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14368U - 负跟鞋底 - Google Patents

负跟鞋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14368U
CN205214368U CN201520898064.8U CN201520898064U CN205214368U CN 205214368 U CN205214368 U CN 205214368U CN 201520898064 U CN201520898064 U CN 201520898064U CN 205214368 U CN205214368 U CN 205214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sole body
heel
negative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980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卿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980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14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14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143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材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跟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跟本体包括鞋前掌和鞋后跟,鞋底本体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形成2°-7°的夹角,鞋后跟的厚度在5-15mm之间,鞋前掌的厚度在16-25mm之间,鞋底本体的上表面的外侧高于鞋底本体的上表面的内侧,鞋前掌前部下表面设有圆弧倒角。本实用的鞋底本体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形成2°-7°的夹角,人体重心靠后,可使穿着者在平地行走时具有登山、爬坡的效果,对于腰痛、膝盖痛的患者有显著疗效,特别对腰椎突出、脊椎劳损的患者,其理疗效果最佳;设有盲孔,减少鞋底的质量和材料,减少成本;防滑层可更换,可提高鞋底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负跟鞋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材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负跟鞋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人由于长期姿势不当,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们,身体长期前倾,造成人体脊柱负担过重,从而易于引发脊椎病。目前人们一般采用脚底按摩理疗的方法、改变鞋垫曲线校正人体平足的方法、足底磁疗的方法等来达到矫正脊椎的目的。但这些方式都较为的麻烦,费用较高,因此需要研究一种矫正方式简单,随时都可矫正的理疗方式或产品。现在医学有一种通过改变人体重心来达到矫正人体脊椎的目的,即采用前高后低的的负跟鞋,人们穿着后重心后移,腰背肌肉张力重新调整,以此来达到矫正脊椎的目的。另外现有的鞋子在人们做横向移动较多的运动中,易发生翻转,造成崴脚;鞋底的上表面均是平的,不能对足弓起到保护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疗方便、质量较轻、使用寿命较长、具有防侧翻功能、可对足弓起到保护作用的具有隐形效果的负跟鞋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负跟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跟本体包括鞋前掌和鞋后跟,鞋底本体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形成2°-7°的夹角,鞋后跟的厚度在5-15mm之间,鞋前掌的厚度在16-25mm之间,鞋底本体的上表面的外侧高于鞋底本体的上表面的内侧,鞋前掌前部下表面设有圆弧倒角。
作为优选,鞋底本体上设有复数个盲孔,相邻的两个盲孔相通,鞋底本体侧面设有穿孔,盲孔通过穿孔与外界相通。
作为优选,鞋底本体的上表面的边缘设有一圈与鞋底本体为一体式的凸起结构。
作为优选,鞋跟本体的下表面可拆卸的连接有防滑层。
作为优选,鞋底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复数个卡槽,防滑层上与鞋底本体相应位置设有复数个卡柱,防滑层通过卡柱与卡槽配合可拆卸的与鞋底本体连接。
作为优选,卡槽的内壁中部设有与鞋底本体一体式结构的环形凸部,环形凸部的外表面为圆弧形,卡柱的中部设有与环形凸起配合的环形凹部,卡柱通过环形凸起、环形凹部的配合紧固在卡槽内。
作为优选,鞋底本体的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与足部中部契合的防护凸起,防护凸起采用TPU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鞋前掌、鞋后跟的外侧均向外设有凸起,凸起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弧形。
作为优选,鞋底本体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形成5°的夹角,鞋后跟的最低端的厚度为10mm,鞋前掌的最高端的厚度为20mm。
作为优选,鞋底本体的外侧的厚度高鞋底本体的内侧的厚度2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鞋底本体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形成2°-7°的夹角,人体重心靠后,可使穿着者在平地行走时具有登山、爬坡的效果,拉伸筋骨的同时还能锻炼腰背肌肉,矫正脊椎,使脊柱保持挺拔的姿势,其可以用于在室内锻炼小腿肌肉,由于脚尖被抬起,身体重心后倾,为了保持平衡不得不动小腿的腓肠肌的力量,这对于腰痛、膝盖痛的患者有显著疗效,特别对腰椎突出、脊椎劳损的患者,其理疗效果最佳;设有盲孔,减少鞋底的质量和材料,减少成本;防滑层可更换,可提高鞋底的使用寿命;设有与鞋底一体式的凸起结构,隐藏了鞋底内部情况,实现隐形的作用,和普通的鞋底没有差别,不会让外人知道穿着者穿的是负跟鞋,不会显得突兀,遭受他人异样的眼光,使穿着者更为的随性。
凸起作为支撑结构,对鞋子起到稳定保护作用,扩大鞋底上与人的前后脚掌部位相应位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并减小翻转力矩,将鞋子在剧烈运动中翻转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更好的保护足部,让踝关节免受损伤,保证了运动鞋的防侧滑能力和横向移动时的灵活性,降低运动过程中崴脚风险;凸起的外轮廓和足部曲线相符,凸起以侧向移动时足部与地面的角度而定。
