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1967A - 电力需求调整系统、电力需求调整装置及电力需求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力需求调整系统、电力需求调整装置及电力需求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1967A
CN104011967A CN201280063498.5A CN201280063498A CN104011967A CN 104011967 A CN104011967 A CN 104011967A CN 201280063498 A CN201280063498 A CN 201280063498A CN 104011967 A CN104011967 A CN 104011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load
request
electric power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34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1967B (zh
Inventor
高桥广考
富田泰志
菅又生磨
小林朗
大西司
江原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11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1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1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1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network being locally controll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J13/00034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elements or equipment being or involving an 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12The local stationary network supplying a household or a building
    • H02J2310/14The load or loads being home applia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2Home appliances

Abstract

提供一种提高电力系统中的需求调整的精度的技术。电力需求调整系统(10)具有: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其通过利用来自向需求者(12)供给电力的电力系统(13)的电力而工作的负载机器(15),调整施加至电力系统(13)的设备机器的负载。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在调整施加至设备机器的负载时,基于作为应调整的负载量的调整目标值、和作为各负载机器(15)的信息的各机器负载信息,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15),在调整开始至调整结束为止的期间内多次执行输出变更请求的动作,该变更请求请求选择出的负载机器(15)的动作状态的变更。

Description

电力需求调整系统、电力需求调整装置及电力需求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需求者供给电力的电力系统中的需求响应技术。
背景技术
今后估计电动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会得到普及,认为施加至向需求者供给电力的电力系统中的配电变电站或杆式变压器(poletransformer)等设备机器的负载会变大。在电力系统中若对设备机器施加超过了允许值的负载,则会产生各种不良情况,这是很危险的。例如,若向配电变电站施加超过允许值的负载,则配电变电站的断路器会工作,有时地区整体会停电。此外,若对杆式变压器施加超过允许值的负载,则有时会烧坏杆式变压器。
作为消除这种过负载(over load)状态的技术,有非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在非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首先,检测到杆式变压器的过负载状态时,运算出消除过负载所需的负载断开量。接着,预测使成为了负载的各需求者机器断开即关闭电源时会削减的负载量。并且,直到达到消除过负载状态所需的断开负载量为止,累计计算通过各需求者机器的断开而被削减的负载量。基于该累计计算结果,决定请求断开的需求者机器,并向相应的需求者机器发送断开请求信号。接收了断开请求信号的需求者机器会关闭电源。其结果,降低对设备机器的负载,可消除过负载状态。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Emergency Demand Response for Distribution SystemContingencies”、(GE Global Research)IEEE 201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的非专利文献1的技术预测在断开了各需求者的机器时能够削减的负载量,按每个机器累积该负载量来确保整体上应降低的负载量,向成为了断开对象的各需求者机器发送断开请求信号。
因此,累积能够由各需求者机器削减的负载量而得到的整体的断开负载量的精度依赖于断开了各需求者机器时削减的负载量的预测精度。在需要断开很多需求者机器的情况下,认为各需求者机器的负载量的误差被累积而导致在整体断开负载量上会产生较大的偏差。
其结果,在相对于应降低的负载量而言实际降低的负载量不足的情况下,会继续停电或者损坏机器设备的危险性会持续下去。此外,相反,在相对于应降低的负载量而言实际降低了过多的负载的情况下,会恶化需求者所需以上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电力系统中的需求调整的精度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电力需求调整系统,通过利用来自向需求者供给电力的电力系统的电力而工作的负载机器,调整施加至所述电力系统的设备机器的负载,该电力需求调整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电力需求调整装置,其在调整施加至所述设备机器的负载时,基于作为应调整的负载量的调整目标值、和作为各负载机器的信息的各机器负载信息,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在调整开始至调整结束为止的期间内多次执行输出变更请求的动作,该变更请求请求选择出的所述负载机器的动作状态的变更。
此外,所述电力需求调整装置也可以在输出所述变更请求之后更新所述调整目标值,基于更新后的所述调整目标值,选择在下一次变更请求中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负载机器。
此外,所述电力需求调整装置也可以基于所述调整目标值、所述各机器负载信息、和变更了各负载机器的动作状态时的需求者的便利性的变化的程度,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
此外,所述电力需求调整装置也可以在按负载机器的类别接受了变更请求的情况下更新并保持表示动作状态被变更的概率的响应率,并基于所述调整目标值、所述各机器负载信息、和所述响应率,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
此外,所述电力需求调整装置也可以从所述调整开始的时间点起对输出了所述变更请求的次数进行计数,若计数值达到规定的阈值,则变更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的选择规则。
