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6549A - 120呼救系统设计方法及急救呼叫系统装置 - Google Patents

120呼救系统设计方法及急救呼叫系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6549A
CN103916549A CN201410113980.6A CN201410113980A CN103916549A CN 103916549 A CN103916549 A CN 103916549A CN 201410113980 A CN201410113980 A CN 201410113980A CN 103916549 A CN103916549 A CN 103916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d
emergency
emergency calls
inform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39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海瑞
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139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65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6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65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20呼救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需急救呼叫的人员发起急救呼叫,急救呼叫中心响应急救呼叫,同时系统自动通知呼叫人员的家属,急救呼叫中心根据急救资源使用状态统筹安排急救资源,急救资源收到急救任务并完成任务。本发明同时提出了一套急救系统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急救呼叫装置、加密信息数据中心、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急救经费数据管理中心、救护车辆/飞机终端、救护人员手持终端、通信装置、急救呼叫功能管理中心等。本发明简化了需急救呼叫的人员的呼叫请求步骤,且使得急救呼叫中心能够快速可靠的响应急救呼叫请求,并高效完成急救资源分配,保证了救护人员准确的到达急救地点完成急救任务。

Description

120呼救系统设计方法及急救呼叫系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发明涉及120呼救系统设计方法及急救呼叫系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120急救系统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对120急救需求会不断上升。但是目前我国的120急救系统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急救需要,需要新的120呼救装置以及急救平台的资源调度系统,在120紧急呼救受理、指令下达、救护资源调度和救护车/飞机及时到达等方面,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本系统适用于老人及孕妇等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尤其是空巢老人等。 
目前我国的120急救系统,采用的是急救需求者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然后再由急救中心的接线员安排急救人员和车辆去救援的方式。但是采用这种急救呼叫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如果需要急救的人员周围没有其它人,而急救人员手边没有通信工具;或者急救呼叫者无法准确表达使用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能的病因等情况,很有可能造成急救中心因无法确定使用者所处位置而延误最佳急救时机,同时,也延长了其它急救呼叫的接入时间。 
完整有效的急救呼叫系统应能够体现如下技术特征。首先,急救呼叫客户端应尽可能简化急救呼叫者的操作流程,并能够保证在室内外任何地点都能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可靠的呼救服务。其次,急救呼叫中心能够快速响应急救呼叫请求,并高效自动的完成急救资源调度与分配工作。再次,急救人员可以实时跟踪需急救人员的准确位置,确保准确到达。最后,需要完整可靠的急救服务数据库,存储需急救的人员的信息,并根据每次急救的实施情况维护信息数据库,确保急救 资源能够被高效利用,并保证需急救服务人员得到可靠的救护服务。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型专利的目的是提出一种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并设计一套急救呼叫装置,能够减少从急救呼叫到急救呼叫者与120急救中心接线员沟通使用者地理位置等情况,再到急救指令下发成功的时间;减少因路况不熟或地址不明确等原因造成的急救交通工具无法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降低因急救经费等问题造成急救延误的可能性。最终目的是提高紧急救援的速度,最大限度的保证求救的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技术方案 
本专利提出的120急救系统主要包含:急救呼叫装置、加密信息数据中心、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急救经费数据管理中心、救护车辆/飞机终端、救护人员手持终端、通信装置、急救呼叫功能管理中心等。 
急救呼叫装置包括:主急救呼叫装置(固定)、便携式急救呼叫分装置。急救呼叫装置被启动后,将发送急救呼叫装置唯一用户身份注册标识信息、详细地理位置等,以便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根据注册用户身份唯一标识信息获得急救呼叫者所处地理位置、以往病史、是否医保等信息,供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进行决策参考。 
