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4255A - 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74255A CN103874255A CN201310343650.1A CN201310343650A CN103874255A CN 103874255 A CN103874255 A CN 103874255A CN 201310343650 A CN201310343650 A CN 201310343650A CN 103874255 A CN103874255 A CN 1038742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rod
- mould
- spool
- load coil
- o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在维持卷绕于卷轴且被加压成型的线材的形状的同时将带卷绕于线材。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具备:第1模具,其对卷绕于卷轴的线材在该线材的轴向一端侧进行支承,并沿着从该线材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的方向形成有切口;第2模具,其用于填埋该切口;第3模具,其在与该第1模具及该第2模具之间夹持该线材来进行加压成型;以及带卷绕装置,在使该第2模具和该第3模具从支承有加压成型后的线材的状态的该第1模具退避后,所述带卷绕装置利用该切口将带卷绕于该线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将线材卷绕于截面呈四边形的卷轴,将卷绕于卷轴的状态的线材沿卷轴的轴向进行一次压缩,进而,将线材支承成弯曲状,并将线材沿卷轴的轴向进行二次压缩。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47710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维持卷绕于卷轴并加压成型而得到的线材的形状,并将带卷绕于线材。
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具备:第1模具,其对卷绕于卷轴的线材在该线材的轴向一端侧进行支承,并沿着从该线材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的方向形成有切口;第2模具,其用于填埋所述切口;第3模具,其在与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之间夹持所述线材来进行加压成型;以及带卷绕装置,在使所述第2模具和所述第3模具从支承有加压成型后的线材的状态的所述第1模具退避后,所述带卷绕装置利用所述切口将带卷绕于所述线材。
技术方案2的发明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所述第1模具具有:所述卷轴,其形成有所述切口的内周部分,所述内周部分配置在所述线材的内周侧;以及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卷轴的轴向一端侧,并形成有所述切口的比所述内周部分靠外周侧的部分,所述支承部对所述线材在该线材的轴向一端侧进行支承。
技术方案3的发明为技术方案2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所述第1模具具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以能够沿所述轴向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卷轴的轴向另一端侧,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承部之间夹持所述线材,所述第3模具经由所述夹持部将所述线材夹持在该第3模具与所述支承部之间并进行加压。
技术方案4的发明为技术方案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其具备夹持部件,在使所述第3模具从所述第1模具退避后,以开放所述切口的方式将所述线材夹持在所述夹持部件和所述第1模具之间。
技术方案5的发明为技术方案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其具备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以开放所述切口的方式按压所述线材的外周。
技术方案6的发明为一种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工序,在所述准备工序中,准备技术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卷绕工序,在所述卷绕工序中,将线材卷绕于所述卷轴;加压成型工序,在所述加压成型工序中,将卷绕于所述卷轴的线材夹持在所述第1模具及所述第2模具与所述第3模具之间来进行加压成型;退避工序,在所述退避工序中,在所述加压成型工序后,使所述第2模具和所述第3模具从支承有所述线材的状态的所述第1模具退避;以及带卷绕工序,在所述带卷绕工序中,在所述退避工序后,利用所述切口,通过所述带卷绕装置将带卷绕于被所述第1模具支承的线材。
技术方案7的发明为技术方案6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准备工序中,准备技术方案4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包括夹持工序,在所述夹持工序中,在所述加压成型工序后使所述第3模具退避后、且在所述带卷绕工序之前,借助所述夹持部件以开放所述切口的方式将所述线材夹持在所述夹持部件和所述第1模具之间。
技术方案8的发明为技术方案6或7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准备工序中,准备技术方案5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包括按压工序,在所述按压工序中,在所述卷绕工序之后且在所述带卷绕工序之前,借助所述按压部件以开放所述切口的方式按压所述线材的外周。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结构,与在线材未被第1模具支承的状态下将带卷绕于该线材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维持卷绕于卷轴且被加压成型的线材的形状的同时将带卷绕于线材。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结构,与第1模具不具有卷轴的情况相比,能够以限制了卷绕于卷轴并被加压成型的线材向内周侧散开的状态将带卷绕于线材。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结构,与第1模具不具有夹持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以限制了卷绕于卷轴并被加压成型的线材向轴向侧散开的状态将带卷绕于线材。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结构,与不具有夹持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第3模具退避后,以限制了线材向轴向侧散开的状态将带卷绕于线材。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结构,与不具有按压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以限制了线材向外周侧散开的状态将带卷绕于线材。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6的制造方法,与不包括带卷绕工序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维持卷绕于卷轴且被加压成型的线材的形状的同时将带卷绕于线材。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7的制造方法,与不包括夹持工序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第3模具退避后,以限制了线材向轴向侧散开的状态将带卷绕于线材。