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1232B - Multi-functional insoles - Google Patents

Multi-functional insol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1232B
TWI551232B TW099123342A TW99123342A TWI551232B TW I551232 B TWI551232 B TW I551232B TW 099123342 A TW099123342 A TW 099123342A TW 99123342 A TW99123342 A TW 99123342A TW I551232 B TWI551232 B TW I5512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e
air
insole
arch
hol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3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1729A (en
Inventor
xian-xiong Zheng
Original Assignee
xian-xiong Zh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xiong Zheng filed Critical xian-xiong Zheng
Priority to TW099123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1232B/zh
Priority to JP2011009575A priority patent/JP5835900B2/ja
Priority to EP11151650A priority patent/EP2347667A3/en
Priority to US13/011,524 priority patent/US20110179672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201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1729A/zh
Priority to US14/612,828 priority patent/US2015014371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1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1232B/zh

Links

Description

多功能鞋墊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鞋墊,特別是指一種利用形成於鞋墊之中空隆起部,產生較佳空氣對流、達成止滑功能、增加彈跳力以及避震功能的鞋墊。
如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307942號「複合式健走鞋墊」、第M325753號「符合人體工學之鞋墊」以及大陸實用新型專利公告第2759247號「人體工學足弓鞋墊」所揭示之內容,該等先前技術之技術特徵皆為其鞋墊本體具有一個或多個硬質的實心突起部,係分別對應於人體腳掌的特定位置處,例如腳趾區、內側弓區或橫弓區,使鞋墊能夠符合人體足部工學,均勻分散腳部所受壓力,以維持使用者身體平衡、矯正站姿以及降低因久站所致之腳部疼痛。然而,長期使用此種鞋墊的使用者會產生依賴,以致換成一般鞋墊時就無法挺直站立。此外,如前揭新型專利第M307942號,其突出部係額外設置於該鞋墊本體,以致製造程序較繁瑣,且長時間使用後,前述突出部亦有脫離鞋墊本體之虞。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產生空氣對流又具止滑功能之鞋墊。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柔性支撐作用之鞋墊,其可隨時提醒使用者,讓使用者身體產生警覺,以矯正使用者站姿。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增加彈跳力以及具避震功能之鞋墊。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多功能鞋墊,主要包括有一供人體腳掌踩置的墊體,該墊體具有分別對應人體腳掌構造的足弓部、位於該足弓部後側的足跟部、位於該足弓部前側並對應前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與第五腳趾的腳趾部、以及位於該足弓部與腳趾部之間的蹠骨部,其中該足弓部可區分為內足弓部與外足弓部,該腳趾部可區分為對應第一腳趾之內腳趾部,以及對應第二、第三、第四與第五腳趾之外腳趾部,而該蹠骨部可區分為內蹠骨部與外蹠骨部。該鞋墊的特徵在於該墊體具有一中空隆起部,其具有一由該墊體頂面一體隆起所形成之外凸表面、一對應該外凸表面且由該墊體底面一體凹陷所形成之內凹表面、以及一由該內凹表面定義出之氣室,該中空隆起部之氣室可於受壓狀態與舒張狀態之間形變。
