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1335B - 摩托车用轮胎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用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1335B
CN103991335B CN201310341879.1A CN201310341879A CN103991335B CN 103991335 B CN103991335 B CN 103991335B CN 201310341879 A CN201310341879 A CN 201310341879A CN 103991335 B CN103991335 B CN 1039913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blique groove
tire
outsid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18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1335A (zh
Inventor
武内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91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1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1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13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摩托车用轮胎,不降低抓地性能和耐磨损性能而提高侧倾特性。在胎面部(2)的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设置有:包括第一内侧倾斜沟(13)和第二内侧倾斜沟(23)的内侧倾斜沟(30);以及包括第一外侧倾斜沟(14)和第二外侧倾斜沟(24)的外侧倾斜沟(40)。外侧倾斜沟(4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B1小于内侧倾斜沟(3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A1。外侧倾斜沟(40)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的长度B2大于内侧倾斜沟(30)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的长度A2。各第一外侧倾斜沟(14)和各第二外侧倾斜沟(24)分别被设置为不从投影区域(P2)和投影区域(P1)内伸出。轮胎周向的距离D1和轮胎周向的距离D2为长度A1‑B1的30~70%。

Description

摩托车用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侧倾特性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用轮胎为了提高转弯性能,要求提高赋予外倾角时的过渡特性(以下,有时称为“侧倾特性”)。
具体而言,摩托车用轮胎在外倾角小的侧倾初期,要求车身易于侧倾。因此期望侧倾初期接地的胎冠区域的刚性小于胎肩区域以及中间区域的刚性。
另外,摩托车用轮胎在外倾角大的侧倾中期到侧倾终期,要求易于抑制外倾角。因此期望全倾斜时接地的胎肩区域的刚性大于中间区域以及胎冠区域的刚性。进而期望摩托车用轮胎的胎面部从胎冠区域到胎肩区域具有平滑的刚性分布。
然而,为了提高侧倾特性,若减小胎冠部的陆地比,增大胎肩部的陆地比,则存在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等降低的问题。
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有以下的摩托车用轮胎,即:通过实现胎面花纹的合理化,而能够提高操纵的轻快性并且提高制动时的稳定性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3453号公报
然而,即使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摩托车用轮胎,由于不能充分地兼顾侧倾特性、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因此要求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所做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用轮胎,该摩托车用轮胎以改善设置于胎面部的各沟的位置以及形状等为基本,从而不降低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而提高侧倾特性。
本发明中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具有形成有被指定了旋转方向的胎面花纹的胎面部,该摩托车用轮胎的特征在于,上述胎面部包括:从轮胎赤道到一侧的胎面端侧的第一区域、和从轮胎赤道到另一侧的胎面端侧的第二区域,在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分别设置有:设置在轮胎赤道侧的多条内侧倾斜沟、和设置在上述胎面端侧的多条外侧倾斜沟,上述内侧倾斜沟包括:设置于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内侧倾斜沟、和设置于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内侧倾斜沟,上述第一内侧倾斜沟和上述第二内侧倾斜沟分别从轮胎轴向的内端朝向与上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向轮胎轴向的外端延伸,