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1693A - 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其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其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1693A
CN103961693A CN201310027998.XA CN201310027998A CN103961693A CN 103961693 A CN103961693 A CN 103961693A CN 201310027998 A CN201310027998 A CN 201310027998A CN 103961693 A CN103961693 A CN 103961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reparation
human
people
tum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79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1693B (zh
Inventor
熊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279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16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1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1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1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1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02A50/472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其组合物。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为肿瘤细胞系,所述的肿瘤细胞系包含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2)反义核酸的质粒;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组合物,包括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和免疫增强剂,所述的免疫增强剂选自:短棒状杆菌制剂,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制剂,A群链球菌制剂,无细胞A群链球菌制剂,绿脓杆菌制剂,无细胞绿脓杆菌制剂,布氏菌制剂,无细胞布氏菌制剂,无细胞母牛分枝杆菌制剂,无细胞耻垢分支杆菌制剂,优选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所述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肝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卵巢癌、结肠癌、胃癌或乳腺癌。

Description

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其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其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恶性肿瘤依然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头号杀手,严重干扰患者的健康和影响生存质量,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与生物治疗四种模式。虽然用手术、化疗及疗常规治疗可以清除大部分肿瘤细胞并能使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但化疗、放疗大都对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毒副作用。且这些治疗方法达不到完全根除癌细胞的效果,大多数病人最终死于肿瘤的复发。因此继手术、化疗、放疗后,生物治疗已经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当前,肿瘤生物治疗策略主要有细胞因子疗法、细胞疗法、基因治疗、靶向治疗等。但目前大多数生物治疗的有效性还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治疗不能有效地激活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肿瘤疫苗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以达到清除或控制肿瘤的目的。现阶段研究较多的肿瘤疫苗有肿瘤细胞疫苗、肿瘤抗原疫苗、以DC(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疫苗以及核酸疫苗等。尽管现有疫苗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效应,但存在疗效不强、安全性差等缺点,因此,如何克服免疫系统对肿瘤抗原的免疫逃逸,研制出副作用小,临床疗效满意的肿瘤疫苗是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免疫增强剂(immunopotentiator)是通过不同方式,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一类免疫治疗药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的疾病及免疫缺陷病。目前针对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很多。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药物加工到纳米水平之后,可显著提高吸收度、扩散度,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某些副作用,提高药效。通常微生物细胞的破碎技术为机械法、非机械法两种。机械法包括:高压匀浆器、高速珠磨机、超声波震荡器,非机械法包括化学法、酶解法、渗透压冲击法、冻融法和干燥法。虽然细胞破碎的方法很多,但都难以将细胞破碎到粒度均一的纳米水平。将药物加工到其粒度绝大部分都小于500nm从技术角度讲是难于实现的。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组具有多重作用的调节蛋白,具有调节细胞增长、协助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2是TGF-β家族里最主要的亚型。通常情况下,癌症病人的免疫抑制中多伴有TGF-β2水平的提高,TGF-β2水平与癌症病人的预后也有密切关系。TGF-β2对天然杀伤细胞、淋巴细胞激活细胞、树突细胞具有拮抗作用。肿瘤细胞性疫苗有助于增强机体对肿瘤相关抗原的提呈作用,加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清除。
RNA干扰现象是由FIRE等在1998年首先发现的,是指通过正、反义RNA片段形成双链RNA,从而特异性地抑制靶基因转录后表达的现象。作为高效、特异的调节基因表达的技术,RNA干扰已成为基因功能和信号传递系统上下游分子相互关系研究的有力工具。抑制TGF-β2的表达可以逆转肿瘤的免疫逃逸。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其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组合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为肿瘤细胞系,所述的肿瘤细胞系包含人TGF-β2反义核酸的质粒。
所述的肿瘤细胞系选自肺癌肿瘤细胞、肝癌肿瘤细胞、乳腺癌肿瘤细胞、胃癌肿瘤细胞、胰腺癌肿瘤细胞或结肠癌肿瘤细胞。
所述的肺癌肿瘤细胞选自:人肺腺癌细胞株SK-LU-1、人肺腺癌细胞株Rh-2,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人肺鳞癌细胞株NCI-H-520、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358、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1650、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CC827、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1299、人肺癌细胞株MSTO-211H、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NCI-H1975、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NCI-H2087、人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2227、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23、人肺腺鳞癌细胞NCI-H596、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838、人肺鳞癌细胞SK-MES-1[SKMES-1;SKMES1]、人肺鳞癌细胞LTEP-s、人肺腺癌瘤株Calu-3、人肺鳞癌细胞NCI-H2170、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NCI-H2087、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23、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NCI-H1975、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838、人肺癌细胞H1299或人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446、
