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23639A - 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23639A
CN103923639A CN201410172509.4A CN201410172509A CN103923639A CN 103923639 A CN103923639 A CN 103923639A CN 201410172509 A CN201410172509 A CN 201410172509A CN 103923639 A CN103923639 A CN 103923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lorophyll
modified
spinach
modified peanut
arachidis hypogae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725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23639B (zh
Inventor
王美玲
孟国文
黄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4101725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236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23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3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23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36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改性花生壳为叶绿素a修饰于蜂窝状的、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的碱改性花生壳上;方法为先将碾碎的菠菜叶加入丙酮和乙醇的混液中搅拌得到混合物,再将其加入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之后,先使用蒸馏水清洗混合溶液后静置分层,并分离其中的石油醚层,得到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再依次对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Al2O3色谱柱、提取并分离叶绿素,得到叶绿素a,最后,先将花生壳置于NaOH溶液中浸泡得到碱改性花生壳,再将其置于叶绿素a溶液中吸附反应,制得目的产物。它可广泛地应用于饮用水、食品、环境等相关领域含有Hg2+样品的快速实时检测。

Description

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花生壳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是一种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汞(Hg)通常以无机汞或甲基汞的形式存在,因而很容易被人们的皮肤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所吸收。Hg2+能够沿着生物链的浓度不断地被放大,具有生物累积性,最终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人体中的汞含量超标将会引起呼吸衰竭、肝肾损害等严重的后果;因此,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对Hg2+的痕量检测至关重要。近期,人们为了探测汞离子,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在“金属叶绿素荧光性在金属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中的应用”(《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月,第35卷第1期,第88~91页)一文的2.1节——过渡金属叶绿素的荧光特性中公开了叶绿素分子结合了过渡金属元素后,大多表现为荧光减弱或荧光猝灭。然而,这种叶绿素结合过渡金属离子后的荧光特性虽也展示出了其减弱或猝灭的现象,却离实际探测汞离子的应用相距甚远,首先,基于过渡金属众多的事实,人们难以从众多的过渡金属离子中有选择性地探测汞离子;其次,要对汞离子的痕量进行检测,就需探针要有较高的灵敏度,而现有的叶绿素结合过渡金属离子后的荧光减弱或荧光猝灭的特性均难以有效地对汞离子的浓度进行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水溶液中Hg2+探测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荧光传感材料——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上述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上述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用途。
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包括叶绿素,特别是,
所述叶绿素为叶绿素a,所述叶绿素a修饰于碱改性花生壳上;
所述碱改性花生壳为蜂窝状,其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为解决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上述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制备方法包括固-液萃取法,特别是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先按照重量比为3.5~4.5:4.5~5.5的比例,将碾碎的菠菜叶加入丙酮和乙醇的混液中搅拌至少4h,其中,混液中的丙酮和乙醇的体积比为7.5~8.5:1,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加入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液中的石油醚和丙酮的体积比为9.5~10.5:1,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先使用蒸馏水清洗混合溶液后静置分层,并分离其中的石油醚层,得到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再依次对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Al2O3色谱柱、提取并分离叶绿素,得到叶绿素a;