此外,所述电力需求调整装置也可以在所述计数值达到所述阈值之前,优先选择额定功率大的负载机器,在所述计数值达到所述阈值之后,优先选择所述响应率高的负载机器。
此外,所述负载机器也可以包括:设置在与所述电力系统连接的需求者中且利用来自所述电力系统的电力而工作的电气机器;和与所述电力系统连接且从所述电力系统进行蓄电以及向所述电力系统进行放电的蓄电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电力系统中的需求调整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需求调整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的基本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力需求调整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向电力系统的设备机器施加的负载的变化情况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保存在机器信息DB中的表格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响应更新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保存在请求实际结果DB中的表格的一例的图。
图8表示保存在便利性影响DB中的表格格式的一例。
图9是表示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的动作例的情况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力需求调整系统。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需求调整系统的示意框图。参照图1可知,电力需求调整系统10具有经由通信网14而与电力系统13及需求者12连接的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
电力系统13是向需求者12供给电力的系统。
需求者12有利用来自电力系统13的电力工作的电气机器、即负载机器15。负载机器15是通过动作状态改变电力消耗量即施加到电力系统13的负载量的机器。例如,若打开负载机器15的电源,则对电力系统13施加负载,若关闭电源,则不存在施加至电力系统13的负载。
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是调整通过负载机器15施加到电力系统13的设备机器的负载的装置。例如,若电力系统13的负载变成过量的状态(过负载状态),则开始负载的调整。并且,若负载量降低至适当值,则结束负载的调整。
另外,在此,仅将设置在需求者12中的电气机器作为了负载机器15,但是作为负载机器15也可以包括这以外的机器。例如,作为负载机器15,可以包括:设置在与电力系统13连接的需求者12中且利用来自电力系统13的电力工作的电气机器、和与电力系统13连接且从电力系统进行蓄电及向电力系统13进行放电的蓄电装置。
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在调整施加至电力系统13的设备机器的负载时,在开始该调整至调整结束为止的期间内执行多次以下的处理。
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首先基于作为应调整的负载量的调整目标值和作为各负载机器15的信息的各机器负载信息,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调整目标值是施加到电力系统13的设备机器的负载量的适当值与当前实际施加到设备机器的负载量之差。为了即使调整了负载也能够尽量较高保持需求者12中的便利性,适当值例如设为设备机器的允许范围内的最大负载即可。接着,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输出请求所选择的负载机器15的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变更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典型例是关闭作为电气机器的负载机器15的电源。作为其他例,电气机器转移到省电模式的情况也包含在动作状态的变更中。
在需求者12中,若受理了变更请求,则按照该请求变更负载机器15的动作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多次的变更请求来逐渐调整负载机器15的负载,因此能够提高施加到电力系统13的设备机器的负载量、即电力系统13中的需求的调整精度。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的基本结构的示意框图。参照图2可知,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具有判定部21、生成部22及发送部23。
判定部21基于施加到电力系统13的设备机器的负载,决定实施该负载的调整。生成部22基于调整目标值和各机器负载信息,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15,生成请求所选择的负载机器15的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变更请求。发送部23向需求者13输出由生成部22生成的变更请求。
然后,若在判定部21中决定要实施负载调整,则在开始调整到调整结束为止的期间,生成部22生成多次变更请求,发送部23按生成部22生成的次数发送变更请求。
另外,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输出变更请求,若进行负载的调整,则施加到电力系统13的负载发生变化。因此,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反复执行如下的处理:按照负载的变化来更新调整目标值,基于更新后的调整目标值,选择在下一次的变更请求下应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负载机器,输出变更请求。由此,通过反馈调整结果,从而能够使施加到电力系统13的负载量准确地接近于适当值。
此外,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也可以除了基于调整目标值和各机器负载信息外,还基于变更了各负载机器15的动作状态时的需求者12的便利性的变化的程度,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15。由此,能够在尽可能维持需求者12的便利性的同时降低负载。
此外,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也可以按负载机器15的类别在接收了变更请求时,更新并同时继续保持表示动作状态被变更的概率的响应率。此时,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也可以除了基于调整目标值和各机器负载信息外,还基于响应率来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例如,若对响应率高的类别的负载机器15进行变更请求,则可提高负载的降低量的预测精度,因此能够获得接近预测值的降低量。
此外,也可以从调整开始的时间点起对输出了变更请求的次数进行计数,若计数值达到规定的阈值,则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对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15的选择规则进行变更。由此,在调整期间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使用不同的选择规则,从而能够通过灵活的控制来调整施加到电力系统13的设备机器的负载。
