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8865A - 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8865A
CN103998865A CN201280062461.0A CN201280062461A CN103998865A CN 103998865 A CN103998865 A CN 103998865A CN 201280062461 A CN201280062461 A CN 201280062461A CN 103998865 A CN103998865 A CN 103998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ation
waste gas
ash content
collection face
flow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24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8865B (zh
Inventor
冈元章泰
户高心平
小田学
坂田展康
河越博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98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8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8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88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 F23J15/02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for removing solid particulate material from the gas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2217/00Intercepting solids
    • F23J2217/20Intercepting solids by baff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设有:废气管(48),其能够供燃烧废气流动;热量回收部,其设于废气管(48)且能够回收废气中的热量;有害物质除去部,其设于废气管(48)中的比热量回收部靠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且能够除去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及爆裂灰分捕集部(61),其设于废气管(48)中的热量回收部与有害物质除去部之间,且能够捕集废气中的爆裂灰分,作为爆裂灰分捕集部(61),设置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捕集面(66a、66b、66c、66d、66e、66f),并且将配置于废气管(48)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侧的倾斜捕集面(66a)的倾斜角度(θ1)设定得比配置于端部侧的倾斜捕集面(66f)的倾斜角度(θ6)小。

Description

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用于生成发电用或工厂用等的蒸汽的锅炉中应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现有的粉煤焚烧锅炉具有呈中空形状且在铅垂方向上设置的熔炉,在熔炉壁上沿着周向配设多个燃烧炉,并且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成多层。向该燃烧炉供给粉碎煤炭而成的粉煤(燃料)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并且供给高温的二次空气,通过将该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吹入熔炉内来形成火焰,从而能够在该熔炉内燃烧。而且,该熔炉在上部连结有烟道,在该烟道设有用于回收废气的热量的过热器、再热器、节煤器等,在由熔炉内的燃烧产生的废气与水之间进行换热,从而能够生成蒸汽。另外,该烟道连结有废气通路,在该废气通路设有脱硝装置、电集尘机、脱硫装置等,而下游端部则设有烟囱。
在上述粉煤焚烧锅炉中,由于利用熔炉对作为燃料的粉煤进行燃烧,因此爆裂灰分混入废气。由于该爆裂灰分为灰块,因此尤其可能附着于在废气通路设置的脱硝装置,使压力损失上升而导致性能降低。因此,一直以来在废气通路中设置金属网等而从废气中除去爆裂灰分。作为上述那样的技术,例如存在下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方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241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6994036号说明书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锅炉的熔炉中产生的废气混入有爆裂灰分,该爆裂灰分为数毫米至数十毫米的灰块。另一方面,设置在废气通路的金属网为数毫米以下的网眼。因此,通过使大块的爆裂灰分撞击金属网等,该金属网的网眼被部分阻塞或产生磨损,或者使该金属网破损。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使捕集构件倾斜,虽然吸收爆裂灰分的撞击力,但在废气通路中流动的废气在中央部比在壁面部更高速,因此会造成该捕集构件的中央部的磨损、破损变得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捕集爆裂灰分的废气处理装置。
解决方案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具备:废气通路,其能够供燃烧废气流动;热量回收部,其设于所述废气通路,且能够回收废气中的热量;有害物质除去部,其设于所述废气通路的比所述热量回收部靠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且能够除去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及爆裂灰分捕集部,其设于所述废气通路中的所述热量回收部与所述有害物质除去部之间,且能够捕集废气中的爆裂灰分,所述爆裂灰分捕集部具有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呈倾斜的多个倾斜部,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中央部的所述倾斜部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外周部的所述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小。
因此,在废气通路中流动的废气在利用热量回收部将其热量回收之后,利用爆裂灰分捕集部来捕集爆裂灰分,然后由有害物质除去部除去有害物质。此时,由于爆裂灰分捕集部具有多个倾斜部,因此爆裂灰分的捕集面积变大,从而能够有效地捕集爆裂灰分。另外,由于将配置于废气通路的中央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废气通路的外周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小,因此以较高流速在废气通路的中央部流动的爆裂灰分的流动会产生偏向而流至倾斜部,因此其流速及压力损失得以减低,从而使爆裂灰分所造成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损伤得到抑制,并且能够适当地捕集爆裂灰分。
在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倾斜部具有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且沿着铅垂方向的多个倾斜捕集面,倾斜方向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所述倾斜捕集面被交替地连接,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小。