防护凸起在足弓过度伸展时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中足过度平伸或扭曲,使前后脚掌的活动范围始终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帮助足弓维持正常的形态,减少跖腱膜的压力与疲劳,并增加足部在运动时的稳定性,确保足部在运动中的稳定性与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足弓的损伤。在提高足部前后脚掌灵活性的同时,合理的运动范围内增加脚部的抗扭转性。
人们穿着鞋子在做横向移动较多的运动中,侧向移动时脚落地动作中足部由于人体重力与运动惯性的影响使其对鞋子产生一个方向朝向侧下方的力,这个力是导致鞋子发生翻转的直接原因,当横向移动的冲量较小时,这个朝向侧下方的力的方向更接近重力的方向,水平方向的分力较小,因此不易发生翻转,但当横向移动的冲量较大时,朝向侧下方的力的方向更接近水平方向,水平方向的分力更大,鞋子易发生翻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未设置防护凸起、凸起的鞋底的结构图。
图2是设置了防护凸起、凸起的鞋底的结构图。
图3是未设置防滑层的鞋底本体的仰视图。
图4是防滑层的俯视图。
图5是卡槽和卡柱的分解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鞋底本体、2—鞋前掌、3—鞋后跟、4—防滑层、5—圆弧倒角、6—盲孔、7—凸起结构、8—防护凸起、9—凸起、10—卡槽、11—卡柱、12—环形凸部、13—环形凹部、14—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负跟鞋底,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鞋底本体1,鞋跟本体包括鞋前掌2和鞋后跟3,鞋跟本体的下表面可拆卸的连接有防滑层4,防滑层4的下表面设有凹凸不平的防滑条纹。鞋前掌2前部下表面设有圆弧倒角5,方便在行走时,脚部前端可圆滑过渡,不会造成行走时前端有磕碰,舒适度较高,且方便踮脚尖,踮脚尖时,前脚掌部位不用受挤压,避免长期受挤压而裂开。
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形成2°-7°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形成5°的夹角。鞋后跟3的厚度在5-15mm之间,鞋前掌2的厚度在16-25m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鞋后跟3的最低端的厚度为10mm,鞋前掌2的最高端的厚度为20mm。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的与地面的夹角太小了,其矫正作用微乎其微,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的与地面的夹角太大了,又难以控制,会导致行走姿势异常,导致新的不良姿势,增加矫正难度。采用负跟鞋为前高后低设计,使得鞋底本体1上表面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穿上这种鞋垫的人体重心靠后,在地面行走时具有登山、爬坡的效果,拉伸筋骨的同时还能锻炼腰背肌肉,矫正脊椎,使脊柱保持挺拔的姿势,这样势必会使鞋后跟3的磨损程度加大,因此配备可拆卸的防滑层4,在防滑层4磨损到一定的程度后,可更换防滑层4,而不会整双鞋的都更换,有助于延长鞋底本体1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对腰椎突出、脊椎劳损的患者,只要每天在散步或走路时穿采用该鞋底的鞋子,运动行走4-6公里,就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而不用去爬坡或爬山,也很适合腿脚比较不便或者场地不便的使用者。
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的外侧高于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的内侧,在本实施例中,鞋底本体1的外侧的厚度高鞋底本体1的内侧的厚度2mm,由于人的足跟骨是圆形的,重心后移至足跟后,容易导致重心向外侧偏,会导致鞋底外侧的磨损总比内侧严重,负跟鞋会增加这个趋势;另外该特征还可提高矫正作用效果,避免出现崴脚的可能。
鞋底本体1上设有复数个盲孔6,相邻的两个盲孔6相通,鞋底本体1侧面设有穿孔14,盲孔6通过穿孔14与外界相通,鞋底本体1内部可与外界的空气相通,进行透气,在本实施例中,穿孔14为三个,盲孔6一方面用于减少制造鞋底本体1的材料,减少鞋底本体1的重量,另外还可以提高鞋底本体1的弹性,保护脚部和腿部。盲孔6的设置也有利于改善鞋底本体1的透气性,使鞋底本体1内的水分易于蒸发,也有利于足部与鞋底本体1叠合面的空气流通,进而为足部营造干燥舒适的环境。
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的边缘设有一圈与鞋底本体1为一体式的凸起结构7,位于鞋前掌2的凸起结构7的高度低于位于鞋后跟3的凸起结构7的高度,凸起结构7起到防水台的作用,且可将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的情况隐形,实现隐形的作用,和普通的鞋底没有差别,不会让外人知道穿着者穿的是负跟鞋,不会显得突兀,遭受他人异样的眼光,使穿着者更为的随性。
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与足部中部契合的防护凸起8,防护凸起8采用TPU材料制成,TPU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硬度,强度较好,韧性较好,通过TPU的高硬度、高韧性的特点使得鞋前掌2和鞋后跟3不易产生弯折,从而限制了前脚掌和后脚掌的过度相对运动,防护凸起8高出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在足弓过度伸展时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足弓过度平伸或扭曲,使前后脚掌的活动范围始终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帮助足弓维持正常的形态,减少跖腱膜的压力与疲劳,并增加足部在运动时的稳定性,确保足部在运动中的稳定性与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足弓的损伤。在提高足部前后脚掌灵活性的同时,合理的运动范围内增加脚部的抗扭转性。防护凸起8为条状形。
鞋前掌2、鞋后跟3的外侧均向外设有凸起9,凸起9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弧形。凸起9采用橡胶或TPU材料制成。凸起9作为支撑结构,对运动鞋起到稳定保护作用,扩大鞋前掌2、鞋后跟3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并减小翻转力矩,将鞋子在剧烈运动中翻转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更好的保护足部,降低运动过程中崴脚风险,让踝关节免受损伤,保证了鞋子的防侧滑能力和横向移动时的灵活性。凸起9的外轮廓和足部曲线相符,凸起9以侧向移动时足部与地面的角度而定。
