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0191A -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0191A
CN103970191A CN201310030488.8A CN201310030488A CN103970191A CN 103970191 A CN103970191 A CN 103970191A CN 201310030488 A CN201310030488 A CN 201310030488A CN 103970191 A CN103970191 A CN 103970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main body
lid
pushing part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04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0191B (zh
Inventor
袁志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304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0191B/zh
Priority to TW102106394A priority patent/TWI508641B/zh
Priority to US14/052,031 priority patent/US911063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970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0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0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0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5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battery packs and other power supplies such as fuel cells or integrated AC adap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底座结构包括主体、盖体、推杆及操作件;主体包括镂空部、容置槽及电连接部;盖体结合主体并包括至少一动作件;推杆结合于主体内且其二侧分别相邻容置槽与镂空部;推杆包括至少一第一推动部及至少一第二推动部;操作件穿过主体且与推杆连接,其可相对于主体带动推杆至第一或第二位置;在盖体结合主体后,位于第一位置的推杆藉由至少一第一推动部与盖体的至少一动作件形成卡固状态以固定盖体;在推杆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至少一第一推动部解除与至少一动作件的卡固状态并推动至少一动作件使盖体朝主体外脱离,同时至少一第二推动部使电池模块解除与电连接部的电性连接。本发明易拆装且防止静电产生。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特别是一种提高底座结构内部零件更换的便利性及安全性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等,在设计上会通过底座设置掀盖或容置槽,以供容置或更换储存装置、电池模块或相关零组件。传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多采用螺固方式锁固底座的各式掀盖,但每次进行零组件的拆装更换时,必须以工具反复松脱或锁固多个螺固组件,易造成使用者的困扰。因此,有部分便携式电子装置排除螺固设计,改以结构卡固方式固定掀盖,并在掀盖旁设置对应的凹孔;对便携式电子装置有拆装需求时,使用者可直接用手伸入凹孔以扳开掀盖,进行零组件的拆装更换。然而,增设的凹孔需具有一定尺寸,如此往往会破坏装置外观的美观及整体一致性,此并非为使用者所乐见的。
再者,一般在进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零组件的拆装更换时,会要求将装置的电池模块先行拆下。若使用者忽略此一步骤,在徒手更换零组件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产生静电而损害其他零组件的原有功能,严重者更会造成装置无法顺利开机运作。
因此,如何能针对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进一步改良,使其便于拆装且防止静电产生的可能性,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且防止静电产生的可能性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该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包括一主体、一盖体、一推杆以及一操作件;该主体包括一镂空部、一容置槽及一电连接部,该容置槽供容置一电池模块,且该电连接部供电性连接该电池模块;该盖体可拆卸地结合该主体以遮蔽该镂空部,该盖体包括至少一动作件;该推杆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体内,且该推杆的二侧分别相邻该容置槽与该镂空部;该推杆包括至少一第一推动部及至少一第二推动部,该至少一第一推动部对应该镂空部,而该至少一第二推动部对应该容置槽;该操作件穿过该主体且与该推杆连接,该操作件可相对于该主体带动该推杆至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其中在该盖体结合该主体后,位于该第一位置的该推杆藉由该至少一第一推动部与该盖体的该至少一动作件形成一卡固状态以固定该盖体;在该推杆自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至少一第一推动部解除与该至少一动作件的该卡固状态,并且推动该至少一动作件使该盖体朝该主体外脱离,同时该至少一第二推动部使该电池模块解除与该电连接部的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底座结构,该底座结构包括:一主体,该主体包括一镂空部、一容置槽及一电连接部,该容置槽供容置一电池模块,且该电连接部供电性连接该电池模块的一电连接器;一盖体,该盖体可拆卸地结合该主体以遮蔽该镂空部,该盖体包括至少一动作件;一推杆,该推杆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体内,且该推杆的二侧分别相邻该容置槽与该镂空部;该推杆包括至少一第一推动部及至少一第二推动部,该至少一第一推动部对应该镂空部,而该至少一第二推动部对应该容置槽;以及一操作件,该操作件穿过该主体且与该推杆连接,该操作件可相对于该主体带动该推杆至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其中在该盖体结合该主体后,位于该第一位置的该推杆藉由该至少一第一推动部与该盖体的该至少一动作件形成一卡固状态以固定该盖体;在该推杆自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至少一第一推动部解除与该至少一动作件的该卡固状态,并且推动该至少一动作件使该盖体朝该主体外脱离,同时该至少一第二推动部使该电池模块解除与该电连接部的电性连接。
