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9601B - 高压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高压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9601B
CN103889601B CN201180074277.3A CN201180074277A CN103889601B CN 103889601 B CN103889601 B CN 103889601B CN 201180074277 A CN201180074277 A CN 201180074277A CN 103889601 B CN103889601 B CN 103889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overflow valve
pump
cleaning appliance
bypass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42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9601A (zh
Inventor
马库斯·菲舍尔
于尔根·克洛普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fred Kaercher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lfred Kaercher SE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fred Kaercher SE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Alfred Kaercher SE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3889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9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9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96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 B08B3/026Cleaning by making use of hand-held spray guns; Fluid preparations therefo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压清洁设备(10、220),其包括电动马达(14)和泵(12),其中,泵(12)带有至少一个泵腔(44),至少一个能来回运动的活塞(46、48)探入到所述泵腔内且所述泵腔通过入口阀(56)与抽吸管路(58)连接并通过出口阀(62)与压力管路(68)连接。泵(12)具有第一旁通管路(96),其中布置有第一溢流阀(98),该第一溢流阀根据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状态参数自动地关闭和打开。电动马达(14)能根据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流动速率自动地接通和关断。为了降低高压清洁设备的能耗,泵(12)具有第二旁通管路(160),其中布置有第二溢流阀(128),其关闭件(146)能手动地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Description

高压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清洁设备,其带有电动马达和泵,其中,泵具有至少一个泵腔,至少一个能来回运动的活塞探入所述泵腔中并且所述泵腔通过入口阀与抽吸管路连接且通过出口阀与压力管路连接,并且其中,泵具有第一旁通管路,压力管路通过该旁通管路与抽吸管路连接且在该旁通管路中布置有第一溢流阀,其中,第一溢流阀的关闭件根据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状态参数能自动地在关闭第一旁通管路的关闭位置和释放第一旁通管路的打开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并且诶其中,电动马达根据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流动速率能自动地接通和关断。
背景技术
这种高压清洁设备由公开文本DE102009049096A1公知。借助其帮助可以将清洁流体例如水置于压力下并紧接着例如通过能连接在压力管路上的压力软管和布置在压力软管的自由端部上的喷头来对准物体。喷头例如喷枪可以由使用者手动地打开和关闭。在喷头关闭时,由泵输送的清洁流体可以在循环中导引,也就是说,清洁流体可以从压力管路再次引回到抽吸管路。由此可以降低压力管路中的压力并减小泵的机械负荷。为了在喷头关闭时实现循环运行,压力管路通过第一旁通管路与抽吸管路连接并且在第一旁通管路中布置有第一溢流阀。若喷头被打开,那么由泵输送的清洁流体流过压力管路。由此,第一溢流阀的关闭件自动过渡到其关闭位置,从而压力管路和抽吸管路之间通过第一旁通管路的流动连接被中断。若喷头被关闭,那么清洁流体就不能再流过压力管路。这造成了第一溢流阀的关闭件自动占据其打开位置。由此,第一溢流阀释放了压力管路和抽吸管路之间通过第一旁通管路的流动连接,从而清洁流体能够在循环中导引。若紧接着再次打开喷头,那么清洁流体再次流过压力管路并且第一溢流阀的关闭件自动占据其关闭位置,从而压力管路和抽吸管路之间通过第一旁通管路的流动连接再次中断。第一溢流阀的转变因此根据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来进行。清洁流体的流动速率用作状态参数。
第一溢流阀的关闭件的控制可以例如借助调整环节来进行,该调整环节与第一溢流阀的关闭件连接并根据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状态参数将关闭件移动到其关闭位置或其打开位置。
为了在喷头关闭时减小高压清洁设备的能耗,驱动泵的电动马达能根据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流动速率自动地接通和关断。为此,第一溢流阀的关闭件在由DE102009049096A1公知的泵中刚性地与开关挺杆连接,该开关挺杆操纵开关元件来接通和关断泵。通过操纵开关挺杆,电动马达以及在其帮助下还有泵都可以被触发和关闭。若在泵的压力管路中的液体流动通过关闭布置在压力软管的自由端部上的喷头而被中断,那么这一方面会导致,第一溢流阀释放压力管路和抽吸管路之间通过第一旁通管路的流动连接并由此降低了在压力管路中的压力。另一方面,以这种方式将开关挺杆移动到第一开关位置,从而与该开关挺杆处于作用连接的开关元件切断电动马达。若喷头再次被打开,那么处在压力管路中和压力软管中的液体可以通过喷头排出。在压力管路中的与之连通的液体流会使第一溢流阀再次占据其关闭位置并且电动马达被再次触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下地改进类属的高压清洁设备,即,可以进一步减小其能耗。
