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8252B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88252B
CN103988252B CN201280060243.3A CN201280060243A CN103988252B CN 103988252 B CN103988252 B CN 103988252B CN 201280060243 A CN201280060243 A CN 201280060243A CN 103988252 B CN103988252 B CN 1039882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urrent potential
potential
electrode
sca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02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88252A (zh
Inventor
岩本明久
森井秀树
水永隆行
中南和也
堀内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88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8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88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8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7Arrangements or methods related to powering off a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96Generation of voltages supplied to electrode drivers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电源被切断时迅速除去面板内的残留电荷的、特别适合于采用IGZO-GDM的情况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当检测到电源的切断状态时,执行包括初始化步骤、第1放电步骤以及第2放电步骤的电源切断次序。在初始化步骤中,将GDM信号中的仅清除信号(H_CLR)设为高电平,将构成移位寄存器的双稳电路的状态初始化。在第1放电步骤中,将GDM信号中的仅清除信号(H_CLR)设为低电平,使所有栅极总线成为选择状态而使像素形成部内的电荷放电。在第2放电步骤中,将清除信号(H_CLR)设为高电平,使双稳电路内的悬浮节点的电荷放电。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是涉及具有在半导体层中使用氧化物半导体(IGZO)的薄膜晶体管的单片栅极驱动器的情况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包括夹持液晶层的2个基板的液晶面板,在该2个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上,多条栅极总线(扫描信号线)和多条源极总线(视频信号线)配置为格子状,与该多条栅极总线和多条源极总线的交叉点分别对应地设置有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形成部。各像素形成部包含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FT)、用于保持像素值的像素电容等,上述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端子连接到通过对应的交叉点的栅极总线,并且源极端子连接到通过该交叉点的源极总线。另外,在上述2个基板中的另一基板上设置有共用电极,上述共用电极是对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共同设置的相对电极。在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还设置有驱动上述多条栅极总线的栅极驱动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驱动上述多条源极总线的源极驱动器(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
表示像素值的视频信号由源极总线传输,但各源极总线无法同时传输表示多行像素值的视频信号。因此,逐行依次进行视频信号向上述配置成矩阵状的像素形成部内的像素电容的写入。因此,为了使多条栅极总线按每个规定期间依次被选择,栅极驱动器包括含有多级的移位寄存器。
在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即使使用者切断了电源,有时也无法立即清除显示,而残留如残影这样的图像。其原因是,当装置的电源被切断时,像素电容所保持的电荷的放电路径被切断,像素形成部内储存有残留电荷。另外,当在像素形成部内储存有残留电荷的状态下将装置的电源接通时,会产生因基于该残留电荷的杂质的偏差而导致的闪烁的发生等显示质量的下降。因此,在电源切断时,例如进行如下处理:使所有的栅极总线成为选择状态(导通状态)而向源极总线施加黑电压,由此使面板上的电荷放电。
另外,关于液晶显示装置,近年来,栅极驱动器的单片化在进展。以往,栅极驱动器大多作为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搭载于构成液晶面板的基板的周边部,但近年来,在基板上直接形成栅极驱动器的情况逐渐增多。这样的栅极驱动器称为“单片栅极驱动器”等。另外,具备单片栅极驱动器的面板称为“栅极驱动器单片面板”等。
在栅极驱动器单片面板中,关于面板上的电荷的放电,无法采用上述的方法。因此,在国际公开2011/055584号小册子中公开了如下液晶显示装置的发明。在栅极驱动器内的构成移位寄存器的双稳电路中设置有TFT,该TFT具有连接到栅极总线的漏极端子、连接到传输基准电位的基准电位配线的源极端子以及被提供使移位寄存器动作的时钟信号的栅极端子。在这样的构成中,当来自外部的电源的供应被切断时,使时钟信号成为高电平来使上述TFT成为导通状态,并且将基准电位的电平从栅极截止电位提升至栅极导通电位。由此,使各栅极总线的电位提升至栅极导通电位,使所有的像素形成部内的残留电荷放电。另外,在国际公开2010/050262号小册子中,作为关于栅极驱动器单片面板的发明,公开了防止因TFT处的漏电而导致的误动作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1/055584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10/050262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近年来,IGZO-TFT液晶面板(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中使用了作为一种氧化物半导体的IGZO(铟镓锌氧化物)的液晶面板)的开发在进展。在IGZO-TFT液晶面板中,单片化的栅极驱动器的开发也在推进。此外,以下,将设置于IGZO-TFT液晶面板的单片栅极驱动器称为“IGZO-GDM”。a-SiTFT的截止特性不好,因此,在a-SiTFT液晶面板中,像素形成部以外的部分的悬浮电荷在数秒内放电。因此,在a-SiTFT液晶面板中,像素形成部以外的部分的悬浮电荷不会特别成为问题。但是IGZO-TFT不仅导通特性优异,截止特性也优异。特别是,栅极的偏置电压为0V(即无偏置)时的截止特性明显优于a-SiTFT,因此,与TFT连接的节点的悬浮电荷不会在栅极截止时经由该TFT放电。其结果是,电荷长时间残留于电路内。据估算,在采用如后述的图10所示的构成的IGZO-GDM中,netA上的悬浮电荷的放电所需的时间为数小时(数千秒~数万秒)。另外,根据IGZO-GDM的BT(BiasTemperature:偏置温度)应力测试,IGZO-TFT的阈值漂移的大小在1小时内为数V。由此可知,IGZO-GDM中残留电荷的存在成为IGZO-TFT的阈值漂移的关键因素。根据上述,当在IGZO-GDM的移位寄存器中移位动作在中途停止时,有可能仅在某1级中发生TFT的阈值漂移。其结果是,移位寄存器无法正常动作,无法在画面上进行图像显示。
另外,在栅极驱动器为IC芯片的情况下,面板内的TFT仅为像素形成部内的TFT。因此,在电源切断时只要使像素形成部内的电荷和栅极总线上的电荷放电就够了。然而,在单片栅极驱动器的情况下,作为面板内的TFT,在栅极驱动器内也存在TFT。并且,例如在图10所示的构成中,存在用附图标记netA和附图标记netB表示的2个悬浮节点。因此,在IGZO-GDM中,在电源切断时,需要使像素形成部内的电荷、栅极总线上的电荷、netA上的电荷以及netB上的电荷放电。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电源被切断时迅速除去面板内的残留电荷的、特别适合于采用IGZO-GDM的情况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特征在于,具备:
基板,其构成显示面板;
多条视频信号线,其传输视频信号;
多条扫描信号线,其与上述多条视频信号线交叉;
多个像素形成部,其与上述多条视频信号线和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对应地配置成矩阵状;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其包含移位寄存器,上述移位寄存器包括多个双稳电路,上述多个双稳电路以与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对应的方式设置并基于时钟信号依次输出脉冲,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基于从上述移位寄存器输出的脉冲选择性地驱动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
电源电路,其基于从外部提供的电源,生成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和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上述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是用于使上述扫描信号线成为选择状态的电位,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是用于使上述扫描信号线成为非选择状态的电位;
驱动控制部,其生成上述时钟信号、清除信号以及基准电位,控制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动作,上述清除信号用于将上述多个双稳电路的状态初始化,上述基准电位是成为上述多个双稳电路的动作基准的电位;以及
电源状态检测部,其在检测到上述电源的切断状态时,将电源切断信号提供给上述驱动控制部,
上述多条视频信号线、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以及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形成于上述基板上,
各双稳电路具有:
输出节点,其连接到上述扫描信号线;
输出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2电极被提供上述时钟信号,第3电极连接到上述输出节点;
第1节点,其连接到上述输出控制用开关元件的第1电极;以及
第1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1电极被提供上述清除信号,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第1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上述电源电路生成在上述电源成为切断状态时的电位电平的变化状态相互不同的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和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作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
上述驱动控制部