藉由本发明的设计,当需要拆装或更换电子装置的底座内部的零组件(例如硬盘、存储器等)时,仅需推动外露于主体外的操作件,即可令推杆推动盖体以将盖体与主体分离,同时推杆亦会推动电池模块使电池模块脱离与主体的电性连接,即可避免拆装或更换零组件时可能产生的静电影响,且对盖体的拆装更为简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的盖体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的推杆的第一侧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的推杆的第二侧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在盖体结合主体的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在盖体结合主体的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4C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在盖体结合主体后的剖视图。
图5A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的位于第一位置的推杆与盖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的位于第一位置的推杆与电池模块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的朝第二位置移动的推杆与盖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的朝第二位置移动的推杆与电池模块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的位于第二位置的推杆与盖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7B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的位于第二位置的推杆与电池模块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
主体10 镂空部11
容置槽12 开孔121
电连接部13 固定部14
盖体20 平板部21
动作件22 支持部221
凸柱结构222 斜面222a
抵接部222b 凸肋结构223
辅助固定件23 推杆30
第一侧30a 第二侧30b
第一推动部31 对应斜面31a
对应抵接部31b 第二推动部32
推抵端32a 操作件40
操作部41 连接部42
弹性件50 第一端51
第二端52 电池模块80
电连接器81 对应动作结构82
第一距离D1 第二距离D2
第一最近距离S1 第二最近距离S2
第一倾斜角θ1 第二倾斜角θ2
第一位置P1 第二位置P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让审查员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出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为便携式计算机,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亦可应用于具有类似架构的电子装置。
请先参考图1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的结构分解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包括主体10、盖体20、推杆30及操作件40。主体10包括镂空部11、容置槽12及电连接部13。镂空部11为位于主体10表面的镂空结构,其可对应于主体10内的可更换零组件(例如硬盘、存储器等)的设置位置,以便使用者直接通过镂空部11进行该些零组件的拆装或更换。容置槽12为朝主体10内部凹入的容置空间,供容置电池模块80。其中电池模块80具有电连接器81,当电池模块80置入容置槽12后,其电连接器81可与主体10内的电连接部13电性连接,而电连接部13又电性连接主体10内的各零组件,以供应装置所需的电源。而容置槽12在邻近设置推杆30的一侧包括至少一开孔121。
盖体20可拆卸地结合主体10,当盖体20结合主体10时可遮蔽住镂空部11,以防止主体10内零组件外露,且盖体20的形状尺寸可依据不同的镂空部11设计而改变。盖体20包括一平板部21及至少一动作件22,各动作件22分别连接平板部21,且各动作件22位于平板部21邻近推杆30的一侧。此外,盖体20还包括至少一辅助固定件23,设置于盖体20的周边部位,用以提供盖体20结合于主体10时的辅助固定功能。各辅助固定件23可采用一卡钩结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相对地,在主体10对应至少一辅助固定件23的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固定部14,各固定部14可采用一卡固槽结构,前述卡钩结构穿过卡固槽结构并彼此固定。
推杆30可移动地结合于主体10内,且推杆30的二侧分别相邻容置槽12与镂空部11。推杆3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30a及第二侧30b,第一侧30a对应主体10的镂空部11,第二侧30b则对应主体10的容置槽12。在第一侧30a包括至少一第一推动部31,第二侧30b包括至少一第二推动部32。第一推动部31的设置位置及数量因应盖体20的动作件22的设置而加以调整;而第二推动部32的设置位置及数量则因应电池模块80的对应动作结构82而加以调整。各第一推动部31凸出于第一侧30a表面,而各第二推动部32凸出于第二侧30b表面。因此,藉由推杆30的移动,使得至少一第一推动部31与盖体20的至少一动作件22间彼此动作,以控制盖体20与主体10的结合与否。至少一第二推动部32可穿过容置槽12的至少一开孔121,而藉由前述推杆30的移动,使得至少一第二推动部32与已置入容置槽12内的电池模块80间彼此动作,以控制电池模块80脱离与主体10的电连接部13间的电性连接。
操作件40包括操作部41及连接部42,操作部41外露于主体10外,供使用者手动施力操作;连接部42的一端连接操作部41,另一端则穿过主体10与推杆30连接。操作件40可相对于主体10移动,而藉由操作件40与推杆30相连接,使得推杆30可被操作件40带动以相对于主体10移动至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还包括弹性件50,弹性件50包括第一端51及第二端52,第一端51连接推杆30,第二端52连接主体10,藉由弹性件50可提供推杆30被移动后回到第一位置的弹性恢复力。
