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7531B - 镜头镜筒和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镜筒和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7531B
CN104007531B CN201410208934.4A CN201410208934A CN104007531B CN 104007531 B CN104007531 B CN 104007531B CN 201410208934 A CN201410208934 A CN 201410208934A CN 104007531 B CN104007531 B CN 1040075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cam follower
camera lens
lens barrel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89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7531A (zh
Inventor
吹野邦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575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9303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661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7110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07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7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7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75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由引导杆引导的物体侧镜头的镜头镜筒,其包括第1引导轴,其沿筒状的固定筒的轴向设置在固定筒的内周侧;第2引导轴,其沿固定筒的轴向设置于固定筒的外周侧、且被配置成在第1引导轴的长度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与第1引导轴重叠;第1保持部件,其保持第1镜头,具有与第1引导轴卡合的第1卡合部、且沿第1引导轴移动;以及第2保持部件,其保持位于第1镜头的物体侧的第2镜头,具有与第2引导轴卡合的第2卡合部、且沿第2引导轴移动;第1卡合部沿第1引导轴的移动范围与第2卡合部沿第2引导轴的移动范围在轴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Description

镜头镜筒和摄像装置
本申请为2011年2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980132624.6的、发明名称为“镜头镜筒和摄像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镜筒和摄像装置。本申请与下述日本专利申请相关。对于认可文献通过参照而被并入的指定国,下述专利申请中所记载的内容通过参照的方式而被结合到本申请中,成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特愿2008-213360号申请日2008年8月21日
特愿2008-257562号申请日2008年10月2日
特愿2009-166161号申请日2009年7月14日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镜头镜筒,其包括:移动筒,其由设置在固定筒上的引导管引导、相对于固定筒而移动;和前组镜头,其由配置于移动筒上的引导杆所引导。
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镜头镜筒,其包括:引导移动方向的引导杆;以及保持镜头的镜头架,其包括与引导杆卡合的套筒。在套筒上还设置有凸轮从动件,通过使具有与凸轮从动件卡合的凸轮槽的凸轮筒旋转,使镜头架沿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
专利文献1:特开平02-2103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06-1749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镜头镜筒具有相对于不同的引导杆驱动前组镜头的结构。但是,后组镜头相对于移动筒移动,因此不能使其相对于前组镜头独立地移动。另外,在相对于一个引导杆设置独立移动的多个镜头组时,要求具有与移动量相对应的长度的引导杆,但是设置那样的引导杆的结构使镜头镜筒大型化。还有,在现有的镜头镜筒中,来自外部的冲击作用于凸轮槽和凸轮从动件,有时损伤凸轮槽或凸轮从动件。
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发明的第1方面,提供一种镜头镜筒(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引导轴(142),其沿筒状的固定筒(140)的轴向设置在固定筒的内周侧;第2引导轴(194),其沿固定筒的轴向设置于固定筒的外周侧、且被配置成在第1引导轴的长度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与第1引导轴重叠;第1保持部件(122),其保持第1镜头(124),具有与第1引导轴卡合的第1卡合部(161)、且沿第1引导轴移动;以及第2保持部件(112),其保持位于第1镜头的物体侧的第2镜头(114),具有与第2引导轴卡合的第2卡合部(117)、且沿第2引导轴移动。使第1卡合部沿第1引导轴的移动范围与第2卡合部沿第2引导轴的移动范围在轴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镜头镜筒(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保持部件(212),其保持镜头(211);引导轴(242),其引导镜头保持部件的移动;凸轮部件(250),其包括与设置在镜头保持部件上的第1凸轮从动件(217)卡合的第1凸轮面(251)、和能与设置在镜头保持部件上的第2凸轮从动件(219)卡合的第2凸轮面(252),且通过第1凸轮从动件和第1凸轮面的卡合沿引导轴驱动镜头保持部件。所述凸轮部件在所述第2凸轮从动件和所述第2凸轮面之间具有间隙。
还有,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装置(400),其包括:上述镜头镜筒(100)和对上述镜头所成的像进行拍摄的摄像部(300)。
附图说明
图1是镜头镜筒100的截面图。
图2是镜头镜筒100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固定筒140的立体图。
图4是固定筒140的另一立体图。
图5是中间单元160的立体图。
图6是中间单元160的后视图。
图7是后组单元130的立体图。
图8是后组单元130的后视图。
图9是示出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的移动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的移动的立体图。
图11是凸轮筒150的立体图。
图12是凸轮筒150的另一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固定筒140、中间单元160、后组单元130、和凸轮筒150的组合体的立体图。