将上述时钟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或者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将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或者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将上述基准电位设定为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或者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当接收到上述电源切断信号时,依次进行将上述时钟信号的电位和上述基准电位设定为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的第1放电处理和将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的第2放电处理,
在上述第2放电处理开始的时点,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等于接地电位,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维持使各双稳电路所包含的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电位电平。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各双稳电路还具有:
第2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第1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第2节点,其连接到上述第2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的第1电极;以及
第2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1电极被提供上述清除信号,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第2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当上述电源成为切断状态时,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从上述电源成为切断状态的时点的电位以恒定的斜率逐渐变化至接地电位。
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3方面中,
上述电源电路具有: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生成线,其连接到第1电容器和第1电阻器,用于基于由上述电源生成的电位生成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以及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生成线,其连接到第2电容器和第2电阻器,用于基于由上述电源生成的电位生成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
与由上述第1电容器和上述第1电阻器决定的放电时间常数相比,由上述第2电容器和上述第2电阻器决定的放电时间常数较大。
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上述驱动控制部在上述第1放电处理时将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上述驱动控制部当接收到上述电源切断信号时,在上述第1放电处理之前,进行将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并且将上述基准电位设定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的初始化处理。
本发明的第7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6方面中,
上述驱动控制部在上述初始化处理时将上述时钟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本发明的第8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各双稳电路还具有:输出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1电极被提供上述时钟信号,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输出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本发明的第9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至第8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
各双稳电路所包含的开关元件是包括氧化物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
本发明的第10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9方面中,
上述氧化物半导体是铟镓锌氧化物(IGZO)。
本发明的第11方面是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基板,其构成显示面板;多条视频信号线,其传输视频信号;多条扫描信号线,其与上述多条视频信号线交叉;多个像素形成部,其与上述多条视频信号线和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对应地配置成矩阵状;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其驱动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电源电路,其基于从外部提供的电源生成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和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上述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是用于使上述扫描信号线成为选择状态的电位,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是用于使上述扫描信号线成为非选择状态的电位;以及驱动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动作,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电源状态检测步骤,检测从外部提供的电源的接通/切断状态;以及
电荷放电步骤,在通过上述电源状态检测步骤检测到上述电源的切断状态时执行,使上述显示面板内的电荷放电,
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含移位寄存器,上述移位寄存器包括多个双稳电路,上述多个双稳电路以与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对应的方式设置而基于时钟信号依次输出脉冲,
上述驱动控制部生成上述时钟信号、清除信号以及基准电位,上述清除信号用于使上述多个双稳电路的状态初始化,上述基准电位是成为上述多个双稳电路的动作基准的电位,
各双稳电路具有:
输出节点,其连接到上述扫描信号线;
输出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2电极被提供上述时钟信号,第3电极连接到上述输出节点;
第1节点,其连接到上述输出控制用开关元件的第1电极;以及
第1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1电极被提供上述清除信号,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第1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上述电源电路生成在上述电源成为切断状态时的电位电平的变化状态相互不同的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和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作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
上述电荷放电步骤包括:
第1放电步骤,将上述时钟信号的电位和上述基准电位设定为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以及
第2放电步骤,将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
在上述第2放电步骤开始的时点,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等于接地电位,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维持使各双稳电路所包含的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电位电平。
本发明的第1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1方面中,
各双稳电路还具有:
第2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第1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第2节点,其连接到上述第2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的第1电极;以及
第2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1电极被提供上述清除信号,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第2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本发明的第1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1方面中,
当上述电源成为切断状态时,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从上述电源成为切断状态的时点的电位以恒定的斜率逐渐变化至接地电位。
本发明的第14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3方面中,
上述电源电路具有: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生成线,其连接到第1电容器和第1电阻器,用于基于由上述电源生成的电位生成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以及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生成线,其连接到第2电容器和第2电阻器,用于基于由上述电源生成的电位生成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
与由上述第1电容器和上述第1电阻器决定的放电时间常数相比,由上述第2电容器和上述第2电阻器决定的放电时间常数较大。
本发明的第15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1方面中,
在上述第1放电步骤中,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被设定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本发明的第16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1方面中,
上述电荷放电步骤还包含初始化步骤,上述初始化步骤作为在上述第1放电步骤之前进行的步骤,将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并且将上述基准电位设定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本发明的第17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6方面中,
在上述初始化步骤中,上述时钟信号的电位被设定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本发明的第18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1方面中,