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8的制造方法,与不包括按压工序的情况相比,能够以限制了卷绕于卷轴的线材向外周侧散开的状态将带卷绕于线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线圈制造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搬送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折痕赋予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卷绕装置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卷线模具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卷线模具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中模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图11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11的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1的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配置有限制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上模从中模退避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中配置有按压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在图13所示的结构中下模从中模退避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制造出的感应加热线圈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带卷绕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7是放大示出带卷绕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8是示出带卷绕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9是示出带卷绕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0是示出带卷绕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1是应用有感应加热线圈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定影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3是图21所示的定影装置的定影带的局部剖视图。
图24是图21所示的定影装置的控制电路和通电电路的连接图。
标号说明
200:线圈制造装置;
202:线材;
252A:卷轴;
510:中模(第1模具的一个例子);
514:支承板(支承部的一个例子);
516:夹持部;
520:切口;
522:内周部分;
523:内周部分;
524A:外周部分;
524B:外周部分;
525:外周部分;
540:下模(第2模具的一个例子);
570:上模(第3模具的一个例子);
600:带卷绕装置;
602:带;
700:按压部件;
710:夹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线圈制造装置200的结构]
首先,对用于制造感应加热线圈的线圈制造装置2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线圈制造装置200的结构的概略图。
如图1所示,线圈制造装置200具备:卷绕装置250,其用于将具有导电性的线材202卷绕于截面呈四边形(具体为截面呈长方形)的卷轴252A;以及折痕赋予装置240,其用于对被卷绕装置250卷绕的线材202在卷绕于卷轴252A的角部252C的位置预先赋予折痕。
此外,线圈制造装置200具备:线材供给部210,其用于供给借助折痕赋予装置240来赋予折痕的线材202;搬送装置230,其用于将由线材供给部210供给的线材202搬送向折痕赋予装置240;以及计测装置220,其用于对由搬送装置230搬送的线材202的搬送量进行计测。
在线圈制造装置200中,线材供给部210、计测装置220、搬送装置230、折痕赋予装置240以及卷绕装置250以此顺序沿线材202的搬送路径配置。
(线材供给部)
线材供给部210具备:梭心212,其卷绕并收纳有线材202;以及作为支承体的梭心架218,其用于将梭心212支承为能够旋转。
梭心212构成为具有以下部分:卷轴214,其卷绕有线材202;以及作为凸缘部的凸缘216,其在卷轴214的轴向两端部向半径方向呈凸缘状伸出。此外,在图1中仅图示出了一侧的凸缘216。
梭心架218将梭心212支承为能够以梭心212的卷轴214的轴心作为旋转轴旋转。
在梭心架218设置有驱动电动机219,驱动电动机219驱动梭心212向使线材202从卷轴214卷出的方向(在图1中为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
线材202的截面呈圆形,其由多条细线捻合构成。细线由流过电流的导体和使该电流绝缘的绝缘覆膜构成,即由磁线(漆包线)构成。例如由45条或90条细线来构成1条线材202。
(计测装置)
计测装置220具备作为张力赋予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反张力辊222,其用于在线材202的相对于搬送装置230的搬送方向(输送方向)上游侧,对向搬送装置230搬送的线材202赋予张力。具体地,反张力辊222由夹着线材202的一对辊构成。在反张力辊222中,当由夹着的线材202作用有预先设定的扭矩时,反张力辊222从动于线材202而旋转。即,反张力辊222构成为:在由线材202作用预先设定的扭矩之前不旋转,而对线材202施加搬送阻力,由此在反张力辊222与搬送装置230之间对线材202赋予张力。
此外,作为张力赋予部件并不限定于反张力辊222,只要通过与线材202的接触等来对线材202赋予张力即可。
在线材202的相对于搬送装置230的搬送方向(输送方向)上游侧,且在线材202的相对于反张力辊222的搬送方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从动辊224,从动辊224从动于向搬送装置230搬送的线材202而旋转。
从动辊224构成为,通过材料的选择和线材202的夹入压力的调整等,使从动辊224在与线材202接触的部分难以产生滑动,从而伴随线材202的搬送而旋转。
通过借助反张力辊222对线材202作用张力,来在搬送装置230和反张力辊222之间消除线材202的松弛,使在搬送装置230搬送的量和线材202在与从动辊224接触的部分的输送量不发生变动。
在从动辊224设置有旋转编码器226,其用于计测从动辊224的旋转量(转速)。旋转编码器226具备圆板226A,圆板226A设置在从动辊224的旋转轴上、或被齿轮等传递了从动辊224的旋转而旋转的旋转轴上。在圆板226A,沿周向以预先设定的间隔形成有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多条狭缝226B。
此外,旋转编码器226具备作为检测构件的一个例子的光电断路器226C,光电断路器226C具有发光部(省略图示)和受光部(省略图示)。
在光电断路器226C中,从发光部发出而通过狭缝226B的光被受光部接受,由此,对通过发光部和受光部之间的狭缝226B的数量进行计数,从而计测出从动辊224的旋转量(转速),即线材202的搬送量。
具体地,光电断路器226C将检测信号(脉冲信号)送至与光电断路器226C相连的控制部260,该检测信号通过接受在狭缝226B通过的光而生成。此外,关于控制部260参见后述。
(搬送装置)
如从搬送方向上游侧(图1的纸面左侧)观察的图2所示,搬送装置230由从4个方向夹着线材202来进行搬送的4个搬送辊232构成。具体地,4个搬送辊232由以下搬送辊构成:一个搬送辊232A;一个搬送辊232B,其从一个搬送辊232A与线材202接触的方向(图2的从纸面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图2的从纸面上方朝向下方的方向)与线材202接触;以及两个搬送辊232C,它们从相对于搬送辊232A和232B的接触方向(图2的纸面上下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图2的纸面左右方向)相互对置并与线材202接触。