请参考图2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的盖体20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盖体20的各动作件22包括支持部221、凸柱结构222及凸肋结构223。支持部221的一端连接平板部21,且支持部221实质上垂直于平板部21。凸柱结构222及凸肋结构223均自支持部221凸出而延伸,且其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平板部21。
凸柱结构222包括斜面222a及抵接部222b,斜面222a相对于平板部21呈一角度,而抵接部222b为凸柱结构222中最接近平板部21且实质上平行于平板部21的平面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动作件22的结构设计上,凸柱结构222为类似梯形的凸柱,但其结构形式不以此为限。凸肋结构223则为相对于平板部21呈另一角度的凸条,在设计上,凸肋结构223与平板部21之间呈小于90度的第一倾斜角θ1,而凸柱结构222的斜面222a则与平板部21之间呈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第二倾斜角θ2。前述第一倾斜角θ1及第二倾斜角θ2如图2所示。藉此,动作件22可因应第一推动部31沿不同方向的移动,藉由凸肋结构223或凸柱结构222与其彼此动作,而产生不同效果。
此外,为方便本发明的盖体20的动作件22与推杆30的各第一推动部31间的彼此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动作件22的凸柱结构222与凸肋结构223间的一第一距离D1至少要恰可容许推杆30的各第一推动部31通过,使得本实施例中第一推动部31能在凸柱结构222与凸肋结构223间斜向移动;而凸柱结构222的抵接部222b与平板部21间的一第二距离D2亦至少要恰可容许各第一推动部31通过,使得本实施例中第一推动部31能在凸柱结构222的抵接部222b与平板部21间实质上水平移动,但前述第一距离或第二距离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以下请参考图3A及图3B。图3A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的推杆30的第一侧30a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的推杆30的第二侧30b示意图。
如图3A所示,推杆30的第一侧30a设有至少一第一推动部31,各第一推动部31包括对应斜面31a及对应抵接部31b。第一推动部31的对应斜面31a用以配合图2中盖体20的凸柱结构222的斜面222a动作,而第一推动部31的对应抵接部31b用以配合图2中盖体20的凸柱结构222的抵接部222b动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推动部31为类似梯形的凸柱,但其结构形式不以此为限。
如图3B所示,推杆30的第二侧30b设有至少一第二推动部32,各第二推动部32包括一推抵端32a,此推抵端32a用以配合电池模块的对应动作结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推动部32为类似T字形的凸柱,但其结构形式不以此为限。
请一并参考图4A至图4C。图4A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在盖体20结合主体10的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图4B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在盖体20结合主体10的过程中的剖视图;图4C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在盖体20结合主体10后的剖视图。需注意的是,为清楚表示盖体20与主体10间的动作,在前述剖视图中仅显示推杆30的部分结构截面,特此说明。
如图4A及图4B所示,当盖体20欲与主体10结合时,对盖体20沿图中箭头方向施加外力,使盖体20朝主体10移动。此时推杆30位于第一位置P1,且推杆30的各第一推动部31的位置实质上垂直对应于盖体20的动作件22的凸柱结构222。当盖体20持续朝主体10移动时,各凸柱结构222的斜面222a会接触到各第一推动部31的对应斜面31a,此时藉由两斜面相互作用,使得推杆30会被各第一推动部31带动而沿实质上水平方向移动,同时推杆30会一并拉伸弹性件50。藉由前述图2中凸柱结构222与凸肋结构223间的第一距离D1的设计,使得各第一推动部31会随着盖体20下压而逐渐通过凸柱结构222与凸肋结构223之间,直到各第一推动部31的对应斜面31a脱离与各凸柱结构222的斜面222a的接触状态。
如图4C所示,当盖体20朝主体10移动至抵住主体10时,各第一推动部31的对应斜面31a已脱离与各凸柱结构222的斜面222a的接触状态,如图4C中以虚线表示的第一推动部31所在位置。此时在推杆30的各第一推动部31未受阻挡的状态下,推杆30将藉由弹性件50的弹性恢复力回复至第一位置,进而带动各第一推动部31移动至如图4C中以实线表示的第一推动部31所在位置。此时各第一推动部31位于各凸柱结构222的上方,藉由各第一推动部31的对应抵接部31b与凸柱结构222的抵接部222b相互止挡而形成卡固状态,以将与主体10结合的盖体20固定于主体10。在此盖体20与主体10结合的状态下,凸肋结构223与平板部21间的第一最近距离S1不大于此时推杆30的第一推动部31与平板部21间的第二最近距离S2,以便后续第一推动部31能与凸肋结构223彼此顺利动作。
请一并参考图5A及图5B。图5A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的位于第一位置P1的推杆30与盖体20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5B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的位于第一位置P1的推杆30与电池模块80的相对位置示意图。需注意的是,为清楚表示推杆30与盖体20、电池模块80间的相互动作,在前述图中推杆30的大部分结构以虚线表示,而显示推杆30的各第一推动部31及各第二推动部32的结构截面,特此说明。
如图5A所示,盖体20与主体10保持固定结合,且操作件40与推杆30均在未受外力推动的状态下维持在第一位置P1;此时各凸柱结构222仍受到各第一推动部31的止挡(即图中在实质上垂直方向的止挡)。如图5B所示,在操作件40与推杆30维持在第一位置P1的状态下,电池模块80整体容置于主体10内,而电池模块80的电连接器81与主体的电连接部13(如图中虚线方框所示范围)保持电性连接。此时,各第二推动部32尚未与电池模块80的对应动作结构82相互动作。
请一并参考图6A及图6B。图6A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的朝第二位置P2移动的推杆30与盖体20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6B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的朝第二位置P2移动的推杆30与电池模块80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同样地,为清楚表示推杆30与盖体20、电池模块80间的相互动作,在前述图中推杆30的大部分结构以虚线表示,而显示推杆30的各第一推动部31及各第二推动部32的结构截面,特此说明。
