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7644A -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及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7644A
CN104017644A CN201410245331.1A CN201410245331A CN104017644A CN 104017644 A CN104017644 A CN 104017644A CN 201410245331 A CN201410245331 A CN 201410245331A CN 104017644 A CN104017644 A CN 104017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ible oil
medical stone
tank body
tank
se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453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7644B (zh
Inventor
郝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453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17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17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7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7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76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包括沉淀罐、液压泵、物理吸附器、弱电离过滤器、静置调节器,在沉淀罐顶部设有原料输入管;沉淀罐侧壁上部的出料口与物理吸附器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沉淀罐与物理吸附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液压泵;物理吸附器底部的出料口与下方弱电离过滤器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弱电离过滤器底部的出料口与下方静置调节器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在静置调节器底部设有成品油出口。优点在于:依据麦饭石的吸附性和溶出性,改变食用油油质,用物理吸附法进一步清除油品中的有害物质,溶出对人体有益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改善食用油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及工艺,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土地、大气污染严重,化肥、农药超标使用极其普遍。直接造成食用油行业原材料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严重破坏了国人的健康生活品质。而目前食用油国标中,不论冷榨还是热榨精炼工艺,都不能完全祛除这些因环境问题带来的健康隐患。本发明主要依据麦饭石的物理特性----天然吸附性和溶出性,改变食用油油质,用物理吸附法进一步清除油品中的有害物质,析出对人体有益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食用油品质的麦饭石溶出系统,依据麦饭石的吸附性和溶出性,用物理吸附法进一步清除油品中的有害物质,溶出对人体有益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改善食用油品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生产食用油的工艺。可以依据麦饭石的吸附性和溶出性,改变食用油品质,用物理吸附法进一步清除油品中的有害物质,溶出对人体有益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改善食用油品质的一种使用麦饭石提高食用油品质的工艺。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包括沉淀罐、液压泵、物理吸附器、弱电离过滤器、静置调节器,在所述沉淀罐顶部设有原料输入管;所述沉淀罐侧壁上部的出料口与所述物理吸附器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沉淀罐与所述物理吸附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所述液压泵;所述物理吸附器底部的出料口与下方所述弱电离过滤器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弱电离过滤器底部的出料口与下方所述静置调节器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静置调节器底部设有成品油出口。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中所述沉淀罐包括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沉淀罐罐体,所述沉淀罐罐体的壁厚大于8cm、小于15cm;在所述沉淀罐罐体顶部设有所述原料输入管,在所述沉淀罐罐体侧壁上设有沉淀罐出料口。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中在所述沉淀罐罐体内壁上均匀排列有凹槽。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中所述沉淀罐罐体内的食用油与所述沉淀罐罐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12~1/7。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中所述物理吸附器包括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吸附器罐体,所述吸附器罐体的壁厚大于8cm、小于15cm;在所述吸附器罐体顶部设有所述物理吸附器进料口,在所述吸附器罐体底部设有所述物理吸附器出料口;在所述吸附器罐体内竖直设有吸附器搅拌器,在所述吸附器罐体内腔内设有麦饭石颗粒。