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8928A - 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8928A
CN103958928A CN201280058868.6A CN201280058868A CN103958928A CN 103958928 A CN103958928 A CN 103958928A CN 201280058868 A CN201280058868 A CN 201280058868A CN 103958928 A CN103958928 A CN 103958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otatable member
spin axis
axis direc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88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8928B (zh
Inventor
日吉俊男
大礒桂一
大谷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58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8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electric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3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 B60K17/35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having fluid or electric motor, for driving one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43Transmission unit disposed in on near the vehicle wheel, or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gear unit and the wheel
    • B60K17/046Transmission unit disposed in on near the vehicle wheel, or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gear unit and the wheel with planetary gearing having orbital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7/0007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2007/0046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moving together with the vehicle body, i.e. moving independently from the wheel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2007/0092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axle being coaxial to the wheel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00/00Special features of vehicle units
    • B60Y2400/42Clutches or brakes
    • B60Y2400/427One-way clu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tarders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在动力传递装置中,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内齿轮(24A)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内齿轮(24B)相互连结且具有同一旋转轴线。在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中,内齿轮(24A)与行星齿轮(22A)的啮合部以在第一电动机(2A)产生向正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内齿轮(24A)上作用有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在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中,内齿轮(24B)与行星齿轮(22B)的啮合部以在第二电动机(2B)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内齿轮(24B)上作用有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Description

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与第一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变速机构和与第二驱动源连接的第二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样的动力传递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第一变速机构和第二变速机构由行星齿轮机构构成且相互的内齿轮彼此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结构。内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时,在内齿轮上沿轴向作用有推力,但是专利文献1中对于这一点没有任何提及。
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二级小齿轮的大径齿轮与空转齿轮之间产生的推力和在二级小齿轮的小径齿轮与驱动输出齿轮之间产生的推力经由配置于对置的第一变速机构的二级小齿轮与第二变速机构的二级小齿轮之间的推力轴承而相抵的结构。
另外,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中,记载了行星齿轮机构的由二级小齿轮的大径齿轮产生的推力与由二级小齿轮的小径齿轮产生的推力在二级小齿轮内相抵的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2350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0-483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平7-2936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2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由于二级小齿轮彼此通过推力轴承使推力相抵,因此除了二级小齿轮彼此能够经由推力轴承沿轴向进行动力传递的装置以外,无法直接适用。
专利文献3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通过1个行星齿轮机构内的二级小齿轮使推力相抵,在具备两个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希望考虑与其他构件的关系而实现推力的进一步减少。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两个变速机构且能够减少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第一方案的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备与第一驱动源(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电动机2A)的输出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圆筒轴16A)连接的第一变速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和与第二驱动源(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电动机2B)的输出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圆筒轴16B)连接的第二变速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具有多个旋转元件,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轮24A)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轮24B)相互连结且具有同一旋转轴线,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二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22A),
该第一旋转元件与该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二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22B),
该第一旋转元件与该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另外,第二方案的发明以第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一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1),该第一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二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2),该第二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另外,第三方案的发明以第二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B),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三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3),该第三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四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4),该第四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另外,第四方案的发明以第一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21B)、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22A、22B)、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轮架23A、23B)、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轮24A、24B),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
另外,第五方案的发明以第四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是将大径小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小齿轮26A、26B)与小径小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小齿轮27A、27B)连接而成的二级小齿轮。
另外,第六方案的发明以第二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以沿旋转方向能够进行动力传递、且沿轴向上的相互推压的方向及轴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
另外,第七方案的发明以第二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以沿旋转方向能够进行动力传递、且沿轴向上的相互挤压的方向能够进行动力传递而沿轴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不能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