此外,此时,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也可以在计数值达到阈值之前优先选择额定功率大的负载机器15,在计数值到达阈值之后优先选择响应率高的负载机器15。由此,在调整期间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关闭了电源时的负载降低效果大的负载机器15请求变更来有效地进行调整,在后半部分对响应率高的负载机器15请求变更,从而能够以高精度将负载调整为设为目标的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假设电力系统13的电力供给力恒定,通过负载机器15的动作状态来改变电力系统13的负载的状态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种结构。若电力系统13的电力供给力发生变化,则即使负载机器15的动作状态没有变化,电力系统13也有可能成为过负载状态。例如,若电力系统13的电力的一部分是风力发电,则电力系统13的电力供给力会随着风的强度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因负载与电力供给力的相对关系产生的过负载状态下也同样能够应用本发明。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和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但规定了更具体的结构和动作。
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力需求调整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参照图3可知,电力需求调整系统具有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需求者1200、电力系统1300、和通信网1400。
通信网1400是以因特网为首的一般的通信网。
电力系统1300由配电线1301、设备机器1302、负载状态测量部1303、蓄能功能部1304、蓄能状态测量部1305、和状态发送部1306构成。
配电线1301是向需求者1200供给电力的设备。
设备机器1302是构成电力系统1300的设备,例如配电变电站或杆式变压器相当于该设备机器。
负载状态测量部1303测量施加到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的大小。
蓄能功能部1304是为了在时间上对配电线1301和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进行平均化等而设置的蓄能装置,例如蓄电池相当于该功能部。
蓄能状态测量部1305测量蓄能功能部1304中蓄积的能量。作为测量项目,当蓄能功能部1304为蓄电池时考虑SOC(State of Charge)等充电状态信息。
状态发送部1306经由通信网1400向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发送负载状态测量部1303测量的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的信息、蓄能状态测量部1305测量的蓄能功能部1304的充电状态的信息。
需求者1200是从配电线1301接受电力的需求者,具体而言有独幢楼房、住宅群、工厂设施、商业设施等各种需求者。电力系统1300的配电线1301连接了多个需求者1200。本实施方式中的需求者1200具备通过电力工作的机器1201,该机器与配电线1301连接。
此外,需求者1200还具备设定变更部1202和设定结果发送部1203。
设定变更部1202根据经由通信网1400从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接收的机器设定的变更请求,变更机器1201的运转状态(例如打开或关闭电源)。设定变更部1202可以被组装到机器1201内,也可以是独立于机器1201的结构。
另外,在机器设定的变更中,判断接受了机器设定的变更请求的该需求者1200的居住者是否遵从变更请求,遵从时也可以手动变更机器的设定。此时,设定变更部1202也可以例如对居住者显示变更请求的内容,若居住者输入了遵从变更请求的意思,则变更机器设定。
设定结果发送部1203检测由于通过设定变更部1202的机器设定的变更从而机器1201的运转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将该结果经由通信网1400发送给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设定结果发送部1203可以被组装到机器1201中,也可以是独立于机器1201的结构。例如,设定结果发送部1203在检测机器1201的运转状态时,通过测量反映了机器1201的运转状态的电流值,而从外部进行监视。此外,在机器1201具备向外部输出运转状态信息的功能的情况下,设定结果发送部1203也可以从机器1201接收该信息。
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具有:接收部1101、过负载判定部1102、断开所需量计算部1103、抑制应答量推测部1104、断开不足料计算部1105、响应更新部1107、各机器调整力预测部1109、请求可发送次数设定部1111、请求发送次数计数器1112、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以及请求发送部1114。
接收部1101从电力系统1300经由通信网1400接收施加到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的测量值、蓄能功能部1304的蓄能状态的测量值。
过负载判定部1102在施加到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的大小超过了预先确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是过负载状态。
断开所需量计算部1103在施加到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中,将超过了预先确定的允许值的负载量作为断开所需量来计算。
根据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向需求者1200发送的断开请求(机器设定的变更请求),需求者1200的机器1201的运转状态发生变化,抑制应答量推测部1104计算出作为其结果而产生的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的变化量。
断开不足量计算部1105对抑制应答量推测部1104计算出的负载的变化量和断开所需量计算部1103计算出的断开所需量进行比较,在抑制应答量推测部1104计算出的负载的变化量少于断开所需量计算部1103计算出的断开所需量的情况下,计算出不足部分作为断开不足量。
在此,利用图4进一步说明接收部1101、过负载判定部1102、断开所需量计算部1103、抑制应答量推测部1104、和断开不足量计算部1105的运算结果的图像。
图4是施加到电力系统设备机器的负载的变化情况的一例。
在图4中,横轴是时刻,纵轴是施加到该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的大小。
图中的UL是作为施加到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的允许最大值而设定的值。USH是过负载判定的基准值,在负载2001超过了USH时判定为过负载状态。之后,降低了负载的结果,当负载2001低于UL时判定为消除了过负载状态。
将UL和USH设为不同值的理由是为了防止因反复进行负载的微小的增减,频繁地反复成为过负载状态或者消除了过负载,从而频繁地引起判定的振荡(hunting)。
图中的三角标记表示向需求者1200发送负载的断开请求的时刻。三角标记内记载的数字表示该断开请求是第几次,也就是说表示断开请求的发送回次。
以下,沿着时刻的流动来说明从接收部1101到断开不足量计算部1105的动作。
图4中的粗线2001表示施加到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其值是通过接收部1101获取的。
例如,在时刻t0,施加到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的大小超过了UL,但是小于作为过负载判定的基准的USH。因此,在该时间点判定为不是过负载状态。
接着,在时刻t1,施加到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大小是P1。此时,作为施加到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大小的P1超过了过负载判定的基准值USH。因此,过负载判定部1102判定为过负载状态。于是,断开所需量计算部1103将从P1中减去UL后而得到的值(图中的箭头2002)作为断开所需量来计算。