因此,由于将配置于废气通路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的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端部的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小,因此在废气通路的中央部流动的相对较高流速的爆裂灰分因倾斜角度较小的倾斜捕集面而使其流速及压力损失减低,从而能够抑制爆裂灰分捕集部的损伤。
在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倾斜部具有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且沿着铅垂方向的多个倾斜捕集面,倾斜方向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所述倾斜捕集面被交替地连接,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小。
因此,由于将配置于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的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端部的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小,因此在废气通路的中央部流动的相对较高流速的爆裂灰分因倾斜角度较小的倾斜捕集面而使其流速及压力损失减低,从而能够抑制爆裂灰分捕集部的损伤。
在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配置得比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更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突出。
因此,由于配置于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的倾斜捕集面比配置于端部的倾斜捕集面更向上游侧突出,因此能够有效地捕集在废气通路的中央部流动的相对较高流速的废气中的爆裂灰分。
在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与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之间配置有连结捕集面。
因此,通过由连结捕集面来连结配置于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的倾斜捕集面与配置于端部的倾斜捕集面,能够在废气通路的整个区域配置倾斜捕集面。
在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捕集面向废气的流动方向倾斜或向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
因此,由于连结捕集面倾斜,因此捕集到的爆裂灰分变得不易堆积,从而能够抑制捕集效率降低。
在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将所述多个倾斜捕集面连接起来的连接部沿着大致铅垂方向配置。
因此,由于倾斜捕集面彼此的连接部沿着大致铅垂方向配置,因此能够容易使在此捕集到的爆裂灰分落下,并且能够抑制捕集效率降低。
在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通路具有在相互大致正交方向上连通且沿着废气的流动方向连结的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在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之间的连通部下方设置能够贮存爆裂灰分的漏斗,在所述第一通路或比该第一通路靠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所述热量回收部,在所述第二通路或比该第二通路靠下游侧的位置设置所述有害物质除去部,所述爆裂灰分捕集部设于所述第二通路。
因此,通过将爆裂灰分捕集部配置于适当位置,能够抑制爆裂灰分所造成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损伤,并且能够适当地捕集爆裂灰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在能够供燃烧废气流动的废气通路,在热量回收部与有害物质除去部之间设置能够捕集废气中的爆裂灰分的爆裂灰分捕集部,作为该爆裂灰分捕集部,设置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部,由于将配置于废气通路的中央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废气通路的外周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小,因此爆裂灰分所造成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损伤得到抑制,并且能够适当地捕集爆裂灰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粉煤焚烧锅炉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简要侧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简要俯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简要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废气处理装置中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主视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例2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废气处理装置中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主视图。
图9是实施例3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废气处理装置中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主视图。
图11是实施例4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所涉及的废气处理装置中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主视图。
图13是实施例5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在实施例为多个情况下,也包含将各实施例进行组合而构成的构造。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粉煤焚烧锅炉的简要构造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简要侧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简要俯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简要图。
应用有实施例1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粉煤焚烧锅炉将粉碎煤炭而成的粉煤作为固体燃料使用,利用燃烧炉使该粉煤燃烧,从而能够回收该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在该实施例1中,如图1所示,粉煤焚烧锅炉10为传统锅炉,具有熔炉11和燃烧装置12。熔炉11呈四方筒的中空形状且沿着铅垂方向设置,在构成该熔炉11的熔炉壁下部设有燃烧装置12。
燃烧装置12具有装配在熔炉壁的多个燃烧炉21、22、23、24、25。在本实施例中,该燃烧炉21、22、23、24、25中,沿着周向以均等间隔配设4个作为1组,并且沿着铅垂方向配置5组,即配置有5层。
而且,各燃烧炉21、22、23、24、25经由粉煤供给管26、27、28、29、30而与粉煤机(研磨机)31、32、33、34、35连结。该粉煤机31、32、33、34、35虽未图示,但构成为在壳体内以沿着铅垂方向的旋转轴心支承能够驱动旋转的粉碎台,以与该粉碎台的上方对置地支承能够与粉碎台的旋转联动地旋转的多个粉碎辊。因此,当将煤炭投入多个粉碎辊与粉碎台之间时,在此会被粉碎成规定的大小为止,能够将由搬送空气(一次空气)分级后的粉煤从粉煤供给管26、27、28、29、30供给至燃烧炉21、22、23、24、25。