图14是前组单元110的立体图。
图15是前组单元110的后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3的组合体中组装了前组单元110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镜头镜筒100的截面图。
图18是单独示出凸轮筒250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固定筒240和凸轮筒250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20是凸轮筒250的展开图。
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固定筒240、凸轮筒250和滑动筒216之间的关系的截面图。
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包括镜头镜筒100的摄像装置400的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镜头镜筒;101摄像光学系统;110前组单元;111前筒;112、122、132镜头架;113、133、163、269、218、279U形槽;114第1镜头组;116、136、166、268、278凸轮从动件;117、131、161卡合部;118螺丝钉;119螺丝孔;121中筒;124第2镜头组;130后组单元;134第3镜头组;135后筒;137、167V形槽;138、141、158切口部;139、169板簧;140、240固定筒;142、144、192、194、242、261引导杆;143、147、149轴承部;145肋条部;146基部;152、154、156凸轮槽;150凸轮筒;151变焦环;160中间单元;162、264光圈部;164、262振动修正部;170微型计算机;210第1组;211前透镜;212、265、275镜头架;213凸导引件(male lead);214导引环(leadring);216滑动筒;217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5、267、277嵌合部;219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20变焦环;222防滑件;241开口部;244安装部;246盖部;250凸轮筒;251、253、254驱动用凸轮;252缓冲用凸轮;258切口部;260第2组;266、276镜头;270第3组;300摄像部;310摄像元件;312滤光器;320快门;330测距部;340主镜;342副镜;350主控制部;360安装部;370五棱镜;372聚焦屏;380测光部;390取景光学系统;392半透明反射镜;394取景LCD;396主LCD;400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中所涉及的发明。另外,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特征的组合的全部不一定都是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必须的。
图1是镜头镜筒100的整体的截面图。镜头镜筒100包括摄像光学系统101,摄像光学系统101包括第1镜头组114、第2镜头组124、以及第3镜头组134。镜头镜筒100具有通过使上述各镜头组的至少一个沿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光轴方向移动,来调节焦点位置、焦距等的构造。第1镜头组114、第2镜头组124、以及第3镜头组134分别由镜头架112、122、132保持。
固定筒140包括与相机本体等的其它部件连接的基部146,固定筒140本身在安装有镜头镜筒100的情况下相对于相机主体等不移动或转动。另外,固定筒140在其径向上相对的位置支持相互平行的引导杆142和引导杆144。
固定筒140包括另一对引导杆192、194。在图1中,外侧的引导杆192、194与引导杆142、144被配置在同一截面上。但是,这里只不过显示外侧的引导杆192、194被配置在固定筒140的外侧。
第1镜头组114经镜头架112由前筒111保持,形成包含前筒111和镜头架112的前组单元110。前筒111,通过卡合部117和U形槽113与外侧的引导杆192、194卡合,由引导杆192、194支持,且经凸轮从动件116,由凸轮筒150驱动。由此,前组单元110与第1镜头组114一起沿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光轴相对于固定筒140移动。更具体地,前组单元110向物体侧(图中的左侧)或者像侧(图中的右侧)移动。
第2镜头组124经镜头架122由中筒121保持。中筒121同时保持光圈部162和振动修正部164,形成中间单元160。振动修正部164通过移动而使得第2镜头组124具有与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光轴大致正交方向的移动量,来修正因手动等原因而引起的振动。
中筒121通过卡合部161和U形槽163与引导杆142、144卡合(参照图5、图6),沿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光轴相对于固定筒140移动。由此,由中筒121所保持的镜头架122和第2镜头组124也沿引导杆142、144移动。
另外,在引导杆142、144、192、194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比较时,固定筒140内侧的引导杆142、144和固定筒140外侧的引导杆192、194引导卡合部117、161和U形槽113、163的区间相互重叠。另外,凸轮筒150被配置在引导杆142、144和引导杆192、194之间,一起驱动径向上位于外侧的前组单元110和径向上位于内侧的中间单元160。
第3镜头组134经镜头架132由后筒135保持。后筒135和镜头架132形成后组单元130。后筒135也通过卡合部131和U形槽133与引导杆142、144卡合,沿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光轴相对于固定筒140移动。由此,由后筒135所保持的镜头架132和第3镜头组134也沿引导杆142、144移动。
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被配置在固定筒140的内径侧。而前组单元110被配置在固定筒140的外侧。凸轮筒150通过操作设置于镜头镜筒100的外周上的变焦环151,可以相对于固定筒140以相同的旋转中心旋转。
如后面所述,凸轮筒150经凸轮从动件116、136、166驱动前组单元110、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以下,分别说明各个元件。
还有,镜头镜筒100除了具有上述部件之外,还内置有微型计算机170。微型计算机170执行与镜头镜筒100的外部收发电信号的情况下的通信控制。
图2是镜头镜筒100的分解立体图。镜头镜筒100从相当于物体侧(前端侧)的图的左侧依次组装前组单元110、凸轮筒150、固定筒140、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而形成。
镜头镜筒100包含依次执行将引导杆142、144的一端(物侧端部)安装在固定筒140的内侧的步骤、和从引导杆142、144的另一端(像侧端部)侧安装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的步骤的组装程序。另外,包括依次执行将引导杆192、194安装在固定筒140的外侧的步骤、和在该引导杆192、194上安装前组单元110的步骤的组装程序。执行前面的组装程序和后面的组装程序的次序可以任意选择。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各部件的物侧端部记为“前端”,而将各部件的像侧端部记为“后端”。