该技术问题在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高压清洁设备中按照本发明以如下方式来解决,即,泵具有第二旁通管路,其从压力管路通向抽吸管路导引并在该旁通管路中布置有第二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能手动地在关闭第二旁通管路的关闭位置和释放第二旁通管路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泵因此具有两个旁通管路,它们分别实现了从压力管路到抽吸管路的流动连接并且在这两个旁通管路中各布置有一个溢流阀。布置在第一旁通管路中的溢流阀根据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状态参数例如根据清洁流体的压力或流动速率来打开和关闭。一旦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低于下极限值,则第一溢流阀可以例如释放第一旁通管路,而一旦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超过预定的最大值,则第一溢流阀可以阻断第一旁通管路。第一溢流阀的关闭件在此可以与用于接通和关断泵的第一开关元件联接,从而一旦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流动速率低于预定的最小值,泵就可以自动地关断。作为备选可以规定,一旦压力管路中的清洁流体的压力超过预定的最大值,那么第一溢流阀就释放第一旁通管路,并且当在压力管路中的清洁流体的压力低于预定的最小值时,第一溢流阀就可以阻断第一旁通管路。泵可以如之前所述的那样与清洁流体的压力无关地根据清洁流体的流动速率来接通和关断。
使用者可以在需要时与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状态参数无关地手动释放和中断压力管路和抽吸管路之间的流动连接。为此,使用第二旁通管路,其中布置有第二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能手动地在关闭第二旁通管路的关闭位置和释放第二旁通管路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能手动地操纵的第二溢流阀给予了使用者如下的可能性,即,在泵的持续的工作运行中将一部分输送的清洁流体从压力管路经由第二旁通管路引回到抽吸管路。所输送的清洁流体的剩余部分可以通过压力管路排出并例如对准待清洁的物体。使用者因此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将所有由泵来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对准物体或是否仅将一部分由泵输送的清洁流体对准物体。例如在容易清洁的物体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后者,针对于此,一部分由泵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就已经足够将污物清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将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移动到其打开位置并由此释放从压力管路经由第二旁通管路到抽吸管路的流动连接。这又使得泵的水耗降低。此外也降低了泵的能耗,因为当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占据其打开位置并且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能够通过第二旁通管路流向抽吸管路时,抽吸管路中的压力上升。基于抽吸管路中的这种压力提高,泵将清洁流体置于压力下所需的能耗要比在第二溢流阀关闭的情况中小。
因此,按本发明的泵的特征在于,根据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状态参数通过第一旁通管路将从压力管路到抽吸管路的流动路径释放,并且可以与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状态参数无关地通过第二旁通管路手动地提供从压力管路到抽吸管路的流动路径。这给予了使用者如下的可能性,即,选择性地将100%的由泵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通过压力管路对准物体,或将少于100%的清洁流体对准物体。
有利的是,在第二溢流阀打开时,可以将大约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由泵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引回抽吸管路。
尤其可以规定,在第二溢流阀打开时,将大约20%的由泵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从压力管路经由第二旁通管路引回抽吸管路,也就是说,大约20%的由泵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在循环中导引。
第一旁通管路形成了从压力管路到抽吸管路的第一流动路径。第二旁通管路优选形成了从压力管路到抽吸管路的独立于第一流动路径的第二流动路径。
为了简化泵的操作,有利的是,泵包括能手动操纵的且具有多个操纵位置的操纵装置,其中,借助该操纵装置能接通和关断泵的电动马达并能打开和关闭第二溢流阀。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可以借助惟一的操纵装置来接通和关断泵,也可以选择性地中断和释放从压力管路通过第二旁通管路到抽吸管路的流动路径。操纵装置为此具有多个操纵位置。操纵位置实现了关断泵或以不同的运行方式运行泵。在第一运行方式中可以将100%的由泵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通过压力管路排出并且泵如之前已经阐释的那样可以根据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自动地接通和关断。在第二种运行方式中,泵同样可以自动地根据流过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来接通和关断,不过,在第二种运行方式中,由泵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的一部分也在喷头打开时在循环中导引,也就是说,由泵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的一部分通过第二旁通管路直接从压力管路引回到抽吸管路。
可以规定,操纵装置具有操纵元件,该操纵元件可以选择性地在关断泵的第一操纵位置、接通泵且关闭第二溢流阀的第二操纵位置和接通泵且打开第二溢流阀的第三操纵位置之间来回运动。操纵元件可以例如按开关的类型来关断,该开关具有多个开关位置。在第一操纵位置,可以关闭第二溢流阀。
有利的是,操纵元件构造成转动开关。
在按本发明的泵的有利的实施形式中,操纵元件包括能转动地支承的开关轴,其与高压清洁设备的开关元件联接且与第二溢流阀联接。开关轴可以由使用者手动地绕其纵轴线转动。在第一转动位置,电动马达可以由与开关轴联接的开关元件关断。第二溢流阀可以在这个开关位置占据其关闭位置,例如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在第二转动位置,电动马达可以被接通,此时第二溢流阀被关闭,并且在第三转动位置,电动马达可以被接通且第二溢流阀可以被打开。泵的操作在这种设计方案中变得尤为简单。
