源3的气体供应到贮仓内腔42中。通过(未示出的)调节单元可检测在贮仓内腔42中的环境且必要时通过输送带有预定成分的气体来调节,使得在贮仓内腔42中的环境具有小于等于3 Vol-%的氧气含量和小于等于3 Vol-%的水含量。由此可持久地防止褐煤粉在贮仓内腔42中的自燃。
在贮仓内腔42中相对于环境存在过压。由此可避免由于可能的不密封性而使得带有更高的氧气和/或水含量的环境空气可侵入贮仓40中且可如有可能引起并非所期望的反应。
对于其他的煤,必要时必须以其他的运行参数运行在图1至5中示出的设备,以保证可靠的运行。因此气体进入温度例如可为500°C且在第一干燥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小于等于6 Vol.-%。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在带有含氧量少的干燥气体和高于褐煤的点燃温度的气体进入温度的磨碎机(20)中将褐煤磨碎和干燥(101)成褐煤粉;
b) 将已磨碎和干燥的褐煤粉借助第一输送气体输送(102)出所述磨碎机(20);
c) 利用含氧量少的干燥的第二输送气体冲洗(103)所输送的褐煤粉以利用所述第二输送气体替换所述第一输送气体;
d) 借助所述第二输送气体继续输送(104)褐煤粉;以及
e) 将继续输送的褐煤粉在高于60°C的温度和含氧量少的干燥的环境中存储(105)在贮仓(4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气体具有小于等于12 Vol.-%-优选小于等于6 Vol.-%-的氧气含量和小于等于35 Vol.-%的水含量。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气体具有小于等于3 Vol.-%氧气含量和/或小于等于3 Vol.-%的水含量。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贮仓中的氧气含量小于等于3 Vol.-%和/或水含量小于等于3 Vol.-%。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气体的气体进入温度为625°C或500°C。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褐煤粉在存储在所述贮仓中时的温度为70°C至110°C,优选为80°C至100°C,优选为90°C。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褐煤粉具有40μm至100μm的平均产品细度。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气体为干燥气体。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贮仓(40)中的氧气和/或水含量上升时利用含氧量少的干燥的气体来冲洗所述贮仓(40)。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气体主要为惰性气体,优选为氮气。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贮仓(40)中相对于环境设定有过压。
12.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设备,其包括用于将褐煤粉碎成褐煤粉的磨碎机(20)和用于存放褐煤粉的贮仓(40),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碎机(20)具有用于干燥气体的气体供给开口(27)和用于已磨碎和干燥的褐煤粉的材料出口(26),并且设置有与所述磨碎机(20)的材料出口(26)和贮仓(40)相连接的洗尘设备(30)以用于利用含氧量少的干燥的输送气体冲洗褐煤粉。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贮仓(40)具有用于干燥且含氧量少的气体的气体进入开口(45)且设置有调节装置,其控制如此将气体输送到所述磨碎机(20)和/或所述贮仓(40)中,即遵循权利要求1至7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运行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构造成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laims (14)

