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3455B - 用于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 Google Patents

用于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3455B
CN103883455B CN201310705992.3A CN201310705992A CN103883455B CN 103883455 B CN103883455 B CN 103883455B CN 201310705992 A CN201310705992 A CN 201310705992A CN 103883455 B CN103883455 B CN 1038834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slidable member
spring
contact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059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3455A (zh
Inventor
平林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83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3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3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3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02Non-polarised relays
    • H01H51/04Non-polarised relays with single armature; with single set of ganged armatures
    • H01H51/06Armature is movable between two limit positions of rest and is moved in one direction due to energis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 and after the electromagnet is de-energised is returned by energy stored during the movement in the first direction, e.g. by using a spring, by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by gravity
    • H01H51/065Relays having a pair of normally open contacts rigidly fixed to a magnetic core movable along the axis of a solenoid, e.g. relays for starting automobi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9/04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 H01H9/041Casings hermetically closed by a diaphragm through which passes an actuating member

Abstract

一种用于起动机(1)的电磁开关(8)。电磁开关(8)包括与柱塞(29)分开的圆筒形可滑动构件(32),圆筒形可滑动构件(32)宽松地围绕柱塞杆(30)的外圆周,并且可与所述柱塞(29)一体地轴向移动。无论螺线管(SL)处于其开启状态还是非开启状态,可滑动构件(32)都至少部分轴向地插入到圆柱孔(28a)的内圆周中,并且可滑动构件(32)的外圆周在整个圆周上与圆柱孔(28a)的内圆周滑动接触。

Description

用于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动机电磁开关,其用于断开和闭合设置在起动机马达电路上的主触点以由此接通和关断马达通电电流。
背景技术
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2006-177160中公开的已知的起动机电磁开关包括螺线管和可动触点,螺线管构造成通过线圈的通电形成电磁体从而借助于电磁体的吸引力驱动柱塞,可动触点附接至固定于柱塞的柱塞杆的端部。可动触点与电连接至起动机马达电路的一对固定触点相对布置。可动触点对螺线管的接通/关断操作(即线圈的激励/非激励状态)作出反应而在柱塞的轴向方向上与柱塞成一体地移动以由此与该一对固定触点电连接和断开。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2006-177160中公开的电磁开关包括在将由电磁体磁化的固定铁芯的反柱塞侧上的触点室,该一对固定触点和该可动触点布置在该触点室中。更具体地,固定铁芯具有径向居中地设置于其中的圆柱孔。柱塞杆延伸通过该孔,并且柱塞杆的端部安置于触点室中。另外,在柱塞杆的外圆周上设置触压弹簧以偏压可动触点。为了在不与固定铁芯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将触压弹簧安装在孔的内直径内侧,孔的内直径设定成大于触压弹簧的外直径。