步骤3,先将花生壳置于浓度为0.8~1.2mol/L的NaOH溶液中,于55~65℃下浸泡反应至少48h,得到碱改性花生壳,再将碱改性花生壳置于浓度为10-3~10-5mol/L的叶绿素a溶液中吸附反应至少4h,制得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
作为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地,在将菠菜叶碾碎前,先对其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1~3次;避免了杂质的引入。
优选地,在花生壳碱改性前,先对其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并干燥;避免了杂质的引入。
优选地,在碱改性花生壳上修饰叶绿素a之前,先对其使用去离子水清洗1~3次后干燥;确保了目的产物的品质。
为解决本发明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为:上述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用途为,
使用荧光光谱仪记录在波长为440~480nm的激发光源的激发之下的置于浓度为0~19×10-8mol/L的Hg2+水溶液中的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在495~800nm波长处的荧光光谱强度,由该荧光光谱强度得出Hg2+水溶液中Hg2+的含量。
作为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用途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地,荧光光谱的积分强度I与[Hg2+](Hg2+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为I=2.896-0.079×108[Hg2+];确保了检测的精确性。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对制得的目的产物分别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进行表征,由其结果可知,目的产物为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的蜂窝状碱改性花生壳上修饰有叶绿素a。这种由碱改性花生壳上修饰有叶绿素a的目的产物,既由于碱改性花生壳为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的蜂窝状骨架,而使其具有了较高的比表面积;又因碱改性花生壳上修饰的叶绿素a而使其与汞离子结合后有了荧光淬灭特性,更由于碱性花生壳与叶绿素a的整合而使其成为了使用便捷的荧光传感材料。
其二,将制得的目的产物作为荧光传感材料,经对含有相同浓度的不同金属离子的溶液和含有不同浓度的Hg2+的水溶液进行多次多批量的测试,目的产物对溶液中Hg2+的探测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当[Hg2+]低至10-9mol/L时仍能探测到,且根据Hg2+的荧光强度与一定浓度范围内水溶液中Hg2+的浓度成近似的线性关系,精确地探测浓度在0~19×10-8mol/L范围内的Hg2+
目的产物的实验过程、传感机理和实际应用的验证如下:
1.Hg2+对叶绿素a的荧光淬灭
将提取的叶绿素a配制成浓度为10-5mol/L的溶液,分别将相同浓度的各种常见金属离子溶液(10-5mol/L)加入到叶绿素a溶液中,在波长为460nm的光源激发下,记录其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获知Hg2+和Fe2+均可以淬灭叶绿素a的荧光。因此,要实现对Hg2+的选择性荧光检测,就需要排除Fe2+的干扰。
2.将碱改性花生壳分别置于起始浓度相同的Hg2+溶液和Fe2+溶液中,经过相同的吸附时间后,结果如下表所示,
吸附时间 Hg2+ Fe2+
0min [Hg2+]=1.255ppm [Fe2+]=1.255ppm
5min [Hg2+]=0.4487ppm [Fe2+]=1.106lppm
15min [Hg2+]=0.4627ppm [Fe2+]=0.9517ppm
45min [Hg2+]=0.4433ppm [Fe2+]=0.9233ppm
3h [Hg2+]=0.4376ppm [Fe2+]=0.8887ppm
2days [Hg2+]=0.3047ppm [Fe2+]=0.8673ppm
。由其结果可知,Hg2+溶液的浓度明显地小于Fe2+溶液的浓度,显示出经过碱处理后的花生壳对Hg2+的吸附量更大,即对Hg2+具有选择性地吸附作用,由此可将其用于对Hg2+的选择性荧光检测。
将碱改性前、后的花生壳分别置于起始浓度相同的Hg2+溶液中,经过相同的吸附时间后,结果如下表所示,
Hg2+吸附时间 碱处理的花生壳 未处理的花生壳
0min [Hg2+]=1.255ppm [Hg2+]=1.255ppm
5min [Hg2+]=0.4487ppm [Hg2+]=0.0.7554ppm
15min [Hg2+]=0.4627ppm [Hg2+]=0.7281ppm
45min [Hg2+]=0.4433ppm [Hg2+]=0.7115ppm
3h [Hg2+]=0.4376ppm [Hg2+]=0.6890ppm
2days [Hg2+]=0.3047ppm [Hg2+]=0.4273ppm
。由其结果可知,经过碱处理后的花生壳对Hg2+的吸附量明显地得到了提高,并且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也明显地缩短了。这一方面有利于在花生壳表面实现Hg2+的富集,实现对低浓度hg2+的痕量检测,提高检测灵敏度;另一方面也缩短了检测所需要的时间,为Hg2+的快速检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目的产物对Hg2+的选择性
将目的产物置于含有相同浓度的不同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由获得的荧光光谱图可知,在将叶绿素a修饰到碱改性花生壳后,Fe2+对Hg2+荧光检测的影响明显减弱,因此相比较溶液中的叶绿素a,目的产物对Hg2+有更好的选择性。
4.目的产物的荧光淬灭法检测Hg2+
