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4182B - 一种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4182B
CN104004182B CN201410220693.5A CN201410220693A CN104004182B CN 104004182 B CN104004182 B CN 104004182B CN 201410220693 A CN201410220693 A CN 201410220693A CN 104004182 B CN104004182 B CN 104004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preparation
initiator
polymer
propylene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06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4182A (zh
Inventor
靖波
段明
檀国荣
王虎
翟磊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206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41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04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4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4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4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e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破乳剂的结构如式Ⅲ所示,其中A-mnp表示式Ⅰ所示起始剂。其中,式Ⅰ所示起始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无氧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双酚A树脂和环氧丙烷进行聚合反应;(2)向步骤(1)反应完毕后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环氧丁烷,继续进行聚合反应;(3)向步骤(2)反应完毕后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环氧丙烷,再经聚合反应即得到所述起始剂。式Ⅲ所示破乳剂的制备方法为:在无氧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式Ⅰ所示起始剂和环氧乙烷进行聚合反应即得。本发明制得的破乳剂,对油田聚驱后产生的原油乳状液具有快速破乳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众多油田已进入全面注聚阶段,聚合物驱采出液相对水驱采出液存在较大性质差异。对于聚驱采出液,残余聚合物分布在水相和油水界面导致了油水乳状液稳定性增强,破乳时脱水速率变慢、脱水率降低。海上油田受平台空间限制,采出液处理时间通常较短,因此要求能快速破乳。至今,各油田使用的破乳剂主要是针对水驱后原油乳状液提出的,针对聚驱后原油乳状液快速破乳用破乳剂开展的工作还很少。因此,合成一类能实现快速聚驱后原油乳状液快速破乳对于油田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破乳剂是以双酚A树脂为原料,以环氧丁烷、环氧丙烷及环氧乙烷为共聚单体的嵌段聚醚类破乳剂,具有快速破乳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Ⅰ所示的起始剂,
式Ⅰ中,x和y分别表示多乙烯多胺中各结构单元的个数,x/y的值为0.5~1;
m:n:p为9:5~15:83。
式Ⅰ中,x/y的值具体可为0.5;m:n:p具体可为9:5:83、9:7:83、9:11:83或9:15:83。
上述式Ⅰ所示起始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式Ⅰ中,x和y分别表示多乙烯多胺中各结构单元的个数,x/y的值可为0.5~1;
m:n:p为9:5~15:83;
(1)在无氧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双酚A树脂和环氧丙烷进行聚合反应;
所述催化剂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乙酸钙中任一种;
所述双酚A树脂为式Ⅱ所示聚合物,
式Ⅱ中,x和y的定义同式Ⅰ;
(2)向步骤(1)反应完毕后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环氧丁烷,继续进行聚合反应;
(3)向步骤(2)反应完毕后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环氧丙烷,再经聚合反应即得到所述起始剂。
本发明制备的式Ⅰ所示起始剂中,x/y的值具体可为0.5;m:n:p具体可为9:5:83、9:7:83、9:11:83或9:15:83。
上述起始剂的制备方法,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均不高于140℃;压力均不高于0.4MPa。
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具体可为120~140℃;压力具体可为0~0.4Mpa,该反应体系的压力是反应原料环氧丁烷或环氧丙烷自身产生的,随着反应原料的减少,反应体系的压力逐渐降低,当反应原料反应完全时,反应体系内的压力就降低至零;所以该反应过程中的压力是变化的,只需控制其不高于0.4MPa即可。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双酚A树脂与所述环氧丙烷的质量比可为1:9~1:99,具体可为1:9。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1)中加入的所述催化剂的量可为步骤(1)中加入的所述双酚A树脂和所述环氧丙烷、步骤(2)中加入的所述环氧丁烷和步骤(3)中加入的所述环氧丙烷的总质量的0.2%~0.6%,具体可为0.3%。
本发明也提供了式Ⅲ所示含聚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
式Ⅲ中,A-mnp表示式Ⅰ所示起始剂,a/b的值为2~4:1~2。
式Ⅰ中,x和y分别表示多乙烯多胺中各结构单元的个数,x/y的值为0.5~1;
m:n:p为9:5~15:83。
式Ⅲ中,a/b的值具体可为2:1、3:1、4:1或3:2;
式Ⅰ中,x/y的值具体可为0.5;m:n:p具体可为9:5:83、9:7:83、9:11:83或9:15:83。
上述含聚采出液破乳剂的分子量可为:1200~2450g/mol,具体可为1260g/mol、1896g/mol、2434g/mol或2450g/mol。
上述式Ⅲ所示含聚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无氧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式Ⅰ所示起始剂和环氧乙烷进行聚合反应即得;