所述的乳腺癌肿瘤细胞选:人乳腺髓样癌细胞Bcap-37、人乳腺导管癌细胞BT474、人乳腺癌细胞MDA-MB-157、人乳腺导管癌细胞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MDA-MB-453、人乳腺腺癌细胞SK-BR-3、人乳腺腺癌细胞MCF-7。
所述的肝癌肿瘤细胞选自:人肝细胞癌细胞BEL-7402、人肝细胞癌细胞BEL-7405、人肝癌细胞H7402、人肝癌细胞HCC-9204、人肝癌细胞Hep3B、人肝癌细胞Hep G2、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肝癌细胞BEL-7404。
所述的胃癌肿瘤细胞选自:人胃腺癌细胞BGC-823、人胃腺癌细胞MGC-803、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AGS。
所述的结肠癌肿瘤细胞选自: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人结肠癌细胞COLO320DM、人回盲肠腺癌细胞HCT-8、人低分化结肠腺癌细胞HCT-116、人结肠腺癌细胞HT-29、人结肠腺癌细胞LS-174T、人结肠癌细胞SW480、人结肠癌细胞Caco-2。
所述的胰腺癌细胞选自:人胰腺导管上皮癌细胞PANC-1、人胰腺腺癌细胞Panc10.05、人胰腺腺癌细胞SW1990、人胰腺癌细胞JF305、人胰腺癌细胞PC-3、人胰腺癌细胞Capan-2。
所述的白血病细胞选自:人白血病细胞CEM、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细胞白血病细胞HPB-ALL T、人白血病细胞HL-60、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U937、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6T-CEM、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A3。
所述的淋巴瘤癌细胞选:人淋巴瘤细胞MJ、人淋巴细胞瘤细胞Daudi B、人淋巴瘤细胞RajiBurkitt、人淋巴细胞瘤细胞RAMOSB、人单核细胞型淋巴瘤细胞THP1。
所述的卵巢癌细胞选自:人卵巢癌细胞A2780、人卵巢癌细胞CoC1、人卵巢癌细胞CoC2、人卵巢癌细胞OVCAR-3、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人卵巢癌细胞SK-OV-3/DDP。
其中,所述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肝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卵巢癌、结肠癌、胃癌或乳腺癌。
所述的人TGF-β2的cDNA为:NCBI Reference Sequence:NM_003238.3,片段1369bp-2613bp。
本发明的肿瘤治疗性疫苗可用于静脉、皮下或皮内注射,剂量为1×107~5×107细胞,用法为每10~60天注射一次。
本发明涉及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包括本发明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和免疫增强剂,所述的免疫增强剂选自:短棒状杆菌制剂,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制剂,A群链球菌制剂,无细胞A群链球菌制剂,绿脓杆菌制剂,无细胞绿脓杆菌制剂,布氏菌制剂,无细胞布氏菌制剂,无细胞母牛分枝杆菌制剂,无细胞耻垢分支杆菌制剂,胸腺肽制剂,左旋咪唑制剂,霍乱霉素B亚单位制剂,白细胞介素IL-1制剂,白细胞介素IL-2制剂,白细胞介素IL-12制剂,白细胞介素IL-3制剂,白细胞介素IL-4制剂,白细胞介素IL-6制剂,白细胞介素IL-11制剂、热休克蛋白制剂、CpG寡脱氧核苷酸制剂(CpG-ODN)、冻干卡介苗胞壁匀浆制剂(BCG-CW)、灭活草分歧杆菌制剂、铜绿假单胞菌MSHA菌毛株菌苗(PA-MSHA菌苗)、乌苯美司(ubenimex)、必思添(biostim)、多价细菌溶解产物(bacteriallysates,泛福舒)、干扰素IFN-α制剂、干扰素IFN-β制剂、干扰素IFN-γ制剂、集落刺激因子制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制剂、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制剂、转移因子制剂(transfer factor,TF)。所述的转移因子制剂包括正常人自细胞转移因子和胎盘转移因子(胎盘肽)。
本发明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组合物为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和免疫增强剂联合使用。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实,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通过与免疫增强剂的联合使用,其抗肿瘤作用大大增强。
在使用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的同时使用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可用于肌肉注射的方式。本发明的免疫增强剂的无细胞制剂,根据需要,可制成无菌生理盐水的悬浮制剂,固体含量为1.0mg/ml或2.0mg/ml,也可以制成冻干粉针或适合药用的其他剂型。本发明免疫增强剂合适剂量范围为0.001~0.2mg/Kg体重,优选为0.01~0.08mg/Kg体重,1~7天/次。
随着对肿瘤发病机理的深入认识和分子免疫学理论的发展,非特异性免疫在抗肿瘤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巨噬细胞(Mф)不但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特异性免疫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除具有吞噬功能,还可发挥抗原递呈(antigen presentation)作用,也属于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ation cell,APC),可辅助T淋巴细胞活化,并与淋巴细胞相互刺激其功能,从而放大特异性免疫效应。然而只有活化的Mф才能发挥抗肿瘤效应,且活化的Mф的抗肿瘤作用具有选择性,即只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正常细胞,其杀伤效应与肿瘤的抗原结构及瘤细胞增生周期无关,且可杀伤对化疗、放疗呈抗性的肿瘤细胞。
免疫增强剂如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强大而持久的刺激,引起巨噬细胞增生、活化、吞噬功能增强、诱导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活性氧(H2O2、NO)等癌细胞杀伤因子及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达到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且可通过促进造血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进一步调动机体免疫系统蕴藏抗癌潜力。
由于小鼠的TGF-β2的基因序列与人TGF-β2的基因序列高度同源,所以本发明亦采用小鼠作为动物模型,进行动物实验,证实本发明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pIRESpuro3质粒的结构图。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内容构成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肺癌疫苗的制备方法:
1.人TGF-β2反义质粒的制备:
将人TGF-β2的cDNA(NCBI Reference Sequence:NM_003238.3,片段1369bp-2613bp)反方向克隆至pIRESpuro3载体的多克隆位点MCS中,经测序证实。由于pIRESpuro3载体含有CMV的启动子和增强子,能在哺乳动物内复制;含有脑炎心肌炎病毒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和表达抗嘌呤霉素的基因,能使人TGF-β2的反义mRNA在细胞内单独表达,且在嘌呤霉素筛选下,只有表达人TGF-β2的反义mRNA的细胞才能稳定生长。pIRESpuro3质粒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
2.稳定细胞株的制备
分别收集对数生长期的四个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肺腺癌细胞株SK-LU-1、肺腺癌细胞株Rh-2、大细胞肺癌NCI-H-460、肺鳞癌细胞株NCI-H-520,将TGF-β2反义质粒分别转染到4种细胞内;
将细胞室温下离心(200g,5min),在电穿孔缓冲液(10%甘油,1mMMgcl2)中重悬细胞,浓度调整至2X106/ml,加入人TGF-β2反义质粒25ug/ml,将800ul细胞悬液移至4mm电击杯,电击参数为电压620v,持续时间60us,脉冲次数1次。
将转化后的细胞株加入含10μg/ml的嘌呤霉素的新鲜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基,每2~3天更换一次新的筛选培养基,直到稳定表达转染质粒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后,约转染后15天左右,继续培养5-10天后,分装冻存。
