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1547B - 自动分析装置及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及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1547B
CN104011547B CN201280064619.8A CN201280064619A CN104011547B CN 104011547 B CN104011547 B CN 104011547B CN 201280064619 A CN201280064619 A CN 201280064619A CN 104011547 B CN104011547 B CN 1040115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ample
amplitude
variation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46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1547A (zh
Inventor
牧野彰久
饭岛昌彦
渡边亚希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11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1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1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1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2Reagent dispen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7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 G01N21/49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 G01N21/53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within a flowing fluid, e.g. smoke
    • G01N21/532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within a flowing fluid, e.g. smoke with measurement of scattering and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6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93Calib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93Calibration
    • G01N2035/00702Curve-fitting; Parameter matching; Calibration consta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03Reinspection of samp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不使装置的处理、功能复杂化,实现可以检测到来源于由气泡、异物引起的反应过程异常的测定值异常的自动分析装置。开始测定值异常检查,检查根据来自成对的多个检测器的光量数据的浓度计算结果是否在定量范围内(步骤a、b)。如果浓度计算结果在定量范围内,算出对象检测器的浓度计算结果的平均值,浓度计算结果在定量范围外时,给出标志并算出对象检测器的浓度计算结果的平均值(步骤c、d)。调出浓度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中的变化幅度既定值,算出对象的多个检测器的浓度计算结果的变化幅度,判断是否落在既定范围内(步骤e、f、g)。如果变化幅度在既定范围内,将浓度计算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如果在既定范围外,显示再检查的请求并附加测定值异常警报(步骤h、i、j)。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及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血液、尿等的试样中含有的成分量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试样中含有的成分量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广泛使用使来自光源的光向试样或混合了试样和试剂的反应液中照射,其结果测定得到的单一或多个波长的透射光量并算出吸光强度,计算出成分量的自动分析装置。成分量根据Lambert-Beer法则算出。
在上述自动分析装置中,在反复进行旋转和停止的反应盘上,保持反应液的多个反应容器排列成圆周状,在反应盘旋转过程中,利用预先配置的透射光测定部,以约10分钟、一定时间间隔测定吸光度的经时变化。测定结束后,反应容器被洗净机构洗净,再次用于分析。
反应液的反应中,使用底物和酶的显色反应、抗原和抗体的凝集反应大致这2种反应。前者是生化分析,作为检查项目有LDH(乳酸脱氢酶)、ALP(碱性磷酸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此外,后者是免疫分析,作为检查项目有CRP(C反应蛋白)、IgG(免疫球蛋白)、RF(类风湿因子)等。
因为在后者的免疫分析中测定的被测物质的血药浓度低,因此需要高灵敏度的检测系统。例如,使用在乳胶粒子的表面结合了抗体的试剂,利用与试样中含有的抗原的抗原抗体反应使乳胶粒子发生凝集时向反应液中照射光。然后,在乳胶凝集法中实现了高灵敏化,该方法为通过测定在乳胶凝集块上未散射而透射的光量,对样品中含有的成分量进行定量。
进而,作为自动分析装置,并不是通过测定来自试样的透射光量,而是通过测定散射光量来尝试提高灵敏度。