此时,本次是生成需求者1200的机器1201的断开请求的第一次处理(在三角标记中记载了1),因此没有上一次的断开请求。因此,抑制应答量推测部1104计算出的抑制应答量是0。因此,断开不足量计算部1105计算出的断开不足量成为与图中用箭头2002表示的大小相等的值。
接着,在生成第二次需求者机器的断开请求的阶段(在三角标记中记载了2),上一次断开请求的结果是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减少到了P2。此时,抑制应答量推测部1104运算出的抑制应答量是从P1中减去了P2后的大小(图中的用箭头2003表示的大小)。并且,断开不足量计算部1105计算出的断开不足量是从P2中减去了UL后的大小(图中的用箭头2004表示的大小)。
同样,在生成第三次断开请求的信息的阶段,上一次断开请求的抑制应答量是由图中的箭头2005表示的大小,断开不足量是由图中的箭头2006表示的大小。另外,在时刻t4,负载2001的大小小于UL,因此脱离了过负载状态。因此,在该例中,在发送了三次负载的断开请求的阶段结束了负载的调整。
返回图3。
机器信息DB1106记录从配电线1301接受电力而工作的机器1201的信息。图5示出了该DB的内容。图5表示保存在机器信息DB1106中的表格格式的一例。
在图5中,“需求者ID”是按每个需求者1200赋予的序号。“机器ID”是按每个机器1201赋予的序号。在此,电力系统1300的蓄能功能部1304不是设置在需求者1200中的机器,因此需求者ID是空白,但是作为机器ID例如赋予如999这样的特殊序号,从而与需求者1200的机器1201不相区别地进行处理。
接着,“机器种类”是热水器或空调等类别名。“额定输出”是各机器规格下的额定功率的值。另外,在蓄能功能部1304为蓄电池的情况下,额定输出可设为进行了1C放电(在1小时内结束放电的电流值下的放电)时的输出。
“通常时运转状态”按时间段表示了该需求者1200在未接受断开请求的情况下生活时的各机器1201的运转状态(电源打开/关闭的状态)。另外,在蓄能功能部1304为蓄电池的情况下,“通常时运转状态”表示是否为能够从蓄电池进行放电的状态,若能放电,则记为OK。
“响应率”针对需求者1200从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接收的机器1201的断开请求,按时间段表示了受理该请求后变更机器1201的设定的概率。另外,在此,示出了分High、Medium、Low这3个阶段显示“响应率”的例子。
“请求输出标记”是表示为了消除设备机器1302的过负载状态而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是否发送了断开请求的标记。0意味着未发送,1意味着已发送。另外,在每次过负载判定部1102判定为是过负载状态时请求输出标记被初始化(全部为0)。
返回图3。
请求实际结果DB1108记录了在过负载判定部1102判定为是过负载之后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向需求者1200发送的断开请求的内容。图7表示保存在请求实际结果DB1108中的表格的一例。
“日期”和“控制开始时刻”是过负载判定部1102判定为过负载的时间点的日期和时刻。“请求回次”是从过负载判定部1102判定为过负载的时间点开始,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向需求者1200发送了负载断开请求的回次(意味着是第几次的发送)。
“需求者ID”是按每个需求者1200赋予的序号,与机器信息DB1106中的相同。
“机器种类”和“机器ID”是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发送了断开请求的目的地的机器1201的类别名及机器ID。该机器种类和机器ID与机器信息DB1106相同。
“请求内容”是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对机器1201所请求的内容。OFF意味着请求了断开负载。
通过这些各要素的组合,请求实际结果DB1108中记录了从过负载判定部1102判定为过负载的时间点开始的断开请求的发送内容。
返回图3。
响应更新部1107运算出上一次的负载的断开请求的结果,按机器的类别来运算请求承诺率(响应率)。并且,在存在响应率高的类别的情况下,更新机器信息DB1106的响应率的信息,以使下一次向该响应率高的类别优先请求。
图6是表示响应更新部1107的动作的流程图。
参照图6可知,响应更新部1107首先在步骤S4001中以机器1201的类别为单位执行循环处理。例如,以热水器、电动车充电装置、空气调节机这样的类别的顺序进行处理。
步骤S4002是第n次请求信息获取处理。响应更新部1107参照请求实际结果DB1108,从过负载判定部1102判定为过负载的时间点开始提取第n次的断开请求的实际结果信息。
步骤S4003是第n次响应结果获取处理。响应更新部1107收集需求者1200的设定结果发送部1203发送的机器1201的运转状态的信息。
步骤S4004是计算出第n次响应率的处理。响应更新部1107取通过步骤S4002获取的请求内容、和通过步骤S4003获取的各机器1201的设定内容(运转状态)之间的匹配,基于其结果计算出响应率。用式(1)来计算出响应率R。
(数学式1)
在步骤S4005中,响应更新部1107比较响应率R和第一个阈值。在响应率大于该阈值的情况下,判定该类别的机器作为响应率的分类属于高响应(High)。另外,阈值的值在此作为一例设为2/3。
在响应率为2/3以上的情况下,响应更新部1107转移到步骤S4007,一律将记录在机器信息DB1106中的该类别的机器的响应率的分类升高1级。也就是说,在到目前为止的响应率的分类为Medium的情况下,改变为High,在Low的情况下改变为Medium。在变更前的响应率的分类为High的情况下,不进行改变。
在步骤S4005中,响应率小于阈值(在本例中是2/3)的情况下,响应更新部1107在步骤S4006中比较响应率和第二个阈值。第二个阈值是比第一个阈值小的值。在响应率的大小小于该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该类别的机器是低响应。
另外,阈值的值在此作为一例而设为1/3。在响应率为1/3以下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008,一律将记录在机器信息DB1106中的该类别的机器的响应率的分类降低1级。也就是说,在到目前为止的响应率的分类为High的情况下,改变为Medium,在Medium的情况下改变为Low。在响应率的分类已经为Low的情况下,不进行改变。
之后,响应更新部1107按机器1201的类别分别执行步骤S4002~S4008的处理。
另外,在此例示了用式(1)计算出响应率,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响应率的值只要表示在断开请求时得到的断开电力的大小的可靠性即可,因此例如还可以使用标准偏差。此时,认为值越小可靠性越高,从而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实现。
通过这些一系列处理,机器信息DB1106的记录内容反映了按机器类别而不同的响应特性。
在各机器调整力预测部1109中,参照机器信息DB1106,运算按机器1201而不同的可断开负载,与响应率的信息组合成一组,作为各机器的调整力信息而发送给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用式(2)来计算出每个机器的可断开负载。
(数学式2)
可断开负载(kW)=额定功率×β...(2)
其中,相应时间段的运转状态为ON时β=1
相应时间段的运转状态为OFF时β=0
便利性影响DB1110按机器的类别而分别记录了因停止机器而导致需求者1200受到的不利性。图8表示保存在便利性影响DB1110中的表格格式的一例。在图8中,作为一例,“机器种类”表示了系统蓄能装置、热水器、电动车充电装置(EV充电)、空气调节装置(空调)。此外,图8所示的便利性恶化等级的值是一例。