开关轴优选与泵的开关元件直接连接并通过至少一个联接元件与第二溢流阀联接。开关轴因此可以形成转动开关的构件,以该旋转开关可以手动地接通和关断高压清洁设备。此外,开关轴还用来操纵第二溢流阀,从而这个溢流阀可以由使用者手动地打开和关闭,以便能够通过第二旁通管路释放流动路径。
开关轴与第二溢流阀的联接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以如下方式,即,在开关轴上布置有开关凸轮,其根据开关轴的转动位置与至少一个联接元件配合作用,其中,通过该联接元件能将开关轴的运动传递给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根据开关轴占据哪个转动位置而可以将开关轴的运动传递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运动的传递通过至少一个联接元件进行。这给予了使用者如下的可能性,即,开关轴从关断泵的第一转动位置出发扭转到接通泵的第二开关位置,其中,开关轴的转动运动不传递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上。开关轴从第二转动位置到第三转动位置的转动运动通过联接元件传递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上,从而在开关轴的第三转动位置,泵保持接通并同时释放从压力管路经由第二旁通管路到抽吸管路的流动连接。
作为备选,开关轴与第二溢流阀的联接可以借助滑槽(Kulisse)进行,该滑槽布置在开关轴上并且联接元件与该滑槽配合作用,其中,通过联接元件可以将开关轴的运动传递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上。滑槽可以例如设计成围绕开关轴的套筒的形式,该套筒在其外侧具有按螺距类型构造的滑动面或槽,滑块滑动地贴靠该滑动面或槽,其中,滑块布置在联接元件上,该联接元件将滑块的运动传递给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若刚性地与开关轴相连的滑槽绕开关轴的纵轴线扭转,那么滑块实施关于开关轴的纵轴线的轴向运动,并且这种轴向运动可以借助至少一个联接元件传递给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从而这个关闭件从关闭位置出发通过开关轴的转动运动过渡到其打开位置。
特别有利的是,操纵装置的操纵元件通过摇杆与第二溢流阀联接。摇杆形成了力转化器,从而当使用者仅以较小的力加载操纵元件时,较大的力能够施加到第二溢流阀上。泵的操作由此得到进一步简化。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形式中,摇杆布置在泵的泵壳体的外侧。这简化了摇杆的安装。
有利的是,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能移动地支承并且摇杆与能移动的关闭件配合作用。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因此可以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来回移动。用于移动关闭件所需的力可以由摇杆施加到关闭件上。摇杆又与操纵装置的操纵元件配合作用。摇杆例如可以贴靠开关凸轮或滑槽,滑槽紧固在开关轴上。
特别有利的是,摇杆借助弹簧元件朝着操纵元件的方向预紧。
有利的是,摇杆能绕枢转轴线枢转地支承在泵上。枢转轴线优选平行于或垂直于泵的活塞的纵轴线地取向。
摇杆在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具有长的杆臂和短的杆臂,其中,长的杆臂贴靠操纵元件,并且其中,短的杆臂作用于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长的杆臂可以至少具有双倍于短的杆臂的长度。尤其可以规定,长的杆臂的长度至少是短的杆臂的四倍。两个杆臂之间的长度差越大,就越能简单地以操纵力来加载关闭件,在该操纵力的作用下,关闭件从其关闭位置过渡到其打开位置。在关闭件能移动地支承时尤为有利的是,长的杆臂具有至少四倍于短的杆臂的长度。较小的操纵力可以由操纵元件施加到长的杆臂上,这个操纵力的多倍可以由短的杆臂施加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上。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短的杆臂具有杆体,压力元件能移动地支承在该杆体上,该压力元件与关闭件配合作用。通过该压力元件可以在摇杆枢转时将操纵力传递给关闭件,从而这个关闭件从其关闭位置过渡到其打开位置。
压力元件优选能相对于杆体校正。由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补偿由制造和安装造成的公差。
有利的是,压力弹簧压紧在杆体和压力元件之间。压力元件可以由此克服弹性的复位力地相对于杆体移动。这给出了如下的可能性,即,从杆体经由压力元件施加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上的操纵力受到选择特定的压力弹簧也就是说带有特定的弹簧常数的压力弹簧的影响。
有利的是,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能克服弹性的复位力地从其关闭位置运动到其打开位置。施加到关闭件上的复位力可以由第二溢流阀的复位弹簧提供,其弹簧常数可以与短的杆臂的压力弹簧的弹簧常数相匹配。这以特别可靠的方式允许了,通过摇杆的枢转将操纵力施加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上,在该操纵力的作用下关闭件从其关闭位置过渡到其打开位置。第二溢流阀以及因此按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在这种设计方案中也对干扰尤为不敏感并且有使用寿命特别长的特征。
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在其关闭位置可以由清洁流体在压力管路中的压力以关闭力来加载。在这种设计方案中,清洁流体在压力管路中的压力朝着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的关闭位置的方向作用,从而关闭件能由清洁流体的压力密封地按压到阀座上。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从其关闭位置到其打开位置的过渡克服由清洁流体所施加的压力作用地完成。由此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确保了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在没有手动的操纵力施加到关闭件上时占据其关闭位置。
有利的是,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能够克服清洁流体的在关闭位置作用到其上的压力地借助能移动地支承的阀挺杆运动到其打开位置。阀挺杆可以由使用者例如借助之前阐释的摇杆克服作用到关闭件上的压力地移动,此时,阀挺杆将关闭件引导到其打开位置,关闭件在该位置与阀座具有间距,并由此通过第二旁通管路释放了压力管路和抽吸管路之间的流动路径。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形式中,泵具有泵头,该泵头套装到缸体上,其中,缸体具有至少一个泵腔,并且其中,泵头形成了抽吸管路和压力管路并具有用于第一溢流阀的第一容纳腔和用于第二溢流阀的第二容纳腔。