但是,在上述构型中,固定铁芯中的圆柱孔的内直径与柱塞杆的外直径之间的空隙可以导致在柱塞能够在其中轴向移动的柱塞移动空间(下文中被称作柱塞室)与触点室之间的流体连通,使得湿气易于从柱塞室侵入到触点室中。因此,例如,当外面温度下降到冰点以下时,已经侵入到触点室中的湿气会冻结在固定触点和/或可动触点的接触表面上。这可能在电磁开关的操作过程中产生在这些触点之间的传导障碍。为了防止这种传导障碍,产生在接触表面上的冰不得不通过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时的接触冲击进行破坏,这需要增大螺线管的吸引力以由此增强接触时的接触冲击。但是,这产生电磁开关的外直径将增大的缺点。
考虑到前述问题,因此,需要有一种能够使从柱塞室到触点室中的湿气的侵入减至最少从而减小螺线管的吸引力并且由此减小开关的尺寸和重量两者的起动机电磁开关。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起动机的电磁开关,其包括:主触点,所述主触点设置在用于所述起动机的马达电路上,并且构造成用以中断到马达的通电电流;以及螺线管,所述螺线管构造成响应于电磁体的接通/关断操作断开和闭合所述主触点。所述螺线管包括:线圈,所述线圈构造成通过通电形成所述电磁体;柱塞,所述柱塞能够在所述线圈的内圆周上轴向地移动;固定铁芯,所述固定铁芯布置在所述柱塞的一轴向侧上并且具有圆柱孔,所述圆柱孔是在所述固定铁芯的径向中心轴向地穿过所述固定铁芯的通孔,并且所述固定铁芯构造成被所述电磁体磁化;以及柱塞杆,所述柱塞杆轴向地延伸通过所述圆柱孔的内圆周,并且具有固定至所述柱塞的轴向柱塞侧端部从而能够与所述柱塞一体地移动。
主触点包括:一对固定触点,所述一对固定触点布置在触点室中,所述触点室形成在所述固定铁芯的轴向反柱塞侧上,所述一对固定触点电连接至所述马达电路;以及可动触点,所述可动触点附接至所述柱塞杆的穿过所述圆柱孔并且突伸到所述触点室中的轴向反柱塞侧端部,所述可动触点能够与所述柱塞一体地轴向移动从而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电连接和电断开,由此接通和关断所述马达电路。
所述电磁开关还包括与所述柱塞分开的圆筒形可滑动构件,所述圆筒形可滑动构件宽松地围绕所述柱塞杆的外圆周,并且能够与所述柱塞一体地轴向移动,无论所述螺线管处于其开启状态还是非开启状态,所述可滑动构件都至少部分轴向地插入到所述圆柱孔的所述内圆周中,并且所述可滑动构件的外圆周在整个圆周上与所述圆柱孔的所述内圆周滑动接触。
所述电磁开关还包括:触压弹簧,所述触压弹簧布置在所述柱塞杆的外圆周上,所述触压弹簧构造成在所述主触点闭合时推动所述可动触点压靠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从而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接触,其中,所述可滑动构件包括弹簧接纳表面,所述弹簧接纳表面适于支撑所述触压弹簧的轴向柱塞侧端部,使得所述可滑动构件在所述触压弹簧的加载下保持在所述柱塞杆的所述轴向柱塞侧上,并且所述可滑动构件的内圆周包括用作所述弹簧接纳表面的轴向台阶面,在所述台阶面的轴向反柱塞侧上的所述可滑动构件的内直径大于在所述台阶面的轴向柱塞侧上的所述可滑动构件的内直径,由此,所述触压弹簧的至少轴向柱塞侧端部插入到在所述台阶面的所述轴向反柱塞侧上的所述可滑动构件的所述内圆周中,并且所述触压弹簧的插入的所述端部支撑在所述可滑动构件的所述弹簧接纳表面上。
通过此构型,无论螺线管处于其开启状态或者非开启状态,可滑动构件的外圆周都在整个圆周上与圆柱孔的内圆周滑动接触。即,可滑动构件与圆柱孔在径向方向上彼此重叠。这样,在可滑动构件的外圆周与圆柱孔的内圆周之间基本上没有间隙,这提供在柱塞室(柱塞能够在其中轴向移动的螺线管的内部空间)与触点室之间的气密性。这样能够将从柱塞室到触点室中的湿气的侵入降至最低。因此,即使从柱塞室侵入到触点室中的少量湿气冻结到固定触点和/或可动触点的接触面上,也不会长成冰膜。这允许破坏在固定触点和/或可动触点的接触面上的冰所需的破坏力减小。因此,不需要增大破坏固定触点和/或可动触点的接触面上的冰所需的螺线管的吸引力。
在如上构造的电磁开关中,柱塞的外圆周和可滑动构件的外圆周的滑动接触部分的存在可以使得当螺线管处于其开启状态时,柱塞和可滑动构件彼此偏心。为此,可滑动构件构造成为与柱塞分开并宽松地围绕柱塞杆的外圆周的构件。因此,甚至当柱塞和可滑动构件彼此偏心时,可滑动构件还是能够以径向游隙径向地移动。这能够防止由于柱塞和可滑动构件彼此偏心而导致柱塞和柱塞杆的撬动,由此防止滑动阻力的增大。
由于与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2006-177160中公开的电磁开关相比能够减小螺线管的吸引力,所以允许螺线管的外直径减小,这导致电磁开关的尺寸和重量两者的减小。
优选地,所述柱塞杆在其轴向柱塞侧上包括凸缘,所述凸缘固定至所述柱塞,并且在所述触压弹簧的加载下推动所述可滑动构件压靠于所述柱塞杆的所述凸缘,使得所述可滑动构件的轴向柱塞侧端面与所述柱塞杆的所述凸缘接触。
优选地,所述触压弹簧位于所述柱塞杆的所述外圆周上从而至少在所述螺线管处于其非开启状态时在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固定铁芯重叠。
优选地,所述可滑动构件由非磁性材料形成。
优选地,所述可滑动构件由具有自润滑特性的材料形成。