急救呼叫装置有两种工作模式,室内模式和户外模式。主急救呼叫装置安装在居民家或公共场所中,其主要功能模块包含呼救模块、通信模块、通话模块、呼叫响应回告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等。便携式呼叫分装置由进行过信息注册的使用者使用,且使用者与便携式急救呼叫分装置一一对应,每一个便携式急救呼叫分装置存储特定的呼叫者信息。便携式急救呼叫分装置可以采用多种 佩戴方式,如:项链、手镯等,便携式急救呼叫分装置由呼叫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通话模块、定位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等组成。室内模式下,主急救呼叫装置是急救呼叫发起端,便携式急救呼叫分装置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与主急救呼叫装置连接。当便携式急救呼叫分装置完成与主装置匹配后,分装置使用者可以通过分装置的呼叫模块,发送急救信息、分装置使用者所在的地理位置,并可以与120急救中心接线员进行情况沟通。便携式呼叫分装置可以和不同的主急救呼叫装置匹配,但只能同时和一个主急救呼叫装置匹配,这样如果便携式呼叫分装置持有者,到达其它安装主急救呼叫装置的场所,可以通过所处位置的主急救呼叫装置,进行紧急呼救。户外模式下,由便携式呼叫分装置的定位模块进行位置获取工作,如果需要急救呼叫,则启动呼救功能,由通信模块将便携式呼叫分装置持有者的个人信息及位置信息传输到120急救系统,为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等提供操作依据。 
加密信息数据中心:主要存储急救呼叫者的家庭详细住址、重要亲友的通信方式、个人医保状态、病史等资料,通过加密算法,对这些资料信息进行加密,确保个人信息不外泄。 
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主要完成急救信息确认、急救呼叫的信息处理、急救指令下发、急救资源统筹规划、急救资源调度、最优路径规划、呼救者位置及信息显示等任务。 
急救经费数据管理中心是管理急救呼叫者预存的120急救系统使用经费或治疗预付费用的数据管理中心,120急救系统的使用者可以通过预存首次使用经费的方式,避免紧急情况发生后由于经费不足等问题,耽误紧急救援。同时,也可以预存治疗费用,预防发生突发事件,导致治疗资金不足,延误治疗时机等情况。 
救护车辆/飞机终端是安装在急救交通工具上的,用于接收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急救指令,它具备信息接收功能、电子地图导航 功能、目的地路径规划功能等。 
救护人员手持终端是救护人员离开救护车后,辅助引导救护人员到达目的地的终端,该终端提供急救呼叫者所在的具体地址,并接收急救中心发出的实时指令等。 
急救呼叫功能管理中心,负责管理急救呼叫装置的使用权限,一旦用户发生恶意浪费急救资源或恶意拖欠急救医疗费用的行为,可以终止其急救呼叫装置的使用权限,直到缴纳恶意浪费急救资源罚金或归还恶意欠款后,方可重新开通急救呼叫使用权限。 
本专利提出的120急救系统组成,可以视情况进行裁剪,采用梯次配置方案,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例如急救呼叫装置可只配备主急救呼叫装置(固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及急救呼叫系统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 
S1.需要急救服务的人员向120急救呼叫中心发送急救呼叫请求; 
S2.120急救中心受理急救呼叫后,系统向病患家属等发送急救呼叫通知消息,并同步发送阶段处理结果,同时向急救呼叫装置发送受理响应信号及段处理结果,期间120急救中心接线员可以与急救呼叫方进行沟通; 
S3.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根据急救呼叫使用者信息及急救资源信息,向急救交通工具和急救医务人员下发统筹后的急救指令。 
S4.急救交通工具和急救医务人员接收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分配的急救指令,执行急救任务; 
S5.完成急救任务,急救经费数据管理中心及急救呼叫功能管理中心更新使用者急救信息,并进行实时结算。使用者 
(三)有益效果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对120急救需求会不断上升。然而目前我国的120急救系统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急救需要,因此急需新的120呼救装置以及急救平台,在120紧急呼救受理、指令下达、救护资源调度和救护车/飞机及时到达等方面,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本系统适用于老人及孕妇等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尤其是空巢老人等。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方法及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可应用本发明方法及装置的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在图2所示应用场景中使用本发明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室内使用方式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b)是室外使用方式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及急救呼叫装置,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依照本发明方法及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S1.需急救服务的人员向120急救呼叫中心发送急救呼叫请求; 
本发明方法中需急救服务的人员通过急救呼叫装置向120急救呼叫中心发送急救呼叫请求。该急救呼叫装置由主急救呼叫装置和便携式呼叫分装置组成,使用时分为室内模式和户外模式。室内模式下,主急救呼叫装置是急救呼叫发起端,便携式呼叫分装置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与主急救呼叫装置连接。当便携式呼叫分装置完成与主装置匹配后,分装置使用者可以通过分装置的呼叫模块,发送急救信息和情况沟通。便携式呼叫分装置可以和不同的主急救呼叫装置匹配,但只 能同时和一个主急救呼叫装置匹配,这样如果便携式呼叫分装置持有者,到达其它安装主急救呼叫装置的场所,可以通过所处位置的主急救呼叫装置,进行紧急呼救。户外模式下,由便携式呼叫分装置的定位模块进行位置获取工作,如果需要急救呼叫,则启动呼救功能,由通信模块将便携式呼叫分装置持有者的个人信息及位置信息传输到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等操作。急救呼叫装置采用重复呼叫方式,直到120急救中心接收到急救呼叫并返回应答信息为止。 