如图6A所示,想要将盖体20自主体10脱离时,藉由朝图中水平箭头方向施力于操作件40,以带动推杆30离开第一位置P1,并朝第二位置P2移动。在推杆30移动的过程中,各第一推动部31沿图中箭头方向实质上水平移动,并拉动弹性件50进入拉伸状态。随着各第一推动部31的移动,使得各凸柱结构222原本在图5A中与各第一推动部31间的卡固状态逐渐被解除,且各第一推动部31朝向各凸肋结构223所在位置移动,直到各第一推动部31接触到各凸肋结构223所形成的斜面。而如图6B所示,随着前述推杆30的移动,各第二推动部32亦同时开始推动电池模块80的对应动作结构82,使得电池模块80开始朝实质上垂直推杆3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产生位移,亦即驱使各第二推动部32朝主体10外顶出电池模块80。
当推杆30自前述图6A的位置持续朝各凸肋结构223所在位置实质上水平移动时,各第一推动部31开始推抵各凸肋结构223所形成的斜面并沿着斜面移动,藉由斜面作用使得各凸肋结构223朝实质上垂直推杆3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盖体20的平板部21逐渐离开与主体10结合的原位置。同时各第二推动部32亦持续推动电池模块80的对应动作结构82,使得电池模块80继续朝实质上垂直推杆3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产生位移。
请一并参考图7A及图7B。图7A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的位于第二位置P2的推杆30与盖体20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7B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1的位于第二位置P2的推杆30与电池模块80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同样地,为清楚表示推杆30与盖体20、电池模块80间的相互动作,在前述图中推杆30的大部分结构以虚线表示,而显示推杆30的各第一推动部31及各第二推动部32的结构截面,特此说明。
如图7A所示,当操作件40已带动推杆30移动至第二位置P2后,各第一推动部31已推抵各凸肋结构223至最末端,使得盖体20的平板部21与主体10间已产生一间距;此时使用者可藉由手动扳起盖体20的平板部21,以使盖体20脱离主体10,达到拆卸盖体20的效果。又如图7B所示,同时各第二推动部32亦已将电池模块80朝主体10外顶出,而解除电池模块80的电连接器81与主体10的电连接部13的电性连接状态,以防止主体10内其他零组件因使用者不慎触碰而产生静电损害的可能性。
而在盖体20脱离主体10后,推杆30的各第一推动部31在未受阻挡的状态下,推杆30将藉由弹性件50的弹性恢复力自第二位置P2回复至如图4B所示的第一位置P1,以便因应后续盖体20结合主体10的对应操作。
综上所陈,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处处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惟须注意,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及精神下,对实施例做修改与变化。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当如所述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

Claims (20)

1.一种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该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包括:
一主体,该主体包括一镂空部、一容置槽及一电连接部,该容置槽供容置一电池模块,且该电连接部供电性连接该电池模块;
一盖体,该盖体可拆卸地结合该主体以遮蔽该镂空部,该盖体包括至少一动作件;
一推杆,该推杆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体内,且该推杆的二侧分别相邻该容置槽与该镂空部;该推杆包括至少一第一推动部及至少一第二推动部,该至少一第一推动部对应该镂空部,而该至少一第二推动部对应该容置槽;以及
一操作件,该操作件穿过该主体且与该推杆连接,该操作件可相对于该主体带动该推杆至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
其中在该盖体结合该主体后,位于该第一位置的该推杆藉由该至少一第一推动部与该盖体的该至少一动作件形成一卡固状态以固定该盖体;在该推杆自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至少一第一推动部解除与该至少一动作件的该卡固状态,并且推动该至少一动作件使该盖体朝该主体外脱离,同时该至少一第二推动部使该电池模块解除与该电连接部的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其中各该动作件包括一支持部、一凸柱结构及一凸肋结构,该凸柱结构及该凸肋结构凸出于该支持部,且该凸柱结构与该凸肋结构间的一第一距离可容许各该第一推动部通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其中该盖体还包括一平板部,该凸柱结构与该平板部间的一第二距离可容许各该第一推动部通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其中在该盖体结合该主体的状态下,各该凸肋结构与该平板部间的一第一最近距离不大于该推杆的各该第一推动部与该平板部间的一第二最近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其中各该凸柱结构包括一斜面及一抵接部,且各该第一推动部包括一对应斜面及一对应抵接部;在该盖体结合该主体的过程中,藉由各该凸柱结构的该斜面推抵各该第一推动部的该对应斜面,以驱使该推杆离开该第一位置;并在该盖体结合该主体后,藉由该推杆回到该第一位置以使各该第一推动部的该对应抵接部抵住各该凸柱结构的该抵接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其中各该凸肋结构与该平板部之间呈一第一倾斜角,且该凸柱结构的该斜面与该平板部之间呈一第二倾斜角,该第一倾斜角小于90度,而该第二倾斜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其中该容置槽包括至少一开孔,该推杆的该至少一第二推动部穿过该至少一开孔以推抵该电池模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其中该盖体还包括至少一辅助固定件,用以辅助该盖体结合于该主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其中各该第二推动部包括一推抵端,在该推杆自该第一位置朝该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藉由各该第二推动部的该推抵端朝该主体外顶出该电池模块。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该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还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推杆,该第二端连接该主体,该推杆藉由该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回复至该第一位置。