将目的产物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Hg2+的水溶液中,由获得的荧光光谱图以及相应的滴定曲线可知,在波长为460nm的光源激发下,目的产物在495~800nm波长范围内有一强的发光峰,且其荧光强度随着Hg2+浓度的增大而减弱。因此,根据这一波长范围内的荧光光谱的积分强度随着Hg2+浓度变化的现象,实现了对Hg2+浓度的痕量探测,并得出目的产物在495~800nm波长范围内的荧光光谱的积分强度I与[Hg2+]之间的线性关系如下式所示:
I=2.896-0.079×108[Hg2+]([Hg2+]范围为0~19×10-8mol/L),该式可作为定量分析水溶液中Hg2+含量的标准。
5.传感机理
在将叶绿素a修饰到碱改性花生壳后,Fe2+对叶绿素a的荧光淬灭效果明显地减弱了,其缘由为碱改性花生壳对Fe2+和Hg2+吸附、富集程度有差别所致。如上所述,对于起始浓度相同的Hg2+溶液和Fe2+溶液,经过碱改性的花生壳吸附相同的时间后,Hg2+的浓度明显地小于Fe2+的浓度,也就是说经过碱处理后的花生壳对Hg2+的吸附量更大、对Hg2+具有选择性地吸附作用,因而其可实现对Hg2+的选择性荧光检测。
为了进一步研究Hg2+引起叶绿素a荧光淬灭的机理,分别测试了含有不同浓度的Hg2+的叶绿素a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其结果显示出,Hg2+的加入没有引起叶绿素a吸收峰位的移动,由此证明了叶绿素a分子与Hg2+之间没有通过配位络合形成新的化合物。在当前的实验条件下,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叶绿素a分子与Hg2+之间主要的相互作用应该是氧化还原反应。叶绿素a分子与Hg2+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了叶绿素a分子的数量减少,吸收强度变弱,荧光强度也相应的减小;因此,通过荧光淬灭法完全能实现对Hg2+的痕量探测。
6.实际应用的验证
为了验证目的产物的实际应用性,分别采集不同湖泊中的环境水样品配制了含有不同浓度Hg2+的溶液,将目的产物置于该溶液中,并记录其荧光强度随Hg2+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根据I=2.896-0.079×108[Hg2+]中荧光强度I与Hg2+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实验浓度,并将其与理论浓度——实际配制的Hg2+的浓度作比较,其结果为实验值与理论值间的误差小于2%,证明了目的产物对Hg2+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具有极好的实际应用性;此外,湖水中的水藻、泥沙等杂质的存在均没有对Hg2+的荧光检测造成影响,表明了目的产物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和实际应用前景。
其三,制备方法简单、科学、有效,不仅制得了对水溶液中Hg2+探测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目的产物——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还使其具有了对水溶液中的Hg2+具有极高的选择性、灵敏度和可靠性探测的性能;更有着制备过程简单快捷、安全环保,因原材料菠菜和花生壳均来自天然的生物体而成本低廉的特点;从而使目的产物极易于工业化制备和商业化应用于饮用水、食品、环境等相关领域含有Hg2+样品的快速实时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对碱改性处理后的花生壳使用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SEM图像显示出碱改性处理后的花生壳为蜂窝状。
图2是向浓度为10-5mol/L的叶绿素a溶液中滴加浓度为10-5mol/L的不同金属离子溶液后,使用荧光光谱仪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谱图中圆圈内的峰为除Hg2+和Fe2+之外的含和未含其它金属离子的叶绿素a的荧光谱线。
图3是将制得的目的产物置于相同浓度的不同金属离子溶液中后,使用荧光光谱仪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谱图中圆圈内的峰为除Hg2+和Fe2+之外的空白金属离子溶液和其它金属离子溶液的目的产物的荧光谱线。
图4是将目的产物置于不同浓度的Hg2+溶液中后,在波长为460nm的激发光源的激发之下,使用荧光光谱仪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中,图4a为其荧光光谱图,图4b为图4a相对应的滴定曲线。
图5是向浓度为10-4mol/L的叶绿素a溶液中不断滴加Hg2+溶液后,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
图6是将目的产物置于采集不同湖泊中环境水样品配制的含有不同浓度Hg2+的溶液中,使用荧光光谱仪表征后,根据I=2.896-0.079×108[Hg2+]中荧光光谱的积分强度I与Hg2+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实验值,并将其与理论值——实际配制的Hg2+水溶液的浓度的对比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从市场购得或用常规方法制得:
碾碎的菠菜叶;丙酮;乙醇;石油醚;无水硫酸钠;Al2O3色谱柱;氢氧化钠(NaOH)溶液;蒸馏水;去离子水。
在将菠菜叶碾碎前,先对其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1~3次。
接着,
实施例1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先按照重量比为3.5:5.5的比例,将碾碎的菠菜叶加入丙酮和乙醇的混液中搅拌4h;其中,混液中的丙酮和乙醇的体积比为7.5:1,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加入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液中的石油醚和丙酮的体积比为9.5:1,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先使用蒸馏水清洗混合溶液后静置分层,并分离其中的石油醚层,得到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再依次对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Al2O3色谱柱、提取并分离叶绿素,得到叶绿素a。