但是,在上述自动分析装置中,由于反应容器内或反应容器外的恒温槽流体内的异物、气泡,来自光源的光的一部分被遮蔽或发生散射,有时在用于对对象物质进行定量的反应过程中出现异常。
由异物、气泡引起的反应过程异常,可例举(1)在单一测定点的突发性变化,(2)在多个测定点的突发性变化,(3)在整个反应过程的逐渐变化。上述反应过程异常(1)是因为反应容器外的恒温槽流体内的异物、气泡横切用于测光的光轴,由于出现暂时性的透射光量降低(吸光度升高)、散射光量升高而产生。
此外,反应过程异常(2)是反应容器内的反应液中浮游的异物、气泡花费一定时间横切用于测定的光轴,由于在多个测定点出现透射光量降低、散射光量升高而产生。
此外,反应过程异常(3)是由于在反应容器内的壁面上附着的微小气泡在反应时间内缓慢长大或者缓慢移动,测定光束的一部分被遮蔽或发生散射,显示好像反应的光量逐渐减少(吸光度逐渐增加)、散射光量逐渐增加。
已知这些反应过程异常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或者精度产生影响,成为高灵敏度化的大的障碍。
对于上述反应过程异常(1)及(2),利用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对反应过程内的变化率比较的技术、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通过算出对于正常反应的马氏距离(MahalanobisDistance)判断异常反应的技术,可进行检查。
此外,对于上述反应过程异常(3),因为好像是正常反应的反应过程,所以在对象物质的浓度未知的通常的检查工作中不容易检查。
因此,在专利文献3中展示了如下技术,即:在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强度的测定部以外具备直接拍摄反应容器的图像获取部,根据反应过程和图像信息,对气泡等为原因的反应过程的异常进行检查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752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480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0131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技术中,因为不能判断反应容器内壁的哪个部分附着了气泡,所以需要对内壁的多个位置拍摄,使得拍摄装置的机构复杂化。
此外,进行高灵敏度的散射光测定时,因为要考虑到直径数μm的气泡产生的影响,所以为了检查这种微小的气泡而需要高分辨率的拍摄,处理速度、记录容量等成为问题。
进而,即使同时检查反应过程和拍摄的图像,也难于判断对实际测定结果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因此,即使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小到可忽略的程度,也有可能判断为需要再检查,有可能造成浪费试剂。特别是对于如反应过程异常(3)那样的整个反应过程的逐渐变化,难于判断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不使装置的处理、功能复杂化,实现可以检测到来源于由气泡、异物引起的反应过程异常的测定值异常的自动分析装置及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如下构成。
自动分析装置及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将试样向反应容器分注的试样分注机构、对上述反应容器内的试样进行分析的多个光度检测器和显示上述试样的分析结果的显示部,并对试样进行分析,对于上述多个光度检测器的各光度检测器,根据各光度检测器对于同一试样的多个检测值计算上述试样的浓度,算出计算出的浓度的变化幅度,判断算出的变化幅度是否在预先确定的容许变化幅度以内,如果根据上述多个光度检测器中的任何一个光度计的检测值算出的浓度的变化幅度不在容许变化幅度以内,则使反应过程异常的情况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
发明的效果
能够实现不使装置的处理、功能复杂化,可以检测到来源于由气泡、异物引起的反应过程异常的测定值异常的自动分析装置及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概略图。
图3为说明单一测定点的突发性变化的图。
图4为说明多个测定点的突发性变化的图。
图5为说明反应过程整体逐渐变化的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检测器对于对象物质的校准线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正常测定结果的偏差的例子的曲线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异常测定结果的偏差的例子的曲线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利用自动分析装置的测定值异常检查的动作流程图。
图10为用于进行测定值异常检查的功能模块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用于输入测定值异常检查的变化幅度既定范围的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测定值异常警报显示画面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所有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原则上标注相同符号,尽可能省略对其重复说明。
实施例
图1为应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在图1中,自动分析装置1主要具备反应盘(反应容器保持机构)10、样品盘20、试剂盘(试剂容器保持机构)30a及30b、光源40、光度计41和计算机50。
