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6391B - 多功能鞋垫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鞋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6391B
CN103876391B CN201410118127.3A CN201410118127A CN103876391B CN 103876391 B CN103876391 B CN 103876391B CN 201410118127 A CN201410118127 A CN 201410118127A CN 103876391 B CN103876391 B CN 1038763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hollow protrusion
toe section
channeling
to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81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6391A (zh
Inventor
郑贤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181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639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01027174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3794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6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6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6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6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鞋垫,其主要具有一供人体脚掌踩置的垫体,且于该垫体形成有一自该垫体底面一体朝该垫体顶面隆起的中空隆起部,使该中空隆起部下方形成有一气室;由于该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可于受压状态与舒张状态之间形变,因此可排出该气室内的热空气,以及将冷空气吸入该气室内,进而增加鞋子内部的气体对流,并利用该垫体的中空隆起部使人体脚部与鞋子紧密贴合,达到止滑功能。

Description

多功能鞋垫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母案的申请号为:201010271745.3,申请日为:2010年8月31日,发明名称为:多功能鞋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鞋垫,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形成于鞋垫的中空隆起部,产生较佳空气对流、达成止滑功能、增加弹跳力以及避震功能的鞋垫。
背景技术
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07942号「复合式健走鞋垫」、第M325753号「符合人体工学的鞋垫」以及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2759247号「人体工学足弓鞋垫」所揭示的内容,该些公知技术的技术特征皆为其鞋垫本体具有一个或多个硬质的实心突起部,分别对应于人体脚掌的特定位置处,例如脚趾区、内侧弓区或横弓区,使鞋垫能够符合人体足部工学,均匀分散脚部所受压力,以维持使用者身体平衡、矫正站姿以及降低因久站所致的脚部疼痛。然而,长期使用此种鞋垫的使用者会产生依赖,以致换成一般鞋垫时就无法挺直站立。此外,如前述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07942号,其突出部是额外设置于该鞋垫本体,以致制造程序较繁琐,且长时间使用后,前述突出部亦有脱离鞋垫本体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产生空气对流又具止滑功能的多功能鞋垫。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柔性支撑作用的多功能鞋垫,其可随时提醒使用者,让使用者身体产生警觉,以矫正使用者站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弹跳力以及具避震功能的多功能鞋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鞋垫,主要包括有一供人体脚掌踩置的垫体,该垫体具有分别对应人体脚掌构造的足弓部、位于该足弓部后侧的足跟部、位于该足弓部前侧并对应前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与第五脚趾的脚趾部、以及位于该足弓部与脚趾部之间的跖骨部,其中该足弓部可区分为内足弓部与外足弓部,该脚趾部可区分为对应第一脚趾的内脚趾部,以及对应第二、第三、第四与第五脚趾的外脚趾部,而该跖骨部可区分为内跖骨部与外跖骨部。该鞋垫的特征在于该垫体具有一中空隆起部,其具有一由该垫体顶面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一对应该外凸表面且由该垫体底面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以及一由该内凹表面定义出的气室,该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可于受压状态与舒张状态之间形变。
由于本发明的多功能鞋垫的中空隆起部是依据人体行走时,脚掌踩踏于地面的受力区域设计,因此于行走过程中,可由人体脚掌受力,使该中空隆起部被压扁致使该气室处于受压状态,从而排出该气室内的热空气,待该中空隆起部因自身弹力而回复原状,使该气室处于舒张状态,该气室内的气压小于鞋子内部的气压,如此,鞋子内部的冷空气可被吸入该气室内,从而产生周而复始的空气对流。因此,本发明的鞋垫具有透气效果佳、不易产生臭味、能长时间维持人体脚掌干爽以提高人体脚掌舒适性等优点。此外,由该中空隆起部使人体脚部与鞋子紧密贴合,以达成止滑功能。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鞋垫中,该垫体可包括一气沟,是自邻近该脚趾部的前周缘沿该对应该内、外脚趾部间的位置,朝该足跟部纵向延伸而与该气沟与该气室相连通,以增加热空气排出以及冷空气吸入的效率。