步骤3,先对花生壳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并干燥后,将其置于浓度为0.8mol/L的NaOH溶液中,于55℃下浸泡反应52h,得到近似于图1所示的碱改性花生壳。再对碱改性花生壳使用去离子水清洗1次并干燥后,将其置于浓度为10-3mol/L的叶绿素a溶液中吸附反应6h,制得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
实施例2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先按照重量比为3.8:5.3的比例,将碾碎的菠菜叶加入丙酮和乙醇的混液中搅拌4.5h;其中,混液中的丙酮和乙醇的体积比为7.8:1,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加入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液中的石油醚和丙酮的体积比为9.8:1,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先使用蒸馏水清洗混合溶液后静置分层,并分离其中的石油醚层,得到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再依次对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Al2O3色谱柱、提取并分离叶绿素,得到叶绿素a。
步骤3,先对花生壳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并干燥后,将其置于浓度为0.9mol/L的NaOH溶液中,于58℃下浸泡反应51h,得到近似于图1所示的碱改性花生壳。再对碱改性花生壳使用去离子水清洗2次并干燥后,将其置于浓度为5×10-4mol/L的叶绿素a溶液中吸附反应5.5h,制得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
实施例3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先按照重量比为4:5的比例,将碾碎的菠菜叶加入丙酮和乙醇的混液中搅拌5h;其中,混液中的丙酮和乙醇的体积比为8:1,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加入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液中的石油醚和丙酮的体积比为10:1,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先使用蒸馏水清洗混合溶液后静置分层,并分离其中的石油醚层,得到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再依次对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Al2O3色谱柱、提取并分离叶绿素,得到叶绿素a。
步骤3,先对花生壳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并干燥后,将其置于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中,于60℃下浸泡反应50h,得到如图1所示的碱改性花生壳。再对碱改性花生壳使用去离子水清洗2次并干燥后,将其置于浓度为104mol/L的叶绿素a溶液中吸附反应5h,制得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
实施例4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先按照重量比为4.3:4.8的比例,将碾碎的菠菜叶加入丙酮和乙醇的混液中搅拌5.5h;其中,混液中的丙酮和乙醇的体积比为8.3:1,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加入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液中的石油醚和丙酮的体积比为10.3:1,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先使用蒸馏水清洗混合溶液后静置分层,并分离其中的石油醚层,得到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再依次对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Al2O3色谱柱、提取并分离叶绿素,得到叶绿素a。
步骤3,先对花生壳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并干燥后,将其置于浓度为1.1mol/L的NaOH溶液中,于63℃下浸泡反应49h,得到近似于图1所示的碱改性花生壳。再对碱改性花生壳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并干燥后,将其置于浓度为5×10-5mol/L的叶绿素a溶液中吸附反应4.5h,制得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
实施例5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先按照重量比为4.5:4.5的比例,将碾碎的菠菜叶加入丙酮和乙醇的混液中搅拌6h;其中,混液中的丙酮和乙醇的体积比为8.5:1,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加入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液中的石油醚和丙酮的体积比为10.5:1,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先使用蒸馏水清洗混合溶液后静置分层,并分离其中的石油醚层,得到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再依次对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Al2O3色谱柱、提取并分离叶绿素,得到叶绿素a。
步骤3,先对花生壳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并干燥后,将其置于浓度为1.2mol/L的NaOH溶液中,于65℃下浸泡反应48h,得到近似于图1所示的碱改性花生壳。再对碱改性花生壳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并干燥后,将其置于浓度为10-5mol/L的叶绿素a溶液中吸附反应4h,制得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
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用途为,