S2.120急救中心受理急救呼叫后,系统向病患家属等发送急救呼叫通知消息,并同步发送阶段处理结果,同时向急救呼叫装置发送受理响应信号,期间120急救中心接线员可以与急救呼叫方进行沟通; 
120急救中心受理急救呼叫后,向急救呼叫装置发送受理响应信号。同时,在加密信息数据中心获取急救呼叫者的个人信息,并向其登记的家属等发送急救呼叫通知信息。当120急救中心发出急救呼叫受理信息后,将冻结急救经费数据管理中心使用者预存的相关急救经费,急救完成后,进行经费自动结算。 
考虑到可能存在多个急救需求同时到达的情况,急救受理可能存在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两种。一般情况是指单个急救呼叫或并发的急救呼叫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急救受理则按照先后顺序完成处理程序;特殊情况是指并发的急救呼叫者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同,则可以统筹急救资源,同时处理急救呼叫。 
对于原本没有生病而故意呼叫急救资源等恶意浪费急救资源的情况,加以急救金额翻倍的惩罚,并将相关信息记入急救呼叫功能管理中心的个人信用账户。 
S3.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根据急救呼叫使用者信息及急救资源信息,向急救交通工具和急救医务人员下发统筹后的急救指令; 
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根据紧急呼叫使用者的地理位置、急救 资源情况、路况等信息,自动对急救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出最佳实施方案,并将急救指令下发给最佳方案中的急救交通工具和急救医务人员,如果在通话过程中,获得新的信息,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人为对急救指令进行修改。急救指令中包括急救路径规划、急救器材配置、医务人员配置等信息。 
S4.急救交通工具和急救医务人员接收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分配的急救指令,执行急救任务; 
S5.完成急救任务,急救经费数据管理中心及急救呼叫功能管理中心更新使用者急救信息,并进行实时结算。使用者 
完成急救任务后,急救经费数据管理中心将对急救费用等进行实时结算,并将结算信息通知系统使用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3为本发明120急救呼叫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实施例中,急救呼叫装置1分为主急救呼叫装置101和便携式急救呼叫装置102,分别安装于注册地址的固定位置和配搭在人员身上。加密信息数据中心2、急救资源经费数据管理中心3、急救呼叫功能管理中心4及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心5设置在120急救中心。救护车辆/飞机终端6是安放在急救交通工具上。救护人员手持终端7由救护人员随身携带。 
其中,急救呼叫装置1分为主急救呼叫装置101和便携式急救呼叫装置102。主急救呼叫装置101固定安装在人员家中,包括呼救模块,通话模块,外部通信模块,呼叫响应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 信息处理模块等,存储使用者注册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并负责在室内完成急救呼叫请求。便携式急救呼叫装置102由呼叫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通话模块,外部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等组成,负责在户外发起急救呼叫请求。 
加密信息数据中心2由加密数据库组成,用于存储使用者家庭住址或急救呼叫装置的安装地址,重要亲友通信方式,个人医保信息,既往病史等资料,并进行信息加密,确保个人信息保密。 
急救资源经费数据管理中心3,用于管理使用者预存的120急救系统费用和预付资料费用信息。 
急救呼叫功能管理中心4根据用户急救和资料费用,及急救真实信息情况,管理急救呼叫装置的使用权限。 
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心5内置急救资源调度算法根据使用者位置和可用急救资源情况完成急救资源分配。 
救护车辆/飞机终端6配置在急救车辆/飞机上,自动接收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心5的任务分配信息,提示车辆/飞机驾驶人员急救路线。 
救护人员手持终端7用于为救护人员离车后提供使用者精确位置信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120呼救系统设计方法及急救呼叫系统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 
S1.需要急救服务的人员向120急救呼叫中心发送急救呼叫请求; 
S2.120急救中心受理急救呼叫后,系统向病患家属等发送急救呼叫通知消息,并同步发送阶段处理结果,同时向急救呼叫装置发送受理响应信号及段处理结果,期间120急救中心接线员可以与急救呼叫方进行沟通; 
S3.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根据急救呼叫使用者信息及急救资源信息,向急救交通工具和急救医务人员下发统筹后的急救指令。 
S4.急救交通工具和急救医务人员接收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分配的急救指令,执行急救任务; 