优选地,所述可滑动构件的所述外圆周受到用于提供自润滑特性的表面处理。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开关的横截面图;
图2为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可滑动构件的半横截面图;
图3为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在开启状态和非开启状态中的电磁开关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起动机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更充分地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方式)
现将对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开关的起动机进行说明。
如图4中所示,起动机1包括马达2、减速器3、减震器(下文中进行描述)、输出轴4、小齿轮6、电磁开关8、以及壳体9,马达2接收供给的电源以产生扭矩,减速器3减小马达2的旋转速度,减震器吸收从发动机传递的过多的震动,所产生的扭矩从马达2经由减速器3传输至输出轴4,小齿轮6与离合器5一体地沿输出轴4布置,电磁开关8驱动移位杆7以在反柱塞方向上(在图中看向左)推动小齿轮6并且断开和闭合主触点(下文中进行描述)以由此中断到马达2的通电电流,马达2和电磁开关8安装在壳体9中。
马达2是直流(DC)换向马达,其包括磁场发生器10、电枢12、以及电刷13,磁场发生器10产生磁场(尽管图4示出了永磁体磁场,磁场可以是电磁体磁场),电枢12具有换向器11,电刷13布置在换向器11的外圆周上。
减速器3是众所周知的行星减速器,其包括多个行星齿轮14,该多个行星齿轮14接收电枢12的旋转力从而在其自己的轴线上旋转并且绕转。行星齿轮14的绕转通过行星轮架15传输至输出轴4。
减震器包括摩擦板16,摩擦板16通过摩擦力可旋转地约束,并且其构造成使得当过多的震动从发动机传输至减速器3时摩擦板16克服摩擦力滑动或者旋转,由此吸收震动。
输出轴4与马达2的电枢轴线12a成直线地布置,其中,输出轴4的第一轴向侧部分与减速器3的行星轮架15结合成一体并且由中央套壳18通过轴承17可旋转地支撑,并且输出轴4的第二轴向侧部分由壳体9通过轴承19可旋转地支撑。
离合器5螺旋花键联接到输出轴4的外圆周上并且用作单向离合器使得输出轴4的旋转传输至小齿轮6同时断开从小齿轮6到输出轴4的扭矩传递。小齿轮6与离合器5结合成一体并且与离合器5一起在输出轴4上并且沿输出轴4可移动地布置。
现将参照图1对电磁开关8的构造进行说明。
在下文中,第一轴向侧和第二轴向侧分别指电磁开关8的轴向方向(即如图中示出的水平方向)上的当在图中看时的右手侧(端螺栓侧或反柱塞侧)和左手侧(螺线管壳侧或柱塞侧)。
电磁开关8包括树脂盖22、一对固定触点23、可动触点24、螺线管SL等,两个端螺栓20、21固定至树脂盖22,该一对固定触点23通过两个端螺栓20、21电连接至马达电路,可动触点24与该一对固定触点23电连接和电断开,螺线管SL用于驱动可动触点24。螺线管SL包括金属螺线管壳25、和螺线管单元(下文中将进行描述),金属螺线管壳25还用作磁路,螺线管单元插入到螺线管壳25中。
螺线管壳25带有底部并且呈圆筒形形状,其第一轴向侧部分开口,其第二轴向侧部分包括环形底部25a。螺线管壳25通过固定至螺线管壳25的环形底部25a的两个螺柱(未示出)固定至壳体9(见图4)。
螺线管单元包括线圈26、环形固定板27、固定铁芯28、柱塞29、柱塞杆30、复位弹簧31、以及可滑动构件32(下文中进行描述)等,线圈26构造成通过通电形成电磁体,环形固定板27在线圈26的第一轴向侧上与线圈26相邻地布置,固定铁芯28压配合到固定板27的内圆周中从而与固定板27结合成一体,柱塞29布置在固定铁芯28的第二轴向侧上并且可在线圈26的内圆周上轴向移动,柱塞杆30固定至柱塞29,复位弹簧31布置在固定铁芯28与柱塞29之间。
线圈26包括拉入线圈26a和保持线圈26b,拉入线圈26a产生电磁力以将柱塞29拉入其中,保持线圈26b产生电磁力以将拉入的柱塞29保持在其中。线圈26呈双层构型使得拉入线圈26a绕树脂绕线筒33缠绕并且保持线圈26b绕拉入线圈26a缠绕。
固定板27可以是一叠多个由铁磁性材料形成的金属板(例如铁板)。固定板27的第二轴向侧表面的圆周部分与形成在螺线管壳25的内圆周上的台阶面接触。固定板27不限制于这样的一叠金属板。可替代地,固定板27可以是在轴向方向上较厚的单块金属板。
固定铁芯28也由如在固定板27中的铁磁材料例如铁等形成,并且固定铁芯28通过电磁体的形成与固定板27一起磁化。固定铁芯28具有在其径向中心轴向地穿过其中的通孔,并且通孔具有圆形截面(下文中被称为圆柱孔28a)。固定铁芯28的面对柱塞29的第二轴向侧端面包括环形附接面和内圆周部,环形附接面适合于在固定铁芯28磁化时吸引柱塞29,内圆周部相对于环形附接表面稍内凹并且下文中被称作铁芯凹部。圆柱孔28a在固定铁芯28的第二轴向侧上径向居中地开在铁芯凹部中。
柱塞29插入到布置在绕线筒33内侧的圆筒形套管34的内圆周中。柱塞29通过将圆筒形套管34用作引导表面可轴向地移动。柱塞29的面对固定铁芯28的第一轴向侧端面包括环形接触面和内部部分,该环形接触面适合于在柱塞29由磁化的铁芯28吸引时与固定铁芯28的附接面接触,该内部部分相对于环形接触表面稍内凹并且下文中被称为柱塞凹部。在柱塞29的第二轴向侧上开有带底部的圆柱孔。
柱塞杆30在柱塞杆30的第二轴向侧上一体地设置有凸缘30a。凸缘30a通过焊接或者使用粘合剂的粘结而固定至柱塞凹部。柱塞杆30轴向延伸通过圆柱孔28a,并且柱塞杆30的反柱塞侧端部安置于形成在树脂盖22内侧的触点室35中。