由於本發明之多功能鞋墊的中空隆起部係依據人體行走時,腳掌踩踏於地面的受力區域設計,因此於行走過程中,可藉由人體腳掌受力,使該中空隆起部被壓扁致使該氣室處於受壓狀態,從而排出該氣室內的熱空氣,待該中空隆起部因自身彈力而回復原狀,使該氣室處於舒張狀態,該氣室內的氣壓小於鞋子內部的氣壓,如此,鞋子內部的冷空氣可被吸入該氣室內,從而產生週而復始的空氣對流。因此,本發明之鞋墊具有透氣效果佳、不易產生臭味、能長時間維持人體腳掌乾爽以提高人體腳掌舒適性等優點。此外,藉由該中空隆起部使人體腳部與鞋子緊密貼合,以達成止滑功能。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一種多功能鞋墊中,該墊體更可包括一氣溝,係自鄰近該腳趾部之前周緣沿該對應該內、外腳趾部間之位置,朝該足跟部縱向延伸而與該氣溝與該氣室相連通,藉以增加熱空氣排出以及冷空氣吸入之效率。
在前述較佳實施例中,該墊體之氣溝可具有一尺寸較該氣溝窄的狹窄段,係連通該氣溝與該氣室。藉此,當該氣室處於受壓狀態時,該氣室內的熱空氣可因該狹窄段而加壓衝至該氣溝內,以提升排出熱空氣的效率。
此外,該氣溝鄰近該腳趾部之前周緣可設有一內凹之氣口,藉以使鞋墊設置有氣口處之周緣與鞋子的內壁不會緊密貼合,以增加排出熱空氣與吸入冷空氣的量。
或者是,該墊體還可包括與該氣溝連通之另一氣溝,前述之另一氣溝可自鄰近該外腳趾部之外周緣沿該腳趾部與該蹠骨部之間橫向延伸至鄰近該內腳趾部之內周緣,且前述之另一氣溝於鄰近該腳趾部與該蹠骨部之間的外周緣或內周緣可設有一內凹之氣口;或者是,前述之另一氣溝可自該墊體之外周緣沿該蹠骨部與該足弓部之間橫向延伸至該墊體之內周緣,且前述之另一氣溝於鄰近該蹠骨部與該足弓部之間的外周緣或內周緣可設有一內凹之氣口。
本發明之多功能鞋墊中,該墊體之內足弓部可具有一自該墊體底面一體凸起的弧狀凸緣,該弧狀凸緣具有一弧形頂面以及一弧形底面。該墊體之中空隆起部較佳官位於該足跟部或是該內足弓部之弧狀凸緣,當該中空隆起部位於該弧狀凸緣時,該中空隆起部之外凸表面係由該弧形頂面一體隆起所形成,而該中空隆起部之內凹表面係由該弧形底面一體凹陷所形成。藉此,本發明之鞋墊係可透過位於該內足弓部之中空隆起部而柔性支撐使用者腳掌,並隨時提醒使用者注意其站姿,以達矯正使用者站姿之功能。
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多功能鞋墊,更可包括有另一中空隆起部,其具有一由該墊體頂面一體隆起所形成之外凸表面、一對應該外凸表面且由該墊體底面一體凹陷所形成之內凹表面、以及一由該內凹表面定義出之氣室,前述之另一中空隆起部之氣室可於受壓狀態與舒張狀態之間形變。其中,當該足跟部已具有該中空隆起部時,前述另一中空隆起部係可位於該內足弓部、該外足弓部、該蹠骨部以及該腳趾部之至少其中之一部位,或者是前述另一中空隆起部可位於該內足弓部、該外足弓部、該內蹠骨部、該外蹠骨部、該內腳趾部以及該外腳趾部之至少其中之一部位;同樣地,當該內足弓部之弧狀凸緣已具有該中空隆起部時,前述另一中空隆起部係可位於該足跟部、該外足弓部、該蹠骨部以及該腳趾部之至少其中之一部位,或者是前述另一中空隆起部可位於該足跟部、該外足弓部、該內蹠骨部、該外蹠骨部、該內腳趾部以及該外腳趾部之至少其中之一部位。
另外,本發明所提供之多功能鞋墊更可包括有一吸震材且/或一反彈材,係設置於該墊體另一中空隆起部的氣室內。最好,該反彈材係設置於位於該蹠骨部之中空隆起部的氣室內,或者是設置於位於該內蹠骨部或外蹠骨部至少其中之一之中空隆起部的氣室內,而該吸震材係設置於位於該足跟部之中空隆起部的氣室內。
另一方面,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一種多功能鞋墊,主要亦包括有該供人體腳掌踩置的墊體,該墊體亦具有前述足弓部、足跟部、腳趾部以及蹠骨部,且該足弓部亦可區分為內足弓部與外足弓部,該腳趾部亦可區分為內腳趾部與外腳趾部,以及該蹠骨部亦可區分為內蹠骨部與外蹠骨部。該鞋墊的特徵在於該墊體包括有一第一層體以及一設置於該第一層體上之第二層體,其中該第一層體具有一中空隆起部,該中空隆起部具有一由該第一層體頂面一體隆起所形成之外凸表面、一對應該外凸表面且由該第一層體底面一體凹陷所形成之內凹表面、以及一由該內凹表面定義出之氣室,該中空隆起部之氣室可於受壓狀態與舒張狀態之間形變,而該第二層體亦具有一中空隆起部,該第二層體之中空隆起部具有一由該第二層體頂面一體隆起所形成之外凸表面、一對應該外凸表面且由該第二層體底面一體凹陷所形成之內凹表面、以及一由該內凹表面與該第一層體頂面定義出之封閉氣室。
由於本發明之多功能鞋墊中,該墊體第二層體之中空隆起部具有封閉之氣室,因此可增加彈跳力,且該封閉氣室內之空氣亦可吸震。此外,若欲提升鞋墊之反彈力且/或吸震能力,前述之封閉氣室內亦可設置反彈材且/或吸震材。
有關本發明所提供之多功能鞋墊的詳細構造及其特徵,以下將列舉實施例並配合圖式,在可使本發明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簡單實施本發明實施例的範圍內進行說明。
以下簡單說明本發明配合實施例所採用之圖式的內容,其中:第一圖為一立體圖,顯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為之多功能鞋墊;第二圖為一底視示意圖,顯示第一圖之鞋墊之中空隆起部對應於人體腳掌之足跟區;第三圖為沿著第一圖之3-3剖線之剖視圖;第四圖為一底視示意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該第一實施例所為之另一種態樣的鞋墊;第五圖為一立體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該第一實施例所為之又一種態樣的鞋墊;第六圖為一底視示意圖,顯示第五圖之鞋墊中,各中空隆起部分別對應於人體腳掌各部位;第七圖為一頂視示意圖,顯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為之多功能鞋墊;第八圖A為一剖視圖,顯示位於內足弓部之中空隆起部之態樣;第八圖B為一剖視圖,顯示位於內足弓部之中空隆起部的另一種態樣;第九圖為一立體圖,顯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為之多功能鞋墊;第十圖為一底視示意圖,顯示第九圖之鞋墊中,各中空隆起部分別對應於人體腳掌各部位;第十一圖為沿著第九圖之11-11剖線之剖視圖;以及第十二圖為一立體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該第三實施例所為之另一種態樣的鞋墊;第十三圖為一底視示意圖,顯示第十一圖之鞋墊中,各中空隆起部分別對應於人體腳掌各部位;以及第十四圖為一縱向剖視圖,顯示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為之多功能鞋墊。
