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2854U - 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2854U
CN211932854U CN202020048723.XU CN202020048723U CN211932854U CN 211932854 U CN211932854 U CN 211932854U CN 202020048723 U CN202020048723 U CN 202020048723U CN 211932854 U CN211932854 U CN 211932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h
foot
insole
bow
sho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87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成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d In Hand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d In Hand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d In Hand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d In Hand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487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2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2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2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后跟部,所述足弓部和后跟部的底部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减震垫,所述足弓部的横足处设置有横弓支撑体,所述足弓部的内弓处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支撑袋,所述支撑袋内安装有若干片内弓支撑片,所述内弓支撑片与内弓支撑片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构成内弓支撑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扩大足底受力面积,将足底压力平均分布,透气吸汗,缓震效果好,适合高弓足、足底疼痛人士及做运动时使用,不同高度的足弓撑托,能够满足不同脚型人士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
背景技术
高弓足,又称爪形足,是一种以内弓较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畸形。由于畸形程度的不同,高弓足患者表现出轻重不等的症状和体征,内弓较高,足长度变短,可见跖趾关节背伸,趾间关节跖屈;跟腱膜挛缩,胫前肌无力;足底跖骨头部皮肤可见胼胝形成,甚至发生坏死;患者大多不能长久行走,足易疲劳,感觉酸痛;足部无弹性,裸背伸受限。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关于高弓足的鞋垫,但是这些鞋垫存在以下缺陷:
1、鞋垫的硬度大、无弹性;
2、鞋垫的材料透气性不够好;
3、鞋垫的内弓支撑较软,支撑力度不够;
4、鞋垫的内弓支撑高度固定,不可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自上而下包括面层、一体成型的鞋垫主体层,所述鞋垫本体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后跟部,所述足弓部和后跟部的底部设置有承托板,加强了足弓部的支撑力,所述承托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减震垫,增强后跟抗震强度,所述足弓部的横足处设置有横弓支撑体,所述横弓支撑体向脚部凸起,所述横弓支撑体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承托横弓,大幅度减少前足的压力,所述足弓部的内弓处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支撑袋,所述支撑袋内安装有若干片内弓支撑片,所述内弓支撑片与内弓支撑片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构成内弓支撑体,所述内弓支撑体向脚部凸起,所述内弓支撑体沿足长方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形状,通过将内弓支撑体设置成若干片内弓支撑片,使得内弓支撑体的高度可调节,适用于各种高弓足的人士穿着,同时内弓支撑体撑托内侧足弓,将前足压力转移至内侧足弓,缓解前足的压力,减少前足的疼痛感。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内弓支撑片底部的魔术贴勾面、设置在内弓支撑片顶部的魔术贴毛面,方便内弓支撑片的拆装,随时可以调整内弓支撑体的高度,适用于各种高弓足人士。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内弓支撑片顶部的凹孔、设置在内弓支撑片底部的插柱,所述插柱可插入凹孔内,方便内弓支撑片的拆装,随时可以调整内弓支撑体的高度,适用于各种高弓足人士。
优选的,所述后跟部的厚度大于前掌部和足弓部的厚度,大大缓解了足底疼痛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后跟部呈窝形状,增加后跟接触面,减少后跟压力。
优选的,所述前掌部上设置有第一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承托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滑纹,使得鞋垫垫在鞋子内更加牢固,避免滑动。
优选的,所述承托板为EVA材料,增加了足弓的支撑力度,扩大足底的受力面积,将足底压力平均分布,缓解高弓足带来的足部不适。