另外,熔炉11在各燃烧炉21、22、23、24、25的装配位置设有风箱36,在该风箱36上连结有空气管线37的一端部,该空气管线37在另一端部装配有送风机38。因此,能够将送风机38所传送的燃烧用空气(二次空气、三次空气)从空气管线37供给至风箱36,并从该风箱36供给至各燃烧炉21、22、23、24、25。
因此,在燃烧装置12中,各燃烧炉21、22、23、24、25能够将混合粉煤与一次空气而成的微粉燃料混合气体(燃料气体)吹入熔炉11内,并且能够将二次空气吹入熔炉11内,通过利用未图示的点火喷灯对微粉燃料混合气体进行点火,从而能够形成火焰。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而言,在起动锅炉时,各燃烧炉21、22、23、24、25将油燃料向熔炉11内喷射而形成火焰。
熔炉11在上部连结有烟道40,在该烟道40上设有用于回收废气的热量的过热器(super heater)41、42、再热器43、44、及节煤器(economizer)45、46、47作为对流传热部(热量回收部),在由熔炉11中的燃烧产生的废气与水之间进行换热。
烟道40在其下游侧连结有供进行换热后的废气排出的废气管(废气通路)48。该废气管48在与空气管线37之间设置空气加热器49,在流动于空气管线37的空气与流动于废气管48的废气之间进行换热,从而能够使供给至燃烧炉21、22、23、24、25的燃烧用空气升温。
另外,废气管48在比空气加热器49靠上游侧的位置设置选择还原型催化剂50,在比空气加热器49靠下游侧的位置设置电集尘机51、吸引送风机52、脱硫装置53,下游端部设有烟囱54。在此,选择还原型催化剂50、电集尘机51、及脱硫装置53作为有害物质除去部而发挥功能。
因此,当驱动粉煤机31、32、33、34、35时,生成的粉煤与搬送用空气一起通过粉煤供给管26、27、28、29、30而供给至燃烧炉21、22、23、24、25。另外,加热后的燃烧用空气从空气管线37经由风箱36而供给至各燃烧炉21、22、23、24、25。于是,燃烧炉21、22、23、24、25将混合粉煤与搬送用空气而成的微粉燃料混合气体吹入熔炉11,并且将燃烧用空气吹入熔炉11,此时能够通过点火来形成火焰。在该熔炉11中,微粉燃料混合气体与燃烧用空气燃烧来产生火焰,当在该熔炉11内的下部产生火焰时,燃烧废气(废气)在该熔炉11内上升并向烟道40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熔炉11中,通过以空气的供给量相对于粉煤的供给量而形成在理论空气量以下的方式设定,使内部保持还原性氛围。而且,由粉煤的燃烧产生的NOX在熔炉11内被还原,然后通过追加供给辅助空气使粉煤的氧化燃烧得以完成,从而使燃烧粉煤所产生的NOX的量减少。
此时,从未图示的供水泵供给来的水由节煤器45、46、47预热之后,供给至未图示的蒸汽鼓且在供给至熔炉壁的各水管(未图示)的期间被加热而成为饱和蒸汽,并被送入未图示的蒸汽鼓。进而,未图示的蒸汽鼓的饱和蒸汽被导入过热器41、42,并被燃烧废气过热。由过热器41、42生成的过热蒸汽被供给至未图示的发电设备(例如,涡轮等)。另外,在涡轮的膨张过程的中途取出的蒸汽被导入再热器43、44,被再次过热而返回涡轮。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将熔炉11作为鼓型(蒸汽鼓)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该构造。
然后,通过了烟道40的节煤器45、46、47的废气在废气管48中利用选择还原型催化剂50除去NOX等有害物质,并利用电集尘机51除去粒子状物质,在利用脱硫装置53除去硫磺成分之后,从烟囱54向大气中排出。
在如此构成的粉煤焚烧锅炉10中,比熔炉11靠下游侧的构件作为实施例1的废气处理装置而发挥功能。而且,在该实施例1的废气处理装置中,在废气管48中的热量回收部(过热器41、42,再热器43、44,节煤器45、46、47)与有害物质除去部(选择还原型催化剂50、电集尘机51、脱硫装置53)之间设有能够捕集废气中的爆裂灰分的爆裂灰分捕集部61,爆裂灰分捕集部61具有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部,配置于废气管48的中央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废气管48的外周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小。
即,如图2及图3所示,废气管48具有例如矩形剖面,并且由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第一配管(第一通路)48a及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配管(第二通路)48b构成,第一配管48a与第二配管48b在大致相互正交的方向上连通。在该情况下,在位于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配管48a侧设有热量回收部,在位于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配管48b侧设有有害物质除去部,比起第一配管48a的通路面积,第二配管48b的通路面积设定得较小。而且,爆裂灰分捕集部61设于第二配管48b。
另外,第一配管48a与第二配管48b的后端部与前端部连通,并且在该连通部下方设有能够贮存爆裂灰分的漏斗62。该漏斗62由以朝向下方而面积变窄的方式对置的倾斜面形成,下端部位于比第二配管48b的底面低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该漏斗62不仅贮存由爆裂灰分捕集部61捕集而落下后的爆裂灰分,也能够使从第一配管48a流向第二配管48b的废气中的爆裂灰分直接撞击漏斗62的倾斜面而进行贮存,通过由未图示的开关阀将开口部打开,能够将贮存的爆裂灰分朝向下方排出。而且,爆裂灰分捕集部61以位于比漏斗62靠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方式设置成向第二配管48b的入口部倾斜。
该爆裂灰分捕集部61的上下端部在固定于第二配管48b入口部的上下壁面的托架63、64固定。而且,该爆裂灰分捕集部61以下端部位于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方式以规定角度倾斜配置。该爆裂灰分捕集部61由例如呈网眼状的金属网形成,并且由2mm~3mm以下的多个开口组成。需要说明的是,爆裂灰分捕集部61并不限定于呈网眼状的金属网,也可以是具有纵向狭缝或横向狭缝的滤网、多孔体等。
另外,在第一配管48a与第二配管48b之间的连通部中的转角内侧设有将废气导引至转角外侧的助流部(导引部)65。该助流部65在第一配管48a与第二配管48b之间的连通部的转角内侧,以从第一配管48a的下端部的内壁面向位于转角外侧的对置的内壁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且剖面呈头尖的三角形。
在此,首先,对爆裂灰分捕集部61进行详细说明。该爆裂灰分捕集部61,如图4所示,作为上述多个倾斜部,具有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且沿着铅垂方向的多个(在实施例1中为12个)倾斜捕集面66(66a、66b、66c、66d、66e、66f)。另外,该各个倾斜捕集面66(66a、66b、66c、66d、66e、66f)以倾斜方向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成为相反方向的方式被交替地连接。即,爆裂灰分捕集部61构成为,在废气管48(第二配管48b)内,从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中心线A)朝左右的端部侧地,分别使6个倾斜捕集面66a、66b、66c、66d、66e、66f以成为锯齿状的方式连接。实际上,将1个呈网眼状的金属网在规定位置进行折弯而构成。通过将倾斜捕集面66a、66b、66c、66d、66e、66f设为锯齿状,使倾斜捕集面66a、66b、66c、66d、66e、66f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倾斜,能够降低爆裂灰分粒子的通过速度,从而能够减低压损、摩耗。
而且,爆裂灰分捕集部61设定为,使12个倾斜捕集面66a、66b、66c、66d、66e、66f的倾斜角度θ从废气管48(第二配管48b)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中心线A)朝左右的端部侧变大。即,在12个倾斜捕集面66a、66b、66c、66d、66e、66f中,若将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的角度设为θ1、θ2、θ3、θ4、θ5、θ6,则θ1<θ2<θ3<θ4<θ5<θ6。在此,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将各倾斜捕集面66a、66b、66c、66d、66e、66f连接起来的连接部67(67a、67b、67c、67d)在废气管48(第二配管48b)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并且沿着大致铅垂方向配置。在该情况下,连接部67(67a、67b、67c、67d)沿着爆裂灰分捕集部61自身的倾斜方向设置。因此,爆裂灰分捕集部61的左右端部的流速相对较低,即使倾斜角度较大,摩耗也不严重,另外,由于减小中央部的倾斜角度,因此增大左右端部的倾斜角度。