11.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底座结构,该底座结构包括:
一主体,该主体包括一镂空部、一容置槽及一电连接部,该容置槽供容置一电池模块,且该电连接部供电性连接该电池模块的一电连接器;
一盖体,该盖体可拆卸地结合该主体以遮蔽该镂空部,该盖体包括至少一动作件;
一推杆,该推杆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体内,且该推杆的二侧分别相邻该容置槽与该镂空部;该推杆包括至少一第一推动部及至少一第二推动部,该至少一第一推动部对应该镂空部,而该至少一第二推动部对应该容置槽;以及
一操作件,该操作件穿过该主体且与该推杆连接,该操作件可相对于该主体带动该推杆至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
其中在该盖体结合该主体后,位于该第一位置的该推杆藉由该至少一第一推动部与该盖体的该至少一动作件形成一卡固状态以固定该盖体;在该推杆自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至少一第一推动部解除与该至少一动作件的该卡固状态,并且推动该至少一动作件使该盖体朝该主体外脱离,同时该至少一第二推动部使该电池模块解除与该电连接部的电性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各该动作件包括一支持部、一凸柱结构及一凸肋结构,该凸柱结构及该凸肋结构凸出于该支持部,且该凸柱结构与该凸肋结构间的一第一距离可容许各该第一推动部通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盖体还包括一平板部,该凸柱结构与该平板部间的一第二距离可容许各该第一推动部通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在该盖体结合该主体的状态下,各该凸肋结构与该平板部间的一第一最近距离不大于该推杆的各该第一推动部与该平板部间的一第二最近距离。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各该凸柱结构包括一斜面及一抵接部,且各该第一推动部包括一对应斜面及一对应抵接部;在该盖体结合该主体的过程中,藉由各该凸柱结构的该斜面推抵各该第一推动部的该对应斜面,以驱使该推杆离开该第一位置;并在该盖体结合该主体后,藉由该推杆回到该第一位置以使各该第一推动部的该对应抵接部抵住各该凸柱结构的该抵接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各该凸肋结构与该平板部之间呈一第一倾斜角,且该凸柱结构的该斜面与该平板部之间呈一第二倾斜角,该第一倾斜角小于90度,而该第二倾斜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容置槽包括至少一开孔,该推杆的该至少一第二推动部穿过该至少一开孔以推抵该电池模块。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盖体还包括至少一辅助固定件,用以辅助该盖体结合于该主体。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各该第二推动部包括一推抵端,在该推杆自该第一位置朝该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藉由各该第二推动部的该推抵端朝该主体外顶出该电池模块。
20.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推杆,该第二端连接该主体,该推杆藉由该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回复至该第一位置。
CN201310030488.8A 2013-01-25 2013-01-25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Active CN103970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0488.8A CN103970191B (zh) 2013-01-25 2013-01-25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TW102106394A TWI508641B (zh) 2013-01-25 2013-02-23 電子裝置及其底座結構
US14/052,031 US9110633B2 (en) 2013-01-25 2013-10-11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base structur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0488.8A CN103970191B (zh) 2013-01-25 2013-01-25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0191A true CN103970191A (zh) 2014-08-06
CN103970191B CN103970191B (zh) 2017-03-01

Family

ID=51222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0488.8A Active CN103970191B (zh) 2013-01-25 2013-01-25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10633B2 (zh)
CN (1) CN103970191B (zh)
TW (1) TWI5086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0203A (zh) * 2020-02-13 2021-08-13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结构及其相关的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27969B (zh) * 2012-05-22 2016-04-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滑動開關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CN114051602B (zh) * 2020-04-24 2024-03-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便携式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7684Y (zh) * 1999-06-22 2000-05-10 神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电器的电池装置