这两个容纳腔有利地分别长形地设计并具有彼此平行或垂直取向的纵轴线。
容纳腔的纵轴线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平行于或垂直于泵的压力管路的纵轴线地取向。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特别简单的安装,即,泵头的两个容纳腔各具有一个穿通部,该穿通部将容纳腔与环形通道连接起来,其中,环形通道布置在缸体和泵头之间。通过环形通道和穿通部可以将旁通管路与抽吸管路连接起来。
有利的是,在第二旁通管路中布置有止回阀。止回阀沿从压力管路经由第二旁通管路流向抽吸管路的清洁流体的流动方向打开。止回阀简化了泵的排气。若在泵启动时空气处在抽吸管路中或泵腔中,那么空气必须由泵首先通过压力管路排出。若使用者在泵启动时已经打开了第二溢流阀,那么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仍在泵中的空气不通过压力管路向外排出,而是在循环中导引。为了阻止这种情况,在有利的实施形式中使用止回阀,该止回阀接入到第二旁通管路中。止回阀优选布置在第二溢流阀的流动下游。倘若第二旁通管路由清洁流体流过,则止回阀自动地过渡到其打开位置,但只要空气仅处于第二旁通管路中,止回阀就保持在其关闭位置。空气因此可以不在循环中导引,而是可以在泵启动时可靠地通过压力管路排出。
附图说明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的说明有助于结合附图来详细阐释。其中:
图1是带有泵和电动马达的高压清洁设备的第一实施形式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高压清洁设备的前视图;
图3是泵的沿图2中的线3-3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泵的沿图2中线4-4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泵的简化侧视图,其中,操纵元件占据第一操纵位置;
图6是泵的简化侧视图,其中,操纵元件占据第二操纵位置;
图7是泵的简化侧视图,其中,操纵元件占据第三操纵位置;
图8是高压清洁设备的第二实施形式的泵的对应图4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高压清洁设备的第三实施形式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高压清洁设备的前视图;以及
图11是在图8和图9中示出的高压清洁设备的摇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10的第一实施形式,其带有泵12和液冷的电动马达14,该电动马达驱动泵12。电动马达14包括马达壳体16,该马达壳体罐状地设计并具有圆柱形的侧壁17和底壁18。侧壁17由冷却壳体20围绕。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冷却通道处于侧壁17和冷却壳体20之间的区域中,该冷却通道围绕马达壳体16并且清洁流体可以通过输入管路22输送给该冷却通道且清洁流体可以从该冷却通道出发经由输出管路24输送给泵的抽吸入口26。这给予了如下可能性,即,由泵12来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首先绕电动马达14的马达壳体16地导引,从而电动马达14的废热可以由清洁流体排出。
泵12包括缸体28和泵头30,泵头套装在缸体28上并在其背离缸体28的端侧32上具有压力出口34。由泵12来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可以通过压力出口34排出。在压力出口34处可以例如连接压力软管,该压力软管在其自由端部承载喷头例如手持喷枪。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通过喷头来对准物体。
在泵头30和缸体28之间布置有外部的密封圈36和内部的密封圈38,它们彼此同心地取向。在外部的密封圈36和内部的密封圈38之间布置有环形通道40,该环形通道成形在泵头30的背侧的端面42内。背侧的端面42布置在泵头30的背离端侧32的那侧上。
缸体28总共包括三个泵腔,其中,在附图中仅示出了泵腔44。在每个泵腔中探入有活塞,其中,在图5、图6和图7中可以看到第一活塞46和第二活塞48。所有的活塞通过在附图中为了更清楚起见而未示出的本身公知的斜盘(Taumelscheibe)振荡地压入到各自的泵腔44中并通过围绕各活塞的螺旋弹簧50或52再次从泵腔44中压出,从而泵腔44的容积周期性地变化。
每个泵腔44通过成形在缸体28中的输入管路54与抽吸管路58流动连通,入口阀56置入到该输入管路中。抽吸管路58从抽吸入口26出发直至环形通道40地延伸,输入管路54通入到该环形通道中。
每个泵腔44通过成形在缸体28内的输出管路60与平行于活塞46、48的纵轴线66取向的压力管路68流动连接,出口阀62置入到该输出管路中。压力管路68通向压力出口34。
在压力管路68中布置有中央的压力阀70并且在该压力阀70的流动下游,压力管路69容纳形式为喷射器72的节流元件。这个喷射器通常包括沿流动方向首先变窄且紧接着再次变宽的贯通钻孔74,从该贯通钻孔的最窄的部位分支出横向钻孔76。
附加于抽吸管路58和压力管路68,在泵头30中成形有在图3中示出的第一容纳腔78和在图4中示出的第二容纳腔80,它们分别从端侧32平行于活塞46、48的纵轴线66地延伸至第一腔底82或第二腔底84。第一腔底82具有第一穿通部86且第二腔底84具有第二穿通部88。两个穿通部86和88将第一容纳腔78或第二容纳腔80与环形通道40连接起来。
第一容纳腔78在端侧32的区域中由塞子90封闭。在紧邻塞子90的区域中,第一容纳腔78限定控制腔92,接下来详细阐释的旁通管路96的下管路区段94连接在该控制腔处。下管路区段94容纳第一溢流阀98并且通过第一穿通部86与环形通道40流动连接并通过这个环形通道与抽吸管路58流动连接。
控制腔92圆柱形地构造并容纳滑动套筒,形式为控制活塞102的调整环节以能平行于活塞46、48的纵轴线移动的方式保持在该滑动套筒中。控制活塞102将控制腔92划分成面朝塞子90的低压腔104和背离塞子90的高压腔106。第一旁通管路96的下管路区段94与该高压腔106连接。
第一溢流阀98的套筒状的阀壳体108置入到第一旁通管路96的下管路区段94中。阀壳体108限定了第一溢流阀98的关闭件110的阀座。关闭件110形成了开关挺杆112的锥形的拓宽部,该开关挺杆紧固在控制活塞102上并贯穿第一溢流阀98的阀壳体。开关挺杆112以其背离控制活塞102的自由端部贴靠第一开关元件114,该第一开关元件可以由开关挺杆112操纵。第一开关元件114集成在高压清洁设备10的控制电子器件116中。控制电子器件116布置在缸体28的容纳部118中。
布置在压力管路68中的喷射器72的横向钻孔76通过控制通道120与低压腔104流动连接。在喷射器72和中央的压力阀70的流动上游,第一旁通管路96的上管路区段122从压力管路68延伸到高压腔106。在第一容纳腔78中,第一旁通管路96的已经提到的下管路区段94与上管路区段122连接。由两个管路区段122和94限定的第一旁通管路96结合环形通道40形成了在压力管路68和抽吸管路58之间的流动连接。在第一旁通管路96中布置有第一溢流阀98,其关闭件110选择性地中断或释放第一旁通管路96。关闭件110的位置由控制活塞102预先给定。控制活塞102的位置又取决于穿流过压力管路68的清洁流体的流动速率。这在接下来还将详细阐释。
