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06213U - 一种缓震防滑鞋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震防滑鞋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06213U
CN207306213U CN201721436289.7U CN201721436289U CN207306213U CN 207306213 U CN207306213 U CN 207306213U CN 201721436289 U CN201721436289 U CN 201721436289U CN 207306213 U CN207306213 U CN 207306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dyseism
unit
antiskid sole
bradyseism unit
slip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362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成
刘宇
郑彦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Guirenniao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362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06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06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06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震防滑鞋底,该缓震防滑鞋底底沿设有复数个防滑孔以及至少一个缓震单元,缓震单元为缓震防滑鞋底底沿朝向缓震防滑鞋底底面外延伸形成的台状结构,防滑孔密集排布地设于该缓震防滑鞋底底沿。位于上述缓震单元处的上述防滑孔的孔径大于位于其他位置的防滑孔的孔径设置,位于缓震单元处的相邻防滑孔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其他位置的相邻防滑孔之间的间距设置,该其他位置为除了该缓震单元所在位置外的缓震防滑鞋底底沿。本实用新型的缓震单元设于缓震防滑鞋底底面,运动过程中缓震单元直接与地面接触并发生形变吸收能量,减少由于运动过程中鞋底踩压底面造成的鞋底震动以及能量的浪费,进而提升产品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缓震防滑鞋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的组成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震防滑鞋底。
背景技术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日益提升,比如鞋子,特别是注重运动性能的鞋,也将要承载更多的期许。现有的大多数鞋底,大多采用气垫、柔性材质缓冲垫等缓震结构来提升鞋底的缓震性能,但是大多数鞋底的气垫、柔性材质缓冲垫等缓震结构的设置都缺少针对性,过度的使用气垫、柔性材质等缓震结构缓冲垫除了造成鞋底制造成本的升高外,受力较少甚至不受力的鞋底部位设置多余的缓震结构还会造成鞋底重量的升高,甚至在鞋底弯折部位设置缓震结构还会影响鞋底的弯折性能。此外,过多的缓震结构的设置使得鞋底局部受力发生形变的时候同时受到几个不同位置的缓震单元的影响,缓震效果差的同时还会影响使用者脚底的缓震感受,并且缓震回弹过程中对脚底的作用力不清晰,实际穿戴感受不佳。
现有的鞋底受压形变收集能量的过程大多为鞋底大底底面首先接触地面而后协同人们脚底开始对鞋垫、中底施压,进而令中底处的缓震结构发生形变,该过程中,大底底面先接触地面的时候,较硬的大底会将震动以及能量扩散至整个鞋底,从而造成鞋底运动过程中不必要的震动以及缓震结构回弹过程中的能量浪费。而上述结构的鞋底由于缓震结构与大底分别设置,这也将造成缓震结构与防滑结构分开设置,从设计到生产、产品推广都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震防滑鞋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缓震防滑鞋底,该缓震防滑鞋底底沿设有复数个防滑孔以及至少一个缓震单元,缓震单元为缓震防滑鞋底底沿朝向缓震防滑鞋底底面外延伸形成的台状结构,防滑孔密集排布地设于该缓震防滑鞋底底沿。位于上述缓震单元处的上述防滑孔的孔径大于位于其他位置的防滑孔的孔径设置,位于缓震单元处的相邻防滑孔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其他位置的相邻防滑孔之间的间距设置,该其他位置为除了该缓震单元所在位置外的缓震防滑鞋底底沿。
进一步地:
上述缓震单元包括第一缓震单元、第二缓震单元、第三缓震单元以及跟部缓震单元,跟部缓震单元设于上述缓震防滑鞋底跟部的底沿,第一缓震单元、第二缓震单元与第三缓震单元分别与上述缓震防滑鞋底使用状态下使用者的大拇指、第一跖骨前端以及第五跖骨前端对应设置,该第一跖骨与第五跖骨的前端分别为其各自邻近趾骨一侧的端部。
上述缓震单元还包括第四缓震单元,第四缓震单元与上述缓震防滑鞋底使用状态下使用者的小拇指对应设置。
上述第一缓震单元、上述第二缓震单元、上述第三缓震单元以及上述第四缓震单元以平行四边形阵列的方式排布,第一缓震单元与第二缓震单元、第三缓震单元与第四缓震单元分别沿上述缓震防滑鞋底长度方向排布设置。