图3是显示从镜头镜筒100的斜后方侧向下观察固定筒140的样子的立体图。而图4是显示从镜头镜筒100的斜前方侧向下观察固定筒140的样子的立体图。
固定筒140整体形成圆筒形,包括引导杆142、144、192、194和基部146。基部146是形成在固定筒140的后端的环状部件,安装有用于将镜头镜筒100固定在其它部件上的固定件。在固定筒140的周面上形成有切口部141,关于其功能在后面描述。
一对引导杆142、144平行于筒的长度方向地配置在固定筒140的内侧。如图3所示,在镜头镜筒100的像侧,即,在图中的右侧,引导杆142、144的后端插通轴承部147、149而被其支持。而如图4所示,在镜头镜筒100的物侧,即,在图中的左侧,引导杆142、144的前端也插通轴承部147、149而被其支持。由此,引导杆142、144的两端被定位,可以防止其引导方向偏斜。
另一对引导杆192、194平行于筒的长度方向地配置在固定筒140的外侧。如图3和图4所示,引导杆192、194的后端(像侧)插通形成在固定筒140的长度方向中部的外周上的肋条部145而被其支持。另外,如图4所示,引导杆142、144的前端插通形成在固定筒的前端的轴承部143而被其支持。由此,引导杆192、194两端被定位,可以防止其引导方向偏斜。
图5是中间单元160的立体图。而图6是中间单元160的后视图。在图5、图6中,中间单元160的一部分没有示出。
如图5所示,中间单元160经卡合部161由一对引导杆142、144支持,且沿引导杆142、144移动。中间单元160由于通过板簧169和卡合部161的V形槽167把持引导杆142,所以相对于引导杆142不会产生晃荡。
中间单元160包括在圆周方向上与卡合部161相邻的凸轮从动件166,由此,被后述的凸轮筒150的凸轮槽154所驱动。因此,在摄像光学系统101中,可以使第2镜头组124沿光轴移动。
如图6所示,中间单元160的中筒121包括卡合部161和U形槽163。卡合部161和U形槽163在由点划线A所示的中筒121的径向上相对于中心C对称配置。由此,U形槽163在中筒121的圆周方向上被配置得与卡合部161距离很远。
因此,可以抑制U形槽163与引导杆144之间、以及卡合部161和引导杆142之间的晃荡。还有,通过第2镜头组124在与光轴正交的平面内被精确地定位,可以防止第2镜头组124的中心C偏离摄像光学系统101整体的光轴。
卡合部161的V形槽167具有相对于点划线A在中筒121的圆周方向上对称的形状。这样,形成V形槽167的多个面也可以相对于包含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光轴和引导杆142的面对称。由此,引导杆142推压V形槽167的多个面的力的合力由于朝向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光轴中心,所以可使在与光轴正交的面内的第2镜头组124的位置稳定。
图7是显示从镜头镜筒100的斜前方向下观察后组单元130的样子的立体图。而图8是显示从镜头镜筒100的正后方观察后组单元130时的后视图。
在后组单元130中,后筒135经镜头架132将第3镜头组134保持在内侧。而在后筒135的外周面上分别配置有卡合部131、凸轮从动件136以及U形槽133。
这里,镜头架132和保持在镜头架132上的第3镜头组134被配置在后筒135的后端(图中的左侧)附近。而卡合部131被配置在偏后筒135的前端(图中的右侧)。由此,第3镜头组134在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光轴方向相对于卡合部131被配置得更靠像侧。
在后筒135的外周面上,沿后筒135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切口部138。在切口部138所形成的区域上,沿后筒135的圆周方向配置有多个卡合部131。这样,后筒135在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因切口部138而被分断开、看上去不连续,但是这部分由卡合部131连接,从而在整体上成为筒状。
如图7所示,卡合部131沿引导杆142的延伸方向被分开配置。由此,可以抑制引导杆142和后筒135的长度方向相对倾斜。另外,在每个卡合部13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V形槽137,该V形槽137由与引导杆142接触的彼此相对的一对接触面所形成。
还有,在从后面观看后组单元130时,在后筒135的外周面上与卡合部131相邻地配置有凸轮从动件136。凸轮从动件136从后筒135的表面朝径向突出。
在凸轮从动件136的附近板簧139的一端被固定在后筒135上。板簧139的另一端与引导杆142接触。由此,板簧139将卡合部131拉向引导杆142。因此,V形槽137和引导杆142相互紧密接触。由此,可以防止第3镜头组134的中心偏离摄像光学系统101整体的光轴。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U形槽133在与卡合部131不同的位置上与引导杆144卡合。U形槽133通过一对相互平行的接触面从后筒135的圆周方向夹着引导杆144的侧面。由此,可以抑制后筒135在与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光轴正交的平面内旋转。
图9是示出组装在固定筒140上的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位于镜头镜筒100的后端侧的状态。即,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被插入到固定筒140的内侧。
后筒135的卡合部131与引导杆142卡合。后筒135的凸轮从动件136经切口部141从固定筒140突出。中间单元160的卡合部161与引导杆142卡合,凸轮从动件166经固定筒140的切口部141露出到外部。
这里,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的板簧169、139由于无论哪个都很薄,所以收容在固定筒140的厚度范围内。因此板簧169、139不从固定筒140的外周面向外突出。
凸轮从动件166、136在固定筒140的圆周方向上相对于引导杆142彼此位于相反侧。因此,在引导杆142的延伸方向上,即使在凸轮从动件166、136接近的情况下,也不会相互干涉。
图10示出了组装在固定筒140上的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位于镜头镜筒100的前端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凸轮从动件166、136由于相对于引导杆142位于相反侧所以也不会相互干涉。
这样,中间单元160的凸轮从动件166和后组单元130的凸轮从动件136在固定筒140的圆周方向上相对于引导杆142彼此位于相反侧。因此,即使在引导杆142的延伸方向上一对凸轮从动件166、136接近的情况下也不会相互干涉。由此,是由单个引导杆142引导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二者的构造,同时可以扩大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的移动范围。
图11是显示从单个的凸轮筒150的后方向下观察左侧面的样子的立体图。图12是显示从凸轮筒150的后方向下观察右侧侧面的样子的立体图。
凸轮筒150作为整体具有在周面的一部分上设置有切口部158的圆筒状的形状。在凸轮筒150的周面上形成有相对于圆周方向和长度方向均不交叉地延伸的多个凸轮槽152、154、和156。
在凸轮筒150上,从前端侧依次形成有凸轮槽152、154、和156。而在凸轮筒150的后侧部分,凸轮槽154和156被去除而形成有切口部158。另一方面,凸轮筒150的前侧部分没有切口部158,凸轮筒150成为筒状。由此,在被安装到固定筒140的外周面上的情况下,凸轮筒150沿固定筒140的外周面旋转。