另外,第八方案的发明以第六或第七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另外,第九方案的发明以第八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五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5、轴承Br13),该第五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六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6、轴承Br13),该第六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另外,第十方案的发明以第九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B),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七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7),该第七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八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8),该第八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另外,第十一方案的发明以第十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之间设置有将所述第一驱动源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分隔的第一分隔壁(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隔壁18A),
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之间设置有将所述第二驱动源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隔的第二分隔壁(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隔壁18B),
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七轴承配置于所述第一分隔壁,
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八轴承配置于所述第二分隔壁。
另外,第十二方案的发明以第六至第十一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21B)、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22A、22B)、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轮架23A、23B)、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轮24A、24B),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
另外,第十三方案的发明以第十二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齿轮部28A)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二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径侧延设部41A,轴向延设部40A),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齿轮部28B)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一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径侧延设部41B,轴向延设部40B),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通过所述延设部彼此抵接。
另外,第十四方案的发明以第十三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向延设部40A),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向延设部40B)。
另外,第十五方案的发明以第十二至第十四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是将大径小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小齿轮26A、26B)与小径小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小齿轮27A、27B)连接而成的二级小齿轮。
另外,第十六方案的发明以第七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五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5、轴承Br13),该第五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六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6、轴承Br13),该第六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21B)、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22A、22B)、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轮架23A、23B)、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轮24A、24B),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齿轮部28A)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二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径侧延设部41A、轴向延设部40A),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齿轮部28B)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一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径侧延设部41B、轴向延设部40B),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通过所述延设部彼此抵接,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延设部包含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径侧延设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径侧延设部41A),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延设部包含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径侧延设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径侧延设部41B)。
另外,第十七方案的发明以第十六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内径侧延设部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行星轮架在径向上重叠,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内径侧延设部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行星轮架在径向上重叠,
所述第五轴承配置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行星轮架之间,
所述第六轴承配置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行星轮架之间。
另外,第十八方案的发明以第七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五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5、轴承Br13),该第五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六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6、轴承Br13),该第六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21B)、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22A、22B)、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轮架23A、23B)、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轮24A、24B),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齿轮部28A)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二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径侧延设部41A、轴向延设部40A),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齿轮部28B)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一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径侧延设部41B、轴向延设部40B),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通过所述延设部彼此抵接,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该内齿轮的所述轴向延设部相反的一侧具备对该内齿轮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动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限动件42A),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该内齿轮的所述轴向延设部相反的一侧具备对该内齿轮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动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限动件42B)。
另外,第十九方案的发明以第一至第十八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固定于固定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壳体11)且沿旋转方向连结。
另外,第二十方案的发明以第一至第十九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第二变速机构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之间彼此相邻配置。
另外,第二十一方案的发明以第一至第二十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源经由所述第一变速机构而与车辆(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车辆3)的左车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左后轮LWr)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源经由所述第二变速机构而与所述车辆的右车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右后轮RWr)连接,
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且所述左车轮及右车轮向所述一方向旋转时,所述车辆向前进方向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的发明,在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第一及第二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相互接近的方向的力,因此能够使作用在第一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上的接近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与作用在第二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上的接近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彼此相抵。
根据第二方案的发明,在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第一旋转元件彼此以向接近的方向作用有的力的方式形成啮合的反作用下,第二旋转元件彼此受到轴向上的相互分离的方向的力,因此该力由第一及第二轴承承受,由此能够防止第二旋转元件过度移动的情况。
根据第三方案的发明,在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以第一旋转元件彼此以向接近的方向作用有的力的方式形成啮合的反作用下,第三旋转元件彼此受到轴向上的相互分离的方向的力,因此该力由第三及第四轴承承受,由此能够防止第三旋转元件过度移动的情况。