使用荧光光谱仪记录在波长为440~480nm的激发光源的激发之下的置于浓度为0~19×10-8mol/L的Hg2+水溶液中的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在495~800nm波长处的荧光光谱强度,由该荧光光谱强度得出如图3、图4和图6所示的Hg2+水溶液中Hg2+的含量;其中,荧光光谱的积分强度I与[Hg2+]之间的线性关系为I=2.896-0.079×108[Hg2+]。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包括叶绿素,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绿素为叶绿素a,所述叶绿素a修饰于碱改性花生壳上;
所述碱改性花生壳为蜂窝状,其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制备方法,包括固-液萃取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先按照重量比为3.5~4.5:4.5~5.5的比例,将碾碎的菠菜叶加入丙酮和乙醇的混液中搅拌至少4h,其中,混液中的丙酮和乙醇的体积比为7.5~8.5:1,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加入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液中的石油醚和丙酮的体积比为9.5~10.5:1,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先使用蒸馏水清洗混合溶液后静置分层,并分离其中的石油醚层,得到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再依次对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Al2O3色谱柱、提取并分离叶绿素,得到叶绿素a;
步骤3,先将花生壳置于浓度为0.8~1.2mol/L的NaOH溶液中,于55~65℃下浸泡反应至少48h,得到碱改性花生壳,再将碱改性花生壳置于浓度为10-3~10-5mol/L的叶绿素a溶液中吸附反应至少4h,制得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将菠菜叶碾碎前,先对其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1~3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花生壳碱改性前,先对其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并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碱改性花生壳上修饰叶绿素a之前,先对其使用去离子水清洗1~3次后干燥。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使用荧光光谱仪记录在波长为440~480nm的激发光源的激发之下的置于浓度为0~19×10-8mol/L的Hg2+水溶液中的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在495~800nm波长处的荧光光谱强度,由该荧光光谱强度得出Hg2+水溶液中Hg2+的含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的用途,其特征是荧光光谱的积分强度I与[Hg2+]之间的线性关系为I=2.896-0.079×108[Hg2+]。
CN201410172509.4A 2014-04-25 2014-04-25 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236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2509.4A CN103923639B (zh) 2014-04-25 2014-04-25 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2509.4A CN103923639B (zh) 2014-04-25 2014-04-25 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3639A true CN103923639A (zh) 2014-07-16
CN103923639B CN103923639B (zh) 2015-11-18

Family

ID=51142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7250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23639B (zh) 2014-04-25 2014-04-25 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2363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1437A (zh) * 2015-08-25 2015-11-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从钝顶螺旋藻制备高纯度叶绿素a的方法
CN116178382A (zh) * 2023-03-14 2023-05-30 河北昱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铜钠盐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7680A2 (en) * 2005-12-05 2007-06-14 Guava Technologies Particle-based analyte characterization
CN101772701A (zh) * 2007-06-08 2010-07-07 奎斯特诊断投资公司 通过差分带电荷微粒迁移率进行脂蛋白分析
CN102654460A (zh) * 2011-03-02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聚吡咯、异硫氰酸荧光素与多孔氧化铝组成的复合传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084073A (zh) * 2011-10-31 2013-05-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411943A (zh) * 2013-09-02 2013-11-27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基于藻红B的荧光淬灭法或比色法检测Ag+、Hg2+和Fe3+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7680A2 (en) * 2005-12-05 2007-06-14 Guava Technologies Particle-based analyte characterization