3.稳定细胞株人TGF-β2表达水平的检测
收集人TGF-β2反义稳定细胞株,加入蛋白裂解液(PH8.0,20MmTris-HCL常2%triton-X-100)裂解细胞,用抗人TGF-β2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人TGF-β2表达水平应比未转入人TGF-β2反义质粒的正常肺癌细胞株下降超过40%。
4.肿瘤疫苗的制备
将上述经过鉴定的稳定表达人TGF-β2反义核酸的四个肺癌细胞株,继续传代扩大培养,收集细胞,用100Gy照射后,取1×107细胞/毫升,分装冻存。
5.病人入组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IIIA、IIIB或IV期病人,中性粒细胞大于1500/ml,血小板大于100,000/ml,肝肾功能正常。
剂量在2.5×107细胞/每种细胞,静脉注射,四种细胞合用,每个月一次。
6.反应性和有效性:
在第24周时,有15%的病人部分缓解,59%的病人疾病未进展。
所有病人平均中位生存期是441天,生存期明显延长。1年和2年的生存率在68%和52%。
还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将人TGF-β2反义质粒分别转染到:人肺腺癌细胞株SK-LU-1、人肺腺癌细胞株Rh-2,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人肺鳞癌细胞株NCI-H-520、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358、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1650、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CC827、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1299、人肺癌细胞株MSTO-211H、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NCI-H1975、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NCI-H2087、人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2227、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23、人肺腺鳞癌细胞NCI-H596、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838、人肺鳞癌细胞SK-MES-1[SKMES-1;SKMES1]、人肺鳞癌细胞LTEP-s、人肺腺癌瘤株Calu-3、人肺鳞癌细胞NCI-H2170、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NCI-H2087、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23、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NCI-H1975、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838、人肺癌细胞H1299或人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446中,制成不同的肺癌治疗性疫苗。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患者肿瘤抗原性的不同选择转染后的多种肿瘤细胞系合用,以适应不同分化的癌症病人。
实施例2:卵巢癌肿瘤治疗性疫苗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将人TGF-β2反义质粒分别转染到:人卵巢癌细胞A2780、人卵巢癌细胞CoC1、人卵巢癌细胞CoC2、人卵巢癌细胞OVCAR-3、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人卵巢癌细胞SK-OV-3/DDP肿瘤细胞系中,分别制备得到卵巢癌肿瘤治疗性疫苗。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患者肿瘤抗原性的不同选择转染后的多种肿瘤细胞系合用,以适应不同分化的癌症病人。
实施例3:乳腺癌肿瘤治疗性疫苗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将人TGF-β2反义质粒分别转染到:人乳腺髓样癌细胞Bcap-37、人乳腺导管癌细胞BT474、人乳腺癌细胞MDA-MB-157、人乳腺导管癌细胞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MDA-MB-453、人乳腺腺癌细胞SK-BR-3、人乳腺腺癌细胞MCF-7肿瘤细胞系中,制备得到乳腺癌肿瘤治疗性疫苗。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患者肿瘤抗原性的不同选择转染后的多种肿瘤细胞系合用,以适应不同分化的癌症病人。
实施例4:肝癌肿瘤治疗性疫苗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将人TGF-β2反义质粒分别转染到:人肝细胞癌细胞BEL-7402、人肝细胞癌细胞BEL-7405、人肝癌细胞H7402、人肝癌细胞HCC-9204、人肝癌细胞Hep3B、人肝癌细胞Hep G2、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肝癌细胞BEL-7404肿瘤细胞系中,制备得到肝癌肿瘤治疗性疫苗。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患者肿瘤抗原性的不同选择转染后的多种肿瘤细胞系合用,以适应不同分化的癌症病人。
实施例6:胃癌肿瘤治疗性疫苗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将人TGF-β2反义质粒分别转染到:人胃腺癌细胞BGC-823、人胃腺癌细胞MGC-803、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AGS肿瘤细胞系中,制备得到胃癌肿瘤治疗性疫苗。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患者肿瘤抗原性的不同选择转染后的多种肿瘤细胞系合用,以适应不同分化的癌症病人。
实施例7:结肠癌肿瘤治疗性疫苗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将人TGF-β2反义质粒分别转染到: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人结肠癌细胞COLO320DM、人回盲肠腺癌细胞HCT-8、人低分化结肠腺癌细胞HCT-116、人结肠腺癌细胞HT-29、人结肠腺癌细胞LS-174T、人结肠癌细胞SW480、人结肠癌细胞Caco-2肿瘤细胞系中,制备得到结肠癌肿瘤治疗性疫苗。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患者肿瘤抗原性的不同选择转染后的多种肿瘤细胞系合用,以适应不同分化的癌症病人。
实施例8:胰腺癌肿瘤治疗性疫苗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将人TGF-β2反义质粒分别转染到:人胰腺导管上皮癌细胞PANC-1、人胰腺腺癌细胞Panc 10.05、人胰腺腺癌细胞SW1990、人胰腺癌细胞JF305、人胰腺癌细胞PC-3、人胰腺癌细胞Capan-2肿瘤细胞系中,制备得到胰腺癌肿瘤治疗性疫苗。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患者肿瘤抗原性的不同选择转染后的多种肿瘤细胞系合用,以适应不同分化的癌症病人。
实施例9:白血病治疗性疫苗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将人TGF-β2反义质粒分别转染到:人白血病细胞CEM、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细胞白血病细胞HPB-ALL T、人白血病细胞HL-60、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U937、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6T-CEM、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A3肿瘤细胞系中,制备得到白血病治疗性疫苗。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患者肿瘤抗原性的不同选择转染后的多种肿瘤细胞系合用,以适应不同分化的癌症病人。
实施例9:淋巴瘤治疗性疫苗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将人TGF-β2反义质粒分别转染到:人淋巴瘤细胞MJ、人淋巴细胞瘤细胞Daudi B、人淋巴瘤细胞RajiBurkitt、人淋巴细胞瘤细胞RAMOSB、人单核细胞型淋巴瘤细胞THP1肿瘤细胞系中,制备得到白血病治疗性疫苗。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患者肿瘤抗原性的不同选择转染后的多种肿瘤细胞系合用,以适应不同分化的癌症病人。
实施例10无细胞布氏菌制剂的制备
一、布氏菌制剂的制备
参照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细菌种子批的建立、检定以及其它检定。
1.生产用种子:将工作种子批菌种启开后,接种于肝浸液琼脂斜面或其他适宜培养基上,37℃培养44~48小时为第1代菌种。第1代菌种在2~8℃可以保存15日;将第1代菌种移种肝琼脂或其他适宜培养基上,放37℃培养44~48小时,为第2代菌种,经肉眼纯菌检查合格后,用灭菌生理氯化钠溶液洗下菌苔制成悬液。以此作为生产用种子,用于生产。
2.生产用培养基:用肝浸液琼脂培养基。
3.菌种接种和培养:于培养基中接种生产用种子后,放37℃培养44~48小时,肉眼逐瓶检查,有杂菌者废弃。
二、无细胞布氏菌制剂的制备
(1)将所述制剂加热煮沸15分钟得到灭活菌液;