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中所述麦饭石颗粒与所述吸附器罐体内食用油的质量比为1/10~1/7。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中所述弱电离过滤器包括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过滤器罐体,所述过滤器罐体的壁厚大于8cm、小于15cm;在所述过滤器罐体顶部设有所述弱电离过滤器进料口,在所述过滤器罐体底部设有所述弱电离过滤器出料口;在所述吸附器罐体内分别竖直设有过滤器搅拌器和两根金属电离棒。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中所述静置调节器为一个以上,每个所述静置调节器包括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调节器罐体,所述调节器罐体的壁厚大于8cm、小于15cm;在所述调节器罐体顶部设有所述静置调节器进料口,在所述调节器罐体底部设有所述成品油出口。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中在所述调节器罐体内壁上均匀排列有凹槽。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中所述调节器罐体内食用油与所述调节器罐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12~1/7。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生产食用油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常规生产的食用油通过所述原料输入管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沉淀罐中放置18~36小时,所述沉淀罐罐体内的食用油与所述沉淀罐罐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12~1/7;
步骤二、将所述沉淀罐罐体中沉淀后的食用油通过所述液压泵经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物理吸附器中,在所述物理吸附器中添加了所述麦饭石颗粒,食用油在所述物理吸附器中通过所述吸附器搅拌器在常温下以1000rpm-----1400rpm匀速搅拌0.5~2小时;
步骤三、将所述物理吸附器中搅拌后的食用油通过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并在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添加电解质溶液,向两根所述金属电离棒通入1.8~3.5伏的直流电,对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食用油和电解质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电解;食用油在电解的同时通过所述过滤器搅拌器在常温下以1000rpm-----1400rpm匀速搅拌0.5~3小时,搅拌完成后,在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放置6~18小时;
步骤四、将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电解并放置后的食用油通过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静置调节器中,静置18~36小时,所述调节器罐体内食用油与所述调节器罐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12~1/7;使食用油的pH值达到大于7小于等于8的最佳范围;
第五步、将所述静置调节器中静置后的食用油经所述成品油出口排出,并封装储存。
在步骤一中,食用油放置的时间最佳时间为22~26小时,最好为25小时。
在步骤三中,所述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或柠檬酸钠溶液、或磷酸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或硫酸镁溶液等电解质水溶液的任意一种,所述电解质溶液与食用油的体积比小于1/300,大于1/350。
在步骤三中,向两根所述金属电离棒通入2.2伏的直流电。
在步骤三中,食用油静置的时间最佳时间为11~15小时,最好为14小时。
在步骤四中,食用油静置的时间最佳时间为22~26小时,最好为25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
本系统的优点是罐体的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廉,罐体内部结构独特,安装调试简单,操作便捷,整个系统耗费人工小,实现了全自动流程。
本工艺依据麦饭石独特的生物活性,充分发挥麦饭石的吸附性和溶出性,极大地改变食用油品质,并在常温条件下,以避免使用任何化学试剂的情况下,延长了食用油的保鲜期限。
该系统生产处的食用油优点:利用麦饭石溶出性,增加油品的钙、铁、铜、锌、硒、锶等二十多种有益的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利用麦饭石的吸附性,祛除油中的游离氯、杂质、有机物、氰化物、病毒杂菌等,分解各种农药杀虫剂残留物、致癌性有机分子,延长了食用油的保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连接示意图。
图2为沉淀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物理吸附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弱电离过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静置调节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原料输入管1、沉淀罐罐体2、液压泵3、吸附器罐体4、过滤器罐体5、调节器罐体6、成品油出口7、沉淀罐出料口8、凹槽9、吸附器进料口10、吸附器出料口11、吸附器搅拌器12、麦饭石颗粒13、过滤器进料口14、过滤器出料口15、过滤器搅拌器16、金属电离棒17、调节器罐体18、调节器进料口1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包括沉淀罐、液压泵3、物理吸附器、弱电离过滤器、两个静置调节器;如图2所示,所述沉淀罐包括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