接着,对实施例1的废气处理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1~图4所示,在废气管48中流动的废气在由热量回收部(过热器41、42,再热器43、44,节煤器45、46、47)将其热量回收之后,沿着第一配管48a朝向下方流动。而且,废气在连通部处大致直角地转弯而流向爆裂灰分捕集部61。
在此,废气在第一配管48a与第二配管48b之间的连通部中的转角内侧由助流部65导引至连通部的中心侧,由此使流动产生剥离而降低其流速。而且,由爆裂灰分捕集部61对废气进行爆裂灰分的捕集。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配管48a与第二配管48b之间的连通部的转角外侧流动的废气中,一部分的爆裂灰分抵接于漏斗62的倾斜面而落下。
此时,由于爆裂灰分捕集部61以12个倾斜捕集面66a、66b、66c、66d、66e、66f成为锯齿状的方式被连接,因此爆裂灰分的捕集面积(开口面积)变大,从而能有效地捕集爆裂灰分。另外,12个倾斜捕集面66a、66b、66c、66d、66e、66f中,废气管48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相对于端部而将其倾斜角设定得较小,因此爆裂灰分捕集部61的开口面积形成为废气管48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比端部大。因此,在废气管48中流动的废气虽然在该中心部侧流速变得较快,但由于在中心部侧使开口面积变大,因此废气(爆裂灰分)因倾斜捕集面66a、66b、66c、66d、66e、66f而使其流向产生偏向,从而减低流速及压力损失。其结果是,使爆裂灰分相对于爆裂灰分捕集部61的撞击力得以缓和,从而能够抑制爆裂灰分捕集部61的磨损、损伤。
而且,由爆裂灰分捕集部61捕集到的爆裂灰分虽然附着有规定量,但由于该爆裂灰分捕集部61倾斜且各倾斜捕集面66a、66b、66c、66d、66e、66f的连接部67a、67b、67c、67d沿着大致铅垂方向,因此爆裂灰分会向漏斗62自由落下而被贮存。
然后,爆裂灰分由爆裂灰分捕集部61除去后的废气由有害物质除去部(选择还原型催化剂50、电集尘机51、脱硫装置53)除去有害物质。
在上述实施例1的废气处理装置中设置:废气管48,其能够供燃烧废气流动;热量回收部,其设于废气管48,且能够回收废气中的热量;有害物质除去部,其设于废气管48中的比热量回收部靠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且能够除去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及爆裂灰分捕集部61,其设于废气管48中的热量回收部与有害物质除去部之间,且能够捕集废气中的爆裂灰分,作为爆裂灰分捕集部61,设置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捕集面66(66a、66b、66c、66d、66e、66f),配置于废气管48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侧的倾斜捕集面66a的倾斜角度θ1设定得比配置于端部侧的倾斜捕集面66f的倾斜角度θ6小。
因此,在废气管48中流动的废气在由热量回收部将其热量回收之后,由爆裂灰分捕集部61捕集爆裂灰分,然后由有害物质除去部除去有害物质。此时,由于爆裂灰分捕集部61具有多个倾斜捕集面66,因此爆裂灰分的捕集面积变大,从而能够有效地捕集爆裂灰分。另外,由于配置于废气管48中央部的倾斜捕集面66a的倾斜角度θ1设定得比配置于端部的倾斜捕集面66f的倾斜角度θ6小,因此在废气管48中央部流动的相对较快的爆裂灰分的流向会产生偏向而流至倾斜捕集面66,因此其流速及压力损失会减低,爆裂灰分所造成的爆裂灰分捕集部61的损伤也会得到抑制,从而能够适当地捕集爆裂灰分。
即,爆裂灰分捕集部61中,在废气的流速较快的中央部侧,倾斜捕集面66a的倾斜角度θ1设定得较小,在废气的流速较慢的端部侧,倾斜捕集面66f的倾斜角度θ6设定得较大。因此,不会将爆裂灰分捕集部61的捕集面积过分地扩大,而仅是扩大必要的部分,不仅能够抑制制造成本,还能够有效地捕集废气中的爆裂灰分。
另外,在实施例1的废气处理装置中,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将多个倾斜捕集面66连接起来的连接部67沿着大致铅垂方向配置。因此,利用连接部67使由倾斜捕集面66捕集到的爆裂灰分容易地落下,从而能够抑制捕集效率降低。
另外,在实施例1的废气处理装置中,作为废气管48,设置相互在大致正交方向上连通的第一配管48a与第二配管48b,在位于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配管48a设置热量回收部,并且在位于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配管48b设置有害物质除去部,在第一配管48a与第二配管48b之间的连通部下方设置能够贮存爆裂灰分的漏斗62,在第二配管48b侧设有爆裂灰分捕集部61。因此,当废气从第一配管48a流向弯曲的第二配管48b时,能够由爆裂灰分捕集部61有效地捕集该废气所含的爆裂灰分。另外,由爆裂灰分捕集部61捕集到的所有的爆裂灰分贮存在漏斗62,能够有效地捕集爆裂灰分。
实施例2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废气处理装置中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主视图,图6是实施例2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俯视图,图7是实施例2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侧视图。
在实施例2中,废气处理装置的基本构造与实施例1相同,仅是爆裂灰分捕集部的构造不同。如图5~图7所示,爆裂灰分捕集部71具有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部,配置于废气管的中央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外周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小。
该爆裂灰分捕集部71中,作为上述多个倾斜部而具有与废气流动方交叉且沿着铅垂方向的多个(实施例2中为6个)倾斜捕集面72(72a、72b)。该各个倾斜捕集面72(72a、72b)以倾斜方向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方式被交替地连接。即,爆裂灰分捕集部71在废气管内构成为以使6个倾斜捕集面72(72a、72b)朝向宽度方向呈锯齿状的方式连接。
而且,爆裂灰分捕集部71设定为,6个倾斜捕集面72(72a、72b)的倾斜角度θ在废气管的铅垂方向上的中间部比上下端部小。即,6个倾斜捕集面72(72a、72b)各自在废气管的铅垂方向上由上部倾斜面73a、中间倾斜面73b、及下部倾斜面73c组成,若将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的角度设为θ11、θ12、θ13,则θ11=θ13>θ12。
在此,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将各倾斜捕集面72(72a、72b)连接起来的连接部74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并且沿着大致铅垂方向配置。另外,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将各上部倾斜面73a及各下部倾斜面73c连接起来的连接部75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将各中间倾斜面73b连接起来的连接部76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而且,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将各中间倾斜面73b连接起来的连接部76位于比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将各上部倾斜面73a及各下部倾斜面73c连接起来的连接部75更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突出。