S5.完成急救任务,急救经费数据管理中心及急救呼叫功能管理中心更新使用者急救信息,并进行实时结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使用者家中需要安装具备通信功能急救呼叫装置;为了方便使用者操作,或在室外完成急救呼叫,可以在身上携带具备通信功能的急救呼叫装置。急救呼叫装置可用于发送使用者急救呼叫请求,并发送唯一用户身份注册标识信息。呼叫功能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如手机APP等形式,但为了保证急救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建议不采用手机APP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为了保证使用者在装备急救呼叫装置的其它室内场合同样可以完成急救服务呼叫请求,便携式分急救呼叫装置需具备和其它室内主急救呼叫装置匹配互联的能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S2中,在收到急救呼叫后,向急救呼叫装置发送受理信号,并及时向急救呼叫装置使用者的重要联系人发送急救呼叫通知信息并同步发送阶段处理结果。其中需要急救中心配置加密信息数据中心存储急救呼叫装置使用者的家庭住址或急救呼叫装置安装位置、急救呼叫装置使用者的重要亲友、个人医保及既往病史等信息;需配置急救经费数据管理中心,管理使用者预存的急救经费及急救经费的收入和支出等信息;需配置急救呼叫功能管理中心,管理急救呼叫装置的使用权限,一旦用户发生恶意浪费急救资源或恶意拖欠急救、治疗等医疗费用的行为,可以终止其急救呼叫装置的使用权限,直到缴纳恶意浪费急救资源罚金或归还恶意欠款后,方可重新开通急救呼叫使用权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考虑到可能存在多个急救需求同时到达的情况,急救受理可能存在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两种。一般情况是指单个或并发的急救呼叫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急救受理则按照先后顺序完成处理程序;特殊情况是指并发的急救呼叫者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同,则可以统筹急救资源,同时处理急救呼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为了保证急救中心能够根据急救呼叫发出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户外模式和室内模式)、实时路况以及可用资源状态等因素合理分配急救资源,急救中心需配置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枢,具备急救资源状态监控、急救资源资源优化调度分配、急救路线优化规划、急救资源优化管理等功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急救车辆/飞机中需配置移动终端,用于自动接收急救任务分配,同时显示最优路线规划结果、实时路况等内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0急救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S4中急救人员配置手持式终端,用于自动接收使用者精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随时接收120急救中心的最新信息。 
9.一种急救呼叫系统装置,分别设置于使用者家中、使用者身上,急救中心及急救车辆/飞机和救护人员身上,包括: 
急救呼叫装置负责在使用者发起急救呼叫请求,并接收呼叫应答。 
加密信息数据中心用于存储使用者急救呼叫装置使用者的家庭住址或呼叫装置安装地址,重要亲友通信方式,个人医保信息,既往病史等资料,并进行信息加密,确保个人信息保密。 
急救资源经费数据管理中心用于管理使用者预存120急救系统费用和预付资料费用信息。 
急救呼叫功能管理中心根据急救资源经费数据管理中心和急救医院反馈的经费使用信息,管理急救呼叫装置的使用权限。一旦用户发生恶意拖欠急救、治疗等医疗费用的行为,可以终止其急救呼叫装置的使用权限,直到归还恶意欠款后,方可重新开通急救呼叫使用权限。 
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心内资急救资源调度算法根据使用者位置和可用急救资源情况完成急救资源分配。 
救护车辆/飞机终端配置在急救车辆/飞机上,自动接收急救资源调度与控制中心的任务分配信息,提示车辆/飞机驾驶人员急救路线,并显示实时路况等信息。 
救护人员手持终端用于为救护人员离车后提供使用者精确位置信息,并接收120急救中心的最新信息。 
CN201410113980.6A 2014-03-25 2014-03-25 120呼救系统设计方法及急救呼叫系统装置 Pending CN1039165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3980.6A CN103916549A (zh) 2014-03-25 2014-03-25 120呼救系统设计方法及急救呼叫系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3980.6A CN103916549A (zh) 2014-03-25 2014-03-25 120呼救系统设计方法及急救呼叫系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6549A true CN103916549A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4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3980.6A Pending CN103916549A (zh) 2014-03-25 2014-03-25 120呼救系统设计方法及急救呼叫系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16549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9761A (zh) * 2015-10-28 2016-03-09 北京心专医永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一站式救助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6066931A (zh) * 2016-05-25 2016-11-02 张福林 一种主动式智能医疗急救系统
CN106651716A (zh) * 2016-10-08 2017-05-10 李国远 紧急呼救服务实现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8154937A (zh) * 2018-02-07 2018-06-12 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急救车用急救系统及急救方法
CN106297219B (zh) * 2015-05-19 2019-01-01 广州洁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院前应急救援方法
CN109587671A (zh) * 2018-12-12 2019-04-05 长沙环康科技有限公司 救援岛的管理及应援方法、终端、存储介质
CN112009712A (zh) * 2020-08-21 2020-12-01 深圳安航科技有限公司 直升机应急救援系统及其方法