所述催化剂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乙酸钙中任一种;
式Ⅰ中,x和y分别表示多乙烯多胺中各结构单元的个数,x/y的值为0.5~1;
m:n:p为9:5~15:83。
式Ⅲ中,a/b的值具体可为2:1、3:1、4:1或3:2;
式Ⅰ中,x/y的值具体可为0.5;m:n:p具体可为9:5:83、9:7:83、9:11:83或9:15:83。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不高于130℃,压力不高于0.4MPa。
上述聚合反应的温度具体可为120~130℃,压力具体可为0~0.4MPa,该反应体系的压力是反应原料环氧丁烷或环氧丙烷自身产生的,随着反应原料的减少,反应体系的压力逐渐降低,当反应原料反应完全时,反应体系内的压力就降低至零;所以该反应过程中的压力是变化的,只需控制其不高于0.4MPa即可。
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可为式Ⅰ所示起始剂和所述环氧乙烷总质量的0.2%~0.6%,具体可为0.2%~0.3%、0.2%、0.24%或0.3%。
本发明还提供了式Ⅰ所示起始剂在制备含聚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式Ⅲ所示含聚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在分离油田中含聚采出液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以双酚A树脂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环氧丁烷、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开环聚合得到一种适用于聚驱采出液处理用的快速破乳剂;本发明制得的破乳剂,对油田聚驱后产生的原油乳状液具有快速破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含聚采出液经本发明制备的不同浓度A-9/7/83-31(A-9/7/83-31表示起始剂中不同嵌段段间质量比m:n:p=9:7:83,起始剂和环氧乙烷的质量比为3:1)处理后脱水率变化及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起始剂A-9/5/83的制备
将5g双酚A树脂(结构式如式Ⅱ,其中,x/y=0.5)和1.47g氢氧化钾加入到高温高压反应釜,密闭好反应釜。在升温前先用氮气吹扫置换,再抽真空,反复两次,然后开动搅拌并升温,当温度升至120℃时停止加热,打开进料阀,滴加环氧丙烷45g,控制反应温度为120℃~140℃(反应过程中温度是波动的)且起始压力为0.4MPa;待物料反应完毕压力回落至0MPa后再滴加环氧丁烷25g,控制起始压力为0.4MPa;环氧丁烷反应完毕压力回落至0MPa后,再滴加环氧丙烷415g,控制反应温度为120℃~140℃(反应过程中温度是波动的)且起始压力为0.4MPa;待物料反应完毕,压力回落至0MPa后再反应30min,最后降温开釜出料得到式Ⅰ所示起始剂,标记为A-9/5/83。
本实施例中,氢氧化钾的加入量为双酚A树脂、环氧丙烷和环氧丁烷总质量的0.3%;双酚A树脂与第一次加入的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1:9。
本实施例制备的起始剂A-9/5/83中,m:n:p为9:5:8/3。
实施例2、起始剂A-9/7/83的制备
将5g双酚A树脂(结构式如式Ⅱ,其中,x/y=0.5)和1.5g氢氧化钾加入到高温高压反应釜,密闭好反应釜。在升温前先用氮气吹扫置换,再抽真空,反复两次,然后开动搅拌并升温,当温度升至120℃时停止加热,打开进料阀,滴加环氧丙烷45g,控制反应温度为120℃~140℃(反应过程中温度是波动的)且起始压力为0.4MPa;待物料反应完毕压力回落至0MPa后再滴加环氧丁烷35g,控制起始压力为0.4MPa;环氧丁烷反应完毕压力回落至0MPa后,再滴加环氧丙烷415g,控制反应温度为120℃~140℃(反应过程中温度是波动的)且起始压力为0.4MPa;待物料反应完毕,压力回落至0MPa后再反应30min,最后降温开釜出料得到式Ⅰ所示起始剂,标记为A-9/7/8/3。
本实施例中,氢氧化钾的加入量为双酚A树脂、环氧丙烷和环氧丁烷总质量的0.3%,双酚A树脂与第一次加入的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1:9。
本实施例制备的起始剂A-9/7/83中,m:n:p为9:7:83。
实施例3、起始剂A-9/11/83和A-9/15/83的制备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并将环氧丁烷的量分别变更为55g、75g,得到两种式Ⅰ所示起始剂,分别标记为A-9/11/83、A-9/15/83。
本实施例中,氢氧化钾的加入量为双酚A树脂、环氧丙烷和环氧丁烷总质量的0.3%,双酚A树脂与所述第一次加入的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1:9。
本实施例制备的起始剂A-9/11/83和A-9/15/83中,m:n:p分别为9:11:83、9:15:83。
实施例4、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A-9/7/83-3/1的制备
将300gA-9/7/83和1.2g氢氧化钾加入到高温高压反应釜,密闭好反应釜。在升温前先用氮气吹扫置换,再用真空泵抽真空,反复两次,然后开动搅拌并升温,当温度升至120℃时停止加热,打开进料阀,滴加环氧乙烷100g,控制反应温度为120℃~130℃(反应过程中温度是波动的)且起始压力为0.4MPa;待物料反应完毕,压力回落至0MPa后再反应30min,最后降温开釜出料得到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如式Ⅲ所示,标记为A-9/7/83-3/1。
本实施例中,氢氧化钾的加入量为A-9/7/83和环氧乙烷总质量的0.3%。
本实施例制备的含聚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中,a:b为3:1。
实施例5、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A-9/5/83-3/1、A-9/11/83-3/1和A-9/15/83-3/1的制备
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但将A-9/7/83起始剂分别变更为A-9/5/83、A-9/11/83和A-9/15/83,得到三种式Ⅲ所示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分别标记为A-9/5/83-3/1、A-9/11/83-3/1和A-9/15/83-3/1。
本实施例中,氢氧化钾的加入量均为起始剂和环氧乙烷总质量的0.3%。
本实施例制备的含聚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中,a:b均为3:1。
实施例6、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A-9/7/83-3/2、A-9/7/83-4/1和A-9/7/83-2/1的制备
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但将环氧乙烷的量变更为200g,得到式Ⅲ所示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标记为A-9/7/83-3/2;