通过抽吸管路58和与其连接的输入通道54可以将待输送的清洁流体供应给泵腔44,清洁流体之前沿周向方向绕着电动马达14的马达壳体16流动。在泵腔44中,清洁流体基于活塞的振荡式运动而置于压力下,并且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通过输出管路60输送给压力管路68。
在泵12的正常运行期间,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流过喷射器72。这个喷射器在压力管路68中形成节流部位,所流过的清洁流体在该节流部位承受动态的压力下降,从而压力管路68的布置在喷射器72的流动上游的区域具有比在喷射器72的横向钻孔76的高度上的压力管路68的区域更高的压力。只要清洁流体流过压力管路68,那么通过控制通道120与横向钻孔76连接的低压腔104则以比通过第一旁通管路96的上管路区段122与压力管路68的出口区域连接的高压腔106更高的压力来加载。这导致了控制活塞102朝着塞子90的方向移动,从而第一溢流阀98的关闭件110密封地贴靠阀壳体108的所配属的阀座并由此中断在压力管路68和抽吸管路58之间通过第一旁通管路96和环形通道40的流动连接。控制活塞102朝着塞子90方向的运动得到压力弹簧124的支持,该压力弹簧在一端支撑在控制活塞102上且在另一端支撑在阀壳体108上。
若清洁流体通过压力管路68的流动例如通过关闭借助压力软管连接在压力管路68上的喷头而中断,那么喷射器72不再被清洁流体流过并因此在喷射器72变窄的区域中取消了动态的压力下降,从而在这个区域中的压力与在压力阀70的流动上游的压力一样大。在这种情况下在低压腔104和高压腔106中产生了同样的压力,并且根据控制活塞102的有效压力面的合适的尺寸大小而可以使这个控制活塞克服压力弹簧124的作用地沿着背离塞子90的方向移动。这导致了关闭件110从其配属的阀座抬升并由此释放了从压力管路68经由第一旁通管路96和环形通道40到抽吸管路58的流动连接。由此可以使在压力管路68中的压力下降。
因为开关挺杆112与控制活塞102刚性地连接,所以控制活塞102的运动也导致了对第一开关元件114的操纵。由此可以关断电动马达14。由此避免了在喷头关闭时电动马达14的运行。
若紧接着再次打开喷头,那么清洁流体可以从压力管路68经由喷头泻出。这导致了在压力管路68中重新形成了液体流,从而压力在低压腔104中下降并且控制活塞102实施在塞子90的方向的运动。关闭件110由此自动地再次占据其关闭位置并且开关挺杆112释放第一开关元件114,从而控制电子器件116再次接通电动马达14并可以继续泵12的正常的运行,其中,在压力管路68和抽吸管路58之间经由第一旁通管路96和环形通道40的流动连接再次中断。
第二容纳腔80容纳第二溢流阀128的圆柱形的阀壳体126。阀壳体126由第一密封圈130和第二密封圈132沿周向方向围绕并且在两个密封圈130、132之间的区域中具有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槽134,该环形槽通过径向分布的通道136与贯通通道138连接。贯通通道138沿纵向方向贯穿阀壳体126。贯通通道包括背离第二腔底84的前通道区段140和面朝第二腔底84的后通道区段142。后通道区段142的直径要大于前通道区段140的直径。贯通通道138在前通道区段140和后通道区段142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形成了阀座。在后通道区段142中布置有第二溢流阀128的球形的关闭件146,该关闭件由关闭弹簧148向着阀座挤压。关闭弹簧148一端支撑在关闭件146上且另一端支撑在支撑体150上,该支撑体布置在阀壳体126和第二腔底84之间。
第二贯通通道152平行于第一贯通通道138地分布,该第二贯通通道同样沿纵向方向贯穿阀壳体126并从阀壳体126的端侧的凹部154直至支撑体150的连接通道156地延伸。连接通道156形成了在第二贯通通道152和第二穿通部88之间的流动连接,从而第二贯通通道152经由连接通道156和第二穿通部88与环形通道40流动连接。
环形槽134通过倾斜于第二容纳腔80的纵轴线分布的连接管路158与压力管路68的在中央压力阀70的流动上游的区域连接。形式为挡板159的节流元件置入到该连接管路158中。连接管路158结合通道136、后通道区段142、前通道区段140、端侧的凹部154、第二贯通通道152和连接通道156形成了第二旁通管路160,压力管路68经由该第二旁通管路与环形通道40流动连接并经由这个环形通道与抽吸管路58流动连接。第二旁通管路160可以由第二溢流阀128的关闭件146中断和释放。
为了释放第二旁通管路160,第二溢流阀128的关闭件146可以由阀挺杆162以力来加载,该力与关闭弹簧148的弹簧力以及与压力管路68中的清洁流体的压力的方向相反。阀挺杆162在引导套筒164中以能沿第二容纳腔80的纵向方向移动的方式来支承。引导套筒164形成了第二容纳腔80的端侧的封口并沿周向方向由密封圈166围绕,该密封圈密封地贴靠在第二容纳腔80的壁上。
为了手动地打开第二溢流阀128,泵12具有操纵装置168,该操纵装置侧向地布置在泵12的泵壳体170旁。操纵装置168包括横向于泵12的纵轴线取向的开关轴172,该开关轴直接与控制电子器件116的第二开关元件174连接。通过开关轴172绕其纵轴线的转动,高压清洁设备10的电动马达14可以借助第二开关元件174来接通和关断。如尤其由图5、图6和图7可知的那样,在开关轴172上保持有开关凸轮176,该开关凸轮为了打开第二溢流阀128而与形式为双臂式摇杆178的联接元件配合作用。摇杆178绕平行于开关轴172的纵轴线取向的枢转轴线180能侧向地在泵壳体170上枢转地支承并包括长的杆臂182和短的杆臂184,长的杆臂以其自由端部贴靠开关凸轮176。长的杆臂182大致是短的杆臂184的长度的五倍。
短的杆臂184包括杆体186,其与阀挺杆162齐平取向地包括阶梯式构造的贯通钻孔,该贯通钻孔带有背离阀挺杆162的第一钻孔区段188和面朝阀挺杆162的第二钻孔区段190。贯通钻孔由蘑菇状的压力元件192贯穿嵌接。压力元件192的压力头194贴靠阀挺杆162,并且压力元件192的压力柄196从压力头194延伸穿过第二钻孔区段190和第一钻孔区段188,其中,其从第一钻孔区段188沿背离阀挺杆162的方向突出。在它的突出的区域中,在压力柄196的外侧固定有能上移到压力柄196的止动环198。借助止动环198可以校正压力元件192相对杆体186的位置。在第二钻孔区段190内部,压力柄196由压力弹簧200围绕,压力弹簧一端支撑在布置在第一钻孔区段188和第二钻孔区段190之间的阶梯202上且另一端支撑在压力头194上。
如尤其由图5、图6和图7清楚可知的那样,开关轴172具有三个开关位置。第一开关位置在图5中示出。在这个开关位置,电动马达14借助第二开关元件174来关断并且开关凸轮176指向背离摇杆178的方向。摇杆178直接贴靠开关轴172。这导致了短的杆臂184的压力元件192占据经回转的位置,也就是说,与引导套筒164间隔最大的位置。在这个位置,贴靠压力元件192的阀挺杆162不施加任何的操纵力到第二溢流阀128的关闭件146上。这导致关闭件146在关闭弹簧148的作用下以及基于通过通道136和连接管路158作用到该关闭件上的、在中央的压力阀70的流动上游于压力管路68内的压力而占据其关闭位置。压力管路68和抽吸管路58之间通过第二旁通管路160和环形通道40的流动连接因此中断。