在前述较佳实施例中,该垫体的气沟可具有一尺寸较该气沟窄的狭窄段,连通该气沟与该气室。由此,当该气室处于受压状态时,该气室内的热空气可因该狭窄段而加压冲至该气沟内,以提升排出热空气的效率。
此外,该气沟邻近该脚趾部的前周缘可设有一内凹的气口,以使鞋垫设置有气口处的周缘与鞋子的内壁不会紧密贴合,以增加排出热空气与吸入冷空气的量。
或者是,该垫体还可包括与该气沟连通的另一气沟,前述的另一气沟可自邻近该外脚趾部的外周缘沿该脚趾部与该跖骨部之间横向延伸至邻近该内脚趾部的内周缘,且前述的另一气沟于邻近该脚趾部与该跖骨部之间的外周缘或内周缘可设有一内凹的气口;或者是,前述的另一气沟可自该垫体的外周缘沿该跖骨部与该足弓部之间横向延伸至该垫体的内周缘,且前述的另一气沟于邻近该跖骨部与该足弓部之间的外周缘或内周缘可设有一内凹的气口。
本发明的多功能鞋垫中,该垫体的内足弓部可具有一自该垫体底面一体凸起的弧状凸缘,该弧状凸缘具有一弧形顶面以及一弧形底面。该垫体的中空隆起部较佳宜位于该足跟部或是该内足弓部的弧状凸缘,当该中空隆起部位于该弧状凸缘时,该中空隆起部的外凸表面是由该弧形顶面一体隆起所形成,而该中空隆起部的内凹表面是由该弧形底面一体凹陷所形成。由此,本发明的鞋垫可通过位于该内足弓部的中空隆起部而柔性支撑使用者脚掌,并随时提醒使用者注意其站姿,以达矫正用户站姿的功能。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鞋垫,还可包括有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其具有一由该垫体顶面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一对应该外凸表面且由该垫体底面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以及一由该内凹表面定义出的气室,前述的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可于受压状态与舒张状态之间形变。其中,当该足跟部已具有该中空隆起部时,前述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系可位于该内足弓部、该外足弓部、该跖骨部以及该脚趾部的至少其中的一部位,或者是前述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可位于该内足弓部、该外足弓部、该内跖骨部、该外跖骨部、该内脚趾部以及该外脚趾部的至少其中的一部位;同样地,当该内足弓部的弧状凸缘已具有该中空隆起部时,前述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系可位于该足跟部、该外足弓部、该跖骨部以及该脚趾部的至少其中的一部位,或者是前述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可位于该足跟部、该外足弓部、该内跖骨部、该外跖骨部、该内脚趾部以及该外脚趾部的至少其中的一部位。
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鞋垫还可包括有一吸震材且/或一反弹材,设置于该垫体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内。最好,该反弹材设置于位于该跖骨部的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内,或者是设置于位于该内跖骨部或外跖骨部至少其中之一的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内,而该吸震材设置于位于该足跟部的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内。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鞋垫还可包括有至少一支撑体,设置于该中空隆起部下方,且该支撑体具有一凸壁以及一位于该凸壁内侧的容气空间。由此,该支撑体可有效地维持该中空隆起部的隆起高度。
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为的多功能鞋垫,包括有复数个该支撑体,其中,位于该足跟部、内足弓部或外足弓部的中空隆起部下方的支撑体,还具有一与该容气空间相通的喷嘴,各该支撑体的凸壁贴抵该中空隆起部的内凹表面,而各该支撑体的喷嘴连通该气沟与该容气空间;其次,位于该跖骨部(或内、外跖骨部)或脚趾部(或内、外脚趾部)的中空隆起部下方的支撑体,还具有一与该凸壁一体连接的底壁,而将该容气空间形成为密闭,各该支撑体的底壁抵靠鞋子的内底。
依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所为的多功能鞋垫,包括有至少二个该支撑体,一连接片是一体连接于各该支撑体之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鞋垫,主要亦包括有该供人体脚掌踩置的垫体,该垫体亦具有前述足弓部、足跟部、脚趾部以及跖骨部,且该足弓部亦可区分为内足弓部与外足弓部,该脚趾部亦可区分为内脚趾部与外脚趾部,以及该跖骨部亦可区分为内跖骨部与外跖骨部。该鞋垫的特征在于该垫体包括有一第一层体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层体上的第二层体,其中该第一层体具有一中空隆起部,该中空隆起部具有一由该第一层体顶面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一对应该外凸表面且由该第一层体底面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以及一由该内凹表面定义出的气室,该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可于受压状态与舒张状态之间形变,而该第二层体亦具有一中空隆起部,该第二层体的中空隆起部具有一由该第二层体顶面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一对应该外凸表面且由该第二层体底面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以及一由该内凹表面与该第一层体顶面定义出的封闭气室。
由于本发明的多功能鞋垫中,该垫体第二层体的中空隆起部具有封闭的气室,因此可增加弹跳力。此外,若欲提升鞋垫的反弹力且/或吸震能力,前述的封闭气室内亦可设置反弹材且/或吸震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立体图,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为的多功能鞋垫;
图2为一底视示意图,显示图1的鞋垫的中空隆起部对应于人体脚掌的足跟区;
图3为沿着图1中的3-3剖线的剖视图;
图4为一底视示意图,显示依据本发明该第一实施例所为的另一种态样的鞋垫;