申請人首先在此說明,在以下將要介紹的實施例中,相同的參考號碼係指相同或類似的構造或部位。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提供之多功能鞋墊(1),主要包括有一墊體(10)。
該墊體(10),係為PU發泡材質製成且具有彈性回復力,當然,實際製造時,該墊體(10)的材質並不侷限於前述者,其亦可為任何可用來製作鞋墊且具有彈性回復力的材質。如第一圖與第二圖所示,該墊體(10)係供人體腳掌(4)踩置,該腳掌依其構造主要可區分為足弓區(41);位於足弓區(41)後側的足跟區(43);位於足弓區(41)前側的腳趾區(45),該腳趾區(45)係由第一腳趾(451)、第二腳趾(452)、第三腳趾(453)、第四腳趾(454)與第五腳趾(455)所構成;以及位於足弓區(41)與腳趾區(45)之間的蹠骨區(47)。其中,該蹠骨區(47)可區分為內、外蹠骨區(47a,47b),以及該足弓區(41)可區分為內、外足弓區(41a,41b)。該墊體(10),具有分別對應該足弓區(41)之足弓部(12)、對應該內、外足弓區(41a,41b)之內、外足弓部(12a,12b)、對應該足跟區(43)之足跟部(14)、對應該腳趾區(45)之腳趾部(16)、對應該第一腳趾(451)之內腳趾部(16a)、對應該第二至第五腳趾(452~455)之外腳趾部(16b)、對應該蹠骨區(47)之蹠骨部(18)、以及對應該內、外蹠骨區(47a,47b)之內、外蹠骨部(18a,18b)。
如第一圖至第二圖所示,該墊體(10)之頂面(11)形成有一位於該足跟部(14)之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其次,如第三圖所示,該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具有一由該墊體頂面(11)一體隆起所形成之外凸表面(111a)、一由該墊體底面(13)一體凹陷所形成之內凹表面(111b)以及一由該內凹表面(111b)所定義出之第一氣室(15),係可於受壓狀態與舒張狀態間形變。
實際使用本實施例之鞋墊(1)時,當該墊體足跟部(14)受力時,該第一中空隆起部(111)會被壓扁致使該第一氣室(15)處於受壓狀態,此時,該第一氣室(15)內的熱空氣會被擠出;反之,當該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因解除壓力而回復原狀時,該第一氣室(15)處於舒張狀態,此時該第一氣室(15)內的氣壓小於鞋子內部的氣壓,因而可將鞋子內部的冷空氣吸入該第一氣室(15)內。如此,墊體底面(13)與鞋子內部之間即可產生週而復始的空氣循環。
接著請參閱第四圖,其係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為之另一種態樣的鞋墊(1’)。該墊體(10)之頂面(11)亦形成有位於該墊體足跟部(14)之該第一中空隆起部(111),並且該中空隆起部(111)亦具有該第一氣室(15)。其次,該墊體(10)的底面開設有一第一氣溝(131),係自鄰近該腳趾部(16)之一前周緣(101)沿對應該內、外腳趾部(16a,16b)間之位置,朝該足跟部(14)縱向延伸而與該第一氣室(15)相連通。再者,該第一氣溝(131)於鄰近該腳趾部(16)之前周緣(101)設有一朝內凹陷之弧形氣口(102)。該氣口之設置,係可使墊體(10)之周緣不會緊密貼合於鞋子內壁,以增加排出熱空氣與吸入冷空氣的量。
實際使用本實施例之鞋墊(1’)時,當該墊體足跟部(14)受力致使該第一氣室(15)處於受壓狀態時,該第一氣室(15)內的熱空氣可經由該第一氣溝(131)而被排出;反之,當該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因解除壓力而回復原狀,使該第一氣室(15)處於舒張狀態時,鞋子內部的冷空氣亦可透過該第一氣溝(131)而被吸入該第一氣室(15)內。如此,本發明之墊體(1’)與鞋子內部之間,係可透過前述氣溝之設置,而提升空氣循環的效率。
接著請參閱第五圖至第六圖,其係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為之又一種態樣的鞋墊(1”)。該墊體(10)之頂面(11)亦形成有位於該墊體足跟部(14)之該第一中空隆起部(111),並且該中空隆起部(111)亦具有該第一氣室(15)。其次,該墊體(10)的底面(13)開設有一第一氣溝(131’)、一第二氣溝(132)、一第三氣溝(133)以及一第四氣溝(134)。