上述外侧倾斜沟包括:设置于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外侧倾斜沟、和设置于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外侧倾斜沟,上述第一外侧倾斜沟和上述第二外侧倾斜沟分别从轮胎轴向的内端朝向上述旋转方向向轮胎轴向的外端延伸,在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各自的上述外侧倾斜沟的轮胎周向的长度B1小于上述内侧倾斜沟的轮胎周向的长度A1,并且各自的上述外侧倾斜沟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的长度B2大于上述内侧倾斜沟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的长度A2,上述第一内侧倾斜沟和上述第二内侧倾斜沟在被投影到轮胎赤道面时,在沟两端具有大于上述内侧倾斜沟的轮胎周向长度的0%且在10%以下的轮胎周向的重叠长度,上述第一外侧倾斜沟和上述第二外侧倾斜沟被设置为:在分别被投影到轮胎赤道面时相互不重叠,在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各自的上述内侧倾斜沟和上述外侧倾斜沟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被设置,并且各自的上述外侧倾斜沟在被投影到轮胎轴向时,不与上述内侧倾斜沟重叠,各上述第一外侧倾斜沟被设置为不从各上述第二内侧倾斜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P2内伸出,并且上述第一外侧倾斜沟的上述外端与上述第二内侧倾斜沟的上述内端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1、以及上述第一外侧倾斜沟的上述内端与上述第二内侧倾斜沟的上述外端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2为上述长度A1-B1的30%~70%,各上述第二外侧倾斜沟被设置为不从各上述第一内侧倾斜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P1内伸出,并且上述第二外侧倾斜沟的上述外端与上述第一内侧倾斜沟的上述内端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1、以及上述第二外侧倾斜沟的上述内端与上述第一内侧倾斜沟的上述外端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2为上述长度A1-B1的30%~70%。
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面部包括:以轮胎赤道为中心的胎面展开宽度的40%的区域亦即胎冠区域、从各上述胎面端到轮胎赤道侧为胎面展开宽度的20%的区域亦即胎肩区域、以及上述胎冠区域与上述胎肩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上述胎冠区域的陆地比Lc、上述中间区域的陆地比Lm以及上述胎肩区域的陆地比Ls满足以下关系:
Lc<Ls
Lc≤Lm≤Ls。
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各上述内侧倾斜沟的上述内端位于距离轮胎赤道为胎面展开宽度的1.5%~5%的范围,各上述内侧倾斜沟的上述外端位于距离轮胎赤道为胎面展开宽度的15%~25%的范围。
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各上述内侧倾斜沟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0°~30°,上述角度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增大。
另外,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各上述内侧倾斜沟具有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减小的沟宽度。
另外,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各上述外侧倾斜沟的上述内端位于距离轮胎赤道为胎面展开宽度的15%~25%的范围,各上述外侧倾斜沟的上述外端位于距离轮胎赤道为胎面展开宽度的32.5%~42.5%的范围。
另外,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各上述外侧倾斜沟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30°~90°,上述角度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增大。
另外,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各上述外侧倾斜沟具有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减小的沟宽度。
本发明的摩托车用轮胎具有形成有被指定了旋转方向的胎面花纹的胎面部。胎面部包括:从轮胎赤道到一侧的胎面端侧的第一区域、和从轮胎赤道到另一侧的胎面端侧的第二区域。
在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分别设置有:设置于轮胎赤道侧的多条内侧倾斜沟、和设置于上述胎面端侧的多条外侧倾斜沟。内侧倾斜沟包括:设置于第一区域的第一内侧倾斜沟、和设置于第二区域的第二内侧倾斜沟。第一内侧倾斜沟和第二内侧倾斜沟分别从轮胎轴向的内端朝向与上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向轮胎轴向的外端延伸。外侧倾斜沟包括:设置于第一区域的第一外侧倾斜沟、和设置于第二区域的第二外侧倾斜沟。第一外侧倾斜沟和第二外侧倾斜沟分别从轮胎轴向的内端朝向上述旋转方向向轮胎轴向外端延伸。这样的摩托车用轮胎具有轮胎轴向的刚性分布均匀的胎面部,从而发挥优异的侧倾特性。