各双稳电路还具有:输出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1电极被提供上述时钟信号,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输出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本发明的第19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1方面至第18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
各双稳电路所包含的开关元件是包括氧化物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
本发明的第20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9方面中,
上述氧化物半导体是铟镓锌氧化物(IGZO)。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当电源的供应被切断时,依次进行用于使显示面板内的电荷放电的2个处理(第1放电处理和第2放电处理)。在第1放电处理中,时钟信号的电位和基准电位被设定为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由此,将成为高电平的时钟信号的电位经由输出控制用开关元件提供给输出节点,因此,各扫描信号线成为选择状态。这时,通过预先将视频信号电位设定为接地电位,使各像素形成部内的电荷放电。另外,在到第2放电处理开始之前,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下降至接地电位。因此,在第1放电处理时,时钟信号的电位和基准电位逐渐下降,扫描信号线上的电荷也被放电。在第2放电处理中,清除信号的电位被设定为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在第2放电处理开始的时点,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维持使各双稳电路所包含的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电位电平,因此,通过第2放电处理,各双稳电路内的悬浮节点(第1节点和第2节点)上的电荷被放电。如此,能在电源被切断时迅速除去显示面板内的残留电荷,抑制因显示面板内的残留电荷的存在而导致的显示不良/动作不良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在通常动作中能随时将第1节点的电位拉向基准电位,抑制动作不良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在第1放电处理时,输出节点的电位逐渐下降。因此,关于各像素的电位,能够使因反冲电压而导致的电位变动减少到不会发生问题的水平。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能以较简单的构成生成电源的供应被切断时的电位电平的变化状态相互不同的2种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另外,能更可靠地进行第1放电处理时的扫描信号线上的电荷的放电和第2放电处理时的双稳电路内的悬浮节点(第1节点和第2节点)上的电荷的放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在第1放电处理时,能更可靠地进行扫描信号线上的电荷的放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面,在进行第1放电处理之前,移位寄存器内的各双稳电路被初始化。因此,在电源被切断时,能更可靠地除去显示面板内的残留电荷,有效地抑制因显示面板内的残留电荷的存在而导致的显示不良/动作不良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面,在初始化处理时,能更可靠地将移位寄存器内的各双稳电路初始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面,在第1放电处理时,在基准电位成为高电平的状态下,输出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因此,在第1放电处理时,能够可靠地使各扫描信号线成为选择状态而使各像素形成部内的电荷放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面,在具备在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中使用了氧化物半导体的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以往,在这种液晶显示装置中容易发生因电路内的残留电荷的存在而导致的动作不良,因此,能较大地得到抑制因显示面板内的残留电荷的存在而导致的显示不良/动作不良的发生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面,在具备IGZO-GDM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以往,在具备IGZO-GDM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容易发生因电路内的残留电荷的存在而导致的动作不良,因此,能较大地得到抑制因显示面板内的残留电荷的存在而导致的显示不良/动作不良的发生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面,能够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取得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面,能够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取得与本发明的第2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3方面,能够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取得与本发明的第3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4方面,能够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取得与本发明的第4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5方面,能够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取得与本发明的第5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6方面,能够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取得与本发明的第6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7方面,能够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取得与本发明的第7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8方面,能够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取得与本发明的第8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9方面,能够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取得与本发明的第9方面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20方面,能够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取得与本发明的第10方面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在电源切断时的动作的信号波形图。
图2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3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像素形成部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4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平转换电路的构成的框图。
图5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的构成中的与第1栅极导通电位和第2栅极导通电位的生成有关的电路构成的一例的电路图。
图6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源切断时的第1栅极导通电位和第2栅极导通电位的变化的波形图。
图7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的构成的框图。
图8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内的移位寄存器的构成的框图。
图9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器的动作的信号波形图。
图10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移位寄存器所包含的双稳电路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双稳电路的动作的信号波形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通常动作时和电源切断时各信号所取的电位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电源切断时的动作的信号波形图。
图14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在电源切断时的动作的信号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端子(栅极电极)相当于第1电极,漏极端子(漏极电极)相当于第2电极,源极端子(源极电极)相当于第3电极。另外,将设置于双稳电路内的薄膜晶体管均设为n沟道型进行说明。
<1.整体构成和动作>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如图2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显示面板)20;PCB(印刷电路基板)10;以及TAB(TapeAutomatedBonding:卷带式自动接合)30,其连接到液晶面板20和PCB10。此外,液晶面板20是IGZO-TFT液晶面板。另外,TAB30是主要在中型用至大型用的液晶面板中采用的安装方式,在小型用至中型用的液晶面板中,作为源极驱动器的安装方式,有时也采用COG安装。此外,近来,也已逐渐使用将源极驱动器32、定时控制器11、电源电路15、电源切断检测部17以及电平转换电路13形成于1个芯片而成的系统驱动器构成。
该液晶显示装置接收来自外部的电源的供应而进行动作。在该液晶显示装置被正常地供应电源时,例如对该液晶显示装置提供+5V的电位。以下,将从电源提供给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位称为“输入电源电位”。此外,当电源的供应被切断时,输入电源电位逐渐下降至接地电位(0V)。
液晶面板20包括相对的2个基板(典型的是玻璃基板,但不限于玻璃基板),在基板上的规定的区域中形成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部22。显示部22包含:多条(j条)源极总线(视频信号线)SL1~SLj;多条(i条)栅极总线(扫描信号线)GL1~GLi;以及多个(i×j个)像素形成部,其与这些源极总线SL1~SLj和栅极总线GL1~GLi的交叉点分别对应地设置。图3是示出像素形成部的构成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各像素形成部包含:薄膜晶体管(TFT)220,其栅极端子连接到通过对应的交叉点的栅极总线GL,并且源极端子连接到通过该交叉点的源极总线SL;像素电极221,其连接到该薄膜晶体管220的漏极端子;共用电极222和辅助电容电极223,其对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共同设置;液晶电容224,其由像素电极221和共用电极222形成;以及辅助电容225,其由像素电极221和辅助电容电极223形成。另外,由液晶电容224和辅助电容225形成像素电容CP。并且,在各薄膜晶体管220的栅极端子从栅极总线GL接收到有效的扫描信号时,基于该薄膜晶体管220的源极端子从源极总线SL接收的视频信号,像素电容CP保持表示像素值的电压。此外,对于像素形成部内的薄膜晶体管,可以采用IGZO-TFT(在半导体层中使用了作为一种氧化物半导体的IGZO(铟镓锌氧化物)的薄膜晶体管),也可以采用其它TFT(a-SiTFT等)。
