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5554A - 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05554A CN104005554A CN201310060925.0A CN201310060925A CN104005554A CN 104005554 A CN104005554 A CN 104005554A CN 201310060925 A CN201310060925 A CN 201310060925A CN 104005554 A CN104005554 A CN 1040055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ber
- veneer
- adhesive
- nonwoven
- sandwich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模板从上至下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中面层与芯层、底层与芯层间通过胶粘介质连接。本发明中的建筑模板重量轻,更适合于高层建筑及桥梁施工;不翘曲,不变形,不开裂,耐水性能好,周转次数高,提高支模工作效率,脱模容易;浇注混凝土表面光滑,减去墙壁二次抹灰工艺;耐腐蚀,保温性能和施工性能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的发展带动了建材技术的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不断的涌现。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浇注的钢模板、木模板、竹模板以及塑料模板。钢模板的重量大,易生锈,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易与混凝土粘合在一起,难以脱模。木模板虽然重量轻,但其强度低,不防水,易霉变腐烂,故重复使用率低,需消耗资源。竹模板的缺点是重复使用率低,且不可回收。而塑料模板的缺点是刚性差,易变性,且其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重复使用率高、易脱模、且抗酸碱、耐老化的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纤维增强热塑性板材与普通木材进行复合,经过科学的结构设计与胶合工艺,获得一种符合使用要求的建筑模板。本发明将强度大、硬度高、韧性好的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板材作为表层或底层材料,用普通木材作为芯层材料,经合理搭配组合,采用科学的胶合工艺制成建筑模板,充分发挥了纤维增强热塑性板材耐磨、耐酸碱、防水、高模量高强度等特性,在各方面满足建筑模板的各项机械、物理技术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建筑模板,该模板从上至下主要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中面层与芯层、底层与芯层间通过胶粘介质连接。
所述的胶粘介质为胶粘剂、胶粘薄膜或无纺布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用于复合材料与木材粘结的。
所述的胶粘剂选自PP胶粘剂、PE胶粘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粘剂或丙烯酸酯胶粘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胶粘薄膜选自PP胶粘薄膜、PE胶粘薄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粘薄膜或丙烯酸酯胶粘薄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胶粘剂或胶粘薄膜的使用量为200~400g/m2。
所述的无纺布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构成,选自丙纶(PP)无纺布、涤纶(PET)无纺布、锦纶(PA)无纺布、粘胶纤维无纺布、腈纶无纺布、乙纶(HDPE)无纺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无纺布或氯纶(PVC)无纺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进一步优选地为涤纶(PET)无纺布。
所述的无纺布上涂覆有酚醛树脂胶,其中酚醛树脂的涂覆量为200~400g/m2。
所述的面层为复合材料,其厚度为0.5~5mm。
所述的底层为复合材料,其厚度为0.5~5mm。
所述的复合材料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热塑性面板或热固性面板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优选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所述的纤维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进一步优选玻璃纤维。
所述的纤维选自短纤维、长纤维或连续纤维。
所述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选自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SFT)、长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LFT或GMT)或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CFT)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所述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为热塑性树脂或其合金。
优选地,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选自聚乙烯(PE)、聚丙烯(PP)、热塑性聚酯、聚酰胺(PA)、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聚氯乙烯(PVC)、苯乙烯(PS)或聚碳酸酯(PC)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热塑性聚酯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所述的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选自短纤维增强的热固性复合材料、长纤维增强的热固性复合材料、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固性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所述的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或热固性面板的树脂选自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芯层,其厚度为5~17mm。
所述的芯层包含3~15层木单板,每层木单板的厚度为1.5~2.0mm,含水量≤10%。
所述的木单板的尺寸均为(120~140)*(60~70)mm,其中,顺纹方向的长度为120~140mm,横纹方向的长度为60~70mm,在横纵纹交错的铺层中,需根据实际建筑模板的尺寸进行拼接。
所述的单木板间通过酚醛树脂胶粘结,其中酚醛树脂胶的涂胶量为200~400g/m2。