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各自的外侧倾斜沟的轮胎周向的长度B1小于内侧倾斜沟的轮胎周向的长度A1,各自的上述外侧倾斜沟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的长度B2大于内侧倾斜沟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的长度A2。这样的摩托车用轮胎,胎肩区域的轮胎轴向的刚性大于胎冠区域的轮胎轴向的刚性。因此在侧倾初期易赋予外倾角,而在侧倾终期易抑制外倾角。因此获得优异的侧倾特性。
第一内侧倾斜沟和第二内侧倾斜沟在被投影到轮胎赤道面时,在沟两端具有大于上述内侧倾斜沟的轮胎周向长度的0%且在10%以下的轮胎周向的重叠长度。这样的第一内侧倾斜沟以及第二内侧倾斜沟使胎冠区域的胎面部的刚性适宜,从而提高侧倾初期的侧倾特性,而不降低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
第一外侧倾斜沟和第二外侧倾斜沟被设置为:在分别被投影到轮胎赤道面时相互不重叠。各第一外侧倾斜沟设置为不从各第二内侧倾斜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P2内伸出。第一外侧倾斜沟的外端与第二内侧倾斜沟的内端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1、以及第一外侧倾斜沟的内端与第二内侧倾斜沟的外端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2是长度A1-B1的30~70%。各第二外侧倾斜沟设置为不从各第一内侧倾斜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P1内伸出。第二外侧倾斜沟的外端与第一内侧倾斜沟的内端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1、以及第二外侧倾斜沟的内端与第一内侧倾斜沟的外端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2是长度A1-B1的30~70%。
这样的内侧倾斜沟以及外侧倾斜沟能够使从胎冠区域到胎肩区域的胎面部的刚性分布平滑,从而提高侧倾特性。另外,内侧倾斜沟以及外侧倾斜沟相对增大中间区域以及胎肩区域附近的胎面部的刚性。因此在侧倾终期易抑制外倾角,从而提高侧倾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摩托车用轮胎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胎面部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轮胎;2…胎面部;11…第一区域;12…第二区域;13…第一内侧倾斜沟;14…第一外侧倾斜沟;23…第二内侧倾斜沟;24…第二外侧倾斜沟;30…内侧倾斜沟;40…外侧倾斜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用轮胎(以下,有时只称为“轮胎”)1的正规状态下的包括轮胎旋转轴在内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图2是表示轮胎1的胎面部2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图1是图2的A-A剖视图。图1的轮胎1是越野比赛用的前轮用轮胎。
上述“正规状态”是指将轮胎1轮辋组装成正规轮辋(省略图示)且填充了正规内压并且无负载的状态。以下,在未特殊说明的情况下,轮胎各部的尺寸等为在该正规状态下测量的值。
上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规定各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表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表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表示“Measuring Rim”。
上述“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规定各规格的空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若为TRA,则为“TIRE LOAD LIMITS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PRESSURE”。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为了在外倾角大的转弯时也能够获得足够的接地面积,胎面部2的胎面端2t、2t之间的外表面2s以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的圆弧状弯曲地延伸。胎面端2t、2t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亦即胎面宽度TW形成轮胎最大宽度。
轮胎1具有:从胎面部2经过胎侧部3而到达胎圈部4的胎圈芯5的胎体6、和配置在该胎体6的轮胎径向外侧且在胎面部2的内侧的带束层7。
胎体6例如由1层胎体帘布6A构成。该胎体帘布6A包括主体部6a和折返部6b。主体部6a从胎面部2经过胎侧部3而到达埋设于胎圈部4的胎圈芯5。折返部6b与主体部6a连接并且绕胎圈芯5而从轮胎轴向内侧向外侧折返。在胎体帘布6A的主体部6a与折返部6b之间配置有胎圈三角胶8。胎圈三角胶8由硬质橡胶构成,从胎圈芯5向轮胎径向的外侧延伸。
胎体帘布6A具有相对于轮胎赤道C例如以65~90度的角度倾斜地排列的胎体帘线。胎体帘线适合采用例如尼龙、聚酯或人造丝等有机纤维帘线等。