图5为一立体图,显示依据本发明该第一实施例所为的又一种态样的鞋垫;
图6为一底视示意图,显示图5的鞋垫中,各中空隆起部分别对应于人体脚掌各部位;
图7为一顶视示意图,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为的多功能鞋垫;
图8A为一剖视图,显示位于内足弓部的中空隆起部的态样;
图8B为一剖视图,显示位于内足弓部的中空隆起部的另一种态样;
图9为一立体图,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为的多功能鞋垫;
图10为一底视示意图,显示图9的鞋垫中,各中空隆起部分别对应于人体脚掌各部位;
图11为沿着图9中的11-11剖线的剖视图;
图12为一立体图,显示依据本发明该第三实施例所为的另一种态样的鞋垫;
图13为一底视示意图,显示图12的鞋垫中,各中空隆起部分别对应于人体脚掌各部位;
图14为一纵向剖视图,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为的多功能鞋垫;
图15为一纵向剖视图,显示具有支撑体的多功能鞋垫;
图16为一剖视图,显示位于垫体足跟部的中空隆起部下方的支撑体的一种态样;
图17为一剖视图,显示位于垫体足跟部的中空隆起部下方的支撑体的另一种态样;
图18为一纵向剖视图,显示具有支撑体的多功能鞋垫;
图19为一剖视分解示意图,显示连接片一体连接于各支撑体的态样;
图20为一立体图,显示中空隆起部具有一补强凹陷的态样;以及
图21为一立体图,显示中空隆起部具有复数补强凹陷的态样。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1”鞋垫,10垫体,101前周缘,102气口,103外周缘,104内周缘,105气口,106气口,11顶面,111~118第一~第八中空隆起部,111a、115a、116a外凸表面,111b、115b、116b内凹表面,113补强凹陷,115突起,12足弓部,12a内足弓部,12b外足弓部,13底面,131、131’第一气沟,131a第一延伸段,131b第二延伸段,131c狭窄段,132~134第二~第四气沟,14足跟部,15第一气室,17第五气室,16脚趾部,16a内脚趾部,16b外脚趾部,18跖骨部,18a内跖骨部,18b外跖骨部,19第六气室,2鞋垫,20垫体,21顶面,23底面,25弧状凸缘,251弧形顶面,253弧形底面,255中空隆起部,255a外凸表面,255b内凹表面,257连接段,27气室,3、3’鞋垫,4脚掌,41足弓区,41a内足弓区,41b外足弓区,43足跟区,45脚趾区,451第一脚趾,452第二脚趾,453第三脚趾,454第四脚趾,455第五脚趾,47跖骨区,47a内跖骨区,47b外跖骨区,5鞋垫,50垫体,60反弹材,70第一层体,71顶面,711中空隆起部,711a外凸表面,711b内凹表面,73底面,75气室,80第二层体,81顶面,83底面,811~813第一~第三中空隆起部,811a、812a、813a外凸表面,811b、812b、813b内凹表面,85、87第一、第二封闭气室,
90支撑体,901凸壁,903容气空间,905喷嘴,907底壁,92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鞋垫的详细构造及其特征,以下将列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在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进行说明。
首先在此说明,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号码是指相同或类似的构造或部位。
首先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鞋垫1,主要包括有一垫体10。
该垫体10,为PU发泡材质制成且具有弹性回复力,当然,实际制造时,该垫体10的材质并不局限于前者,其亦可为任何可用来制作鞋垫的材质,例如布、皮、软木、乳胶或热塑性橡胶TPR等。如图1与图2所示,该垫体10是供人体脚掌4踩置,该脚掌依其构造主要可区分为足弓区41;位于足弓区41后侧的足跟区43;位于足弓区41前侧的脚趾区45,该脚趾区45是由第一脚趾451、第二脚趾452、第三脚趾453、第四脚趾454与第五脚趾455所构成;以及位于足弓区41与脚趾区45之间的跖骨区47。其中,该跖骨区47可区分为内、外跖骨区47a、47b,以及该足弓区41可区分为内、外足弓区41a、41b。该垫体10,具有分别对应该足弓区41的足弓部12,对应该内、外足弓区41a、41b的内、外足弓部12a、12b、对应该足跟区43的足跟部14、对应该脚趾区45的脚趾部16、对应该第一脚趾451的内脚趾部16a、对应该第二至第五脚趾452~455的外脚趾部16b、对应该跖骨区47的跖骨部18、以及对应该内、外跖骨区47a、47b的内、外跖骨部18a、18b。
如图1至图2所示,该垫体10的顶面11形成有一位于该足跟部14的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其次,如图3所示,该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具有一由该垫体顶面11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111a、一由该垫体底面13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111b以及一由该内凹表面111b所定义出的第一气室15,可于受压状态与舒张状态间形变。
实际使用本实施例的鞋垫1时,当该垫体足跟部14受力时,该第一中空隆起部111会被压扁致使该第一气室15处于受压状态,此时,该第一气室15内的热空气会被挤出;反之,当该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因解除压力而回复原状时,该第一气室15处于舒张状态,此时该第一气室15内的气压小于鞋子内部的气压,因而可将鞋子内部的冷空气吸入该第一气室15内。如此,垫体底面13与鞋子内部之间即可产生周而复始的空气循环。
接着请参阅图4,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为的另一种态样的鞋垫1’。该垫体10的顶面11亦形成有位于该垫体足跟部14的该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并且该中空隆起部111亦具有该第一气室15。其次,该垫体10的底面开设有一第一气沟131,自邻近该脚趾部16的一前周缘101沿对应该内、外脚趾部16a,16b间的位置,朝该足跟部14纵向延伸而与该第一气室15相连通。再者,该第一气沟131于邻近该脚趾部16的前周缘101设有一朝内凹陷的弧形气口102。该气口的设置,可使垫体10的周缘不会紧密贴合于鞋子内壁,以增加排出热空气与吸入冷空气的量。