图13是示出在图11和图12中所示的组合体上安装了凸轮筒150的状态的立体图。与其它图共同的构成部件附以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凸轮筒150被安装于在固定筒140上组装了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的组合体的外侧。由此,从固定筒140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轮从动件166、136与凸轮槽154和156卡合。
另外,凸轮从动件136、166也可以是在将凸轮筒150安装于固定筒140的外侧上之后从凸轮筒150的外侧经凸轮槽154和156而安装在中筒121或者后筒135上的构造。另外,在图13所示的阶段,外侧的引导杆192、194经过凸轮筒150的前侧部分的上方而露出。
中间单元160的凸轮从动件166与凸轮筒150的凸轮槽154卡合。中间单元160的移动方向因卡合部161和U形槽163而被限制在引导杆142、144的延伸方向上。因此,在凸轮筒150绕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光轴沿固定筒140旋转时,被凸轮槽154推压的凸轮从动件166在镜头镜筒100的光轴方向移动。这样,由中筒121保持的第2镜头组124沿光轴方向移动。
同样地,后组单元130的凸轮从动件136与凸轮筒150的凸轮槽156卡合。后组单元130的移动方向因卡合部131和U形槽133而被限制在引导杆142、144的延伸方向上。因此,在凸轮筒150绕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光轴相对于固定筒140旋转时,被凸轮槽156推压的凸轮从动件136在镜头镜筒100的光轴方向移动。这样,由后组单元130保持的第3镜头组134也沿光轴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凸轮从动件116单独地卡合在凸轮槽152上。凸轮从动件116在其中心具有螺丝孔119。由此,在安装了后述的前组单元110的情况下,可以将前筒111与凸轮从动件116结合。
图14是前组单元110的立体图。图15是前组单元110的后视图。如已经说明的,引导杆192、194虽然是固定在固定筒140上的部件,但是为了容易明白前组单元110的功能,在图14和图15中也一起示出。
如图14所示,前筒单元包括前筒111、卡合部117、U形槽113、以及凸轮从动件116。前筒111作为整体形成为圆筒,在其前端(在图中是左端)具有镜头架112。另一方面,卡合部117和U形槽113被配置在前筒111的后端(图中的左侧)附近。由此,第1镜头组114相对于卡合部117和U形槽113在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光轴方向上被配置得更靠物体侧。
卡合部117和U形槽113被形成在前筒111的内侧,且在径向向内侧突出。而卡合部117和U形槽113的位置与由固定筒140所支持的一对引导杆192、194的位置相对应。还有,每个卡合部117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具有可以让引导杆194顺利地插通的内径。由此,前组单元110沿引导杆192、194顺利地移动。
凸轮从动件116沿前筒111的圆周方向被配置在卡合部117的附近。在引导杆194的延伸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凸轮从动件116被配置在一对卡合部117的中央。由此,在凸轮从动件116受到驱动力的情况下,由于驱动力均等地施加在一对卡合部117上,所以前组单元110顺利地移动。在前筒111由树脂等形成的情况下,卡合部117和U形槽113可以一体形成。
在前组单元110移动的情况下,支持前筒111的一对卡合部117的间隔也不变。因此,前筒111的姿态稳定而与前组单元110的位置无关,可以防止第1镜头组114的光学特性变化。
如图15所示,凸轮从动件116在前筒111的径向向内侧突出。由此,在镜头镜筒100上组装了前组单元110的情况下,凸轮从动件116和凸轮槽152卡合。因此,在凸轮筒150绕固定筒140旋转的情况下,凸轮从动件116被凸轮槽152推压,驱动前组单元110整体。
凸轮从动件116通过螺丝钉118结合在前筒111的内侧。因此,例如,如图13所示,通过在凸轮筒150上组装了凸轮从动件116之后安装前筒111、将前筒111和凸轮从动件116由螺丝钉118连结这样的组装程序,可以将前组单元110组装在固定筒140上。
图16是显示在图13所示的组合体上组装了前组单元110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前组单元110被安装在组合体的外侧上,以使得前筒111从外侧包围引导杆192、194。由此,形成由引导杆192、194支持前组单元110的构造,其中前组单元110保持位于比固定筒140的物体侧的前端更靠前方的第1镜头组114。
如已经说明,由于向前筒111的内侧突出的凸轮从动件116与凸轮筒150的前端侧的凸轮槽152卡合,所以在凸轮筒150旋转的情况下,前组单元110也随着凸轮槽152的凸轮轮廓而移动。因此,通过操作单个的凸轮筒150,在镜头镜筒100中,例如可以进行大倍率的变焦操作。
前组单元110、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的每一个分别通过一对卡合部117、131、161而被引导杆142、194所引导。因此,前组单元110、中间单元160和后组单元130的每一个都以各自光轴不偏斜的方式移动。
图17是示出镜头镜筒100的构造的截面图。图17的上侧示出了第1组210后退的状态,图17的下侧示出了第1组210因变焦而前进的状态。
镜头镜筒100包括同轴配置于其光轴C上的固定筒240、凸轮筒250、滑动筒216以及变焦环220。固定筒240在图中与右侧相对应的后端包括安装部244。安装部244和设置在相机等的本体上的固定件嵌合、支持固定筒240。
固定筒240在图中与左侧对应的前端附近的外周侧包括一对引导杆242。引导杆242的两端固定在固定筒240上,引导杆242平行于光轴C而配置。还有,在固定筒240和引导杆242之间,沿固定筒240的外周面配置有凸轮筒250。固定筒240在内周侧上也具有一对引导杆261。引导杆261的两端被固定于固定筒240,且引导杆261平行于光轴C而配置。
在引导杆242的外侧,配置有滑动筒216。滑动筒216具有向镜头镜筒100的径向内侧延伸的嵌合部215和U形槽218。在图示的例子中,嵌合部215和U形槽218沿引导杆242配置。嵌合部215和U形槽218的每一个与引导杆242嵌合。由此,滑动筒216由引导杆242引导、沿平行于光轴C的方向移动。
滑动筒216在外表面具有凸导引件213。凸导引件213与导引环214的内周面的凹导引件(female lead)卡合。由此,导引环214通过相对于滑动筒216移动而进行聚焦。
导引环214位于滑动筒216的外侧、且延伸至引导杆242的前方,将镜头架212保持在内侧。镜头架212保持前透镜211。通过这样的构造,伴随着滑动筒216的移动,前透镜211也移动。另外,前透镜211不限于单个透镜,可以是多个透镜组合的透镜组。
在导引环214的外侧,配置有变焦环220。由于一旋转变焦环220,凸轮筒250就旋转,滑动筒216沿引导杆移动,从而滑动筒216整体地移动、与后述的第2组、第3组一起进行变焦。
在变焦环220的后端和固定筒240的安装部244之间,由盖部246覆盖,防止灰尘等侵入镜头镜筒100的内部。盖部246被固定于固定筒240上,不旋转。在变焦环220上配置有由用户掌控的防滑件222。
镜头镜筒100还包括第2组260和第3组270。第2组260和第3组270由引导杆261支持。第2组260和第3组270受到来自凸轮筒250的驱动力而被引导杆261引导,从而沿光轴C的方向移动。
第2组260包括:光圈部264和镜头266、修正镜头266的振动的振动修正部262、和经振动修正部262保持镜头266的镜头架265。镜头架265包括:沿引导杆261相互间隔而配置的一对嵌合部267、和与该一对嵌合部267相对设置于光轴C的相反侧的U形槽269。通过一对嵌合部267与一个引导杆261嵌合、另一个引导杆261嵌入到U形槽269中,第2组260由引导杆261可滑动地支持。镜头架265还包括在径向上突出的凸轮从动件268。