其中,該第一氣溝(131’)具有一第一延伸段(131a)、一第二延伸段(131b)以及一狹窄段(131c);該第一延伸段(131a)係自鄰近該腳趾部(16)之前周緣(101)沿對應該內、外腳趾部(16a,16b)間之位置,朝該足跟部(14)縱向延伸而於該第一氣室(15)相連通,該第二延伸段(131b)係與該第一延伸段(131a)連通並橫向延伸至鄰近該足跟部(14)之外周緣(103)與內周緣(104),該狹窄段(131c)之尺寸小於該第一氣溝(131’),且連通該第一氣溝(131’)之第二延伸段(131b)與該第一氣室(15),該第一氣溝(131’)於鄰近該腳趾部(16)之前周緣(101)設有該朝內凹陷之弧形氣口(102);該第二氣溝(132)係與該第一氣溝(131’)連通,並自鄰近該外腳趾部(16b)的外周緣(103)沿該之腳趾部(16)與蹠骨部(18)之間,橫向延伸至鄰近該內腳趾部(16a)之內周緣(104),且該第二氣溝(132)於鄰近該腳趾部(16)與該蹠骨部(18)之間的外周緣(103)與內周緣(104)皆設有一朝內凹陷之弧形氣口(105);該第三氣溝(133)係與該第一氣溝(131’)連通,並自該墊體(10)之外周緣(103)沿該蹠骨部(18)與足弓部(12)之間,橫向延伸至該墊體(10)的內周緣(104),且該第三氣溝(133)於鄰近該蹠骨部(18)與該足弓部(12)之間的外周緣(103)與內周緣(104)皆設有一朝內凹陷之弧形氣口(106);該第四氣溝(134)係與該第三氣溝(133)連通,並自該第三氣溝(133)沿該內足弓部(12a)之內側形狀,朝該足跟部(14)縱向延伸至鄰近該足跟部(14)。
實際使用本實施例之鞋墊(1”)時,如前所述,當該墊體足跟部(14)受力致使該第一氣室(15)處於受壓狀態時,該第一氣室(15)內的熱空氣會因該狹窄段(131c)而有加壓作用,使前述熱空氣衝至該第一氣溝(131’)內,並可經由與該第一氣溝(131’)直接或間接相連通之該第二、第三與第四氣溝(132,133,134)排出;反之,當施以該墊體足跟部(14)之力解除時,該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回復原狀致使該第一氣室處於(15)舒張狀態時,鞋子內部的冷空氣亦可經由該第一至第四氣溝(131’~134)而被吸入該第一氣室(15)內。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第一至第四氣溝(131’~134)的設置位置,均依據人體行走時腳掌(4)踩踏於地面的動作來設計,是故當人體腳掌(4)踩置於本發明之鞋墊(1”)時,該等氣溝(131’~134)均不會因承受人體的重量而被壓扁或變形,因此縱使長時間使用,本發明之鞋墊仍能維持良好的空氣對流效果。
由於以下將要介紹的實施例中,墊體的材質以及區分出的部位與前述第一實施例完全相同,因此申請人不再贅述,而僅針對該等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相異處進行說明。
請參閱第七圖至第八圖A,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之透氣鞋墊(2),主要包括有一墊體(20)。
該墊體(20)之內足弓部(12a)具有一自該墊體底面(23)一體凸起之弧狀凸緣(25),該弧狀凸緣(25)具有一弧形頂面(251)以及一弧形底面(253)。該墊體(20)之內足弓部(12a)之弧狀凸緣(25)具有一中空隆起部(255),其次,如第八圖A所示,該中空隆起部(255)具有一由該弧形頂面(251)一體隆起所形成之外凸表面(255a)、一由該弧形底面(253)一體凹陷所形成之內凹表面(255b)以及一由該內凹表面(255b)所定義出之一氣室(27),係可於受壓狀態與舒張狀態間形變。
本實施例之鞋墊(2)於實際使用時,除了具有如前述般之可在鞋子內部產生空氣循環的功能之外,還因為該中空隆起部設置於該內足弓部,因此可柔性地支撐使用者的腳窩,以隨時提醒使用者注意站姿,長期使用後可達矯正使用者站姿之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第八圖A所示,前述弧狀凸緣(25)之中空隆起部(255)的外凸表面(255a)可直接與該墊體(20)之頂面(21)銜接,或者是,如第八圖B所示,前述弧狀凸緣(25)可具有一連接段(257),係連接該中空隆起部(255)之外凸表面(255a)與該墊體(20)之頂面(21)。並且,前述連接段(257)的長度並無特定限制。
接著請再參閱第九圖至第十一圖,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提供之多功能鞋墊(3),主要包括有該墊體(10)。
該墊體(10)之頂面(11)形成有該第一中空隆起部(111)、一第二中空隆起部(112)、一第三中空隆起部(113)、一第四中空隆起部(114)、一第五中空隆起部(115)以及一第六中空隆起部(116)。其中,該第一中空隆起部(111)之設置位置與型態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該第二中空隆起部(112)係位於該足弓部(12);該第三中空隆起部(113)係位於該內蹠骨部(18a);該第四中空隆起部(114)係位於該外蹠骨部(18b);該第五中空隆起部(115)係位於該內腳趾部(16a)以及該第六中空隆起部(116)係位於該外腳趾部(16b)。其次,如第十一圖所示,該第五以及第六中空隆起部(115,116)皆具有一由該墊體頂面(11)一體隆起所形成之外凸表面(115a,116a)、一由該墊體底面(13)一體凹陷所形成之內凹表面(115b,116b)、以及分別由該等內凹表面(115b,116b)所定義出之第五以及第六氣室(17,19),在此需說明的是,雖然圖式中未顯示,但該第二至第四中空隆起部(112~114)皆具有前述之外凸表面、內凹表面以及由該內凹表面所定義出之第二、第三以及第四氣室。如此,該第一至第六中空隆起部(111~116)之氣室皆可於受壓狀態與舒張狀態間形變。