即使强制使系统蓄能装置(电力系统1300的蓄能功能部1304)放电,对需求者1200的生活也没有影响,因此设为等级0。对于热水器而言,只要需要温水的时刻之前热水沸腾即可,因此什么时候都可以加热,所以认为对需求者1200的便利性的影响小。但是,随着情况的不同,也有在需要温水的时间点热水供给量不足的风险。因此,将热水器的便利性恶化等级设为了1。EV充电也是只要在下一次使用EV的时间点之前完成充电即可,因此在其间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充电。但是,若由于停止了充电,在下一次想要使用EV的时间点如果充电量不足,则会发生无法使用EV的情况。因此,在此,将EV充电的便利性恶化等级设为了2。另一方面,对于空调而言,若停止则会直接影响需求者1200的舒适感,因此将便利性恶化等级设为了3。
返回图3。
请求可发送次数设定部1111设定从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向需求者1200的机器1201发送断开请求的次数的限制值。在本例中,作为请求可发送次数,作为一例而设定了10。该限制值可以是始终固定的值,也可以是每次实施负载的调整控制时变化的值。
请求发送次数计数器1112对从过负载判定部1102判定为过负载状态的时间点开始的、从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00向需求者1200发送了机器1201的断开请求的次数进行计数。
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为了减少施加到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生成请求需求者1200的机器1201的运转状态的变更的信息。
图9的流程图表示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的动作。
在步骤S7001中,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对在该一系列处理中所使用的变量、即“最大断开功率Pmax”进行初始化。在步骤S7002中,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从请求发送次数计数器1112获取请求生成回次信息n。另外,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在步骤S7003中获取断开不足量计算部1105的计算值、即断开不足量信息Pa。此外,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在步骤S7004中获取各机器调整力预测部1109的预测结果、即各机器调整力信息。此外,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在步骤S7005中作为未请求机器提取处理而参照机器信息DB1106的请求输出标记的信息,提取值为0的记录(record)。另外,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在步骤S7006中作为便利性分类处理将在步骤S7005中提取出的记录按照在便利性影响DB1110中记录的便利性影响等级的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
之后,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在步骤S7007中判定负载断开请求次数n的值是否为阈值以下。在此,作为一例,将设定为请求可发送次数的10的1/2、即5作为阈值来设定。
在负载断开请求次数n的值为5以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008。在步骤S7008中,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针对便利性恶化等级相同的等级的记录,以额定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进一步重新排列记录。
另一方面,在步骤S7007中负载断开请求次数n的值大于5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009。在步骤S7009中,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针对便利性恶化等级相同的记录以响应率从高到低的顺序进一步重新排列记录。
步骤S7008之后或者步骤S7009之后,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进入步骤S7010。
在步骤S7010之后,以在步骤S7006及S7008中重新排列的记录或者在步骤7006及S7009中重新排列的记录的顺序反复进行处理。
在步骤S7011中,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计算出变量“最大断开功率Pmax”。用式(3)计算出最大断开功率Pmax。
(数学式3)
在步骤S7012中,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针对在步骤S7010的当前循环处理中成为了对象的记录的机器1201,将机器信息DB1106的请求输出标记从0改写为1。
接着,在步骤S7013中,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比较最大断开功率Pmax、和在步骤S7003中获取的断开不足量Pa上相加了恒定值α后得到的值。若Pmax<(Pa+α)(在步骤S7013中为“否”),则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返回步骤S7010,追加成为输出断开请求的对象的机器1201,实施同样的处理(步骤S7011至S7013)。
另一方面,若Pmax≥(Pa+α),则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结束处理。然后,在步骤S7010的循环处理中成为了处理对象的机器1201的全部成为发送断开请求的对象的机器1201。
图10是用于说明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的动作例的情况的图表。在图10中,横轴是断开请求的请求次数。针对各请求次数,表示了最大断开功率Pmax和通过请求发送而断开的负载的实际结果Pr。纵轴是施加到设备机器1302的负载。
首先,在第一次断开请求(三角标记中记载为1)下,针对断开不足量Pa请求向机器a至机器g的7台机器1201断开负载。然后,其结果,机器a和机器d响应了请求。到此为止,图9的一系列处理结束一次。
接着,在第二次断开请求(三角标记中记载为2)下,针对该时间点的断开不足量Pa,请求向机器h至机器l的5台机器断开负载。然后,其结果,机器i、k、l响应了请求。到此为止,再次执行了图9的一系列处理。
另外,在第三次断开请求(三角标记中记载为3)下,针对该时间点的断开不足量Pa,请求向机器m和机器n断开负载。其结果,机器m和机器n都响应了请求。同样,到此为止,再次执行了图9的一系列处理。
另外,由于第三次为止的处理的断开实际结果的总计超过了断开所需量2002,因此不需要第四次以后的断开请求。
返回图3。
请求发送部1114针对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1113输出的记录的机器,发送负载断开的请求。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分多次发送断开请求来进行负载量的调整,因此在消除构成电力系统1300的设备机器1302的过负载状态时,能够准确地断开尽可能确保所需负载的降低的机器1201,且不会过多地断开机器1201。此外,在消除过负载状态时,能够尽可能将断开机器1201时的需求者1200的便利性的降低抑制地较小。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电力需求调整装置11、1100也可以通过使计算机执行规定了构成装置的各部分的处理顺序的软件程序来实现。
此外,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示,并不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本发明。
符号说明:
10  电力需求调整系统
11、1100  电力需求调整装置
12、1200  需求者
13、1300  电力系统
14、1400  通信网
15  负载机器
21  判定部
22  生成部
23  发送部
1101  接收部
1102  过负载判定部
1103  断开所需量计算部
1104  抑制应答量推测部
1105  断开不足量计算部
1106  机器信息DB
1107  响应更新部
1108  请求实际结果DB