带束层7例如由2层带束帘布7A、7B构成。2层带束帘布7A、7B以彼此的带束帘线交叉的朝向在轮胎径向上重叠。带束帘线例如相对于轮胎赤道C以15~25°的角度倾斜。带束帘线适合采用例如芳香族或人造丝等有机纤维帘线。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轮胎1被指定了旋转方向R。胎面部2包括:以轮胎赤道C为中心的胎面展开宽度TWe的40%的区域亦即胎冠区域Cr、从各胎面端2t到轮胎赤道C侧为胎面展开宽度TWe的20%的区域亦即胎肩区域Sh、以及胎冠区域Cr与胎肩区域Sh之间的中间区域Mi。
胎面部2包括:从轮胎赤道C到一侧的胎面端2t侧的第一区域11、和从轮胎赤道C到另一侧的胎面端2t侧的第二区域12。
在胎面部2的第一区域11以及第二区域12分别设置内侧倾斜沟30以及外侧倾斜沟40。内侧倾斜沟30在轮胎赤道C侧设置有多条。外侧倾斜沟40在胎面端2t侧设置有多条。
内侧倾斜沟30包括:设置于第一区域11的第一内侧倾斜沟13、和设置于第二区域12的第二内侧倾斜沟23。
第一内侧倾斜沟13和第二内侧倾斜沟23在被投影到轮胎赤道面Cs时,在沟两端具有轮胎周向的重叠长度L1。该重叠长度L1大于内侧倾斜沟30的轮胎周向长度A1的0%且在10%以下。在重叠长度L1为0的情况下,或第一内侧倾斜沟13与第二内侧倾斜沟23在轮胎周向上分离的情况下,易在胎面部2产生轮胎周向的刚性阶梯差,特别是降低制动时的操纵稳定性。相反,在重叠长度L1大于内侧倾斜沟30的上述长度A1的10%的情况下,会降低胎冠区域Cr的刚性,从而降低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
内侧倾斜沟30从轮胎轴向的内端30i朝向与旋转方向R相反的方向向轮胎轴向的外端30o延伸。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倾斜沟30是向轮胎赤道C侧突出的平滑的大致圆弧状。内侧倾斜沟30以不与轮胎赤道C交叉的方式延伸。这样的内侧倾斜沟30保持胎面部2的胎冠区域Cr的刚性,从而提高侧倾初期的侧倾特性。
内侧倾斜沟30的轮胎周向长度A1优选为胎面展开宽度TWe的30%以上,更优选为35%以上,另外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下。在内侧倾斜沟30的长度小于胎面展开宽度TWe的30%的情况下,有可能降低直行时的湿路性能。相反,在内侧倾斜沟30的长度大于胎面展开宽度的50%的情况下,会降低胎冠区域Cr的刚性,从而有可能降低直行时的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
同样,内侧倾斜沟30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长度A2优选为胎面展开宽度TWe的10%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另外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7%以下。
从轮胎赤道C到内侧倾斜沟30的内端30i为止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W1,优选为胎面展开宽度TWe的1.5%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另外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在上述距离W1小于胎面展开宽度TWe的1.5%的情况下,则内侧倾斜沟30过于接近接地压大的轮胎赤道C,因此有可能降低耐磨损性能。相反,在上述距离W1大于胎面展开宽度TWe的5.0%的情况下,有可能降低直行时的湿路性能。
从轮胎赤道C到内侧倾斜沟30的外端30o为止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W2,优选为胎面展开宽度TWe的15%以上,更优选为18%以上,另外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2%以下。在上述距离W2小于胎面展开宽度TWe的15%的情况下,会降低胎冠区域Cr的轮胎轴向的刚性,进而有可能降低侧倾初期的侧倾特性。相反,在上述距离W2大于胎面展开宽度TWe的5.0%的情况下,会降低中间区域Mi的刚性,因而有可能降低在侧倾中期的侧倾特性。
内侧倾斜沟30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3优选为0~30°,更优选为0~20°。在内侧倾斜沟30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3大于30°的情况下,会降低胎冠区域Cr的轮胎周向的刚性,特别是有可能降低加减速时的抓地性能。
内侧倾斜沟30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3优选为从轮胎轴向的内侧朝向外侧逐渐增大。这样的内侧倾斜沟30能够使轮胎轴向的刚性从轮胎赤道侧C朝向胎面端2t侧逐渐增大,特别是提高侧倾初期的侧倾特性。
内侧倾斜沟30的最大沟宽度W3优选为3.0mm以上,更优选为3.5mm以上,另外优选为5.0mm以下,更优选为4.5mm以下。在内侧倾斜沟30的沟宽度W3小于3.0mm的情况下,胎冠区域Cr的刚性增大,从而有可能降低侧倾初期的侧倾特性。相反,在内侧倾斜沟30的沟宽度W3大于5.0mm的情况下,会降低胎冠区域的刚性,因而有可能降低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
内侧倾斜沟30具有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减小的沟宽度W3。这样的内侧倾斜沟30使胎面部2的刚性从轮胎赤道C侧朝向胎面端2t侧逐渐增大,从而从侧倾初期到侧倾中期能够抑制外倾角,进一步提高侧倾特性。
根据同样的观点,内侧倾斜沟30的沟深度d1(图1所示)优选为3.0mm以上,更优选为3.5mm以上,另外优选为5.0mm以下,更优选为4.5mm以下。
外侧倾斜沟40包括:设置于第一区域11的第一外侧倾斜沟14、和设置于第二区域12的第二外侧倾斜沟24。
第一外侧倾斜沟14和第二外侧倾斜沟24以沿轮胎周向分散地配置的方式被设置为:在分别被投影到轮胎赤道面Cs时相互不重叠。