實際使用本實施例之鞋墊(3)時,當該墊體足跟部(14)受力時,該第一中空隆起部(111)會被壓扁致使該第一氣室(15)處於受壓狀態,此時,該第一氣室(15)內的熱空氣會被擠出;而當施以該墊體足跟部(14)之力移轉至墊體足弓部(12)時,該第二中空隆起部(112)會被壓扁致使該第二氣室(圖中未示)處於受壓狀態,使該第二氣室內的熱空氣被排出,同時,該第一中空隆起部(111)因解除壓力而回復原狀,使該第一氣室(15)處於舒張狀態,此時該第一氣室(15)內的氣壓小於鞋子內部的氣壓,因而可將鞋子內部的冷空氣吸入該第一氣室(15)內。同理,當施以墊體足弓部(12)之力轉移至墊體內、外蹠骨部(18a,18b)或墊體內、外腳趾部(16a,16b)時,受壓之氣室內的熱空氣會排出,而解壓之氣室則會將冷空氣吸入,致使墊體底面(13)與鞋子內部之間產生週而復始的空氣循環。
接著請參閱第十二圖至第十三圖,其係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為之另一種態樣的鞋墊(3’)。詳而言之,該等中空隆起部亦可僅形成於該足跟部(14)、該足弓部(12)、該蹠骨部(18)、以及該腳趾部(16),亦即如第十二圖至第十三圖所示,一第七中空隆起部(117)係形成於該墊體蹠骨部(18),以及一第八中空隆起部(118)係形成於該墊體腳趾部(16);換言之,該第七中空隆起部(117)係將該第三與第四中空隆起部(113,114)合而為一,而該第八中空隆起部(118)則係將該第五與第六中空隆起部(115,116)合而為一。如此,亦可如前揭般,將氣室內之熱空氣排出,且隨著墊體(10)受力部位的轉換,將鞋子內部的冷空氣吸進剛解除受力之氣室內,以於墊體底面(13)與鞋子內部之間產生週而復始的空氣循環。
需特別說明的是,前揭該等實施例之鞋墊中,當前述墊體具有複數個中空隆起部時,該鞋墊還可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吸震材且/或反彈材,且前述吸震材且/或反彈材係設置於該等中空隆起部之至少其中之一,藉以有效提升使用者跳躍時之彈跳力且可吸震。最好,該吸震材係設置於位於該墊體足跟部位置之中空隆起部的氣室內,而該反彈材係設置於位於該墊體蹠骨部且/或腳趾部位置之中空隆起部的氣室內。
請再參閱第十四圖,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提供之透氣鞋墊(5),主要包括有一墊體(50)以及一反彈材(60)。
該墊體(50)包括有一第一層體(70)以及一第二層體(80)。其中,該第一層體(70)之頂面(71)形成有一對應該墊體足跟部(14)之中空隆起部(711),其具有一由該第一層體頂面(71)一體隆起所形成之外凸表面(711a)、一由該第一層體底面(73)一體凹陷所形成之內凹表面(711b)以及一由該內凹表面(711b)所定義出之一可於受壓狀態與舒張狀態間形變之氣室(75)。其次,該第二層體(80)係以(但不限於)黏著的方式固設於該第一層體(70)上,該第二層體(80)之頂面(81)形成有一對應該墊體足跟部(14)之第一中空隆起部(811)、一對應該墊體蹠骨部(18)之第二中空隆起部(812)以及一對應該墊體腳趾部(16)之第三中空隆起部(813),其中該第一、第二與第三中空隆起部(811,812,813)皆具有一由該第二層體頂面(81)一體隆起所形成之外凸表面(811a,812a,813a)以及一由該第二層體底面(83)一體凹陷所形成之內凹表面(811b,812b,813b),該第二層體(80)之第一中空隆起部(811)係層疊於該第一層體(70)之中空隆起部(711),使該第二層體(80)之第一中空隆起部(811)的內凹表面(811b)完全地貼合於該第一層體(70)之中空隆起部(711)的外凸表面(711a),而該第二與第三中空隆起部(812,813)之各該內凹表面(812b,813b)則與該第一層體頂面(71)分別定義出第一以及第二封閉氣室(85,87)。
該反彈材(60),係為一般可增加彈力之材料,且於本實施例中,該反彈材(60)係設置並充滿於該第二層體(80)之第一封閉氣室(85)內。當然實際製造時,該反彈材(60)亦可不充滿於前述封閉氣室(85)內,此外,該第二層體(80)之第二封閉氣室(87)內亦可設置有該反彈材(60)。
實際使用本實施例之鞋墊(5)時,當該墊體足跟部(14)受力時,該第一層體(70)之中空隆起部(711)與該第二層體(80)之第一中空隆起部(811)會被壓扁,致使該氣室(75)處於受壓狀態,此時,該氣室(75)內的熱空氣會被擠出,當該墊體足跟部(14)解除受力時,該第一層體(70)之中空隆起部(711)與該第二層體(80)之第一中空隆起部(811)會因壓力解除而回復原狀,使該氣室(75)處於舒張狀態,從而將鞋子內部的冷空氣吸入該氣室(75)內,另外,位於該墊體蹠骨部(18)位置之該第一封閉氣室(85)內部之反彈材(60),係有助於提升使用者跳躍時之彈跳力。
當然,實際製造時,本實施例之鞋墊(5)更可進一步包括有一吸震材(圖中未示),係設置於該第二層體(80)之第一中空隆起部(811)下方的封閉氣室內。
必須特別說明的是,以上的實施例僅用來更加詳細地敘述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之鞋墊的態樣並非侷限於前述者,舉例來說,該鞋墊之中空隆起部的數量並無特定限制,但較佳宜介於一個至六個之間,當中空隆起部的數量多於一個時,若其中一個中空隆起部是位於足跟部,則其餘的中空隆起部可位於選自內足弓部、外足弓部、蹠骨部以及腳趾部所構成之群組中的至少一個部位,或者是其餘的中空隆起部可位於選自內足弓部、外足弓部、內蹠骨部、外蹠骨部、內腳趾部以及外腳趾部所構成之群組中的至少一個部位;若其中一個中空隆起部是位於內足弓部之弧狀凸緣,則其餘的中空隆起部可位於選自足跟部、外足弓部、蹠骨部以及腳趾部所構成之群組中的至少一個部位,或者是其餘的中空隆起部可位於選自足跟部、外足弓部、內蹠骨部、外蹠骨部、內腳趾部以及外腳趾部所構成之群組中的至少一個部位。此外,氣溝的數量亦無特定限制,且氣溝亦可與任一中空隆起部下方之氣室相連通,當然,氣溝皆可具有尺寸較該氣溝窄之狹窄段,用以與中空隆起部之氣室相連通,以增加熱空氣排出時之壓力。同樣地,當該墊體為雙層結構時,該第一層體與第二層體之中空隆起部的數量亦無特定限制,且各該中空隆起部之設置位置亦可視需求而變,例如當前述中空隆起部之數量為複數個時,該第一層體與第二層體之中空隆起部可位於選自對應該墊體足跟部、內足弓部、外足弓部、蹠骨部以及腳趾部所構成之群組中的至少一個部位,或者可位於選自對應該墊體足跟部、內足弓部、外足弓部、內蹠骨部、外蹠骨部、內腳趾部以及外腳趾部所構成之群組中的至少一個部位。