1.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在带有含氧量少的干燥气体和高于褐煤的点燃温度的气体进入温度的磨碎机(20)中将褐煤磨碎和干燥(101)成褐煤粉;
b) 将已磨碎和干燥的褐煤粉借助第一输送气体输送(102)出所述磨碎机(20);
c) 利用含氧量少的干燥的第二输送气体冲洗(103)所输送的褐煤粉以利用所述第二输送气体替换所述第一输送气体;
d) 借助所述第二输送气体继续输送(104)褐煤粉;以及
e) 将继续输送的褐煤粉在高于60°C的温度和含氧量少的干燥的环境中存储(105)在贮仓(4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气体具有小于等于12 Vol.-%-优选小于等于6 Vol.-%-的氧气含量和小于等于35 Vol.-%的水含量。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气体具有小于等于3 Vol.-%氧气含量和/或小于等于3 Vol.-%的水含量。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贮仓中的氧气含量小于等于3 Vol.-%和/或水含量小于等于3 Vol.-%。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气体的气体进入温度为625°C或500°C。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褐煤粉在存储在所述贮仓中时的温度为70°C至110°C,优选为80°C至100°C,优选为90°C。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褐煤粉具有40μm至100μm的平均产品细度。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气体为干燥气体。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贮仓(40)中的氧气和/或水含量上升时利用含氧量少的干燥的气体来冲洗所述贮仓(40)。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气体主要为惰性气体,优选为氮气。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贮仓(40)中相对于环境设定有过压。
12.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设备,其包括用于将褐煤粉碎成褐煤粉的磨碎机(20)和用于存放褐煤粉的贮仓(40),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碎机(20)具有用于干燥气体的气体供给开口(27)和用于已磨碎和干燥的褐煤粉的材料出口(26),并且设置有与所述磨碎机(20)的材料出口(26)和贮仓(40)相连接的洗尘设备(30)以用于利用含氧量少的干燥的第二输送气体冲洗褐煤粉。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贮仓(40)具有用于干燥且含氧量少的气体的气体进入开口(45)且设置有调节装置,其控制如此将气体输送到所述磨碎机(20)和/或所述贮仓(40)中,即遵循权利要求1至7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运行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构造成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280024419.XA 2011-05-20 2012-01-12 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394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166867A EP2524729A1 (de) 2011-05-20 2011-05-20 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Mahltrocknung und Einlagerung von Braunkohle
EP11166867.9 2011-05-20
PCT/EP2012/050433 WO2012159776A1 (de) 2011-05-20 2012-01-12 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mahltrocknung und einlagerung von braunkoh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9455A true CN104039455A (zh) 2014-09-10
CN104039455B CN104039455B (zh) 2015-09-09