另外,在各倾斜捕集面72(72a、72b),上部倾斜面73a及各下部倾斜面73c与中间倾斜面73b由倾斜的连结捕集面77a、77b连结。在该情况下,连结上部倾斜面73a与中间倾斜面73b的连结捕集面77a朝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下方倾斜,连结中间倾斜面73b与下部倾斜面73c的连结捕集面77b朝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方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倾斜捕集面72(72a、72b),虽然使上部倾斜面73a、中间倾斜面73b、及下部倾斜面73c各自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呈相同的倾斜角度,但与实施例1相同地,也可以在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减小倾斜角度,在宽度方向的左右端部增大倾斜角度。
因此,在废气管中流动的废气在由热量回收部将其热量回收之后流向爆裂灰分捕集部71,在此,由爆裂灰分捕集部71对废气进行爆裂灰分的捕集。此时,由于爆裂灰分捕集部71构成为以6个倾斜捕集面72a、72b成为锯齿状的方式被连接,因此爆裂灰分的捕集面积(开口面积)变大,从而能够有效地捕集爆裂灰分。另外,由于各倾斜捕集面72a、72b将废气管的铅垂方向的中间位置的中间倾斜面73b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上下位置的上部倾斜面73a及下部倾斜面73c小,因此爆裂灰分捕集部71的开口面积在废气管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比端部大。因此,虽然在废气管中流动的废气在该中心部侧流速变得相对较快,但由于在该中心部侧开口面积变大,因此废气(爆裂灰分)因倾斜捕集面73a、73b、73c而使其流向产生偏向,从而减低流速及压力损失。其结果是,爆裂灰分相对于爆裂灰分捕集部71的撞击力得以缓和,并且抑制爆裂灰分捕集部71的磨损、损伤。
而且,由爆裂灰分捕集部71捕集到的爆裂灰分虽然附着有规定量,但由于该爆裂灰分捕集部71的各倾斜捕集面72a、72b的连接部74沿着大致铅垂方向,因此爆裂灰分自由落下。然后,爆裂灰分由爆裂灰分捕集部71除去后的废气由有害物质除去部除去有害物质。
如此,在上述实施例2的废气处理装置中,作为爆裂灰分捕集部71,设置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捕集面72(72a、72b),位于废气管的铅垂方向的中央部的中间倾斜面73b的倾斜角度θ12设定得比位于上下部的上部倾斜面73a及下部倾斜面73c的倾斜角度θ11、θ13小。
因此,在废气管中流动的废气在由热量回收部将其热量回收之后,由爆裂灰分捕集部71来捕集爆裂灰分,然后由有害物质除去部除去有害物质。此时,由于废气管的中间倾斜面73b的倾斜角度θ12为设定得比上部倾斜面73a及下部倾斜面73c的倾斜角度θ11、θ13小,因此在废气管的中央部流动的流速相对较快的爆裂灰分的流向产生偏向而流至中间倾斜面73b,从而减低其流速及压力损失,爆裂灰分所造成的爆裂灰分捕集部71的损伤得到抑制,并且能够适当地捕集爆裂灰分。
即,爆裂灰分捕集部71设定为,在废气流速较快的中央部侧,中间倾斜面73b的倾斜角度θ11较小,在废气流速较慢的端部侧,上部倾斜面73a及下部倾斜面73c的倾斜角度θ12、θ13较大。因此,爆裂灰分捕集部71的捕集面积不会过分地扩大,而仅是扩大必要的部分,不仅能够抑制制造成本,还能够有效地捕集废气中的爆裂灰分。
另外,在实施例2的废气处理装置中,位于废气管的铅垂方向的中央部的中间倾斜面73b配置成比位于废气管的铅垂方向的上下部的上部倾斜面73a及下部倾斜面73c更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突出。因此,能够有效地捕集在废气管的中央部流动的流速相对较快的废气中的爆裂灰分。另外,由于爆裂灰分捕集部71的中央部流速较快,通过减小倾斜角度,能够减低压损、摩耗。
在实施例2的废气处理装置中,在位于废气管的铅垂方向的中央部的中间倾斜面73b、与位于废气管的铅垂方向的上下部的上部倾斜面73a及下部倾斜面73c之间,配置有向废气的流动方向倾斜的连结捕集面77a、77b。因此,能够在废气管的整个区域配置倾斜捕集面,另外,由于连结捕集面77a、77b倾斜,因此捕集到的爆裂灰分变得不易堆积,从而能够抑制捕集效率降低。
实施例3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涉及的废气处理装置中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主视图。图9是实施例3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侧视图。
在实施例3中,废气处理装置的基本构造与实施例1、2相同,仅是爆裂灰分捕集部的构造不同。如图8及图9所示,爆裂灰分捕集部81具有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部,配置于废气管的中央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外周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小。
该爆裂灰分捕集部81中,作为上述多个倾斜部而具有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且沿着铅垂方向的多个倾斜捕集面82(82a、82b)。该各个倾斜捕集面82a、82b以倾斜方向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方式被连接。而且,爆裂灰分捕集部81中,各倾斜捕集面82a、82b分别在废气管的铅垂方向上由上部倾斜面83a、中间倾斜面83b、及下部倾斜面(省略图示)组成,中间倾斜面83b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上部倾斜面83a及下部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小。
在此,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将各倾斜捕集面82a、82b连接起来的连接部84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并且沿着大致铅垂方向配置。另外,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将上部倾斜面83a及下部倾斜面连接起来的连接部85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将中间倾斜面83b连接起来的连接部86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将中间倾斜面83b连接起来的连接部86比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将上部倾斜面83a及下部倾斜面83c连接起来的连接部85更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突出。
另外,在各倾斜捕集面82a、82b中,上部倾斜面83a与中间倾斜面83b由倾斜的两个连结捕集面87a、87b连结。在该情况下,位于上侧的连结捕集面87a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方倾斜,下侧的连结捕集面87b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下方倾斜。另外,各连结捕集面87a、87b向与气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即,在上部倾斜面83a与中间倾斜面83b之间,由两个连结捕集面87a、87b形成凹部,进一步地扩大捕集面。
因此,在废气管中流动的废气由爆裂灰分捕集部81捕集爆裂灰分。此时,由于爆裂灰分捕集部81设定为,中间倾斜面83b的倾斜角度比上部倾斜面83a及下部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小,因此在废气管的中央部流动的相对较快流速的废气的流速及压力损失减低。其结果是,爆裂灰分相对于爆裂灰分捕集部81的撞击力得以缓和,爆裂灰分捕集部81的磨损、损伤得到抑制。