所述的木单板选自杨木单板、桉木单板、松木单板或桦木单板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一种上述复合建筑模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芯层的各木单板层进行预处理,然后在各木单板的上下表面分别涂有胶粘介质;
(2)在涂敷有较粘介质的芯层上下表面分别铺有面层和底层;
(3)然后热压、保压;或先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制得复合建筑模板。
所述的步骤(1)中芯层的预处理是将芯层所用各种木材进行室温陈化或室温干燥,其中陈化时间为8~10h,干燥时间为8~10h。
所述的步骤(3)的热压温度为130~135℃。
所述的步骤(3)的保压压力为1.5~3.0MPa,时间为10~1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的建筑模板重量轻,更适合于高层建筑及桥梁施工;不翘曲,不变形,不开裂;采用尺寸较小的木单板进行灵活拼接使用,既满足了建筑模版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又节省了原料成本;由于表层是复合材料,使复合建筑模板不仅耐水性能好,耐酸碱、耐腐蚀性能高,容易与钢筋混凝土剥离,脱模容易,而且耐磨性和保温性能高,提高了建筑模板的周转次数,提高了支模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1-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面层,12-横向杨木单板,
13-纵向杨木单板,14-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底层;
21-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面层,22-横向杨木单板,
23-纵向杨木单板,24-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底层;
31-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面层,32-横向杨木单板,
33-纵向杨木单板,34-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底层;
41-连续玻纤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面层,42-横向杨木单板,
43-纵向杨木单板,44-连续玻纤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面层
51-长玻纤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面层,52-横向桉木单板,
53-纵向桉木单板,54-长玻纤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底层;
61-短玻纤增强的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面层,62-横向松木单板,
63-纵向松木单板,64-短玻纤增强的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底层;
71-PVC面板面层,72-横向桦木单板,
73-纵向桦木单板,74-PVC面板底层;
81-环氧树脂面板面层,82-横向松木单板,
83-纵向松木单板,84-环氧树脂面板底层;
91-PET面板面层,92-横向桉木单板,
93-纵向桉木单板,94-PET面板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为面层和底层,胶合板为芯层。
该底板从上到下主要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中面层和底层为连续玻纤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厚度分别为0.5mm和0.5mm,芯层为胶合板,由杨木单板组成,热压后的厚度为14mm。
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1)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将连续玻纤铺展开,与挤出熔融的聚丙烯复合,再经过滚压后,得到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的预浸带,然后在170~180℃、2~4MPa的条件下,将预浸带热压成板材,同时覆上一层胶粘介质PET无纺布,热压20~30min后,再冷压30~40min,即得到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用作面层和底层,备用;
(2)杨木单板的预处理:含水量≤8%、厚度为1.8mm的杨木单板,室温陈化,时间为8~10h或室温干燥,时间为8~10h后,备用;
(3)将步骤(1)中的连续玻纤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涂上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然后按照由上至下铺设:
面层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11,其厚度为0.5mm;
芯层为横向杨木单板12和纵向杨木单板13相互间采用纵横交错铺设,芯层为9层杨木单板,单层厚度为1.8mm,杨木单板间涂有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
杨木单板的尺寸为120*60mm,其中,顺纹方向的长度为120mm,横纹方向的长度为60mm;
底层14为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厚度为0.5mm,进行组胚;
(4)然后进行热压,其温度为140℃,压力为2.0MPa、保压,其时间为15min;再将压力降到一半,保持4min后完全卸压、排气、卸压,或向内通冷水,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制得建筑模板。
该建筑模板,通过常规后期制作,可以达到顺纹静曲强度≥45MPa,横纹静曲强度≥30MPa;顺纹弹性模量≥6000MPa,横纹弹性模量≥4500MPa,周转次数50次以上。
实施例2
图2为本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为面层和底层,胶合板为芯层。
该底板从上到下主要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中面层和底层为连续玻纤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厚度分别为2.5mm和2.5mm,芯层为普通胶合板,由杨木单板组成,热压后的厚度为10mm。
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1)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将连续玻纤铺展开,与挤出熔融的聚丙烯复合,再经过滚压后,得到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的预浸带,然后在170~180℃、2~4MPa的条件下,将预浸带热压成板材,同时覆上一层PET无纺布,热压20~30min后,再冷压30~40min,即得到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用作面层和底层,备用;
(2)木单板的预处理:含水量≤8%、厚度为1.8mm的杨木单板,室温陈化,时间为8~10h或室温干燥,时间为8~10h后,备用;