反应盘10可间歇性旋转,在该反应盘10上沿圆周方向配置了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多个反应容器11。反应容器11通过恒温槽12维持在规定温度(例如37℃)。恒温槽12内的流体通过恒温维持装置13进行温度调节。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样品盘20上沿圆周方向双层载置有收纳血液、尿等生物体样品的多个检体容器21。此外,在样品盘20的旁边配置有样品分注机构(试样分注机构)22。该样品分注机构22具备可移动臂23和安装于其上的吸液管喷嘴24。
根据上述结构,样品分注机构22在分注样品时,吸液管喷嘴24通过可移动臂23移动至分注位置,从位于样品盘20的吸入位置的检体容器21中吸入规定量的样品,将该样品向位于反应盘10上的吐出位置的反应容器11内吐出。
试剂盘30a、30b是相互大概同径且同形状的盘,沿圆周方向分别配置有试剂冷藏库31a、31b。在该试剂冷藏库31a、31b上,沿着试剂盘30a、30b的圆周方向分别载置有贴有如条形码那样的表示试剂识别信息的标签的试剂瓶32a、32b。
这些试剂瓶32a、32b中收纳有与可利用自动分析装置1分析的分析项目相对应的试剂液。此外,各试剂冷藏库31a、31b附带有条形码读取装置33a、33b,这些装置33a、33b在试剂登记时读取各试剂瓶32a、32b的外壁上标示的条形码。读取的试剂信息,与试剂盘30a、30b上位置同时登记在存储器56内。
此外,在试剂盘30a、30b的旁边分别配置有形成与样品分注机构22大致同样结构的试剂分注机构34a、34b。试剂分注时,通过这些试剂分注机构具备的吸液管喷嘴,从在反应盘10上的位于试剂接受位置的与检查项目相对应的试剂瓶32a、32b中吸入试剂液,向相应的反应容器11内吐出。
在被反应盘10、试剂盘30a、30b及试剂分注机构34a、34b所包围的位置,配置有搅拌机构35a、35b。在反应容器11内收纳的样品和试剂的混合液,通过该搅拌机构35a、35b搅拌从而促进反应。
在此,光源40配置于反应盘10的中心部附近,光度计41配置于反应盘10的外周侧,停止搅拌的反应容器11的列以通过由光源40和光度计41所夹持的测光位置的方式进行旋转移动。此外,光源40和散射光度计41构成光检测系统。
各反应容器11内的样品和试剂的反应液,在反应盘10的旋转动作中每次横切光度计41的前面时使就被测光。每个样品被测定的散射光的模拟信号被输入至A/D(模拟/数字)转换器54。
使用结束的反应容器11被配置于反应盘10旁边的反应容器洗净机构36洗净内部,从而可以重复使用。
接着,对于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1中的控制系统及信号处理系统进行简单地说明。计算机50通过界面51与样品分注控制部52、试剂分注控制部53、A/D转换器54相连接。计算机50对样品分注控制部52发送指令,控制样品的分注动作。此外,计算机50对试剂分注控制部53发送指令,控制试剂的分注动作。
通过A/D转换器54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光度计41的测光值进入计算机50内。
界面51上连接有用于打印的打印机55、作为存储装置的存储器56和外部输出媒体57、用于输入操作指令等的键盘58、用于显示画面的CRT显示器(显示装置)59。作为显示装置59,除了CRT显示器外,还可采用液晶显示器等。
存储器56例如由硬盘存储器或外部存储器构成。存储器56中存储各操作者的密码、各画面的显示级别、分析参数、分析项目请求内容、校正结果、分析结果等信息。
接着,对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样品分析动作进行说明。与可利用自动分析装置1分析的项目相关的分析参数,预先通过键盘58等信息输入装置输入,存储于存储器56内。操作者使用显示器59的操作功能画面选择各样品请求的检查项目。
此时,患者ID等信息也从键盘58输入。为了分析针对各样品所指示的检查项目,样品分注机构22的吸液管喷嘴24根据分析参数,从检体容器21向反应容器11内分注规定量的样品。
分注有样品(试样)的反应容器11,通过反应盘10的旋转而被移送,在试剂接收位置停止。试剂分注机构34a、34b的吸液管喷嘴,根据相应的检查项目的分析参数,向反应容器11内分注规定量的试剂液。样品和试剂的分注顺序,也可以与该例相反,也可以在样品之前先分注试剂。
其后,利用搅拌机构35a、35b将样品和试剂进行搅拌、混合。该反应容器11在横切测光位置时,被光度计41测定反应液的透射光或散射光。测定的透射光或散射光,被A/D转换器54转换为与光量成比例的数值,经过界面51进入计算机50。
使用该转换的数值,以利用每个检查项目所指定的分析法预先测定的校准线为基准,算出浓度数据。作为各检查项目的分析结果的成分浓度数据,输出至打印机55、CRT显示器59的画面。
在执行以上的测定动作之前,操作者通过CRT显示器59的操作界面进行分析测定所需要的各种参数的设定、试样的登记。此外,操作者利用CRT显示器59的操作界面确认测定后的分析结果。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概略图。在图2中,来自光源40的照射光,通过恒温槽12上形成的投光窗42向反应容器11内的测定对象物质照射。来自测定对象物质的透射光,通过在恒温槽12上形成的受光窗43被光度计41的透射光检测器44接受。来自测定对象物质的散射光,通过受光窗43,被相对于光轴保持α°角度的光度计41的散射光检测器45a及保持β°角度的散射光检测器45b接受。
多个散射光检测器也可以相对于光轴以相同角度上下对称配置。光源40用光源支架(配置光源的基底部件)46固定,光度计41的检测器44、45a、45b配置固定于检测器支架(可配置各检测器的基底部件)47上。
此外,光源支架46和检测器支架47固定于光度计基底48上,光度计基底48固定于结构基底49上。
图3、图4、图5为对由气泡、异物引起的反应过程异常进行说明的图。
图3为说明在单一测定点的突发性变化(1)的图。在图3中,因为反应容器外的恒温槽流体内的异物、气泡横切用于测光的光轴,由于出现暂时性的透射光量降低(吸光度升高)、散射光量升高而产生。
图4为说明在多个测定点突发性变化(2)的图。在图4中,反应容器内的反应液中浮游的异物、气泡经过一定时间横切用于测定的光轴,由于在多个测定点出现透射光量降低、散射光量升高而产生。
图5为说明反应过程整体逐渐变化的图。在图5中,由于在反应容器内的壁面上附着的微小气泡在反应时间内缓慢长大或者缓慢移动,光束的一部分被遮蔽或发生散射,表示好像反应那样的光量逐渐减少(吸光度逐渐增加)、散射光量逐渐增加。