此外,該反彈材與該吸震材的設置位置亦無特定限制,但較佳為,該反彈材係設置於對應該墊體蹠骨部位置處的氣室內,而該吸震材係設置於對應該墊體足跟部位置處的氣室內。因此,各種依據本發明精神所為之變化與替代,均屬於本發明之範疇。
縱上所陳,由於本發明所提供之多功能鞋墊係依據人體行走時腳掌踩踏於地面的動作,將中空隆起部設置於墊體的受力部位,因此可在鞋子內部產生空氣對流,因此本發明之鞋墊具有透氣效果佳、不易發霉、不易產生臭味、能長時間維持人體腳掌乾爽以及提高人體腳掌舒適性等優點。此外,搭配設置於特定部位之氣溝更可提升鞋子內部的空氣對流。並且,由於本發明鞋墊之中空隆起部可使人體腳部與鞋子緊密貼合,因此本發明還具有止滑功能。另外,本發明之中空隆起部係由墊體一體成型所形成,因此相較於突出部係額外設置於鞋墊本體的習用鞋墊而言,本發明更具有易於製造且耐久使用之優點。再者,當本發明之中空隆起部設置於該內足弓部之弧狀凸緣時,本發明之鞋墊還具有可矯正使用者站姿的功能。
1,1’,1”...鞋墊
10...墊體
101...前周緣
102...氣口
103...外周緣
104...內周緣
105...氣口
106...氣口
11...頂面
111~118...第一~第八中空隆起部
111a,115a,116a...外凸表面
111b,115b,116b...內凹表面
12...足弓部
12a...內足弓部
12b...外足弓部
13...底面
131,131’...第一氣溝
131a...第一延伸段
131b...第二延伸段
131c...狹窄段
132~134...第二~第四氣溝
14...足跟部
15...第一氣室
17...第五氣室
16...腳趾部
16a...內腳趾部
16b...外腳趾部
18...蹠骨部
18a...內蹠骨部
18b...外蹠骨部
19...第六氣室
2...鞋墊
20...墊體
21...頂面
23...底面
25...弧狀凸緣
251...弧形頂面
253...弧形底面
255...中空隆起部
255a...外凸表面
255b...內凹表面
257...連接段
27...氣室
3,3’...鞋墊
4...腳掌
41...足弓區
41a...內足弓區
41b...外足弓區
43...足跟區
45...腳趾區
451...第一腳趾
452...第二腳趾
453...第三腳趾
454...第四腳趾
455...第五腳趾
47...蹠骨區
47a...內蹠骨區
47b...外蹠骨區
5...鞋墊
50...墊體
60...反彈材
70...第一層體
71...頂面
711...中空隆起部
711a...外凸表面
711b...內凹表面
73...底面
75...氣室
80...第二層體
81...頂面
811~813...第一~第三中空隆起部
811a,812a,813a...外凸表面
811b,812b,813b...內凹表面
85,87...第一,第二封閉氣室
第一圖為一立體圖,顯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為之多功能鞋墊;
第二圖為一底視示意圖,顯示第一圖之鞋墊之中空隆起部對應於人體腳掌之足跟區;
第三圖為沿著第一圖之3-3剖線之剖視圖;
第四圖為一底視示意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該第一實施例所為之另一種態樣的鞋墊;
第五圖為一立體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該第一實施例所為之又一種態樣的鞋墊;
第六圖為一底視示意圖,顯示第五圖之鞋墊中,各中空隆起部分別對應於人體腳掌各部位;
第七圖為一立體圖,顯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為之多功能鞋墊;
第八圖為沿著第七圖之8-8剖線之剖視圖;
第九圖為一立體圖,顯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為之多功能鞋墊;
第十圖為一底視示意圖,顯示第九圖之鞋墊中,各中空隆起部分別對應於人體腳掌各部位;
第十一圖為沿著第九圖之11-11剖線之剖視圖;以及
第十二圖為一立體圖,顯示依據本發明該第三實施例所為之另一種態樣的鞋墊;
第十三圖為一底視示意圖,顯示第十一圖之鞋墊中,各中空隆起部分別對應於人體腳掌各部位;以及
第十四圖為一縱向剖視圖,顯示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為之多功能鞋墊。
1...鞋墊
10...墊體
11...頂面
111...第一中空隆起部
12...足弓部
12a...內足弓部
12b...外足弓部
14...足跟部
16...腳趾部
16a...內腳趾部
16b...外腳趾部
18...蹠骨部
18a...內蹠骨部
18b...外蹠骨部

Claims (9)