实际使用本实施例的鞋垫1’时,当该垫体足跟部14受力致使该第一气室15处于受压状态时,该第一气室15内的热空气可经由该第一气沟131而被排出;反之,当该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因解除压力而回复原状,使该第一气室15处于舒张状态时,鞋子内部的冷空气亦可通过该第一气沟131而被吸入该第一气室15内。如此,本发明的垫体1’与鞋子内部之间,可通过前述气沟的设置,而提升空气循环的效率。
接着请参阅图5至图6,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为的又一种态样的鞋垫1”。该垫体10的顶面11亦形成有位于该垫体足跟部14的该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并且该中空隆起部111亦具有该第一气室15。其次,该垫体10的底面13开设有一第一气沟131’、一第二气沟132、一第三气沟133以及一第四气沟134。其中,该第一气沟131’具有一第一延伸段131a、一第二延伸段131b以及一狭窄段131c;该第一延伸段131a是自邻近该脚趾部16的前周缘101沿对应该内、外脚趾部16a、16b间的位置,朝该足跟部14纵向延伸而于该第一气室15相连通,该第二延伸段131b是与该第一延伸段131a连通并横向延伸至邻近该足跟部14的外周缘103与内周缘104,该狭窄段131c的尺寸小于该第一气沟131’,且连通该第一气沟131’的第二延伸段131b与该第一气室15,该第一气沟131’于邻近该脚趾部16的前周缘101设有该朝内凹陷的弧形气口102;该第二气沟132与该第一气沟131’连通,并自邻近该外脚趾部16b的外周缘103沿该的脚趾部16与跖骨部18之间,横向延伸至邻近该内脚趾部16a的内周缘104,且该第二气沟132于邻近该脚趾部16与该跖骨部18之间的外周缘103与内周缘104皆设有一朝内凹陷的弧形气口105;该第三气沟133与该第一气沟131’连通,并自该垫体10的外周缘103沿该跖骨部18与足弓部12之间,横向延伸至该垫体10的内周缘104,且该第三气沟133于邻近该跖骨部18与该足弓部12之间的外周缘103与内周缘104皆设有一朝内凹陷的弧形气口106;该第四气沟134与该第三气沟133连通,并自该第三气沟133沿该内足弓部12a的内侧形状,朝该足跟部14纵向延伸至邻近该足跟部14。
实际使用本实施例的鞋垫1”时,如前所述,当该垫体足跟部14受力致使该第一气室15处于受压状态时,该第一气室15内的热空气会因该狭窄段131c而有加压作用,使前述热空气冲至该第一气沟131’内,并可经由与该第一气沟131’直接或间接相连通的该第二、第三与第四气沟132,133,134排出;反之,当施以该垫体足跟部14的力解除时,该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回复原状致使该第一气室处于15舒张状态时,鞋子内部的冷空气亦可经由该第一至第四气沟131’~134而被吸入该第一气室15内。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第一至第四气沟131’~134的设置位置,均依据人体行走时脚掌4踩踏于地面的动作来设计,因此当人体脚掌4踩置于本发明的鞋垫1”时,该些气沟131’~134均不会因承受人体的重量而被压扁或变形,因此纵使长时间使用,本发明的鞋垫仍能维持良好的空气对流效果。
由于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中,垫体的材质以及区分出的部位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因此申请人不再赘述,而仅针对该些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相异处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7至图8A,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鞋垫2,主要包括有一垫体20。
该垫体20的内足弓部12a具有一自该垫体底面23一体凸起的弧状凸缘25,该弧状凸缘25具有一弧形顶面251以及一弧形底面253。该垫体20的内足弓部12a的弧状凸缘25具有一中空隆起部255,其次如图8A所示,该中空隆起部255具有一由该弧形顶面251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255a、一由该弧形底面253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255b以及一由该内凹表面255b所定义出的一气室27,可于受压状态与舒张状态间形变。
本实施例的鞋垫2于实际使用时,除了具有如前述般的可在鞋子内部产生空气循环的功能之外,还因为该中空隆起部设置于该内足弓部,因此可柔性地支撑使用者的脚窝,以随时提醒使用者注意站姿,长期使用后可达矫正使用者站姿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8A所示,前述弧状凸缘25的中空隆起部255的外凸表面255a可直接与该垫体20的顶面21衔接,或者是,如图8B所示,前述弧状凸缘25可具有一连接段257,连接该中空隆起部255的外凸表面255a与该垫体20的顶面21。并且,前述连接段257的长度并无特定限制。
接着请再参阅图9至图11,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鞋垫3,主要包括有该垫体10。
该垫体10的顶面11形成有该第一中空隆起部111、一第二中空隆起部112、一第三中空隆起部113、一第四中空隆起部114、一第五中空隆起部115以及一第六中空隆起部116。其中,该第一中空隆起部111的设置位置与型态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该第二中空隆起部112位于该足弓部12;该第三中空隆起部113位于该内跖骨部18a;该第四中空隆起部114位于该外跖骨部18b;该第五中空隆起部115位于该内脚趾部16a以及该第六中空隆起部116位于该外脚趾部16b。其次,如图11所示,该第五以及第六中空隆起部115、116皆具有一由该垫体顶面11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115a,116a、一由该垫体底面13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115b,116b、以及分别由该些内凹表面115b,116b所定义出的第五以及第六气室17,19,在此需说明的是,虽然附图中未显示,但该第二至第四中空隆起部112~114皆具有前述的外凸表面、内凹表面以及由该内凹表面所定义出的第二、第三以及第四气室。如此,该第一至第六中空隆起部111~116的气室皆可于受压状态与舒张状态间形变。