如图1所示,在各搬送辊232设置有作为驱动部的一个例子的驱动电动机234,驱动电动机234用于驱动搬送辊232旋转。各搬送辊232被各驱动电动机234以相同的旋转速度(周速度)分别驱动而旋转。
搬送辊232以外周面从4个方向夹持并压缩线材202,由此,将线材202成型成截面呈四边形(平角化)并进行搬送。在这里,截面呈四边形的成型(平角化)是指使线材202的截面从圆形成为四边形,或者使线材202的截面从圆形向四边形接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搬送辊232A和搬送辊232B的外周面的沿轴向(图2的纸面左右方向)的宽度比两个搬送辊232C的外周面的沿轴向(图2的纸面上下方向)的宽度宽,线材202成型为截面呈长方形。
(折痕赋予装置)
如图3所示,折痕赋予装置240具备形成为截面呈四边形(具体为截面呈长方形)的块242。块242的截面的四边形是指被四边包围且在各边之间具有角部242C的形状,角部242C也可以有圆角。此外,块242的截面的长方形是指被对置的一对短边和对置的一对长边包围且在短边和长边之间具有角部242C的形状,角部242C也可以有圆角。在这里,在角部242C具有圆角的情况下,期望为R3程度的小圆角。
在与块242的第1面(在图3中为上表面)242A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作为按压部件的按压辊244,其用于将线材202按压于第1面242A。
在线材202的相对于按压辊244的搬送方向下游侧(图3的纸面右侧)设置有作为压附部件的压附辊246,其用于将线材202压附于相对于第1面242A成直角(垂直)的第2面242B。
在压附辊246设置有驱动机构248,该驱动机构248使压附辊246在与第2面242B对置的对置位置(图3的(B))和从对置位置向按压辊244侧退避的退避位置(图3的(A))之间沿第2面242B移动。
驱动机构248具备:拉伸弹簧等弹性部件(省略图示),其借助弹力将压附辊246从对置位置向退避位置按压或牵拉;凸轮248B,其用于对抗该弹性部件的弹力,使压附辊246向对置位置移动;以及驱动电动机248A,其用于使凸轮248B旋转。
在折痕赋予装置240中,借助按压辊244将线材202按压于第1面242A,将该线材202的从第1面242A向第2面242B侧(在图3的(A)中为右侧)探出的部位借助压附辊246压附于第2面242B(参照图3的(B)),从而对线材202赋予沿着第1面242A和第2面242B之间的角部242C的折痕,其中,压附辊246通过凸轮248B的旋转而从退避位置移动到对置位置。
(卷绕装置)
如图4所示,卷绕装置250具备:旋转体254,其被支承体(省略图示)支承为能够旋转;驱动电动机256,其用于驱动旋转体254旋转;以及作为卷绕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卷线模具500,其固定于旋转体254并与旋转体254一体旋转,从而卷绕线材202。如图4所示,旋转体254在正面观察时(从旋转体254的旋转轴方向一侧观察)例如形成为圆形。此外,在图4中,简化并图示出卷线模具500。
<卷线模具500>
如图5和图6所示,卷线模具500具有:作为第1模具的一个例子的中模510、作为第2模具的一个例子的下模540、以及作为第3模具的一个例子的上模570。下模540和上模570以能够从中模510退避的方式(参照图5)与中模510组合(参照图6)。
[中模510]
中模510是对卷绕在卷轴252A(由后述的中模卷轴构成部513和后述的下模卷轴构成部541、543构成的部件)的线材202在其轴向一端侧进行支承的模具(部件)(参照图12)。此外,如图5所示,中模510是沿着从线圈状的线材202(卷绕在卷轴252A的状态的线材202)的外周侧向内周侧的方向形成有切口520的模具(部件)。此外,如图15所示,切口520用于将带602贴附于线圈状的线材202。
具体地,中模510具有:卷轴252A;作为支承部的一个例子的支承板514,其设置于卷轴252A的轴向一端侧(图5的下侧),用于对线圈状的线材202在其轴向一端侧进行支承;多个夹持部516,它们在卷轴252A的轴向另一端侧(图5的上侧)以沿其轴向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并且在所述夹持部516与支承板514之间夹持线圈状的线材202;以及所述切口520。
如图7所示,切口520构成为具备:俯视(沿轴向观察)呈T字状的贯通孔529,其配置在中模510(支承板514)的长边方向(Y方向)两端侧;以及直线状的多个(具体为两个)贯通孔527,它们配置在两个T字状的贯通孔529之间。贯通孔529和贯通孔527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中模510(支承板514)。
各贯通孔527在俯视时具有:内周部分523(被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其形成于切口520的位于线圈状的线材202的内周侧的部分;以及一对外周部分525,它们作为切口520的比内周部分523靠外周侧的部分。一个外周部分525在俯视时从内周部分523的外缘向X方向一侧(图7的上侧)延伸。另一个外周部分525在俯视时从内周部分523的外缘向X方向另一侧(图7的下侧)延伸。此外,在图7中,由双点划线示出线圈状的线材202的外缘。
各贯通孔529在俯视时具有:内周部分522(被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其形成于切口520的位于线圈状的线材202的内周侧的部分;以及外周部分524A和一对外周部分524B,它们作为切口520的比内周部分523靠外周侧的部分。外周部分524A从内周部分523的外缘向线圈状的线材202的各短边部分202T的外侧延伸。一个外周部分524B在俯视时从内周部分522的外缘向X方向一侧(图7的上侧)延伸。另一个外周部分524B在俯视时从内周部分522的外缘向X方向另一侧(图7的下侧)延伸。
如图7所示,中模510的卷轴252A通过在该卷轴252A形成切口520的内周部分522、523,而构成为具有配置在内周部分522、523之间的多个(具体为3个)中模卷轴构成部513。
在以后述的下模卷轴构成部541、543填埋了切口520的内周部分522、523的状态下,将线材202卷绕于卷轴252A。并且,在以后述的下模卷轴构成部541、543填埋了切口520的内周部分522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卷轴252A形成为在轴向剖视观察时呈四边形(具体为截面呈长方形)。这里所说的四边形是指被四边包围且在各边之间具有角部(角落部)252C的形状,角部252C也可以具有圆角。在这里,在角部252C具有圆角的情况下,期望为R3程度的小圆角。此外,在图4中,简化并示出了以后述的下模卷轴构成部541、543填埋了切口520的内周部分522的状态的卷轴252A。
如图5所示,支承板514设置于中模卷轴构成部513的轴向一端侧(图5的下侧),并形成为四边形(具体为长方形)的板状。如图7所示,在支承板514形成有所述贯通孔529和贯通孔527。
如图5所示,各夹持部516具有:一对夹入部件516A,它们在支承板514的短边方向(图5中的X方向)将中模卷轴构成部513夹入;以及连结部件516B,它们在一对夹入部件516A的上部连结这一对夹入部件516A。连结部件516B和一对夹入部件516A被未图示的螺丝等固定部件固定。连结部件516B和一对夹入部件516A相对于中模卷轴构成部513不固定,能够沿中模卷轴构成部513的轴向移位。
在连结部件516B设置有具有把手的一对螺丝516C。如图8所示,将螺丝516C拧入,螺丝516C的末端部突出并与中模卷轴构成部513的上端面接触,由此,在连结部件516B的端面(下端面)和中模卷轴构成部513的端面(上端面)之间形成间隙。由此,螺丝516C维持连结部件516B和一对夹入部件516A相对于中模卷轴构成部513和支承板514上升了的状态。
此外,通过松开螺丝516C,连结部件516B和一对夹入部件516A由于自重而从上升状态下降。
此外,作为上述以外的结构,螺丝516C能够采用球塞。球塞为一端具有开口的圆筒形状,从开口突出有球的一部分。球被球塞的内部的弹簧始终向开口的外侧按压。在采用球塞作为螺丝516C的情况下,通过使位于球塞末端的球与中模卷轴构成部513的上端面接触,来在连结部件516B的下端面和中模卷轴构成部513的上端面之间形成间隙。由此,螺丝516C能够维持连结部件516B和一对夹入部件516A相对于中模卷轴构成部513和支承板514上升了的状态。并且,即使不松开螺丝516C,通过将连结部件516B或一对夹入部件516A向下按压,也能够使球塞的球克服弹簧的按压力在球塞内移动,因此,能够使连结部件516B和一对夹入部件516A从上升状态下降。
[下模540]
下模540为埋入中模510的切口520的模具(部件)。具体地,如图5所示,下模540具有:下模主体542;多个(具体为共计4个)下模卷轴构成部541、543,它们埋入切口520的内周部分522、523,从而构成卷轴252A的一部分;以及多个(具体为共计10个)支承板构成部546、548,它们分别埋入切口520的外周部分525、524A、524B,从而构成支承板514的一部分。