外侧倾斜沟40从轮胎轴向的内端40i朝向旋转方向R向轮胎轴向的外端40o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外侧倾斜沟40是向旋转方向R侧突出的平滑的大致圆弧状。
在第一区域11以及第二区域12内,分别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有内侧倾斜沟30和外侧倾斜沟40。另外在第一区域11以及第二区域12内,各自的外侧倾斜沟40在被投影到轮胎轴向时,不与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内侧倾斜沟30重叠。这样的胎面花纹能够抑制Mi区域的轮胎轴向的刚性降低,抑制外倾角,从而改善从侧倾中期到侧倾终期为止的侧倾特性。
外侧倾斜沟40的轮胎轴向的外端40o与内侧倾斜沟30的外端30o的轮胎周向的分离距离L2,优选为胎面展开宽度TWe的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另外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在上述分离距离L2小于胎面展开宽度TWe的5%的情况下,会降低中间区域Mi的刚性,因而有可能降低侧倾特性。相反,在上述分离距离L2大于胎面展开宽度TWe的30%的情况下,则中间区域Mi的刚性增大,从而难以在侧倾中期赋予外倾角,因此有可能降低侧倾特性。
外侧倾斜沟40的轮胎周向长度B1小于内侧倾斜沟30的轮胎周向长度A1。另外,外侧倾斜沟40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长度B2大于内侧倾斜沟30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长度A2。设置有这样的外侧倾斜沟40和内侧倾斜沟30的摩托车用轮胎1,胎肩区域Sh的轮胎轴向的刚性大于胎冠区域Cr的轮胎轴向的刚性。因此获得在侧倾初期易赋予外倾角、而在侧倾终期易抑制外倾角的轮胎。即,获得具有优异的侧倾特性的轮胎。
外侧倾斜沟4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B1优选为内侧倾斜沟30的轮胎周向长度A1的32%以上,更优选为37%以上,另外优选为52%以下,更优选为47%以下。在外侧倾斜沟40的上述长度B1小于内侧倾斜沟30的上述长度A1的32%的情况下,则胎冠区域Cr与中间区域Mi的刚性差增大,有可能降低从侧倾初期到侧倾中期的侧倾特性。相反,在外侧倾斜沟40的上述长度B1在内侧倾斜沟30的上述长度A1的52%以上的情况下,会降低在胎肩区域Sh以及中间区域Mi的轮胎轴向的刚性,特别是有可能降低从侧倾中期到侧倾终期的侧倾特性。
外侧倾斜沟40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长度B2优选为内侧倾斜沟30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长度A2的1.08倍以上,更优选为1.10倍以上,另外优选为1.16倍以下,更优选为1.14倍以下。在外侧倾斜沟40的上述长度B2小于内侧倾斜沟30的上述长度A2的1.08倍的情况下,会减小在胎肩区域Sh的刚性阶梯差,因此有可能降低在侧倾终期的侧倾特性。相反,在外侧倾斜沟40的上述长度B2在内侧倾斜沟30的上述长度A2的1.16倍以上的情况下,在侧倾中期以及侧倾终期难以抑制侧倾角度,因此有可能降低侧倾特性。
各第一外侧倾斜沟14被设置为不从各第二内侧倾斜沟23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P2内伸出。第一外侧倾斜沟14的外端14o与第二内侧倾斜沟23的内端23i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1、以及第一外侧倾斜沟14的内端14i与第二内侧倾斜沟23的外端23o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2为:内侧倾斜沟30的轮胎周向长度A1与外侧倾斜沟40的轮胎周向长度B1之差亦即长度(A1-B1)的30~70%。
同样,各第二外侧倾斜沟24被设置为不从各第一内侧倾斜沟13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P1内伸出。第二外侧倾斜沟24的外端24o与第一内侧倾斜沟13的内端13i的轮胎周向距离D1、以及第二外侧倾斜沟24的内端24i与第一内侧倾斜沟13的外端13o的轮胎周向距离D2为:内侧倾斜沟30的轮胎周向长度A1与外侧倾斜沟40的轮胎周向长度B1之差亦即长度(A1-B1)的30~70%。
这样的内侧倾斜沟30以及外侧倾斜沟40能够提供使从胎冠区域Cr到胎肩区域Sh的刚性分布平滑的胎面部2,从而提高侧倾特性。另外,这样的胎面部2在中间区域Mi以及胎肩区域Sh附近具有大的刚性。因此获得在侧倾终期易于抑制外倾角的轮胎。
在上述距离D1以及上述距离D2在上述长度(A1-B1)的30~70%的范围以外的情况下,外侧倾斜沟40相对于内侧倾斜沟30的位置偏向轮胎周向。因此在胎冠区域Cr与中间区域Mi之间产生大的刚性差,从而有可能降低侧倾特性。即,外侧倾斜沟40在各投影区域P1或P2内优选位于轮胎周向的中央。根据这样的观点,上述距离D1以及上述距离D2优选为上述长度(A1-B1)的40%以上,更优选为45%以上,另外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55%以下。
从轮胎赤道C到外侧倾斜沟40的内端40i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距离W5优选为胎面展开宽度TWe的15%以上,更优选为18%以上,另外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18%以下。在上述距离W5小于胎面展开宽度TWe的15%的情况下,有可能降低耐磨损性能。相反,在上述距离W5大于胎面展开宽度TWe的25%的情况下,会在胎冠区域Cr与中间区域之间产生大的刚性差,因而有可能降低侧倾特性。