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但将起始剂的加量分别变更为400g和200g,得到另外两种式Ⅲ所示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分别标记为A-9/7/83-4/1和A-9/7/8/3-2/1。
本实施例中,氢氧化钾的加入量分别为起始剂和环氧乙烷总质量的0.24%、0.2%和0.3%。
本实施例制备的含聚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中,a:b分别为3:2、4:1和2:1。
上述实施例制备的A-9/7/83-a/b系列破乳剂的分子量见表1。
表1A-9/7/83-a/b系列破乳剂的分子量
样品 A-9/7/83-2/1 A-9/7/83-3/1 A-9/7/83-3/2 A-9/7/83-4/1
分子量(g/mol) 1260 1896 2450 2434
实施例7、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的性能测试
以某油田聚驱后采出液(由含水48%的W/O乳液+游离水构成,综合含水70%)为处理对象,取80mL装入脱水瓶,65℃预热20min后加入不同浓度的A-10/7/83-31,手摇200次后水浴保温1h,并记录不同时刻的脱水率(脱水率=实验结束时瓶中下层水体积/实验前乳化水和游离水的总体积)。
不同A-10/7/83-3/1加量下,含聚采出液的脱水率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不同浓度下,A-10/7/83-3/1的脱水率在5min时均达到85%以上,1h脱水率在96.4%以上,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初始脱水率升高。这表明A-10/7/83-3/1针对含聚采出液具有快速破乳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式Ⅰ所示起始剂,
式Ⅰ中,x和y分别表示多乙烯多胺中各结构单元的个数,x/y的值为0.5~1;
m:n:p为9:5~15:83。
2.式Ⅰ所示起始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式Ⅰ中,x和y分别表示多乙烯多胺中各结构单元的个数,x/y的值为0.5~1;
m:n:p为9:5~15:83;
(1)在无氧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双酚A树脂和环氧丙烷进行聚合反应;
所述催化剂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乙酸钙中任一种;
所述双酚A树脂为式Ⅱ所示聚合物,
式Ⅱ中,x和y的定义同式Ⅰ;
(2)向步骤(1)反应完毕后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环氧丁烷,继续进行聚合反应;
(3)向步骤(2)反应完毕后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环氧丙烷,再经聚合反应即得到所述起始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均不高于140℃;压力均不高于0.4MPa。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双酚A树脂与所述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1:9~1:99;
步骤(1)中所述环氧丙烷、步骤(2)所述环氧丁烷与步骤(3)中所述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9:5~15:83;
步骤(1)中加入的所述催化剂的量为步骤(1)中加入的所述双酚A树脂和所述环氧丙烷、步骤(2)中加入的所述环氧丁烷和步骤(3)中加入的所述环氧丙烷的总质量的0.2%~0.6%。
5.式Ⅲ所示含聚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
式Ⅲ中,A-mnp表示式Ⅰ所示起始剂,a/b的值为2~4:1~2;
式Ⅰ中,x和y分别表示多乙烯多胺中各结构单元的个数,x/y的值为0.5~1;
m:n:p为9:5~15:83。
6.式Ⅲ所示含聚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无氧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式Ⅰ所示起始剂和环氧乙烷进行聚合反应即得;
所述催化剂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乙酸钙中任一种;
式Ⅰ中,x和y分别表示多乙烯多胺中各结构单元的个数,x/y的值为0.5~1;
m:n:p为9:5~15:83;
式Ⅲ中,A-mnp表示式Ⅰ所示起始剂,a/b的值为2~4: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不高于130℃,压力不高于0.4MPa;
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式Ⅰ所示起始剂和所述环氧乙烷总质量的0.2%~0.6%。
8.式Ⅰ所示起始剂在制备含聚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中的应用;
式Ⅰ中,x和y分别表示多乙烯多胺中各结构单元的个数,x/y的值为0.5~1;
m:n:p为9:5~15:83。
9.式Ⅲ所示含聚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在分离油田中含聚采出液中的应用;
式Ⅲ中,A-mnp表示式Ⅰ所示起始剂,a/b的值为2~4:1~2;
式Ⅰ中,x和y分别表示多乙烯多胺中各结构单元的个数,x/y的值为0.5~1;
m:n:p为9:5~15:83。
CN201410220693.5A 2014-05-23 2014-05-23 一种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004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0693.5A CN104004182B (zh) 2014-05-23 2014-05-23 一种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0693.5A CN104004182B (zh) 2014-05-23 2014-05-23 一种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4182A CN104004182A (zh) 2014-08-27
CN104004182B true CN104004182B (zh) 2016-02-17

Family