复位弹簧31的第一轴向侧端部支撑在铁芯凹部的端面上,并且复位弹簧31的第二轴向侧端部支撑在柱塞凹部的端面上,使得柱塞29在反铁芯方向(例如在图中看时的左侧方向)上被偏压。结合部36和布置在结合部36的外圆周上的驱动弹簧37插入到形成在柱塞29中的圆柱孔中,其中,结合部36适合于将柱塞29的轴向移动传递至移位杆7。
结合部36在其第一轴向侧上设置有凸缘36a使得由驱动弹簧37的反作用力推动凸缘36a压靠于圆柱孔的底部。驱动弹簧37在柱塞29受磁化铁芯28吸引的同时被压缩,由此存储用于将小齿轮6移动到环形齿轮38中的排斥力(参见图4)。
树脂盖22的开口端部经由密封构件(未示出)例如O型密封圈等插入到螺线管壳25的开口端部中并且经由橡胶衬垫39附接至固定板27。树脂盖22通过将螺线管壳25的开口端部卷曲在形成于树脂盖22的外圆周上的台阶部上而固定至螺线管壳25。
两个端螺栓20、21包括B端螺栓20和M端螺栓21,B端螺钉20通过电缆电连接至车载电池(未示出),M端螺钉21连接至用于马达引线40的端子40a(见图4),其中,B端螺栓20和M端螺栓21经由它们相应垫圈41固定至树脂盖22。如图4中所示,马达导线40的反端侧端部经由扣眼42缩回马达2内从而电连接至正电刷13。
各个螺栓20、21的螺栓头布置在触点室35中,并且通过焊接等固定至它们各自的固定触点23。
可动触点24由柱塞杆30的经由绝缘构件43突伸到触点室35的内部中端部可轴向移动地支撑,并且可动触点24由触压弹簧44朝向柱塞杆30的该端部(图1中向右)偏压。垫圈45固定至柱塞杆30的端部从而防止可动触点24从柱塞杆30退出。
上文所述的主触点由可动触点24和该一对固定触点23形成。在操作中,当可动触点24在触压弹簧44的接触压力下被偏压成与该一对固定触点23接触时,那么主触点闭合(即,开关开启)。而当可动触点24离开该一对固定触点23并且由此中断它们之间的电连接时,那么主触点断开(即,开关关闭)。触压弹簧44轴向布置在柱塞杆30的外圆周上,在柱塞杆30的外圆周上,触压弹簧44在其反可动触点侧上的一端由可滑动构件32支撑。
现将对可滑动构件32进行说明。可滑动构件32可以由具有高度自润滑特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为呈圆筒形形状并且与柱塞29分开。具有较高结晶度的树脂材料——例如聚缩醛、聚酰胺等——具有较高程度自润滑特性。如图2中所示的可滑动构件32在轴向方向(图中看时的水平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具有相等的外直径。可滑动构件32的外直径稍小于圆柱孔28a的内直径使得可滑动构件32的外圆周能够与圆柱孔28a的内圆周滑动接触,即,可滑动构件32的外圆周与圆柱孔28a的内圆周以可轴向滑动的方式接触。
同时,可滑动构件32的内圆周轴向上成台阶使得可滑动构件32的在台阶面32a的第一轴向侧(如图中示出的右手侧)上的部分的内直径大于可滑动构件32的在台阶面32a的第二轴向侧(如图中示出的左手侧)上的部分的内直径。台阶面32a用作弹簧接纳表面,该弹簧接纳表面接纳触压弹簧44的反可动触点侧端部,使得可滑动构件32的第一轴向侧部分的内直径稍大于触压弹簧44的外直径。如图1中所示,可滑动构件32宽松地围绕柱塞杆30的外圆周,并且可滑动构件32的第二轴向侧端部由触压弹簧44的反作用力推靠于柱塞杆30的凸缘30a,这允许可滑动构件32能够与柱塞29轴向地和一体地移动。
触压弹簧44的第二轴向侧(反可动触点侧)端部插入到可滑动构件32的第一轴向侧内圆周中。触压弹簧44的插入端部支撑在可滑动构件32的弹簧接纳表面32a上。可滑动构件32的在弹簧接纳表面32a的第一轴向侧上的圆筒形部分在下文中被称作弹簧引导部32b。
如图3中所示,如果螺线管SL处于其开启状态或者非开启状态,可滑动构件32都至少部分地、轴向地插入到圆柱孔28a的内圆周中并且可滑动构件32的外圆周在整个圆周上与圆柱孔28a的内圆周滑动接触(至少沿着轴向方向在一点处)。即,可滑动构件32和圆柱孔28a在径向方向上彼此重叠。应当注意,图3的上半部示出了处于其非开启状态(其中,螺线管关断)的电磁开关8,并且图3的下半部示出了处于其开启状态(其中,螺线管接通)的电磁开关8。
现将对电磁开关8的操作进行描述。
当固定铁芯28在通过线圈26的通电而形成电磁体的情况下被磁化时,柱塞29则被磁吸引向固定铁芯28,同时压缩复位弹簧31。柱塞29朝向固定铁芯28的轴向移动使小齿轮6通过移位杆7在反马达方向上与离合器5一体地被推动。在小齿轮6的侧面与环形齿轮38的侧面接触时,小齿轮6的轴向移动停止。
而一旦柱塞杆30与柱塞29的移动相关地在第一轴向侧方向上被推动,由柱塞杆30支撑的可动触点24与该一对固定触点23相遇。另外,一旦柱塞29的接触面被吸向固定铁芯28的附接面,可动触点24由储存在触压弹簧44中的排斥力推靠于该一对固定触点23,使得主触点闭合(即,开关开启)。
一旦主触点接通,电力从电池供应至马达2,这导致了电枢12中的扭矩的产生。产生的扭矩在减速器3中被放大。放大的扭矩传输至输出轴4,并且由此,输出轴4旋转。输出轴4的旋转通过离合器5传输至小齿轮6。由此,小齿轮6旋转从而在存储于驱动弹簧37中的反作用力的影响下在允许接合的旋转位置处与环形齿轮38接合。因此,源于马达2、在减速器3上放大的扭矩从小齿轮6传输至环形齿轮38,由此转动曲柄使发动机起动。
一旦通过转动曲柄起动发动机,线圈26的通电终止,这使电磁体失效。之后,在存储在复位弹簧31中的反作用力的影响下,将柱塞29沿反固定铁芯方向推回。与柱塞29的移动相关地,小齿轮6与环形齿轮38脱离接合。同时,可动触点24离开该一对固定触点23,使得主触点断开(即,开关关闭)。由此中断从电池到马达2的供电。