(3)将步骤(1)中的连续玻纤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PET无纺布上涂上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
然后按照由上至下铺设:
面层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21,其厚度为2.5mm;
芯层为横向杨木单板22和纵向杨木单板23相互间采用纵横交错铺设,芯层为7层杨木单板,单层厚度为1.8mm,杨木单板间涂有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
杨木单板的尺寸为140*60mm,其中,顺纹方向的长度为140mm,横纹方向的长度为60mm;
底层24为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厚度为2.5mm,进行组胚;
(4)然后进行热压,其温度为140℃,压力为2.0MPa、保压,其时间为15min;再将压力降到一半,保持4min后完全卸压、排气、卸压,或向内通冷水,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制得建筑模板。
该建筑模板,通过常规后期制作,可以达到顺纹静曲强度≥45MPa,横纹静曲强度≥30MPa;顺纹弹性模量≥6000MPa,横纹弹性模量≥4500MPa,周转次数50次以上。
实施例3
图2为本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为面层和底层,胶合板为芯层。
该底板从上到下主要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中面层和底层为连续玻纤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厚度分别为5mm和5mm,芯层为普通胶合板,由杨木单板组成,热压后的总厚度为5mm。
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1)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将连续玻纤铺展开,与挤出熔融的聚丙烯复合,再经过滚压后,得到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的预浸带,然后在170~180℃、2~4MPa的条件下,将预浸带热压成板材,同时覆上一层胶粘介质PET无纺布,热压20~30min后,再冷压30~40min,即得到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用作面层和底层,备用;
(2)木单板的预处理:含水量≤8%、厚度为1.8mm的杨木单板,室温陈化,时间为8~10h或室温干燥,时间为8~10h后,备用;
(3)将步骤(1)中的连续玻纤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PET无纺布上涂上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
然后按照由上至下铺设:
面层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31,其厚度为5mm;
芯层为横向杨木单板32和纵向杨木单板33相互间采用纵横交错铺设,芯层为5层杨木单板,单层厚度为1.8mm,杨木单板间涂有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
杨木单板的尺寸为140*70mm,其中,顺纹方向的长度为140mm,横纹方向的长度为70mm;
底层34为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厚度为5mm,进行组胚;
(4)然后进行热压,其温度为140℃,压力为2.0MPa、保压,其时间为15min;再将压力降到一半,保持4min后完全卸压、排气、卸压,或向内通冷水,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制得建筑模板。
该建筑模板,通过常规后期制作,可以达到顺纹静曲强度≥45MPa,横纹静曲强度≥30MPa;顺纹弹性模量≥6000MPa,横纹弹性模量≥4500MPa,周转次数50次以上。
实施例4
图4为本实施例中复合集装箱底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为面层和底层,胶合板为芯层。
该底板从上到下主要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中面层和底层为连续玻纤增强的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其厚度分别为0.5mm和0.5mm,芯层为胶合板,由杨木单板组成,热压后的厚度为14mm。
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1)连续玻纤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先将玻璃布浸渍不饱和聚酯,然后叠放在一起,在190~220℃、2~3MPa的条件下,热压成板材,同时覆上一层胶粘介质PET无纺布,热压20~30min后,再冷压30~40min,即得到连续玻纤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用作面层和底层,备用;
(2)木单板的预处理:含水量≤8%、厚度为.8mm的杨木单板,室温陈化,时间为8~10h或室温干燥,时间为8~10h后,备用;
(3)将步骤(1)中的连续玻纤增强不饱和聚酯板材上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然后按照由上至下铺设:
面层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41,其厚度为0.5mm;
芯层为横向杨木单板42和纵向杨木单板43相互间采用纵横交错铺设,芯层里层为9层杨木单板,单层厚度为1.8mm,杨木单板间涂有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
杨木单板的尺寸为130*65mm,其中,顺纹方向的长度为130mm,横纹方向的长度为65mm;
底层44为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厚度为0.5mm,进行组胚;
(4)然后进行热压,其温度为140℃,压力为2.0MPa、保压,其时间为15min;再将压力降到一半,保持4min后完全卸压、排气、卸压,或向内通冷水,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制得建筑模板。
该建筑模板,通过常规后期制作,可以达到顺纹静曲强度≥45MPa,横纹静曲强度≥30MPa;顺纹弹性模量≥6000MPa,横纹弹性模量≥4500MPa,周转次数50次以上。
实施例5
图5为本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为面层和底层,胶合板为芯层。
该底板从上到下主要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中面层和底层为长玻纤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厚度分别为2.0mm和2.0mm,芯层为胶合板,由桉木单板组成,热压后的厚度为11mm。
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1)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将长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纤维一起,经过开松、梳理、铺层、针刺工艺,得到长玻纤增强聚丙烯的混合毡,然后在170~180℃、1~2MPa的条件下,将混合毡热压成板材,同时覆上一层胶粘介质PA无纺布,热压4~5min后,再冷压8~10min,即得到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用作面层和底层,备用;