第3组270包括镜头276和保持镜头276的镜头架275。镜头架275与第2组260的镜头架265同样,包括一对嵌合部277、U形槽279、和凸轮从动件278。由于嵌合部277和U形槽279的构成和作用与嵌合部267和U形槽269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图18是单独显示凸轮筒250的立体图。凸轮筒250具有包含驱动用凸轮251、253、254及缓冲用凸轮252的多个凸轮槽。驱动用凸轮251如后面所述与滑动筒216卡合、驱动第1组210。
在凸轮筒250中,没有形成驱动用凸轮251、253、254及缓冲用凸轮252的区域被去除而成为切口部258。由此,可以使镜头镜筒100轻量化,还可以节约凸轮筒250的材料。
图19是显示固定筒240和凸轮筒250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凸轮筒250被沿固定筒240的外表面安装,沿固定筒240的周面旋转。
在图19中,在驱动用凸轮251及缓冲用凸轮252中插入有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及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滑动筒216被结合到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及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的外侧端部。
凸轮筒250的驱动用凸轮253驱动第2组260,驱动用凸轮254驱动第3组270。与此相对应,在固定筒240上设置开口部241,以使得第2组260的嵌合部267和凸轮从动件268、以及第3组270的嵌合部277和凸轮从动件278可以相对于固定筒240移动。
图20是凸轮筒250的展开图。另外,与驱动用凸轮251及缓冲用凸轮252卡合的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及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的截面也一起示出。
如图所示,驱动用凸轮251及缓冲用凸轮252相互具有相同的形状。另一方面,驱动用凸轮253、254具有与驱动用凸轮251和缓冲用凸轮252不同的单独的形状。
另一方面,与驱动用凸轮251的凸轮面卡合的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和能够与缓冲用凸轮252的凸轮面卡合的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直径相互不同。即,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具有与驱动用凸轮251的宽度大致相同的直径。因此,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与驱动用凸轮251的凸轮面接触。
与此相对,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具有比缓冲用凸轮252的宽度小的半径。因此,缓冲用凸轮252的凸轮面与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之间具有间隙。
在驱动用凸轮253中插入有第2组260的凸轮从动件268。在驱动用凸轮254中插入有第3组270的凸轮从动件278。这里,驱动用凸轮253的宽度与凸轮从动件268的直径大致相同,驱动用凸轮254的宽度与凸轮从动件278的直径大致相同。由此,随着凸轮筒250的旋转而沿着驱动用凸轮253驱动凸轮从动件268,且沿着驱动用凸轮254驱动凸轮从动件278。
图21是示意性地显示固定筒240、凸轮筒250和滑动筒216之间的关系的截面图。如图所示,在固定筒240的外周上安装有凸轮筒250,在其外周上还安装有滑动筒216。另外,在凸轮筒250和滑动筒216之间,配置有在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引导杆242。还有,滑动筒216包括向镜头镜筒100的光轴突出的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和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以及与引导杆242卡合的嵌合部215和U形槽218。
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和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分别被插入驱动用凸轮251和缓冲用凸轮252中。不过,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与驱动用凸轮251的凸轮面接触,而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与缓冲用凸轮252的凸轮面之间有间隙。
这里,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在圆周方向上被配置得比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更靠近嵌合部215。由此,可以将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受到的驱动力有效地传达给滑动筒216。另外,可以抑制前透镜211偏斜。
引导杆242被插入嵌合部215,且引导杆242被固定在固定筒240上。因此,在凸轮筒250旋转、且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由驱动用凸轮251推压的情况下,滑动筒216不旋转。
由于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与驱动用凸轮251的凸轮面接触,所以通过驱动用凸轮251驱动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滑动筒216沿引导杆242移动。由此,导引环214、镜头架212及前透镜211也与滑动筒216一体地移动。
另一方面,由于在缓冲用凸轮252的凸轮面与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之间有间隙,所以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不被缓冲用凸轮252驱动。但是,在包含前透镜211、镜头架212、导引环214及滑动筒216的第1组单元受到来自外部的力学的负荷、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等变形的情况下,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与缓冲用凸轮252的凸轮面接触而分散负荷。由此,抑制驱动用凸轮251和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的损伤。
由此,形成这样的镜头镜筒100,其包括:包含保持前透镜211的镜头架212、导引环214及滑动筒216的镜头保持部;引导镜头保持部且使其能移动的引导杆242;与设置于滑动筒216上的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卡合的驱动用凸轮251;能与设置于滑动筒216上的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卡合的缓冲用凸轮252;以及具有通过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和驱动用凸轮251的卡合沿引导杆242驱动镜头保持部的凸轮筒250;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与缓冲用凸轮252之间具有间隙。