作为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法在通常使用的终点法、速率法等中,在浓度计算时使用的测定点发生这些反应过程异常时,有可能导致浓度计算结果为异常值的错误报告。
图6为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各个检测器44、45A、45B对应于对象物质的校准线的一例的曲线图。图6所示的曲线图,对分段调整浓度的标准液多次测定,将其光量平均值作为各个浓度的光量数据来制作校准线。制作校准线,由于是对已知浓度的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以即使发生因反应过程异常引起的测定值异常也容易发现,因此即使不使用本发明的手段也没有问题。各种检测器的校准线为与各个受光角度相对应的固有的校准线。
在图6中,纵轴表示光量,横轴表示对象物质浓度。黑点为由检测器44检测的透射光,三角形为由检测器45A检测的α°散射光,四边形为由检测器45B检测的β°散射光。
使用这些校准线实施未知浓度的定量测定,但是在实际的测定中,从由试剂的组成引起的灵敏度、重现性的观点来看,预先设定最适当的受光角度,根据来自该受光角度的检测器的光量数据,实施定量测定。
但是,虽然在其他受光角度下并不是最适合定量测定,但在某分散偏差范围还可以定量测定,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测定值异常检查。
此外,各种校准线,例如在CV<20%以下的偏差范围所规定的低浓度侧的定量界限,以及因前带现象等受到限制的高浓度侧的定量界限内,决定可定量的范围而使用。
因此,在各检测器44、45A、45B的可定量范围相交叉的范围,可进行本发明的测定值异常检查。
图7为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正常测定结果的偏差的例子。虚线所示的范围在变化幅度容许范围,如果在各校准线的可定量范围内测定,则各测定结果均落在变化幅度容许范围内。图7所示的例子中,使用0°透射光、α°散射光、β°散射光进行检查,但由于在透射光测定和散射光测定中,有时灵敏度、可定量范围大不相同,所以也可以仅使用散射光测定的结果用于检查。此外,利用向反应容器照射的光照射位置不同的多个吸光光度计可进行同样的检查。
图8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异常测定结果的偏差的例子的曲线图。产生上述在单一测定点的突发性变化(1)、多个测定点的突发性变化(2)、反应过程整体的逐渐变化(3),在成为异常反应过程的情况下,有时对所有的受光角度产生影响,有时仅对任何一个产生影响,但由于在任何时间对于气泡、异物的各个受光角度下的灵敏度、光学系统的差异,测定结果与正常状态相比变化幅度增大。
因此,测定结果的变化幅度比预先设定的变化幅度既定值大时,可识别为异常反应。此时,如果因气泡、异物引起各个受光角度的测定结果发生同样地变化,尽管发生了异常,但变化幅度小。因此预测不能检测出异常反应。
但是,如果因气泡、异物引起各个受光角度的测定结果进行同样变化的可定能性非常低,适当设定变化幅度既定值,则可确切地判别异常反应。
图9为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测定值异常检查动作流程图,图10为计算机50的用于进行测定值异常检查的功能模块图。在图10中,计算机50具备以来自检测器44、45A、45B的检测信号为基准计算浓度的浓度计算部501、定量范围判断部502、平均值计算部503、容许变化幅度列表504、变化幅度计算判断部505。
图9所示的动作是在利用图1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动作得到测定结果后被自动执行。
在图9及图10中,首先开始测定值异常检查(步骤(a))后,利用定量范围判断部502检查由浓度计算部501执行的根据来自成为对象的多个检测器的光量数据的浓度计算结果是否在各定量范围内(步骤(b))。
在步骤(b)中,如果浓度计算结果在定量范围内,则平均值计算部503直接算出对象检测器的浓度计算结果的平均值(步骤(d))。
在步骤(b)中,浓度计算结果在定量范围外时,定量范围判断部502给出定量范围外的标志(步骤(c))。其后,平均值计算部503算出对象检测器的浓度计算结果的平均值(步骤(d))。这是因为即使测定值在定量范围外,有时会成为临床判断材料,所以在给出标志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测定值异常检查。
变化幅度计算判断部505,从容许变化幅度列表504中调出由平均值计算部503算出的浓度计算结果的平均值的变化幅度既定值(步骤(e)),接着算出对象的多个检测器的浓度计算结果的变化幅度(步骤(f))。变化幅度计算判断部505判断算出的变化幅度是否落在既定的范围内(步骤(g))。
在步骤(g)中,如果变化幅度在既定范围内,变化幅度计算判断部505向显示器59输出浓度计算结果(步骤(h)),测定值异常检查结束(步骤(k))。
在步骤(g)中,如果变化幅度在既定范围外,变化幅度计算判断部505使显示器59上显示再检查的请求(步骤(i)),附加测定值异常警报(步骤(j))。这样测定值异常检查结束(步骤(k))。
图1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用于输入测定值异常检查的变化幅度既定范围的画面的例子。
变化幅度既定范围由键盘58操作并保存于变化幅度容许列表504中。此外,图11所示的输入画面在显示器59上显示。
在图11中,每个项目名都可设定容许变化幅度。而且每个浓度范围都可设定容许变化幅度。也就是说,如果测定浓度的平均值在0.01~0.1mg/dL的范围内,则容许变化幅度为0.01mg/dL,如果测定浓度的平均值在0.1~1.0mg/dL的范围内,则容许变化幅度为0.1mg/dL。
此外,对于既定范围,在任何浓度区域均可以一定值设定,由于通常知道在高浓度区域变化幅度增大,所以也可以根据浓度设定变化幅度既定范围。此外,此时是否使用任何浓度区域的变化幅度既定范围,可以根据测定值的平均值来决定,也可以考虑用测定结果的最小值、最大值来决定的方法。使用测定值的最小值时,与使用平均值相比检查的灵敏度升高,使用测定值的最大值时,与使用平均值相比检查的灵敏度降低。进而,甚至考虑到将变化幅度既定范围作为分析项目的固有值设定,但在制作检测器各自的校准线时,也可以由各个浓度的多个数据的变化幅度决定。这些既定值,除手动输入外,还可以在装置一侧自动输入。此外,也可考虑通过预先将既定值信息并入每个测定项目的条形码等内,装置读取条形码的结构。