(2)桉木单板的预处理:含水量≤8%、厚度为1.8mm的桉木单板,室温陈化,时间为8~10h或室温干燥,时间为8~10h后,备用;
(3)将步骤(1)中的长玻纤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涂上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然后按照由上至下铺设:
面层为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51,其厚度为2.0mm;
芯层为横向桉木单板52和纵向桉木单板53相互间采用纵横交错铺设,芯层为7层按木单板,单层厚度为1.8mm,桉木单板间涂有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
桉木单板的尺寸为140*60mm,其中,顺纹方向的长度为140mm,横纹方向的长度为60mm;
底层54为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厚度为2.0mm,进行组胚;
(4)然后进行热压,其温度为140℃,压力为2.0MPa、保压,其时间为15min;再将压力降到一半,保持4min后完全卸压、排气、卸压,或向内通冷水,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制得建筑模板。
该建筑模板,通过常规后期制作,可以达到顺纹静曲强度≥45MPa,横纹静曲强度≥30MPa;顺纹弹性模量≥6000MPa,横纹弹性模量≥4500MPa,周转次数50次以上。
实施例6
图6为本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短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为面层和底层,胶合板为芯层。
该底板从上到下主要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中面层和底层为短玻纤增强的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其厚度分别为2.0mm和2.0mm,芯层为胶合板,由松木单板组成,热压后的厚度为11mm。
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1)短玻纤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将短玻璃纤维与酚醛树脂经过搅拌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入模具中,在130~160℃下,固化30min,即得到短玻纤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用作面层和底层,备用;
(2)松木单板的预处理:含水量≤8%、厚度为1.8mm的松木单板,室温陈化,时间为8~10h或室温干燥,时间为8~10h后,备用;
(3)将步骤(1)中的短玻纤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涂上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然后按照由上至下铺设:
面层为短玻纤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61,其厚度为2.0mm;
芯层为横向松木单板62和纵向松木单板63相互间采用纵横交错铺设,芯层为7层松木单板,单层厚度为1.8mm,松木单板间涂有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
松木单板的尺寸为120*60mm,其中,顺纹方向的长度为120mm,横纹方向的长度为60mm;
底层54为短玻纤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其厚度为2.0mm,进行组胚;
(4)然后进行热压,其温度为140℃,压力为2.0MPa、保压,其时间为15min;再将压力降到一半,保持4min后完全卸压、排气、卸压,或向内通冷水,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制得建筑模板。
该建筑模板,通过常规后期制作,可以达到顺纹静曲强度≥45MPa,横纹静曲强度≥30MPa;顺纹弹性模量≥6000MPa,横纹弹性模量≥4500MPa,周转次数50次以上。
实施例7
图7为本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热塑性面板为面层和底层,胶合板为芯层。
该底板从上到下主要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中面层和底层为PVC面板,其厚度分别为2.0mm和2.0mm,芯层为胶合板,由桦木单板组成,热压后的厚度为11mm。
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1)PET面板的制备:将干燥后的PVC粒料,经挤出机挤出,得到PVC面板用作面层和底层,备用;
(2)桦木单板的预处理:含水量≤8%、厚度为1.8mm的桦木单板,室温陈化,时间为8~10h或室温干燥,时间为8~10h后;
(3)芯层的制备:将横向桦木单板92和纵向桦木单板93相互间采用纵横交错铺设,芯层为7层桦木单板,单层厚度为1.8mm,桦木单板间涂有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桦木单板的尺寸为130*60mm,其中,顺纹方向的长度为130mm,横纹方向的长度为60mm;
然后进行热压,其温度为140℃,压力为2.0MPa、保压,其时间为15min;再将压力降到一半,保持4min后完全卸压、排气、卸压,或向内通冷水,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得到芯层,备用;
(4)将面板、EVA胶黏剂、芯层、EVA胶黏剂、底层按照由上至下铺设,面层91和底层94为PET面板,其厚度均为2.0mm,EVA胶黏剂的用量为100g/m2。
(5)然后进行热压,其温度为140℃,压力为2.0MPa、保压,其时间为15min;再将压力降到一半,保持4min后完全卸压、排气、卸压,或向内通冷水,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制得建筑模板。
该建筑模板,通过常规后期制作,可以达到顺纹静曲强度≥45MPa,横纹静曲强度≥30MPa;顺纹弹性模量≥6000MPa,横纹弹性模量≥4500MPa,周转次数50次以上。
实施例8
图8为本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热固性面板为面层和底层,胶合板为芯层。
该底板从上到下主要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中面层和底层为环氧树脂面板,其厚度分别为2.0mm和2.0mm,芯层为胶合板,由松木单板组成,热压后的厚度为11mm。
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1)环氧树脂面板的制备:将环氧树脂与聚醚胺D400固化剂经过搅拌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入模具中,在50~60℃下,固化30min,即得到环氧树脂面板用作面层和底层,备用;
(2)松木单板的预处理:含水量≤8%、厚度为1.8mm的松木单板,室温陈化,时间为8~10h或室温干燥,时间为8~10h后,备用;