上述跟部缓震单元的体积大于上述第一缓震单元、上述第二缓震单元、上述第三缓震单元或者上述第四缓震单元的体积设置。
一种缓震防滑鞋底,包括中底、大底与足弓支撑片,大底贴设于中底底沿,足弓支撑片贴设于上述中底与上述大底外,足弓支撑片设于上述缓震防滑鞋底的足弓部。上述防滑孔与上述缓震单元设于上述大底底沿。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缓震单元设于缓震防滑鞋底底面,运动过程中缓震单元直接与地面接触并发生形变吸收能量,减少由于运动过程中鞋底踩压底面造成的鞋底震动以及能量的浪费,进而提升鞋底的缓震回弹性能以及穿戴舒适度。并且由于防滑孔位于缓震单元处与其他位置的不同设计:如孔径增大可以提升缓震单元的形变能力,从而提升缓震性能;如间距增大再配合孔径增大,可以在缓震单元形变的过程中不会阻碍其形变的同时可以随着缓震单元形变的加深来增强防滑性能,从而令鞋底在缓震与防滑二者得到科学的统一协调,进而提升产品性能。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缓震单元分别与缓震防滑鞋底的使用者的大拇指、第一跖骨前端、第五跖骨前端以及脚跟部对应设置,而人们行走、运动等过程中,脚部的踩压、发力部位大多集中在上述几个部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缓震单元的设置更为直接且针对性更强,缓震单元在受压时候收缩并在压力达到极限后迅速回弹,为使用者提供理想的无削减轻量缓震脚感,为使用者提供更轻、缓震回弹更加直观极限的驾驭感受,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缓震单元的设置可以令缓震防滑鞋底的前脚掌部位具有一定的平衡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将为使用者带来均衡缓震的效果。使用者前脚掌着地并弯折发力过程中,第一缓震单元和第四缓震单元协同作用,令该种情况的缓震回弹作用更加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缓震防滑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震防滑鞋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一种缓震防滑鞋底,包括中底1、大底2以及足弓支撑片3,大底2贴设于中底1底沿,足弓支撑片3贴设于中底1与大底2外,足弓支撑片3设于缓震防滑鞋底的足弓部。上述大底2底沿设有复数个防滑孔21以及至少一个缓震单元,缓震单元为大底2底底沿朝向缓震防滑鞋底底面外延伸形成的台状结构,防滑孔21密集排布地设于大底2底沿。位于上述缓震单元处的上述防滑孔21的孔径大于位于其他位置的防滑孔21的孔径设置,位于缓震单元处的相邻防滑孔21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其他位置的相邻防滑孔21之间的间距设置,该其他位置为除了该缓震单元所在位置外的缓震防滑鞋底底沿。
参考图1,上述缓震单元包括第一缓震单元201、第二缓震单元202、第三缓震单元203、第四缓震单元204以及跟部缓震单元205,跟部缓震单元205设于上述缓震防滑鞋底跟部的底沿,第一缓震单元201、第二缓震单元202、第三缓震单元203与第四缓震单元204分别与上述缓震防滑鞋底使用状态下使用者的大拇指、第一跖骨前端以及第五跖骨前端以及小拇指对应设置,该第一跖骨与第五跖骨的前端分别为其各自邻近趾骨一侧的端部。上述第一缓震单元201、上述第二缓震单元202、上述第三缓震单元203以及上述第四缓震单元204以平行四边形阵列的方式排布,第一缓震单元201与第二缓震单元202、第三缓震单元203与第四缓震单元204分别沿上述缓震防滑鞋底长度方向排布设置。
参考图1、图2,上述跟部缓震单元205的体积大于上述第一缓震单元201、上述第二缓震单元202、上述第三缓震单元203或者上述第四缓震单元204的体积设置。由于人们的足跟部没有弯折需求并且受压的力度更大,因此更大的体积的跟部缓震单元205针对性更强,缓震性能更为优异。上述防滑孔21为圆孔和椭圆孔设置。位于第一缓震单元201、第二缓震单元202、第三缓震单元203与第四缓震单元204中的任意二者之间形成弯折槽22,位于弯折槽22的防滑孔21均为椭圆孔设置且该位置的防滑孔21的沿弯折槽22的延伸方向延伸排布设置。该种结构的防滑孔21可以在保证了鞋底的防滑性能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弯折槽22的弯折性能。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7)

1.一种缓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防滑鞋底底沿设有复数个防滑孔以及至少一个缓震单元,缓震单元为缓震防滑鞋底底沿朝向缓震防滑鞋底底面外延伸形成的台状结构,防滑孔密集排布地设于该缓震防滑鞋底底沿;位于所述缓震单元处的所述防滑孔的孔径大于位于其他位置的防滑孔的孔径设置,位于缓震单元处的相邻防滑孔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其他位置的相邻防滑孔之间的间距设置,该其他位置为除了该缓震单元所在位置外的缓震防滑鞋底底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单元包括第一缓震单元、第二缓震单元、第三缓震单元以及跟部缓震单元,跟部缓震单元设于所述缓震防滑鞋底跟部的底沿,第一缓震单元、第二缓震单元与第三缓震单元分别与所述缓震防滑鞋底使用状态下使用者的大拇指、第一跖骨前端以及第五跖骨前端对应设置,该第一跖骨与第五跖骨的前端分别为其各自邻近趾骨一侧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单元还包括第四缓震单元,第四缓震单元与所述缓震防滑鞋底使用状态下使用者的小拇指