由此,在来自外部的负荷作用于第1组的情况下,负荷被分散到缓冲用凸轮252和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上,由此实际强度提高,且耐久性增加。因此,通过引导杆242精确地引导前透镜211、可以防止镜头镜筒100的光学性能降低。
鉴于上面所述的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和缓冲用凸轮252的作用,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和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沿绕镜头镜筒100的光轴C的方向等间隔地配置。由此,作用于第1组210的负荷,可以更均匀地分散。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来自外部的负荷或者冲击作用的情形较多的第1组210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是,例如,在镜头镜筒100整体上作用加速度的情况下,镜头镜筒100的内部的部件也受到与第1组同样的冲击。因此,通过采用象上述的镜头镜筒100的第1组210那样的构造,也可以保护其它镜头组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驱动用凸轮251和缓冲用凸轮252的宽度相同,通过改变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和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的直径,在缓冲用凸轮252和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之间形成间隙。但是,使用直径相等的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和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通过改变驱动用凸轮251和缓冲用凸轮252的宽度,可以在缓冲用凸轮252和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之间形成间隙。
还有,通过使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的弹性系数比驱动用凸轮从动件217的弹性系数低,可以进一步提高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和缓冲用凸轮252的冲击分散效果。
图22是示意性地显示包括镜头镜筒100的摄像装置400的结构的图。另外,在图22中,为了避免图面的繁杂,示意性地绘制了镜头镜筒100。但是,图22中的镜头镜筒100具有与图17中所示的镜头镜筒100相同的构造。因此,对于相同的构成部件附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镜头镜筒100经安装部360自由装卸地安装于摄像部300。另外,在摄像装置400中,镜头镜筒100和摄像部300经未示出的连接端子电连接。由此,从摄像部300给镜头镜筒100供电。另外,在镜头镜筒100上设置副控制部,可以与摄像部300的主控制部350相互交换信号。
另外,在图17至图2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聚焦时,第1组210通过凸导引件213和导引环214而移动,但是聚焦操作不限于此,第1组210也可以沿引导杆242直线运动。另外,第2组260和第3组270与第1组210同样,可以形成包含缓冲用凸轮252和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的构造。
摄像部300收容包含主镜340、五棱镜370以及取景光学系统390的光学系统、以及主控制部350。主镜340在经镜头镜筒100的摄像光学系统101入射的入射光的光路上倾斜配置的待机位置、和避开入射光而上升的摄影位置(在图中用虚线示出)之间移动。
在待机位置的主镜340将入射光的大半导入配置在上方的聚焦屏372上。聚焦屏372被配置在镜头镜筒100的摄像光学系统101的对焦位置,使通过摄像光学系统101而形成的图像成像。
在聚焦屏372上所成的图像,经五棱镜370从取景光学系统390观察。由此,从取景光学系统390可以看到在聚焦屏372上的影像为正像。
在五棱镜370和取景光学系统390之间,配置有半透明反射镜392,该半透明反射镜392使由取景LCD394所形成的显示图像与聚焦屏372的影像重叠。由此,在取景光学系统390的出射端,可以一起看到聚焦屏372的影像和取景LCD394的影像。另外,在取景LCD394上显示摄像装置400的摄影条件、和设定条件等的信息。
另外,五棱镜370的出射光的一部分被导入到测光部380。测光部380测定入射光的强度及其分布等,使得在确定摄影条件时参照测定结果。
另一方面,在主镜340的相对于入射光的入射面的背面上配置有副镜342。副镜342将透过主镜340的入射光的一部分引导至配置于下方的测距部330。由此,在主镜340处于待机位置时,测距部330测定距被摄体的距离。而在主镜340移动到了摄影位置时,副镜342也从入射光的光路退避。
相对于来自镜头镜筒100的入射光在主镜340的后方,依次配置有快门320、滤光器312以及摄像元件310。在快门320被打开的情况下,由于就在之前主镜340移动到摄影位置,所以入射光直进而被入射至摄像元件310。由此,入射光形成的图像在摄像元件310被转换成电信号。
另外,摄像部300在相对于镜头镜筒100的背面,具有面对外部的主LCD396。主LCD396除了显示对于摄像部300的各种设定信息之外,还可以显示主镜340移动到摄影位置时由摄像元件310所形成的图像。
主控制部350总体上控制上述各种动作。另外,参照摄像部300侧的测距部330检测出的至被摄体的距离的信息,可以形成驱动镜头镜筒100的自动对焦机构。另外,测距部330参照镜头镜筒100的动作量,可以形成聚焦辅助机构。
这样,形成包括镜头镜筒100的摄像装置400,其中镜头镜筒100包括缓冲用凸轮252和缓冲用凸轮从动件219。由此,在摄像装置400中可以得到上述镜头镜筒100的效果。不过,镜头镜筒100的用途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用于动画摄影机、双目镜、显微镜、测量器等的光学系统中的对焦机构、变焦机构等。
以上,虽然利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进行多种变更或者改进。还有,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可知,进行这样的变更或改进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被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保持部件,其保持镜头;
引导轴,其引导所述镜头保持部件且使所述镜头保持部件能够移动;和
凸轮部件,其包括:与设置在所述镜头保持部件上的第1凸轮从动件卡合的第1凸轮面;第2凸轮面,能与设置在所述镜头保持部件上的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第1凸轮从动件不同的位置的第2凸轮从动件卡合,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在与所述第1凸轮面不同的位置;以及第3凸轮面,能够与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在与所述第1凸轮从动件及所述第2凸轮从动件不同的位置的第3凸轮从动件卡合,设置在与所述第1凸轮面及所述第2凸轮面不同的位置,并且,通过所述第1凸轮从动件和所述第1凸轮面的卡合沿所述引导轴驱动所述镜头保持部件;