沉淀罐罐体2,沉淀罐罐体2的壁厚为8cm;在沉淀罐罐体2顶部设有原料输入管1,在沉淀罐罐体2侧壁上设有沉淀罐出料口8;在沉淀罐罐体2内壁上均匀排列有凹槽9,最大限度增大沉淀罐罐体2内壁表面积,沉淀罐罐体2内食用油与沉淀罐罐体2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12、还可以为1/8.5、或1/7,都可以使麦饭石中含有的钾、钙、镁、锰等十一种常量元素,及防癌的锗、锶、钼、钒等十四种微量元素充分溶出于食用油中,并增加食用油中的含氧量;如图3所示,所述物理吸附器包括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吸附器罐体4,吸附器罐体4的壁厚为8cm;在吸附器罐体4顶部设有吸附器进料口10,在吸附器罐体4底部设有吸附器出料口11;在吸附器罐体4内竖直设有吸附器搅拌器12,在吸附器罐体4内腔内设有麦饭石颗粒13;其中麦饭石颗粒13与吸附器罐体4内食用油的质量比为1/10、还可以为1/8.5,或者1/7,都可以充分实现食用油与悬浮的麦饭石颗粒的有效接触,增加食用油内的含氧量,去除食用油内游离态的氯;沉淀罐出料口8与吸附器进料口10通过管道连接;在沉淀罐出料口8与吸附器进料口10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液压泵3;如图4所示,所述弱电离过滤器包括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过滤器罐体5,过滤器罐体5的壁厚为8cm;在过滤器罐体5顶部设有过滤器进料口14,在过滤器罐体5底部设有过滤器出料口15;在过滤器罐体5内分别竖直设有过滤器搅拌器16和两根金属电离棒17;吸附器出料口11与下方的过滤器进料口14通过管道连接;如图5所示,每个所述静置调节器包括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调节器罐体18,调节器罐体18的壁为8cm;在调节器罐体18顶部设有调节器进料口19,在调节器罐体18底部设有成品油出口7;在调节器罐体18内壁上均匀排列有凹槽9,凹槽9最大限度增大调节器罐体18内壁表面积,调节器罐体18内食用油与调节器罐体18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12、还可以为1/8.5、或1/7,都可以使麦饭石中含有的钾、钙、镁、锰等十一种常量元素,及防癌的锗、锶、钼、钒等十四种微量元素进一步充分溶出于食用油中,并增加食用油中的含氧量,使食用油的pH值达到大于7小于等于8的最佳范围;过滤器出料口15分别与下方两个所述静置调节器的调节器进料口19通过管道连接。
实施例2: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生产食用油的工艺,其采用实施例1中的溶出系统,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常规生产的食用油通过原料输入管1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09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沉淀罐中放置18小时,沉淀罐罐体2内食用油与沉淀罐罐体2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12,使沉淀罐罐体2的麦饭石中含有的钾、钙、镁、锰等十一种常量元素,及防癌的锗、锶、钼、钒等十四种微量元素充分溶出于食用油中,增加食用油中的含氧量,并对食用油中的杂质、细菌进行一定程度的初步吸附;
步骤二、将沉淀罐罐体2中沉淀后的食用油通过液压泵3经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09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物理吸附器中,在所述物理吸附器中添加麦饭石颗粒13,食用油在吸附器罐体4中通过吸附器搅拌器12在常温下以1000rpm匀速搅拌0.5小时,使食用油与悬浮的麦饭石颗粒13的有效接触,增加食用油内的含氧量,去除食用油内游离态的氯;
步骤三、将所述物理吸附器搅拌后的食用油通过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09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并在过滤器罐体5中添加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与食用油的体积比为1/350;
向两根金属电离棒17通入1.8伏的直流电,对弱电离过滤器中食用油和电解质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电解;食用油在电解的同时通过过滤器搅拌器16在常温下以1000rpm匀速搅拌0.5小时,搅拌保证电解质充分电离后产生的阴离子与食用油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进一步提高食用油的纯净度;搅拌完成后,在过滤器罐体5中放置6小时;
步骤四、将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电解放置后的食用油通过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09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的所述静置调节器中,静置18小时,调节器罐体6内食用油与调节器罐体6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12;通过常温静置使调节器罐体6中麦饭石中含有的钾、钙、镁、锰等十一种常量元素,及防癌的锗、锶、钼、钒等十四种微量元素进一步充分溶出于食用油中,并增加食用油中的含氧量,使食用油的pH值达到7.2的最佳范围;
步骤五、将所述静置调节器静置后的食用油经成品油出口7排出,并封装储存;在封装储存食用油的容器中添加麦饭石颗粒13,使步骤四中溶出于食用油中的有效溶出物质以更加稳定离子态存在于食用油中,同时,由于麦饭石颗粒13对细菌的吸附作用,可实现食用油更长久的保质保鲜,并吸附由于温度和时间变化而造成的油品异味。
实施例3: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生产食用油的工艺,其采用实施例1中的溶出系统,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常规生产的食用油通过原料输入管1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沉淀罐中放置36小时,沉淀罐罐体2内食用油与沉淀罐罐体2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7,使沉淀罐罐体2的麦饭石中含有的钾、钙、镁、锰等十一种常量元素,及防癌的锗、锶、钼、钒等十四种微量元素充分溶出于食用油中,增加食用油中的含氧量,并对食用油中的杂质、细菌进行一定程度的初步吸附;