实际使用本实施例的鞋垫3时,当该垫体足跟部14受力时,该第一中空隆起部111会被压扁致使该第一气室15处于受压状态,此时,该第一气室15内的热空气会被挤出;而当施以该垫体足跟部14的力移转至垫体足弓部12时,该第二中空隆起部112会被压扁致使该第二气室(图中未示)处于受压状态,使该第二气室内的热空气被排出,同时,该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因解除压力而回复原状,使该第一气室15处于舒张状态,此时该第一气室15内的气压小于鞋子内部的气压,因而可将鞋子内部的冷空气吸入该第一气室15内。同理,当施以垫体足弓部12的力转移至垫体内、外跖骨部18a,18b或垫体内、外脚趾部16a,16b时,受压的气室内的热空气会排出,而解压的气室则会将冷空气吸入,致使垫体底面13与鞋子内部之间产生周而复始的空气循环。
接着请参阅图12至图13,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为的另一种态样的鞋垫3’。详细地说,该些中空隆起部亦可仅形成于该足跟部14、该足弓部12、该跖骨部18、以及该脚趾部16,亦即如图12至图13所示,一第七中空隆起部117形成于该垫体跖骨部18,以及一第八中空隆起部118形成于该垫体脚趾部16;换言之,该第七中空隆起部117是将该第三与第四中空隆起部113,114合而为一,而该第八中空隆起部118则是将该第五与第六中空隆起部115,116合而为一。如此,亦可如前述,将气室内的热空气排出,且随着垫体10受力部位的转换,将鞋子内部的冷空气吸进刚解除受力的气室内,以于垫体底面13与鞋子内部之间产生周而复始的空气循环。
需特别说明的是,前述该些实施例的鞋垫中,当前述垫体具有复数个中空隆起部时,该鞋垫还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吸震材且/或反弹材,且前述吸震材且/或反弹材设置于该些中空隆起部的至少其中之一,以有效提升使用者跳跃时的弹跳力且可吸震。最好,该吸震材设置于位于该垫体足跟部位置的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内,而该反弹材设置于位于该垫体跖骨部且/或脚趾部位置的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内。
请再参阅图14,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鞋垫5,主要包括有一垫体50以及一反弹材60。
该垫体50包括有一第一层体70以及一第二层体80。其中,该第一层体70的顶面71形成有一对应该垫体足跟部14的中空隆起部711,其具有一由该第一层体顶面71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711a、一由该第一层体底面73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711b以及一由该内凹表面711b所定义出的一可于受压状态与舒张状态间形变的气室75。其次,该第二层体80是以(但不限于)黏着的方式固设于该第一层体70上,该第二层体80的顶面81形成有一对应该垫体足跟部14的第一中空隆起部811、一对应该垫体跖骨部18的第二中空隆起部812以及一对应该垫体脚趾部16的第三中空隆起部813,其中该第一、第二与第三中空隆起部811、812、813皆具有一由该第二层体顶面81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811a、812a、813a以及一由该第二层体底面83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811b、812b、813b,该第二层体80的第一中空隆起部811层迭于该第一层体70的中空隆起部711,使该第二层体80的第一中空隆起部811的内凹表面811b完全地贴合于该第一层体70的中空隆起部711的外凸表面711a,而该第二与第三中空隆起部812,813的各该内凹表面812b、813b则与该第一层体顶面71分别定义出第一以及第二封闭气室85、87。
该反弹材60为一般可增加弹力的材料,且于本实施例中,该反弹材60是设置并充满于该第二层体80的第一封闭气室85内。当然实际制造时,该反弹材60亦可不充满于前述封闭气室85内,此外,该第二层体80的第二封闭气室87内亦可设置有该反弹材60。
实际使用本实施例的鞋垫5时,当该垫体足跟部14受力时,该第一层体70的中空隆起部711与该第二层体80的第一中空隆起部811会被压扁,致使该气室75处于受压状态,此时,该气室75内的热空气会被挤出,当该垫体足跟部14解除受力时,该第一层体70的中空隆起部711与该第二层体80的第一中空隆起部811会因压力解除而回复原状,使该气室75处于舒张状态,从而将鞋子内部的冷空气吸入该气室75内,另外,位于该垫体跖骨部18位置的该第一封闭气室85内部的反弹材60,有助于提升使用者跳跃时的弹跳力。
当然,实际制造时,本实施例的鞋垫5可进一步包括有一吸震材(图中未示),设置于该第二层体80的第一中空隆起部811下方的封闭气室内。
接着请再参阅图15至图18,本发明的多功能鞋垫还具有至少一支撑体90。
该支撑体90由橡胶所制成,当然实际上并不局限于此,其亦可使用各种具有特定支撑强度且具有良好弹性恢复力的材质,以有效维持该中空隆起部的隆起高度。并且,如图15至图18所示,支撑体90主要具有四种态样,分述如下:支撑体90具有一凸壁901以及一位于凸壁901内侧的容气空间903(如图15所示);支撑体90具有凸壁901、容气空间903以及一连通容气空间903的喷嘴905(如图16所示);支撑体90具有凸壁901、容气空间903、喷嘴905以及一与该凸壁901以及喷嘴905一体连接的底壁907(如图17所示);以及支撑体90具有凸壁901、容气空间903以及底壁907,但不具有喷嘴905(如图18所示)。
详细地说,如图15所示,设置于足跟部14处的支撑体90不具有底壁907,设置于脚趾部16与跖骨部18处的支撑体90亦不具有底壁907,但第一层体70与凸壁901将容气空间903界定为封闭,由此,本发明的鞋垫可维持排气功能并增加弹跳力。其次,如图16至图17所示,设置于该足跟部14处的支撑体90具有喷嘴905,且喷嘴905容设于第一气沟131内,由此,本发明的鞋垫可提升排气性能。再者,如图18所示,设置于足跟部14处的支撑体90不具有底壁907,设置于脚趾部16与跖骨部18处的支撑体90皆具有底壁907,由此,本发明的鞋垫可维持排气功能并增加弹跳力。
在此需特别说明,由于支撑体90具有多种态样(例如底壁的有无或喷嘴的有无),且本发明的鞋垫亦具有多种形态(例如中空隆起部设置位置的不同、气沟的有无等),因此依据本发明精神下所为的各种排列组合,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另一方面,如图19所示,本发明的复数支撑体90之间,亦可通过一连接片92予以连接成一体。此外,位于脚趾部16、跖骨部18与足跟部14处的支撑体90可具有喷嘴以提升气体排放效率,或者是不具有喷嘴但于支撑体相对于气沟处的凸壁上开设一孔洞,使其容气空间与气沟相通,以达提升气体排放效率的目的。