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震单元、所述第二缓震单元、所述第三缓震单元以及所述第四缓震单元以平行四边形阵列的方式排布,第一缓震单元与第二缓震单元、第三缓震单元与第四缓震单元分别沿所述缓震防滑鞋底长度方向排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部缓震单元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缓震单元、所述第二缓震单元、所述第三缓震单元或者所述第四缓震单元的体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缓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底与大底,大底贴设于中底底沿;所述防滑孔与所述缓震单元设于所述大底底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缓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足弓支撑片,足弓支撑片贴设于所述中底与所述大底外,足弓支撑片设于所述缓震防滑鞋底的足弓部。
CN201721436289.7U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缓震防滑鞋底 Active CN207306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6289.7U CN207306213U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缓震防滑鞋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6289.7U CN207306213U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缓震防滑鞋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06213U true CN207306213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379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36289.7U Active CN207306213U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缓震防滑鞋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06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42790B2 (en) Selectively textured footbed
JP4800630B2 (ja) ヒールプレートと支柱とを有するトラックシューズ
CA2915360C (en) Contoured insoles for footwear
AU642008B2 (en) Shoe heel spring and stabilizer plate
US8171656B2 (en) Sole structure of a sports shoe
CN201164073Y (zh) 能量回收鞋
CN102415643A (zh) 带有突起的鞋底和鞋类物品
US20110258879A1 (en) Footwear insole
CN201278864Y (zh) 一种带减震鞋垫的鞋底
EP2022360A1 (en) A resilient sole
KR101514680B1 (ko) 중족과 중족골의 압력을 분산시키는 중창과 이를 구비한 신발
KR20140144637A (ko) 신발류 물품, 그의 구성요소들 및 관련 제조 방법
GB2526192A (en) Orthotic insole
JP6987027B2 (ja) シューズ用ソール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ューズ
CN207306213U (zh) 一种缓震防滑鞋底
CN102907823A (zh) 一种具有高弹性的鞋底
CN1860952A (zh) 一种仿生运动鞋
EP2258227A1 (en) Footbed section
CN103876391B (zh) 多功能鞋垫
US2217990A (en) Sole for footwear
CN207306215U (zh) 一种防滑减震鞋底
CN207306212U (zh) 一种缓震回弹鞋底
CN202566546U (zh) 一种减震鞋底
CN201491799U (zh) 新型运动鞋气垫
CN105310178B (zh) 一种高跟鞋中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8

Address after: 362200 Floor 6, Building 5, No. 1422, Shidu Road, Fangjiao Village, Chendai Town, Jinjiang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Guirenniao Sport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200 Gouxi Industrial Zone, Chendai Town, Jinjiang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RN-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