步骤二、将沉淀罐罐体2中沉淀后的食用油通过液压泵3经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物理吸附器中,在所述物理吸附器中添加麦饭石颗粒13,食用油在吸附器罐体4中通过吸附器搅拌器12在常温下以1400rpm匀速搅拌2小时,使食用油与悬浮的麦饭石颗粒13的有效接触,增加食用油内的含氧量,去除食用油内游离态的氯;
步骤三、将所述物理吸附器搅拌后的食用油通过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并在过滤器罐体5中添加柠檬酸钠溶液,柠檬酸钠溶液与食用油的体积比为1/300;
向两根金属电离棒17通入3.5伏的直流电,对弱电离过滤器中食用油和电解质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电解;食用油在电解的同时通过过滤器搅拌器16在常温下以1400rpm匀速搅拌3小时,搅拌保证电解质溶液充分电离后产生的阴离子与食用油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进一步提高食用油的纯净度;食用油搅拌完成后,在过滤器罐体5中放置18小时;
步骤四、将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电解放置后的食用油通过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的所述静置调节器中,静置36小时,调节器罐体6内食用油与调节器罐体6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7;通过常温静置使调节器罐体6中麦饭石中含有的钾、钙、镁、锰等十一种常量元素,及防癌的锗、锶、钼、钒等十四种微量元素进一步充分溶出于食用油中,并增加食用油中的含氧量,使食用油的pH值达到7.9的最佳范围;
步骤五、将所述静置调节器静置后的食用油经成品油出口7排出,并封装储存;在封装储存食用油的容器中添加麦饭石颗粒13,使步骤四中溶出于食用油中的有效溶出物质以更加稳定离子态存在于食用油中,同时,由于麦饭石颗粒13对细菌的吸附作用,可实现食用油更长久的保质保鲜,并吸附由于温度和时间变化而造成的油品异味。
实施例4: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生产食用油的工艺,其采用实施例1中的溶出系统,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常规生产的食用油通过原料输入管1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11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沉淀罐中放置25小时,沉淀罐罐体2内食用油与沉淀罐罐体2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9,使沉淀罐罐体2的麦饭石中含有的钾、钙、镁、锰等十一种常量元素,及防癌的锗、锶、钼、钒等十四种微量元素充分溶出于食用油中,增加食用油中的含氧量,并对食用油中的杂质、细菌进行一定程度的初步吸附;
步骤二、将沉淀罐罐体2中沉淀后的食用油通过液压泵3经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11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物理吸附器中,在所述物理吸附器中添加麦饭石颗粒13,食用油在吸附器罐体4中通过吸附器搅拌器12在常温下以1200rpm匀速搅拌1.25小时,使食用油与悬浮的麦饭石颗粒13的有效接触,增加食用油内的含氧量,去除食用油内游离态的氯;
步骤三、将所述物理吸附器搅拌后的食用油通过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11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并在过滤器罐体5中添加磷酸钠溶液,磷酸钠溶液与食用油的体积比为1/330;
向两根金属电离棒17通入2.2伏的直流电,对弱电离过滤器中食用油和电解质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电解;食用油在电解的同时通过过滤器搅拌器16在常温下以1200rpm匀速搅拌1.8小时,搅拌保证电解质充分电离后产生的阴离子与食用油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进一步提高食用油的纯净度;食用油搅拌完成后,在过滤器罐体5中放置14小时;
步骤四、将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电解放置后的食用油通过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11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的所述静置调节器中,静置25小时,调节器罐体6内食用油与调节器罐体6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9;通过常温静置使调节器罐体6中麦饭石中含有的钾、钙、镁、锰等十一种常量元素,及防癌的锗、锶、钼、钒等十四种微量元素进一步充分溶出于食用油中,并增加食用油中的含氧量,使食用油的pH值达到7.8的最佳范围;
步骤五、将所述静置调节器静置后的食用油经成品油出口7排出,并封装储存;在封装储存食用油的容器中添加麦饭石颗粒13,使步骤四中溶出于食用油中的有效溶出物质以更加稳定离子态存在于食用油中,同时,由于麦饭石颗粒13对细菌的吸附作用,可实现食用油更长久的保质保鲜,并吸附由于温度和时间变化而造成的油品异味。
实施例5:实验例:
检测数据比对图表:100ml传统成品食用油与本发明食用油比对分析表(ppm)
其中,传统成品食用油为经过常规方法压榨,没有使用本发明溶出系统的食用油;
本发明食用油为经过常规方法压榨后,再经本发明溶出系统提高品质后的食用油。