  1. 一種多功能鞋墊,包含有一供人體腳掌踩置之墊體,該墊體為單層結構且具有分別對應人體腳掌構造之一足弓部、一位於該足弓部後側之足跟部、一位於該足弓部前側並對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與第五腳趾之腳趾部、以及一位於該足弓部與該腳趾部之間之蹠骨部,其中,該足弓部具有一內足弓部與一外足弓部,該腳趾部具有一內腳趾部與一外腳趾部,該內腳趾部係對應第一腳趾,該外腳趾部係對應第二、第三、第四與第五腳趾,該蹠骨部具有一內蹠骨部與一外蹠骨部;該鞋墊的特徵在於:該墊體包含有一中空隆起部,其具有一由該墊體頂面一體隆起所形成之外凸表面、一對應該外凸表面且由該墊體底面一體凹陷所形成之內凹表面、以及一由該內凹表面定義出之氣室,該中空隆起部之氣室可於一受壓狀態與一舒張狀態之間形變;該墊體更包含有多數個中空隆起部,係位於該足跟部、該內蹠骨部、該外蹠骨部、該內腳趾部以及該外腳趾部之部位;以及墊體另包含有一設於該墊體底面之第一氣溝、第二氣溝及第三氣溝,該第一氣溝具有一第一延伸段以及一第二延伸段,該第一延伸段係自鄰近該腳趾部之前周緣沿對應該第一與第二腳趾間之位置,朝該足跟部縱向延伸而與該氣室相連通,該第二延伸段係與該第一延伸段連通並橫向延伸至鄰近該足跟部之一內周緣或一外周緣;該第二氣溝 係與該第一氣溝連通,並自鄰近該外腳趾部之外周緣沿該腳趾部與該蹠骨部之間橫向延伸至鄰近該內腳趾部之內周緣;該第三氣溝係與該第一氣溝連通,並自該墊體之外周緣沿該蹠骨部與該足弓部之間橫向延伸至該墊體之內周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功能鞋墊,其中該第二氣溝於鄰近該腳趾部與該蹠骨部之間的外周緣或內周緣設有一內凹之氣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功能鞋墊,其中該第三氣溝於鄰近該蹠骨部與該足弓部之間的外周緣或內周緣設有一內凹之氣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功能鞋墊,其中該墊體更包含有另一中空隆起部,係位於該內足弓部及該外足弓部之部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功能鞋墊,其中該墊體之內足弓部具有一自該墊體底面一體凸起之弧狀凸緣,該弧狀凸緣具有一弧形頂面以及一弧形底面,該中空隆起部係位於該弧狀凸緣,且該中空隆起部之外凸表面係由該弧形頂面一體隆起所形成,該中空隆起部之內凹表面係由該弧形底面一體凹陷所形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多功能鞋墊,其中該弧狀凸緣更具有一連接段,係連接該中空隆起部之外凸表面與該墊體之頂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功能鞋墊,其中該墊體更包含有一第四氣溝,係與該第三氣溝連通,並自該第三氣溝沿該內足弓部之形狀,朝該足跟部縱向延伸至該第一氣溝之第二延伸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功能鞋墊,其中該墊體之第一氣溝具有一尺寸較該第一氣溝窄之狹窄段,係連通該第一氣溝與該氣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功能鞋墊,其中該第一氣溝於鄰近該腳趾部之前周緣設有一內凹之氣口。
TW099123342A 2010-01-22 2010-07-15 Multi-functional insoles TWI551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23342A TWI551232B (zh) 2010-07-15 2010-07-15 Multi-functional insoles
JP2011009575A JP5835900B2 (ja) 2010-01-22 2011-01-20 多機能インソール
EP11151650A EP2347667A3 (en) 2010-01-22 2011-01-21 Multi-function shoe pad
US13/011,524 US20110179672A1 (en) 2010-01-22 2011-01-21 Multi-function shoe pad
US14/612,828 US20150143713A1 (en) 2010-01-22 2015-02-03 Multi-function shoe pa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23342A TWI551232B (zh) 2010-07-15 2010-07-15 Multi-functional inso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1729A TW201201729A (en) 2012-01-16
TWI551232B true TWI551232B (zh) 2016-10-01

Family

ID=46755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3342A TWI551232B (zh) 2010-01-22 2010-07-15 Multi-functional insole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12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5963B2 (ja) * 2012-01-19 2015-09-30 賢雄 鄭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5965A (en) * 1993-10-27 1997-05-06 Wolverine World Wide, Inc. Stand easy shoe insert
US5894687A (en) * 1997-06-18 1999-04-20 Gnan-Jang Plastics Co., Ltd. Shoe pad having massaging effect