(3)将步骤(1)中的环氧树脂面板涂上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
然后按照由上至下铺设:
面层为环氧树脂面板81,其厚度为2.0mm;
芯层为横向松木单板82和纵向松木单板83相互间采用纵横交错铺设,芯层为7层松木单板,单层厚度为1.8mm,松木单板间涂有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
松木单板的尺寸为130*65mm,其中,顺纹方向的长度为130mm,横纹方向的长度为65mm;
底层84为环氧树脂面板,其厚度为2.0mm,进行组胚;
(4)然后进行热压,其温度为140℃,压力为2.0MPa、保压,其时间为15min;再将压力降到一半,保持4min后完全卸压、排气、卸压,或向内通冷水,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制得建筑模板。
该建筑模板,通过常规后期制作,可以达到顺纹静曲强度≥45MPa,横纹静曲强度≥30MPa;顺纹弹性模量≥6000MPa,横纹弹性模量≥4500MPa,周转次数50次以上。
实施例9
图9为本实施例中复合建筑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热塑性面板为面层和底层,胶合板为芯层。
该底板从上到下主要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中面层和底层为PET面板,其厚度分别为2.0mm和2.0mm,芯层为胶合板,由桉木单板组成,热压后的厚度为11mm。
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1)PET面板的制备:将干燥后的PET粒料,经挤出机挤出,得到PET面板用作面层和底层,备用;
(2)桉木单板的预处理:含水量≤8%、厚度为1.8mm的桉木单板,室温陈化,时间为8~10h或室温干燥,时间为8~10h后;
(3)芯层的制备:将横向桉木单板92和纵向桉木单板93相互间采用纵横交错铺设,芯层为7层桉木单板,单层厚度为1.8mm,桉木单板间涂有酚醛树脂胶,涂胶量300g/m2,桉木单板的尺寸为140*60mm,其中,顺纹方向的长度为140mm,横纹方向的长度为60mm;
然后进行热压,其温度为140℃,压力为2.0MPa、保压,其时间为15min;再将压力降到一半,保持4min后完全卸压、排气、卸压,或向内通冷水,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得到芯层,备用;
(4)将面板、丙烯酸酯胶黏薄膜、芯层、丙烯酸酯胶黏薄膜、底层按照由上至下铺设,面层91和底层94为PET面板,其厚度均为2.0mm,丙烯酸酯类胶黏薄膜的用量为100g/m2。
(5)然后再次进行热压,其温度为130℃,压力为1.0MPa、保压,其时间为5min;再将压力降到一半,保持10min后完全卸压、排气、卸压,或向内通冷水,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制得建筑模板。
该建筑模板,通过常规后期制作,可以达到顺纹静曲强度≥45MPa,横纹静曲强度≥30MPa;顺纹弹性模量≥6000MPa,横纹弹性模量≥4500MPa,周转次数50次以上。
本发明将强度大、硬度高、韧性好的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板材作为表层材料和底层材料,用速生杨木作为芯层材料,经过合理搭配组合,采用科学的胶合工艺可以制成具有高性能的复合建筑模板,充分发挥了纤维增强热塑性板材耐磨、耐酸碱、防水、高模量高强度等特性,在各方面满足对建筑模板所提出的各项机械、物理技术要求。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该模板从上至下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中面层与芯层、底层与芯层间通过胶粘介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粘介质为胶粘剂、胶粘薄膜或无纺布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粘剂选自PP胶粘剂、PE胶粘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粘剂或丙烯酸酯胶粘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或所述的胶粘薄膜选自PP胶粘薄膜、PE胶粘薄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粘薄膜或丙烯酸酯胶粘薄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或所述胶粘剂或胶粘薄膜的使用量为200~400g/m2;
或所述的无纺布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构成,选自丙纶无纺布、涤纶无纺布、锦纶无纺布、粘胶纤维无纺布、腈纶无纺布、乙纶无纺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纺布或氯纶无纺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进一步优选地为涤纶无纺布;
或所述的无纺布上涂覆有酚醛树脂胶,其中酚醛树脂的涂覆量为200~400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为复合材料,其厚度为0.5~5mm;
或所述的底层为复合材料,其厚度为0.5~5mm;
其中所述的复合材料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热塑性面板或热固性面板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优选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进一步优选玻璃纤维;
或所述的纤维选自短纤维、长纤维或连续纤维;
或所述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为热塑性树脂或其合金;其中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选自聚乙烯、聚丙烯、热塑性聚酯、聚酰胺、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苯乙烯或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或所述热塑性聚酯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或所述的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或热固性面板的树脂选自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选自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长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或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或所述的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选自短纤维增强的热固性复合材料、长纤维增强的热固性复合材料、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固性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层,其厚度为5~17mm;
或所述的芯层包含3~15层木单板,每层木单板的厚度为1.5~2.0mm,含水量≤10%;