下模卷轴构成部541和支承板构成部546插入于T字状的贯通孔529。下模卷轴构成部543和支承板构成部548插入于直线状的贯通孔527(参照图12)。
下模卷轴构成部541和下模卷轴构成部543分别插入于贯通孔529和贯通孔527,由此,如图10所示,成为中模卷轴构成部513进入到下模卷轴构成部541和下模卷轴构成部543之间的状态,中模卷轴构成部513与下模卷轴构成部541和下模卷轴构成部543一起发挥卷绕线材202的卷轴的功能。
支承板构成部546和支承板构成部548分别插入于贯通孔529和贯通孔527,由此,如图9和图10所示,支承板构成部546的上表面和支承板构成部548的上表面沿支承板514的上表面配置,支承板构成部546的上表面及支承板构成部548的上表面和支承板514的上表面作为支承线材202的支承面发挥功能。
[上模570]
上模570是在与中模510和下模540之间夹持线材202来进行加压成型的模具(部件)。具体地,如图5所示,上模570具有:框状部件572,其形成为长方形的框状;两个夹持部576、578,它们用于在与支承板构成部546、548之间夹持线材202;以及连接部580,其用于连接夹持部576、578。
夹持部576分别配置在框状部件572的内周的长边方向(图5的Y方向)两端侧,并在框状部件572的短边部分通过螺纹紧固等固定。各夹持部576具有一对块部件576A,它们在框状部件572的短边方向(图5的X方向)夹持下模卷轴构成部541。一对块部件576A经由连结部件576B固定于框状部件572的短边部分。
两个夹持部578在框状部件572的内周,沿着框状部件572的长边方向(图5的Y方向)在一对夹持部576之间配置有多个。如图9所示,各夹持部578具有向下方突出的两个突出部578A,并形成为コ字状(U字状)。两个突出部578A在框状部件572的短边方向(图5的X方向)夹持下模卷轴构成部543。夹持部578分别通过螺纹紧固等被固定在连接部580的下表面。
连接部580的长边方向(图5的Y方向)两端部经由连结部件576B固定于框状部件572。如图8所示,连接部580与中模510的夹持部516的连结部件516B的上表面接触。
在上模570,借助加压机构(省略图示)将连接部580向下侧按压,由此,经由中模510的夹持部516和夹持部576、578在与支承板514和支承板构成部546、548之间夹着线材202来进行加压。
由此,将线圈状的线材202沿卷轴252A的轴向压缩成型。此外,由于线材202被折痕赋予装置240赋予折痕,因而在折痕部分沿卷轴252A的轴向产生膨胀,但所述线材202的膨胀部分通过压缩成型而消除。
此外,在卷线模具500中,在中模510的支承板514及下模540的支承板构成部546、548与中模510的夹持部516及上模570的夹持部576、578之间设置有槽部258(参照图8),槽部258用于收纳卷绕于卷轴252A的线材202。
<压入辊259>
如图4所示,卷绕装置250具有三个压入辊259,这三个压入辊259用于将线材202沿与卷轴252A的轴向(图5的纸面左右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图8的纸面左右方向)对齐并压入到槽部258(参照图8)。
各压入辊259经由作为弹性部件的板簧257被支承体(省略图示)支承,并借助板簧257的弹力以进入槽部258的方式被压附于卷轴252A。三个压入辊259配置为从三个方向(在图4中为上方、左方、右方)与卷轴252A接触。
在卷绕装置250中,如图4的(A)和图4的(B)所示,即使在伴随着旋转体254的旋转,卷线模具500的方向变化的情况下,各压入辊259仍借助板簧257的弹力而跟随于卷轴252A,维持将线材202压附于卷轴252A的状态。
<限制部件590>
如图11所示,卷绕装置250具有4个限制部件590,它们用于限制线材202向外周的移动。4个限制部件590在将线圈状的线材202沿卷轴252A的轴向压缩成型时使用,在该压缩成型时,4个限制部件590配置在用于限制线材202向外周的移动的限制位置。
具体地,限制部件590分别配置在支承板514(线圈状的线材202)的两个短边侧和两个长边侧。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限制部件590具有插入部590A,并形成为侧视(侧剖视)呈L字状,插入部590A插入到框状部件572和支承板514之间。插入部590A与线圈状的线材202的外周接触,从而限制线材202向外周的移动。此外,限制部件590与后述的按压部件700不同,其以覆盖切口520的状态来限制线圈状的线材202的外周。
<按压部件700和夹持部件710>
如图13和图14所示,卷绕装置250具有:一对按压部件700,它们以开放切口520的方式按压线圈状的线材202的外周;以及一对夹持部件710,在使上模570从中模510退避后,以开放切口520的方式在所述夹持部件710与中模510的支承板514之间夹持线圈状的线材202。
各按压部件700具有:主体702,其形成为俯视呈大致L字状的板状;以及多个按压部704、705,它们从主体702向线圈状的线材202突出,并按压线圈状的线材202的外周。在主体702的L字的长边部分,按压部704以沿Y方向隔开间隙S1的方式配置。在主体702的L字的短边部分,按压部705以沿X方向隔开间隙S2的方式配置。该间隙S1、S2配置在支承板514的切口520部分上。即,按压部704不覆盖切口520,以开放切口520的方式与线圈状的线材202的外周接触。
在主体702的间隙S1部分配置有梳子状的临时放置部件708,临时放置部件708供带602的端部临时放置。临时放置部件708安装于主体702。
夹持部件710设置于主体702的L字的短边部分。该夹持部件710具有:主体712,其形成为俯视呈コ字状(U字状)的板状;以及一对按压部714,其设置于主体712的末端部。主体712经由铰链716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按压部件700的主体702。按压部714从上侧按压线圈状的线材202,在按压部714与支承板514的角落部分511(参照图5)之间夹持线材202。
(带卷绕装置600)
此外,线圈制造装置200具备带卷绕装置600,在使下模540及上模570从支承有沿卷轴252A的轴向加压成型出的线材202的状态的中模510退避后(参照图14),带卷绕装置600使用切口520将带602卷绕于线圈状的线材202(参照图16)。
如图16所示,带卷绕装置600具有:带供给部610,其用于供给带602;带拉出部620,其用于将由带供给部610供给的带602进一步从带供给部610拉出;带切断部640,其用于切断被带拉出部620拉出的带602;带搬送部650,其用于将被带切断部640切断的带602向线圈状的线材202搬送;以及带卷绕部660(参照图19),其用于将被带搬送部650搬送的带602卷绕于线圈状的线材202。
此外,带卷绕装置600具有:第1送风部680,其用于对从带供给部610供给的带602的末端部的非粘贴面侧(图16的上表面侧)进行送风;以及第2送风部690,其用于对被带拉出部620拉出的带602的粘贴面侧(图16的下表面侧)向带搬送部650进行送风。
带供给部610具有:圆盘状的卷芯612;卷绕于卷芯612的带602;供带602的非粘贴面卷挂的卷挂辊614;以及用于供给带602的两个供给辊616、618。
在带供给部610中,在带602的粘贴面与供给辊616、618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供给辊616、618向一个方向(图16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将带602向带拉出部620(图16的右侧)输送。
带拉出部620和带搬送部650对置配置,带拉出部620配置在带搬送部650的下侧。该带拉出部620具有:附着辊622,其供带602的末端部附着;移动机构630,其用于使附着辊622移动;以及引导部件626,其用于引导借助移动机构630而移动的附着辊622。
具体地,移动机构630由具有固定部630A和可动部630B的气缸构成。固定部630A固定于图16示出的位置,且在图16的左右方向具有长度。可动部630B以能够沿固定部630A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固定部630A。
附着辊622固定于杆630C的末端部,杆630C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设置于可动部630B。引导部件626由配置在附着辊622的轴向两端的引导板构成。在引导部件626形成有长孔626A,长孔626A用于引导附着辊622的轴部622A。长孔626A在图16的左右方向具有长度,且在长度方向两端部弯曲,以向上方(带搬送部650侧)引导附着辊622。