在此进一步说明,由连接片92连接的复数支撑体90,亦可制成尺寸较大,以固设于具有中空隆起部的垫体上。此外,如图20所示,本发明垫体10的中空隆起部111的外凸表面111a还可具有一补强凹陷113,用以提升中空隆起部111的结构强度;或者是,也可如图21所示,垫体10的中空隆起部111的外凸表面111a可以具有复数个突起115,补强凹陷113位于该外凸表面111a的中间位置,该些突起115则环绕于补强凹陷113。在此仅以单一层体的垫体举例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通常制造鞋垫时,为提高鞋垫的舒适性,都会先在垫体基材上贴一层布,之后才进行模压成形工艺,但是若贴于基材上的布延展性较差,就会影响到后续垫体的成形工艺,因此,本发明的鞋垫可视实际需求在垫体成形后才将布贴上。
必须特别说明的是,以上的实施例仅用来更加详细地叙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的鞋垫的态样并非局限于前述者,举例来说,该鞋垫的中空隆起部的数量并无特定限制,但较佳宜介于一个至七个之间,当中空隆起部的数量多于一个时,若其中一个中空隆起部是位于足跟部,则其余的中空隆起部可位于选自内足弓部、外足弓部、跖骨部以及脚趾部所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部位,或者是其余的中空隆起部可位于选自内足弓部、外足弓部、内跖骨部、外跖骨部、内脚趾部以及外脚趾部所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部位;若其中一个中空隆起部是位于内足弓部的弧状凸缘,则其余的中空隆起部可位于选自足跟部、外足弓部、跖骨部以及脚趾部所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部位,或者是其余的中空隆起部可位于选自足跟部、外足弓部、内跖骨部、外跖骨部、内脚趾部以及外脚趾部所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部位。此外,气沟的数量亦无特定限制,且气沟亦可与任一中空隆起部下方的气室相连通,当然,气沟皆可具有尺寸较该气沟窄的狭窄段,用以与中空隆起部的气室相连通,以增加热空气排出时的压力。同样地,当该垫体为双层结构时,该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的中空隆起部的数量亦无特定限制,且各该中空隆起部的设置位置亦可视需求而变,例如当前述中空隆起部的数量为复数个时,该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的中空隆起部可位于选自对应该垫体足跟部、内足弓部、外足弓部、跖骨部以及脚趾部所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部位,或者可位于选自对应该垫体足跟部、内足弓部、外足弓部、内跖骨部、外跖骨部、内脚趾部以及外脚趾部所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部位。
此外,该反弹材与该吸震材的设置位置亦无特定限制,但较佳为,该反弹材设置于对应该垫体跖骨部位置处的气室内,而该吸震材设置于对应该垫体足跟部位置处的气室内。因此,各种依据本发明精神所为的变化与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鞋垫系依据人体行走时脚掌踩踏于地面的动作,将中空隆起部设置于垫体的受力部位,因此可在鞋子内部产生空气对流,因此本发明的鞋垫具有透气效果佳、不易发霉、不易产生臭味、能长时间维持人体脚掌干爽以及提高人体脚掌舒适性等优点。此外,搭配设置于特定部位的气沟更可提升鞋子内部的空气对流。并且,由于本发明鞋垫的中空隆起部可使人体脚部与鞋子紧密贴合,因此本发明还具有止滑功能。另外,本发明的中空隆起部是由垫体一体成型所形成,因此相较于突出部额外设置于鞋垫本体的公知鞋垫而言,本发明更具有易于制造且耐久使用的优点。其次,当本发明的中空隆起部设置于该内足弓部的弧状凸缘时,本发明的鞋垫还具有可矫正用户站姿的功能。再者,由于本发明的鞋垫具有设置于中空隆起部下方的支撑体,且支撑体具有特定强度与良好弹性恢复力,因此不仅能有效维持中空隆起部的隆起高度,并可使中空隆起部耐久使用不易变形。

Claims (25)

1.一种多功能鞋垫,包含有一供人体脚掌踩置的垫体,该垫体具有分别对应人体脚掌构造的一足弓部、一位于该足弓部后侧的足跟部、一位于该足弓部前侧并对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与第五脚趾的脚趾部、以及一位于该足弓部与该脚趾部之间的跖骨部,其中,该足弓部具有一内足弓部与一外足弓部,该脚趾部具有一内脚趾部与一外脚趾部,该内脚趾部对应第一脚趾,该外脚趾部对应第二、第三、第四与第五脚趾,该跖骨部具有一内跖骨部与一外跖骨部;其特征在于:
该垫体,包含有至少二个中空隆起部,当其中一个中空隆起部位于足跟部时,至少一个另一中空隆起部位于该足弓部、该跖骨部以及该脚趾部的至少其中的一部位,具有一由该垫体顶面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一对应该外凸表面,且所述中空隆起部由该垫体底面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以及一由该内凹表面定义出的气室,气室可于一受压状态与一舒张状态之间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外凸表面具有一补强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外凸表面具有复数个突起,该补强凹陷位于该外凸表面的中间位置,该些突起环绕于该补强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垫体的内足弓部具有一自该垫体底面一体凸起的弧状凸缘,该弧状凸缘具有一弧形顶面以及一弧形底面,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位于该弧状凸缘,且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外凸表面由该弧形顶面一体隆起所形成,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内凹表面系由该弧形底面一体凹陷所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弧状凸缘具有一连接段,连接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外凸表面与该垫体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至少一个另一中空隆起部,位于该内足弓部、外足弓部、该内跖骨部、该外跖骨部、该内脚趾部以及该外脚趾部的至少其中的一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包含有至少一反弹材,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包