(2)无菌试验合格的菌液经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在无菌条件下用超高压射流对撞机在1000kgf/cm2压力下破碎菌体2次;
(3)菌体破碎后的悬液经10000rpm离心0.5小时后收集沉淀,洗涤沉淀制成悬液,所述的洗涤是将沉淀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5次;
(4)无菌检验(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及热原检测(2000版《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合格后将悬液分装,在60~65℃加热0.5~2小时加热灭菌,得到所述制剂的无细胞制剂;
(5)将得到的无细胞制剂分装后,西林瓶在60±2℃加热30分钟或121℃加热15~30分钟。
实施例11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的制备
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系用卡介菌经热酚法提取多糖、核酸,配以灭菌生理氯化钠溶液制成,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哮喘等疾病。
参照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细菌种子批的建立、检定以及其它检定。
一、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的制备
来源:采用国家药品管理批准的菌种进行生产,严禁使用通过动物的菌种用于生产。
冻干菌种在苏通马铃薯培养基、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以及液体苏通培养基上每传一次为一代。在马铃薯培养基上培养的菌种放冰箱保存不超过2个月。用于生产的培养物的总代数不超过12代。
菌体收集:培养物应逐瓶检查,若有污染、混浊等情况应废弃。收集马铃薯培养基内培养物或液体苏通表面培养物,压干,加入适量蒸馏水,以高速粉碎机破碎菌体后备用。
提取:取破碎菌悬液与等量热酚混匀,以静置法或离心沉淀菌体,吸取上清,以透析法除酚,加入适量乙醇沉淀多糖、核酸,收集沉淀物。分别以乙醇、乙醚混匀洗涤,离心后干燥即得精制多糖、核酸。
实施例12:无细胞A群链球菌制剂的制备
A群链球菌制剂是由A群链球菌的弱毒菌株经培养、增效及青霉素处理后制成的冻干品,用于癌性胸水及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参照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细菌种子批的建立、检定以及其它检定。
一、A群链球菌制剂的制备
菌种为CMCC 32235株或SIPI722株,接种在Todd-Hewitt肉汤或酵母浸膏或其他适宜的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将工作种子批菌种启开后,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36±1℃培养,2~4代扩增,由此制备适宜的工作种子液。
菌种接种及培养:采用大瓶或大罐液体培养。于培养基中接种生产用工作种子液后,在培养过程中及杀菌前取样进行纯菌试验,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如发现污染杂菌应废弃。
采集及处理:正常培养物离心或薄膜过滤,菌体用适量生理氯化钠溶液洗两次,根据菌体湿重,加入适量的青霉素G,在660nm处测定A值,计算含量或将菌体悬浮于适量的BBM溶液中,在660nm处测定A值来计算含量后加入适量青霉素G。经多步处理后的菌液为待稀释原液。
二、无细胞A群链球菌制剂的制备
(1)将所述制剂加热煮沸15~60分钟得到灭活菌液;
(2)无菌试验合格的菌液经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在无菌条件下用超高压射流对撞机在1500kgf/cm2压力下破碎菌体2次;
(3)菌体破碎后的悬液经20000rpm离心10分钟后收集沉淀,洗涤沉淀制成悬液,所述的洗涤是将沉淀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4次;
(4)无菌检验(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及热原检测(2000版《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合格后将悬液分装,在60~65℃加热0.5~2小时加热灭菌,得到所述制剂的无细胞制剂;
(5)将得到的无细胞制剂分装后,西林瓶在60±2℃加热30分钟或121℃加热15~30分钟。
实施例13: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制剂的制备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CWS)系红色诺卡氏菌经发酵、破碎、提取获得细胞壁骨架,加入适量乳化剂后冻干制成,主要含该菌细胞壁的组份霉菌酸、阿拉伯半乳聚糖和粘肽等,用于恶性胸腹水和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疗。
一、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制剂的制备
参照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细菌种子批的建立、检定以及其它检定。
制造用菌种用红色诺卡氏菌PO-8株;
生产用培养基:使用葡萄糖-酵母膏培养基。
生产用种子:将工作种子批菌种启开后接种在营养琼脂斜面上,28℃培养。2~3代采用葡萄糖-酵母膏液体振荡培养36小时。纯菌试验无污染杂菌者方可供作种子。
接种及培养:在葡萄糖-酵母膏培养液中接种种子液,振荡通气培养5天,在培养过程中及杀菌前取样涂片镜检,如发现污染杂菌,应废弃。
菌体收集:收集培养液,离心收获湿菌体。
破壁:湿菌体加蒸馏水,以超声波破碎菌体。分别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链蛋白酶水解16~24小时,离心,获细胞壁粗提物。
提取:分别以乙醚-乙醇、氯仿和氯仿-甲醇提取16小时。
干燥:溶媒提取后的细胞壁骨架于60℃减压干燥至无溶媒味为止。获得的细胞壁骨架于玛瑙研钵中研细,得N-CWS原粉。置-20℃干燥保存,有效期为2年。
实施例14无细胞绿脓杆菌制剂的制备
本品系绿脓杆菌MSHA菌毛株培养后,取菌苔制成悬液,加甲醛杀菌,以PBS稀释成每1ml含菌1.8×109制成,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一、绿脓杆菌制剂的制备
参照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细菌种子批的建立、检定以及其它检定。将工作种子批菌种启开后,接种在营养琼脂或其他适宜培养基,放35~37℃培养,一般不超过18小时,传代不得超过5代,由此制备适宜数量的生产用工作种子,用于生产。
生产用培养基:用pH7.2~7.4的营养琼脂或国家药品管理当局批准的其他培养基。培养基中不应含有对人体有害或其他过敏源物质。
菌种接种和培养:采用克氏瓶涂种法,置37℃培养18~20小时。在培养过程中及杀菌前取样进行纯菌试验,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污染杂菌应废弃。
收获和杀菌:培养结束后于采集的培养物中加入不超过1%甲醛的PBS,加杀菌剂后的原液放置室温(20~26℃),维持时间14~16天,离心洗涤后保存于2~8℃。
二、无细胞绿脓杆菌制剂的制备
(1)将所述制剂加热煮沸45分钟得到灭活菌液;
(2)无菌试验合格的菌液经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在无菌条件下用超高压射流对撞机在2000kgf/cm2压力下破碎菌体2次;
(3)菌体破碎后的悬液经6000rpm离心1.5小时后收集沉淀,洗涤沉淀制成悬液,所述的洗涤是将沉淀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3次;
(4)无菌检验(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及热原检测(2000版《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合格后将悬液分装,在60~65℃加热0.5~2小时加热灭菌,得到所述制剂的无细胞制剂;
(5)将得到的无细胞制剂分装后,西林瓶在60±2℃加热30分钟或121℃加热15~30分钟。
实施例15:无细胞假单胞菌制剂的制备
一、假单胞菌制剂的制备
参照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细菌种子批的建立、检定以及其它检定。
将工作种子批菌种开启后,接种于肉浸液基础培养基,放30℃培养48小时,传代不得超过5代。由此制备适宜数量的生产用工作种子。
培养基:肉浸液基础培养基。
菌种接种和培养:采用涂种法,按种后置30℃培养72小时。在培养过程和杀菌前取样进行纯菌试验,涂片镜检,如发现污染杂菌,应废弃。
采集和杀菌:培养结束后,刮取菌苔混悬于生理氯化钠溶液的瓶中。将收获的菌悬液置70℃水浴间歇灭菌2次,每次2小时,然后于3500r/min离心30分钟,并弃上清液,加生理氯化钠溶液混悬,菌悬液放2~8℃保存。
二、无细胞假单胞菌制剂的制备
(1)将所述制剂加热煮沸15~60分钟得到灭活菌液;
(2)无菌试验合格的菌液经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在无菌条件下用超高压射流对撞机在2000kgf/cm2压力下破碎菌体2次;
(3)菌体破碎后的悬液经8000rpm离心1小时后收集沉淀,洗涤沉淀制成悬液,所述的洗涤是将沉淀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1~5次;
(4)无菌检验(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及热原检测(2000版《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合格后将悬液分装,在60~65℃加热0.5~2小时加热灭菌,得到所述制剂的无细胞制剂;
(5)将得到的无细胞制剂分装后,西林瓶在60±2℃加热30分钟或121℃加热15~30分钟。
实施例16:母牛分支杆菌制剂的制备
一、母牛分支杆菌制剂的制备