优选的,所述减震垫为高弹欧斯耐材质,支撑力度强。
优选的,所述面层为低弹布,所述鞋垫主体层为高力棉材质,具有缓震、透气吸汗以及记忆回弹功能。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足弓部与后跟部的底部设置了由EVA材料制成的承托板,大大增加了足弓的支撑力度,且在后跟部底部设置了减震垫,增强了后跟的抗震强度,撑托足弓,减少步行时足底膜过度拉扯而影响足部的健康。本实用新型还在足弓部设置了用于承托内弓、横弓的支撑体,将前足的压力转移至横弓及内弓,大幅度地减少前足的压力,降低了扁平足的脚部疼痛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将内弓支撑体设置成若干片内弓支撑片组合而成的,且内弓支撑片与内弓支撑片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的,使得内弓支撑体的高度可以随时调节,适用于各种高弓足人士。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由高力棉材质一体成型的鞋垫主体层,表面覆盖一层低弹布,使得鞋垫具有防滑吸水、透气耐用、回弹力强、缓震效果好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扩大足底受力面积,将足底压力平均分布,透气吸汗,缓震效果好,适合高弓足、足底疼痛人士及做运动时使用,不同高度的足弓撑托,能够满足不同脚型人士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内弓支撑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内弓支撑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横弓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弓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后跟部的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鞋垫本体;11、面层;12、鞋垫主体层; 2、前掌部;21、第一防滑纹;3、足弓部;31、横弓支撑体;32、支撑袋;33、内弓支撑片;34、第一连接件;341、魔术贴勾面;342、魔术贴毛面;343、凹孔;344、插柱;4、后跟部;5、承托板;51、通孔;52、减震垫;53、第二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内、外等,仅是参考说明书附图1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5-7所示,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包括鞋垫本体1,所述鞋垫本体1自上而下包括面层11、一体成型的鞋垫主体层12,所述鞋垫本体1包括前掌部2、足弓部3、后跟部4,所述足弓部3和后跟部4的底部设置有承托板5,加强了足弓部3的支撑力,所述承托板5上设置有通孔51,所述通孔51内安装有减震垫52,增强后跟抗震强度,所述足弓部3的横足处设置有横弓支撑体31,所述横弓支撑体31向脚部凸起,所述横弓支撑体31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承托横弓,大幅度减少前足的压力,所述足弓部3的内弓处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支撑袋 32,所述支撑袋32内安装有若干片内弓支撑片33,所述内弓支撑片33 与内弓支撑片3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34连接构成内弓支撑体35,所述内弓支撑体35向脚部凸起,所述内弓支撑体35沿足长方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形状,通过将内弓支撑体35设置成若干片内弓支撑片33,使得内弓支撑体35的高度可调节,适用于各种高弓足的人士穿着,同时内弓支撑体35撑托内侧足弓,将前足压力转移至内侧足弓,缓解前足的压力,减少前足的疼痛感。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34包括设置在内弓支撑片33底部的魔术贴勾面341、设置在内弓支撑片33顶部的魔术贴毛面342,方便内弓支撑片33的拆装,随时可以调整内弓支撑体35的高度,适用于各种高弓足人士。
所述后跟部4的厚度大于前掌部2和足弓部3的厚度,大大缓解了足底疼痛的问题。
如图8所示,所述后跟部4呈窝形状,增加后跟接触面,减少后跟压力。
所述前掌部2上设置有第一防滑纹21。
所述承托板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滑纹53,使得鞋垫垫在鞋子内更加牢固,避免滑动。
所述承托板5为EVA材料,增加了足弓的支撑力度,扩大足底的受力面积,将足底压力平均分布,缓解高弓足带来的足部不适。
所述减震垫52为高弹欧斯耐材质,支撑力度强。
所述面层11为低弹布,所述鞋垫主体层12为高力棉材质,具有缓震、透气吸汗以及记忆回弹功能。
实施例2
如图1-2、5-7所示,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包括鞋垫本体1,所述鞋垫本体1自上而下包括面层11、一体成型的鞋垫主体层12,所述鞋垫本体1包括前掌部2、足弓部3、后跟部4,所述足弓部3和后跟部4的底部设置有承托板5,加强了足弓部3的支撑力,所述承托板5上设置有通孔51,所述通孔51内安装有减震垫52,增强后跟抗震强度,所述足弓部3的横足处设置有横弓支撑体31,所述横弓支撑体31向脚部凸起,所述横弓支撑体31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承托横弓,大幅度减少前足的压力,所述足弓部3的内弓处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支撑袋 32,所述支撑袋32内安装有若干片内弓支撑片33,所述内弓支撑片33 与内弓支撑片3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34连接构成内弓支撑体35,所述内弓支撑体35向脚部凸起,所述内弓支撑体35沿足长方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形状,通过将内弓支撑体35设置成若干片内弓支撑片33,使得内弓支撑体35的高度可调节,适用于各种高弓足的人士穿着,同时内弓支撑体35撑托内侧足弓,将前足压力转移至内侧足弓,缓解前足的压力,减少前足的疼痛感。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34包括设置在内弓支撑片33顶部的凹孔343、设置在内弓支撑片33底部的插柱344,所述插柱344可插入凹孔343内,方便内弓支撑片33的拆装,随时可以调整内弓支撑体35 的高度,适用于各种高弓足人士。