在上述实施例3的废气处理装置中,作为爆裂灰分捕集部81,设置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捕集面82(82a、82b),位于废气管的铅垂方向的中央部的中间倾斜面83b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位于上下部的上部倾斜面83a及下部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小。
因此,在废气管的中央部流动的流速相对较快的爆裂灰分的流向产生偏向而流至中间倾斜面83b,因此能够减低其流速及压力损失,爆裂灰分所造成的爆裂灰分捕集部81的损伤也得到抑制,从而能够适当地捕集爆裂灰分。
在实施例3的废气处理装置中,在位于废气管的铅垂方向的中央部的中间倾斜面83b、与位于废气管的铅垂方向的上下部的上部倾斜面83a及下部倾斜面之间,配置有向废气的流动方向及与该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的连结捕集面87a、87b。因此,能够在废气管的整个区域配置倾斜捕集面,另外,由于连结捕集面87a、87b倾斜,因此捕集到的爆裂灰分变得不易堆积,从而能够抑制捕集效率的降低。
实施例4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所涉及的废气处理装置中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主视图。图11是实施例4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侧视图。
在实施例4中,废气处理装置的基本构造与实施例1、2相同,仅是爆裂灰分捕集部的构造不同。如图10及图11所示,爆裂灰分捕集部91具有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部,配置于废气管的中央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外周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小。
该爆裂灰分捕集部91中,作为上述多个倾斜部,具有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且沿着铅垂方向的多个倾斜捕集面92(92a、92b),各倾斜捕集面92a、92b由上部倾斜面93a、中间倾斜面93b、及下部倾斜面(省略图示)组成,中间倾斜面93b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上部倾斜面93a及下部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小。
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将各倾斜捕集面92a、92b连接起来的连接部94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并且沿着大致铅垂方向配置。另外,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将上部倾斜面93a及下部倾斜面连接起来的连接部95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将中间倾斜面93b连接起来的连接部96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并且连接部96比连接部95更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突出。
另外,在各倾斜捕集面92a、92b中,上部倾斜面93a与中间倾斜面93b由倾斜的两个连结捕集面97a、97b连结。在该情况下,位于上侧的连结捕集面97a的中心部呈凹部形状,并且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方倾斜,下侧的连结捕集面97b的中心部呈凸部形状,并且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下方倾斜。即,在上部倾斜面93a与中间倾斜面93b之间,由两个连结捕集面97a、97b形成凹部,进一步地扩大捕集面。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基于本实施例的爆裂灰分捕集部91的作用效果,由于与所述实施例3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实施例5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5所涉及的废气处理装置中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主视图。图13是实施例5的爆裂灰分捕集部的侧视图。
在实施例5中,废气处理装置的基本构造与实施例1、2相同,仅是爆裂灰分捕集部的构造不同。如图12及图13所示,爆裂灰分捕集部101具有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部,配置于废气管的中央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外周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小。
该爆裂灰分捕集部101中,作为上述多个倾斜部,具有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且沿着铅垂方向的多个倾斜捕集面102(102a、102b),各倾斜捕集面102a、102b由上部倾斜面103a、中间倾斜面103b、及下部倾斜面(省略图示)组成,中间倾斜面103b的倾斜角度设定得使比上部倾斜面103a及下部倾斜面小。
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将各倾斜捕集面102a、102b连接起来的连接部104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并且沿着大致铅垂方向配置。另外,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将上部倾斜面103a及下部倾斜面连接起来的连接部105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将中间倾斜面103b连接起来的连接部106在废气管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与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并且连接部106比连接部105更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突出。
另外,在各倾斜捕集面102a、102b中,上部倾斜面103a与中间倾斜面103b由倾斜的两个连结捕集面107a、107b连结。在本实施例中,在倾斜捕集面102a、102b,虽然上部倾斜面103a的倾斜角度设定得相同,但中间倾斜面103b将倾斜捕集面102a侧的角度设定得比倾斜捕集面102b侧的角度小。在该情况下,位于上侧的连结捕集面107a的中心部呈凹部形状,并且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方倾斜,下侧的连结捕集面107b的中心部呈凸部形状,并且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下方倾斜。而且,下侧的连结捕集面107b向倾斜捕集面102a侧倾斜。即,在上部倾斜面103a与中间倾斜面103b之间,由两个连结捕集面107a、107b形成凹部,进一步地扩大捕集面。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基于本实施例的爆裂灰分捕集部101的作用效果,由于与所述实施例3大致相同,因此省咯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废气管48构成为:将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第一配管48a与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配管48b连通,并且在该处形成漏斗62,在第二配管48b的入口部设置有爆裂灰分捕集部61、71、81、91、101,但并不限定于该构造。例如,废气管48也可以构成为:将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第一配管(第一通路)、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配管(第一通路)、及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第三配管(第二通路)连通,并且在各连通部形成漏斗,在第三配管的入口部设置爆裂灰分捕集部。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粉煤焚烧锅炉