参照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细菌种子批的建立、检定以及其它检定。
将工作种子批菌种开启后,接种于罗氏培养基,放30℃培养48小时,传代不得超过5代。由此制备适宜数量的生产用工作种子。
培养基:罗氏培养基。
菌种接种和培养:采用涂种法,按种后置30℃培养72小时。在培养过程和杀菌前取样进行纯菌试验,涂片镜检,如发现污染杂菌,应废弃。
二、无细胞母牛分支杆菌制剂的制备
(1)将所述制剂加热煮沸15~60分钟得到灭活菌液;
(2)无菌试验合格的菌液经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在无菌条件下用超高压射流对撞机在1600kgf/cm2压力下破碎菌体2次;
(3)菌体破碎后的悬液经18000rpm离心1小时后收集沉淀,洗涤沉淀制成悬液,所述的洗涤是将沉淀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1~5次;
(4)无菌检验(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及热原检测(2000版《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合格后将悬液分装,在60~65℃加热0.5~2小时加热灭菌,得到所述制剂的无细胞制剂;
(5)将得到的无细胞制剂分装后,西林瓶在60±2℃加热30分钟或121℃加热15~30分钟。
实施例17:耻垢分支杆菌制剂的制备
一、耻垢分支杆菌制剂的制备
参照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细菌种子批的建立、检定以及其它检定。
将工作种子批菌种开启后,接种于罗氏培养基,放30℃培养48小时,传代不得超过5代。由此制备适宜数量的生产用工作种子。
培养基:罗氏培养基。
菌种接种和培养:采用涂种法,按种后置30℃培养72小时。在培养过程和杀菌前取样进行纯菌试验,涂片镜检,如发现污染杂菌,应废弃。
二、无细胞耻垢分支杆菌制剂的制备
(1)将所述制剂加热煮沸15分钟得到灭活菌液;
(2)无菌试验合格的菌液经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在无菌条件下用超高压射流对撞机在1500kgf/cm2压力下破碎菌体2次;
(3)菌体破碎后的悬液经10000rpm离心0.5小时后收集沉淀,洗涤沉淀制成悬液,所述的洗涤是将沉淀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5次;
(4)无菌检验(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及热原检测(2000版《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合格后将悬液分装,在60~65℃加热0.5~2小时加热灭菌,得到所述制剂的无细胞制剂;
(5)将得到的无细胞制剂分装后,西林瓶在60±2℃加热30分钟或121℃加热15~30分钟。
实施例18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的制备
1.CP工作种子批菌种连续2次传代后接种于大瓶或营养罐,在低热原、不含琼脂的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中37℃培养7天:CP学名为粉刺丙酸杆菌,菌号为65101(76-27或7627)、65102(H-84)或65103(77-1或771);
2.收集无杂菌污染的菌体,加热煮沸15分钟得到菌液:
3.无菌试验合格的菌液经洗涤后,用超高压射流对撞机破碎菌体;所述的菌体是灭活菌,菌体浓度为100亿/ml;其中所述菌体破碎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述的洗涤是将沉淀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至少2次;
4.菌体破碎后的悬液经离心后收集沉淀,洗涤沉淀制成悬液:所述的洗涤是将沉淀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2次;菌体破碎后悬液的离心条件是在4℃、12000rpm离心50分钟;
5.将悬液分装后加热灭菌,65℃加热0.5小时,得到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
实施例19
将实施例1制备的肺癌疫苗、实施例18制备的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分别分装,合并包装,制备得到肺癌疫苗加免疫增强剂的组合物。
可按照该方法制备各种癌症疫苗与免疫增强剂的组合物。
实验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将TGF-β2反义质粒转染至肺腺癌细胞株SK-LU-1、肺腺癌细胞株Rh-2、大细胞肺癌NCI-H-460、肺鳞癌细胞株NCI-H-520中,制备肺癌治疗性疫苗,联合免疫增强剂—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进行临床试验。
病人入组指标:非小细胞肺癌IIIA、IIIB或IV期病人,共48例,中性粒细胞大于1500/ml,血小板大于100,000/ml,肝肾功能正常。
剂量在2.5×107细胞/每种细胞,静脉注射,四种细胞合用,每个月一次。同时采用免疫增强剂—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5mg/0.1ml肌肉注射,每周一次。
6.反应性和有效性:
在第24周时,有28%的病人部分缓解,87%的病人疾病未进展。
所有病人平均中位生存期是563天,生存期明显延长。1年和2年的生存率在85%和69%。
实施例2:肺癌动物实验:
1.制备实验动物
1.13LL细胞的培养
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购自上海市胸科医院胸部肿瘤研究所。
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加双抗(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置于37℃、5%CO2混合气体孵箱中培养,每1-2天换液,每3天传代一次,传代用0.25%胰酶消化。取1×104细胞接种于24孔板,每24h计数,重复3孔,持续8天,计算每孔细胞均数,绘制生长曲线。
1.2细胞悬液的制备
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Lewis肺癌细胞,以0.25%的胰酶消化,收集细胞,离心去上清,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两次,将细胞悬浮于生理盐水中,台盼蓝染色细胞活力测定大于90%,并进行细胞计数,调整细胞浓度分别为1×105/mL、1×106/mL、1×107/mL,立即对小鼠进行皮下接种及肺原位接种。
1.3实验动物和接种方法
实验动物C57BL/6小鼠48只,雌雄各半,8-10周龄,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原位接种法,具体如下:
(1)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一组用于定时监测肿瘤形成情况,另外2组用于肿瘤治疗试验;第1组接种小鼠Lewis肺癌细胞总数为1×105
(2)麻醉:戊巴比妥钠溶液50mg/kg腹腔内注射,将戊巴比妥钠配成10mg/mL的工作液,按0.05mL/10g体重剂量对小鼠进行麻醉。
(3)接种:小鼠麻醉后,将其仰卧固定在操作台上,对小鼠前胸壁进行酒精消毒,在左腋前线肋弓上约1.5cm处作一约5mm的小切口,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至胸壁,将50μL细胞悬液与50μL Matrigel混匀,在快凝固之前以胰岛素注射针将小鼠Lewis肺癌细胞与Matrigel混悬液共100μL注入小鼠左肺,进针约3mm,注射完后停针5s,拔针后缝合切口。
1.4移植瘤生长的观察和测量
定期观察C57BL/6小鼠的精神、饮食、排便、体重和活动等情况,皮下接种组于肿瘤形成后第3天开始测量肿瘤大小,以游标卡尺测量肿瘤长径及短径,以公式V=a2bπ/2(a为肿瘤的短径,b为肿瘤的长径)计算肿瘤大小。原位移植组分别在接种后第3、6、9、12、20天,处死2只小鼠,观察肿瘤形成及转移情况。
2结果:1×105剂量级的小鼠在第9天解剖时有成瘤迹象,成瘤率均为100%。生存期为35d。
3.治疗
按上述方法制备试验动物,采用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的将人TGF-β2反义质粒转染到小鼠Lewis肺癌细胞,得到肺癌的治疗性疫苗。
第一组在原位接种的同时给予肿瘤治疗性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105细胞/只,生存期间每周一次,第一组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86.3天;
第二组与原位接种后2周给予肿瘤治疗性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105细胞/只,生存期间每3天一次,第二组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73.3天;
由于肿瘤恶流质原因,肿瘤的大小会有所变化,所以对肿瘤体积不做统计。
实验例3:
按实验例2的方法制备试验动物,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肿瘤治疗性疫苗进行治疗性试验:
第三组在原位接种的同时给予肿瘤治疗性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105细胞/只,生存期间每周一次;同时采用免疫增强剂—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0.5mg/0.1ml肌肉注射,生存期间每周一次。第三组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123.3天;