所述的木单板的尺寸均为(120~140)*(60~70)mm,其中,顺纹方向的长度为120~140mm,横纹方向的长度为60~70mm,在横纵纹交错的铺层中,需根据实际建筑模板的尺寸进行拼接;
所述的单木板间通过酚醛树脂胶粘结,其中酚醛树脂胶的涂胶量为200~400g/m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单板选自杨木单板、桉木单板、松木单板或桦木单板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9.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复合建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芯层的各木单板层进行预处理,然后在各木单板的上下表面分别涂有胶粘介质;
(2)在涂敷有胶粘介质的芯层上下表面分别铺有面层和底层;
(3)然后热压、保压;或先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卸压,制得复合建筑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芯层的预处理是将芯层所用各种材料进行室温陈化或室温干燥,其中陈化时间为8~10h,干燥时间为8~10h;
或所述的步骤(3)的热压温度为130~135℃;
或所述的步骤(3)的保压压力为1.5~3.0MPa,时间为10~15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60925.0A CN104005554A (zh) | 2013-02-27 | 2013-02-27 | 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60925.0A CN104005554A (zh) | 2013-02-27 | 2013-02-27 | 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05554A true CN104005554A (zh) | 2014-08-27 |
Family
ID=51366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60925.0A Pending CN104005554A (zh) | 2013-02-27 | 2013-02-27 | 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05554A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2950A (zh) * | 2015-03-27 | 2015-07-15 | 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纤维布 |
CN105086343A (zh) * | 2015-08-18 | 2015-11-25 | 湖南南方搏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炭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
CN105332504A (zh) * | 2015-11-26 | 2016-02-17 | 赖雯颖 | 一种绿色环保轻量化建筑模板及制造方法 |
CN105386595A (zh) * | 2015-10-20 | 2016-03-09 | 方圆林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用塑面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479831A (zh) * | 2015-11-05 | 2016-04-13 | 江苏科悦新材料有限公司 | 树脂基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926927A (zh) * | 2016-05-10 | 2016-09-07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复合材料建筑模板 |
CN106915007A (zh) * | 2015-12-25 | 2017-07-04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废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应用 |
CN108481492A (zh) * | 2018-05-25 | 2018-09-04 | 广东尚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高耐磨防火实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487627A (zh) * | 2018-03-29 | 2018-09-04 | 安徽巨力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复合木模板 |
CN113427681A (zh) * | 2021-07-26 | 2021-09-24 | 江苏美龙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全芯增强复合模板的制造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47795A (ja) * | 2000-08-03 | 2002-02-15 | Sekisui Chem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製コンクリート型枠 |
EP1077127B1 (de) * | 1999-08-18 | 2006-11-02 | MöllerTech GmbH | Verbundwerkstoff mit einer Zwischenschicht, welche mindestens durch eine Naturfasermatte aus nachwachsenden Rohstoffen gebildet ist. |
CN101498171A (zh) * | 2009-02-24 | 2009-08-05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建筑模板面板用高强胶合板 |
CN201314119Y (zh) * | 2008-12-03 | 2009-09-23 | 王庆宏 | 一种木塑建筑模板 |
CN201704945U (zh) * | 2010-06-29 | 2011-01-12 | 任书岭 | 一种新型木塑复合建筑模板 |
CN102127964A (zh) * | 2011-01-05 | 2011-07-20 | 江苏奇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纤维涂塑带材复合增强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099995U (zh) * | 2011-05-25 | 2012-01-04 | 扬州赛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覆塑模板 |
-
2013
- 2013-02-27 CN CN201310060925.0A patent/CN10400555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77127B1 (de) * | 1999-08-18 | 2006-11-02 | MöllerTech GmbH | Verbundwerkstoff mit einer Zwischenschicht, welche mindestens durch eine Naturfasermatte aus nachwachsenden Rohstoffen gebildet ist. |