带搬送部650具有:壳体652,其具有保持面652A;以及多个吸引部654,它们配置于壳体652的内部,用于将带602的非粘贴面保持在保持面652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面652A形成于壳体652的下表面。此外,在图16中,图示出了4个吸引部654。
吸引部654具有在保持面652A开口的吸引口654A,通过吸引口654A吸引带602,由此将带602保持在保持面652A。
像由图18的箭头B示出的那样,借助未图示的移动机构,带搬送部650能够在带拉出部620的上方位置(在图18的左侧示出的位置)与中模510的上方位置(在图18的右侧示出的位置)之间沿水平方向(左右方向)移动。
此外,如图19所示,带搬送部650的壳体652能够借助驱动部658而下降。驱动部658例如由使用空气压或液压的气缸、使用其它机械要素的线性致动器构成。
如图16所示,带切断部640配置在带供给部610和带搬送部650(带拉出部620)之间。带切断部640具有:切断器642;以及对置部件644,其与切断器642对置配置。
切断器642配置在相对于输送带602的路径的粘贴面侧(图16的下侧),刃朝向带602侧(图16的上侧)。并且,切断器642向带602侧(图16的上侧)移动,由此将带602切断。
对置部件644形成为块状(长方体状),其配置于相对于输送带602的路径的非粘贴面侧(图16的上侧)。对置部件644的下表面为用于支承带602的非粘贴面的支承面644A。此外,在支承面644A形成有供切断器642进入的凹部644B。
第1送风部680在带切断部640和带搬送部650之间配置在相对于输送带602的路径的非粘贴面侧(图16和图17的上侧)。如图17所示,第1送风部680的送风口680A朝向带602侧(图17的下侧),并对带602的末端部的非粘贴面侧进行送风。
此外,如图16所示,第2送风部690在引导部件626的下侧沿引导部件626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此外,在图16中,图示出5个第2送风部690。各第2送风部690的送风口690A朝向壳体652的保持面652A侧(图16的上侧),并对带602的粘贴面侧朝向保持面652A侧(图16的上侧)进行送风。
如图19所示,带卷绕部660例如在中模510的上方待机,并在带搬送部650从中模510上退避的状态下向中模510下降。此外,带卷绕部660具有主体664,主体664具有向下方突出的三个突出部662。在主体664的三个突出部662之间分别形成有凹部663。主体664由三个突出部662和两个凹部663形成为E字状。
在三个突出部662中的配置于中央的突出部662,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切断器668。如图20的(A)所示,通过带卷绕部660向中模510下降,切断器668将临时放置于临时放置部件708的带602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切断,从而将带602分割成两个。
在两个凹部663内分别设置有一对襟翼666。各襟翼666分别收纳在形成于突出部662的侧壁的收纳槽667中。此外,各襟翼666以能够在收纳于收纳槽667的收纳位置(在图19和图20的(A)中由实线示出的位置)、和用于将带602贴附于线材202的贴附位置(在图19和图20的(A)中由双点划线示出的位置)之间摆动的方式安装于各突出部662。
在收纳位置,各襟翼666的末端朝向下方,并且各襟翼666的侧面位于沿着突出部662的侧壁的位置。此外,在贴附位置,各襟翼666的末端朝向水平方向。
在主体664形成有通路669,其用于使各襟翼666借助空气压摆动。通过通路669将空气吹出,由此使襟翼666向贴附位置移动,如图20的(B)所示,将被切断器668分割开的各带602贴附在位于凹部663内的深处部分的线材202的下表面。此外,在将带602贴附于线材202的下表面时,配置在各凹部663内的一对襟翼666交替摆动到贴附位置。
(控制部)
如图1所示,控制部260根据由光电断路器226C取得的检测信号,来控制线材供给部210的驱动电动机219、搬送装置230的驱动电动机234、折痕赋予装置240的驱动机构248以及卷绕装置250的驱动电动机256。
具体地,控制部260借助搬送装置230的驱动电动机234驱动搬送辊232旋转,当根据来自光电断路器226C的检测信号检测出线材202被运送了预先设定的搬送量时,借助驱动电动机234使搬送辊232停止。
上述的预先设定的搬送量设定为,线材202的卷绕于卷轴252A的角部252C的位置停止于在折痕赋予装置240中赋予折痕的位置,即,停止在块242的角部242C。
此外,线材202的卷绕于卷轴252A的角部252C的位置包括:直接卷绕于角部252C的位置、和经由线材202卷绕于角部252C的位置。
此外,控制部260与搬送辊232的驱动同步地借助线材供给部210的驱动电动机219驱动梭心212旋转。
此外,在搬送辊232停止的状态下,控制部260借助折痕赋予装置240的驱动机构248使压附辊246从退避位置向对置位置移动,从而对线材202赋予折痕,并使压附辊246从对置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并停止。
此外,控制部260根据来自光电断路器226C的检测信号,借助驱动电动机256使卷轴252A旋转,从而在使借助折痕赋予装置240赋予了折痕的线材202在折痕赋予装置240和卷绕装置250之间松弛的状态下将线材202卷绕于卷轴252A。具体地,当超过从折痕赋予装置240(块242)到卷绕装置250(卷轴252A)的路径上的距离的量被搬送到比折痕赋予装置240靠搬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时,卷轴252A开始旋转,卷轴252A以搬送到比折痕赋予装置240靠搬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的搬送量与卷轴252A所卷绕的卷绕量相同的方式旋转。
此外,控制部260控制带卷绕装置600的各部的驱动。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线圈制造装置所制造出的制造物的感应加热线圈是用于感应加热的线圈,所述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进行加热。作为感应加热线圈的使用例,对使用了感应加热线圈的定影装置在后面进行叙述。
[使用了线圈制造装置200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使用了线圈制造装置200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制造工序)进行说明。
(准备工序)
首先,准备上述的线圈制造装置200。
(成型工序)
接着,在线圈制造装置200中,如图1所示,由线材供给部210的梭心212供给的线材202被搬送装置230的搬送辊232向折痕赋予装置240搬送。
此时,线材202被4个搬送辊232夹持并压缩,由此在成型成四边形的同时被搬送(参照图2)。即,线材202通过在被赋予折痕之前的预先压缩而成型为截面呈四边形。
(折痕赋予工序)
当线材202的卷绕于卷轴252A的角部252C的位置位于块242的角部242C的位置时,停止线材202的搬送。
如图3的(A)所示,线材202被按压辊244按压于第1面242A,线材202的从第1面242A向第2面242B侧(在图3的(A)为右侧)探出的部位被压附辊246压附于第2面242B(参照图3的(B)),由此,来赋予沿着第1面242A和第2面242B之间的角部242C的折痕,其中,所述压附辊246通过凸轮248B的旋转而从退避位置移动到对置位置。
由此,线材202在卷绕于卷轴252A的角部252C的位置被预先赋予折痕。
(卷绕工序)
接着,将被赋予了折痕的线材202向卷绕装置250搬送,并卷绕于卷轴252A,卷轴252A呈切口520的内周部分522、523被下模卷轴构成部541、543填埋的状态。此时,卷线模具500成为下模540和上模570相对于中模510组合的状态(参照图6)。
此外,在该卷绕工序中,在折痕赋予工序中被赋予折痕的线材202以在折痕赋予装置240(块242)和卷绕装置250(卷轴252A)之间松弛的状态被卷绕。
(加压成型工序)
接着,借助加压机构(省略图示)将上模570的连接部580向下侧按压,由此,将线圈状的线材202夹持在中模510的夹持部516及上模570的夹持部576、578与中模510的支承板514及下模540的支承板构成部546、548之间并进行加压(参照图5)。由此,使线圈状的线材202沿卷轴252A的轴向压缩并成型。
此外,在如下的状态下进行该加压成型工序:如图11所示,四个限制部件590分别配置在支承板514的两个短边和两个长边,并且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限制部件590的插入部590A与线圈状的线材202的外周接触,从而限制了线材202向外周的移动。