既定范围在测定的每个项目中逐项设定,检查的精度提高,但也可以不根据测定项目而是统一决定。
图1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测定值异常警报显示画面的例子,在显示器59上显示。测定值异常警报显示画面上显示了表示异常的级别、异常内容的警报、发生时刻、详细内容(说明和处理方法)。
通过测定值异常检查判断为异常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反应过程也可以推定形成异常的原因。此外,也可考虑在装置一侧进行自动判定的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能够实现不使装置的处理、功能复杂化,可以检测到来源于由气泡、异物引起的反应过程异常的测定值异常的自动分析装置及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
此外,上述例子是自动判断测定值异常的发生,并显示该结果的例子。但也可以为如图7、图8所示那样将变化幅度容许范围和实际的测定值的变化幅度在画面上显示,通过操作者等目视,判断测定值异常发生的结构。
符号说明
1-自动分析装置、10-反应盘、11-反应容器、12-恒温槽、13-恒温维持装置、20-样品盘、21-检体容器、22-样品分注机构、23-可移动臂、24-吸液管喷嘴、30a-试剂盘、30b-试剂盘、31a-试剂冷藏库、31b-试剂冷藏库、32a-试剂瓶、32b-试剂瓶、33a-条形码读取装置、33b-条形码读取装置、34a-试剂分注机构、34b-试剂分注机构、35a-搅拌机构、35b-搅拌机构、36-反应容器洗净机构、40-光源、41-散射光度计、42-投光窗、43-受光窗、44-透射光检测器、45a-α°散射光检测器、45b-β°散射光检测器、46-光源支架(可配置光源的基底部件)、47-检测器支架(可配置各检测器的基底部件)、48-光度计基底、49-机构基底、50-计算机、51-界面、52-样品分注控制部、53-试剂分注控制部、54-A/D转换器、55-打印机、56-存储器、57-外部输出媒体、58-键盘、59-CRT显示器(显示装置)、501-浓度计算部、502-定量范围判断部、503-平均值计算部、504-容许变化幅度列表、505-变化幅度计算判断部。

Claims (2)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为分析试样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保持试剂容器的试剂容器保持机构;
保持反应容器的反应容器保持机构;
将收纳于上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向上述反应容器内分注的试剂分注机构;
将试样向上述反应容器内分注的试样分注机构;
对上述反应容器内的试样进行分析的多个光度检测器;
显示上述试样的分析结果的显示部;以及
控制部,对上述试剂容器保持机构、上述反应容器保持机构、上述试剂分注机构、上述试样分注机构、上述多个光度检测器以及上述显示部进行控制,并且,对于上述多个光度检测器的各光度检测器,根据各光度检测器对于同一试样的多个检测值计算上述试样的浓度,算出计算的浓度的变化幅度,判断算出的变化幅度是否在预先确定的容许变化幅度以内,如果根据上述多个光度检测器中的任何一个光度计的检测值算出的浓度的变化幅度不在容许变化幅度以内,则将反应过程异常的情况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
对于上述多个光度检测器的各个,具备存储用于对象物质的定量的校准线的存储器,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校准线,计算试样的浓度,
上述多个光度检测器,具有检测来自测定对象物质的透射光的光度检测器和检测来自测定对象物质的散射光的光度检测器,
上述容许变化幅度在上述试样的每个浓度范围设定,上述控制部算出根据上述各光度检测器的输出值算出的试样浓度的平均值,按照算出的上述平均值来决定上述设定的容许变化幅度,
或者,上述容许变化幅度在上述试样的每个浓度范围设定,上述控制部按照根据上述各光度检测器的输出值算出的试样浓度的最小值来决定上述设定的容许变化幅度,
或者,上述容许变化幅度在上述试样的每个浓度范围设定,上述控制部按照根据上述各光度检测器的输出值算出的试样浓度的最大值来决定上述设定的容许变化幅度。
2.一种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是自动分析装置的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该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将试样向反应容器内分注的试样分注机构、分析上述反应容器内的试样的多个光度检测器和显示上述试样的分析结果的显示部,并分析试样,其特征在于,
对于上述多个光度检测器的各光度检测器,根据各光度检测器对于同一试样的多个检测值计算上述试样的浓度,算出计算出的浓度的变化幅度,判断算出的变化幅度是否在预先确定的容许变化幅度以内,如果根据上述多个光度检测器中的任何一个光度计的检测值算出的浓度的变化幅度不在容许变化幅度以内,则使反应过程异常的情况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
对于上述多个光度检测器的各个,将用于对象物质的定量的校准线存储在存储器,基于存储的校准线,计算试样的浓度,
上述多个光度检测器,具有检测来自测定对象物质的透射光的光度检测器和检测来自测定对象物质的散射光的光度检测器,
上述容许变化幅度在上述试样的每个浓度范围设定,算出根据上述各光度检测器的输出值算出的试样浓度的平均值,按照算出的上述平均值来决定上述设定的容许变化幅度,
或者,上述容许变化幅度在上述试样的每个浓度范围设定,按照根据上述各光度检测器的输出值算出的试样浓度的最小值来决定上述设定的容许变化幅度,
或者,上述容许变化幅度在上述试样的每个浓度范围设定,按照根据上述各光度检测器的输出值算出的试样浓度的最大值来决定上述设定的容许变化幅度。
CN201280064619.8A 2011-12-26 2012-11-22 自动分析装置及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 Active CN1040115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4467 2011-12-26