(优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开关8包括宽松地围绕柱塞杆30的外圆周的圆筒形形状的可滑动构件32。如图3中所示,无论螺线管SL处于其开启状态还是非开启状态,可滑动构件32都至少部分地、轴向地插入到圆柱孔28a的内圆周中并且可滑动构件32的外圆周在整个圆周上与圆柱孔28a的内圆周滑动接触。通过此构型,在可滑动构件32的外圆周与圆柱孔28a的内圆周之间基本上没有空隙,这提供了在柱塞室46(即,柱塞29可在其中轴向移动的螺线管SL的内部空间)与触点室35之间的气密性。这能够将从柱塞室46到触点室35中的湿气的侵入减至最低。因此,即使已经从柱塞室46侵入到触点室35中的少量湿气冻结到固定触点23和/或可动触点24的接触面上,也不会生成冰膜。这允许减小破坏在固定触点23和/或可动触点24的接触面上的冰所需要的破坏力。即,不需要增大破坏在固定触点23和/或可动触点24的接触面上的冰所需的螺线管SL的吸引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的电磁开关8构造成使得柱塞29的外圆周与圆筒形套管34的内圆周滑动接触并且可滑动构件32的外圆周与圆柱孔28a的内圆周滑动接触。柱塞29的外圆周和可滑动构件32的外圆周的这些滑动接触部的存在可以使柱塞29和可滑动构件32彼此偏心。为此,可滑动构件32宽松地围绕柱塞杆30的外圆周(即,在可滑动构件32的内圆周与柱塞杆30的外圆周之间有径向间隙),与柱塞29分开,并且不固定至柱塞29。通过此构型,甚至当柱塞29和可滑动构件32彼此偏心时,可滑动构件32可以径向游隙径向移动,该径向游隙高至在可滑动构件32与柱塞杆30之间的间隙。这能够防止由于柱塞29和可滑动构件32彼此偏心导致的柱塞29和柱塞杆30的撬动,由此防止滑动阻力的增大。
因为与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2006-177160中公开的电磁开关相比,能够减小螺线管SL的吸引力,所以允许螺线管SL的外直径减小,这使得电磁开关的尺寸和重量两者都减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滑动构件32在触压弹簧44的加载下被推靠于柱塞杆30的凸缘30a。这能够防止与柱塞29分开的可滑动构件32在柱塞杆30的外圆周上轴向滑动。即,不需要提供用于在轴向方向上保持可滑动构件32的额外的专用部件,并且允许使用现有的触压弹簧44来推动可滑动构件32紧靠柱塞杆30的凸缘30a从而在轴向方向上保持可滑动构件32。这致使以较低的花费使电磁开关8的尺寸和重量两者都减小。
另外,触压弹簧44的第二轴向侧(反可动触点侧)端部插入到可滑动构件32的第一轴向侧内圆周中。触压弹簧44的插入端部被支撑在可滑动构件32的弹簧接纳表面32a上。即,触压弹簧44的插入端部的外圆周由可滑动构件32的弹簧引导部32b围绕。这能够可靠地防止触压弹簧44的端部移出弹簧接纳表面32a,这增强了可动触点24的操作上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替代实施方式中,触压弹簧44可以与可滑动构件32串联布置。即,触压弹簧44的插入端部不是支撑在可滑动构件32的弹簧接纳表面32a上而是支撑在可滑动构件32的第一轴向侧端面上。但是,在此实施方式中,可滑动构件32和触压弹簧44在径向方向上彼此不重叠,这使触压弹簧44的安装位置大幅移向触点室35。这可以增大触点室35的轴向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开关8构造成使得可滑动构件32和触压弹簧44在径向方向上彼此重叠。这能够防止触压弹簧44伸出到触点室35中较远。即,触压弹簧44到可滑动构件32的第一轴向侧部分的内圆周中的部分插入允许触压弹簧44定位成至少当螺线管SL处于其非开启状态时在径向方向上与固定铁芯28重叠。通过此构型,与触压弹簧44可以与可滑动构件32串联布置的可替代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减小触点室35的轴向长度。这导致电磁开关8的整个轴向长度的减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滑动构件32由非磁性的树脂材料形成。这能够防止从可滑动构件32的磁通泄漏,由此防止螺线管SL的吸引力的减小。另外,通过使用树脂材料形成可滑动构件32以由此减小电磁开关8的重量能够甚至在可滑动构件32与柱塞29一体地移动的构型中防止螺线管SL的吸引力的增大。另外,通过使用具有高度自润滑特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可滑动构件32能够减小可滑动构件32与柱塞29的移动相关地在圆柱孔28a的内圆周内轴向移动时的滑动阻力。具体地,如上所述,甚至能够在下述构型中减小滑动阻力的上述特征允许螺线管SL的吸引力的减小:柱塞29的外圆周与圆筒形套管34的内圆周滑动接触以及可滑动构件32的外圆周与圆柱孔28a的内圆周滑动接触。
(改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滑动构件32由具有自润滑特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可替代地,可滑动构件32能够由任何具有自润滑特性的非磁性材料形成。还可替代地,可滑动构件32的外圆周可以经受用于提供自润滑特性的表面处理。