此外,线材202仅有在折痕赋予工序中被赋予的折痕的部分相较于其它部分沿图3的纸面前后方向突出,但该突出部通过该加压成型工序被压缩成型而消除。
(上模退避工序)
在加压成型工序之后,如图12所示,使上模570从支承有线圈状的线材202的状态的中模510向上方移动,从而从中模510退避。
(按压工序)
接着,如图13所示,使一对按压部件700在中模510的支承板514上移动,以不覆盖切口520而开放切口520的方式借助按压部704按压线圈状的线材202的外周。
(夹持工序)
接着,如图13所示,借助铰链716使相对于按压部件700的主体702呈起立状态的夹持部件710旋转而放倒。由此,借助夹持部件710的按压部714从上侧按压线圈状的线材202,从而以不覆盖切口520而开放切口520的方式在按压部714与支承板514的角落部分511(参照图5)之间夹持线材202。
(下模退避工序)
接着,使下模540从支承有线圈状的线材202的状态的中模510向下方移动,如图14所示,使下模540从中模510退避。此外,此时,线圈状的线材202成为卷绕于中模510的卷轴252A的状态(与中模卷轴构成部513接触的状态),并成为夹持在中模510的夹持部516和支承板514之间的状态。
(带卷绕工序)
接着,利用切口520,通过带卷绕装置600将带602卷绕于被中模510支承的线圈状的线材202。带卷绕工序具体以下述方式进行。
如图16所示,在带卷绕装置600中,从带供给部610供给带602。如图17所示,第1送风部680对该供给的带602的末端部的非粘贴面(上表面)进行送风。由此,即使在带602的末端部卷曲的情况下(参照图17的双点划线),仍能够使带602的末端部潜入到壳体652的保持面652A。
接着,附着辊622从下侧向上方移动(参照箭头A),从而附着辊622将带602夹持在其与保持面652A之间,使带602的粘贴面附着于附着辊622。
借助移动机构630使附着有带602的附着辊622沿引导部件626的长孔626A从图16的左侧向右侧移动。附着辊622被长孔626A引导,由此,在附着了带602之后从保持面652A向下方离开,在离开保持面652A的下方位置在保持面652A的下方移动,然后向保持面652A侧(上侧)移动。
接着,吸引部654吸引带602的非粘贴面,将带602保持在保持面652A。此时,多个第2送风部690对带602的粘贴面侧进行送风。由此,使带602有效地接触保持面652A,并将带602良好地保持于保持面652A。
此外,也可以为:从借助吸引部654的吸引将带602保持于保持面652A的状态起,暂时停止吸引部654的吸引而进行大气释放(大気解放),紧随其后,借助吸引部654来吸引带602,将带602再次保持于保持面652A。
这样,在将吸引部654的吸引暂时停止而使带602成为自由的状态后进行再次吸引,由此,借助带602的硬挺度来消除带602的挠曲或扭曲。由此,将带602以笔直的状态保持在保持面652A。
接着,如图18所示,保持有带602的带搬送部650移动到支承有线圈状的线材202的中模510的上方位置。
接着,如图19所示,壳体652下降,并且使吸引部654的吸引停止,由此,将带602的端部临时放置于临时放置部件708。
接着,如图20的(A)所示,带卷绕部660向中模510下降,借助带卷绕部660的切断器668将带602在线材202之间切断。
接着,如图20的(B)所示,带卷绕部660进一步向中模510下降,使线材202位于两个凹部663内的深处部分,使配置在各凹部663的一对襟翼666交替摆动到贴附位置,从而使带602贴附于线材202的下表面。这样,将带602卷绕于线材202的长边部分202N(参照图15)。此外,例如借助作业人员的手工作业将带602卷绕于线材202的短边部分202T。
以上,在线圈制造装置200中制造了感应加热线圈。在制造出的感应加热线圈中,由于在线材202卷绕有带602,因此在将该线圈进一步沿其轴向压缩时、或安装于后述的定影装置100时,抑制了在运送该线圈时散开的情况。
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线圈状的线材202被中模510的支承板514支承的状态下将带602卷绕于该线材202,因此,与在线材202未被支承的状态下将带602卷绕于线材202的情况(比较例)相比,在维持了卷绕于卷轴252A且被加压成型的线材202的形状的同时将带602卷绕于线材20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在线材202卷绕于卷轴252A的状态(与中模卷轴构成部513接触的状态)下将带602卷绕于该线材202,因此,与中模510不具有卷轴252A的情况(比较例)相比,以限制了卷绕于卷轴252A并被加压成型的线材202向内周侧散开的状态将带602卷绕于线材20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在将线材202夹持于夹持部516和支承板514之间的状态下将带602卷绕于线材202,因此,与中模510不具有夹持部516的情况(比较例)相比,以限制了卷绕于卷轴252A并被加压成型的线材202向轴向侧散开的状态将带602卷绕于线材20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在使上模570退避后,以将线材202夹持在夹持部件710和支承板514之间的状态将带602卷绕于线材202,因此,与不具有夹持部件710的情况(比较例)相比,即使在上模570退避后,仍以限制了线材202向轴向侧散开的状态将带602卷绕于线材20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在线材202的外周被按压部件700按压的状态下将带602卷绕于线材202,因此,与不具有按压部件700的情况(比较例)相比,以限制了线材202向其外周侧散开的状态将带602卷绕于线材202。
[定影装置100的结构]
接着,对应用有借助线圈制造装置200制造出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定影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该定影装置100例如用于电子照相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21是示出定影装置100的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21所示,定影装置100具备壳体106,壳体106形成有用于进行记录介质P的进入或排出的开口。在壳体106的内侧设置有环状的定影带102,定影带102被支承为能够向一个方向(图21中的箭头D方向)旋转。
在与定影带102的外周面对置的位置配置有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梭心108。梭心108形成为仿照定影带102的外周面的大致圆弧状,在梭心108朝向定影带102的相反侧(图21的上侧)突出设置有凸部108A。
梭心108的凸部108A在俯视时(从上方侧观察)呈长方形,其以与记录介质P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为长边。在该凸部108A卷绕有多圈励磁线圈110,励磁线圈110由于通电而产生磁场H。具体地,励磁线圈110以在记录介质P的搬送方向(图21的左右方向)形成较短的短边、且在与记录介质P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图21的纸面的进深方向)形成较长的长边的方式卷绕成俯视呈长方形。该励磁线圈110相当于作为由线圈制造装置200制造出的制造物的感应加热线圈。
在与定影带102成相反侧(图21的上侧)且与励磁线圈110对置的位置配置有磁路形成部件112,磁路形成部件112被梭心108支承,其仿照梭心108的圆弧状而形成为大致圆弧状,且由铁素体等磁性体构成。
如图22所示,磁路形成部件112沿定影带102的宽度方向配置有多个,它们被保持部件113保持,保持部件113沿定影带102的宽度方向设置,由非磁性体构成。此外,磁路形成部件112在保持部件113的长边方向中央部以等间隔配置,在长边方向两端部以缩小间隔或接触的方式配置。通过以这种方式配置磁路形成部件112,来调整定影带102的宽度方向的磁场H的分布。
在这里,如图23所示,定影带102从内侧(图23的下侧)向外侧(图23的上侧)由基层130、发热层132、保护层134、弹性层136以及脱模层138构成,它们层叠而成为一体。
基层130是用于保持定影带102的强度的基底(基础),其例如由聚酰亚胺构成。此外,对于基层130,除了使用聚酰亚胺这样的树脂以外,还可以使用由铁、镍、硅、硼、铌、铜、锆、钴等金属或它们的合金构成的金属软磁性材料。