US20010016991A1 (en) * 2000-02-28 2001-08-30 Adriano Sarto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mposite vapor-permeable insole and insole thus obtained
KR200271349Y1 (ko) * 2001-12-12 2002-04-10 노진구 골프화용 깔창구조
CN2759249Y (zh) * 2004-12-09 2006-02-22 吴缪恒 换气保健鞋垫
US7437836B2 (en) * 2003-12-22 2008-10-21 Aison Co., Ltd. Insole assembly for increasing weight of footwear and heavy footwear having weight-increasing midsole/outsole
CN201451653U (zh) * 2009-07-19 2010-05-12 陈玉柱 透气鞋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5965A (en) * 1993-10-27 1997-05-06 Wolverine World Wide, Inc. Stand easy shoe insert
US5894687A (en) * 1997-06-18 1999-04-20 Gnan-Jang Plastics Co., Ltd. Shoe pad having massaging effect
US20010016991A1 (en) * 2000-02-28 2001-08-30 Adriano Sarto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mposite vapor-permeable insole and insole thus obtained
KR200271349Y1 (ko) * 2001-12-12 2002-04-10 노진구 골프화용 깔창구조
US7437836B2 (en) * 2003-12-22 2008-10-21 Aison Co., Ltd. Insole assembly for increasing weight of footwear and heavy footwear having weight-increasing midsole/outsole
CN2759249Y (zh) * 2004-12-09 2006-02-22 吴缪恒 换气保健鞋垫
CN201451653U (zh) * 2009-07-19 2010-05-12 陈玉柱 透气鞋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1729A (en) 2012-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47667A2 (en) Multi-function shoe pad
US20210145115A1 (en) Sole and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pod assembly
US11272755B2 (en) Sole and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pod assembly
US8307569B2 (en) Training footwear
US20180279718A1 (en) Sole and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pod assembly
CN102415643A (zh) 带有突起的鞋底和鞋类物品
WO2014017581A1 (ja) 履物シート及び履物
KR100916592B1 (ko) 지압 및 공기순환 기능이 구비된 신발 깔창
US20110314692A1 (en) Open-toe footwear base member system
TWI551232B (zh) Multi-functional insoles
CN102379487B (zh) 多功能鞋垫
CN103876391B (zh) 多功能鞋垫
CN103989286B (zh) 一种透气按摩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鞋
CN114081232A (zh) 一种仿生功能孕妇鞋
KR20110007867U (ko) 신발 내부의 땀 및 열 배출이 원활한 안창
JP2014515977A (ja) 通風機能が優れ、かつ二重着地機能を有するシューズソールの構造(Shoessole’sstructurethathaveexcellentventilationfunctionandduplexlandingfunction)
CN208064608U (zh) 一种一体式的新型保健鞋垫
CN206101789U (zh) 具有阶梯硬度的鞋垫
CN210329555U (zh) 天胶高弹鞋垫
JP2013132463A (ja) 靴用中敷
TWM553134U (zh) 鞋體之舒壓鞋底結構
KR20170001965U (ko) 신발 깔창 제작 방법
KR200364780Y1 (ko) 신발깔창
KR20060107020A (ko) 신발용 보조 깔창
KR200271349Y1 (ko) 골프화용 깔창구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