JP2002047795A (ja) * | 2000-08-03 | 2002-02-15 | Sekisui Chem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製コンクリート型枠 |
CN201314119Y (zh) * | 2008-12-03 | 2009-09-23 | 王庆宏 | 一种木塑建筑模板 |
CN101498171A (zh) * | 2009-02-24 | 2009-08-05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建筑模板面板用高强胶合板 |
CN201704945U (zh) * | 2010-06-29 | 2011-01-12 | 任书岭 | 一种新型木塑复合建筑模板 |
CN102127964A (zh) * | 2011-01-05 | 2011-07-20 | 江苏奇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纤维涂塑带材复合增强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099995U (zh) * | 2011-05-25 | 2012-01-04 | 扬州赛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覆塑模板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2950A (zh) * | 2015-03-27 | 2015-07-15 | 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纤维布 |
CN105086343A (zh) * | 2015-08-18 | 2015-11-25 | 湖南南方搏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炭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
CN105386595A (zh) * | 2015-10-20 | 2016-03-09 | 方圆林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用塑面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479831A (zh) * | 2015-11-05 | 2016-04-13 | 江苏科悦新材料有限公司 | 树脂基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332504A (zh) * | 2015-11-26 | 2016-02-17 | 赖雯颖 | 一种绿色环保轻量化建筑模板及制造方法 |
CN106915007A (zh) * | 2015-12-25 | 2017-07-04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废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应用 |
CN105926927A (zh) * | 2016-05-10 | 2016-09-07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复合材料建筑模板 |
CN108487627A (zh) * | 2018-03-29 | 2018-09-04 | 安徽巨力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复合木模板 |
CN108481492A (zh) * | 2018-05-25 | 2018-09-04 | 广东尚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高耐磨防火实木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427681A (zh) * | 2021-07-26 | 2021-09-24 | 江苏美龙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全芯增强复合模板的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05554A (zh) | 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476475B (zh) | 一种具有纤维增强热塑性蒙皮的蜂窝结构板材及制备方法 | |
CN202344916U (zh) | 一种热塑性蜂窝夹层复合材料 | |
CN103568081B (zh) | 一种层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758339B (zh) | 一种木塑复合材料贴面胶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110300386A1 (en) | Composite Hybrid Sheathing Panel | |
CN102991046A (zh) | 一种轻质高强的塑钢夹芯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68396A (zh) | 一种轻质高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夹芯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1314119Y (zh) | 一种木塑建筑模板 | |
CN105604312B (zh) | 一种纤维增强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3945443U (zh) | 一种木塑复合板 | |
CN104802226A (zh) | 一种木塑复合板、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
CN103291069A (zh) | 一种高强高韧塑胶建筑模板 | |
CN204977660U (zh) | 轻质高强速生木层积板 | |
CN104802486B (zh) | 一种塑料复合底板、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
CN104802237A (zh) | 一种层合板、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201295961Y (zh) | 增强型结构用木塑复合板 | |
CN103419420B (zh) | 一种热塑性夹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470023B (zh) |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31948A (zh) | 一种木模覆塑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2378137U (zh) | 一种竹塑层压复合板材 | |
CN101575909A (zh) | 一种清水混凝土建筑模板面板用胶合板 | |
CN104802234B (zh) | 一种复合板材、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7288335A (zh) | 复合层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02233B (zh) | 一种集装箱底板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