另外,如图2所示,在液晶面板20中形成有用于驱动栅极总线GL1~GLi的栅极驱动器24。该栅极驱动器24是上述的IGZO-GDM,在构成液晶面板20的基板上形成为单片。用于驱动源极总线SL1~SLj的源极驱动器32以IC芯片的状态搭载于TAB30。定时控制器11、电平转换电路13、电源电路15以及电源切断检测部17设置于PCB10。此外,在图2中,栅极驱动器24仅配置于显示部22的单侧,但有时也将栅极驱动器24配置于显示部22的左右两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条(j条)源极总线SL1~SLj、多条(i条)栅极总线(扫描信号线)GL1~GLi、多个(i×j个)像素形成部以及栅极驱动器24形成于构成液晶面板20的1个基板上。
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从外部提供水平同步信号Hsync、垂直同步信号Vsync、数据使能信号DE等定时信号、图像信号DAT以及输入电源电位VCC。输入电源电位VCC被提供给定时控制器11、电源电路15以及电源切断检测部17。通常动作中的输入电源电位VCC例如设为+5V,但该输入电源电位VCC不限于+5V。另外,输入信号也不限于上述构成,定时信号、视频数据有时也利用LVDS、mipi、DP信号、eDP等的差动接口来传送。
电源电路15基于输入电源电位VCC生成:栅极导通电位(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VGH,其在通常动作时维持使栅极总线成为选择状态的电位电平;以及栅极截止电位(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VGL,其在通常动作时维持使栅极总线成为非选择状态的电位电平。此外,由该电源电路15生成的栅极导通电位和栅极截止电位在通常动作时电位电平维持恒定,但在来自外部的电源的供应被切断时电位电平会发生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15生成作为栅极导通电位VGH的2种电位(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和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后述用于生成这2种栅极导通电位的构成的详细说明。此外,通常动作时的栅极导通电位VGH例如设定为+20V,通常动作时的栅极截止电位VGL例如设定为-10V。由电源电路15生成的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以及栅极截止电位VGL被提供给电平转换电路13。电源切断检测部17将表示电源的供应状态(电源的接通/切断状态)的电源状态信号SHUT输出。电源状态信号SHUT被提供给电平转换电路1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被设为高电平的电源状态信号SHUT实现电源切断信号。
定时控制器11接收水平同步信号Hsync、垂直同步信号Vsync、数据使能信号DE等定时信号、图像信号DAT以及输入电源电位VCC,生成数字视频信号DV、源极起始脉冲信号SSP、源极时钟信号SCK、栅极起始脉冲信号L_GSP以及栅极时钟信号L_GCK。数字视频信号DV、源极起始脉冲信号SSP以及源极时钟信号SCK被提供给源极驱动器32,栅极起始脉冲信号L_GSP和栅极时钟信号L_GCK被提供给电平转换电路13。此外,关于栅极起始脉冲信号L_GSP和栅极时钟信号L_GCK,高电平侧的电位被设定为输入电源电位VCC,低电平侧的电位被设定为接地电位GND(0V)。
电平转换电路13使用接地电位GND和从电源电路15提供的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以及栅极截止电位VGL,进行:将从定时控制器11输出的栅极起始脉冲信号L_GSP变换为最适于IGZO-GDM驱动的定时信号而成的信号的电平变换后的信号H_GSP的生成;基于从定时控制器11输出的栅极时钟信号L_GCK的第1栅极时钟信号H_GCK1和第2栅极时钟信号H_GCK2的生成;以及基于内部信号的基准电位H_VSS和清除信号H_CLR的生成。此外,以下,也将第1栅极时钟信号H_GCK1和第2栅极时钟信号H_GCK2统称为“栅极时钟信号H_GCK”。
由电平转换电路13生成的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第1栅极时钟信号H_GCK1、第2栅极时钟信号H_GCK2、清除信号H_CLR以及基准电位H_VSS被提供给栅极驱动器24。以下,为了方便,将由电平转换电路13生成并被提供给栅极驱动器24的这些信号称为“GDM信号”。此外,在通常动作时,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第1栅极时钟信号H_GCK1以及第2栅极时钟信号H_GCK2的电位被设定为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或者栅极截止电位VGL,清除信号H_CLR的电位被设定为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或者栅极截止电位VGL,基准电位H_VSS被设定为栅极截止电位VGL。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电平转换电路13以如下方式构成:包含定时生成逻辑部131和振荡器132,从电源切断检测部17输出的电源状态信号SHUT被提供给电平转换电路13。通过这样的构成,电平转换电路13能根据规定的定时(后述的图1中的时点t1~t3)使上述GDM信号的电位变化。规定的定时例如是基于构成电平转换电路13的IC内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加载数据而得的寄存器值生成的。此外,后述该电平转换电路13的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源极驱动器32接收从定时控制器11输出的数字视频信号DV、源极起始脉冲信号SSP以及源极时钟信号SCK,向各源极总线SL1~SLj施加驱动用的视频信号。
栅极驱动器24基于从电平转换电路13输出的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第1栅极时钟信号H_GCK1、第2栅极时钟信号H_GCK2、清除信号H_CLR以及基准电位H_VSS,将1垂直扫描期间作为周期重复进行有效的扫描信号向各栅极总线GL1~GLi的施加。此外,后述该栅极驱动器24的详细说明。
如此,向各源极总线SL1~SLj施加驱动用的视频信号,向各栅极总线GL1~GLi施加扫描信号,从而将基于从外部发送的图像信号DAT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2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电源切断检测部17实现电源状态检测部,利用定时控制器11和电平转换电路13实现驱动控制部。
<2.2种栅极导通电位的生成>
接着,一边参照图5,一边说明用于生成上述的2种栅极导通电位(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和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的构成。此外,本说明中的电压的值为一例,而不限于这些值。图5是示出电源电路15的构成中的与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和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的生成有关的电路构成的一例的电路图。如图5所示,在该电源电路15中,作为用于生成2种栅极导通电位的构成要素,包含PMI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50、1个线圈L1、6个二极管D1~D6、6个电容器C1~C6以及2个电阻器R1、R2。此外,将二极管D1~D6的正向压降设为“Vf”。
在该电源电路15中,首先,使用PMIC150生成的振幅为5V的信号出现在节点P1。在节点P2,由于使用了二极管D1和电容器C1的平滑化而出现(5-Vf)V的电压。在节点P3,由于利用电容器C2的耦合和二极管D2处的正向压降而出现(5-2Vf)V~(10-2Vf)V的信号。同样地,在节点P4出现(10-3Vf)V的电压,在节点P5出现(10-4Vf)V~(15-4Vf)V的信号。
在比节点P5靠输出侧处,如图5所示,电源线分岔为第1栅极导通电位用的线和第2栅极导通电位用的线。在第1栅极导通电位用的线中,由于使用了二极管D5和电容器C5的平滑化而生成(15-5Vf)V的电压。在第2栅极导通电位用的线中,由于使用了二极管D6和电容器C6的平滑化而生成(15-5Vf)V的电压。如此,在通常动作时,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和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成为相等的电位电平。
此外,当电源的供应被切断时,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和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的电位电平根据与各自的线连接的电容器和电阻器的常数(电容值和电阻值)而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栅极导通电位用的线和第2栅极导通电位用的线连接有不同常数的电容器和电阻器。更具体地说,与由电容器C5和电阻器R1决定的第1栅极导通电位用的线的放电时间常数相比,使由电容器C6和电阻器R2决定的第2栅极导通电位用的线的放电时间常数较大。因此,当电源的供应被切断时,如图6所示,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的电位电平比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的电位电平下降得缓慢。
<3.栅极驱动器的构成和动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栅极驱动器24的构成和动作。如图7所示,栅极驱动器24包括含有多级的移位寄存器240。在显示部22中形成有i行×j列的像素矩阵时,以与这些像素矩阵的各行一一对应的方式设置有移位寄存器240的各级。另外,移位寄存器240的各级为如下双稳电路:在各时点处为2个状态中的某一状态而输出表示该状态的信号(以下称为“状态信号”。)。此外,从移位寄存器240的各级输出的状态信号作为扫描信号被提供给对应的栅极总线。
图8是示出栅极驱动器24内的移位寄存器240的构成的框图。在各双稳电路中设置有:输入端子,其用于接收第1时钟CKA、第2时钟CKB、清除信号CLR、基准电位VSS、置位信号S以及复位信号R;以及输出端子,其用于输出状态信号Q。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从电平转换电路13输出的基准电位H_VSS作为基准电位VSS,提供从电平转换电路13输出的清除信号H_CLR作为清除信号CLR。另外,提供从电平转换电路13输出的第1栅极时钟信号H_GCK1和第2栅极时钟信号H_GCK2中的一方作为第1时钟CKA,提供它们中的另一方作为第2时钟CKB。而且,提供从前一级输出的状态信号Q作为置位信号S,提供从下一级输出的状态信号Q作为复位信号R。即,当关注第n级时,其被提供向第(n-1)行的栅极总线提供的扫描信号GOUTn-1作为置位信号S,其被提供向第(n+1)行的栅极总线提供的扫描信号GOUTn+1作为复位信号R。此外,从电平转换电路13输出的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作为置位信号S被提供给移位寄存器240的第1级双稳电路SR1。另外,从电平转换电路13输出的清除信号H_CLR还作为复位信号R被提供给移位寄存器240的最后一级(第i级)双稳电路SRi。
在以上这样的构成中,当向移位寄存器240的第1级提供作为置位信号S的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的脉冲时,基于导通占空比被设为50%左右的值的第1栅极时钟信号H_GCK1和第2栅极时钟信号H_GCK2(参照图9),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所包含的脉冲(该脉冲包含从各级输出的状态信号Q)从第1级向第i级依次传送。并且,与该脉冲的传送相应地,从各级输出的状态信号Q依次变为高电平。并且,从该各级输出的状态信号Q作为扫描信号GOUT1~GOUTi被提供给各栅极总线GL1~GLi。由此,如图9所示,按每个规定期间依次变为高电平的扫描信号GOUT1~GOUTi被提供给显示部22内的栅极总线GL1~GLi。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像素矩阵的各行一一对应的方式设置移位寄存器240的各级,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采用被称为“双栅极驱动”的驱动方式的情况等同时驱动多条栅极总线的情况下,有时由多条栅极总线共用1个脉冲。在这种情况下,以与像素矩阵的多行对应的方式设置移位寄存器240的各级。即,移位寄存器240的级数与栅极总线的条数之比可以是1对1,也可以是1对多。