CN113674842A (zh) * 2020-05-13 2021-11-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救援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9824A (zh) * 2012-06-29 2012-11-07 宗建平 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
US20130259030A1 (en) * 2010-02-25 2013-10-03 Wes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indication of certainty of location of origin of an internet protocol emergency cal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59030A1 (en) * 2010-02-25 2013-10-03 Wes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indication of certainty of location of origin of an internet protocol emergency call
CN102769824A (zh) * 2012-06-29 2012-11-07 宗建平 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沈玮: "天津市120医疗急救紧急呼叫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7219B (zh) * 2015-05-19 2019-01-01 广州洁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院前应急救援方法
CN105389761A (zh) * 2015-10-28 2016-03-09 北京心专医永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一站式救助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6066931A (zh) * 2016-05-25 2016-11-02 张福林 一种主动式智能医疗急救系统
CN106651716A (zh) * 2016-10-08 2017-05-10 李国远 紧急呼救服务实现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8154937A (zh) * 2018-02-07 2018-06-12 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急救车用急救系统及急救方法
CN108154937B (zh) * 2018-02-07 2021-05-07 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急救车用急救系统的急救方法
CN109587671A (zh) * 2018-12-12 2019-04-05 长沙环康科技有限公司 救援岛的管理及应援方法、终端、存储介质
CN113674842A (zh) * 2020-05-13 2021-11-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救援系统
CN112009712A (zh) * 2020-08-21 2020-12-01 深圳安航科技有限公司 直升机应急救援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6549A (zh) 120呼救系统设计方法及急救呼叫系统装置
US1167348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acilitating charging sessions for electric vehicles
KR101647834B1 (ko) 비콘을 이용한 대중교통 결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50032516A1 (en) Managing electric vehicle (ev) charging station usage
CN105513412A (zh) 一种基于蓝牙遥控车位锁的停车预约收费系统及其方法
CN107567606A (zh) 用于交通工具的引导系统及自动控制
CN104580363B (zh) 基于位置信息的自动化集群调度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835085A (zh) 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系统
CN103927789A (zh) 一种无人驾驶出租车系统
CN103150698A (zh) 出租车自动派遣系统
CN108256722B (zh) 一种电力信息通信派单手持终端
CA2942964A1 (en) Anomalous phenomena detector
JP2003050914A (ja) 保険契約システムおよび保険契約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のための携帯型端末装置
CN106530422A (zh) 一种适用性广泛而高效的停车场收费方法
CN103489308A (zh) 计算机实现的出租车预订系统
WO20101409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ommunication group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19798A (zh) 一种防止刷卡机移动到异地进行交易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77572A (zh) 出租车智能调度
CN103227823A (zh) 一种大型场合服务车辆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01122463A (zh) 一种实时路况更新导航系统及方法
KR20150124466A (ko)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택시운영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택시운영방법
CN102404738A (zh) 一种接入、退出wlan网络的方法、系统及认证服务器
CN102364505A (zh) 行业应用路径预约规划系统及方法
JP7206432B2 (ja) 飛行管理システム、飛行管理方法及び飛行管理プログラム
KR101436301B1 (ko) 스마트워치를 이용한 하이패스 서비스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