1109  各机器调整力预测部
1110  便利性影响DB
1111  请求可发送次数设定部
1112  请求发送次数计数器
1113  断开请求信息生成部
1114  请求发送部
1201  机器
1202  设定变更部
1203  设定结果发送部
1301  配电线
1302  设备机器
1303  负载状态测量部
1304  蓄能功能部
1305  蓄能状态测量部
1306  状态发送部

Claims (9)

1.一种电力需求调整系统,通过利用来自向需求者供给电力的电力系统的电力而工作的负载机器,调整施加至所述电力系统的设备机器的负载,该电力需求调整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
电力需求调整装置,其在调整施加至所述设备机器的负载时,基于作为应调整的负载量的调整目标值、和作为各负载机器的信息的各机器负载信息,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在调整开始至调整结束为止的期间内多次执行输出变更请求的动作,该变更请求请求选择出的所述负载机器的动作状态的变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需求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需求调整装置在输出所述变更请求之后更新所述调整目标值,基于更新后的所述调整目标值,选择在下一次变更请求中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负载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需求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需求调整装置基于所述调整目标值、所述各机器负载信息、和变更了各负载机器的动作状态时的需求者的便利性的变化的程度,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需求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需求调整装置在按负载机器的类别接受了变更请求的情况下更新并保持表示动作状态被变更的概率的响应率,并基于所述调整目标值、所述各机器负载信息、和所述响应率,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需求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需求调整装置从所述调整开始的时间点起对输出了所述变更请求的次数进行计数,若计数值达到规定的阈值,则变更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的选择规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需求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需求调整装置在所述计数值达到所述阈值之前,优先选择额定功率大的负载机器,在所述计数值达到所述阈值之后,优先选择所述响应率高的负载机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需求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机器包括:
设置在与所述电力系统连接的需求者中且利用来自所述电力系统的电力而工作的电气机器;和
与所述电力系统连接且从所述电力系统进行蓄电以及向所述电力系统进行放电的蓄电装置。
8.一种电力需求调整装置,通过利用来自向需求者供给电力的电力系统的电力而工作的负载机器,调整施加至所述电力系统的设备机器的负载,该电力需求调整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判定部,其决定调整施加至所述设备机器的负载;
生成部,其基于作为应调整的负载量的调整目标值、和作为各负载机器的信息的各机器负载信息,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生成请求选择出的所述负载机器的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变更请求;和
发送部,其向需求者输出所述变更请求,
在调整开始至调整结束的期间内,所述生成部多次生成所述变更请求,所述发送部在每次由所述生成部生成所述变更请求时发送所述变更请求。
9.一种电力需求调整方法,用于通过利用来自向需求者供给电力的电力系统的电力而工作的负载机器,调整施加至所述电力系统的设备机器的负载,该电力需求调整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决定调整施加至所述设备机器的负载的步骤;
基于作为应调整的负载量的调整目标值、和作为各负载机器的信息的各机器负载信息,选择成为请求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对象的负载机器的步骤;和
生成请求选择出的所述负载机器的动作状态的变更的变更请求,在调整开始至调整结束为止的期间内多次执行向需求者输出所述变更请求的动作的步骤。
CN201280063498.5A 2011-12-22 2012-11-28 电力需求调整系统、电力需求调整装置及电力需求调整方法 Active CN1040119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0824A JP5603318B2 (ja) 2011-12-22 2011-12-22 電力需要調整システム、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1-280824 2011-12-22
PCT/JP2012/080663 WO2013094374A1 (ja) 2011-12-22 2012-11-28 電力需要調整システム、電力需要調整装置、および電力需要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1967A true CN104011967A (zh) 2014-08-27
CN104011967B CN104011967B (zh) 2016-08-17

Family

ID=48668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3498.5A Active CN104011967B (zh) 2011-12-22 2012-11-28 电力需求调整系统、电力需求调整装置及电力需求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87094B2 (zh)
EP (1) EP2797206B1 (zh)
JP (1) JP5603318B2 (zh)
CN (1) CN104011967B (zh)
WO (1) WO201309437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7123A (zh) * 2014-10-09 2017-05-31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工业用需求响应实现系统、工业用需求响应实现方法及程序
CN110297440A (zh) * 2018-03-22 2019-10-01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调整力计量装置、系统和方法、记录介质及计测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8081B2 (ja) 2013-03-08 2016-09-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需要調整システム及び需要調整実行システム
JP5664726B1 (ja) * 2013-08-28 2015-02-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JP6294137B2 (ja) * 2014-04-18 2018-03-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需要家機器運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078543A (zh) * 2014-08-20 2017-08-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用于远程电负载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JP6343228B2 (ja) * 2014-11-13 2018-06-13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デマンドレスポンスリスク評価装置