受益于以上说明和相关附图中呈现的教示的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想到本发明的很多改型或者其它实施方式。因此,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制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且那些改型和其它实施方式意在包含在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即使文中使用具体术语,但这些具体术语仅出于一般的和描述性的意义被使用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被使用。

Claims (6)

1.一种用于起动机(1)的电磁开关(8),其包括:
主触点(23、24),所述主触点(23、24)设置在用于所述起动机(1)的马达电路上,并且构造成用以中断到马达(2)的通电电流;以及
螺线管(SL),所述螺线管(SL)构造成响应于电磁体的接通/关断操作断开和闭合所述主触点(23、24),所述螺线管(SL)包括:
线圈(26),所述线圈(26)构造成通过通电形成所述电磁体;
柱塞(29),所述柱塞(29)能够在所述线圈(26)的内圆周上轴向地移动;
固定铁芯(28),所述固定铁芯(28)布置在所述柱塞(29)的一轴向侧上并且具有圆柱孔(28a),所述圆柱孔(28a)是在所述固定铁芯(28)的径向中心轴向地穿过所述固定铁芯(28)的通孔,所述固定铁芯(28)构造成被所述电磁体磁化;以及
柱塞杆(30),所述柱塞杆(30)轴向地延伸通过所述圆柱孔(28a)的内圆周,并且具有固定至所述柱塞(29)的轴向柱塞侧端部从而能够与所述柱塞(29)一体地移动,
其中,所述主触点(23、24)包括:
一对固定触点(23),所述一对固定触点(23)布置在触点室(35)中,所述触点室(35)形成在所述固定铁芯(28)的轴向反柱塞侧上,所述一对固定触点(23)电连接至所述马达电路;以及
可动触点(24),所述可动触点(24)附接至所述柱塞杆(30)的穿过所述圆柱孔(28a)并且突伸到所述触点室(35)中的轴向反柱塞侧端部,所述可动触点(24)能够与所述柱塞(29)一体地轴向移动从而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23)电连接和电断开,由此接通和关断所述马达电路,
其中,所述电磁开关(8)还包括与所述柱塞(29)分开的圆筒形可滑动构件(32),所述圆筒形可滑动构件(32)宽松地围绕所述柱塞杆(30)的外圆周,并且能够与所述柱塞(29)一体地轴向移动,无论所述螺线管(SL)处于其开启状态还是非开启状态,所述可滑动构件(32)都至少部分轴向地插入到所述圆柱孔(28a)的所述内圆周中,并且所述可滑动构件(32)的外圆周在整个圆周上与所述圆柱孔(28a)的所述内圆周滑动接触,
所述电磁开关(8)还包括:
触压弹簧(44),所述触压弹簧(44)布置在所述柱塞杆(30)的外圆周上,所述触压弹簧(44)构造成在所述主触点(23、24)闭合时推动所述可动触点(24)压靠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23)从而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23)接触,
其中,
所述可滑动构件(32)包括弹簧接纳表面(32a),所述弹簧接纳表面(32a)适于支撑所述触压弹簧(44)的轴向柱塞侧端部,使得所述可滑动构件(32)在所述触压弹簧(44)的加载下保持在所述柱塞杆(30)的所述轴向柱塞侧上,并且
所述可滑动构件(32)的内圆周包括用作所述弹簧接纳表面(32a)的轴向台阶面,
在所述台阶面的轴向反柱塞侧上的所述可滑动构件(32)的内直径大于在所述台阶面的轴向柱塞侧上的所述可滑动构件(32)的内直径,由此,所述触压弹簧(44)的至少轴向柱塞侧端部插入到在所述台阶面的所述轴向反柱塞侧上的所述可滑动构件(32)的所述内圆周中,并且所述触压弹簧(44)的插入的所述端部支撑在所述可滑动构件(32)的所述弹簧接纳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开关(8),其中,
所述柱塞杆(30)在其轴向柱塞侧上包括凸缘(30a),所述凸缘(30a)固定至所述柱塞(29),并且
在所述触压弹簧(44)的加载下推动所述可滑动构件(32)压靠于所述柱塞杆(30)的所述凸缘(30a),使得所述可滑动构件(32)的轴向柱塞侧端面与所述柱塞杆(30)的所述凸缘(30a)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开关(8),其中,所述触压弹簧(44)位于所述柱塞杆(30)的所述外圆周上从而至少在所述螺线管(SL)处于其非开启状态时在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固定铁芯(28)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开关(8),其中,所述可滑动构件(32)由非磁性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开关(8),其中,所述可滑动构件(32)由具有自润滑特性的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开关(8),其中,所述可滑动构件(32)的所述外圆周受到用于提供自润滑特性的表面处理。
CN201310705992.3A 2012-12-19 2013-12-19 用于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Active CN1038834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6540 2012-12-19