US20070097614A1 (en) * 2005-10-28 2007-05-03 Mao-Chen Hsiao Battery apparatus for different kinds of notebook computers
CN201884895U (zh) * 2010-04-23 2011-06-29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器底座结构
CN202178306U (zh) * 2011-07-13 2012-03-2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具有脚垫功能的电池退出结构
US20120162910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Delta Electronics, Inc.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ower 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0883A (en) * 1989-06-23 1993-04-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ortable computer having an external battery mounting portion and optional device mounting portion
JPH03145195A (ja) * 1989-10-31 1991-06-20 Toshiba Corp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H03144816A (ja) * 1989-10-31 1991-06-20 Toshiba Corp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H03171313A (ja) * 1989-11-30 1991-07-24 Toshiba Corp 小型電子機器
JP2766354B2 (ja) * 1989-11-30 1998-06-18 株式会社東芝 小型電子機器
JPH0455921A (ja) * 1990-06-25 1992-02-24 Toshiba Corp 携帯形機器
US5251105A (en) * 1990-06-25 1993-10-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battery pack with a mechanism for latching and an independent mechanism for temporarily preventing detachment
US5225293A (en) * 1992-01-24 1993-07-06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Dual action battery latch for a notebook computer
JP3054306B2 (ja) * 1994-02-04 2000-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ノートブック型パソコン及びバッテリーケース
US6421233B1 (en) * 2000-06-12 2002-07-16 High Tech Computer Corporation Pocket personal computer with improved battery compartment enclosing structure
US6785141B2 (en) * 2002-10-03 2004-08-31 Quanta Computer, Inc. Locking and ejecting device for removable module in a portable computer
JP3766393B2 (ja) * 2003-02-28 2006-04-12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US7321488B2 (en) * 2003-06-10 2008-01-22 Fujitsu Limit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flap unit
TWM260893U (en) * 2004-06-11 2005-04-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ortable device with a charge moudle
WO2006117857A1 (ja) * 2005-04-27 2006-11-09 Fujitsu Limited 電子機器
TWI290671B (en) * 2006-02-17 2007-12-01 Quanta Comp Inc Locking device
TWI292297B (en) * 2006-06-01 2008-01-01 Asustek Comp Inc Electronic device
JP4819618B2 (ja) * 2006-08-16 2011-1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08112328A (ja) * 2006-10-31 2008-05-15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TW200900898A (en) * 2007-06-21 2009-01-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Latching mechanism and base casing of notebook using the same
JP4786611B2 (ja) * 2007-08-09 2011-10-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09134553A (ja) * 2007-11-30 2009-06-18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JP4621243B2 (ja) * 2007-12-28 2011-01-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09163292A (ja) * 2007-12-28 2009-07-23 Fujitsu Ltd 電子機器
US7835150B2 (en) * 2008-10-13 2010-11-16 Apple Inc. Portable computer latch structures
CN101751078B (zh) * 2008-11-28 2011-11-1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本计算机及其卡合机构