鞋底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复数个卡槽10,卡槽10的内壁中部设有与鞋底本体1一体式结构的环形凸部12,环形凸部12的外表面为圆弧形,防滑层4上与鞋底本体1相应位置设有复数个卡柱11,卡柱11的材质要求采用硬度较高的塑料。卡柱11的中部设有与环形凸起配合的环形凹部13,卡柱11通过环形凸起、环形凹部13的配合紧固在卡槽10内,卡柱11与卡槽10配合将防滑层4可拆卸的与鞋底本体1连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负跟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跟本体包括鞋前掌(2)和鞋后跟(3),其特征在于: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形成2°-7°的夹角,鞋后跟(3)的厚度在5-15mm之间,鞋前掌(2)的厚度在16-25mm之间,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的外侧高于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的内侧,鞋前掌(2)前部下表面设有圆弧倒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跟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本体(1)上设有复数个盲孔(6),相邻的两个盲孔(6)相通,鞋底本体(1)侧面设有穿孔(14),盲孔(6)通过穿孔(14)与外界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跟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的边缘设有一圈与鞋底本体(1)为一体式的凸起结构(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跟鞋底,其特征在于:鞋跟本体的下表面可拆卸的连接有防滑层(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跟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复数个卡槽(10),防滑层(4)上与鞋底本体(1)相应位置设有复数个卡柱(11),防滑层(4)通过卡柱(11)与卡槽(10)配合可拆卸的与鞋底本体(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跟鞋底,其特征在于:卡槽(10)的内壁中部设有与鞋底本体(1)一体式结构的环形凸部(12),环形凸部(12)的外表面为圆弧形,卡柱(11)的中部设有与环形凸起配合的环形凹部(13),卡柱(11)通过环形凸起、环形凹部(13)的配合紧固在卡槽(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跟鞋底,其特征在于:底本体的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与足部中部契合的防护凸起(8),防护凸起(8)采用TPU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跟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前掌(2)、鞋后跟(3)的外侧均向外设有凸起(9),凸起(9)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跟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形成5°的夹角,鞋后跟(3)的最低端的厚度为10mm,鞋前掌(2)的最高端的厚度为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跟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本体(1)的外侧的厚度高鞋底本体(1)的内侧的厚度2mm。
CN201520898064.8U 2015-11-12 2015-11-12 负跟鞋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14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8064.8U CN205214368U (zh) 2015-11-12 2015-11-12 负跟鞋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8064.8U CN205214368U (zh) 2015-11-12 2015-11-12 负跟鞋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14368U true CN205214368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89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9806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14368U (zh) 2015-11-12 2015-11-12 负跟鞋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143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5360A (zh) * 2016-04-06 2016-07-0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健身负跟鞋鞋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5360A (zh) * 2016-04-06 2016-07-0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健身负跟鞋鞋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0008B2 (en) Footwear for three-beat rhythm walking
US20180325212A1 (en) Outsole for orthopedic device
US20160324257A1 (en) Shoe body with arch suspended support
CN1788641A (zh) 人体力学健身鞋
CN100430003C (zh) 一种健身鞋
CN104905900A (zh) 一种矫正康复鞋
CN205214368U (zh) 负跟鞋底
WO2007094598A1 (en) Functional shoes for a patient having an arthritis
WO2020143497A1 (zh) 一种多功能鞋底
CN1118254C (zh) 一种健身鞋
KR101463544B1 (ko) 충격 흡수와 통증 경감을 위한 기능성 몰딩 에어 인솔
WO2019047452A1 (zh) 负跟健身运动鞋
CN205456468U (zh) 一种新型足弓缓冲矫正鞋垫
CN204812332U (zh) 具有锻炼足尖足跟及平衡能力的多功能休闲鞋
CN209950477U (zh) 一种轻型矫形护腰拖鞋
CN105012064A (zh) 平衡足压矫正鞋垫
CN206252570U (zh) 平衡足压矫正鞋垫
KR101263614B1 (ko) 신발
KR100639503B1 (ko) 원형신발바닥에 에어백이 내장된 건강 흔들 신발
CN201683104U (zh) 摇摇鞋
CN210227075U (zh) 一种儿童功能鞋
CN217906508U (zh) 具有训练功能的鞋
JP3195854U (ja) 履物
CN210143920U (zh) 矫正康复鞋
JP2005169053A (ja) 履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