ID=51365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0693.5A Active CN104004182B (zh) 2014-05-23 2014-05-23 一种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041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5612A (zh) * 2015-07-21 2015-09-30 克拉玛依市天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含聚合物原油处理用高效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03633B (zh) * 2021-04-30 2022-06-1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含聚含油污水处理用树枝状清水剂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8296A (ja) * 1983-01-28 1984-08-08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潤滑油
US5472617A (en) * 1986-10-18 1995-12-05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of demulsifying crude oil and water mixtures with copolymers of acrylates or methacrylates and hydrophilic commonomers
US4781730A (en) * 1987-06-05 1988-11-01 The Lubrizol Corporation Fuel additive comprising a hydrocarbon soluble alkali or alkaline earth metal compound and a demulsifier
CN1329486C (zh) * 2006-03-13 2007-08-01 辽宁奥克化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06038852A1 (de) * 2006-08-18 2008-02-21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imite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oxyalkylenglykolethern unter Verwendung von alkoxylierten Oligo- oder Polyethyleniminen als Demulgator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4182A (zh) 201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3971B (zh) 以二氢化牛油基仲胺为起始剂的聚环氧丙烷油头及嵌段聚醚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4182B (zh) 一种适用于含聚采出液处理用快速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9837B (zh) 一种以n’n-二甲基乙醇胺为起始剂的嵌段聚醚油田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5884A (zh) 一种处理油田聚驱采出液用反相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4105A (zh) 新型抗溶性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制备方法
CN103183821B (zh) 以异十八醇为起始剂的嵌段聚醚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5560A (zh) 一种抗高温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4004181B (zh) 一种聚驱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34018A (zh) 一种水性封口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390A (zh) 一种以聚乙烯亚胺为起始剂的嵌段聚醚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57673A (zh) 一种用于稠油破乳脱水的破乳剂和破乳方法
CN104004178A (zh) 一种蔗糖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73359B (zh) 一种酚醛胺树脂类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CN107974336A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液压支架用乳化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2009B (zh) 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6276B (zh) 一种采用氟醚磺酸盐制备26型氟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03965812B (zh) 复合材料水性胶粘剂
CN107779187A (zh) 压裂液体系及其在连续混配压裂技术中的应用
CN104390135A (zh) 大型球罐的负压加惰性气体置换法
CN105273179A (zh) 耐高温稠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CN102585250B (zh) 一种蜡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4130420B (zh) 一种改性聚醋酸乙烯的配方及制作工艺
CN103923296B (zh) 一种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393B (zh) 一种利用回收醇和eo制备亲水性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CN103980504B (zh) 一种降低含乙烯及乙烯醇结构单元共聚物醇溶液粘度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after: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before: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Co-patentee befor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1

Address after: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after: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before: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Patentee before: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