所述后跟部4的厚度大于前掌部2和足弓部3的厚度,大大缓解了足底疼痛的问题。
如图8所示,所述后跟部4呈窝形状,增加后跟接触面,减少后跟压力。
所述前掌部2上设置有第一防滑纹21。
所述承托板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滑纹53,使得鞋垫垫在鞋子内更加牢固,避免滑动。
所述承托板5为EVA材料,增加了足弓的支撑力度,扩大足底的受力面积,将足底压力平均分布,缓解高弓足带来的足部不适。
所述减震垫52为高弹欧斯耐材质,支撑力度强。
所述面层11为低弹布,所述鞋垫主体层12为高力棉材质,具有缓震、透气吸汗以及记忆回弹功能。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自上而下包括面层、一体成型的鞋垫主体层,所述鞋垫本体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后跟部,所述足弓部和后跟部的底部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减震垫,所述足弓部的横足处设置有横弓支撑体,所述横弓支撑体向脚部凸起,所述横弓支撑体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所述足弓部的内弓处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支撑袋,所述支撑袋内安装有若干片内弓支撑片,所述内弓支撑片与内弓支撑片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构成内弓支撑体,所述内弓支撑体向脚部凸起,所述内弓支撑体沿足长方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内弓支撑片底部的魔术贴勾面、设置在内弓支撑片顶部的魔术贴毛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内弓支撑片顶部的凹孔、设置在内弓支撑片底部的插柱,所述插柱可插入凹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部的厚度大于前掌部和足弓部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部呈窝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上设置有第一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为EVA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为高弹欧斯耐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为低弹布,所述鞋垫主体层为高力棉材质。
CN202020048723.XU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 Active CN211932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8723.XU CN211932854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8723.XU CN211932854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2854U true CN211932854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4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8723.XU Active CN211932854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2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41647A (en) ACU-pressure massaging insoles
US3990159A (en) Therapeutic personalizable health shoe
US20120174436A1 (en) Insole
US20080098621A1 (en) Stabilizing insol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tabilizing insole
JP5263880B2 (ja) 靴用中敷
CN104366896B (zh) 一种基于生物力学的童鞋鞋底
US20100050472A1 (en) Stabilizing insol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tabilizing insole
WO2019047451A1 (zh) 糖尿病康复鞋
CN207236246U (zh) 一种用于高弓足的足垫
KR20110004572A (ko) 건강을 위한 신발 밑창
JP3130939U (ja) 履物又は靴の中敷
CN220192339U (zh) 一种多功能鞋垫
CN211932854U (zh) 一种适用于高弓足的鞋垫
CN212140668U (zh) 一种具有矫正足外翻功能的鞋垫
JP3195381U (ja) サンダル基板及びサンダル
CN212088396U (zh) 一种新型拖鞋结构
WO2019047452A1 (zh) 负跟健身运动鞋
CN212488762U (zh) 一种用于扁平足的足垫
CN217771621U (zh) 一种轻便型运动鞋垫
CN211932850U (zh) 一种具有矫正足内翻功能的鞋垫
CN210094838U (zh) 一种足弓矫形鞋垫
CN211483175U (zh) 鞋垫
KR100687107B1 (ko) 신발용 보조 깔창
CN220557513U (zh) 一种足部按摩的运动鞋底
WO2019047453A1 (zh) 有特殊鞋底花纹的负跟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