从开关轴在图1中示出的第一转动位置出发,开关轴172可以通过转动90°来转移到其在图2中示出的第二开关位置。这导致了控制电子器件116的第二开关元件174接通电动马达14并驱动泵12。接着,清洁流体可以如之前所述的那样置于压力下并通过压力管路68排出。倘若清洁流体在压力管路68中的流动通过将布置在压力软管的自由端部上的喷头关闭而中断,那么通过第一旁通管路96和环形通道40则可以释放压力管路68和抽吸管路58之间的流动连接并同时借助第一开关元件114来关断电动马达14。若清洁流体在压力管路68中的流动再次进行,那么就自动地再次接通电动马达14并再次中断通过第一旁通管路的流动连接。
从开关轴在图6中示出的第二开关位置出发,开关轴可以通过进一步转动90°而转移到其在图7中示出的第三开关位置。从第二开关位置到第三开关位置的过渡对第二开关元件174没有影响,从而电动马达14保持接通并由此继续驱动泵12。在第三开关位置,摇杆168由开关凸轮176枢转,从而短的杆臂184以其压力元件192靠近引导套筒164。由此,阀挺杆162从压力元件192朝着关闭件146的方向运动,从而这个阀挺杆从阀座抬升并由此释放压力管路68和抽吸管路58之间通过第二旁通管路160和环形通道40的流动连接。这导致了由泵12来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的一部分亦即大约20%的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在循环中导引,从而仅大约80%的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通过压力管路68排出。若在开关轴172的第三开关位置压力管路68中的液体流动中断,那么电动马达14如之前已经阐释的那样借助第一开关元件14以相应的方式自动关断。
使用者因此具有这样的可行方案,即,借助开关轴172接通和关断泵12。此外,使用者可以借助开关轴172来选择,是否将100%的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通过压力管路68排出或是否将一部分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在循环中导引。后者使得高压清洁设备10的能耗可以被降低。
在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的第二实施形式的局部剖视图。第二实施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与前面参考图1至图7所阐释的第一实施形式一致。因此,相同的构件在图8中使用如在图1至图7中那样的相同附图标记并且为了避免重复,关于这些构件可以参考之前的阐释。
在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形式中,带阀球212的止回阀210接入穿通部88,第二容纳腔80通过该穿通部88与抽吸管路58连接,阀球形成了止回阀210的关闭件并由阀弹簧214向着止回阀210的阀座挤压。阀座由穿通部88的面朝抽吸管路58的端部区段形成。
只要使用者在高压清洁设备启动时已经打开了第二溢流阀,就可借助止回阀210防止在高压清洁设备启动时仍处于泵12内的空气通过第二旁通管路160在循环中导引。止回阀210在高压清洁设备启动时首先占据其关闭位置并因此与第二溢流阀128的位置无关地阻断从压力管路68通过第二旁通管路160到抽吸管路58的流动连接。因此,仍在泵中的空气不是通过第二旁通管路160从压力管路68到达抽吸管路58,取而代之的是,处在泵中的空气通过压力管路68向外导引。阀弹簧214的弹簧常数为此如下地选择,即,处在泵中的空气的压力不能打开止回阀210。但如果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通过第二旁通管路160到达止回阀210,那么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可以克服阀弹簧214的力来打开止回阀210并因此可以通过第二旁通管路160从压力管路68到达抽吸管路58,只要第二溢流阀128占据其打开位置。因此,如在图1至图7中所示的第一实施形式那样,使用者也在按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的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形式中具有如下的可行方案,即,借助开关轴172接通和关断泵12。此外,使用者可以借助开关轴172来选择,是否将100%的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通过压力管路68排出或是否将一部分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流体在循环中导引,从而降低高压清洁设备的能耗。
在图9、图10和图1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的第三实施形式,该高压清洁设备整体上用附图标记220标注。高压清洁设备220如参照图1至图7所说明的高压清洁设备10那样类似地构造。因此,相同的构件在图9至图11中如在图1至图7那样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为了避免重复,关于这些构件可以参考之前的阐释。
在图9、图10和图11所示的高压清洁设备220中,电动马达14也可以根据流过压力管路68的清洁流体的流动速率自动地接通和关断,并且其可以如之前已经详细阐释的那样根据流过压力管路68的清洁流体的流动速率通过第一旁通管路96释放从高压清洁设备220的压力管路68到抽吸管路58的流动路径。此外,高压清洁设备220也具有第二旁通管路160,能由使用者手动地操纵的第二溢流阀128布置在该第二旁通管路中。与高压清洁设备10的区别在于,第二溢流阀128在高压清洁设备220中布置在第二容纳腔中,该第二容纳腔垂直于第一容纳腔78的纵轴线地取向。第二容纳腔的圆柱形的腔壁222和纵轴线224由图9和图10直接可见。
为了操纵第二溢流阀128,在高压清洁设备220中使用带有开关轴228的操纵装置226,该开关轴的纵轴线230平行于第二容纳腔的纵轴线224地取向。借助高压清洁设备220的开关轴228可以以如高压清洁设备10的开关轴172那样的相应方式来操纵高压清洁设备220的第二开关元件,以便能够接通和关断电动马达14。
开关轴228由引导套筒234围绕,引导套筒与开关轴228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并在其外侧形成形式为滑动面240的滑槽236,该滑动面具有第一滑动面区段242和第二滑动面区段244。第一滑动面区段242沿引导套筒234的周向方向在垂直于开关轴228的纵轴线230取向的平面内延伸,并且第二滑动面区段244关于这个平面具有斜度,从而它们按照螺旋线或螺距的类型进行设计。两个彼此恰好相反地对置的滑块246、248分别贴靠第一滑动面区段242或第二滑动面区段244。滑块246、248刚性地与叉状的摇杆250连接,该摇杆绕平行于压力管路68的纵轴线取向的枢转轴线252在高压清洁设备220的泵壳体254上能枢转地支承。
若开关轴228绕其纵轴线230转动,那么摇杆250根据开关轴228的转动位置来实施枢转运动,从而高压清洁设备220的第二溢流阀可以手动地打开和关闭。第二溢流阀的操纵以如在高压清洁设备10中那样相应的方式进行。