<4.双稳电路的构成和动作>
图10是示出移位寄存器240所包含的双稳电路的构成(移位寄存器240的第n级的构成)的电路图。如图10所示,该双稳电路SRn具备:10个薄膜晶体管T1~T10;以及1个电容CAP1。此外,在图10中,对用于接收第1时钟CKA的输入端子标注附图标记41,对用于接收第2时钟CKB的输入端子标注附图标记42,对用于接收置位信号S的输入端子标注附图标记43,对用于接收复位信号R的输入端子标注附图标记44,对用于接收清除信号CLR的输入端子标注附图标记45,对用于输出状态信号Q的输出端子标注附图标记49。
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端子、薄膜晶体管T2的漏极端子、薄膜晶体管T5的漏极端子、薄膜晶体管T8的漏极端子、薄膜晶体管T10的栅极端子以及电容CAP1的一端相互连接。此外,为了方便,将它们相互连接的区域(配线)称为“netA”。薄膜晶体管T3的源极端子、薄膜晶体管T4的漏极端子、薄膜晶体管T5的栅极端子以及薄膜晶体管T6的漏极端子相互连接。此外,为了方便,将它们相互连接的区域(配线)称为“netB”。
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端子和漏极端子连接到输入端子43(即,成为二极管连接),源极端子连接到netA。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端子连接到输入端子45,漏极端子连接到netA,源极端子连接到基准电位配线。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端子和漏极端子连接到输入端子42(即,成为二极管连接),源极端子连接到netB。薄膜晶体管T4的栅极端子连接到netA,漏极端子连接到netB,源极端子连接到基准电位配线。薄膜晶体管T5的栅极端子连接到netB,漏极端子连接到netA,源极端子连接到基准电位配线。薄膜晶体管T6的栅极端子连接到输入端子45,漏极端子连接到netB,源极端子连接到基准电位配线。薄膜晶体管T7的栅极端子连接到输入端子42,漏极端子连接到输出端子49,源极端子连接到基准电位配线。薄膜晶体管T8的栅极端子连接到输入端子44,漏极端子连接到netA,源极端子连接到基准电位配线。薄膜晶体管T9的栅极端子连接到输入端子44,漏极端子连接到输出端子49,源极端子连接到基准电位配线。薄膜晶体管T10的栅极端子连接到netA,漏极端子连接到输入端子41,源极端子连接到输出端子49。电容CAP1的一端连接到netA,另一端连接到输出端子4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netA实现第1节点,利用netB实现第2节点,利用输出端子49实现输出节点。另外,利用薄膜晶体管T7实现输出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利用薄膜晶体管T10实现输出控制用开关元件,利用薄膜晶体管T2实现第1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利用薄膜晶体管T5实现第2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利用薄膜晶体管T6实现第2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
接着,一边参照图10和图11,一边说明从外部正常供应电源时的双稳电路SRn的动作。在该液晶显示装置动作的期间中,向双稳电路SRn提供导通占空比被设为50%左右的值的第1时钟CKA和第2时钟CKB。此外,关于第1时钟CKA和第2时钟CKB,高电平侧的电位被设定为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低电平侧的电位被设定为栅极截止电位VGL。此外,清除信号CLR在图11所示的期间中维持低电平,因此在图11中省略。
当变为时点t10而第2时钟CKB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时,薄膜晶体管T3如图10所示为二极管连接,因此,成为导通状态。此时,netA的电位和清除信号CLR为低电平,因此,薄膜晶体管T4、T6为切断状态。由此,在时点t10,netB的电位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其结果是,薄膜晶体管T5成为导通状态,netA的电位被拉向基准电位VSS。另外,在时点t10,薄膜晶体管T7也成为导通状态。由此,状态信号Q的电位(输出端子49的电位)被拉向基准电位VSS。
当变为时点t11时,第1时钟CKA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这时,netA的电位为低电平,薄膜晶体管T10为切断状态,因此,状态信号Q的电位维持低电平的状态。另外,在时点t11,随着第2时钟CKB从高电平变化为低电平,netB的电位从高电平变化为低电平。
当变为时点t12时,置位信号S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薄膜晶体管T1如图10所示为二极管连接,因此,置位信号S成为高电平,从而使得薄膜晶体管T1成为导通状态。由此,电容CAP1被充电,netA的电位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其结果是,薄膜晶体管T10成为导通状态。在此,在时点t12~时点t13的期间中,第1时钟CKA为低电平。因此,在该期间中,状态信号Q维持低电平。另外,在该期间中,复位信号R为低电平,因此,薄膜晶体管T8维持截止状态且netB的电位为低电平,从而薄膜晶体管T5维持截止状态。因此,在该期间中,netA的电位不会下降。
当变为时点t13时,第1时钟CKA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这时,薄膜晶体管T10为导通状态,因此,随着输入端子41的电位上升,输出端子49的电位(状态信号Q的电位)上升。在此,如图10所示,在netA-输出端子49间设置有电容CAP1,因此,随着输出端子49的电位上升,netA的电位也上升(netA自举)。理想的是,netA的电位上升至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的2倍的电位,该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是第1时钟CKA的高电平侧的电位。其结果是,向薄膜晶体管T10的栅极端子施加大的电压,状态信号Q的电位上升至第1时钟CKA的高电平侧的电位即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的电位电平。由此,与该双稳电路SRn的输出端子49连接的栅极总线成为选择状态。此外,在时点t13~时点t14的期间中,第2时钟CKB为低电平,因此,薄膜晶体管T7维持截止状态且复位信号R为低电平,从而薄膜晶体管T9维持截止状态。因此,在该期间中,状态信号Q的电位不会下降。另外,在时点t13~时点t14的期间中,复位信号R为低电平,因此,薄膜晶体管T8维持截止状态且netB的电位为低电平,从而薄膜晶体管T5维持截止状态。因此,在该期间中,netA的电位不会下降。
当变为时点t14时,第1时钟CKA从高电平变化为低电平。由此,随着输入端子41的电位下降,输出端子49的电位即状态信号Q的电位下降。因此,经由电容CAP1,netA的电位也下降。另外,在时点t14,第2时钟CKB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而使得薄膜晶体管T3、T7成为导通状态,复位信号R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而使得薄膜晶体管T8、T9成为导通状态。而且,由于薄膜晶体管T3成为导通状态,使得netB的电位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而薄膜晶体管T5成为导通状态。如此,在时点t14,薄膜晶体管T5、T8成为导通状态而使得netA的电位成为低电平,薄膜晶体管T7、T9成为导通状态而使得状态信号Q的电位成为低电平。
通过在移位寄存器240内的各双稳电路中进行以上这样的动作,如图9所示,按每个规定期间依次成为高电平的扫描信号GOUT1~GOUTi被提供给显示部22内的栅极总线GL1~GLi。
<5.电源切断时的动作>
接着,一边参照图1、图2、图10以及图12,一边说明来自外部的电源的供应被切断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此外,以下将该一系列的处理称为“电源切断次序”。图1中示出输入电源电位VCC、电源状态信号SHUT、栅极导通电位(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栅极截止电位VGL、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栅极时钟信号H_GCK、清除信号H_CLR、基准电位H_VSS以及视频信号电位(源极总线SL的电位)VS的波形。图12中示出通常动作时和电源切断时各信号所取的电位。此外,第1栅极时钟信号H_GCK1和第2栅极时钟信号H_GCK2仅通常动作中的相位不同,在电源切断后的时点t1以后的波形变化是相同的。因此,在图1中,作为栅极时钟信号H_GCK仅示出1个波形。
如上所述,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作为置位信号S被提供给移位寄存器240的第1级双稳电路,栅极时钟信号H_GCK(第1栅极时钟信号H_GCK1、第2栅极时钟信号H_GCK2)作为第1时钟CKA、第2时钟CKB被提供给各双稳电路,清除信号H_CLR作为清除信号CLR被提供给各双稳电路并且作为复位信号R被提供给移位寄存器240的最后一级双稳电路,基准电位H_VSS作为基准电位VSS被提供给各双稳电路。
如图1所示,电源切断次序包括初始化步骤、第1放电步骤以及第2放电步骤。初始化步骤是用于将构成移位寄存器240的所有双稳电路的状态重置(清除)的步骤,第1放电步骤是用于在像素形成部内使电荷放电的步骤,第2放电步骤是用于在栅极驱动器24内使电荷放电的步骤。此外,在本说明中,假定在时点t0以前正常供应电源,在时点t0切断电源的供应。
在正常供应电源的期间(时点t0以前的期间),电源状态信号SHUT维持低电平。在该期间中,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的电位和栅极时钟信号(第1栅极时钟信号H_GCK1、第2栅极时钟信号H_GCK2)的电位被设定为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或者栅极截止电位VGL,清除信号H_CLR的电位被设定为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或者栅极截止电位VGL,基准电位H_VSS被设定为栅极截止电位VGL(参照图1和图12)。此外,在通常动作期间中,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和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为相同电位电平(例如+20V)。
当在时点t0切断电源的供应时,输入电源电位VCC向接地电位GND逐渐下降。由此,在时点t0以后,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和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向接地电位GND逐渐下降,栅极截止电位VGL向接地电位GND逐渐上升。
在时点t0切断电源的供应后的时点t1,电源切断检测部17使电源状态信号SHUT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当电源状态信号SHUT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时,电平转换电路13只将GDM信号中的清除信号H_CLR设定为高电平侧的电位,而将清除信号H_CLR以外的信号设定为低电平侧的电位。即,在时点t1~时点t2的期间,清除信号H_CLR的电位被设定为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的电位、栅极时钟信号H_GCK的电位以及基准电位H_VSS被设定为栅极截止电位VGL(参照图1和图12)。从图10可知,当清除信号H_CLR成为高电平时,在各双稳电路中薄膜晶体管T2、T6成为导通状态。由此,netA的电位和netB的电位成为低电平。如此,在初始化步骤(时点t1~时点t2)中,各双稳电路的状态被重置(清除)。此外,在时点t1以后的整个期间中,视频信号电位VS等于接地电位GND(0V)。