CN101772701A (zh) * 2007-06-08 2010-07-07 奎斯特诊断投资公司 通过差分带电荷微粒迁移率进行脂蛋白分析
CN102654460A (zh) * 2011-03-02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聚吡咯、异硫氰酸荧光素与多孔氧化铝组成的复合传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084073A (zh) * 2011-10-31 2013-05-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411943A (zh) * 2013-09-02 2013-11-27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基于藻红B的荧光淬灭法或比色法检测Ag+、Hg2+和Fe3+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丽超,等: "活性绿19修饰花生壳粉微球的制备及对溶菌酶的吸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袁红雁,等: "叶绿素乙醇溶液荧光熄灭法定性鉴定Hg2+",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1437A (zh) * 2015-08-25 2015-11-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从钝顶螺旋藻制备高纯度叶绿素a的方法
CN116178382A (zh) * 2023-03-14 2023-05-30 河北昱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铜钠盐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3639B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103861A4 (en) Preparation of chicken feather nitrogen-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 based fluorescent probes and paraquat detection method
CN108485661B (zh) 一种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41491A (zh) 一种用荧光试纸检测大气污染物so2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CN106905538A (zh) 一种含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hao et al. A facile intracellular fluorescent probe for detection of hydrazine and its application
CN100498287C (zh) 检测羟基自由基的纳米银分光光度法
CN102706723B (zh) 用于农产品中重金属汞快速检测的前处理试剂及方法
CN110975807A (zh) 一种磁性生物质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439317A (zh) 基于目标铕-有机框架材料的荧光探针、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03923639B (zh) 菠菜叶绿素修饰的改性花生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267012A (zh) 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荧光猝灭检测高锰酸钾的方法
CN104132920A (zh) 一种荧光猝灭测定Ag+或F-的方法
CN103217416B (zh) 检测二价汞离子的检测组合物、方法与试剂盒
CN103084073B (zh) 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236397A (zh) 碳量子点-石墨烯纳米片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Zheng et al. Development of trichloroethylene gaseous sensor utilizing ZnO–Y 2 O 3 as nanocatalyst based on thermal desorption/cataluminescence
Wei et al. Struc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light and heavy rare earth elment binding chlorophylls in naturally grown fern Dicranopteris linearis
CN110836881A (zh) 石墨相氮化碳/金纳米粒子比色荧光检测抗生素的方法
CN104914061A (zh) 一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农产品中铊含量的方法
CN103969323A (zh) 一种利用75AS16O+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As的方法
CN109254067B (zh) 一种基于罗丹明b/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175673A (zh) 一种总硒含量的检测方法
Zhu et al. Application of soluble membrane filter in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race levels of cadmium, copper, lead and zinc in food additive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CN104458723A (zh) 利用比色固相萃取检测低浓度银离子的方法
CN110487765A (zh) 一种稀土荧光探针作为预制试剂的cod快速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