11:熔炉
21、22、23、24、25:燃烧炉
40:烟道
41、42:过热器(热量回收部)
43、44:再热器(热量回收部)
45、46、47:节煤器(热量回收部)
48:废气管(废气通路)
50:选择还原型催化剂(有害物质除去部)
51:电集尘机(有害物质除去部)
53:脱硫装置(有害物质除去部)
61、71、81、91、101:爆裂灰分捕集部
62:漏斗
65:助流部(导引部)
66、66a、66b、66c、66d、66e、66f、72、72a、72b、82、82a、82b、92、92a、92b、102、102a、102b:倾斜捕集面(倾斜部)
67a、67b、67c、67d、74、75、76、84、85、86、94、95、96、104、105、106:连接部
73a、83a、93a、103a:上部倾斜面
73b、83b、93b、103b:中间倾斜面
73c:下部倾斜面
77a、77b、87a、87b、97a、97b、107a、107b:连结捕集面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具备:
废气通路,其能够供燃烧废气流动;
热量回收部,其设于所述废气通路,且能够回收废气中的热量;
有害物质除去部,其设于所述废气通路中的比所述热量回收部靠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且能够除去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及
爆裂灰分捕集部,其设于所述废气通路中的所述热量回收部与所述有害物质除去部之间,且能够捕集废气中的爆裂灰分,
所述爆裂灰分捕集部具有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部,
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中央部的所述倾斜部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外周部的所述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小,
所述多个倾斜部具有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且沿着铅垂方向的多个倾斜捕集面,倾斜方向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所述倾斜捕集面被交替地连接,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倾斜部具有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且沿着铅垂方向的多个倾斜捕集面,倾斜方向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所述倾斜捕集面被交替地连接,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小。
3.(删除)
4.(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配置得比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更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突出。
5.(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与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之间配置有连结捕集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捕集面向废气的流动方向倾斜或向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将所述多个倾斜捕集面连接起来的连接部沿着大致铅垂方向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气通路具有在相互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连通且沿着废气的流动方向连结的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在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之间的连通部下方设置能够贮存爆裂灰分的漏斗,在所述第一通路或比该第一通路靠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所述热量回收部,在所述第二通路或比该第二通路靠下游侧的位置设置所述有害物质除去部,所述爆裂灰分捕集部设于所述第二通路。

Claims (8)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具备:
废气通路,其能够供燃烧废气流动;
热量回收部,其设于所述废气通路,且能够回收废气中的热量;
有害物质除去部,其设于所述废气通路中的比所述热量回收部靠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且能够除去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及
爆裂灰分捕集部,其设于所述废气通路中的所述热量回收部与所述有害物质除去部之间,且能够捕集废气中的爆裂灰分,
所述爆裂灰分捕集部具有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而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部,
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中央部的所述倾斜部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外周部的所述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倾斜部具有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且沿着铅垂方向的多个倾斜捕集面,倾斜方向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所述倾斜捕集面被交替地连接,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倾斜部具有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且沿着铅垂方向的多个倾斜捕集面,倾斜方向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所述倾斜捕集面被交替地连接,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的倾斜角度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配置得比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更向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与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铅垂方向的端部的所述倾斜捕集面之间配置有连结捕集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捕集面向废气的流动方向倾斜或向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将所述多个倾斜捕集面连接起来的连接部沿着大致铅垂方向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气通路具有在相互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连通且沿着废气的流动方向连结的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在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之间的连通部下方设置能够贮存爆裂灰分的漏斗,在所述第一通路或比该第一通路靠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所述热量回收部,在所述第二通路或比该第二通路靠下游侧的位置设置所述有害物质除去部,所述爆裂灰分捕集部设于所述第二通路。