根据第四方案的发明,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由行星齿轮机构构成,因此能够抑制向径向的扩大并实现高变速比。
根据第五方案的发明,大径小齿轮的啮合部和小径小齿轮的啮合部能够分别独立地形成齿面的倾斜等的啮合状态,因此能够调整大径小齿轮的啮合部与小径小齿轮的啮合部的推力之和、即作用于行星齿轮整体的推力的方向和大小。
根据第六方案的发明,第一旋转元件沿轴向也被连结,因此在第一旋转元件之间能够传递旋转方向的动力,另一方面,在各个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相互推压及拉拽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力时,双方能够相抵。
根据第七方案的发明,第一旋转元件为独立的个体而沿轴向未连结,因此,在第一旋转元件之间能够传递旋转方向的动力,另一方面,在各个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相互拉拽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力时,能够相互分离。
根据第八方案的发明,在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产生向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相互分离的方向的力,因此,即使从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产生的转矩不同,也能够在第一变速机构和第二变速机构中将系统分开。
根据第九方案的发明,在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产生向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以在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相互分离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啮合的反作用下,第二旋转元件彼此受到轴向上的相互接近方向的力,因此该力由第五及第六轴承承受,由此能够防止第二旋转元件过度移动的情况。
根据第十方案的发明,在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产生向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第一旋转元件彼此以在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相互分离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啮合的反作用下,第三旋转元件彼此受到轴向上的相互接近方向的力,因此该力由第七及第八轴承承受,由此能够防止第三旋转元件过度移动的情况。另外,能够有效利用未配置第七及第八轴承的一侧的空间。
根据第十一方案的发明,在第一轴承和第七轴承的推力向同一分隔壁施加时,经由分隔壁能够使推力相抵。同样地,在第二轴承和第八轴承的推力向同一分隔壁施加时,经由分隔壁能够使推力相抵。
根据第十二方案的发明,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由行星齿轮机构构成,因此能够抑制向径向的扩大并实现高变速比。
根据第十三方案的发明,第一变速机构的内齿轮和第二变速机构的内齿轮通过延设部彼此抵接,因此不会对内齿轮与行星齿轮的啮合部造成影响而能够使内齿轮彼此抵接。
根据第十四方案的发明,能够简化结构。
根据第十五方案的发明,大径小齿轮的啮合部和小径小齿轮的啮合部能够分别独立地形成齿面的倾斜等的啮合状态,因此能够调整大径小齿轮的啮合部与小径小齿轮的啮合部的推力之和、即作用于行星齿轮整体的推力的方向和大小。
根据第十六方案的发明,在第一变速机构与第二变速机构之间,通过延设部而形成凹部,因此能够利用凹部来配置其他构件。
根据第十七方案的发明,在第一变速机构的行星齿轮和第二变速机构的行星齿轮上作用有相互接近方向的力时,由于借助第五及第六轴承支承第一变速机构的内齿轮和第二变速机构的内齿轮,因此作用于第一变速机构的行星轮架和第二变速机构的行星轮架上的力能够由第一变速机构的内齿轮和第二变速机构的内齿轮承接。
根据第十八方案的发明,在第一及第二变速机构的内齿轮上作用有相互分离方向的力时,通过限动件来限制第一及第二变速机构的内齿轮的移动,由此作用于内齿轮的分离方向的力不会传递给行星轮架等其他构件而能够由限动件吸收。
根据第十九方案的发明,在内齿轮不能旋转也可以的情况,将两方的内齿轮一起固定于壳体等的固定部,由此能够简化结构。
根据第二十方案的发明,由于第一及第二变速机构相邻配置,因此能够将连结的第一旋转元件彼此接近配置,能够使连结所需的构件变小。
根据第二十一方案的发明,在前进和后退中的频度高的前进行驶时,通过设定为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由此仅通过第一旋转元件就能够使作用于第一旋转元件的推力相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能够搭载本发明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车辆的一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后轮驱动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后轮驱动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5是说明行星齿轮的第一小齿轮与第二小齿轮的啮合齿的扭转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直行加速时的推力的简要结构图。
图7是表示直行减速时的推力的简要结构图。
图8是表示转弯加速时的推力的简要结构图。
图9是表示转弯减速时的推力的简要结构图。
图10是表示转弯时的推力的简要结构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能够良好地使用于车辆用驱动装置。以下所示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以电动机为车轮驱动用的驱动源,例如,使用于图1所示那样的驱动系统的车辆。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使用车辆用驱动装置作为后轮驱动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使用于前轮驱动用。
图1所示的车辆3是车辆前部具有将内燃机4与电动机5串联连接而成的驱动装置6(以下,称为前轮驱动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该前轮驱动装置6的动力经由传动装置7而向前轮Wf传递,另一方面,与该前轮驱动装置6分开地设置在车辆后部的驱动装置1(以下,称为后轮驱动装置)的动力向后轮Wr(RWr、LWr)传递。前轮驱动装置6的电动机5和后轮Wr侧的后轮驱动装置1的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与蓄电池9连接,能够实现来自蓄电池9的电力供给和向蓄电池9的能量再生。图1中,符号8是用于控制车辆整体的控制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关于搭载有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基于图2~图4进行说明。图中的箭头表示后轮驱动装置1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位置关系。
图2表示后轮驱动装置1的整体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2的上部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在该图中,符号11是后轮驱动装置1的壳体,壳体11包括在车宽方向大致中央部配置的中央壳体11M和以夹着中央壳体11M的方式配置在中央壳体11M的左右的侧方壳体11A、11B,整体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壳体11的内部,后轮Wr用的车轴10A、10B、车轴驱动用的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对该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的驱动旋转进行减速的作为第一及第二变速机构的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以它们的旋转轴线O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配置。该车轴10A、第一电动机2A及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对左后轮LWr进行驱动控制,车轴10B、第二电动机2B及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对右后轮RWr进行驱动控制。车轴10A、第一电动机2A及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与车轴10B、第二电动机2B及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在壳体11内相对于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的中间面M左右对称地配置。
在侧方壳体11A、11B的中央壳体11M侧分别设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隔壁18A、18B,在由侧方壳体11A、11B和隔壁18A、18B围成的空间内,分别配置有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而且,在由中央壳体11M和隔壁18A、18B围成的空间内,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相邻配置。换言之,通过隔壁18A、18B划分出收容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的空间和收容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的空间。
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中,定子14A、14B分别固定于侧方壳体11A、11B,环状的转子15A、15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在该定子14A、14B的内周侧。在转子15A、15B的内周部结合有包围车轴10A、10B的外周的作为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的输出轴的圆筒轴16A、16B,该圆筒轴16A、16B分别以能与车轴10A、10B同轴状地相对旋转的方式借助轴承Br3、Br4支承于侧方壳体11A、11B的端部壁17A、17B,并借助轴承Br7、Br8支承于隔壁18A、18B。而且,在圆筒轴16A、16B的轴向内侧,后述的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的恒星齿轮21A、21B一体形成,在比恒星齿轮21A、21B更靠轴向内侧形成有延出部13A、13B。
而且,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具备恒星齿轮21A、21B、与该恒星齿轮21A、21B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22A、22B、对上述的行星齿轮22A、22B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23A、23B和与行星齿轮22A、22B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24A、24B,从恒星齿轮21A、21B输入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的驱动力,并通过行星轮架23A、23B向车轴10A、10B输出。
行星齿轮22A、22B是双联小齿轮,具有与恒星齿轮21A、21B直接啮合的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和比该第一小齿轮26A、26B的直径小的第二小齿轮27A、27B,上述的第一小齿轮26A、26B和第二小齿轮27A、27B以同轴且沿轴向偏移了的状态一体形成。该行星齿轮22A、22B借助轴承Br9、Br10支承于行星轮架23A、23B的小齿轮轴230。
另外,在行星轮架23A、23B中,沿轴向延伸设置的小齿轮轴230的内侧端部保持于内侧臂部231。内侧臂部231包括:沿径向延伸设置的托板231a;一体地安装在托板231a的内径侧,且与车轴10A、10B花键嵌合成能够一体旋转的托板底座231b。托板底座231b以与圆筒轴16A、16B的延出部13A、13B在轴向上重叠的方式向延出部13A、13B侧延伸,并借助轴承Br11、Br12支承于延出部13A、13B。而且,托板底座231b也以与后述的内齿轮24A、24B的小径部29A、29B在轴向上重叠的方式向延出部13A、13B的相反侧延伸。
另一方面,小齿轮轴230的外侧端部通过外侧臂部232借助轴承Br1、Br2支承于隔壁18A、18B。即,在隔壁18A、18B上分别配置有对行星轮架23A、23B进行支承的轴承Br1、Br2和对圆筒轴16A、16B进行支承的轴承Br7、Br8。
另外,行星齿轮22A、22B的轴向内侧端部支承于行星轮架23A、23B的内侧臂部231,行星齿轮22A、22B的轴向外侧端部支承于行星轮架23A、23B的外侧臂部232。因此,在行星齿轮22A、22B与行星轮架23A、23B之间传递推力。