在第一区域11以及第二区域12,各自的外侧倾斜沟40的内端40i与内侧倾斜沟30的外端30o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距离W6优选为胎面展开宽度TWe的0%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另外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7%以下。在外侧倾斜沟40与内侧倾斜沟30在轮胎周向上重叠的情况下,会在中间区域Mi使刚性局部减小,从而有可能降低侧倾特性。另外,在上述距离W6大于胎面展开宽度TWe的10%的情况下,会在胎冠区域Cr与中间区域之间产生大的刚性差,因此有可能降低侧倾特性。
从轮胎赤道C到外侧倾斜沟40的外端40o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距离W7优选为胎面展开宽度TWe的32.5%以上,更优选为35.0%以上,另外优选为42.5%以下,更优选为40.0%以下。在上述距离W7小于胎面展开宽度TWe的32.5%的情况下,会在中间区域与胎肩区域之间产生大的刚性差,有可能降低在侧倾终期的侧倾特性。相反,在上述距离W7大于胎面展开宽度TWe的42.5%的情况下,会降低胎肩区域Sh的刚性,从而有可能降低转弯性能。
为了充分地发挥各上述作用,外侧倾斜沟40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4优选为30~90°,更优选为45~90°。
外侧倾斜沟40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4优选为从轮胎轴向的内侧朝向外侧逐渐增大。这样的外侧倾斜沟40能够使轮胎轴向的刚性从轮胎赤道侧C朝向胎面端2t侧逐渐增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从侧倾中期到侧倾终期的侧倾特性。
外侧倾斜沟40的最大沟宽度W4优选为3.0mm以上,更优选为3.5mm以上,另外优选为5.0mm以下,更优选为4.5mm以下。在外侧倾斜沟40的沟宽度W4小于3.0mm的情况下,有可能降低转弯时的湿路性能。相反,在外侧倾斜沟40的沟宽度W4大于5.0mm的情况下,会降低胎肩区域Sh的刚性,因而有可能降低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
外侧倾斜沟40具有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减小的沟宽度W4。这样的内侧倾斜沟30从侧倾中期到侧倾终期能够抑制外倾角,从而进一步提高侧倾特性。
根据同样的观点,外侧倾斜沟40的沟深度d2(图1所示)优选为3.0mm以上,更优选为3.5mm以上,另外优选为5.0mm以下,更优选为4.5mm以下。
根据上述胎面花纹,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的胎冠区域Cr的陆地比Lc、中间区域Mi的陆地比Lm、以及胎肩区域的陆地比Ls优选为满足以下关系:
Lc<Ls
Lc≤Lm≤Ls。
具有这样的陆地比的胎面部2,使从胎冠区域Cr到胎肩区域Sh的刚性适宜,从而提高从侧倾初期到侧倾终期的侧倾特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基于表1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构造以及图2的胎面花纹的摩托车用的前轮用轮胎。另外,作为比较例1,试制了具有使第一外侧倾斜沟以及第二倾斜沟分别从第二内侧倾斜沟的投影区域P2以及第一内侧倾斜沟的投影区域P1伸出的胎面花纹的轮胎。并对各轮胎测试了侧倾特性、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各轮胎的共同规格以及使用车辆如下。
轮胎尺寸:120/70ZR17
轮辋尺寸:MT3.50×17
内压:170kPa
使用车辆:排气量600cc的摩托车
测试方法如下。
<侧倾特性、抓地性能>
通过驾驶员的感官评价,对用安装有各测试轮胎的车辆在环形路线上行驶时的侧倾特性以及抓地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以比较例1为50分的评分来表示,数值越大表示侧倾特性以及抓地性能越优异。
<耐磨损性能>
测量了在环形路线上行驶了一定距离后的测试轮胎的磨损量。结果以轮胎磨损量的倒数来表示,且以比较例1的值为5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大表示耐磨损性能越优异。
测试结果示于表1。
表1
测试的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的摩托车用轮胎不降低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而提高侧倾特性。

Claims (8)

1.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具有形成有被指定了旋转方向的胎面花纹的胎面部,该摩托车用轮胎的特征在于,
上述胎面部包括:从轮胎赤道到一侧的胎面端侧的第一区域、和从轮胎赤道到另一侧的胎面端侧的第二区域,
在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分别设置有:设置在轮胎赤道侧的多条内侧倾斜沟、和设置在上述胎面端侧的多条外侧倾斜沟,
上述内侧倾斜沟包括:设置于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内侧倾斜沟、和设置于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内侧倾斜沟,
上述第一内侧倾斜沟和上述第二内侧倾斜沟分别从轮胎轴向的内端朝向与上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向轮胎轴向的外端延伸,
上述外侧倾斜沟包括:设置于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外侧倾斜沟、和设置于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外侧倾斜沟,