CN201280062461.0A 2012-01-30 2012-12-04 废气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88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7332 2012-01-30
JP2012017332A JP5762325B2 (ja) 2012-01-30 2012-01-30 排ガス処理装置
PCT/JP2012/081343 WO2013114721A1 (ja) 2012-01-30 2012-12-04 排ガス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8865A true CN103998865A (zh) 2014-08-20
CN103998865B CN103998865B (zh) 2016-04-20

Family

ID=48904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246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8865B (zh) 2012-01-30 2012-12-04 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62325B2 (zh)
CN (1) CN103998865B (zh)
TW (1) TWI498513B (zh)
WO (1) WO2013114721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6729A (ja) * 1997-09-10 1999-03-23 Tennex:Kk 室内空気処理用のフィルタ部材
JP2001239128A (ja) * 2000-03-01 2001-09-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無水硫酸低減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365438A (zh) * 1999-07-30 2002-08-21 阿尔斯托姆电力公司 用于转化燃烧矿物燃料的发电系统中所蓄积废水的方法和装置
US20050061261A1 (en) * 2002-06-20 2005-03-24 Klaus Grommes Coal-fired power station
CN101104125A (zh) * 2006-05-10 2008-01-16 能捷斯有限责任公司 粗灰分收集器
CN101517318A (zh) * 2006-08-16 2009-08-26 阿尔斯托姆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选择性催化还原保护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WO2010133716A1 (es) * 2009-05-18 2010-11-25 Ingenieria Energetica Y De Contaminacion S.A. Caldera equipada con sistema integrado de abatimiento catalitico de oxidos de nitrogeno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94437A5 (zh) * 1975-12-04 1978-01-13 Erhard Charles Andreae
JPH0641613Y2 (ja) * 1988-12-27 1994-11-02 株式会社土屋製作所 ▲ろ▼過素子
US5066319A (en) * 1989-02-08 1991-11-19 Lippold Hans Joachim Filter cartridge
US5002597A (en) * 1989-04-03 1991-03-26 Invent Ag Aerodynamic filter
IES80929B2 (en) * 1997-11-26 1999-06-30 Donal Richard Mcgoey Filter with form-retaining stabilizing means
US6860916B2 (en) * 2002-06-14 2005-03-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ilter assembly
WO2005082484A1 (en) * 2004-02-09 2005-09-09 Donaldson Company, Inc. Pleated corrugated filter media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6729A (ja) * 1997-09-10 1999-03-23 Tennex:Kk 室内空気処理用のフィルタ部材
CN1365438A (zh) * 1999-07-30 2002-08-21 阿尔斯托姆电力公司 用于转化燃烧矿物燃料的发电系统中所蓄积废水的方法和装置
JP2001239128A (ja) * 2000-03-01 2001-09-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無水硫酸低減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050061261A1 (en) * 2002-06-20 2005-03-24 Klaus Grommes Coal-fired power station
CN101104125A (zh) * 2006-05-10 2008-01-16 能捷斯有限责任公司 粗灰分收集器
CN101517318A (zh) * 2006-08-16 2009-08-26 阿尔斯托姆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选择性催化还原保护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WO2010133716A1 (es) * 2009-05-18 2010-11-25 Ingenieria Energetica Y De Contaminacion S.A. Caldera equipada con sistema integrado de abatimiento catalitico de oxidos de nitrogen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55938A (ja) 2013-08-15
TW201339507A (zh) 2013-10-01
JP5762325B2 (ja) 2015-08-12
TWI498513B (zh) 2015-09-01
WO2013114721A1 (ja) 2013-08-08
CN103998865B (zh)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54777B2 (ja) 排ガス処理装置
CN107002993B (zh) 排气导管及锅炉
CN105705865B (zh) 排气导管及锅炉
JP5762255B2 (ja) 排ガス処理装置
CN104024735B (zh) 废气处理装置
CN202101217U (zh) 生物质卧式水火管蒸汽锅炉
CN103998865B (zh) 废气处理装置
JP5762326B2 (ja) 排ガス処理装置
CN209131150U (zh) 一种s型扩充多回程板换式内胆
JP2020067205A (ja) ボイラ及び灰処理装置並びにボイラの運転方法及び灰処理装置の運転方法
JP6448297B2 (ja) 黒液燃焼装置及びこれを有する回収ボイラ
WO2019168059A1 (ja) 排ガス処理装置
CN214287248U (zh) 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线布袋除尘器防结露的加热装置
CN215782415U (zh) 一种针对生物质锅炉的除尘系统
JPH08152106A (ja) 石炭焚きボイラ
JP2018200139A (ja) ホッパ構造物、排気ダクト、及びボイラ
CN115264510A (zh) 一种切圆燃烧方式的液态排渣锅炉
CN115751290A (zh) 一种对冲燃烧方式的液态排渣锅炉
JPH06117601A (ja) 循環流動床ボイ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Pow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