内齿轮24A、24B具备内周面与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啮合的齿轮部28A、28B和从齿轮部28A、28B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径侧延设部41A、41B,内径侧延设部41A、41B具备在壳体11的中间位置处相互对置配置的小径部29A、29B和将齿轮部28A、28B的轴向内侧端部与小径部29A、29B的轴向外侧端部沿径向连结的连结部30A、30B。连结部30A、30B分别以在径向上重叠的方式与行星轮架23A、23B的托板231a对置配置,在托板231a的内径侧,在连结部30A、30B与托板231a之间设有轴承Br5、Br6。
齿轮部28A、28B夹着在中央壳体11M的左右分割壁45的内径侧端部形成的圆筒壁46而沿轴向对置。构成内径侧延设部41A、41B的小径部29A、29B的外周面分别与后述的单向离合器50的内圈51进行花键嵌合,内齿轮24A、24B与单向离合器50的内圈51一体旋转。而且,小径部29A、29B沿轴向配置成对置的端部彼此未固定而能够抵接。即,内齿轮24A、24B以沿旋转方向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且以能够进行轴向上的相互推压的方向的动力传递而不能进行轴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的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
在构成壳体11的中央壳体11M上设有:构成对内齿轮24B的制动机构的液压制动器60;单向离合器50。液压制动器60中,与中央壳体11M的圆筒壁44的内周面进行花键嵌合的多个固定板35和与内齿轮24B的齿轮部28B的外周面进行花键嵌合的多个旋转板36沿轴向交替配置,上述的板35、36通过环状的活塞37进行连结及释放操作。因此,当两板35、36被活塞37压靠时,由于两板35、36间的摩擦连结而对内齿轮24B作用并固定有制动力。当从该状态起将基于活塞37的连结释放时,允许内齿轮24B的自由的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那样,内齿轮24A、24B相互连结,因此通过液压制动器60连结而对内齿轮24A也作用并固定有制动力,通过液压制动器60释放而内齿轮24A也被允许自由的旋转。
单向离合器50在内圈51与外圈52之间夹设有多个楔块53,其内圈51通过花键嵌合而与内齿轮24A、24B的小径部29A、29B一体旋转。而且,外圈52由中央壳体11M的圆筒壁46定位并防止旋转。
在车辆3利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的动力而前进时,单向离合器50卡合而将内齿轮24A、24B的旋转锁止。更具体而言,单向离合器50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侧的正方向(使车辆3前进时的旋转方向)的旋转动力向后轮Wr侧输入时成为卡合状态且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侧的反方向的旋转动力向后轮Wr侧输入时成为非卡合状态,在后轮Wr侧的正方向的旋转动力向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侧输入时成为非卡合状态且在后轮Wr侧的反方向的旋转动力向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侧输入时成为卡合状态。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1中,单向离合器50和液压制动器60并列地设置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与后轮Wr的动力传递路径上。需要说明的是,液压制动器60与车辆的行驶状态、单向离合器50的卡合·非卡合状态相应地,通过从未图示的电动油泵供给的油的压力而被控制成释放状态、弱连结状态、连结状态。例如,在车辆3利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的动力运转驱动而前进时(低车速时、中车速时),无论液压制动器60的状态如何,由于单向离合器50连结,因此成为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在车辆3利用内燃机4及/或第一及第二电动机5的动力运转驱动而前进时(高车速时),单向离合器50成为非卡合而且液压制动器被控制成释放状态,由此能防止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的过旋转。另一方面,在车辆3的后退时或再生时,单向离合器50成为非卡合,因此液压制动器60被控制成连结状态,由此来自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侧的反方向的旋转动力向后轮Wr侧输出,或者后轮Wr侧的正方向的旋转动力向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侧输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1中,轴承Br1、Br2分别使用能够承受作用于行星齿轮22A、22B的向轴向外侧的推力的角接触球轴承,轴承Br3、Br4分别使用能够承受作用于恒星齿轮21A、21B的向轴向外侧的推力的角接触球轴承,轴承Br5、Br6分别使用能够承受作用于行星齿轮22A、22B的向轴向内侧及外侧的推力的推力轴承,轴承Br7、Br8使用能够承受作用于恒星齿轮21A、21B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的角接触球轴承。相对于此,轴承Br9~12使用无法承受推力的滚针轴承。需要说明的是,轴承Br1~Br4及轴承Br7、Br8只要是能够承受推力的轴承即可,也可以取代角接触球轴承而适当选择使用圆锥滚子轴承等轴承,而且,还可以适当选择使用能够承受轴向内侧及轴向外侧这两方向的推力的深槽球轴承等轴承。
在此,对行星齿轮22A、22B的啮合进行说明。
在行星齿轮22A、22B中,如图5所示,分别与恒星齿轮21A、21B啮合的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和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的啮合齿的扭转方向成为同一方向,由此,由于扭转而在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及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产生的推力相互成为相反方向。
另外,将与恒星齿轮21A、21B啮合的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的扭转角θ1设定为大于与内齿轮24A、24B的齿轮部28A、28B啮合的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的扭转角θ2,由此,由行星齿轮22A、22B产生的推力在比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的直径小的第二小齿轮27A、27B处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行星齿轮22A和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行星齿轮22B与包含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的旋转轴线O的直线垂直,且相对于位于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之间的中间面M处于镜像对称的关系,关于啮合齿的扭转角θ1、θ2也同样地处于镜像对称的关系。因此,在行星齿轮22A和行星齿轮22B中,在来自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的输入转矩相等的情况下,由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的啮合部产生的推力与由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的啮合部产生的推力之和、即作用于行星齿轮22A、22B的推力(以下,也称为行星齿轮总推力)相对于中间面M成为镜像对称的关系。
图6是表示在直行加速时即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向正方向产生了大致同等的动力运转转矩时的、在后轮驱动装置1产生的推力的框图。在图6~图10中,绕旋转轴线O的箭头表示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的转矩,顺时针的箭头表示正方向的转矩(例如,车辆前进时的动力运转转矩),逆时针的箭头表示反方向的转矩(例如,车辆前进时的再生转矩)。与各个齿轮重叠而描绘的带阴影线的箭头是由各个齿轮产生的推力,空心的箭头表示行星齿轮总推力,涂黑的箭头表示由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内齿轮24A的啮合部产生的推力与由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内齿轮24B的啮合部产生的推力之和、即作用于内齿轮24A、24B的推力(以下,也称为内齿轮总推力)。而且,对承受推力的轴承标注小点,由此与未承受推力的轴承进行区别。
如图6所示,在直行加速时若从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输入正方向的动力运转转矩,则由于恒星齿轮21A、21B与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的啮合,而对恒星齿轮21A、21B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分离方向的力),对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推力(接近方向的力)。而且,由于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与内齿轮24A、24B的啮合,而对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对内齿轮24A、24B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如上述那样,由于扭转角的差异,推力在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处比在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处增大,由此,在各个行星齿轮22A、22B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
作用于该行星齿轮22A、22B的向轴向外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经由行星轮架23A、23B分别由轴承Br1、Br2承受。而且,作用于恒星齿轮21A、21B的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分别由轴承Br3、Br4承受。并且,作用于内齿轮24A、24B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因小径部29A、29B相互推压而相抵。即,在该直行加速时,由于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的动力运转转矩相等,因此作用于内齿轮24A、24B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相等,在内齿轮24A、24B的小径部29A、29B处推力抵消。由此,由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和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构成闭合的系统,在闭合的系统之中支承推力。
图7是表示直行减速时即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向反方向产生了大致同等的再生转矩时的、在后轮驱动装置1产生的推力的框图。
如图7所示,在直行减速时若从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输入反方向的再生转矩,则由于恒星齿轮21A、21B与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的啮合,而对恒星齿轮21A、21B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对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推力。而且,由于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与内齿轮24A、24B的啮合,而对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对内齿轮24A、24B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如上述那样,由于扭转角的差异,推力在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处比在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处增大,由此,在各个行星齿轮22A、22B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