JP2016171710A (ja) * 2015-03-13 2016-09-23 株式会社東芝 電力制御装置、電力制御方法、及び、電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6160218B (zh) * 2015-03-28 2019-01-04 北京国网信通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网配电线路实时监控分析系统
US9819708B2 (en) 2015-05-26 2017-11-14 The A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f-registration and self-assembly of electrical devices
JP6653153B2 (ja) * 2015-10-01 2020-02-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需要調整計画管理装置
JP6825968B2 (ja) * 2017-04-11 2021-02-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方法及び電力管理装置
CN107679694B (zh) * 2017-09-04 2021-06-04 佛山佳牧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调控方法和装置
CN116951317B (zh) * 2023-09-20 2023-11-21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燃气的供气成本管控方法、物联网系统与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4127A (en) * 1978-04-14 1980-05-2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Load regulation as part of an adaptive priority determination power demand control system
JP2008125295A (ja) * 2006-11-14 2008-05-29 Central Res Inst Of Electric Power Ind 需要家における負荷選択遮断方法及び需要家における負荷選択遮断装置
EP2048757A1 (en) * 2006-07-07 2009-04-15 Daikin Industries, Ltd. Power control device
JP2009247043A (ja) * 2008-03-28 2009-10-22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電力消費量抑制を支援する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電力消費量抑制支援方法
US20100314942A1 (en) * 2009-06-15 2010-12-16 Google Inc. Supplying grid ancillary services using controllable loads
CN102237717A (zh) * 2010-04-28 2011-11-09 株式会社东芝 消耗电力管理系统及其使用的管理装置、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0963A (ja) * 1996-01-17 1997-07-31 Toshiba Corp 負荷選択遮断装置
US7136725B1 (en) * 2001-06-21 2006-11-14 Paciorek Ronald R Load shed notification method, product, and apparatus
US6832135B2 (en) * 2001-07-10 2004-12-14 Yingco Electronic Inc. System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energy distribution at local sites
US20040075343A1 (en) * 2002-09-05 2004-04-22 Paul Wareham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load management
JP4767558B2 (ja) * 2005-03-07 2011-09-07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用状態検知装置,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初期特性抽出装置
US8855829B2 (en) * 2007-01-03 2014-10-07 Gridpoint,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nergy resources
ES2733592T3 (es) * 2008-10-29 2019-12-02 E Distribuzione S P A Contador de electricidad, módulo desconectador controlable a distancia e instalación eléctrica que comprende el contador de electricidad
JP5255462B2 (ja) 2009-01-13 2013-08-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需給運用管理サーバ、および電力需給運用管理システム
US8352094B2 (en) 2009-03-17 2013-01-08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Technique for aggregating loads with time-varying operating cycles
JP5378946B2 (ja) * 2009-10-26 2013-1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サーバ管理装置およびサーバ管理方法
EP2514062B1 (en) 2009-12-14 2017-11-01 Panasonic Avionic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ynamic power management
JP5576476B2 (ja) 2010-03-29 2014-08-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ネルギー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エネルギーマネジメント装置及びエネルギーマネジメント方法
JP5016704B2 (ja) * 2010-05-31 2012-09-05 株式会社エナリス 電力需要管理装置、および電力需要管理システム
US8441143B2 (en) * 2010-07-21 2013-05-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il vehicle power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
US8598978B2 (en) * 2010-09-02 2013-12-03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ethod of configuring a two-way wireless load control system having one-way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devices