Family

ID=45833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441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39455B (zh) 2011-05-20 2012-01-12 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17290B2 (zh)
EP (2) EP2524729A1 (zh)
JP (1) JP5838261B2 (zh)
CN (1) CN104039455B (zh)
WO (1) WO201215977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9275A (zh) * 2017-10-27 2018-02-02 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电干燥元明粉的装置及方法
CN108430643A (zh) * 2015-12-17 2018-08-21 保尔伍斯股份有限公司 研磨和干燥设施
CN112654692A (zh) * 2019-02-19 2021-04-13 欧姆尼斯先进技术(香港)有限公司 煤颗粒的热破碎和微碳分离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9400B2 (ja) * 2015-01-21 2018-10-03 月島機械株式会社 被乾燥物の乾燥方法
JP2018002990A (ja) * 2016-07-08 2018-01-1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石炭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処理方法
CN115746932A (zh) * 2023-01-09 2023-03-07 羚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褐煤烘干提质及制粉生产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54281A2 (de) * 1984-02-28 1985-09-11 Klöckner-Humboldt-Deutz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Zement
EP0579214A1 (de) * 1992-07-14 1994-01-19 Loesche Gmbh Verfahren zur Mahlung von Rohbraunkohle
WO2007022837A1 (de) * 2005-08-26 2007-03-01 Loesch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MAHLUNG VON HEIßEM UND FEUCHTEM ROHMATERIAL
CN101706196A (zh) * 2009-10-12 2010-05-12 郑州拉姆顿清洁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褐煤无氧干燥提质系统及褐煤干燥工艺
CN201628457U (zh) * 2009-10-12 2010-11-10 郑州拉姆顿清洁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煤炭无氧干燥装置及干燥系统
CN201753345U (zh) * 2010-07-09 2011-03-02 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褐煤的过热蒸汽强化循环分级粉碎提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45424A1 (de) * 1977-10-08 1979-06-07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trocknung und feinmahlung von kohle
JPS5554046A (en) * 1978-10-19 1980-04-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Pulverizing drier of brown coal
JPS5641187A (en) * 1979-09-10 1981-04-17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ment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in coal storage tank
JPS5772523A (en) * 1980-10-16 1982-05-0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Storage of coal
JPH0623296A (ja) * 1992-07-10 1994-02-01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微粉炭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54281A2 (de) * 1984-02-28 1985-09-11 Klöckner-Humboldt-Deutz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Zement
EP0579214A1 (de) * 1992-07-14 1994-01-19 Loesche Gmbh Verfahren zur Mahlung von Rohbraunkohle
WO2007022837A1 (de) * 2005-08-26 2007-03-01 Loesch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MAHLUNG VON HEIßEM UND FEUCHTEM ROHMATERIAL
CN101706196A (zh) * 2009-10-12 2010-05-12 郑州拉姆顿清洁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褐煤无氧干燥提质系统及褐煤干燥工艺
CN201628457U (zh) * 2009-10-12 2010-11-10 郑州拉姆顿清洁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煤炭无氧干燥装置及干燥系统
CN201753345U (zh) * 2010-07-09 2011-03-02 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褐煤的过热蒸汽强化循环分级粉碎提质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0643A (zh) * 2015-12-17 2018-08-21 保尔伍斯股份有限公司 研磨和干燥设施
CN107649275A (zh) * 2017-10-27 2018-02-02 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电干燥元明粉的装置及方法
CN112654692A (zh) * 2019-02-19 2021-04-13 欧姆尼斯先进技术(香港)有限公司 煤颗粒的热破碎和微碳分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38261B2 (ja) 2016-01-06
EP2524729A1 (de) 2012-11-21
WO2012159776A1 (de) 2012-11-29
US20120292413A1 (en) 2012-11-22
EP2709765A1 (de) 2014-03-26
CN104039455B (zh) 2015-09-09
JP2014520050A (ja) 2014-08-21
US8517290B2 (en) 2013-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9455A (zh) 一种用于褐煤的磨碎干燥和存储的设备和方法
US7987613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particulate material dry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US3912015A (en) System for the safe handling of pulverized coal
CN201458098U (zh) 一种煤粉储仓
CN104990084B (zh) 一种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处理工艺
CN103052447B (zh) 在惰性运转或者在非惰性运转中的煤块磨碎方法和设备
US20140245883A1 (en) Sinter plant gas cleaning system
US20210325041A1 (en) Pulverized coal drying system for pulverizer, pulverized coal drying method therefor, pulverized coal drying program, pulverizer, and 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CN110404650B (zh) 一种安全、高效得制备褐煤的磨煤系统及其方法
CN214916977U (zh) 一种块煤制粉干燥系统
JPS6233485B2 (zh)
CN101428711A (zh) 地毯灰/木灰的冷却系统
CN107233989A (zh) 一种烘磨喷烧一体化煤粉机
CN102748922B (zh) 一种半闭自惰式振动流化干燥系统
AU20102574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transport solids
AU2012243826B2 (en) Fluidized bed drying apparatus
CN103386413B (zh) 一种垃圾焚烧装置及方法
CN208814958U (zh) 一种低压干煤粉气流床煤气化系统
JP4598558B2 (ja) 流動層乾燥機及び流動層乾燥機による湿潤原料の乾燥方法
JP6937061B2 (ja) バーナ装置及び燃焼装置
CN102072631B (zh) 褐煤干燥设备及方法
CN204027206U (zh) 一种粉料干燥用卧式流化床
CN110360570A (zh) 一种tdi焦碳焚烧前的预处理系统
EP2993399B1 (en) A combus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bustion system
CN104154554A (zh) 一种末精煤干燥系统粉尘处理工艺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A claim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nineteenth of the treaty

Correct: cancel

False: Cun Zai

Number: 37

Volume: 30

Correction item: A claim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nineteenth of the treaty

Correct: cancel

False: Cun Zai

Number: 37

Volume: 30

RECT Rectif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