作用于该行星齿轮22A、22B的向轴向内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经由行星轮架23A、23B分别由轴承Br5、Br6承受,进而向内齿轮24A、24B传递。并且,从作用于内齿轮24A、24B的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减去经由该轴承Br5、Br6传递给内齿轮24A、24B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所得到的推力使内齿轮24A、24B的小径部29A、29B以相互分离的方式移动。而且,作用于恒星齿轮21A、21B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分别由轴承Br7、Br8承受。即,在该直行减速时,作用于内齿轮24A、24B的向轴向外侧的推力使内齿轮24A、24B的小径部29A、29B分离。由此,在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和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中,分别独立地构成闭合的系统,在闭合的系统之中支承推力。
需要说明的是,图7的推力的关系不仅在直行减速时,而且在后退加速时也成为同样的关系。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输入反方向的动力运转转矩。
图8是表示转弯加速时即第一电动机2A的正方向的动力运转转矩大于第二电动机2B的正方向的动力运转转矩时(右转弯)的、在后轮驱动装置1产生的推力的框图。
如图8所示,此时的作用于各齿轮的推力的方向与图6的直行加速时相同,但是第一电动机2A的正方向的动力运转转矩大于第二电动机2B的正方向的动力运转转矩,因此作用于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行星齿轮总推力比作用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行星齿轮总推力大。而且,作用于内齿轮24A的推力也比作用于内齿轮24B的推力大,其差量未相抵而作为内齿轮总推力从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小径部29A朝向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小径部29B作用。该内齿轮总推力由轴承Br6承受,进而向行星轮架23B传递。并且,该内齿轮总推力加上作用于行星齿轮22B的向轴向外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所得到的推力由轴承Br2承受。即,在该转弯加速时,在内齿轮24A、24B的小径部29A、29B处推力的一部分未相抵,推力的差量在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之间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图示,但是在第二电动机2B的正方向的动力运转转矩大于第一电动机2A的正方向的动力运转转矩时(左转弯),作用于内齿轮24B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比作用于内齿轮24A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大,其差量未相抵而作为内齿轮总推力从小径部29B朝向小径部29A作用。该内齿轮总推力由轴承Br5承受,而且内齿轮总推力加上行星齿轮总推力所得到的推力由轴承Br1承受。
图9是表示转弯减速时即第一电动机2A的反方向的再生转矩大于第二电动机2B的反方向的再生转矩时(左转弯)的、在后轮驱动装置1产生的推力的框图。
如图9所示,此时的作用于各齿轮的推力的方向与图7的直行减速时相同,但是由于第一电动机2A的反方向的再生转矩大于第二电动机2B的反方向的再生转矩,因此作用于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行星齿轮总推力比作用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行星齿轮总推力大。而且,作用于内齿轮24A的推力也比作用于内齿轮24B的推力大,从而小径部29A的移动量大于小径部29B的移动量。但是,在该转弯减速时,小径部29A、29B相互分离,因此内齿轮总推力在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之间不起作用,在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和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中分别独立地构成闭合的系统,在闭合的系统之中支承推力。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图示,但是在第二电动机2B的反方向的再生转矩大于第一电动机2A的反方向的再生转矩时(右转弯),作用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行星齿轮总推力比作用于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行星齿轮总推力大,但是与图9的情况同样地,小径部29A、29B相互分离,因此内齿轮总推力在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之间不起作用。
图10是表示转弯时即第一电动机2A产生正方向的动力运转转矩且第二电动机2B产生反方向的再生转矩时(右转弯)的、在后轮驱动装置1产生的推力的框图。
如图10所示,当从第一电动机2A作用有正方向的动力运转转矩时,由于恒星齿轮21A与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的啮合,而对恒星齿轮21A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对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推力。而且,由于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与内齿轮24A的啮合,而对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对内齿轮24A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如上述那样,由于扭转角的差异,推力在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处比在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处增大,由此,在行星齿轮22A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
另一方面,当从第二电动机2B作用有反方向的再生转矩时,由于恒星齿轮21B与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B的啮合,而对恒星齿轮21B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对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B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推力。而且,由于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B与内齿轮24B的啮合,而对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B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对内齿轮24B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如上述那样,由于扭转角的差异,推力在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B处比在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B处增大,由此,在行星齿轮22B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
此时,内齿轮24A、24B向相同方向、即从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侧朝向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侧移动,但是内齿轮24B的移动受到轴承Br6的限制,因此小径部29A与小径部29B抵接,作用于内齿轮24A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与作用于内齿轮24B的向轴向外侧的推力的合力即推力内齿轮总推力发挥作用。
该内齿轮总推力由轴承Br6承受,进而向行星轮架23B传递。并且,从该内齿轮总推力减去作用于行星齿轮22B的向轴向内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所得到的推力由轴承Br2承受。而且,作用于行星齿轮22A的向轴向外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经由行星轮架23A而由轴承Br1承受。而且,作用于恒星齿轮21A的向轴向外侧的推力由轴承Br3承受。此外,作用于恒星齿轮21B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由轴承Br8承受。即,在该转弯时,在内齿轮24A、24B的小径部29A、29B处推力相加,相加所得到的推力在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之间移动。
在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1中,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向正方向产生转矩时,在内齿轮24A、24B作用有相互接近的方向的力即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因此能够使作用于内齿轮24A、24B的推力相抵。尤其是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向正方向产生相等的转矩时,能够使作用于内齿轮24A、24B的推力完全抵消。并且,在车辆的行驶频度最多的前进加速时,通过以使作用于内齿轮24A、24B的推力相互抵消的方式进行设定,能够减轻轴承的负载。
另外,此时,在恒星齿轮21A、21B上分别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推力,这些推力由轴承Br3、Br4承受,由此能够防止恒星齿轮21A、21B过度移动的情况。而且,此时,在行星齿轮22A、22B上分别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这些行星齿轮总推力由轴承Br1、Br2承受,由此能够防止行星齿轮22A、22B过度移动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行星齿轮22A、22B设为二级小齿轮,能够分别独立地形成齿面的倾斜等的啮合状态,从而能够调整行星齿轮总推力的方向和大小。
另一方面,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向反方向产生转矩时,在内齿轮24A、24B上作用有相互分离的方向的力即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因此在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和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中能够将系统分开。通过将系统分开,能够抑制推力过度地作用于一方侧的情况。
另外,此时,在恒星齿轮21A、21B上分别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推力,这些推力由轴承Br7、Br8承受,由此能够防止恒星齿轮21A、21B过度移动的情况。而且,此时,在行星齿轮22A、22B上分别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这些行星齿轮总推力由轴承Br5、Br6承受,由此能够抑制行星齿轮22A、22B过度移动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转弯时,也有在轴承Br1、Br2上作用有比较大的推力的情况,但是在转弯加速时等,在车辆的行驶模式下频度低,因此轴承Br1、Br2的负载可以减少。反而言之,仅通过使轴承Br1、Br2能够承受比较大的推力,就能够确保可靠性。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搭载有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基于图11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同等的结构,标注相同或同等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1A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1的不同点为:内齿轮24A、24B不具有小径部29A、29B及连结部30A、30B,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从齿轮部28A的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侧的端部延伸设置的轴向延设部40A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从齿轮部28B的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侧的端部延伸设置的轴向延设部40B抵接而一体构成。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1A中,内齿轮24A、24B以沿旋转方向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且以能够进行轴向上的相互推压的方向及轴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的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因此,内齿轮24A、24B在轴向上的相互推压或拉拽的方向的推力下、即在作用于内齿轮24A的推力与作用于内齿轮24B的推力中存在差别时,在连结的状态下能够移动。