WO2010119517A1 (ja) * 2009-04-14 2010-10-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8399117B2 (en) * 2009-06-24 2013-03-19 Dell Products, L.P.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battery installation
TWI400831B (zh) * 2010-04-20 2013-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便於安裝和取出電池的電子裝置
JP5464097B2 (ja) * 2010-08-10 2014-04-09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装置
TWM399580U (en) * 2010-08-26 2011-03-01 Quanta Comp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396798B (zh) * 2010-09-10 2013-05-21 Wistron Corp 拆卸裝置
TWI435503B (zh) * 2011-05-31 2014-04-21 Altek Corp 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電池固定模組
TW201305778A (zh) * 2011-07-27 2013-0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子裝置
KR101825925B1 (ko) * 2011-10-18 2018-02-0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케이스의 잠금 장치 및 이를 가지는 케이스
JP6048045B2 (ja) * 2012-09-28 2016-12-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及び弾性式スライドロック部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7684Y (zh) * 1999-06-22 2000-05-10 神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电器的电池装置
US20070097614A1 (en) * 2005-10-28 2007-05-03 Mao-Chen Hsiao Battery apparatus for different kinds of notebook computers
CN201884895U (zh) * 2010-04-23 2011-06-29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器底座结构
US20120162910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Delta Electronics, Inc.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ower 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thereof
CN202178306U (zh) * 2011-07-13 2012-03-2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具有脚垫功能的电池退出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0203A (zh) * 2020-02-13 2021-08-13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结构及其相关的电子装置
CN113260203B (zh) * 2020-02-13 2022-10-1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结构及其相关的电子装置
US11612074B2 (en) 2020-02-13 2023-03-21 Wistron Corporation Waterproofing structur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10633B2 (en) 2015-08-18
TWI508641B (zh) 2015-11-11
US20140211381A1 (en) 2014-07-31
CN103970191B (zh) 2017-03-01
TW201431464A (zh) 2014-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1581B (zh) 手写笔弹出机构
US901386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expanding platform and combination apparatus thereof
US6785141B2 (en) Locking and ejecting device for removable module in a portable computer
CN103970191A (zh)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CN103138105A (zh) 电子装置及其芯片卡固持结构
CN101894580A (zh) 数据存储器固定装置
US873704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402267A (zh) 可锁定电池的电子装置
CN101739094A (zh) 扣持结构
CN105278621B (zh) 扩充底座
TWI510893B (zh) 用來快速拆裝擴充卡之拆卸機構
CN103576760A (zh) 电子装置及电子模块固定结构
CN203773945U (zh) 一种移动硬盘
US20150104969A1 (en) Fastener
CN207459319U (zh) 卡托、插接装置和电子装置
CN203456667U (zh) 扣件
US7848086B1 (en) Power supply fixing device
CN108255252A (zh) 硬盘托盘及硬盘托架组件
TW200820237A (en) Fixing mechanism for storage device
CN209458239U (zh) 板体固定栓结构
TWM512154U (zh) 電腦擴展卡元件之抽取結構
US9329641B2 (en) Securing structur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TW525148B (en) Control mechanism for CD-ROM drive
CN103176528A (zh) 电子装置
TWM286547U (en) Enclosure with fastening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