从检测数据可以看到,重金属Cu、Pb、Cr、等,经过该系统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防癌元素Ge、Sr、V、Mo等均出现溶出现象。其他一些人体必须的元素,也同意出现不同程度的溶出现象。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沉淀罐、液压泵、物理吸附器、弱电离过滤器、静置调节器,在所述沉淀罐顶部设有原料输入管;所述沉淀罐侧壁上部的出料口与所述物理吸附器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沉淀罐与所述物理吸附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所述液压泵;所述物理吸附器底部的出料口与下方所述弱电离过滤器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弱电离过滤器底部的出料口与下方所述静置调节器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静置调节器底部设有成品油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罐包括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沉淀罐罐体,所述沉淀罐罐体的壁厚大于8cm、小于15cm;在所述沉淀罐罐体顶部设有所述原料输入管,在所述沉淀罐罐体侧壁上设有沉淀罐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淀罐罐体内壁上均匀排列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罐罐体内的食用油与所述沉淀罐罐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12~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吸附器包括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吸附器罐体,所述吸附器罐体的壁厚大于8cm、小于15cm;在所述吸附器罐体顶部设有所述物理吸附器进料口,在所述吸附器罐体底部设有所述物理吸附器出料口;在所述吸附器罐体内竖直设有吸附器搅拌器,在所述吸附器罐体内腔内设有麦饭石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麦饭石颗粒与所述吸附器罐体内食用油的质量比为1/10~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离过滤器包括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过滤器罐体,所述过滤器罐体的壁厚大于8cm、小于15cm;在所述过滤器罐体顶部设有所述弱电离过滤器进料口,在所述过滤器罐体底部设有所述弱电离过滤器出料口;在所述吸附器罐体内分别竖直设有过滤器搅拌器和两根金属电离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调节器为一个以上,每个所述静置调节器包括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调节器罐体,所述调节器罐体的壁厚大于8cm、小于15cm;在所述调节器罐体顶部设有所述静置调节器进料口,在所述调节器罐体底部设有所述成品油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器罐体内壁上均匀排列有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罐体内食用油与所述调节器罐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12~1/7。
11.根据权利要求1-10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生产食用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常规生产的食用油通过所述原料输入管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沉淀罐中放置18~36小时,所述沉淀罐罐体内的食用油与所述沉淀罐罐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12~1/7;
步骤二、将所述沉淀罐罐体中沉淀后的食用油通过所述液压泵经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物理吸附器中,在所述物理吸附器中添加了所述麦饭石颗粒,食用油在所述物理吸附器中通过所述吸附器搅拌器在常温下以1000rpm-----1400rpm匀速搅拌0.5~2小时;
步骤三、将所述物理吸附器中搅拌后的食用油通过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并在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添加电解质溶液,向两根所述金属电离棒通入1.8~3.5伏的直流电,对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食用油和电解质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电解;食用油在电解的同时通过所述过滤器搅拌器在常温下以1000rpm-----1400rpm匀速搅拌0.5~3小时,搅拌完成后,在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放置6~18小时;
步骤四、将所述弱电离过滤器中电解并放置后的食用油通过管道注入采用平均孔隙在0.09---0.13微米的麦饭石制成的所述静置调节器中,静置18~36小时,所述调节器罐体内食用油与所述调节器罐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和食用油整体表面积的比为1/12~1/7;使食用油的pH值达到大于7小于等于8的最佳范围;
第五步、将所述静置调节器中静置后的食用油经所述成品油出口排出,并封装储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食用油放置的时间最佳时间为22~26小时,最好为25小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或柠檬酸钠溶液、或磷酸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或硫酸镁溶液等电解质水溶液的任意一种,所述电解质溶液与食用油的体积比小于1/300,大于1/350。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向两根所述金属电离棒通入2.2伏的直流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食用油静置的时间最佳时间为11~15小时,最好为14小时。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食用油静置的时间最佳时间为22~26小时,最好为25小时。