另外,在行星轮架23A的内侧臂部231与行星轮架23B的内侧臂部231之间设有作为推力轴承的轴承Br13,轴承Br13承受行星轮架23A、23B之间的推力。即,轴承Br13担任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轴承Br5、Br6的作用。
在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1A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向正方向产生转矩时,在内齿轮24A、24B上作用有相互接近的方向的力即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因此能够使作用于内齿轮24A、24B的推力相抵。
另外,此时,在恒星齿轮21A、21B上分别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推力,这些推力由轴承Br3、Br4承受,由此能够防止恒星齿轮21A、21B过度移动的情况。而且,此时,在行星齿轮22A、22B上分别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这些行星齿轮总推力由轴承Br1、Br2承受,由此能够防止行星齿轮22A、22B过度移动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向反方向产生相等的转矩时,在内齿轮24A、24B上作用有相互分离的方向的力即向轴向外侧的推力,但是由于内齿轮24A、24B在轴向上也被连结,因此能够使推力相抵。
另外,此时,在恒星齿轮21A、21B上分别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推力,这些推力由轴承Br7、Br8承受,由此能够防止恒星齿轮21A、21B过度移动的情况。而且,此时,在行星齿轮22A、22B上分别作用有向轴向内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这些行星齿轮总推力由轴承Br13承受,由此能够抑制行星齿轮22A、22B过度移动的情况。
不过,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产生的转矩的大小不同时,例如在图8~图10所示的转弯加速时、转弯减速时、转弯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内齿轮24A、24B在轴向上也被连结而能够移动,因此作用于内齿轮24A、24B的推力的差量作为内齿轮总推力,使内齿轮24A、24B移动,由此不向行星轮架23A、23B等其他构件传递而能够将推力释放。
在上述的情况下,也是作用于恒星齿轮21A、21B的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分别由轴承Br3、Br4承受,作用于恒星齿轮21A、21B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分别由轴承Br7、Br8承受,作用于行星齿轮22A、22B的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分别由轴承Br1、Br2承受,作用于行星齿轮22A、22B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由轴承Br13承受,进而经由行星轮架23A、23B分别由轴承Br1、Br2承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延设部40A与轴向延设部40B可以不必一体构成,只要在轴向上连结即可。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搭载有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基于图12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或同等的结构,标注相同或同等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1B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1B的不同点为: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从齿轮部28A的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侧的端部延伸设置的轴向延设部40A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从齿轮部28B的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侧的端部延伸设置的轴向延设部40B为分别独立的个体且配置为相抵接,而且,设有对轴向延设部40A的向轴向延设部40B的相反侧沿轴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动件42A,设有对轴向延设部40B的向轴向延设部40A的相反侧沿轴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动件42B。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1B中,内齿轮24A、24B以能够进行轴向上的相互推压的方向的动力传递且不能进行轴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的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并且,内齿轮24A、24B当作用有轴向上的不同大小的接近方向的推力或作用有相互分离方向的推力时,通过至少一方的限动件42A、42B来限制内齿轮24A、24B的移动。
另外,单向离合器50及液压制动器60均未设置,内齿轮24A、24B固定于壳体11且连结成不能旋转。因此,只要与行星轮架23A、23B连结的车轴10A、10B旋转,与恒星齿轮21A、21B连结的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就也旋转,但是通过使用感应电动机作为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能够防止反电动热的产生。
在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1B中,也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向正方向产生转矩时,在内齿轮24A、24B上作用有相互接近的方向的力即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因此能够使作用于内齿轮24A、24B的推力相抵。
另外,此时,在恒星齿轮21A、21B上分别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推力,这些推力由轴承Br3、Br4承受,由此能够防止恒星齿轮21A、21B过度移动的情况。而且,此时,在行星齿轮22A、22B上分别作用有向轴向外侧的行星齿轮总推力,这些行星齿轮总推力由轴承Br1、Br2承受,由此能够防止行星齿轮22A、22B过度移动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的至少一方向反方向产生转矩时或向正方向产生转矩时,在转矩的大小不同的情况下,虽然在内齿轮24A、24B上作用有任一方或相互向轴向外侧的推力,但是由于通过各自的限动件42A、42B承受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因此能够使作用于内齿轮24A、24B的向轴向外侧的推力不向行星轮架23A、23B等其他构件传递而由限动件42A、42B吸收。
这种情况下,也是作用于恒星齿轮21A、21B的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分别由轴承Br3、Br4承受,作用于恒星齿轮21A、21B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分别由轴承Br7、Br8承受,作用于行星齿轮22A、22B的向轴向外侧的推力分别由轴承Br1、Br2承受,作用于行星齿轮22A、22B的向轴向内侧的推力由轴承Br13承受,进而经由行星轮架23A、23B分别由轴承Br1、Br2承受。
需要说明的是,轴向延设部40A与轴向延设部40B不一定为分别独立的个体,也可以一体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进行变形、改良等。
例如,虽然例示了行星齿轮式减速器作为变速机构,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使用通常的齿轮式变速机等。
另外,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单向离合器50及/或液压制动器60,相反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单向离合器50及/或液压制动器6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基于2011年12月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出愿(特愿2011-263942),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而援引于此。
符号说明
2A 第一电动机(第一驱动源)
2B 第二电动机(第二驱动源)
3 车辆
11 壳体(固定部)
12A 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第一变速机构)
12B 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第二变速机构)
16A、16B 圆筒轴(输出轴)
18A 隔壁(第一分隔壁)
18B 隔壁(第二分隔壁)
21A、21B 恒星齿轮(第三旋转元件)
22A、22B 行星齿轮(第二旋转元件)
23A、23B 行星轮架
24A、24B 内齿轮(第一旋转元件)
26A、26B 第一小齿轮(大径小齿轮)
27A、27B 第二小齿轮(小径小齿轮)
28A、28B 齿轮部
40A、40B 轴向延设部(延设部)
41A、41B 内径侧延设部(延设部)
42A、42B 限动件
Br1 轴承(第一轴承)
Br2 轴承(第二轴承)
Br3 轴承(第三轴承)
Br4 轴承(第四轴承)
Br5 轴承(第五轴承)
Br6 轴承(第六轴承)
Br7 轴承(第七轴承)
Br8 轴承(第八轴承)
Br13 轴承(第五轴承、第六轴承)
LWr 左后轮(左车轮)
RWr 右后轮(右车轮)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与第一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变速机构和与第二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二变速机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具有多个旋转元件,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相互能够一体旋转地连结且具有同一旋转轴线,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二旋转元件,
该第一旋转元件与该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二旋转元件,
该第一旋转元件与该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一轴承,该第一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三轴承,该第三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四轴承,该第四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是将大径小齿轮与小径小齿轮连接而成的二级小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以能够沿旋转方向进行动力传递、且能够沿轴向上的相互推压的方向及轴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以能够沿旋转方向进行动力传递、且能够沿轴向上的相互推压的方向进行动力传递而不能沿轴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五轴承,该第五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六轴承,该第六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七轴承,该第七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八轴承,该第八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之间设置有将所述第一驱动源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分隔的第一分隔壁,