所述凸轮部件在所述第2凸轮从动件和所述第2凸轮面之间以及所述第3凸轮从动件和第3凸轮面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头保持部件还包括嵌合于所述引导轴的嵌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凸轮从动件被配置得比所述第2凸轮从动件和所述第3凸轮从动件更靠近所述嵌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轮从动件的弹性系数比所述第2凸轮从动件和所述第3凸轮从动件的弹性系数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轮从动件、所述第2凸轮从动件以及所述第3凸轮从动件沿围绕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等间隔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头是第1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2镜头保持部件,其保持与所述镜头不同的第2镜头;和
第2引导轴,其引导所述第2镜头保持部件且使所述第2镜头保持部件能够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部件沿所述第2引导轴驱动所述第2镜头保持部件。
9.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和
对所述镜头所成的像进行拍摄的摄像部。
CN201410208934.4A 2008-08-21 2009-08-20 镜头镜筒和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075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13360 2008-08-21
JP2008213360 2008-08-21
JP2008-257562 2008-10-02
JP2008257562A JP5093036B2 (ja) 2008-10-02 2008-10-02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9166161A JP5471100B2 (ja) 2008-08-21 2009-07-14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9-166161 2009-07-14
CN200980132624.6A CN102132187B (zh) 2008-08-21 2009-08-20 镜头镜筒和摄像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2624.6A Division CN102132187B (zh) 2008-08-21 2009-08-20 镜头镜筒和摄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7531A CN104007531A (zh) 2014-08-27
CN104007531B true CN104007531B (zh) 2017-06-20

Family

ID=441507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893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07531B (zh) 2008-08-21 2009-08-20 镜头镜筒和摄像装置
CN20098013262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2187B (zh) 2008-08-21 2009-08-20 镜头镜筒和摄像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262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2187B (zh) 2008-08-21 2009-08-20 镜头镜筒和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8482871B2 (zh)
CN (2) CN1040075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7394B (zh) 2011-07-20 2017-08-04 株式会社尼康 透镜镜筒、拍摄装置以及透镜镜筒的控制方法
JP5915038B2 (ja) * 2011-09-06 2016-05-11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アセンブリ、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033039B2 (ja) * 2012-10-29 2016-11-30 日東光学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6508930B2 (ja) * 2014-12-10 2019-05-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US10739552B2 (en) 2018-02-21 2020-08-11 Panavision International, L.P. Internally slotted cam for lens system
JP6842601B2 (ja) 2018-06-29 2021-03-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胴
CN112684568A (zh) * 2020-12-30 2021-04-20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连续光学变焦的潜望式马达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5136A (en) * 1997-12-10 2000-03-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Zoom lens barrel
CN1781048A (zh) * 2003-10-22 2006-05-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伸缩透镜筒
CN101226264A (zh) * 2007-01-17 2008-07-23 佳能株式会社 镜头装置和摄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6829A (en) * 1979-07-13 1983-06-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chanical mounting system for a zoom lens assembly
US4980771A (en) * 1988-02-18 1990-12-25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imaging device
JPH02210314A (ja) 1989-02-09 1990-08-21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の駆動機構
JPH06174998A (ja) 1992-12-02 1994-06-24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
JPH0710711U (ja) * 1993-07-12 1995-02-14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ズのカム機構
US5818647A (en) * 1993-12-21 1998-10-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Lens barrel