含有至少一吸震材,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垫体的内足弓部具有一自该垫体底面一体凸起的弧状凸缘,该弧状凸缘具有一弧形顶面以及一弧形底面,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位于该内足弓部的弧状凸缘,且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外凸表面由该弧形顶面一体隆起所形成,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内凹表面由该弧形底面一体凹陷所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垫体包含有一设于该垫体底面的第一气沟,自邻近该脚趾部的一前周缘沿对应该内、外脚趾部间的位置,朝该足跟部纵向延伸而与该气室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第一气沟具有一第一延伸段以及一第二延伸段,该第一延伸段是自邻近该脚趾部的前周缘沿对应该第一与第二脚趾间的位置,朝该足跟部纵向延伸而与该气室相连通,该第二延伸段与该第一延伸段连通并横向延伸至邻近该足跟部的一内周缘、一外周缘或该内、外周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第一气沟的第一延伸段于邻近该脚趾部的前周缘设有一内凹的气口,或者是该第一气沟的第二延伸段于邻近该足跟部的内周缘或外周缘设有一内凹的气口,且该垫体包含有:
一第二气沟,与该第一气沟连通,并自邻近该外脚趾部的外周缘沿该脚趾部与该跖骨部之间横向延伸至邻近该内脚趾部的内周缘,且该第二气沟于邻近该脚趾部与该跖骨部之间的外周缘或内周缘设有一内凹的气口;
一第三气沟,与该第一气沟连通,并自该垫体的外周缘沿该跖骨部与该足弓部之间横向延伸至该垫体的内周缘,且该第三气沟于邻近该跖骨部与该足弓部之间的外周缘或内周缘设有一内凹的气口;以及
一第四气沟,与该第三气沟连通,并自该第三气沟沿该内足弓部的形状,朝该足跟部纵向延伸至该第一气沟的第二延伸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包含有至少一支撑体,设置于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下方,各该支撑体具有一凸壁以及一位于该凸壁内侧的容气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各该支撑体的凸壁具有一孔洞,该容气空间与该第一至第四气沟至少其中之一相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垫体的第一气沟具有一尺寸较该第一气沟窄的狭窄段,连通该第一气沟与该气室。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第一气沟于邻近该脚趾部的前周缘设有一内凹的气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包含有一支撑体,设置于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下方,该支撑体具有一凸壁以及一位于该凸壁内侧的容气空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支撑体具有一连通该容气空间的喷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支撑体具有一与该凸壁一体连接的底壁,该底壁与该凸壁共同界定出该容气空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支撑体具有一连通该容气空间的喷嘴,该喷嘴与该凸壁以及该底壁一体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包含有至少二支撑体,一连接片一体连接于该二支撑体之间。
22.一种多功能鞋垫,包含有一供人体脚掌踩置的垫体,该垫体具有分别对应人体脚掌构造的一足弓部、一位于该足弓部后侧的足跟部、一位于该足弓部前侧并对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与第五脚趾的脚趾部、以及一位于该足弓部与该脚趾部之间的跖骨部,其中,该足弓部具有一内足弓部与一外足弓部,该脚趾部具有一内脚趾部与一外脚趾部,该内脚趾部对应第一脚趾,该外脚趾部对应第二、第三、第四与第五脚趾,该跖骨部具有一内跖骨部与一外跖骨部;其特征在于:
该垫体包含有:
一第一层体,包含有至少二个中空隆起部,当其中一个中空隆起部位于足跟部时,至少一个另一中空隆起部位于该足弓部、该跖骨部以及该脚趾部的至少其中的一部位,且所述中空隆起部由该第一层体顶面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一对应该外凸表面且由该第一层体底面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以及一由该内凹表面定义出的气室,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可于一受压状态与一舒张状态之间形变;以及
一第二层体,设置于该第一层体上,该第二层体包含有至少二个中空隆起部,当其中一个中空隆起部位于足跟部时,至少一个另一中空隆起部位于该足弓部、该跖骨部以及该脚趾部的至少其中的一部位,且所述中空隆起部由该第二层体顶面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一对应该外凸表面且由该第二层体底面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以及一由该内凹表面与该第一层体顶面定义出的封闭气室。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该第一层体的至少一个另一中空隆起部,位于对应该第一层体的内足弓部、外足弓部、内跖骨部、外跖骨部、内脚趾部以及外脚趾部的至少其中之一部位的位置,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具有一由该第一层体顶面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一对应该外凸表面且由该第一层体底面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以及一由该内凹表面定义出的气室,该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的气室可于一受压状态与一舒张状态之间形变;以及