JP2011284467A JP5897323B2 (ja) 2011-12-26 2011-12-26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測定値異常検出方法
PCT/JP2012/080377 WO2013099486A1 (ja) 2011-12-26 2012-11-22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測定値異常検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1547A CN104011547A (zh) 2014-08-27
CN104011547B true CN104011547B (zh) 2016-07-06

Family

ID=48696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4619.8A Active CN104011547B (zh) 2011-12-26 2012-11-22 自动分析装置及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06942B2 (zh)
EP (1) EP2799882B1 (zh)
JP (1) JP5897323B2 (zh)
CN (1) CN104011547B (zh)
WO (1) WO20130994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72965B2 (ja) * 2014-09-11 2019-02-20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異常判定方法
WO2016130964A1 (en) 2015-02-13 2016-08-18 Abbott Laboratories Decapping and capp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diagnostic analyzers
JP6567873B2 (ja) * 2015-05-22 2019-08-2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6658091B2 (ja) * 2016-02-29 2020-03-04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分析測定装置システム
CN113281284A (zh) * 2016-07-19 2021-08-20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方法
ES2823182T3 (es) 2016-07-19 2021-05-06 Autronica Fire & Security As Sistema y método de verificación de la integridad operativa de un detector de humo
EP3532985B1 (en) 2016-10-28 2023-07-12 Beckman Coulter, Inc. Substance preparation evaluation system
CN111094993B (zh) * 2017-12-26 2021-10-22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
CN112362882B (zh) * 2018-02-11 2023-06-16 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光激化学发光检测仪
JP7229363B2 (ja) * 2019-08-05 2023-02-2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CN112710627B (zh) * 2020-12-09 2022-05-27 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特定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JP7187528B2 (ja) * 2020-12-28 2022-12-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認識装置、車両制御システム、車両用認識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9198A (zh) * 2007-07-06 2009-01-07 株式会社东芝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4538A (en) * 1977-10-28 1980-11-18 Coulter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chemical reactions and employing moving photometer means
US4762413A (en) * 1984-09-07 1988-08-0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immunological reaction with the aid of fluctuation in intensity of scattered light
JPH067054U (ja) * 1992-06-30 1994-01-28 株式会社ニッ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における気泡検出装置
JP2000275254A (ja) 1999-03-24 2000-10-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1249134A (ja) * 1999-12-28 2001-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タンパク質濃度計測用試薬、これを用いたタンパク質濃度計測方法および尿検査方法