当变为时点t2时,电平转换电路13只将GDM信号中的清除信号H_CLR设定为低电平侧的电位,而将清除信号H_CLR以外的信号设定为高电平侧的电位。即,在时点t2~时点t3的期间,清除信号H_CLR的电位被设定为栅极截止电位VGL,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的电位、栅极时钟信号H_GCK的电位以及基准电位H_VSS被设定为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参照图1和图12)。此外,在时点t2,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的电位电平未充分地下降。因此,在时点t2,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栅极时钟信号H_GCK以及基准电位H_VSS成为高电平。这时,在各双稳电路中,在基准电位VSS成为高电平的状态下,薄膜晶体管T7成为导通状态,因此,状态信号Q的电位成为高电平。由此,所有的栅极总线GL1~GLi成为选择状态。在此,如图1所示,在时点t1以后的期间,视频信号电位VS为接地电位GND,因此,通过使所有的栅极总线GL1~GLi成为选择状态,使得各像素形成部内的像素电容所储存的电荷放电。另外,在时点t2~时点t3的期间,栅极时钟信号H_GCK的电位和基准电位H_VSS向接地电位GND逐渐下降。由此,各双稳电路的输出端子49的电位(状态信号Q的电位)逐渐下降。即,各栅极总线上的电荷被放电。另外,由于输出端子49的电位逐渐下降,因此,关于各像素的电位,能够使因反冲电压而导致的电位变动减少到不会发生问题的水平。如此,在第1放电步骤(时点t2~时点t3)中,在显示部22内的所有像素形成部和所有栅极总线GL1~GLi中进行电荷的放电。
如图6所示,在电源的供应被切断后,与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的电位电平相比,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的电位电平较迅速地下降至接地电位GND。因此,在时点t3,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的电位电平未充分地下降,但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的电位电平已下降至接地电位GND。因此,在时点t2被设定为高电平侧的电位的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栅极时钟信号H_GCK以及基准电位H_VSS在时点t3下降至接地电位GND。
在时点t3,电平转换电路13将清除信号H_CLR设定为高电平侧的电位。如上所述,在时点t3,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的电位电平未充分地下降,因此,在时点t3,清除信号H_CLR成为高电平。由此,在各双稳电路中,薄膜晶体管T2、T6成为导通状态。其结果是,netA的电位和netB的电位成为低电平。如此,在第2放电步骤(时点t3~时点t4)中,进行构成栅极驱动器24的移位寄存器240内的悬浮节点(各双稳电路内的netA和netB)上的电荷的放电。
其后,在时点t4,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的电位电平下降至接地电位GND。由此,在时点t4,清除信号H_CLR也下降至接地电位GND。至此,电源切断次序结束。
此外,在电源切断次序中为了能够使GDM信号的电位如图1所示以多个步骤进行变化,在电平转换电路13中,如图4所示,包含定时生成逻辑部131和振荡器132。在这样的构成中,当从电源切断检测部17提供给电平转换电路13的电源状态信号SHUT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时,定时生成逻辑部131用计数器对由振荡器132生成的基本时钟进行计数,由此,取得各步骤的开始定时。并且,定时生成逻辑部131根据该定时使GDM信号的电位变化为预先确定的电位。如此,生成如图1所示的波形的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栅极时钟信号H_GCK(第1栅极时钟信号H_GCK1、第2栅极时钟信号H_GCK2)、清除信号H_CLR以及基准电位H_VSS。此外,电平转换电路13和电源切断检测部17也可以如在图4中用附图标记60表示的那样收纳于1个LSI内。
<6.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具备IGZO-GDM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当电源的供应被切断时,进行包括3个步骤的电源切断次序。在初始化步骤中,将GDM信号中的仅清除信号H_CLR设定为高电平侧的电位。由此,将各双稳电路的状态重置(清除)。在第1放电步骤中,将GDM信号中的仅清除信号H_CLR设定为低电平侧的电位。即,在第1放电步骤中,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栅极时钟信号H_GCK以及基准电位H_VSS成为高电平。由此,在基准电位VSS成为高电平的状态下,薄膜晶体管T7成为导通状态,因此,状态信号Q的电位成为高电平而各栅极总线成为选择状态。这时,视频信号电位VS为接地电位GND,因此,各像素形成部内的像素电容所储存的电荷被放电。另外,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栅极时钟信号H_GCK以及基准电位H_VSS逐渐下降,因此,各栅极总线上的电荷也被放电。另外,由于电位逐渐下降,因此,关于各像素的电位,能够使因反冲电压而导致的电位变动减少到不会发生问题的水平。在第2放电步骤中,将清除信号H_CLR设定为高电平侧的电位。由此,各双稳电路内的悬浮节点(netA和netB)上的电荷被放电。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栅极导通电位而生成在电源切断时电位电平较迅速地下降的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和在电源切断时电位电平较缓慢地下降的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并且,将第1栅极导通电位VGH1用作GDM信号中的栅极起始脉冲信号H_GSP、栅极时钟信号H_GCK以及基准电位H_VSS的高电平侧的电位,将第2栅极导通电位VGH2用作GDM信号中的清除信号H_CLR的高电平侧的电位。因此,在到第2放电步骤开始之前,能使各栅极总线上的电荷充分地放电,另外,在第2放电步骤中能仅使GDM信号中的清除信号H_CLR维持高电平。通过以上的动作,在具备IGZO-GDM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电源的供应被切断时,使得像素形成部内的电荷、栅极总线上的电荷、移位寄存器240内的悬浮节点(各双稳电路内的netA和netB)上的电荷依次放电。如此,实现能够迅速除去电源被切断时面板内的残留电荷的具备IGZO-GDM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结果是,在具备IGZO-GDM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抑制因面板内的残留电荷的存在而导致的显示不良/动作不良的发生。
<7.变形例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初始化步骤时将栅极时钟信号H_GCK设定为低电平侧的电位,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初始化步骤时将栅极时钟信号H_GCK设定为高电平侧的电位(参照图13)。在该情况下,在初始化步骤中,也是清除信号H_CLR成为高电平从而在各双稳电路中使得薄膜晶体管T2、T6成为导通状态,因此,netA的电位和netB的电位成为低电平。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1放电步骤时将清除信号H_CLR设定为低电平侧的电位,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第1放电步骤时将清除信号H_CLR设定为高电平侧的电位(参照图14)。在该情况下,在第1放电步骤中,也是在各双稳电路中基准电位VSS成为高电平的状态下,薄膜晶体管T7成为导通状态,因此,状态信号Q的电位成为高电平,各栅极总线成为选择状态。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源切断次序包括初始化步骤、第1放电步骤以及第2放电步骤,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电源切断次序也可以是包括第1放电步骤和第2放电步骤。但是,包含初始化步骤时,能够更可靠地除去面板内的残留电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具备IGZO-GDM的液晶显示装置举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具备IGZO-GDM以外的单片栅极驱动器(例如,在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中采用了a-SiTFT的单片栅极驱动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应用本发明。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电源切断次序作为来自外部的电源的供应被切断时的次序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作为显示装置的模式变化时(显示模式-休眠模式间的变化时)的放电的次序或者作为根据命令输入的放电的次序,也能适当实施上述的电源切断次序。
附图标记说明
11…定时控制器
13…电平转换电路
15…电源电路
17…电源切断检测部
20…液晶面板
22…显示部
24…栅极驱动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
32…源极驱动器(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
220…(像素形成部内的)薄膜晶体管
240…移位寄存器
VCC…输入电源电位
SHUT…电源状态信号
VGH…栅极导通电位
VGH1…第1栅极导通电位
VGH2…第2栅极导通电位
VGL…栅极截止电位
L_GCK…栅极时钟信号
H_GCK1…第1栅极时钟信号
H_GCK2…第2栅极时钟信号
L_GSP、H_GSP…栅极起始脉冲信号
L_CLR、H_CLR、CLR…清除信号
L_VSS、H_VSS、VSS…基准电位
T1~T10…(双稳电路内的)薄膜晶体管
CKA…第1时钟
CKB…第2时钟
S…置位信号
R…复位信号
Q…状态信号
GOUT1~GOUTi…扫描信号

Claims (20)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板,其构成显示面板;
多条视频信号线,其传输视频信号;
多条扫描信号线,其与上述多条视频信号线交叉;
多个像素形成部,其与上述多条视频信号线和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对应地配置成矩阵状;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其包含移位寄存器,上述移位寄存器包括多个双稳电路,上述多个双稳电路以与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对应的方式设置并基于时钟信号依次输出脉冲,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基于从上述移位寄存器输出的脉冲选择性地驱动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
电源电路,其基于从外部提供的电源,生成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和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上述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是用于使上述扫描信号线成为选择状态的电位,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是用于使上述扫描信号线成为非选择状态的电位;
驱动控制部,其生成上述时钟信号、清除信号以及基准电位,控制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动作,上述清除信号用于将上述多个双稳电路的状态初始化,上述基准电位是成为上述多个双稳电路的动作基准的电位;以及