该第二层体的至少一个中空隆起部,位于对应该第二层体的内足弓部、外足弓部、内跖骨部、外跖骨部、内脚趾部以及外脚趾部的至少其中的一部位的位置,该至少一个另一中空隆起部具有一由该第二层体顶面一体隆起所形成的外凸表面、一对应该外凸表面且由该第二层体底面一体凹陷所形成的内凹表面、以及一由该内凹表面与该第一层体顶面定义出的封闭气室。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包含有至少一反弹材,设置于该垫体第二层体、对应该垫体内脚趾部、外脚趾部、内跖骨部、外跖骨部、内足弓部、外足弓部至少其中之一的中空隆起部的封闭气室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功能鞋垫,其中,包含有至少一吸震材,设置于该垫体第二层体、对应该垫体内脚趾部、外脚趾部、内跖骨部、外跖骨部、内足弓部、外足弓部与足跟部至少其中之一的中空隆起部的封闭气室内。
CN201410118127.3A 2010-08-31 2010-08-31 多功能鞋垫 Active CN103876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8127.3A CN103876391B (zh) 2010-08-31 2010-08-31 多功能鞋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1745.3A CN102379487B (zh) 2010-08-31 2010-08-31 多功能鞋垫
CN201410118127.3A CN103876391B (zh) 2010-08-31 2010-08-31 多功能鞋垫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1745.3A Division CN102379487B (zh) 2010-01-22 2010-08-31 多功能鞋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6391A CN103876391A (zh) 2014-06-25
CN103876391B true CN103876391B (zh) 2017-04-12

Family

ID=50945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8127.3A Active CN103876391B (zh) 2010-08-31 2010-08-31 多功能鞋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63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08002A1 (en) * 2016-07-08 2018-01-11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nsole assembly
US20200178648A1 (en) * 2016-08-29 2020-06-11 Monique Rini Therapeutic insoles and footwear
CN109846138A (zh) * 2018-12-24 2019-06-07 瑞昌芯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木基底鞋垫及其生产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44176A (en) * 1962-08-29 1966-04-05 Scholl Mfg Co Inc Cushion for spur heel
DE7802213U1 (de) * 1978-01-26 1978-05-03 Dehm, Gebhard, 7519 Walzbachtal Schuh mit Einlegesohle
US6732457B2 (en) * 1997-12-24 2004-05-11 Barefoot Science Technologies Inc Rehabilitative shoe insole device
ES2240042T3 (es) * 2000-02-28 2005-10-16 Stonefly S.P.A. Palmilla compuesta permeable al valor.
WO2007011093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Young Hwa Woo Ventilation sole
DE202007013120U1 (de) * 2007-09-19 2007-12-20 Cetec Ag Innensohle mit Versteifungselement
CN101558922A (zh) * 2009-04-28 2009-10-21 杨孟龙 呼吸式鞋垫
CN102150974A (zh) * 2010-02-11 2011-08-17 欣合信股份有限公司 气垫芬芳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6391A (zh)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0519B2 (en) Shoe with lattice structure
JP5835900B2 (ja) 多機能インソール
US8307569B2 (en) Training footwear
CN209391169U (zh) 一种弹力鞋底
CN102415643A (zh) 带有突起的鞋底和鞋类物品
JP5859653B2 (ja) 履物シート及び履物
US20160353840A1 (en) Insole and shoe comprising a removable insole
JP2007089833A (ja) 浮き指防止中敷きパッド及びそれを装着した履物
CN103876391B (zh) 多功能鞋垫
CN102379487B (zh) 多功能鞋垫
KR20130015995A (ko) 완충식 통기성 신발
CN211703656U (zh) 一种防滑鞋垫及鞋子
CZ305699B6 (cs) Víceúčelová obuv pro diabetiky s optimalizovanou konstrukcí
CN204763660U (zh) 多功能鞋
CN207370199U (zh) 一种聚氨酯鞋垫
CN207492186U (zh) 一种多功能鞋底
KR101263614B1 (ko) 신발
TWI551232B (zh) Multi-functional insoles
CN205214368U (zh) 负跟鞋底
CN204351178U (zh) 舒缓压力的女高跟鞋底和鞋
CN218474211U (zh) 一种透气轻盈运动鞋
KR20060107020A (ko) 신발용 보조 깔창
CN211932854U (zh) 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
CN203828170U (zh) 隐形矫正拖鞋
CN207306213U (zh) 一种缓震防滑鞋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