JP2012151992A (ja) 2011-01-19 2012-08-09 Hitachi Ltd 電力需要調整装置,電力調整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電力調整方法
EP2685417A4 (en) 2011-03-07 2014-12-31 Hitachi Lt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NERGY CONSUMPTION MANAGEMENT
JP5457407B2 (ja) 2011-08-23 2014-04-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系統の負荷平準化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4127A (en) * 1978-04-14 1980-05-2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Load regulation as part of an adaptive priority determination power demand control system
EP2048757A1 (en) * 2006-07-07 2009-04-15 Daikin Industries, Ltd. Power control device
JP2008125295A (ja) * 2006-11-14 2008-05-29 Central Res Inst Of Electric Power Ind 需要家における負荷選択遮断方法及び需要家における負荷選択遮断装置
JP2009247043A (ja) * 2008-03-28 2009-10-22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電力消費量抑制を支援する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電力消費量抑制支援方法
US20100314942A1 (en) * 2009-06-15 2010-12-16 Google Inc. Supplying grid ancillary services using controllable loads
CN102237717A (zh) * 2010-04-28 2011-11-09 株式会社东芝 消耗电力管理系统及其使用的管理装置、管理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7123A (zh) * 2014-10-09 2017-05-31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工业用需求响应实现系统、工业用需求响应实现方法及程序
CN110297440A (zh) * 2018-03-22 2019-10-01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调整力计量装置、系统和方法、记录介质及计测器
CN110297440B (zh) * 2018-03-22 2022-05-1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调整力计量装置、系统和方法、记录介质及计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03318B2 (ja) 2014-10-08
EP2797206B1 (en) 2017-02-08
US9787094B2 (en) 2017-10-10
CN104011967B (zh) 2016-08-17
EP2797206A4 (en) 2015-10-07
EP2797206A1 (en) 2014-10-29
US20140327309A1 (en) 2014-11-06
JP2013132153A (ja) 2013-07-04
WO2013094374A1 (ja) 201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1967A (zh) 电力需求调整系统、电力需求调整装置及电力需求调整方法
US9692233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nergy storage system
JP6471766B2 (ja) 電池制御システム
US9764649B2 (en) Power management apparatus,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power management program
JP5372724B2 (ja) 自然エネルギを用いた発電システム
JP5728582B2 (ja) 電力配分装置
EP2571130B1 (en) Electric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grid connection system having same
EP1994452B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 self-healing grid using demand side management techniques and energy storage
WO2016084347A1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装置、エネルギー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KR101712944B1 (ko)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의 충방전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US10778028B2 (en) Pow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pow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erv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power system
JP2020089087A (ja) 電力管理方法および電力管理システム
CN112865156A (zh) 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JP2019534675A (ja) 商用電力グリッドを運用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20017428A1 (ja) 電力管理サーバ、エネルギー蓄積装置及び電力管理方法
JP2017050911A (ja) 運転計画の算出装置、算出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20416547A1 (en) Service management device, power conditioning system,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system, power control system, ser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12096564A1 (en) System for charging the battery of at least one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 and method
JP2020005399A (ja) サーバ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2022084819A (ja) 電力管理サーバ及び電力管理方法
CN114567038A (zh) 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