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之间设置有将所述第二驱动源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隔的第二分隔壁,
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七轴承配置于所述第一分隔壁,
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八轴承配置于所述第二分隔壁。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二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一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通过所述延设部彼此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是将大径小齿轮与小径小齿轮连接而成的二级小齿轮。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五轴承,该第五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六轴承,该第六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二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一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通过所述延设部彼此抵接,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延设部包含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径侧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延设部包含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径侧延设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内径侧延设部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行星轮架在径向上重叠,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内径侧延设部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行星轮架在径向上重叠,
所述第五轴承配置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行星轮架之间,
所述第六轴承配置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行星轮架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五轴承,该第五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六轴承,该第六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二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一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通过所述延设部彼此抵接,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该内齿轮的所述轴向延设部相反的一侧具备对该内齿轮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动件,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该内齿轮的所述轴向延设部相反的一侧具备对该内齿轮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固定于固定部且沿旋转方向连结。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第二变速机构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之间彼此相邻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源经由所述第一变速机构而与车辆的左车轮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源经由所述第二变速机构而与所述车辆的右车轮连接,
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且所述左车轮及右车轮向所述一方向旋转时,所述车辆向前进方向移动。

Claims (21)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与第一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变速机构和与第二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二变速机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具有多个旋转元件,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相互连结且具有同一旋转轴线,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二旋转元件,
该第一旋转元件与该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二旋转元件,
该第一旋转元件与该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一轴承,该第一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三轴承,该第三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四轴承,该第四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是将大径小齿轮与小径小齿轮连接而成的二级小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以能够沿旋转方向进行动力传递、且能够沿轴向上的相互推压的方向及轴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以能够沿旋转方向进行动力传递、且能够沿轴向上的相互推压的方向进行动力传递而不能沿轴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五轴承,该第五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六轴承,该第六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七轴承,该第七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八轴承,该第八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之间设置有将所述第一驱动源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分隔的第一分隔壁,
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之间设置有将所述第二驱动源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隔的第二分隔壁,
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七轴承配置于所述第一分隔壁,
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八轴承配置于所述第二分隔壁。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二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一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通过所述延设部彼此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是将大径小齿轮与小径小齿轮连接而成的二级小齿轮。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五轴承,该第五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六轴承,该第六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二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一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通过所述延设部彼此抵接,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延设部包含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径侧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延设部包含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径侧延设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内径侧延设部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行星轮架在径向上重叠,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内径侧延设部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行星轮架在径向上重叠,
所述第五轴承配置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行星轮架之间,
所述第六轴承配置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行星轮架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五轴承,该第五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六轴承,该第六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二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一变速机侧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通过所述延设部彼此抵接,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该内齿轮的所述轴向延设部相反的一侧具备对该内齿轮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动件,
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该内齿轮的所述轴向延设部相反的一侧具备对该内齿轮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固定于固定部且沿旋转方向连结。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第二变速机构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之间彼此相邻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源经由所述第一变速机构而与车辆的左车轮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源经由所述第二变速机构而与所述车辆的右车轮连接,
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且所述左车轮及右车轮向所述一方向旋转时,所述车辆向前进方向移动。
CN201280058868.6A 2011-12-01 2012-11-27 动力传递装置 Active CN1039589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3942 2011-12-01
JP2011263942 2011-12-01
PCT/JP2012/080654 WO2013080982A1 (ja) 2011-12-01 2012-11-27 動力伝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8928A true CN103958928A (zh) 2014-07-30
CN103958928B CN103958928B (zh) 2017-07-04

Family

ID=48535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8868.6A Active CN103958928B (zh) 2011-12-01 2012-11-27 动力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50090B2 (zh)
JP (1) JP5699227B2 (zh)
CN (1) CN103958928B (zh)
WO (1) WO201308098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8233A (zh) * 2017-05-26 2018-12-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装置