上述第一外侧倾斜沟和上述第二外侧倾斜沟分别从轮胎轴向的内端朝向上述旋转方向向轮胎轴向的外端延伸,
在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各自的上述外侧倾斜沟的轮胎周向的长度B1小于上述内侧倾斜沟的轮胎周向的长度A1,并且各自的上述外侧倾斜沟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的长度B2大于上述内侧倾斜沟的沿着胎面接地面的轮胎轴向的长度A2,
上述第一内侧倾斜沟和上述第二内侧倾斜沟在被投影到轮胎赤道面时,在沟两端具有大于上述内侧倾斜沟的轮胎周向长度的0%且在10%以下的轮胎周向的重叠长度,
上述第一外侧倾斜沟和上述第二外侧倾斜沟被设置为:在分别被投影到轮胎赤道面时相互不重叠,
在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各自的上述内侧倾斜沟和上述外侧倾斜沟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被设置,并且各自的上述外侧倾斜沟在被投影到轮胎轴向时,不与上述内侧倾斜沟重叠,
各上述第一外侧倾斜沟被设置为不从各上述第二内侧倾斜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P2内伸出,并且上述第一外侧倾斜沟的上述外端与上述第二内侧倾斜沟的上述内端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1、以及上述第一外侧倾斜沟的上述内端与上述第二内侧倾斜沟的上述外端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2为上述长度A1-B1的30%~70%,
各上述第二外侧倾斜沟被设置为不从各上述第一内侧倾斜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P1内伸出,并且上述第二外侧倾斜沟的上述外端与上述第一内侧倾斜沟的上述内端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1、以及上述第二外侧倾斜沟的上述内端与上述第一内侧倾斜沟的上述外端的轮胎周向的距离D2为上述长度A1-B1的3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胎面部包括:以轮胎赤道为中心的胎面展开宽度的40%的区域亦即胎冠区域、从各上述胎面端到轮胎赤道侧为胎面展开宽度的20%的区域亦即胎肩区域、以及上述胎冠区域与上述胎肩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
上述胎冠区域的陆地比Lc、上述中间区域的陆地比Lm以及上述胎肩区域的陆地比Ls满足以下关系:
Lc<Ls,并且
Lc≤Lm≤L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各上述内侧倾斜沟的上述内端位于距离轮胎赤道为胎面展开宽度的1.5%~5%的范围,
各上述内侧倾斜沟的上述外端位于距离轮胎赤道为胎面展开宽度的15%~25%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各上述内侧倾斜沟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0°~30°,
上述角度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各上述内侧倾斜沟具有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减小的沟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各上述外侧倾斜沟的上述内端位于距离轮胎赤道为胎面展开宽度的15%~25%的范围,
各上述外侧倾斜沟的上述外端位于距离轮胎赤道为胎面展开宽度的32.5%~42.5%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各上述外侧倾斜沟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30°~90°,
上述角度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各上述外侧倾斜沟具有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减小的沟宽度。
CN201310341879.1A 2013-02-18 2013-08-07 摩托车用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13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9271 2013-02-18
JP2013029271A JP5767659B2 (ja) 2013-02-18 2013-02-18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1335A CN103991335A (zh) 2014-08-20
CN103991335B true CN103991335B (zh) 2017-03-01

Family

ID=5130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187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1335B (zh) 2013-02-18 2013-08-07 摩托车用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67659B2 (zh)