JP3413686B2 (ja) 1995-03-09 2003-06-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H1062670A (ja) * 1996-08-20 1998-03-06 Nikon Corp レンズ鏡筒
JP3817997B2 (ja) * 1999-12-22 2006-09-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
US6570718B2 (en) * 2000-02-01 2003-05-27 Pentax Corporation Zoom lens having a cam mechanism
JP2001318298A (ja) * 2000-05-10 2001-11-16 Asahi Optical Co Ltd 光学装置の移動機構
JP2002236248A (ja) * 2001-02-13 2002-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レンズ鏡筒
JP4185729B2 (ja) * 2002-08-06 2008-1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カメラ
US7031604B2 (en) * 2002-08-27 2006-04-18 Pentax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incorporating the linear guide mechanism
JP2004093630A (ja) * 2002-08-29 2004-03-25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US7321470B2 (en) * 2002-10-08 2008-01-22 Olympus Corporation Camera
US6995926B2 (en) * 2003-09-17 2006-02-07 Olympus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and lens barrel system
JP2005241842A (ja) 2004-02-25 2005-09-08 Olympus Corp レンズ鏡筒
JP2005241843A (ja) 2004-02-25 2005-09-08 Olympus Corp レンズ鏡枠組み立て方法およびレンズ鏡枠
JP4218964B2 (ja) * 2004-08-05 2009-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443381B2 (ja) * 2004-10-29 2010-03-31 Hoya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4750402B2 (ja) 2004-11-01 2011-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JP5109232B2 (ja) * 2005-03-15 2012-12-26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鏡筒
JP2008096566A (ja) * 2006-10-10 2008-04-24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案内機構及びレンズ鏡胴並びに撮像装置
JP5432449B2 (ja) * 2007-12-28 2014-03-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素子駆動装置
JP5280677B2 (ja) * 2007-12-28 2013-09-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5136A (en) * 1997-12-10 2000-03-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Zoom lens barrel
CN1781048A (zh) * 2003-10-22 2006-05-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伸缩透镜筒
CN101226264A (zh) * 2007-01-17 2008-07-23 佳能株式会社 镜头装置和摄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91176B2 (en) 2014-11-18
CN104007531A (zh) 2014-08-27
CN102132187A (zh) 2011-07-20
US8482871B2 (en) 2013-07-09
US20110149420A1 (en) 2011-06-23
US20130271861A1 (en) 2013-10-17
CN102132187B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7531B (zh) 镜头镜筒和摄像装置
JP4764075B2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該像ぶれ補正装置を備えたレンズ鏡筒
JP4822992B2 (ja) レンズ鏡胴
CN110300925A (zh) 相机用滤镜框架以及相机用滤镜单元
JP5440559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980176B2 (ja) 撮像装置
JP5186057B1 (ja) 光学素子移動機構
JP5093036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US10495841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US6026244A (en) Focus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the assembly of AF compact camera
US8947787B2 (en) Lens barrel
JP2010039404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US6778332B2 (en) Soft focus lens barrel
JP5475554B2 (ja) レンズ鏡筒
JP2015158629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6759281B2 (ja)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撮像装置
JP6929128B2 (ja) レンズ鏡筒の製造方法
US20140362453A1 (en) Lens barrel,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241393B2 (ja) レンズ鏡筒
JP2008224949A (ja) レンズ鏡胴
JP4574463B2 (ja) レンズ鏡筒
JP2007139947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並びにレンズの調芯方法
WO2010021150A1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7066492B2 (ja) 撮像装置
JP2003279829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このレンズ鏡筒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