第四组与原位接种后2周给予肿瘤治疗性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105细胞/只,生存期间每3天一次;同时采用免疫增强剂—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0.5mg/0.1ml肌肉注射,生存期间每周一次。第三组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116.1天;
由于肿瘤恶流质原因,肿瘤的大小会有所变化,所以对肿瘤体积不做统计。
实施例4:乳腺癌治疗性疫苗的疫苗动物实验
1.材料与方法
1.1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免疫组化试剂盒购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2动物:Balb/c小鼠,雌性,6~8周龄,体重18~22g,共30只,购自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SPF级条件下。分为3组进行实验,每组4只。
1.3细胞起源于Balb/c小鼠的乳腺癌细胞MCF-7,由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保存。
1.4MCF-7细胞株常规培养,每隔2天传代1次,待传代足够数量后取对数生长期细胞配成细胞悬液,台盼蓝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浓度调至1×106/ml。在Balb/c小鼠胸壁5~6肋间或腹壁第4对乳腺处皮下接种肿瘤细胞0.1ml,相当于1×106细胞/只小鼠,每天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
1.5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的将人TGF-β2反义质粒转染到小鼠乳腺癌细胞MCF-7得到小鼠的乳腺癌肿瘤治疗性疫苗。
2.肿瘤生长情况:乳腺癌细胞接种后10天,在接种部位乳垫处出现肿瘤结节,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生长,质地较硬。结节渐增大,接种后17天第一组Balb/c小鼠移植瘤平均体积105.2mm3
3.治疗
按上述方法制备试验动物,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肿瘤疫苗进行治疗性试验:
第2组在原位接种的同时给予肿瘤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105细胞/只,每周一次,接种后17天第2组Balb/c小鼠移植瘤平均体积55.7mm3
第3组与原位接种后2周给予肿瘤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105细胞/只,每3天一次,接种后17天第3组Balb/c小鼠移植瘤平均体积62.5mm3
实验例5:乳腺癌治疗性疫苗的联合治疗
按上述方法制备试验动物2组,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乳腺癌肿瘤疫苗进行治疗性试验:
第4组在原位接种的同时给予肿瘤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105细胞/只,生存期间每周一次;同时采用免疫增强剂—无细胞A群链球菌制剂,0.5mg/0.1ml肌肉注射,每周一次。接种后17天Balb/c小鼠移植瘤平均体积40.8mm3
第5组与原位接种后2周给予肿瘤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105细胞/只,生存期间每3天一次;同时采用免疫增强剂—无细胞A群链球菌制剂,0.5mg/0.1ml肌肉注射,每周一次。接种后17天Balb/c小鼠移植瘤平均体积45.3mm3
实验例6:胃癌肿瘤治疗性疫苗的治疗实验
1.1材料Balb/c小鼠32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02-0003。雌性,6~8周龄,体重18~20g,SPF级条件下饲养。小鼠胃癌细胞MFC,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DMEM培养液购自Sigma公司,胎牛血清购自四季青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2方法购买的小鼠胃癌细胞MFC皮下接种:接种细胞数为1×108的鼠第21天肿瘤组织长至1.0cm/0.8cm大小,中央出现出血和坏死,肿瘤组织平均体积为0.32cm3
3.治疗
按上述方法制备试验动物,采用实施例6制备的将人TGF-β2反义质粒转染到小鼠胃癌细胞MFC,制备得到的胃癌肿瘤疫苗进行治疗性试验:
第2组在皮下接种的同时给予肿瘤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5×105细胞/只,每周一次,接种后21天Balb/c小鼠移植瘤平均体积0.18mm3
第3组与原位接种后2周给予肿瘤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5×105细胞/只,每3天一次,接种后21天Balb/c小鼠移植瘤平均体积0.21mm3
实验例7:胃癌治疗性疫苗的联合治疗
按上述方法制备试验动物2组,采用实验例6制备的胃癌肿瘤疫苗进行治疗性试验:
第4组在原位接种的同时给予肿瘤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5×105细胞/只,生存期间每周一次;同时采用免疫增强剂—无细胞布氏菌制剂,0.5mg/0.1ml肌肉注射,每周一次。接种后21天Balb/c小鼠移植瘤平均体积0.15mm3
第5组与原位接种后2周给予肿瘤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5×105细胞/只,生存期间每3天一次;同时采用免疫增强剂—无细胞布氏菌制剂,0.5mg/0.1ml肌肉注射,每周一次。接种后21天Balb/c小鼠移植瘤平均体积0.17mm3
实验例8:白血病治疗性疫苗的治疗实验
1.1实验动物
6~8周雌性和雄性SPF级Balb/c小鼠,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40只,分为4组。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
1.2接种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细胞
无菌条件下取发病红白血病Balb/c小鼠的脾脏,剪碎后经不锈钢滤网过滤,pH7.4的PBS洗涤1次,离心去上清,加入0.15mol/L NH4Cl红细胞裂解液处理1min,PBS洗涤2次,计数备用。按每只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白血病细胞2×106个进行接种,总体积0.2mL/只,雄性小鼠接种10只,雌性4只。正常对照组:n=4,正常Balb/c小鼠尾静脉输注PBS0.2mL。观察小鼠的精神状态、腹部,取濒死小鼠的肝脾称重,计算MST和发病率、死亡率。
1.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取小鼠尾静脉血5μL,加入195μL白细胞计数稀释液中,待红细胞溶解后,倒置显微镜下计数。计算公式:细胞浓度=(镜下4大方格中细胞数)×105/mL。当外周血WBC>3.0×107/mL时拉颈处死,按上述方法取脾细胞进行体内传代。
2结果
2.1接种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细胞
接种2×106个白血病细胞的实验组(n=10)平均生存时间(MST)为14.5d,发病率100%,死亡率100%,连续传代15代,发病率和死亡率仍保持100%,未见自发缓解现象。发病小鼠表现为精神萎靡,腹部肿大,死亡时肝脾明显增大,肝质量(2.4±0.48)g,脾质量(0.84±0.20)g,而正常对照组(n=4)肝质量(1.05±0.15)g,脾质量(0.073±0.006)g,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发病晚期每天进行WBC计数,白血病实验组的外周血WBC逐渐升高,死亡前1~2d外周血WBC为(3.33±0.27)×107/mL,正常对照组(1.37±0.23)×107/mL,两者相比,P<0.05。
3.治疗
按上述方法制备试验动物,采用实施例9的方法将人TGF-β2反义质粒转染到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中,制备得到白血病治疗性疫苗,进行治疗性试验:
第3组在接种接种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同时给予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5×105细胞/只,每周一次;接种后平均生存时间为29.5天,死亡前1~2d外周血WBC为(2.87±0.23)×107/mL;
第4组与接种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后2周给予肿瘤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5×105细胞/只,每3天一次;接种后平均生存时间为26.5天。死亡前1~2d外周血WBC为(2.17±0.27)×107/mL。
实验例9:白血病治疗性疫苗的联合治疗
按上述方法制备试验动物2组,采用实验例8制备的白血病治疗性疫苗进行治疗性试验:
第3组在接种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的同时给予肿瘤治疗性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5×105细胞/只,每周一次,同时采用免疫增强剂—无细胞母牛分枝杆菌制剂,0.5mg/0.1ml肌肉注射,每周一次接种后平均生存时间为25.5天,死亡前1~2d外周血WBC为(1.46±0.35)×107/mL;
第4组与接种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后2周给予肿瘤治疗性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5×105细胞/只,每3天一次;同时采用免疫增强剂—无细胞母牛分枝杆菌制剂,0.5mg/0.1ml肌肉注射,每周一次。接种后平均生存时间为20.5天。死亡前1~2d外周血WBC为(1.69±0.29)×107/mL。
实施例10胰腺癌治疗性疫苗的动物实验
1.动物模型准备:
1.1实验动物及试剂:
Balb/c小鼠,体重18~22g,40只,分为4组;小鼠胰腺腺癌细胞MPC-83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
1.2小鼠胰腺腺癌细胞MPC-83移植性胰腺癌模型制作:
将小鼠胰腺腺癌细胞MPC-83培养后配成1×107/ml,取0.2mL接种于小鼠皮下,4wk后成瘤。分别于20、30、40天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
根据公式V=ab2/2计算肿瘤体积[V=肿瘤体积,a=瘤体最长径,b=瘤体最短径]。肉眼观察肿瘤的转移与腹水产生情况。
1.3.移植瘤体积变化监测
接种后第20、30、40天,测量肿瘤体积平均值分别为84.1±21.9mm3,413.7±208.4mm3,2187.3±1882.8mm3。结果显示后者与10d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解剖结果发现其中有3只荷瘤Balb/c小鼠的肿瘤内出现液化灶且面积增大,同时伴有血性腹水。
3.治疗
按上述方法制备试验动物,采用实施例8的方法将人TGF-β2反义质粒转染到小鼠胰腺腺癌细胞MPC-83得到胰腺癌肿瘤治疗性疫苗,进行治疗性试验:
第3组在接种小鼠胰腺腺癌细胞MPC-83的同时给予肿瘤治疗性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5×105细胞/只,每周一次,第20、30、40天,测量肿瘤体积平均值分别为65.3±14.6mm3,379.3±164.8mm3,1068.7±1202.5mm3
第4组在接种小鼠胰腺腺癌细胞MPC-832周后给予肿瘤治疗性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5×105细胞/只,每3天一次,第20、30、40天,测量肿瘤体积平均值分别为72.5±19.4mm3,368.6±149.5mm3,1368.5±1432.7mm3
实验例11:胰腺癌治疗性疫苗的联合治疗
按上述方法制备试验动物2组,采用实验例10制备的胰腺癌治疗性疫苗进行治疗性试验:
第3组在接种小鼠胰腺腺癌细胞MPC-83的同时给予治疗性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5×105细胞/只,每周一次,同时采用免疫增强剂—无细胞布氏菌制剂,0.5mg/0.1ml肌肉注射,每周一次。第20、30、40天,测量肿瘤体积平均值分别为45.7±16.2mm3,265.3±134.9mm3,975.7±838.4mm3
第4组在接种小鼠胰腺腺癌细胞MPC-832周后给予治疗性疫苗,静脉注射,剂量在1.5×105细胞/只,每3天一次,同时采用免疫增强剂—无细胞布氏菌制剂,0.5mg/0.1ml肌肉注射,每周一次。第20、30、40天,测量肿瘤体积平均值分别为56.2±21.6mm3,289.6±132.4mm3,1136.5±1054.1mm3

Claims (13)

1.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为肿瘤细胞系,所述的肿瘤细胞系包含人TGF-β2反义核酸的质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细胞系选自肺癌肿瘤细胞、肝癌肿瘤细胞、乳腺癌肿瘤细胞、胃癌肿瘤细胞、胰腺癌肿瘤细胞或结肠癌肿瘤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肺癌肿瘤细胞选自:人肺腺癌细胞株SK-LU-1、人肺腺癌细胞株Rh-2,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人肺鳞癌细胞株NCI-H-520、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358、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1650、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CC827、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1299、人肺癌细胞株MSTO-211HH、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NCI-H1975、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NCI-H2087、人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2227、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23、人肺腺鳞癌细胞NCI-H596、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838、人肺鳞癌细胞SK-MES-1[SKMES-1;SKMES1]、人肺鳞癌细胞LTEP-s、人肺腺癌瘤株Calu-3、人肺鳞癌细胞NCI-H2170、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NCI-H2087、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23、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NCI-H1975、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838、人肺癌细胞H1299或人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44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腺癌肿瘤细胞选:人乳腺髓样癌细胞Bcap-37、人乳腺导管癌细胞BT474、人乳腺癌细胞MDA-MB-157、人乳腺导管癌细胞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MDA-MB-453、人乳腺腺癌细胞SK-BR-3、人乳腺腺癌细胞MCF-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肝癌肿瘤细胞选自:人肝细胞癌细胞BEL-7402、人肝细胞癌细胞BEL-7405、人肝癌细胞H7402、人肝癌细胞HCC-9204、人肝癌细胞Hep3B、人肝癌细胞Hep G2、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肝癌细胞BEL-740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胃癌肿瘤细胞选自:人胃腺癌细胞BGC-823、人胃腺癌细胞MGC-803、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AGS。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肠癌肿瘤细胞选自: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人结肠癌细胞COLO320DM、人回盲肠腺癌细胞HCT-8、人低分化结肠腺癌细胞HCT-116、人结肠腺癌细胞HT-29、人结肠腺癌细胞LS-174T、人结肠癌细胞SW480、人结肠癌细胞Caco-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胰腺癌细胞选自:人胰腺导管上皮癌细胞PANC-1、人胰腺腺癌细胞Panc10.05、人胰腺腺癌细胞SW1990、人胰腺癌细胞JF305、人胰腺癌细胞PC-3、人胰腺癌细胞Capan-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血病细胞选自:人白血病细胞CEM、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细胞白血病细胞HPB-ALL T、人白血病细胞HL-60、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U937、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6T-CEM、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A3。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淋巴瘤癌细胞选:人淋巴瘤细胞MJ、人淋巴细胞瘤细胞Daudi B、人淋巴瘤细胞RajiBurkitt、人淋巴细胞瘤细胞RAMOSB、人单核细胞型淋巴瘤细胞THP1。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卵巢癌细胞选自:人卵巢癌细胞A2780、人卵巢癌细胞CoC1、人卵巢癌细胞CoC2、人卵巢癌细胞OVCAR-3、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人卵巢癌细胞SK-OV-3/DDP。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GF-β2的cDNA为:NCBI Reference Sequence:NM_003238.3,片段1369bp-2613bp。
13.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和免疫增强剂,所述的免疫增强剂选自:短棒状杆菌制剂,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制剂,A群链球菌制剂,无细胞A群链球菌制剂,绿脓杆菌制剂,无细胞绿脓杆菌制剂,布氏菌制剂,无细胞布氏菌制剂,无细胞母牛分枝杆菌制剂,无细胞耻垢分支杆菌制剂,胸腺肽制剂,左旋咪唑制剂,霍乱霉素B亚单位制剂,白细胞介素IL-1制剂,白细胞介素IL-2制剂,白细胞介素IL-12制剂,白细胞介素IL-3制剂,白细胞介素IL-4制剂,白细胞介素IL-6制剂,白细胞介素IL-11制剂,热休克蛋白制剂,CpG寡脱氧核苷酸制剂,冻干卡介苗胞壁匀浆制剂,灭活草分歧杆菌制剂,铜绿假单胞菌MSHA菌毛株菌苗(PA-MSHA菌苗),乌苯美司,必思添,多价细菌溶解产物,干扰素IFN-α制剂,干扰素IFN-β制剂,干扰素IFN-γ制剂,集落刺激因子制剂,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制剂,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制剂,转移因子制剂;优选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