电源状态检测部,其在检测到上述电源的切断状态时,将电源切断信号提供给上述驱动控制部,
上述多条视频信号线、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以及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形成于上述基板上,
各双稳电路具有:
输出节点,其连接到上述扫描信号线;
输出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2电极被提供上述时钟信号,第3电极连接到上述输出节点;
第1节点,其连接到上述输出控制用开关元件的第1电极;以及
第1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1电极被提供上述清除信号,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第1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上述电源电路生成在上述电源成为切断状态时的电位电平的变化状态相互不同的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和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作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
上述驱动控制部
将上述时钟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或者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将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或者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将上述基准电位设定为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或者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当接收到上述电源切断信号时,依次进行将上述时钟信号的电位和上述基准电位设定为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的第1放电处理和将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的第2放电处理,
在上述第2放电处理开始的时点,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等于接地电位,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维持使各双稳电路所包含的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电位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双稳电路还具有:
第2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第1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第2节点,其连接到上述第2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的第1电极;以及
第2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1电极被提供上述清除信号,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第2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电源成为切断状态时,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从上述电源成为切断状态的时点的电位以恒定的斜率逐渐变化至接地电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电路具有: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生成线,其连接到第1电容器和第1电阻器,用于基于由上述电源生成的电位生成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以及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生成线,其连接到第2电容器和第2电阻器,用于基于由上述电源生成的电位生成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
与由上述第1电容器和上述第1电阻器决定的放电时间常数相比,由上述第2电容器和上述第2电阻器决定的放电时间常数较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控制部在上述第1放电处理时将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控制部当接收到上述电源切断信号时,在上述第1放电处理之前,进行将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并且将上述基准电位设定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的初始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控制部在上述初始化处理时将上述时钟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双稳电路还具有:输出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1电极被提供上述时钟信号,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输出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双稳电路所包含的开关元件是包括氧化物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氧化物半导体是铟镓锌氧化物(IGZO)。
1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基板,其构成显示面板;多条视频信号线,其传输视频信号;多条扫描信号线,其与上述多条视频信号线交叉;多个像素形成部,其与上述多条视频信号线和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对应地配置成矩阵状;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其驱动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电源电路,其基于从外部提供的电源生成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和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上述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是用于使上述扫描信号线成为选择状态的电位,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是用于使上述扫描信号线成为非选择状态的电位;以及驱动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动作,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电源状态检测步骤,检测从外部提供的电源的接通/切断状态;以及
电荷放电步骤,在通过上述电源状态检测步骤检测到上述电源的切断状态时执行,使上述显示面板内的电荷放电,
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含移位寄存器,上述移位寄存器包括多个双稳电路,上述多个双稳电路以与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对应的方式设置而基于时钟信号依次输出脉冲,
上述驱动控制部生成上述时钟信号、清除信号以及基准电位,上述清除信号用于使上述多个双稳电路的状态初始化,上述基准电位是成为上述多个双稳电路的动作基准的电位,
各双稳电路具有:
输出节点,其连接到上述扫描信号线;
输出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2电极被提供上述时钟信号,第3电极连接到上述输出节点;
第1节点,其连接到上述输出控制用开关元件的第1电极;以及
第1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1电极被提供上述清除信号,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第1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上述电源电路生成在上述电源成为切断状态时的电位电平的变化状态相互不同的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和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作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
上述电荷放电步骤包括:
第1放电步骤,将上述时钟信号的电位和上述基准电位设定为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以及
第2放电步骤,将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
在上述第2放电步骤开始的时点,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等于接地电位,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维持使各双稳电路所包含的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电位电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双稳电路还具有:
第2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第1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第2节点,其连接到上述第2个第1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的第1电极;以及
第2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1电极被提供上述清除信号,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第2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电源成为切断状态时,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从上述电源成为切断状态的时点的电位以恒定的斜率逐渐变化至接地电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电路具有: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生成线,其连接到第1电容器和第1电阻器,用于基于由上述电源生成的电位生成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以及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生成线,其连接到第2电容器和第2电阻器,用于基于由上述电源生成的电位生成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