CN109689417A (zh) * 2016-09-07 2019-04-26 Ntn株式会社 左右轮驱动装置的制动装置
CN110043659A (zh) * 2018-01-16 2019-07-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驻车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9370B2 (ja) * 2014-04-10 2019-01-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駆動ユニット及び駆動モジュール
JP2018084315A (ja) * 2016-11-25 2018-05-3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DE102018108540A1 (de) * 2018-01-24 2019-07-2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Getriebeunterbaugruppe, Getriebebaugruppe als Getriebeanordnung für eine elektrisch antreibbare Achse eines Fahrzeugs sowie elektrisch antreibbare Achse
EP3774428B1 (en) * 2018-04-11 2022-06-08 Texa Dynamics S.R.L. Suspension and trac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JP7246264B2 (ja) * 2019-06-24 2023-03-27 株式会社クボタ 電動作業車
JP7206182B2 (ja) * 2019-12-26 2023-01-17 株式会社クボタ 電動作業車
US11628713B2 (en) * 2020-06-04 2023-04-18 Rivian Ip Holdings, Llc Electric vehicle powertrain assembly having nested shafts
US11635130B2 (en) 2020-06-04 2023-04-25 Rivian Ip Holdings, Llc Electric vehicle powertrain assembly having nested shafts
JP2023071548A (ja) * 2021-11-11 2023-05-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潤滑構造
FR3145959A1 (fr) 2023-02-22 2024-08-23 Nidec Psa Emotors Ensemble réducteur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6542A (ja) * 1992-03-19 1993-05-14 Aisin Aw Co Ltd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JPH07293644A (ja) * 1994-04-25 1995-11-07 Toyota Motor Corp 遊星歯車装置
DE4434237A1 (de) * 1994-09-24 1996-03-28 Deere & Co Fahrzeugachse mit elektrischem Einzelradantrieb
JP2000324767A (ja) * 1999-05-12 2000-11-24 Honda Motor Co Ltd モータおよび前後輪駆動車両
JP2005199894A (ja) * 2004-01-16 2005-07-28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JP2010236674A (ja) * 2009-03-31 2010-10-21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駆動装置
CN102112333A (zh) * 2008-08-22 2011-06-29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车辆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27165B2 (en) * 2003-02-11 2004-12-0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o-mechanical powertrain with a fuel cell transmission
JP2005295691A (ja) * 2004-03-31 2005-10-20 Toyota Motor Corp 動力出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自動車
GB0600154D0 (en) * 2006-01-06 2006-02-15 Qinetiq Ltd Controlled differential
US7326141B2 (en) * 2006-03-13 2008-02-05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Compact fault tolerant variable cross-drive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JP4140647B2 (ja) * 2006-10-24 2008-08-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動力出力装置および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
JP4100444B1 (ja) * 2006-12-18 2008-06-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GB0705845D0 (en) * 2007-03-27 2007-05-02 Qinetiq Ltd Controlled differential
US8078371B2 (en) * 2007-10-31 2011-12-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output of an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JP2009286367A (ja) 2008-05-30 2009-12-10 Aisin Aw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JP5128537B2 (ja) * 2009-03-31 2013-01-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駆動装置
JP5019080B2 (ja) * 2010-09-03 2012-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駆動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142234B2 (ja) * 2011-01-06 2013-02-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構及び自動車用駆動システム
JP5845827B2 (ja) * 2011-11-07 2016-01-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6542A (ja) * 1992-03-19 1993-05-14 Aisin Aw Co Ltd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JPH07293644A (ja) * 1994-04-25 1995-11-07 Toyota Motor Corp 遊星歯車装置
DE4434237A1 (de) * 1994-09-24 1996-03-28 Deere & Co Fahrzeugachse mit elektrischem Einzelradantrieb
JP2000324767A (ja) * 1999-05-12 2000-11-24 Honda Motor Co Ltd モータおよび前後輪駆動車両
JP2005199894A (ja) * 2004-01-16 2005-07-28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CN102112333A (zh) * 2008-08-22 2011-06-29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车辆驱动装置
JP2010236674A (ja) * 2009-03-31 2010-10-21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駆動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9417A (zh) * 2016-09-07 2019-04-26 Ntn株式会社 左右轮驱动装置的制动装置
US11110805B2 (en) 2016-09-07 2021-09-07 Ntn Corpor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left and right wheel drive device
CN108928233A (zh) * 2017-05-26 2018-12-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装置
CN108928233B (zh) * 2017-05-26 2021-06-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装置
US11370407B2 (en) 2017-05-26 2022-06-28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apparatus
CN110043659A (zh) * 2018-01-16 2019-07-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驻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080982A1 (ja) 2015-04-27
CN103958928B (zh) 2017-07-04
JP5699227B2 (ja) 2015-04-08
US20140349812A1 (en) 2014-11-27
US9150090B2 (en) 2015-10-06
WO2013080982A1 (ja) 201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8928A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102979893B (zh) 行星齿轮机构的支承结构
CN102362097B (zh)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CN101922535B (zh) 具有轴线传输的多速变速器
JP4466685B2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CN109416112B (zh) 驱动装置
JP5128537B2 (ja) 車両の駆動装置
CN103171430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JP2015507160A (ja) 純電気駆動可能な自動車のドライブトレイン
CN104245456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JP2015107788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変速装置
JP2019078371A (ja) 動力伝達装置、それを含む車両、及びその作動制御方法
JP6526147B2 (ja) 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車両
US9604530B2 (en) Drive system for hybrid vehicle
CN104245380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及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9078366A (ja)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それを含む車両
CN109322985A (zh) 用于动力分流混合动力传动装置的锁止离合器
CN109538716A (zh) 用于功率分流混合动力变速器的锁止离合器
JP5306302B2 (ja) 車両の駆動装置
CN105829773B (zh) 运输机的驱动装置
JP6794313B2 (ja) 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を備えた動力伝達装置
JP2013096451A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014200145A (ja) 動力装置
JP7170021B2 (ja) 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を備えた動力伝達装置
JP2019001401A (ja) 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