JP2012276540A JP6064577B2 (ja) 2012-12-19 2012-12-19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3455A CN103883455A (zh) 2014-06-25
CN103883455B true CN103883455B (zh) 2017-05-17

Family

ID=50878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05992.3A Active CN103883455B (zh) 2012-12-19 2013-12-19 用于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28436B2 (zh)
JP (1) JP6064577B2 (zh)
CN (1) CN103883455B (zh)
DE (1) DE102013114228A1 (zh)
FR (1) FR2999786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6433B2 (en) * 2012-05-17 2015-11-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FR3020715B1 (fr) * 2014-05-05 2016-05-06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Dispositif de contact d'un contacteur de demarreur
EP2963667B1 (en) * 2014-07-03 2017-05-17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Cover of a contactor of starters for motor vehicle
FR3024585B1 (fr) * 2014-08-01 2016-07-15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Contacteur electromagnetique de puissance muni d'une tige de commande a butee d'arret
DE102015212801A1 (de) * 2015-07-08 2017-01-12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 Schaltanordnung mit verbesserter linearer Lagerung
CN109072851B (zh) * 2016-04-26 2020-10-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起动器用电磁开关装置
JP6536472B2 (ja) * 2016-04-28 2019-07-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ソレノイド
CN105895452B (zh) 2016-05-27 2017-11-10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KR102001939B1 (ko) * 2017-12-28 2019-10-01 효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고속 솔레노이드
US10978266B2 (en) * 2018-04-24 2021-04-13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lectromechanical switch having movable contact and dampener
DE102018208119A1 (de) * 2018-05-23 2019-11-28 Ellenberger & Poensgen Gmbh Trennvorrichtung zur Gleichstromunterbrechung eines Strompfades sowie Schutzschalter
FR3098004B1 (fr) * 2019-06-28 2022-07-22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Contacteur de demarreu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4597A (en) * 1982-07-30 1986-08-05 Robert Bosch Gmbh Solenoid switch suitable for motor starters
US4755781A (en) * 1985-10-23 1988-07-05 Robert Bosch Gmbh Electrical switch for starters
CN101645372A (zh) * 2008-08-07 2010-02-10 株式会社电装 配备有内置电子控制电路的电磁开关
CN102052224A (zh) * 2009-10-27 2011-05-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起动机用电磁开关装置