与由上述第1电容器和上述第1电阻器决定的放电时间常数相比,由上述第2电容器和上述第2电阻器决定的放电时间常数较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放电步骤中,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被设定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荷放电步骤还包含初始化步骤,上述初始化步骤作为在上述第1放电步骤之前进行的步骤,将上述清除信号的电位设定为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选择电位并且将上述基准电位设定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初始化步骤中,上述时钟信号的电位被设定为上述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双稳电路还具有:输出节点控制用开关元件,其第1电极被提供上述时钟信号,第2电极连接到上述输出节点,第3电极被提供上述基准电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双稳电路所包含的开关元件是包括氧化物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氧化物半导体是铟镓锌氧化物(IGZO)。
CN201280060243.3A 2011-12-15 2012-08-09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039882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74283 2011-12-15
JP2011-274283 2011-12-15
PCT/JP2012/070341 WO2013088779A1 (ja) 2011-12-15 2012-08-09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8252A CN103988252A (zh) 2014-08-13
CN103988252B true CN103988252B (zh) 2016-06-22

Family

ID=48612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0243.3A Active CN103988252B (zh) 2011-12-15 2012-08-09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11881B2 (zh)
JP (1) JP5784148B2 (zh)
CN (1) CN103988252B (zh)
MY (1) MY176937A (zh)
SG (1) SG11201402738UA (zh)
TW (1) TWI536353B (zh)
WO (1) WO20130887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11145B1 (en) * 2012-10-19 2016-11-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thereof
KR102156230B1 (ko) * 2013-10-24 2020-09-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잔류 전압을 강제로 방전시킬 수 있는 데이터 저장 장치, 이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KR102156769B1 (ko) * 2013-12-26 2020-09-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와 그의 게이트 쉬프트 레지스터 초기화방법
KR102199930B1 (ko) * 2013-12-30 2021-01-07 주식회사 실리콘웍스 게이트 드라이버와 그의 제어 방법
KR102110865B1 (ko) * 2013-12-31 2020-05-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6415704B (zh) * 2014-06-06 2019-06-18 夏普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基板及显示面板
KR101679923B1 (ko) * 2014-12-02 2016-11-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스캔 구동부를 포함하는 표시패널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2296787B1 (ko) * 2014-12-05 2021-09-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구동방법
KR102556962B1 (ko) * 2015-11-25 2023-07-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US10283065B2 (en) * 2015-11-25 2019-05-07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2493876B1 (ko) * 2015-11-27 2023-01-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WO2017150443A1 (ja) 2016-03-02 2017-09-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およ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WO2018025412A1 (ja) * 2016-08-05 2018-02-08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CN106601206B (zh) * 2016-12-30 2019-01-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Goa栅极驱动电路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1112628B2 (en) 2017-06-16 2021-09-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common electrode control circuit
US10854163B2 (en) * 2018-10-30 2020-12-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suppressing display failure caused by residual charge
CN109377951B (zh) * 2018-10-31 2021-06-1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及显示模组
CN109637494B (zh) * 2019-02-02 2021-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电路的驱动方法、电源ic、显示装置
CN112509528B (zh) * 2020-11-03 2022-06-07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栅极驱动方法
CN114399982A (zh) * 2022-03-11 2022-04-2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驱动电路、方法及显示面板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7060A (zh) * 2000-10-05 2003-02-12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双稳态手相向列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9355A (ja) * 2000-01-25 2001-08-03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7486269B2 (en) * 2003-07-09 2009-02-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hift register, scan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07286266A (ja) * 2006-04-14 2007-11-01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表示駆動装置、平面表示装置及び表示駆動方法
JP2009003207A (ja) * 2007-06-22 2009-01-08 Sharp Corp 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その駆動回路
BRPI0920739A2 (pt) 2008-10-30 2015-12-29 Sharp Kk circuito de registro de deslocamento e dispositivo de exibição, e método para acionar circuito de registro
TWI413073B (zh) * 2009-01-20 2013-10-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具有消除關機殘影功能之液晶顯示器
CN102428521B (zh) * 2009-05-28 2015-02-18 夏普株式会社 移位寄存器
EP2498245A1 (en) 2009-11-04 2012-09-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JP5165153B2 (ja) * 2010-03-15 2013-03-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走査信号線駆動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ならびに走査信号線の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7060A (zh) * 2000-10-05 2003-02-12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双稳态手相向列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402738UA (en) 2014-10-30
MY176937A (en) 2020-08-27
CN103988252A (zh) 2014-08-13
TWI536353B (zh) 2016-06-01
WO2013088779A1 (ja) 2013-06-20
US9311881B2 (en) 2016-04-12
JP5784148B2 (ja) 2015-09-24
TW201331923A (zh) 2013-08-01
US20140306948A1 (en) 2014-10-16
JPWO2013088779A1 (ja) 2015-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8252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703507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718568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EP2750122A1 (en) Gate integrated drive circuit, shift register and display screen
WO2014092011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8730144B2 (en) Driving circuit for display apparatus
KR20120064127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TW201643849A (zh) 感測顯示裝置及其移位暫存器
CN110120202B (zh) 显示装置
US11527215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gate driving circuit
KR102040650B1 (ko) 스캔 구동부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US20200135136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2031365B1 (ko) 스캔 구동부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