CN201410245331.1A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及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17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45331.1A CN104017644B (zh)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及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45331.1A CN104017644B (zh)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及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7644A true CN104017644A (zh) 2014-09-03
CN104017644B CN104017644B (zh) 2017-07-18

Family

ID=51434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4533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17644B (zh)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及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1764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1651A (zh) * 2016-08-16 2017-01-04 张�杰 一种辣椒油超声提取设备及制备方法
CN108641814A (zh) * 2018-06-25 2018-10-12 安徽奥凯发油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油籽过滤制油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71809U (zh) * 2011-03-30 2011-09-14 阜康市金岭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葵花籽油自然增香留香加工组合系统
CN203462026U (zh) * 2013-07-23 2014-03-05 怀宁县小市植物油厂 一种花生油生产过程中用三级沉降过滤池
CN203462027U (zh) * 2013-07-23 2014-03-05 怀宁县小市植物油厂 具备多层过滤层的油脂过滤装置
CN203904310U (zh) * 2014-05-29 2014-10-29 郝明勇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71809U (zh) * 2011-03-30 2011-09-14 阜康市金岭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葵花籽油自然增香留香加工组合系统
CN203462026U (zh) * 2013-07-23 2014-03-05 怀宁县小市植物油厂 一种花生油生产过程中用三级沉降过滤池
CN203462027U (zh) * 2013-07-23 2014-03-05 怀宁县小市植物油厂 具备多层过滤层的油脂过滤装置
CN203904310U (zh) * 2014-05-29 2014-10-29 郝明勇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克刚,等: "花生油水化脱胶工艺条件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1651A (zh) * 2016-08-16 2017-01-04 张�杰 一种辣椒油超声提取设备及制备方法
CN108641814A (zh) * 2018-06-25 2018-10-12 安徽奥凯发油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油籽过滤制油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7644B (zh) 201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0029B (zh) 煤矿井下水生产饮用水的简便方法
CN104475039B (zh) 一种去除废水中氟、重金属的生物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203904310U (zh)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
CN104017644A (zh) 一种用于制备食用油的麦饭石溶出系统及工艺
CN106281656A (zh) 一种杏仁油的加工工艺
CN109721483A (zh) 一种柠檬酸的制备方法
CN103804172A (zh) 一种提高有机酸产品质量的方法
CN104045551B (zh) 一种不合格柠檬酸钠母液的回收方法
CN104593143A (zh) 一种山茶油胶囊低温制备方法及其脱臭电解设备
CN104292198B (zh) 麦芽酚生产中格氏水解两相分离合成方法及装置
CN104489602A (zh) 一种利用鱼粉加工废水制取海鲜调味料的方法
CN104163877B (zh) 硫酸软骨素的制备方法
CN101328131A (zh) 离子交换法从发酵液中提取l-亮氨酸的工艺
CN105695084B (zh) 一种降低进口油菜籽加工的四级菜籽油的蓝色值增幅的加工方法
CN203999282U (zh) 一种黄金生产企业含氰废水处理系统
CN108275712A (zh) 一种炉甘石粉的合成方法
CN204198641U (zh) 麦芽酚生产中格氏水解两相分离合成装置
CN104291367B (zh) 一种一水硫酸镁的生产方法
CN203976932U (zh) 丁二酸生产设备
CN103966019B (zh) 高含蜡量葵花籽原油的加工处理方法
CN204093078U (zh) 一种米糠油结晶装置
CN102502570A (zh) 一种医药用偏钒酸钠的生产方法
CN206580804U (zh) 一种配制酒储酒罐
JP6344304B2 (ja) ミネラル成分含有食塩水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05700567U (zh) 一种全自动废酸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