CN203067150U (zh) * 2012-12-29 2013-07-17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 抑制起停电机峰值起动电流的继电器及起停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13534C1 (zh) * 1990-04-27 1991-08-14 Audi Ag, 8070 Ingolstadt, De
DE19951116A1 (de) * 1999-10-23 2001-04-26 Bosch Gmbh Robert Relais, insbesondere für eine Startvorrichtung
US6762663B2 (en) * 2001-04-06 2004-07-13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for starter
DE10153019A1 (de) * 2001-10-26 2003-05-08 Ina Schaeffler Kg Elektromagnet, insbesondere Proportionalmagnet zur Betätigung eines hydraulischen Ventils
JP4306604B2 (ja) 2004-12-20 2009-08-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用マグネット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4597A (en) * 1982-07-30 1986-08-05 Robert Bosch Gmbh Solenoid switch suitable for motor starters
US4755781A (en) * 1985-10-23 1988-07-05 Robert Bosch Gmbh Electrical switch for starters
CN101645372A (zh) * 2008-08-07 2010-02-10 株式会社电装 配备有内置电子控制电路的电磁开关
CN102052224A (zh) * 2009-10-27 2011-05-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起动机用电磁开关装置
CN203067150U (zh) * 2012-12-29 2013-07-17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 抑制起停电机峰值起动电流的继电器及起停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99786B1 (fr) 2017-05-19
JP2014120419A (ja) 2014-06-30
CN103883455A (zh) 2014-06-25
US8928436B2 (en) 2015-01-06
JP6064577B2 (ja) 2017-01-25
US20140167892A1 (en) 2014-06-19
FR2999786A1 (fr) 2014-06-20
DE102013114228A1 (de) 2014-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3455B (zh) 用于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US9070525B2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for starter
JP5573320B2 (ja) スタータおよび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CN104121130B (zh) 起动机及包括该起动机的发动机起动单元
CN105605121B (zh) 电磁离合器
CN105960551A (zh) 包括带有目标元件的联轴器总成的差速器
KR101946950B1 (ko) 자속 누설 경로 인슐레이터를 가진 회전형 커플링 장치
TW201307698A (zh) 電磁離合器
US10566132B2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for engine starter
US8376106B2 (en) Driving force transmitting device
CN104334869A (zh) 用于燃烧发动机的起动器
US8925403B2 (en) Starter
JP2017141804A (ja) スタータ
JP5535704B2 (ja) スタータ
CN110120715A (zh) 可变磁场旋转电机以及具备该可变磁场旋转电机的车辆
JP2007028807A (ja) スタータ
JP5920045B2 (ja) スタータ用電磁ソレノイド装置
CN102667137A (zh) 噪声优化的起动装置
CN105026748B (zh) 发动机起动装置
RU2541345C1 (ru) Стартер дл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105627840A (zh) 一种启用和保险装置
CN103573522B (zh) 用于起动器的电磁螺线管装置
CN105849847A (zh) 磁性开关以及具有该磁性开关的起动机
JP2013083165A (ja) スタータ
JP2015105625A (ja) スタータ用電磁ソレノイ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