JP4276894B2 (ja) * 2003-05-21 2009-06-1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異常検出システム及び異常検出方法
JP2006337125A (ja) * 2005-06-01 2006-12-14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自動分析装置を用いた分析方法
JP4856993B2 (ja) 2006-03-14 2012-01-1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己診断型自動分析装置
JP2007322324A (ja) * 2006-06-02 2007-12-13 Olympus Corp 分析装置
JP4654256B2 (ja) 2008-02-28 2011-03-1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CN102089644B (zh) * 2008-07-30 2014-09-10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试样分析装置
JP5268609B2 (ja) * 2008-12-09 2013-08-21 株式会社東芝 暗号処理装置及び演算方法
EP2418493B1 (en) * 2009-04-09 2019-11-27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analyzer and dispensing apparatus
JP2011013142A (ja) * 2009-07-03 2011-01-20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5337728B2 (ja) * 2010-01-28 2013-11-0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5730218B2 (ja) 2010-01-29 2015-06-03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分析装置
JP5379044B2 (ja) 2010-02-25 2013-12-2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5599219B2 (ja) 2010-04-20 2014-10-0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自動分析方法
JP5296015B2 (ja) * 2010-06-22 2013-09-2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5216051B2 (ja) 2010-06-23 2013-06-1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方法
JP2012141246A (ja) 2011-01-05 2012-07-26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5481402B2 (ja) 2011-01-17 2014-04-23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6013796B2 (ja) 2012-06-25 2016-10-2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料測定方法
JP5948173B2 (ja) 2012-07-20 2016-07-0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自動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9198A (zh) * 2007-07-06 2009-01-07 株式会社东芝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1547A (zh) 2014-08-27
WO2013099486A1 (ja) 2013-07-04
US20140356964A1 (en) 2014-12-04
EP2799882B1 (en) 2019-07-17
EP2799882A1 (en) 2014-11-05
JP2013134139A (ja) 2013-07-08
JP5897323B2 (ja) 2016-03-30
US9506942B2 (en) 2016-11-29
EP2799882A4 (en)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1547B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
JP6013796B2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料測定方法
CN102947690B (zh) 自动分析装置
US11971425B2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and automatic analysis method
EP2667182B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rmal drift
EP2587251B1 (en) Automated analysis device and automated analysis method
JP566112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631396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595218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ならびに検体の自動分析方法
JP2020041929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722936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