CN (1) CN1039913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19073B2 (ja) * 2014-09-11 2016-11-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6897444B2 (ja) * 2017-09-15 2021-06-3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081207B2 (ja) * 2018-02-27 2022-06-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用タイヤ
JP7310174B2 (ja) * 2019-03-05 2023-07-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251219B2 (ja) * 2019-03-05 2023-04-0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0634A (zh) * 2009-06-12 2010-12-2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用轮胎
CN102264556A (zh) * 2008-12-24 2011-11-30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机动车辆轮胎
CN102574427A (zh) * 2009-07-28 2012-07-11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机动车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21505A (ja) * 1986-11-07 1988-05-25 Bridgestone Corp 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のパタ−ン
JPH0741774B2 (ja) * 1988-11-11 1995-05-1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5013759B2 (ja) * 2006-06-15 2012-08-2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2012162160A (ja) * 2011-02-04 2012-08-30 Bridgestone Corp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4556A (zh) * 2008-12-24 2011-11-30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机动车辆轮胎
CN101920634A (zh) * 2009-06-12 2010-12-2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用轮胎
CN102574427A (zh) * 2009-07-28 2012-07-11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机动车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1335A (zh) 2014-08-20
JP5767659B2 (ja) 2015-08-19
JP2014156231A (ja) 2014-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7722B (zh) 充气轮胎
JP5732018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US9789736B2 (en) Pneumatic tire
JP5193166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US8950452B2 (en) Motorcycle tire for running on rough terrain
TWI542483B (zh) 自動二輪車用輪胎
JP575648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991335B (zh) 摩托车用轮胎
US20160001603A1 (en) Pneumatic tire
JP5887332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04442213B (zh) 摩托车用轮胎
CN104417277B (zh) 摩托车用轮胎
JP2013159207A (ja)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4989753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352769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93222B2 (ja) モーターサイクル用タイヤ
JP6502689B2 (ja)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78634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US9227468B2 (en) Motorcycle tire
JP6196548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649260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31730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589717B2 (ja) ミニカー級自動車用バイアスタイヤ
JP744073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48801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