在开关轴228的第一开关位置,高压清洁设备220被关断并且它的第二溢流阀占据其关闭位置。若开关轴228扭转到第二转动位置,那么高压清洁设备220的电动马达14被接通,但第二溢流阀保持在其关闭位置,因为两个滑块246、248在这种转动运动中仅沿着第一滑动面区段242滑动并且因此它们相对于开关轴228的位置不会改变。若开关轴运动到第三转动位置,那么电动马达14保持接通,但滑块246、248在这个转动运动中沿着第二滑动面区段244滑动并且因此实施了关于开关轴228的纵轴线230基本上轴向取向的运动,从而摇杆250绕枢转轴线252枢转并由此打开高压清洁设备220的第二溢流阀。
因此,在高压清洁设备220中使用者也具有如下可行方案,即,以极为简单的方式接通和关断设备,并在需要时释放第二旁通管路160,以便降低高压清洁器220的能耗。

Claims (18)

1.一种高压清洁设备,其带有电动马达和泵,其中,所述泵具有至少一个泵腔,至少一个能来回运动的活塞探入到所述泵腔内且所述泵腔通过入口阀与抽吸管路连接并通过出口阀与压力管路连接,并且其中,所述泵具有第一旁通管路,所述压力管路通过该第一旁通管路与所述抽吸管路连接并且第一溢流阀布置在该第一旁通管路内,其中,所述第一溢流阀的关闭件能根据流过所述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状态参数在关闭所述第一旁通管路的关闭位置和释放所述第一旁通管路的打开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并且其中,所述电动马达能根据流过所述压力管路的清洁流体的流动速率自动地接通和关断,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具有第二旁通管路,所述压力管路通过该第二旁通管路与所述抽吸管路连接并且第二溢流阀布置在该第二旁通管路内,所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能手动地在关闭所述第二旁通管路的关闭位置和释放所述第二旁通管路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清洁设备包括能手动地操纵的且具有多个操纵位置的操纵装置,其中,借助所述操纵装置所述电动马达能被接通和关断并且所述第二溢流阀能被打开和关闭。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装置具有操纵元件,该操纵元件能选择性地在关断所述电动马达的第一操纵位置、接通所述电动马达且关闭所述第二溢流阀的第二操纵位置和接通所述电动马达且打开所述第二溢流阀的第三操纵位置之间来回运动。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包括能转动地支承的开关轴,该开关轴与所述高压清洁设备的开关元件联接并与所述第二溢流阀联接。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轴与所述开关元件直接连接并通过至少一个联接元件与所述第二溢流阀联接。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关轴上布置有开关凸轮,该开关凸轮根据所述开关轴的转动位置与联接元件配合作用,其中,通过所述联接元件能将所述开关轴的运动传递到所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上。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关轴上布置有滑槽,该滑槽与联接元件配合作用,其中,通过所述联接元件能将所述开关轴的运动传递到所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上。
8.按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通过摇杆与所述第二溢流阀联接。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布置在所述高压清洁设备的泵壳体的外侧上。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能移动并且所述摇杆与所述关闭件配合作用。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具有长的和短的杆臂,其中,所述长杆臂贴靠所述操纵元件,并且其中,所述短杆臂对所述关闭件进行作用。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臂具有杆体,压力元件能移动地支承在该杆体上,该压力元件与所述关闭件配合作用。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压力弹簧压紧在所述杆体和所述压力元件之间。
14.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在其关闭位置能由清洁流体的在所述压力管路中的压力以关闭力来加载。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阀的关闭件能克服清洁流体的在关闭位置作用到其上的压力地借助能移动地支承的阀挺杆运动到其打开位置。
16.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具有泵头,该泵头安置在缸体上,其中,所述缸体具有所述至少一个泵腔并且所述泵头形成了所述抽吸管路和所述压力管路以及用于所述第一溢流阀的第一容纳腔和用于所述第二溢流阀的第二容纳腔。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分别通过穿通部与布置在所述泵头和所述缸体之间的环形通道连接。
18.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旁通管路中布置有止回阀。
CN201180074277.3A 2011-10-28 2011-10-28 高压清洁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896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1/069026 WO2013060386A1 (de) 2011-10-28 2011-10-28 Hochdruckreinigungsgerä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9601A CN103889601A (zh) 2014-06-25
CN103889601B true CN103889601B (zh) 2016-03-09

Family

ID=44883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42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89601B (zh) 2011-10-28 2011-10-28 高压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771134B1 (zh)
CN (1) CN103889601B (zh)
AU (1) AU2011379616B2 (zh)
BR (1) BR112014009619A2 (zh)
DK (1) DK2771134T3 (zh)