发热层132由金属材料构成,该金属材料通过流过涡电流以产生抵消所述磁场H的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而发热。此外,为了使磁场H的磁通贯通,需要使发热层132构成为比所谓的表皮深度更薄。在这里,作为发热层132,例如使用金、银、铜、铝、锌、锡、铅、铋、铍、锑或它们的合金的金属材料。
对于保护层134,使用机械强度比发热层132高、抗重复形变性强、并且防锈和耐腐蚀性强的材料。
对于弹性层136,从获得优秀的弹性和耐热性等的观点来看,使用硅系橡胶或氟系橡胶。
脱模层138设置为,用于使脱模层138与在记录介质P上溶融的调色剂T(参照图21)之间的粘结力减弱,从而使记录介质P容易从定影带102剥离下来。为了获得优秀的表面脱模性,使用氟树脂、硅树脂或者聚酰亚胺树脂来作为脱模层138。
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由作为非磁性体的铝构成的棱柱状的支柱114以定影带102的宽度方向为长边方向非接触地配置于定影带102的内侧,支柱114的两端固定在定影装置100的壳体106。支柱114在底面侧沿长边方向形成有凹部114A,在凹部114A固定有树脂制成的按压垫116,按压垫116用于将定影带102以预先设定的压力向外侧按压。按压垫116由具有弹性的部件构成,其一端面与定影带102的内周面接触,并将定影带102向外方向按压。
此外,在定影带102的内侧且在支柱114的上方,以与励磁线圈110对置的方式设置有形成为圆弧状的发热体118。
发热体118是以定影带102的宽度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大致半圆筒状的部件,其配置为表面与定影带102的内表面接触。此外,发热体118由铁系合金构成,其在磁路形成部件112和发热体118之间形成由所述磁场H产生的封闭磁路,并由于磁场H的电磁感应作用而发热。
在发热体118的长边方向的预先设定的位置、并在内周侧的周向两端部分别安装有两个支承部件122的一端,支承部件122形成有大致L字状的支承部。
如图24所示,设置于控制部的内部的控制电路142经由配线144与通电电路146相连接。通电电路146经由配线148、150与所述励磁线圈110相连。
在这里,控制电路142驱动通电电路146来对励磁线圈110通电,从而产生作为磁路的磁场H(参照图21)。通电电路146根据从控制电路142送来的电信号进行驱动或停止驱动,并经由配线148、150对励磁线圈110供给或停止供给预先设定的频率的交流电流。
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在与定影带102的外周面对置的位置配置有加压辊104,加压辊104用于对定影带102向按压垫116加压,并且加压辊104借助由未图示的电动机和齿轮构成的驱动机构向箭头E方向旋转。
加压辊104构成为,在由铝等金属构成的芯骨105的周围包覆有硅胶或PFA(Polyfluoroalkoxy,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在这里,加压辊104对定影带102向按压垫116侧加压,在定影带102和加压辊104的接触部(辊隙部),定影带102成为向内侧凹陷的状态。
该辊隙部的形状为,在载置有调色剂T的记录介质P通过时向从定影带102剥离的方向弯曲的形状。因此,从箭头IN方向搬送来的记录介质P借助其自身的硬挺度仿照辊隙部的形状向箭头OUT方向排出。
接着,对定影装置100的定影动作进行说明。
在定影装置100,由控制部(省略图示)驱动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使加压辊104向箭头E方向旋转,从而定影带102向箭头D方向从动旋转。此时,根据来自控制电路142的电信号驱动通电电路146,从而向励磁线圈110供给交流电流。
在向励磁线圈110供给交流电流时,作为磁路的磁场H在励磁线圈110的周围重复产生和消失。并且,当磁场H横穿过定影带102的发热层132时,在发热层132产生涡电流,从而产生妨碍磁场H变化的磁场。发热层132与发热层132的表皮电阻以及流过发热层132的涡电流的大小成比例地发热,由此加热定影带102。
此外,同样地,通过磁场H的电磁感应作用,发热体118发热,从而加热定影带102。这样,借助同一个励磁线圈110加热发热层132和发热体118。
送入到定影装置100的记录介质P被加热了的定影带102和加压辊104加热按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P表面。并且,将定影后的记录介质P从壳体106排出。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和改良。
Claims (8)
1.一种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其具备:
第1模具,其对卷绕于卷轴的线材在该线材的轴向一端侧进行支承,并沿着从该线材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的方向形成有切口;
第2模具,其用于填埋所述切口;
第3模具,其在与所述第1模具及所述第2模具之间夹持所述线材来进行加压成型;以及
带卷绕装置,在使所述第2模具和所述第3模具从支承有加压成型后的线材的状态的所述第1模具退避后,所述带卷绕装置利用所述切口将带卷绕于所述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
所述第1模具具有:
所述卷轴,其形成有所述切口的内周部分,该内周部分配置在所述线材的内周侧;以及
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卷轴的轴向一端侧,并形成有所述切口的比所述内周部分靠外周侧的部分,所述支承部对所述线材在该线材的轴向一端侧进行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
所述第1模具具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以能够沿所述轴向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卷轴的轴向另一端侧,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承部之间夹持所述线材,
所述第3模具经由所述夹持部将所述线材夹持在该第3模具与所述支承部之间并进行加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
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具备夹持部件,在使所述第3模具从所述第1模具退避后,以开放所述切口的方式将所述线材夹持在所述夹持部件和所述第1模具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
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具备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以开放所述切口的方式按压所述线材的外周。
6.一种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准备工序,在所述准备工序中,准备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
卷绕工序,在所述卷绕工序中,将线材卷绕于所述卷轴;
加压成型工序,在所述加压成型工序中,将卷绕于所述卷轴的线材夹持在所述第1模具及所述第2模具与所述第3模具之间来进行加压成型;
退避工序,在所述退避工序中,在所述加压成型工序后,使所述第2模具和所述第3模具从支承有所述线材的状态的所述第1模具退避;以及
带卷绕工序,在所述带卷绕工序中,在所述退避工序后,利用所述切口,通过所述带卷绕装置将带卷绕于被所述第1模具支承的线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
在所述准备工序中,准备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
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包括夹持工序,在所述夹持工序中,在所述加压成型工序后使所述第3模具退避后、且在所述带卷绕工序之前,借助所述夹持部件以开放所述切口的方式将所述线材夹持在所述夹持部件和所述第1模具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
在所述准备工序中,准备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
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包括按压工序,在所述按压工序中,在所述卷绕工序之后且在所述带卷绕工序之前,借助所述按压部件以开放所述切口的方式按压所述线材的外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72566 | 2012-12-13 | ||