CN201310027998.XA 2013-01-24 2013-01-24 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其组合物 Active CN103961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7998.XA CN103961693B (zh) 2013-01-24 2013-01-24 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其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7998.XA CN103961693B (zh) 2013-01-24 2013-01-24 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其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1693A true CN103961693A (zh) 2014-08-06
CN103961693B CN103961693B (zh) 2016-09-14

Family

ID=51232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7998.XA Active CN103961693B (zh) 2013-01-24 2013-01-24 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其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169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6590A (zh) * 2014-09-22 2015-01-07 熊慧 一种具有清咽润喉功效的组合物
CN105581974A (zh) * 2014-10-24 2016-05-18 熊慧 一种外用组合物
CN105688203A (zh) * 2016-03-22 2016-06-22 重庆三杰众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鸭坦布苏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CN108567977A (zh) * 2017-03-13 2018-09-25 复旦大学 一种免疫增强剂、免疫治疗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与用途
CN108815198A (zh) * 2017-05-03 2018-11-16 辽宁格瑞仕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作为巨噬细胞增殖促进剂的用途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343A (zh) * 2004-10-14 2008-06-11 生物模拟治疗公司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1773666A (zh) * 2005-12-30 2010-07-14 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用抗癌疫苗及其制备
WO2011154542A1 (en) * 2010-06-11 2011-12-15 Artisense Pharma Gmbh Method for selective oligonucleotide mod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343A (zh) * 2004-10-14 2008-06-11 生物模拟治疗公司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1773666A (zh) * 2005-12-30 2010-07-14 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用抗癌疫苗及其制备
WO2011154542A1 (en) * 2010-06-11 2011-12-15 Artisense Pharma Gmbh Method for selective oligonucleotide modification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6590A (zh) * 2014-09-22 2015-01-07 熊慧 一种具有清咽润喉功效的组合物
CN104256590B (zh) * 2014-09-22 2016-02-17 熊慧 一种具有清咽润喉功效的组合物
CN105581974A (zh) * 2014-10-24 2016-05-18 熊慧 一种外用组合物
CN105581974B (zh) * 2014-10-24 2018-09-14 熊慧 一种外用组合物
CN105688203A (zh) * 2016-03-22 2016-06-22 重庆三杰众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鸭坦布苏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CN108567977A (zh) * 2017-03-13 2018-09-25 复旦大学 一种免疫增强剂、免疫治疗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与用途
CN108567977B (zh) * 2017-03-13 2022-04-12 复旦大学 一种免疫增强剂、免疫治疗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与用途
CN108815198A (zh) * 2017-05-03 2018-11-16 辽宁格瑞仕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作为巨噬细胞增殖促进剂的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1693B (zh) 2016-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1693B (zh) 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其组合物
US10265289B2 (en) Method and medicines for treating melanoma
CN104096238A (zh) 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其组合物
CN108261426B (zh) 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4404455B (zh) 脆弱拟杆菌及其两性离子荚膜多糖在制备用于治疗呼吸系统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3622952A (zh) 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抗感染免疫药物中的应用
CN102168058A (zh) 一种抗肿瘤靶向工程菌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53706A (zh) 源自乳酸菌的蛋白质及其制备方法
Fedosova et al. Аntimetastatic effect of B. subtilis IMV B-7724 lectin observed in Lewis lung carcinoma model
US20210205366A1 (en) Method for activating immunocytes in vitro
CN107802653A (zh) 灭活乳酸菌在防治肿瘤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2973922A (zh) 一种融合蛋白的应用
CN101626781A (zh) 制备具有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的细胞群的方法
CN103305567A (zh) 卡介菌复合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151371B (zh) 一种益生菌胞外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肿瘤应用
CN106075453A (zh) 一种抗肿瘤药物制剂组合
US20020114794A1 (en) Staphylococcus aureus culture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3202861A (zh) 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与抗癌药物组合在制备治疗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5695365B (zh) 一株粘质沙雷氏菌及其在抑制肿瘤中的应用
CN115645511B (zh) 一种治疗宠物腹泻的生物制剂
CN112138018A (zh) 铁皮石斛多糖在制备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6540253A (zh) cGAMP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疫苗中的应用
CN1981872B (zh) Puma在肿瘤放化疗增敏中的新用途
CN109453195B (zh) 一种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的药物组合物
CN112316111B (zh) 一种抗霉枯草菌素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