WO (1) WO20130603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2086B (zh) * 2014-07-30 2019-09-13 阿尔弗雷德·卡赫欧洲两合公司 活塞泵与具有这种活塞泵的高压清洁设备
WO2016097852A1 (en) 2014-12-19 2016-06-23 Daniele Marino Device for emitting a liquid
EP3645179B1 (de) * 2017-06-29 2022-09-07 Alfred Kärcher SE & Co. KG Hochdruckreinigungsgerä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70633U (zh) * 2009-07-30 2010-05-19 熊猫通用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高压清洗机的关枪停机装置
CN201529631U (zh) * 2009-11-11 2010-07-21 宁波蓝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压清洗机的溢流阀
CN101972750A (zh) * 2010-10-12 2011-02-16 大连大显精密轴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冲洗机
DE102009049096A1 (de) * 2009-10-01 2011-04-07 Alfred Kärcher Gmbh & Co. Kg Pumpe für ein Hochdruckreinigungsgerät
WO2011044937A1 (de) * 2009-10-14 2011-04-21 Alfred Kärcher Gmbh & Co. Kg Hochdruckreinigungsgerät
CN102215986A (zh) * 2008-11-14 2011-10-12 阿尔弗雷德·凯驰两合公司 高压清洁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45520C1 (de) * 1994-12-20 1996-07-04 Kaercher Gmbh & Co Alfred Kolbenpumpe für ein Hochdruckreinigungsgerät
DE19548497C1 (de) * 1995-12-22 1997-04-03 Kaercher Gmbh & Co Alfred Hochdruckreinigungsger{t
DE19607881C2 (de) * 1996-03-01 2003-07-17 Kaercher Gmbh & Co Kg Alfred Pumpe für ein Hochdruckreinigungsgerät
DE202005021232U1 (de) * 2005-10-11 2007-05-31 Alfred Kärcher Gmbh & Co. Kg Hochdruckreinigungsgerä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986A (zh) * 2008-11-14 2011-10-12 阿尔弗雷德·凯驰两合公司 高压清洁设备
CN201470633U (zh) * 2009-07-30 2010-05-19 熊猫通用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高压清洗机的关枪停机装置
DE102009049096A1 (de) * 2009-10-01 2011-04-07 Alfred Kärcher Gmbh & Co. Kg Pumpe für ein Hochdruckreinigungsgerät
WO2011044937A1 (de) * 2009-10-14 2011-04-21 Alfred Kärcher Gmbh & Co. Kg Hochdruckreinigungsgerät
CN201529631U (zh) * 2009-11-11 2010-07-21 宁波蓝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压清洗机的溢流阀
CN101972750A (zh) * 2010-10-12 2011-02-16 大连大显精密轴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冲洗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1379616A1 (en) 2014-06-12
WO2013060386A1 (de) 2013-05-02
EP2771134A1 (de) 2014-09-03
BR112014009619A2 (pt) 2017-05-09
CN103889601A (zh) 2014-06-25
DK2771134T3 (en) 2016-06-06
EP2771134B1 (de) 2016-03-23
AU2011379616B2 (en)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9601B (zh) 高压清洁设备
CN103237985B (zh) 用于计量进入主液中的辅液的比例剂量计
CN104696548B (zh) 液控轮灌阀
CN102686882B (zh) 用于高压清洁设备的泵
RU2013102926A (ru) Перепускной клапан для жидкостного дозатора fluid circulation valve assembly for fluid proportioner
CA2513961A1 (en) Fluid hydrant
US20120213652A1 (en) Pump for a high-pressure cleaning device
CN101113730A (zh) 钻井泵缸套内外表面冷却装置
CN108339697A (zh) 内洗机中的喷嘴机构
CN101440887A (zh) 一种减温减压阀
CN107269630A (zh) 一种液压站换油装置
CN2613655Y (zh) 可快速拆装的调压阀组
CN204805622U (zh) 一种新型双流量出液装置
CN100590340C (zh) 一种可调流量的分水器装置
CN201104159Y (zh) 火炮炮膛自动清洁器用气缸
CN210128097U (zh) 一种插座装置
CN204677818U (zh) 液控轮灌阀
CN208185538U (zh) 集成压力控制的调压卸荷阀
CN203431233U (zh) 一种防冻球阀
CN202348635U (zh) 一种柱塞往复泵的流量调节装置
CN102003542A (zh) 液式自动旋塞阀
CN204448332U (zh) 手持花洒
CN102003546A (zh) 液式自动球阀
CN106574639B (zh) 气动泵
CN203703234U (zh) 一种双管冷热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 Wen Nendeng

Patentee after: ALFRED KARCHER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German Wen Nendeng

Patentee before: ALFRED KARCHER GmbH & Co.K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