JP2012272566A JP5293876B1 (ja) | 2012-12-13 | 2012-12-13 | 誘導加熱コイルの製造装置及び誘導加熱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74255A true CN103874255A (zh) | 2014-06-18 |
CN103874255B CN103874255B (zh) | 2016-11-30 |
Family
I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11524A (zh) * | 2015-06-30 | 2017-09-26 | 三菱重工机电系统株式会社 | 超导加速器 |
CN110050508A (zh) * | 2016-12-08 | 2019-07-23 | 光洋热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感应加热线圈的支承结构和感应加热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063A (zh) * | 1991-08-29 | 1992-02-26 | 陈喜文 | 排线电感加热带 |
JP2002373774A (ja) * | 2001-06-15 | 2002-12-26 | Canon Inc | 加熱装置、加熱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259455A (ja) * | 2004-03-10 | 2005-09-22 | Kajiwara Kogyo Kk | 電磁誘導加熱装置、電磁誘導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JP2006179359A (ja) * | 2004-12-24 | 2006-07-06 | High Frequency Heattreat Co Ltd | 環状部材を内外周から加熱する誘導加熱コイル及び誘導加熱方法 |
CN102378427A (zh) * | 2010-08-11 | 2012-03-14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以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 |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063A (zh) * | 1991-08-29 | 1992-02-26 | 陈喜文 | 排线电感加热带 |
JP2002373774A (ja) * | 2001-06-15 | 2002-12-26 | Canon Inc | 加熱装置、加熱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259455A (ja) * | 2004-03-10 | 2005-09-22 | Kajiwara Kogyo Kk | 電磁誘導加熱装置、電磁誘導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JP2006179359A (ja) * | 2004-12-24 | 2006-07-06 | High Frequency Heattreat Co Ltd | 環状部材を内外周から加熱する誘導加熱コイル及び誘導加熱方法 |
CN102378427A (zh) * | 2010-08-11 | 2012-03-14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以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11524A (zh) * | 2015-06-30 | 2017-09-26 | 三菱重工机电系统株式会社 | 超导加速器 |
CN107211524B (zh) * | 2015-06-30 | 2019-03-22 | 三菱重工机械系统株式会社 | 超导加速器 |
US10383204B2 (en) | 2015-06-30 | 2019-08-13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Ltd. | Superconducting accelerator |
CN110050508A (zh) * | 2016-12-08 | 2019-07-23 | 光洋热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感应加热线圈的支承结构和感应加热装置 |
CN110050508B (zh) * | 2016-12-08 | 2021-08-24 | 光洋热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感应加热线圈的支承结构和感应加热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4117711A (ja) | 2014-06-30 |
JP5293876B1 (ja) | 2013-09-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074258B2 (ja) | 樹脂フィルム付きナノ結晶合金薄帯の製造方法 | |
US8074568B2 (en) | Foil stamping machine | |
US7752743B2 (en) | Apparatus for making an antenna for wire transponders | |
CN102427629B (zh) | 感应加热线圈制造装置和感应加热线圈制造方法 | |
CN102315010B (zh) | 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WO2017179132A1 (ja) | 自動定寸切断装置 | |
CA2538985C (en) |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coil springs | |
US6256865B1 (en) | Continuous win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 transformers | |
WO2004048679A1 (ja) | 撚り機、撚り線製造方法、プラ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 |
WO2004000530A1 (ja) | キャリアテープの加工装置及び加工方法 | |
CN103874255A (zh) | 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 | |
CN103874255B (zh) | 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装置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制造方法 | |
KR102697595B1 (ko) | 권취된 시트의 보빈을 권출하는 방법 및 보빈을 권출하기 위한 권출 장치 | |
JP5876158B2 (ja) | 材料のストランドを巻き戻すための、回転アームを備える装置 | |
JP2015202595A (ja) | 造形装置、造形方法 | |
CN214455356U (zh) | 金属箔带的放卷装置 | |
JP2004206818A (ja) | 磁気テープのテンション制御装置 | |
TW393439B (en) | Take-up device for filament material | |
JP2580276B2 (ja) | 巻線用テ―ピング装置 | |
JP7328646B1 (ja) | ヘアゴムの製造装置及びヘアゴムの製造方法 | |
CN216749965U (zh) | 包膜机构及立式包膜设备 | |
CN218701256U (zh) | 一种用于本子加工的压膜装置 | |
JP3835780B2 (ja) | 磁気ストライプテープ貼付機 | |
ITUB20156020A1 (it) | Procedimento ed apparato per applicare moduli rfid su un supporto laminare | |
JPH11246090A (ja) | 支持テープの連続供給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